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35240U - 音视频设备 - Google Patents

音视频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35240U
CN217635240U CN202221377848.2U CN202221377848U CN217635240U CN 217635240 U CN217635240 U CN 217635240U CN 202221377848 U CN202221377848 U CN 202221377848U CN 217635240 U CN217635240 U CN 217635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audio
emitting element
shell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7784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岷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7784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35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35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352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音视频设备,该音视频设备包括壳体组件、发光元件以及导光件,壳体组件上设置有出光区域,发光元件安装于壳体组件上;导光件安装在壳体组件内,且导光件具有进光面和出光面,进光面与发光元件相对,出光面与出光区域相对,如此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经由进光面进入导光件,光线在导光件内被反复反射、扩散而变得均匀,然后,均匀后的光线经由出光面射出导光件,并从出光区域射出至壳体组件的外侧,形成均匀的指示光线,提高指示效果。进光面与出光面形成预设夹角,如此使得导光件的入射光线方向与光线射出方向不同,从而可以避免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直接经由出光区域射出,进而避免存在点光源、过曝光源的问题。

Description

音视频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视频设备。
背景技术
线上会议具有高效、便捷等优点,逐渐成为一种商业交流、业务沟通等的趋势。其中,音频设备、视频设备等作为线上会议的载体,对其功能及需求越来越高。
在相关技术领域中,音频设备通常设置有指示灯,用于指示音频设备的工作状态。但是,现有的指示灯发光不均匀、指示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音视频设备,以解决现有音视频设备指示灯发光不均匀、指示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音视频设备,包括:
壳体组件,设置有出光区域;
发光元件,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上;
导光件,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导光件具有进光面和出光面,所述进光面与所述发光元件相对,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出光区域相对,所述进光面与所述出光面形成预设夹角,所述预设夹角的角度大于零。
作为本申请上述音视频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发光元件用于指示发声声源方位。
作为本申请上述音视频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音视频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和声源定位结构,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声源定位结构通信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声源定位结构检测到的发声声源方位,控制所述发光元件的开闭以及亮度,以使所述发光元件指示发声声源方位。
作为本申请上述音视频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进光面与所述出光面垂直。
作为本申请上述音视频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导光件包括:本体部、进光部以及出光部,所述进光部和所述出光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两侧,所述进光部设有所述进光面,所述出光部设有所述出光面。
作为本申请上述音视频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进光部具有相对的所述进光面以及反射面,所述进光面和所述反射面的一端均与所述本体部连接;所述进光面为平面,所述反射面为弧形面;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经由所述进光面进入所述导光件,并经由所述反射面反射至所述出光面。
作为本申请上述音视频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导光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本体部上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壳体组件固定连接。
作为本申请上述音视频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壳体组件内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固定孔固定连接。
作为本申请上述音视频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本体部均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所述出光区域。
