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20398U - 一种用于组装喷丝组件的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组装喷丝组件的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20398U
CN217620398U CN202221738443.7U CN202221738443U CN217620398U CN 217620398 U CN217620398 U CN 217620398U CN 202221738443 U CN202221738443 U CN 202221738443U CN 217620398 U CN217620398 U CN 2176203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el
shaped structure
assembly
auxiliary device
assemb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3844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军峰
韩笑笑
张发
孙立新
魏斌
李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Gangke Carbon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Gangke Carbon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Gangke Carbon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Gangke Carbon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3844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203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203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203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喷丝组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组装喷丝组件的辅助装置,喷丝组件包括旋合在一起的第一桶状结构和第二桶状结构;辅助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和旋拧组件,固定组件套设在第二桶状结构上,旋拧组件套设在第一桶状结构上,且能够使得第一桶状结构旋转,以实现第一桶状结构和第二桶状结构的旋合组装;组装喷丝组件时,固定组件套设在第二桶状结构上,旋拧组件套设在第一桶状结构上,此时旋拧组件就类似于一个“扳手”,在旋拧第一桶状结构时,第二桶状结构通过固定组件固定,不会跟随转动,通过这种方式节省了人力,并且保证了喷丝组件组装过程中的力度;和组装的过程类似,拆卸喷丝组件时向相反的方向拧动旋拧组件,也有节省人力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组装喷丝组件的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丝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组装喷丝组件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喷丝组件为喷丝板的部分结构,喷丝板又称纺丝帽,用于将黏流态的高聚物溶体或者溶液,通过微孔转变成特定截面状的细流,之后通过凝固介质固化而成丝条。
传统的喷丝组件包括第一桶状结构和第二桶状结构,第一桶状结构和第二桶状结构上下相对设置,位于上部的第一桶状结构的周面上设置有通孔,在组装喷丝组件时,需要将第一桶状结构和第二桶状结构通过螺纹旋拧固定;为了实现旋拧固定,相关技术中一般通过多人合作,结合通孔人力拧动第一桶状结构,使得第一桶状结构和第二桶状结构固定配合;这种人工拧动的方式不仅力度不够,且组装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组装喷丝组件的辅助装置,通过固定组件和旋拧组件的配合,保证了喷丝组件组装过程中的便捷和力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组装喷丝组件的辅助装置,喷丝组件包括旋合在一起的第一桶状结构和第二桶状结构;辅助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和旋拧组件,固定组件套设在第二桶状结构上,旋拧组件套设在第一桶状结构的通孔内,且能够使得第一桶状结构旋转,以实现第一桶状结构和第二桶状结构的旋合组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组件包括紧固环、支撑件以及连接杆,紧固环和支撑件通过连接杆连接;第二桶状结构下部设置有向圆心方向凹陷的台阶,台阶卡接于支撑件内部,且紧固环套设在第二桶状结构上,以实现第二桶状结构和固定组件的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紧固环上开设有缺口,缺口处设置有紧固螺钉,紧固螺钉用于调节紧固环的紧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紧固环的外周面上包裹有缓冲层,缓冲层用于防止紧固环与第二桶状结构之间的摩擦。
