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35663U - 一种弹药销毁中毒害气体的消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药销毁中毒害气体的消除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35663U CN217635663U CN202123229815.1U CN202123229815U CN217635663U CN 217635663 U CN217635663 U CN 217635663U CN 202123229815 U CN202123229815 U CN 202123229815U CN 217635663 U CN217635663 U CN 2176356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ue gas
- combustion chamber
- secondary heating
- combustor
- ammun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cineration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药销毁中毒害气体的消除装置,该消除装置与用于焚烧弹药的燃烧室连接构成双联动销毁系统,销毁装置包括:燃烧器和二次加热炉,其中,二次加热炉内部设置呈螺旋型盘绕的燃烧腔道,燃烧腔道底部设置有烟气入口,烟气入口与燃烧室的排烟管连接,燃烧腔道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口,燃烧器设置在二次加热炉的侧面,其喷火端从燃烧器插口中伸入燃烧腔道中,该喷火端靠近烟气入口。本实用新型利用燃烧器能够将烟气加热到1200度,烟气中的有毒、有污染的毒害气体成分被充分焚烧消除;螺旋型盘绕的燃烧腔道更加有效的利用有限的空间,螺旋型的路径使烟气通过路径更长,从而延长烟气在二次加热炉的滞留时间,使毒害气体消除的更加充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药销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弹药销毁中毒害气体的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报废弹药在长时间外界环境的作用下,有些虽然弹体完整,但状态不明,性能不易判断,具有很强的危险性和杀伤力;有的弹体虽已严重锈蚀,但内部药品保存完好,随时可能触发引爆,性能不稳定。因此,报废弹药的处理是一项技术复杂、危险性大的特殊工作。
通常采用爆炸法、焚烧法、水磨切割法和电化降解法等方法来销毁弹药。最适当销毁方法的选取与待销毁弹药的品种性能、数量、效率、成本、危险程度及销毁场地条件等有关。
申请人在早先申请了专利号为:201921743417.1,名称为:一种移动式爆炸物品的自动销毁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打破了对销毁场地的严苛束缚,通过运料、投料、燃烧等机构实现了弹药安全、可靠的自动化销毁。在实际使用中,申请人发现,弹药在燃烧室焚烧时会有少量未充分燃烧的杂质和有毒有害气体随着烟气排出,污染周围的环境,因此,亟待一种能够安装在这种移动式的弹药销毁装置上用来消除烟气中未充分燃烧有毒害气体的装置。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申请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药销毁中毒害气体的消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弹药自动销毁装置的焚烧过程中存在未充分燃烧的杂质和有毒有害气体随烟气排出,从而污染周围环境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弹药销毁中毒害气体的消除装置,该消除装置与用于焚烧弹药的燃烧室连接构成双联动销毁系统,所述销毁装置包括:燃烧器和二次加热炉,其中,所述二次加热炉内部设置呈螺旋型盘绕的燃烧腔道,所述燃烧腔道底部设置有烟气入口,所述烟气入口与所述燃烧室的排烟管连接,燃烧腔道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口,所述燃烧器设置在二次加热炉的侧面,其喷火端从燃烧器插口中伸入燃烧腔道中,该喷火端靠近所述烟气入口。
进一步的,所述二次加热炉外包覆有隔热层。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为隔热棉。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器为柴油燃烧器。
进一步的,所述二次加热炉上设置有便于吊挂安装的吊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弹药销毁中毒害气体的消除装置,利用燃烧器能够将烟气从燃烧室的600度加热到1200度,烟气中的有毒、有污染的有毒害气体成分被充分焚烧消除;螺旋型盘绕的燃烧腔道更加有效的利用有限的空间,螺旋型的路径使烟气通过路径更长,从而延长烟气在二次加热炉的滞留时间,使毒害气体消除的更加充分。同时,螺旋型燃烧腔道可以起到聚能作用,减少接触外界的散热面,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隔热层能够对炉体保温,减少热量散发;吊耳方便起重设备吊起厚重的二次加热炉,便于安装和拆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弹药销毁中毒害气体的消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燃烧器、2燃烧器插口、3隔热层、4烟气进口、5烟气出口、6二次加热炉、7燃烧腔道、8喷火端、9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弹药销毁中毒害气体的消除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包括:燃烧器1和二次加热炉6,燃烧器1具体选用柴油燃烧器。二次加热炉6的内部设置呈螺旋型盘绕的燃烧腔道7,燃烧腔道7上设置有烟气入口4、烟气出口5和燃烧器插口2,其中,烟气入口4设置在燃烧腔道7的底部,该位置方便与其下方的燃烧室的排烟管连接,燃烧室可以是专利号为:201921743417.1中自动销毁装置的燃烧室,也可以是其他采用燃烧法销毁弹药的用于焚烧弹药的燃烧室,燃烧室的具体结构并非本专利的发明点,在此不做过多赘述,燃烧腔道7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口5,燃烧器1设置在二次加热炉6的侧面,其喷火端8从燃烧器插口2中伸入燃烧腔道7中,该喷火端8靠近烟气入口4。