作为本申请上述音视频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灯板上的灯珠,所述灯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背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灯珠穿过所述通孔至所述第一壳体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所述本体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且所述进光面与所述灯珠相对。
作为本申请上述音视频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壳本体以及装饰板,所述壳本体上设置有安装口,所述装饰板安装于所述安装口上,且所述装饰板位于所述壳本体背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所述装饰板上形成有所述出光区域;所述壳本体上设置有出光口,所述出光部穿出所述出光口,以使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出光区域相对。
作为本申请上述音视频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装饰板朝向所述壳本体的一面设置有均光片,所述均光片与所述出光区域正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音视频设备音视频设备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的音视频设备包括壳体组件、发光元件以及导光件,壳体组件上设置有出光区域,发光元件安装于壳体组件上,且用于发出指示光线;导光件安装在壳体组件内,且导光件具有进光面和出光面,进光面与发光元件相对,出光面与出光区域相对,如此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经由进光面进入导光件,光线在导光件内被反复反射、扩散而变得均匀,然后,均匀后的光线经由出光面射出导光件,并从出光区域射出至壳体组件的外侧,形成均匀的指示光线,提高指示效果。进光面与出光面形成预设夹角,预设夹角的角度大于零,如此使得导光件的入射光线方向与光线射出方向不同,从而可以避免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直接经由出光区域射出,进而避免存在点光源、过曝光源的问题。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申请提供的音视频设备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视频设备的爆炸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视频设备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3中P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P区域的光线路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视频设备的导光件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视频设备的导光件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视频设备的第一壳体、发光元件以及导光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视频设备的第一壳体和发光元件的爆炸局部示意图;
图10a和图10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视频设备不同位置声源对应的出光区域亮度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组件;110:第一壳体;111:通孔;112:限位柱;113:限位条;114:固定柱;120:第二壳体;121:出光口;122:壳本体;123:安装口;130:装饰板;131:出光区域;
200:发光元件;210:灯板;211:限位孔;220:灯珠;
300:导光件;310:本体部;320:进光部;321:进光面;322:反射面;323:缺口;330:出光部;331:出光面;340:安装部;341:固定孔;350:限位部;
400:均光片;
500:声源。
具体实施方式
线上会议具有高效、便捷等优点,逐渐成为一种商业交流、业务沟通等的趋势。其中,音频设备、视频设备等作为线上会议的载体,对其功能及需求越来越高。在相关技术领域中,音频设备通常设置有指示灯,用于指示音频设备的工作状态。例如,指示声音源头,即,对声音源头进行定位,能从线上会议中立刻捕捉和关注到发言人与搜集会议信息的重点,相对传统的音频设备中,在人多的时候便不清楚谁在发言或者发言人的位置在哪里,耗费很多精力与不必要的时间来沟通,具有声源定位的音频设备更能帮助用户形成高效、高质量的会议。但是,现有的指示灯发光不均匀、指示效果差,导致用户不能通过指示灯的指示确定发言人的位置。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音视频设备,LED发光元件音视频设备的侧面发光,光线经过导光柱折射及扩散均光后,再经过均光片的二次扩散均光,经由音视频设备的前面射出,形成均匀的指示光线,提高指示效果,避免存在点光源、过曝光源的问题。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视频设备的爆炸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视频设备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图4是图3中P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3中P区域的光线路径示意图。结合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音视频设备,其包括:
壳体组件100,壳体组件100上设置有出光区域131,并且壳体组件100为音视频设备的其他部件提供安装结构。出光区域131可以是圆形区域、矩形区域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出光区域131为长条形区域。
发光元件200,安装于壳体组件100上,为音视频设备提供指示光线。发光元件200可以通过螺钉安装于壳体组件100上,发光元件200也可以卡接、粘接在壳体组件100上,在此对发光元件200的安装方式不做限定。
