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80385U - 发光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发光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80385U
CN216480385U CN202123240887.6U CN202123240887U CN216480385U CN 216480385 U CN216480385 U CN 216480385U CN 202123240887 U CN202123240887 U CN 202123240887U CN 216480385 U CN216480385 U CN 2164803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equalizing
paper
light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4088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4088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803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80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803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发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光组件及电子设备。本申请旨在解决现有发光件均光效果差,容易出现光斑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发光组件包括均光组件、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光源。均光组件包括导光板、反射纸以及均光圈,均光圈设置有中心孔,其套设在光源的外侧,起到初步均匀光线的作用;反射纸贴合在均光圈的顶面,反射纸覆盖均光圈的中心孔,避免中心孔内的光源射出的光线直接射出而形成亮点,反射纸在导光板的投影面积小于均光圈在导光板的投影面积,使得均光圈射出的光线可以直接到达导光板。导光板位于反射纸的顶面,起到再次均匀光线的作用;最后,经由导光板的射出的光线均匀,且无可视的光斑。

Description

发光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发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一些电子设备中,通常设置有发光件,起到指示工作状态、故障警告等,例如,在一些外置的摄像装置上,发光件起到指示工作状态的作用,例如,发光件发出红光,指示摄像装置处于拍摄状态。在一些音频设备上,发光件可以根据频率大小、声音大小等控制发光颜色、亮度变化等,提高用户的视觉体验。
在相关技术中,发光件通常设置在电路板上,在电子设备的外壳设置有透光板,以使光线透出。
但是,发光件距离透光板距离近,发光件垂直照射,无法进行有效光源散光,导致均光效果差,在透光板上容易出现光斑。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光组件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发光件均光效果差,容易出现光斑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光组件,其包括:均光组件、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光源;
所述均光组件包括导光板、反射纸以及均光圈,所述均光圈套设在所述光源的外侧,所述反射纸贴合在所述均光圈的顶面,且所述反射纸覆盖所述均光圈的中心孔,所述反射纸在所述导光板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均光圈在所述导光板的投影面积;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反射纸的顶面,且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光源的一面凹凸不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的发光组件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的发光组件,包括均光组件、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光源。均光组件包括导光板、反射纸以及均光圈,均光圈设置有中心孔,其套设在光源的外侧,起到初步均匀光线的作用;反射纸贴合在均光圈的顶面,反射纸覆盖均光圈的中心孔,避免中心孔内的光源射出的光线直接射出而形成亮点,反射纸在导光板的投影面积小于均光圈在导光板的投影面积,使得均光圈射出的光线可以直接到达导光板。导光板位于反射纸的顶面,起到再次均匀光线的作用;最后,经由导光板的射出的光线均匀,且无可视的光斑。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外壳以及第一方面所述的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发光组件的光源相对的透光区。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由于其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发光组件,因此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也具有与第一方面所述的发光组件的相同的优点。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申请提供的发光组件及电子设备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爆炸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发光组件的爆炸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组件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P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俯视图;
图7是图6中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路板;110:LED灯珠;
200:均光组件;210:导光板;211:凸弧面部;212:凹弧面部;213:安装凸耳;2131:安装孔;220:反射纸;230:均光圈;231:均光环;2311:第一透光孔;2312:胶圈;2313:连接胶体;232:均光纸;2321:第二透光孔;