在一些实施例中,紧固环的内径为160-330mm,高度为15-50mm;连接杆的长度为20-40mm;
和/或支撑件为一空心的桶状结构,其内径为150-300mm,高度与操作工人的身高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拧组件包括环形的旋拧本体和把手,把手固定在旋拧本体的圆周面上;旋拧本体套设在第一桶状结构上,操作把手,通过旋拧本体能够带动第一桶状结构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拧本体包括外环和内环,内环位于外环内且两者同心设置,外环和内环通过连杆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辅助装置还包括卡接组件,卡接组件穿过旋拧本体,且能够插入通孔内,以加强旋拧组件和第一桶状结构的固定;优选地,通孔开设在第一桶状结构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接组件包括多个均匀分布在旋拧本体圆周面上的卡孔杆,卡孔杆的数量与通孔的数量匹配,卡孔杆能够沿着旋拧本体的径向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把手设置两个,每个把手的长度为110-170mm;
和/或卡孔杆的长度为40-70mm,且其远离旋拧本体中心的一端设置有限位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组装喷丝组件的辅助装置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喷丝组件在组装时,需要将第一桶状结构旋拧在第二桶状结构上,传统的方式为:将第一桶状结构置于第二桶状结构上,操作工人手指卡在通孔中或双手紧贴第一桶状结构,人工拧动第一桶状结构,这种方式不仅力度不够,且组装效率低;而本实用新型将第二桶状结构固定在固定组件中,通过将旋拧组件套设在第一桶状结构上,此时旋拧组件就类似于一个“大扳手”,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将第一桶状结构旋合在第二桶状结构上;而在旋拧第一桶状结构时,由于第二桶状结构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因此其不会跟随转动,通过这种方式节省了人力,并且保证了喷丝组件组装过程中的力度,使得组装好的喷丝组件更加标准;当然,和组装的过程类似,拆卸喷丝组件时向相反的方向拧动旋拧组件,也有节省人力的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组装喷丝组件的辅助装置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组装喷丝组件的辅助装置中旋拧组件和卡接组件的配合图。
其中:
1、固定组件;2、旋拧组件;3、卡接组件;11、紧固环;12、支撑件;13、连接杆;14、紧固螺钉;21、旋拧本体;22、把手;211、外环;212、内环;213、连杆;31、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明确的是,术语“垂直”、“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水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意味着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有的方位或位置,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组装喷丝组件的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用于实现喷丝组件的组装,喷丝组件包括旋合在一起的第一桶状结构和第二桶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辅助装置包括固定组件1和旋拧组件2,固定组件1套设在第二桶状结构上,旋拧组件2套设在第一桶状结构上,且能够使得第一桶状结构旋转,以实现第一桶状结构和第二桶状结构的旋合组装。
具体地,喷丝组件包括第一桶状结构和第二桶状结构,还包括设置有微孔的喷丝板、分配板、喇叭口等,带有微孔的喷丝板置于第一桶状结构中间,然后依次放入分配板(使液体均匀分布)、喇叭口、第二桶状结构,将第二桶状结构和第一桶状结构旋紧即可;喷丝时,液体通过计量泵施加压力,进入喇叭口,从喷丝板喷出。
更具体地,第一桶状结构和第二桶状结构上下相对设置,第一桶状结构的下部向圆心方向凹陷,凹陷处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螺纹,第二桶状结构的上部向远离圆心的方向凸出,凸出处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二螺纹,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匹配,进而可以实现第一桶状结构和第二桶状结构的旋合;当然,第一桶状结构和第二桶状结构的具体结构不局限于上述表述,比如,第一桶状结构的下部也可以向远离圆心方向凸出,第二桶状结构的上部也可以向圆心方向凹陷,凸出处内表面的螺纹和凹陷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螺纹,且两者上的螺纹匹配,也可以将第一桶状结构和第二桶状结构旋合在一起;再比如,第一桶状结构还可以和第二桶状结构先卡接,卡接之后为了进一步实现固定,再旋转第一桶状结构也是可以的。