燃烧室在500-600度焚烧弹药产生的烟气从烟气入口4进入二次加热炉6,燃烧器1将二次加热炉6中的温度提升至1200度,在1200度的高温下,烟气沿螺旋型的燃烧腔道7移动,通过燃烧室和二次加热炉6的“双联动”高温销毁法消除毒气,最终从顶部的烟气出口5排出,烟气的移动路线参考图1中箭头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燃烧器1能够将烟气从燃烧室的600度加热到1200度,烟气中的有毒、有污染的杂质被充分焚烧消除;螺旋型盘绕的燃烧腔道7更加有效的利用有限的空间,螺旋型的路径使烟气通过路径更长,从而延长烟气在二次加热炉6的滞留时间,使毒害气体消除的更加充分,同时,螺旋型燃烧腔道7可以起到聚能作用,减少接触外界的散热面,提高燃烧器1的燃烧效率。
在另一种更加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对炉体保温,减少热量散发,在二次加热炉6的外部包覆有隔热层3,隔热层3可以是各种已知的隔热材质,具体到本实施例中,隔热层3为隔热棉。
在另一种更加优选的实施例中,发明人出于节省占地面积的考虑,本专利的二次燃烧装置设置在燃烧室的上方,由于二次加热炉厚重,为了便于安装和拆除,在二次加热炉6上设置了吊耳9,方便与起重设备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弹药销毁中毒害气体的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消除装置与用于焚烧弹药的燃烧室连接构成双联动销毁系统,所述消除装置包括:燃烧器和二次加热炉,其中,所述二次加热炉内部设置呈螺旋型盘绕的燃烧腔道,所述燃烧腔道底部设置有烟气入口,所述烟气入口与所述燃烧室的排烟管连接,燃烧腔道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口,所述燃烧器设置在二次加热炉的侧面,其喷火端从燃烧器插口中伸入燃烧腔道中,该喷火端靠近所述烟气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加热炉外包覆有隔热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为隔热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为柴油燃烧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加热炉上设置有便于吊挂安装的吊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362741 | 2021-09-06 | ||
CN202122136274 | 2021-09-06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35663U true CN217635663U (zh) | 2022-10-21 |
Family
ID=83619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229815.1U Active CN217635663U (zh) | 2021-09-06 | 2021-12-21 | 一种弹药销毁中毒害气体的消除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35663U (zh) |
-
2021
- 2021-12-21 CN CN202123229815.1U patent/CN21763566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619434C1 (ru) |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сжигания твердого топлива | |
CN2804647Y (zh) | 危险废物逆流回转式焚烧炉 | |
CN217635663U (zh) | 一种弹药销毁中毒害气体的消除装置 | |
CN216448725U (zh) | 一种用于催泪弹销毁的系统 | |
CN201992665U (zh) | 电加热焚烧式医疗垃圾焚烧炉 | |
CN216976809U (zh) |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催化燃烧设备 | |
CN213396525U (zh) | 一种炭化炉烟气回收装置 | |
CN214891235U (zh) | 一种石油焦回转窑尾气燃烧室 | |
CN110186055A (zh) | 一种净化二恶英烟气的垃圾焚烧炉 | |
CN211822437U (zh) | 一种低压工业废气燃烧器 | |
CN202813377U (zh) | 一种具有点火器的燃气蓄热式烧嘴结构 | |
CN105823090A (zh) | 一种基于蜂窝陶瓷蓄热体的采暖炉 | |
CN216143751U (zh) |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 |
CN218835573U (zh) | 一种原位燃气热脱附加热系统 | |
CN212537912U (zh) | 一种用于烟道的自动点火装置 | |
CN211822435U (zh) | 一种彩钢板生产废气处理用高温裂解焚烧炉 | |
CN215372486U (zh) | 一种有害垃圾焚毁掩埋处理装置 | |
CN217635670U (zh) | 活性炭再生烟气燃烧装置 | |
CN215982591U (zh) | 一种油田废气、废液焚烧装置 | |
CN215765106U (zh) | Pvc手套生产烘箱废气净化处理系统 | |
CN213089831U (zh) | 一种工业废气的净化炉 | |
CN114857592B (zh) | 一种基于尾气火焰回热的超焓阴燃系统与方法 | |
CN216244318U (zh) | 废气焚烧装置及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 |
CN2361977Y (zh) | 不锈钢焚化炉 | |
CN216557210U (zh) | 一种火电厂锅炉点火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