300:外壳;310:上壳体;311:安装槽;321:透光区;320:下壳体;330:中框。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些电子设备中,通常设置有发光件,起到指示工作状态、故障警告等,例如,在一些外置的摄像装置上,发光件起到指示工作状态的作用,例如,发光件发出红光,指示摄像装置处于拍摄状态。在一些音频设备上,发光件可以根据频率大小、声音大小等控制发光颜色、亮度变化等,提高用户的视觉体验。在相关技术中,发光件通常设置在电路板上,在电子设备的外壳设置有透光板,以使光线透出。但是,发光件距离透光板距离近,发光件垂直照射,无法进行有效光源散光,导致均光效果差,在透光板上容易出现光斑、光点,导致指示效果不明显,影响用户视觉体验。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组件,在光源的上方设置均光组件,以均匀光源发出的光线。其中,均光组件包括导光板、反射纸以及均光圈,均光圈套设在光源的外侧,使得光源发出的光线从均光圈内向上射出,并且起到初步均匀光线的作用;光线经过反射纸之后,朝向光线反射光线,避免出现明显亮点;均光圈射出的光线经过导光板进一步散光后射出,使得光源的光线均匀射出,避免出现光斑。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爆炸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发光组件的爆炸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组件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P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俯视图;图7是图6中的A-A剖视图。
结合图1、图4至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外壳300以及发光组件,发光组件安装在外壳300内;外壳300上设置有与发光组件的光源相对的透光区321。
外壳300为发光组件提供安装空间,例如,外壳300包括顶部开口的壳体以及固定在壳体上顶板,发光组件安装在壳体和顶板形成的空间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是音箱、摄像装置等,在此不做限定。外壳300的形状可以是图示的矩形壳体,外壳300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等。
发光组件发出光线,光线经由外壳300的透光区321射出,透光区321可以是透光板。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外壳300的外侧面涂覆有油漆等其他覆盖层,以遮挡其内部结构,在外壳300的预设区域通过镭雕工艺形成透光区321,以使发光组件的光线可以射出。
还需要说明的是,透光区321的形状可以是图中示出的圆环形,透光区321的形状还可以是长条形,本申请实施例对透光区321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外壳300的形状、发光的作用等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继续参照图1、图4以及图6至图7,外壳300包括上壳体310、下壳体320以及中框330,上壳体310和下壳体320固定连接形成容纳发光组件的容纳空间,例如,上壳体310与下壳体320通过螺钉连接,再例如,上壳体310与下壳体320卡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壳体310为底部开口的壳体,其顶板上均布有出音孔;下壳体320为板结构,其底面为平面,下壳体320的顶面设置有螺纹孔等安装结构,用于安装发光组件的电路板100以及喇叭等部件。中框330套设在上壳体310和下壳体320外侧,遮挡连接结构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透光区321设置在上壳体310上,为圆环状,发光组件在圆环状的透光区321发出光线。
结合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组件包括:均光组件200、电路板100以及设置在电路板100上的光源。其中,光源可以是图中示出的LED灯珠110,光源也可以是荧光灯。示例性的,电路板100固定在下壳体320上,例如,电路板100上设置有连接孔,下壳体320上设置有螺纹孔,螺钉穿过电路板100上的连接孔与下壳体320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从而实现电路板100与下壳体320的固定连接。当然,这并不是限制性的,电路板100还可以固定在上壳体310上。
本申请实施例的均光组件200包括导光板210、反射纸220以及均光圈230,均光圈230设置有中心孔,其套设在光源的外侧,也就是说,光源位于中心孔内。均光圈起到初步均匀光线的作用,均光圈230可以采用亚克力板制成,均光圈230还可以包括支撑圈以及均光片、匀光纸等。
反射纸220贴合在均光圈230的顶面,例如反射纸220通过双面胶粘接在均光圈230的顶面。反射纸220可以是银膜反射纸。并且反射纸220覆盖均光圈230的中心孔,避免中心孔内的光源射出的光线直接射出而形成亮点。反射纸220在导光板210的投影面积小于均光圈230在导光板210的投影面积,也就是说,反射纸220并没有完全覆盖均光圈230,使得均光圈230射出的光线可以直接到达导光板210。
导光板210位于反射纸220的顶面,结合图4和图5,导光板210与反射纸220之间具有间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导光板210固定在上壳体310上。例如,导光板210通过螺钉固定在上壳体310上,再例如,导光板210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上壳体310上,又例如,导光板210卡接在上壳体310上。结合图4和图5,上壳体310上设置有安装槽311,用于安装发光组件的导光板21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导光板210朝向光源的一面凹凸不平,提高导光板210的表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均光效果,使得透过导光板210的光线均匀柔和,而避免出现光斑。
可选的,在导光板210朝向光源的表面以及背离光源的表面进行晒纹处理,使得导光板210的表面形成磨砂颗粒的效果,使得光线散发,提高均光效果。当然,在导光板210的表面形成磨砂颗粒层的工艺不限于晒纹,例如,在导光板210的表面喷砂处理形成磨砂颗粒层。
可选的,导光板210包括5%~10%的均光粉,例如钛白粉,以增加导光板的均匀光线的效果。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电子设备,其发光组件包括均光组件200、电路板100以及设置在电路板100上的光源。均光组件200包括导光板210、反射纸220以及均光圈230,均光圈230设置有中心孔,其套设在光源的外侧,起到初步均匀光线的作用;反射纸220贴合在均光圈230的顶面,反射纸220覆盖均光圈230的中心孔,避免中心孔内的光源射出的光线直接射出而形成亮点,反射纸220在导光板210的投影面积小于均光圈230在导光板210的投影面积,使得均光圈230射出的光线可以直接到达导光板210。导光板210位于反射纸220的顶面,起到再次均匀光线的作用;最后,经由导光板210的射出的光线从上壳体310的透光区312射出,射出的光线均匀,无可视的光斑,提高用户的视觉体验。