本实施例的辅助装置就是为了实现第一桶状结构和第二桶状结构的组装,具体为:喷丝组件在组装时,需要将第一桶状结构旋拧在第二桶状结构上,传统的方式为:将第一桶状结构置于第二桶状结构上,操作工人手指卡在通孔中或双手紧贴第一桶状结构,人工拧动第一桶状结构,这种方式不仅力度不够,且组装效率低;而本实用新型将第二桶状结构固定在固定组件中,通过将旋拧组件套设在第一桶状结构上,此时旋拧组件就类似于一个“大扳手”,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将第一桶状结构旋合在第二桶状结构上;而在旋拧第一桶状结构时,由于第二桶状结构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因此其不会跟随转动,通过这种方式节省了人力,并且保证了喷丝组件组装过程中的力度,使得组装好的喷丝组件更加标准;当然,和组装的过程类似,拆卸喷丝组件时向相反的方向拧动旋拧组件,也有节省人力的效果。
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固定组件1包括紧固环11、支撑件12以及连接杆13,紧固环11和支撑件12通过连接杆13连接;第二桶状结构下部设置有向圆心方向凹陷的台阶,台阶卡接于所述支撑件12内部,且紧固环11套设在所述第二桶状结构上,以实现第二桶状结构和固定组件1的固定连接;也就是说,为了实现第二桶状结构的固定,通过将紧固环11套设在第二桶状结构相对靠上的位置,并且将第二桶状结构的下部卡接在支撑件内部,而支撑件和紧固环11通过连接杆13连接,因此,第二桶状结构不会跟随第一桶状结构旋转。
在具体实施例中,紧固环11上开设有缺口,缺口处设置有紧固螺钉14,紧固螺钉14用于调节紧固环11的紧固度,紧固环11的内径为160-330mm,紧固内内径约为150mm,高度为15-50mm;具体地,紧固环11的缺口处向外延伸出两片固定片,将紧固螺钉14固定在固定片上,通过旋拧紧固螺钉14可改变两片固定片之间的间距,进而调节紧固环11的紧固度。这样,在组装时,先通过紧固螺钉14放松紧固环11,将第二桶状结构下部的台阶卡接在支撑件12内,卡接完成后通过紧固螺钉14旋紧紧固环11,使得在组装的过程中,其不会跟随第一桶状结构旋转。
在具体实施例中,紧固环11的外周面上包裹有缓冲层,缓冲层用于防止在紧固第二桶状结构的过程中,紧固环11与第二桶状结构之间的摩擦对第二桶状结构的表面造成磨损;缓冲层优选为棉布,棉布可以防止紧固环11与第一桶状结构之间的摩擦,避免紧固环11对第一桶状结构的表面造成磨损。
在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件12的高度与操作工人的身高匹配;传统方式中组装喷丝组件时,位于下方的第二桶状结构直接放置在底面上,而喷丝组件总体高度较低,因此在拧动位于上方的第一桶状结构时,需要操作工人弯腰进行操作,而本实施例通过支撑件12解决了这一问题,首先通过支撑件12和第二桶状结构的底部卡接,实现两者的固定,其次支撑件12的总体高度与操作工人高匹配,此处的匹配具体指的是:将第二桶状结构的台阶卡接在支撑件12内,将第一桶状结构置于第二桶状结构上方后,操作工人不需要弯腰,也不需将胳膊过高的抬起,即可轻松的操作旋拧组件2,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降低了劳动强度。
在具体的结构中,支撑件12为一空心的桶状结构,该桶状结构的内径为150-300mm、高度为1000-2000mm;由于固定组件1套设的第二桶状结构上,且第二桶状结构底部的台阶卡接在支撑件12内,因此双层保险使得第二桶状结构不会在空心的桶状结构内掉落;其中,内径的设置是为了与台阶匹配,根据不同的台阶选取不同的内径;高度的设置是为了与操作工人身高匹配,使得操作工人可以以较为舒适的姿势进行喷丝组件的组装;另外,由于支撑件12为空心结构,因此在组装喷丝组件的过程中,本实施例的辅助装置接触地面(或者用于组装喷丝组件的板面)的面积较小,避免了组装时较大的旋拧力对地面或喷丝组件的板面造成磨损。
另外,空心结构的支撑件12可以在组装过程中,让喷丝板尽可能的避免划伤,磕碰;让喷丝板孔保持原有的圆孔结构,避免孔结构表面被划伤后影响初生纤维的表面结构,进而影响质量。
在具体实施例中:连接杆13的长度为20-40mm,该长度的连接杆13可便于固定组件1的紧固活动,假如连接杆13太长则不利于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具体地,连接杆13为可活动螺栓结构,其设置有四个,且均匀分布在固定组件1和支撑件12之间的圆周面上。
在具体实施例中:旋拧组件2包括环形的旋拧本体21和把手22,把手22固定在旋拧本体21的圆周面上;旋拧本体21套设在第一桶状结构上,操作所述把手22,通过旋拧本体21能够带动第一桶状结构旋转;具体地,旋拧本体21和把手22组成的旋拧组件2类似于一把“大扳手”,相较于通过双手紧贴第一桶状结构,“大扳手”利用了杠杆原理,明显具有省力的优势。
具体地,把手22设置两个,为空心圆管,优选地,每个把手22的长度均为110-170mm,该长度内的把手可减轻操作负担,具有省力的优点。