导光件300,安装于壳体组件100内,例如,导光件300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组件100内,再例如,导光件300可以粘接在壳体组件100内,在此对导光件300的安装方式不做限定。导光件300利用光学级的亚克力或者PC板(又称,聚碳酸酯板)制成,具备极高折射率且不吸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光元件200大体呈长条形,相应的,导光件300大体呈长条形,以与发光元件200相配合,但这并不能理解为对导光件300形状的限定。例如,导光件300还可以是弯曲结构,以适配不同形状和安装位置的发光元件200。
导光件300具有进光面321和出光面331,进光面321与发光元件200相对,出光面331与出光区域131相对,如此,发光元件200发出的光线,经由进光面321进入导光件300,光线在导光件300内被反复折射、反射而变得均匀,然后,均匀后的光线经由出光面331射出导光件300,并从出光区域131射出至壳体组件100的外侧,起到指示的作用。
进光面321与出光面331形成预设夹角,预设夹角的角度大于零,如此可以使得进入导光件300的光线方向与射出导光件300的光线方向不同。例如,如进光面321与出光面331形成的预设夹角的角度为45°、30°等。
可选的,进光面321与出光面331垂直,此时,进光面321与出光面331形成的预设夹角的角度为90°,使得进入导光件300的光线方向与射出导光件300的光线方向相垂直。通常出光面331设置于音视频设备的正面,此时进光面321可以设置于音视频设备的侧面,例如底面、顶面,由此可以实现光线“侧入正出”,减小点光源的存在,防止存在点光源、过曝光源的缺陷。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的音视频设备包括壳体组件100、发光元件200以及导光件300,壳体组件100上设置有出光区域131,发光元件200安装于壳体组件100上,且用于发出指示光线;导光件300安装在壳体组件100内,且导光件300具有进光面321和出光面331,进光面321与发光元件200相对,出光面331与出光区域131相对,如此发光元件200发出的光线,经由进光面321进入导光件300,光线在导光件300内被反复反射、扩散而变得均匀,然后,均匀后的光线经由出光面331射出导光件300,并从出光区域131射出至壳体组件100的外侧,形成均匀的指示光线,提高指示效果。进光面321与出光面331形成预设夹角,预设夹角的角度大于零,如此使得导光件300的入射光线方向与光线射出方向不同,从而可以避免发光元件200发出的光线直接经由出光区域131射出,进而避免存在点光源、过曝光源的问题。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视频设备的第一壳体和发光元件的爆炸局部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视频设备的第一壳体、发光元件以及导光件的局部示意图。
结合图6和图7,本申请实施例的导光件300包括:本体部310、进光部320以及出光部330,进光部320和出光部330分别设置于本体部310的两侧,进光部320设有进光面321,出光部330设有出光面331。可选的,本体部310、进光部320以及出光部330为一体成型的一体件,方便光线传输和扩散,避免光线损失。在图6示出的方向中,出光部330设置于本体部310的左侧,进光部320设置于本体部310的右侧。
本申请实施例的导光件300分别在本体部310的两侧设置进光部320和出光部330,如此方便设置不同方向的进光面321和出光面331,利于提高进光面321和出光面331设置的灵活性。
继续参照图6和图7,本申请实施例的进光部320具有相对的进光面321以及反射面322,进光面321和反射面322的一端均与本体部310连接;进光面321为平面,方便发光元件200的光线设入;反射面322为弧形面,形成较大的反射面,利于光线多角度反射,均匀光线。
结合图2至图5,发光元件200发出的光线经由进光面321进入导光件300,并经由反射面322反射至出光面331。
本申请实施例的导光件300通过在进光部320设置弧形的反射面322,不仅可以反射进光面321射出的光线,改变光线路径;还可以将光线反射至与进光面321具有一定夹角的出光面331上,起到改变光线路径、均匀光线的作用。
继续参照图4和图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进光部320的底面为进光面321,相应的,发光元件200位于进光面321的底部;进光部320的顶面为弧形的反射面322;进光面321和反射面322的左侧均与本体部310连接。出光部330的左侧面为出光面331,如此使得出光面331和进光面321垂直。如此设置实现底侧发光、正面出光,避免了发光元件200正对壳体组件100的出光区域131而带来的存在点光源、过曝光源的问题。
继续参照图6和图7,本申请实施例的导光件300还包括设置于本体部310上的安装部340,安装部340与壳体组件100固定连接,从而将导光件300固定于壳体组件100内部。
其中,安装部340可以为卡扣,相应的,壳体组件100上设置有与卡扣相配合的卡口,通过卡扣与卡口卡接,实现安装部340与壳体组件100的固定连接。
或者,安装部340也可以安装柱,相应的,壳体组件100上设置有与安装柱相配合的安装孔,安装柱与安装孔过盈连接,实现安装部340与壳体组件100的固定连接。
当然,安装部340还可以是设置有安装孔的安装板,相应的,壳体组件100上设置有与安装孔相对应的螺纹孔,螺钉穿过安装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从而将安装部340固定于壳体组件100内。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视频设备的第一壳体、发光元件以及导光件的局部示意图。
结合图8,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安装部340设置有固定孔341,壳体组件100内设置有固定柱114,固定柱114与固定孔341固定连接。固定柱114与固定孔341可以过盈连接,连接方式简单可靠;固定柱114与固定孔341热熔连接,具体的,固定柱114可以穿过固定孔341后,热熔形成蘑菇帽,从而将安装部340限制在固定柱114上,如此设置,安装方式简单易操作,组装效率高,并且热熔连接可以减小安装部340与固定孔341固定连接的安装空间。
结合图6和图7,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安装部340可以为设置在本体部310上的凸台,本申请实施例对凸台的形状不做限定。
安装部340可以设置有一个,安装部340上可以设置一个固定孔341,安装部340上也可以设置多个固定孔341,多个固定孔341在安装部340上可以沿预设方向间隔布置,多个固定孔341在安装部340上还可以呈矩阵排布。