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的光源包括多个LED灯珠110,且多个LED灯珠110在电路板100上沿预设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布置,例如,12个LED灯珠110围成圆形,相应的,此时上壳体310上的透光区312为圆环形。当然,这并不是限制性的,多个LED灯珠110还可以形成其他形状的图案,例如,矩形矩阵排布等。
所有的LED灯珠110可以发出相同颜色的灯光,例如,红色、绿色等;或者,部分LED灯珠110发出的灯光颜色与其他LED灯珠110发出的灯光颜色不同。示例性的,LED灯珠110发出的灯光颜色有红色、绿色和黄色,并且按照“红色、绿色、黄色、红色、绿色、黄色……”的排布方式排列,配合软件控制LED灯珠110进行多色及亮度变化,提高灯光显示的多样性,可以灵活应用于多种场景。
相应的,导光板210为环形板,覆盖所有的LED灯珠110。其中,反射纸220设置有多个,且反射纸220的数量与LED灯珠110的数量相同。示例性的,反射纸220为圆形,其粘接在均光圈230上,覆盖均光圈230的中心孔。反射纸220与均光圈230的中心孔正对,每个反射纸220对应一个LED灯珠110,避免LED灯珠110发出的光线直接射出。
结合图3,导光板210朝向LED灯珠110的一面包括多个凸弧面部211和多个凹弧面部212,凸弧面部211和凹弧面部212沿周向交替布置,即按照“凸弧面部211、凹弧面部212、凸弧面部211、凹弧面部212……”的方式布置。并且,凸弧面部211和凹弧面部212相切。简言之,导光板210朝向LED灯珠110的一面,沿圆周方向形成波浪形的曲面。本申请实施例对凸弧面部211和凹弧面部212具体弧度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通过在导光板210朝向LED灯珠110的一面设置波浪形曲面,提高光线入射面的面积,提高均光效果。
继续参照图3,导光板210的内侧面设置有安装凸耳213,安装凸耳213上设置有安装孔2131,相应的,在上壳体310上设置有与安装孔2131相配合的安装柱。其中,安装孔2131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通过安装孔2131与上壳体310的安装柱相配合,提高导光板210安装的准确性和便利性。安装孔2131还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安装柱上设置有螺纹孔,螺钉穿过安装孔2131与安装柱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安装凸耳213可以设置一个,方便加工,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
安装凸耳213可以设置多个,多个安装凸耳213沿导光板210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例如,沿导光板210的轴向均匀间隔布置有四个安装凸耳213。通过设置多个安装凸耳213,提高安装凸耳213安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结合图3,安装凸耳213设置在导光板210的内侧面,但这并不是限制性的。安装凸耳213还可以设置在导光板210的外侧面。
参照图5,上壳体310的外表面包括顶平面以及弧形侧面,其中,透光区312以及出光孔设置在顶平面。导光板210的外棱边设置为弧面,减少占用空间,避免上壳体310的弧形侧面部厚度较薄导致强度低。导光板210的顶面为平面,导光板210的顶面与透光区312正对,并且导光板210顶面的径向宽度大于透光区312的径向宽度,避免透光区312出现黑边等不亮的区域。
结合图1和图2,均光圈230包括均光环231以及环形的均光纸232,均光环23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透光孔2311,第一透光孔2311与LED灯珠110正对,LED灯珠110位于第一透光孔231内。第一透光孔2311的数量与LED灯珠110的数量相同,且第一透光孔2311的位置与LED灯珠110的位置一一对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均光环231与电路板100粘接,例如,均光环231与电路板100通过双面胶粘接,连接方式简单可靠。
均光纸232粘接在均光环231的顶面,均光纸232设置有多个第二透光孔2321,第二透光孔2321与第一透光孔2311同轴,第二透光孔2321的数量与第一透光孔2311的数量相同,且第二透光孔2321的位置与第一透光孔2311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二透光孔2321与第一透光孔2311形成均光圈230的中心孔。可选的,第二透光孔2321与第一透光孔2311均为圆形孔。均光纸232与反射纸220粘接,例如均光纸232与反射纸220通过双面胶粘接,连接方式简单可靠。
可选的,均光环231包括多个胶圈2312以及多个连接胶体2313,相邻两个胶圈2312之间通过连接胶体2313连接,也就是说,沿预设圆周方向,胶圈2312和连接胶体2313交替布置。胶圈2312和连接胶体2313为一体成型的一体件,方便加工,且结构稳定可靠。其中,胶圈2312设置有第一透光孔2311;胶圈2312沿均光环231径向的尺寸大于连接胶体2313沿均光环231径向的尺寸,如此,即使在胶圈2312设置有第一透光孔2311,依然可以保证胶圈2312的结构强度。
可选的,均光环231可以是硅胶环,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起到保护LED灯珠110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的均光环231不仅可以起到均匀光线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起到支撑均光纸232和反射纸220的作用。
可选的,均光纸232包括多个圆环部和多个弧形连接部,沿预设圆周方向圆环部和弧形连接部交替布置。圆环部设置有第二透光孔2321。沿预设圆周的径向,圆环部的尺寸大于弧形连接部的尺寸,如此,既可以为反射纸220提供粘接面,还可以避免均光纸232在加工第二透光孔2321时被切断。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及其发光组件至少具备如下优点:
1、本申请实施例的发光组件,通过设置均光圈230和导光板210均匀光线,并且,设置反射纸220反射光源的光线,避免光线直接射出而出现光斑。
2、本申请实施例的电路板100及光源位于导光板210的正下方,距离小,结构紧凑,有利于减小电子设备的体积。而且,光源的光线可以直接射出,无需额外设置反射结构等布置光路,进一步简化结构。
3、本申请实施例的发光组件安装简单,可靠性高。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以上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光组件、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光源;
