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35955U - 一种能自动调节风向的除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自动调节风向的除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35955U
CN217635955U CN202220908963.1U CN202220908963U CN217635955U CN 217635955 U CN217635955 U CN 217635955U CN 202220908963 U CN202220908963 U CN 202220908963U CN 217635955 U CN217635955 U CN 2176359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ehumidifier
air inlet
evaporator
gu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0896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岑利峰
叶海林
徐剑
叶子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Preair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Preair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Preair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Preair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0896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359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359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359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自动调节风向的除湿机,旨在解决经过蒸发器各个流路的风量不均匀,使得蒸发器的热交换不充分,除湿能力下降的不足。该实用新型包括机体、换热器、风机,机体上设有换热腔,换热器安装在换热腔内,换热腔一端设有进风口,风机安装在换热腔另一端,进风口位置安装至少两片导风板,导风板转动设置,换热器上由上往下安装若干温度传感器。这种能自动调节风向的除湿机能自动调节风向,使经过蒸发器各路风量均匀,进而使蒸发器各路的负荷均匀,提升除湿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能自动调节风向的除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湿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能自动调节风向的除湿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除湿机在各种场景中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其工作原理是:由风扇将潮湿空气抽入机体内,通过蒸发器热交换,将空气中的水分冷凝成水珠,处理过后的干燥空气排出机体外,如此循环使室内湿度降低。现实中,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外形通常为长方体,风机的吸口为圆形,且通常情况下风机吸口面积远小于蒸发器和冷凝器的迎风面积,这就导致了经过蒸发器各个流路的风量不均匀,使得蒸发器的热交换不充分,除湿能力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自动调节风向的除湿机,它能自动调节风向,使经过蒸发器各路风量均匀,进而使蒸发器各路的负荷均匀,提升除湿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能自动调节风向的除湿机,包括机体、换热器、风机,机体上设有换热腔,换热器安装在换热腔内,换热腔一端设有进风口,风机安装在换热腔另一端,进风口位置安装至少两片导风板,导风板转动设置,换热器上由上往下安装若干温度传感器。
除湿机工作时,风机对换热腔进行吸风,空气从进风口进入换热腔内,经过换热器后通过风机向外排出。初始状态下导风板水平设置,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调整导风板的角度,进而调节风向,从而使换热器各个位置的温度更加均匀。这种能自动调节风向的除湿机能自动调节风向,使经过蒸发器各路风量均匀,进而使蒸发器各路的负荷均匀,提升除湿效率。
作为优选,机体上和导风板对应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与导风板紧固连接。
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导风板转动,转动方便。而且驱动电机控制导风板转动,转动角度控制精准可靠。
作为优选,换热器包括蒸发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设有混流间距,蒸发器置于进风口和冷凝器之间。
混流间距的设置,使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各个位置的风量流动更加均匀,有利于提升除湿效率。
作为优选,蒸发器包括若干组并联的蒸发器管路单元,蒸发器管路单元从上往下依次平行布设。
若干组并联的蒸发器管路单元形成蒸发器,使各个位置的温度更加均匀,提高除湿效率。
作为优选,导风板设有上下平行布设的两块,导风板的转动轴线靠近导风板前侧边缘,两导风板之间、上一导风板的上方、下一导风板的下方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初始状态下导风板处于水平状态。三个温度传感器以中间的温度传感器为基准,上方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高于中间温度传感器的值时,上方的导向板向中间方向旋转;反之,上方的导向板向顶部方向旋转。
下方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高于中间温度传感器的值时,下方的导向板向中间方向旋转;反之,下方的导向板向底部方向旋转。
作为优选,导风板后侧边缘呈弧形结构,导风板宽度从中间向两端逐渐变小。
导风板转动到倾斜设置时,导风板的端部与换热器之间的空间增大,便于气流快速通过,从而将气流引流到导向板两端,使换热器左右两端位置通入的气流与其它位置的气流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除湿效率。
另一种方案,机体上进风口位置安装若干上下布设的隔板,隔板将进风口分隔成若干个进风道,每个进风道内均安装有一导风板。
由隔板分隔成的若干进风道有利于进风口各个位置的均匀进气,而且每个进风道内均安装一导风板,通过单独控制导风板的转过角度对风量进行控制,使进风口各个位置的通风量更加均匀,从而提高除湿效率。
作为优选,进风道的宽度从中间向两端逐渐增大。风机一般安装在换热腔端部的中间位置,而进风道的宽度通过这种设置便于气流流入换热腔两端,有利于进风口各个位置的进风量更加均匀。
作为优选,导风板中部连接转轴,转轴转动安装在机体上,导风板在进风道内转动。导风板转动时,两侧同时对气流进行阻挡导流,便于风量的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XX;(2)XX。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换热器,3、风机,4、换热腔,5、进风口,6、导风板,7、温度传感器,8、驱动电机,9、蒸发器,10、冷凝器,11、混流间距,12、排风口,13、隔板,14、进风道,15、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1:一种能自动调节风向的除湿机(参见附图1、附图2),包括机体1、换热器2、风机3,机体上设有换热腔4,换热器安装在换热腔内,换热腔一端设有进风口5,风机安装在换热腔另一端,进风口位置安装至少两片导风板6,导风板转动设置,换热器上由上往下安装若干温度传感器7。风机安装在换热腔端部的中间位置。
机体上和导风板对应连接有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输出轴与导风板紧固连接。驱动电机输出轴端部转动安装在机体上。导风板设有上下平行布设的两块,导风板的转动轴线靠近导风板前侧边缘,两导风板之间、上一导风板的上方、下一导风板的下方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换热器包括蒸发器9、冷凝器10,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设有混流间距11,蒸发器置于进风口和冷凝器之间。蒸发器包括若干组并联的蒸发器管路单元,蒸发器管路单元从上往下依次平行布设。机体上和风机对应设有排风口12,风机吸风后从排风口排出。驱动电机电连接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均电连接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输入到控制器的输入端,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温度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信号通过控制器的输出端输出对驱动电机进行控制。
