CN217636118U - 空调出风结构与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出风结构与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36118U
CN217636118U CN202221488287.3U CN202221488287U CN217636118U CN 217636118 U CN217636118 U CN 217636118U CN 202221488287 U CN202221488287 U CN 202221488287U CN 217636118 U CN217636118 U CN 2176361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ind channel
air conditioner
switching piece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8828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友涛
夏培均
敖志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Changhong Air Condition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Changhong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Changhong Air Conditio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Changhong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8828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361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361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361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出风结构与空调室内机,涉及空调领域,目的是使空调能从风道内部自动切换送风口,从而提高用户使用感受。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空调出风结构,包括离心送风组件和风道结构件,风道结构件的侧壁设置风道进风口,风道进风口与离心送风组件的出风口相连,风道结构件的风道进风口处安装有切换件,切换件的两侧分别设置转轴,风道结构件设置一组轴孔,转轴安装于轴孔内,转轴还配置用于控制切换件摆动位置的电机,切换件将风道结构件形成的风道分隔为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切换件绕转轴摆动至极限位置时,风道进风口分别与第一出风通道或第二出风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用于对空调的风道进行切换。

Description

空调出风结构与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自动切换送风方向的空调出风结构与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带有从室外引入新风的空调产品,出风方式有前出风、后出风、侧出风等。同一型号的机型仅能实现其中某种特定的出风方式,并不可以切换出风口的位置,虽然可以调整出风口的有效送风面积或同时实现扫风,但是送风形式较为单一。对于设置多个出风口的空调产品,在不关闭风机的情况下,通过使用摆叶或门板关闭部分出风口,无法有效切断出风口对应的内部通道,被关闭的出风口附近及风道内的配合间隙会产生漏风,而且还可能会产生异常响声,影响用户使用感受,而其余正常打开的出风口的送风效果也会受到没有完全切断的出风口的影响而降低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种空调出风结构,目的是使空调能从风道内部自动切换送风口,从而提高用户使用感受。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空调出风结构,包括离心送风组件和风道结构件,风道结构件的侧壁设置风道进风口,风道进风口与离心送风组件的出风口相连,风道结构件的风道进风口处安装有切换件,切换件的两侧分别设置转轴,风道结构件设置一组轴孔,转轴安装于轴孔内,转轴还配置用于控制切换件摆动位置的电机,切换件将风道结构件形成的风道分隔为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切换件绕转轴摆动至极限位置时,风道进风口分别与第一出风通道或第二出风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是:风道结构件包括风道下结构件和风道上结构件,风道下结构件和风道上结构件相互组合形成风道,风道进风口设置于风道下结构件,轴孔设置于风道上结构件。
进一步的是:风道进风口呈矩形,风道在垂直于风道中心线的截面上呈矩形,切换件包括两个侧面,两个侧面分别对应于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切换件摆动至极限位置时,切换件的下边缘与风道进风口的边缘配合。
更进一步的是:切换件的两个侧面之间为空腔结构。
更进一步的是:切换件的两个侧面均为弧面结构。
进一步的是:风道进风口设置于风道结构件的底部,风道进风口的正上方设置贯穿风道结构件的顶部的装配孔,装配孔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轴孔,切换件的上部位于装配孔的外侧,切换件的下部与风道进风口的边缘配合。
进一步的是:切换件上部两侧与装配孔的两侧边缘之间设置摆动限位结构。例如,摆动限位结构为:切换件的上部设置台阶,风道结构件的装配孔的边缘设置与切换件的台阶适配的挂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目的在于使空调能实现送风通道的切换,避免气流在空调内部乱窜导致的异常问题。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和安装于壳体内部的上述任一空调出风结构,壳体的正面设置正面出风口,正面出风口与第一出风通道连通,壳体的背面设置背面出风口,背面出风口与第二出风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是:壳体的背部设置新风入口,离心送风组件的进风口与新风入口相连,壳体的正面还设置空调出风口,壳体的背面还设置空调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切换件设置于风道内,通过切换件的摆动,使来自离心送风组件的气流从第一出风通道或第二出风通道吹出,实现出风通道的切换,成本较低,使用可靠性较高。