安装部340还可以设置多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多个安装部340可以沿本体部310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安装部340设置有四个,其中两个安装部340设置于本体部310的端部,且这两个安装部340朝向进光部320的进光面321一侧,另外两个安装部340间隔设置于本体部310的中段,这两个安装部340背离进光部320的进光面321一侧。也就是说,安装部340设置有多个,至少一个安装部340与其他安装部340分别位于本体部310的两侧。如此设置,利于提高导光件300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结合图1,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卡接,再例如,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通过螺钉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
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可以是凸出示出的矩形结构,第一壳体110设置有凸出的安装扬声器、拾音元件的凸出部;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还可以是其他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结构不做限定。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三壳体,第三壳体位于第一壳体110背离第二壳体120的一侧,第三壳体上可以安装有摄像头等可以拍摄视频的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发光元件200和本体部310均安装于第一壳体110上,第二壳体120上设置有出光区域131。
其中,发光元件200安装于第一壳体110上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发光元件200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壳体110上,再例如,发光元件200通过卡接结构固定在第一壳体110上,又例如,发光元件200粘接在第一壳体110上。
参照图1和图9,其中,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视频设备的第一壳体和发光元件的爆炸局部示意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光元件200包括灯板210以及设置在灯板210上的灯珠220,灯板210固定于第一壳体110背离第二壳体120的一侧,第一壳体110上设置有通孔111,灯珠220穿过通孔111至第一壳体110朝向第二壳体120的一侧。灯珠220可以有多个,多个灯珠220沿灯板210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灯珠220可以包括多种发光颜色的灯珠,例如,多个灯珠220包括发出红光的红色灯珠、发出绿光的绿色灯珠以及发出蓝光的蓝色灯珠,红色灯珠、绿色灯珠以及蓝色灯珠交替间隔布置。
可选的,通过设置发光元件200的常亮状态表示音视频设备的不同状态。例如,用红色显示待机状态、用绿色表示开机状态,用蓝色显示蓝牙连接状态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发光元件200的发光颜色以及对应的音视频设备的状态不做限定。
灯板210上设置有限位孔211,第一壳体110背离第二壳体120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柱112,限位柱112与限位孔211配合,从而起到限制发光元件200的作用。限位柱112和限位孔211可以过盈连接,实现灯板210与第一壳体110的固定连接。或者,限位柱112与限位孔211配合,起到定位的作用,灯板210与第一壳体110粘接,如此可以减少安装厚度以及螺丝固定时的工时和成本。
可选的,限位孔211设置有多个,多个限位孔211沿灯板210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示例性的,限位孔211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孔211分别设置于灯板210的两个端部。相应的,第一壳体110上设置有多个限位柱112,限位柱112与限位孔211对应设置。如此设置多个限位孔211,利于提高发光元件200安装的稳定性。
可选的,通孔111内设置有限位条113,限位条113可以设置多个,多个限位条113沿通孔111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布置。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限位条113利于提高通孔111的周围的结构强度,还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灯板210穿过通孔111。限位条113还可以提供粘接面,限位条113与灯板210粘接,提高发光元件200安装的便利性。此时,限位柱112和限位孔211配合起到灯板210安装定位的作用。
第一壳体110朝向第二壳体120的一侧设置有凹槽,以容纳灯珠220,利于提高音视频设备结构的紧凑性。
结合图8,本申请实施例的导光件300的本体部310固定于第一壳体110朝向第二壳体120的一侧,且进光面321与灯珠220相对。具体来说,导光件300的安装部340与第一壳体110朝向第二壳体120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壳体110朝向第二壳体120的一侧设置有与安装部340上固定孔341相连接的固定柱114。
结合图6和图7,本申请实施例的导光件300还包括限位部350,进光部320上设置有缺口323,缺口323对应的本体部310背离进光部320延伸形成限位部350,限位部350与通孔111内设置的限位条113抵接,起到限制导光件300的作用。
可选的,限位部350设置有多个,多个限位部350沿本体部310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布置。限位部350与限位条113对应设置,每个限位部350均对应设置一个限位条113。
本申请实施例导光件300和发光元件200分别设置于第一壳体110的两侧,方便安装,且第一壳体110上设置有通孔111,以使发光元件200的灯珠220穿过通孔111而与导光件300的进光面321相对。
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壳体120包括壳本体122以及装饰板130,壳本体122上设置有安装口123,装饰板130安装于安装口123上,例如,装饰板130粘贴于安装口123上,装饰板130位于壳本体122背离第一壳体110的一侧,装饰板130上形成有出光区域131。