除湿机工作时,风机对换热腔进行吸风,空气从进风口进入换热腔内,经过换热器后通过风机向外排出。初始状态下导风板水平设置,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调整导风板的角度,进而调节风向,从而使换热器各个位置的温度更加均匀。
三个温度传感器以中间的温度传感器为基准,上方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高于中间温度传感器的值时,上方的导向板向中间方向旋转;反之,上方的导向板向顶部方向旋转。
下方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高于中间温度传感器的值时,下方的导向板向中间方向旋转;反之,下方的导向板向底部方向旋转。
这种能自动调节风向的除湿机能自动调节风向,使经过蒸发器各路风量均匀,进而使蒸发器各路的负荷均匀,提升除湿效率。
实施例2:一种能自动调节风向的除湿机(参见附图3),其结构与实施例1相似,主要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导风板后侧边缘呈弧形结构,导风板宽度从中间向两端逐渐变小。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导风板转动到倾斜设置时,导风板的端部与换热器之间的空间增大,便于气流快速通过,从而将气流引流到导向板两端,使换热器左右两端位置通入的气流与其它位置的气流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除湿效率。
实施例3:一种能自动调节风向的除湿机(参见附图4),其结构与实施例1相似,主要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机体上进风口位置安装若干上下布设的隔板13,隔板水平设置,隔板将进风口分隔成若干个进风道14,进风道设置六个,每个进风道内均安装有一导风板。进风道的宽度从中间向两端逐渐增大。导风板中部连接转轴15,转轴转动安装在机体上,导风板在进风道内转动。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由隔板分隔成的若干进风道有利于进风口各个位置的均匀进气,而且每个进风道内均安装一导风板,通过单独控制导风板的转过角度对风量进行控制,使进风口各个位置的通风量更加均匀,从而提高除湿效率。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Claims (9)

1.一种能自动调节风向的除湿机,其特征是,包括机体、换热器、风机,机体上设有换热腔,换热器安装在换热腔内,换热腔一端设有进风口,风机安装在换热腔另一端,进风口位置安装至少两片导风板,导风板转动设置,换热器上由上往下安装若干温度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自动调节风向的除湿机,其特征是,机体上和导风板对应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与导风板紧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自动调节风向的除湿机,其特征是,换热器包括蒸发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设有混流间距,蒸发器置于进风口和冷凝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自动调节风向的除湿机,其特征是,蒸发器包括若干组并联的蒸发器管路单元,蒸发器管路单元从上往下依次平行布设。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能自动调节风向的除湿机,其特征是,导风板设有上下平行布设的两块,导风板的转动轴线靠近导风板前侧边缘,两导风板之间、上一导风板的上方、下一导风板的下方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能自动调节风向的除湿机,其特征是,导风板后侧边缘呈弧形结构,导风板宽度从中间向两端逐渐变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能自动调节风向的除湿机,其特征是,机体上进风口位置安装若干上下布设的隔板,隔板将进风口分隔成若干个进风道,每个进风道内均安装有一导风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能自动调节风向的除湿机,其特征是,进风道的宽度从中间向两端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能自动调节风向的除湿机,其特征是,导风板中部连接转轴,转轴转动安装在机体上,导风板在进风道内转动。
CN202220908963.1U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能自动调节风向的除湿机 Active CN2176359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08963.1U CN217635955U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能自动调节风向的除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08963.1U CN217635955U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能自动调节风向的除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35955U true CN217635955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47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08963.1U Active CN217635955U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能自动调节风向的除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359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88920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203240666U (zh) 一种多贯流风扇空调室内机
CN108488919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206222458U (zh)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CN106403050A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11706920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10485979U (zh) 一种可进行混风调节的热交换新风除湿机
CN113587232A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3669805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1858620A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217635955U (zh) 一种能自动调节风向的除湿机
CN206222478U (zh)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892031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9459054U (zh) 空调内机和空调器
CN106594872A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14841206U (zh) 空调室内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7094809U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器
CN214036208U (zh) 一种带多级引导板的风机
CN112229165B (zh) 水平式热泵干燥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370353Y (zh) 新颖穿流双换向干燥器
CN211977020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141624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1829820U (zh) 一种低压配电柜通风降温结构
CN209386421U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2728646B (zh) 一种立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