切换件包括两个侧面,两个侧面之间为空腔结构,当引入的空气与室内空气存在温差时,在切换件的两侧面也会存在温差,空腔结构可以明显降低两个侧面凝水的风险。切换件的两个侧面均为弧面结构,切换的两个通道夹角较大时,可使气流通过更顺畅;切换件的两个侧面均为弧面结构,还可以降低切换件长时间受力变形的风险,提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空调出风结构在切换件摆动至一个极限位置时的轴侧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空调出风结构在切换件摆动至另一个极限位置时的轴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离心送风组件的轴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风道下结构件的轴侧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风道上结构件的轴侧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切换件的轴侧示意图。
图7是图1中风道结构件与切换件配合关系的侧视图。
图8和图9是本实用新型空调出风结构在切换件摆动至两个极限位置时一个实施例的纵剖示意图。
图10和图11是本实用新型空调出风结构在切换件摆动至两个极限位置时另一个实施例的纵剖示意图。
图12是图10和图11所示实施例中切换件的轴侧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的正面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的背面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拆除正面面板后当切换件摆动至一个极限位置时的轴侧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拆除正面面板后当切换件摆动至另一个极限位置时的轴侧示意图。
附图标记:离心送风组件1、出风口11、风道结构件2、风道进风口21、轴孔22、第一出风通道23、第二出风通道24、风道下结构件25、风道上结构件26、挂台27、装配孔28、切换件3、转轴31、台阶32、电机4、壳体5、正面出风口51、背面出风口52、新风入口53、空调出风口54、空调进风口5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主题空调出风结构,用于对空调送风通道的切换,包括离心送风组件1和风道结构件2,离心送风组件1向风道结构件2供风,离心送风组件1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11,参见图3。风道结构件2形成风道,风道结构件2的侧壁设置风道进风口21,风道进风口21与离心送风组件1的出风口11相连,来自离心送风组件1的气流通过风道进风口21进入风道。风道结构件2在风道进风口21处安装有切换件3,切换件3可相对风道结构件2进行往复摆动。参见图6,切换件3的两侧分别设置转轴31,风道结构件2设置一组轴孔22,转轴31安装于轴孔22内。切换件3的转轴31还配置用于控制切换件3摆动位置的电机4。电机4为步进电机,控制切换件3摆动至极限位置并相对固定。切换件3将风道结构件2形成的风道分隔为第一出风通道23和第二出风通道24,参见图7~图9,切换件3绕转轴31摆动至极限位置时,风道进风口21分别与第一出风通道23或第二出风通道24连通。切换件3摆动的极限位置为两个,分别对应第一出风通道23和第二出风通道24。
风道结构件2可以为一个零件,也可以是多个零件组装而成。例如,参见图1、图2、图4和图5,风道结构件2包括风道下结构件25和风道上结构件26,风道下结构件25和风道上结构件26相互组合形成风道。其中,风道进风口21设置于风道下结构件25,轴孔22设置于风道上结构件26。风道上结构件26和风道下结构件25的形状根据风道的布置和产品内部允许空间等因素灵活设置。
为了避免切换件3与风道结构件2之间的间隙出现漏风,风道进风口21呈矩形,风道在垂直于风道中心线的截面上呈矩形。风道进风口21最好设置于风道结构件2的底部,使风道进风口21的气流方向竖直向上,再经过90°的转弯分别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3或第二出风通道24。切换件3包括两个侧面,两个侧面分别对应于第一出风通道23和第二出风通道24,切换件3摆动至极限位置时,切换件3的下边缘与风道进风口21的边缘配合,参见图8、图9、图10和图11。切换件3的两个侧面之间设置腹板进行隔断并为空腔结构,参见图6、图8和图9;或者,切换件3的两个侧面的上下端之间进行封闭,参见图10~12。当引入的空气与室内空气存在温差时,切换件3的两侧面也会存在温差切换件3的两个侧面之间为空腔结构,可以明显降低两个侧表面凝水的风险。切换件3的两个侧面均最好为弧面结构,切换的两个通道夹角较大时,也即是风道进风口21的气流方向与第一出风通道23的气流方向的夹角较大时,风道进风口21的气流方向与第二出风通道24的气流方向的夹角较大时,可使气流通过更顺畅。切换件3的两个侧面均为弧面结构,切换件3的强度较好,还可以降低切换件3长时间受力变形的风险,提高可靠性。
为了便于切换件3的安装,风道进风口21最好设置于风道结构件2的底部,风道进风口21的正上方设置贯穿风道结构件2的顶部的装配孔28,装配孔28用于安装切换件3。装配孔28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轴孔22,切换件3的上部位于装配孔28的外侧,切换件3切换件3的下部与风道进风口21的边缘配合,参见图7~图11。为了限制切换件3的摆动幅度,切换件3上部两侧与装配孔28的两侧边缘之间设置摆动限位结构。例如,参见图6~图12,摆动限位结构为:切换件3的上部设置台阶32,风道结构件2的装配孔28的边缘设置与切换件3的台阶32适配的挂台27。台阶32与挂台27之间还可以设置适配的磁铁。
如图8和图10所示,当电机4带动切换件3下部向左摆动至极限位置时,切换件3右侧面的下边缘与风道进风口21的左边缘配合,切换件3右侧面的上边缘与装配孔28右边缘配合,形成向右边的完整风道,第一出风通道23关闭,第二出风通道24打开。如图9和图11所示,当电机4带动切换件3下部向右摆动至极限位置时,切换件3左侧面的下边缘与风道进风口21的右边缘配合,切换件3左侧面的上边缘与装配孔28左边缘配合,形成向左边的完整风道,第一出风通道23打开,第二出风通道24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主题是空调室内机,目的在于使空调能实现送风通道的切换,避免气流在空调内部乱窜导致的异常问题。参见图13~图16,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5和安装于壳体5内部的上述任一空调出风结构,壳体5包括正面面板和背面面板,壳体5的正面设置正面出风口51,正面出风口51与第一出风通道23连通,壳体5的背面设置背面出风口52,背面出风口52与第二出风通道24连通。