装饰板130可以采用玻璃或者PC板等制成,装饰板130包括出光区域131以及出光区域131以外的非出光区域,其中,出光区域131可以进行镂空处理以使出光区域131光线透过率变低而半透光,在发光元件200发光时,光线能够从出光区域131射出;在发光元件200不发光时,用户从出光区域131也不会看到设备内部结构。非出光区域可以通过丝印或者喷涂等工艺形成遮挡层,遮挡设备内部的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的装饰板130大体呈长条形,但这并不是对装饰板130形状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装饰板130的形状。
本申请实施例的壳本体122上设置有出光口121,出光部330穿出出光口121,以使出光面331与出光区域131相对。如此设置,壳本体122还可以起到遮挡发光元件200其他光线的作用,以使得出光区域131仅使得导光件300的出光面331的光线射出,提高光线的指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饰板130朝向壳本体122的一面设置有均光片400,均光片400与出光区域131正对,均光片400可以粘接在装饰板130朝向壳本体122的一面,均光片400起到进一步扩散和均匀光线的作用。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光元件200用于指示发声声源方位,体现会议中发声人员的位置,如此设置可以使得与会人员快速捕捉到发言人的方向以及会议重要信息,提高会议质量。
图10a和图10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视频设备不同位置声源对应的出光区域亮度示意图。
结合图10a和图10b,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音视频设备可以通过出光区域131的灯光向用户指示声源的位置。本申请实施例的音视频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和声源定位结构,控制装置分别与发光元件200和声源定位结构通信连接,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根据声源定位结构检测到的发声声源方位,控制发光元件200的开闭以及亮度,以使发光元件200指示发声声源方位。
如此,在会议室有人发声时,音视频设备根据声源定位结构检测到的发声声源方位控制发光元件200的熄灭、点亮或亮暗程度,以指示发声声源方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10a和图10b中,通过出光区域131的填充密度表示发光强度,其中,出光区域131填充密度较小的区域代表发光强度比较大,出光区域131填充密度较大的区域代表发光强度比较小。
参照图10a,在声源500位于音视频设备的右侧时,控制发光元件200右侧灯珠220点亮,出光区域131的右侧区域发光强度比较大,由此可以指示声源500来自于音视频设备的右侧。
参照图10b,在声源500位于音视频设备的左侧时,控制发光元件200左侧灯珠220点亮,出光区域131的左侧区域发光强度比较大,由此可以指示声源500来自于音视频设备的左侧。
如此设置,在线上会议中群体发言讨论时,可以通过出光区域131的灯光指示,快速捕捉到发言人的方向以及会议重要信息,提高会议质量。
可以理解的是,声源定位结构用于确定发声声源的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声源定位结构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示例性的,可以采用波束形成和基于时延差的声源定位技术,还可以利用声压差确定声源方位等。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申请实施例是结合音视频设备阐述形成均匀指示光线的结构,但这并不能理解为对该结构应用范围的限定,例如,本申请形成均匀指示光线的结构还可以应用于音频设备、视频设备等其他电子设备。
在以上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音视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设置有出光区域;
发光元件,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上;
导光件,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导光件具有进光面和出光面,所述进光面与所述发光元件相对,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出光区域相对,所述进光面与所述出光面形成预设夹角,所述预设夹角的角度大于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视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用于指示发声声源方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视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音视频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和声源定位结构,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声源定位结构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声源定位结构检测到的发声声源方位,控制所述发光元件的开闭以及亮度,以使所述发光元件指示发声声源方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视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光面与所述出光面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视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包括:本体部、进光部以及出光部,所述进光部和所述出光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两侧,所述进光部设有所述进光面,所述出光部设有所述出光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视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光部具有相对的所述进光面以及反射面,所述进光面和所述反射面的一端均与所述本体部连接;所述进光面为平面,所述反射面为弧形面;