所述均光组件包括导光板、反射纸以及均光圈,所述均光圈套设在所述光源的外侧,所述反射纸贴合在所述均光圈的顶面,且所述反射纸覆盖所述均光圈的中心孔,所述反射纸在所述导光板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均光圈在所述导光板的投影面积;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反射纸的顶面,且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光源的一面凹凸不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多个LED灯珠,且所述多个LED灯珠在所述电路板上沿预设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布置;
所述导光板为环形板,所述反射纸设置有多个,且所述反射纸的数量与所述LED灯珠的数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LED灯珠的一面包括多个凸弧面部和多个凹弧面部,所述凸弧面部和所述凹弧面部沿周向交替布置,且所述凸弧面部和所述凹弧面部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安装凸耳,所述安装凸耳上设置有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导光板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安装凸耳。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光圈包括均光环以及环形的均光纸,所述均光环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透光孔,所述第一透光孔与所述LED灯珠正对;所述均光纸粘接在所述均光环的顶面,所述均光纸设置有多个第二透光孔,所述第二透光孔与所述第一透光孔同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光环与所述电路板粘接;所述均光纸与所述反射纸粘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光环包括多个胶圈以及多个连接胶体,相邻两个所述胶圈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胶体连接,所述胶圈设置有所述第一透光孔;所述胶圈沿所述均光环径向的尺寸大于所述连接胶体沿所述均光环径向的尺寸。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发光组件的光源相对的透光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中框,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形成容纳所述发光组件的容纳空间,所述中框套设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外侧;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所述透光区,且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安装所述发光组件的导光板的安装槽;所述下壳体与所述发光组件的电路板固定连接。
CN202123240887.6U 2021-12-20 2021-12-20 发光组件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64803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40887.6U CN216480385U (zh) 2021-12-20 2021-12-20 发光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40887.6U CN216480385U (zh) 2021-12-20 2021-12-20 发光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80385U true CN216480385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25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40887.6U Active CN216480385U (zh) 2021-12-20 2021-12-20 发光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803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10314B2 (en) Backlight device
US7798693B2 (en)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US7663804B2 (en)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US11112652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technical field
KR102131815B1 (ko) 광원 어셈블리,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EP2479480B1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surface illuminating device using same light source device
US20090027893A1 (en)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KR20150092808A (ko) 광원 모듈,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표시 장치
JP2004006317A (ja) 面発光装置
US20080266878A1 (en)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JP2011159435A (ja) エッジライト式照明装置
KR20140089058A (ko) 백라이트 장치
EP2076802A1 (en) Light emitting panels for display devices
CN217082414U (zh) 灯具
JP2012074404A (ja) エッジライト式照明装置
KR20200071651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216480385U (zh) 发光组件及电子设备
JP2018018711A (ja) Ledバックライ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led画像表示装置
CN107575781B (zh) 电子设备
KR20040093912A (ko) 백라이트 유닛이 개선된 액정표시장치
CN218729767U (zh) 发光模组及具有发光模组的设备
CN219245903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20082912U (zh) 匀光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21592667U (zh) 发光结构及发光装置
CN216591552U (zh) 一种导光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