空调出风结构可以对新风或循环风的风道进行切换。例如,壳体5的背部设置新风入口53,离心送风组件1的进风口与新风入口53相连,空调出风结构对新风的风道进行切换,实现前后完全不同的送风效果。壳体5的正面还设置空调出风口54,壳体5的背面还设置空调进风口55,空调出风口54和空调进风口55为循环风的出入口。

Claims (10)

1.空调出风结构,包括离心送风组件(1)和风道结构件(2),其特征在于:风道结构件(2)的侧壁设置风道进风口(21),风道进风口(21)与离心送风组件(1)的出风口(11)相连,风道结构件(2)的风道进风口(21)处安装有切换件(3),切换件(3)的两侧分别设置转轴(31),风道结构件(2)设置一组轴孔(22),转轴(31)安装于轴孔(22)内,转轴(31)还配置用于控制切换件(3)摆动位置的电机(4),切换件(3)将风道结构件(2)形成的风道分隔为第一出风通道(23)和第二出风通道(24),切换件(3)绕转轴(31)摆动至极限位置时,风道进风口(21)分别与第一出风通道(23)或第二出风通道(24)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风道结构件(2)包括风道下结构件(25)和风道上结构件(26),风道下结构件(25)和风道上结构件(26)相互组合形成风道,风道进风口(21)设置于风道下结构件(25),轴孔(22)设置于风道上结构件(2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风道进风口(21)呈矩形,风道在垂直于风道中心线的截面上呈矩形,切换件(3)包括两个侧面,两个侧面分别对应于第一出风通道(23)和第二出风通道(24),切换件(3)摆动至极限位置时,切换件(3)的下边缘与风道进风口(21)的边缘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切换件(3)的两个侧面之间为空腔结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切换件(3)的两个侧面均为弧面结构。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风道进风口(21)设置于风道结构件(2)的底部,风道进风口(21)的正上方设置贯穿风道结构件(2)的顶部的装配孔(28),装配孔(28)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轴孔(22),切换件(3)的上部位于装配孔(28)的外侧,切换件(3)的下部与风道进风口(21)的边缘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切换件(3)上部两侧与装配孔(28)的两侧边缘之间设置摆动限位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摆动限位结构为:切换件(3)的上部设置台阶(32),风道结构件(2)的装配孔(28)的边缘设置与切换件(3)的台阶适配的挂台(27)。
9.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5)和安装于壳体(5)内部的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出风结构,壳体(5)的正面设置正面出风口(51),正面出风口(51)与第一出风通道(23)连通,壳体(5)的背面设置背面出风口(52),背面出风口(52)与第二出风通道(24)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壳体(5)的背部设置新风入口(53),离心送风组件(1)的进风口与新风入口(53)相连,壳体(5)的正面还设置空调出风口(54),壳体(5)的背面还设置空调进风口(55)。
CN202221488287.3U 2022-06-14 2022-06-14 空调出风结构与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76361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88287.3U CN217636118U (zh) 2022-06-14 2022-06-14 空调出风结构与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88287.3U CN217636118U (zh) 2022-06-14 2022-06-14 空调出风结构与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36118U true CN217636118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26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88287.3U Active CN217636118U (zh) 2022-06-14 2022-06-14 空调出风结构与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361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90043227A (ko) 공기조화기
CN216693751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4422056A (zh) 换气装置
CN217636118U (zh) 空调出风结构与空调室内机
CN111189120B (zh) 空调系统
CN207146615U (zh) 空调器
CN107270512B (zh) 风阀装置及新风系统
CN212006156U (zh) 风管机连接装置及风管机
CN114935209A (zh) 空调出风结构与空调室内机
CN20823804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5448017U (zh) 分体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3384056U (zh) 一种箱装式螺杆空气压缩机
CN214949729U (zh) 空调出风装置及空调器
CN211575280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KR20030083059A (ko) 공기조화기
CN208579404U (zh) 天花机
CN113048640A (zh) 空调出风装置及空调器
CN108087982B (zh) 一种空气管理器室内机及空气管理器
CN100504219C (zh) 空调室内机的显示器的安装构造
CN217876381U (zh) 用于空调器的风口组件和空调器
KR200146171Y1 (ko) 공기조화기의 마그네트 고정장치
CN214198904U (zh) 风机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JP2002276992A (ja) 天井埋込形空気調和機
CN219810017U (zh) 一种风管机出风口的连接结构
CN219283474U (zh) 一种全域风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