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经由所述进光面进入所述导光件,并经由所述反射面反射至所述出光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视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本体部上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有固定孔;
所述壳体组件内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固定孔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音视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所述出光区域;
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灯板上的灯珠,所述灯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背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所述灯珠穿过所述通孔至所述第一壳体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
所述本体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且所述进光面与所述灯珠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音视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壳本体以及装饰板,所述壳本体上设置有安装口,所述装饰板安装于所述安装口上,且所述装饰板位于所述壳本体背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所述装饰板上形成有所述出光区域;
所述壳本体上设置有出光口,所述出光部穿出所述出光口,以使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出光区域相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音视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板朝向所述壳本体的一面设置有均光片,所述均光片与所述出光区域正对。
CN202221377848.2U 2022-06-01 2022-06-01 音视频设备 Active CN217635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77848.2U CN217635240U (zh) 2022-06-01 2022-06-01 音视频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77848.2U CN217635240U (zh) 2022-06-01 2022-06-01 音视频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35240U true CN217635240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22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77848.2U Active CN217635240U (zh) 2022-06-01 2022-06-01 音视频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352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63268B2 (ja) 面状光源装置
CN110850633B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屏及终端
JP2002133932A (ja) 光源素子
CN110764309B (zh) 背光模组、显示屏及终端
WO2015012135A1 (ja) 照明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11308777A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屏及终端
CN217635240U (zh) 音视频设备
CN113687539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终端
CN210835521U (zh) 背光模组、显示屏及终端
US7198379B2 (en) Lens f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disk device having same
CN211786206U (zh) 导光元件、灯光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4401331A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20399670U (zh) 导光结构、发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857085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9457108U (zh) 一种可切换导光效果的应急标志灯
CN213777392U (zh) 一种镜子灯及镜子组件
CN216480385U (zh) 发光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5174488U (zh) 地脚灯
CN216956591U (zh) 量子点显示模组以及显示屏
JP2006058569A (ja) パネル型表示装置
CN214504079U (zh) 一种高亮led背光板
CN219978682U (zh) 投影设备
CN216930196U (zh) 光源装置及摄像头测试系统
CN212747049U (zh) 光源组件、显示组件、门体组件及冰箱
CN214154711U (zh) 语音控制模块和智能电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