在具体实施例中:旋拧本体21包括外环211和内环212,内环212位于外环211内且两者同心设置,外环211和内环212通过连杆213连接。具体地,内环212和外环211同心设置且通过连杆213连接固定,外环211和内环212相对的位置上开设有插孔,卡孔杆23穿过外环211和内环212上的插孔后继续向圆心方向移动,可插入第一桶状结构的通孔中,进而实现对第一桶状结构的拧动。
在具体实施例中,辅助装置还包括卡接组件3,卡接组件3穿过旋拧本体21,且能够插入通孔内,以加强旋拧组件2和第一桶状结构的固定;其中,通孔开设在所述第一桶状结构上;也就是说,为了使得旋拧本体21和第一桶状结构的结合更加紧密,设置了卡接组件3。
具体地,卡接组件3包括多个均匀分布在旋拧本体21圆周面上的卡孔杆,卡孔杆的数量与通孔的数量匹配,卡孔杆能够沿着旋拧本体21的径向方向移动;也就是说,每个通孔对应一个卡孔杆,在将第一桶状结构和第二桶状结构旋拧的一起时,每个卡孔杆插入对应的通孔中,之后通过把手使得旋拧本体21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桶状结构转动。
更具体地,卡孔杆设置有六个,每个卡孔杆的长度为40-70mm,卡孔杆在该长度内可便于插入第一桶状结构的通孔中。
另外,卡孔杆远离旋拧本体21中心的一端设置有限位件31,限位件31可为限位卡钉,也可为限位球等,其主要作用为:用于防止卡孔杆过多的、甚至全部插入第一桶状结构的通孔内,无法起到连接旋拧本体21和第一桶状结构的作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组装喷丝组件的辅助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组装喷丝组件时,首先松开紧固螺钉14,将第二桶状结构下部的台阶通过紧固环11卡接在支撑件12内,卡接完成后通过紧固螺钉14旋紧紧固环11;之后将第一桶状结构置于第二桶状结构上方,并将第一桶状结构下部的第一螺纹和第二桶状结构上部的第二螺纹接触;之后卡孔杆穿过外环211和内环212上的插孔后继续向圆心方向移动,插入第一桶状结构的通孔中,此时操作把手22,使其顺时针转动,把手22通过卡孔杆带动第一桶状结构顺时针转动,进而将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匹配在一起,实现第一桶状结构和第二桶状结构的组装;需要拆卸时,把手22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桶状结构逆时针转动,待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分离后,松开紧固螺钉14,将第一桶状结构拿出即可完成拆卸。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技术特征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组装喷丝组件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丝组件包括旋合在一起的第一桶状结构和第二桶状结构;
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固定组件(1)和旋拧组件(2),所述固定组件(1)套设在所述第二桶状结构上,所述旋拧组件(2)套设在所述第一桶状结构上,且能够使得所述第一桶状结构旋转,以实现所述第一桶状结构和第二桶状结构的旋合组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组装喷丝组件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包括紧固环(11)、支撑件(12)以及连接杆(13),所述紧固环(11)和支撑件(12)通过连接杆(13)连接;所述第二桶状结构下部设置有向圆心方向凹陷的台阶,所述台阶卡接于所述支撑件(12)内部,且所述紧固环(11)套设在所述第二桶状结构上,以实现所述第二桶状结构和固定组件(1)的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组装喷丝组件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环(11)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处设置有紧固螺钉(14),所述紧固螺钉(14)用于调节所述紧固环(11)的紧固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组装喷丝组件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环(11)的外周面上包裹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用于防止所述紧固环(11)与第二桶状结构之间的摩擦。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组装喷丝组件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环(11)的内径为160-330mm,高度为15-50mm;所述连接杆(13)的长度为20-40mm;
和/或所述支撑件(12)为一空心的桶状结构,其内径为150-300mm,高度与操作工人的身高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组装喷丝组件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拧组件(2)包括环形的旋拧本体(21)和把手(22),所述把手(22)固定在旋拧本体(21)的圆周面上;所述旋拧本体(21)套设在所述第一桶状结构上,操作所述把手(22),通过所述旋拧本体(21)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桶状结构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组装喷丝组件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拧本体(21)包括外环(211)和内环(212),所述内环(212)位于外环(211)内且两者同心设置,所述外环(211)和内环(212)通过连杆(21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组装喷丝组件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卡接组件(3),所述卡接组件(3)穿过所述旋拧本体(21),且能够插入通孔内,以加强所述旋拧组件(2)和第一桶状结构的固定;优选地,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第一桶状结构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组装喷丝组件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3)包括多个均匀分布在旋拧本体(21)圆周面上的卡孔杆,所述卡孔杆的数量与所述通孔的数量匹配,所述卡孔杆能够沿着所述旋拧本体(21)的径向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组装喷丝组件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2)设置两个,每个所述把手(22)的长度为110-170mm;
和/或所述卡孔杆的长度为40-70mm,且其远离旋拧本体(21)中心的一端设置有限位件(31)。
CN202221738443.7U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用于组装喷丝组件的辅助装置 Active CN2176203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38443.7U CN217620398U (zh)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用于组装喷丝组件的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38443.7U CN217620398U (zh)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用于组装喷丝组件的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20398U true CN217620398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33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38443.7U Active CN217620398U (zh)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用于组装喷丝组件的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203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2509B (zh) 一种组装抓棉打手
CN217620398U (zh) 一种用于组装喷丝组件的辅助装置
CN208738744U (zh) 一种电气工程线缆铺设用的移动式绕线装置
CN211480747U (zh) 利用施工孔作业的地线提线器
CN206719513U (zh) 一种带螺纹船外机的连接架
CN201693516U (zh) 阀门检修拆卸的多功能工具
CN204889858U (zh) 可多角度调节的玻璃擦
CN201702131U (zh) 一种给茧机洗涤器
CN110950179B (zh) 一种膨体纱松络机
CN207948193U (zh) 一种提高采摘质量的金银花采摘机的梳花装置
CN209190302U (zh) 一种用于五金件精加工的夹持装置
CN211548823U (zh) 一种带有辅助装置的振动棒
CN207918193U (zh) 一种可方便缠线的马尾绣加工用缠线设备
CN209977584U (zh) 一种塔式压力容器
CN209255691U (zh) 一种钢绞线握制装置
CN113213364A (zh) 一种球头式起重三角架
CN208451898U (zh) 在线高压空气喷吹自动锁紧装置
CN220922326U (zh) 一种水泵叶轮检修支架
CN201318945Y (zh) 激光标线仪的悬吊机构
CN215323247U (zh) 一种具备快速拆装功能的新型船舵
CN215997942U (zh) 一种压力容器用清理装置
CN208841093U (zh) 一种高精度镜片磨边机
CN208328268U (zh) 一种喷水织机剪刀轴轴承座
CN218898005U (zh) 一种伞杆调节支架头
CN204791994U (zh) 薄壁螺钉胀形防松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