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11224U - 一种动脉瘤闭塞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脉瘤闭塞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11224U
CN217611224U CN202220516388.0U CN202220516388U CN217611224U CN 217611224 U CN217611224 U CN 217611224U CN 202220516388 U CN202220516388 U CN 202220516388U CN 217611224 U CN217611224 U CN 2176112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eurysm
braided structure
occlusion device
braided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1638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不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51638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112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112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112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动脉瘤闭塞装置,包括闭塞装置,所述闭塞装置位于导管中时形成输送构型,所述闭塞装置位于所述导管中时,所述导丝对所述闭塞装置起到输送作用,所述闭塞装置由所述导管填充至动脉瘤之后转变为填充构型,所述填充构型的形状及尺寸使其能够卡在所述动脉瘤内;在所述填充构型中,所述上开口编织结构外翻,外翻后的所述上开口编织结构的大部分与所述动脉瘤内壁的大部分相贴合,所述中部编织结构展开,展开后的所述中部编织结构被外翻后的所述上开口编织结构包覆,外翻后的所述上开口编织结构与展开后被包覆的所述中部编织结构共同形成所述填充构型。

Description

一种动脉瘤闭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动脉瘤闭塞装置。
背景技术
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是由于动脉管壁局部病变或损伤,形成动脉壁扩张或膨出所导致的结果,人体内的血管分叉处以及血管大角度弯折处是动脉瘤的易发部位,动脉瘤瘤壁薄,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血流持续冲压至动脉瘤内会导致动脉瘤一直膨胀,随时会产生破裂的危险,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会对人体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动脉瘤的治疗可以采用手术治疗或者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方式,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并发症较多,手术以及恢复时间也比较长,相比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式并不具备优势,随着血管内栓塞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治疗效果也在不断得到改善,已经逐渐成为动脉瘤治疗的主导技术。
目前,对于动脉瘤治疗的方案正在逐步探索改善中,目前较为新颖高效的技术是管状编织物填充技术,管状编织物填充技术可以更加轻松、高效的进行动脉瘤填充,但对于管状填充物,不同的结构设计则能够直接影响到管状编织物在动脉瘤内的填充效果,因此,我们设计出一种新的动脉瘤闭塞装置,以对现有技术进行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申请的一种动脉瘤闭塞装置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动脉瘤闭塞装置,包括:闭塞装置,所述闭塞装置包括上开口编织结构、金属结、中部编织结构,所述上开口编织结构顶端为开口端,所述上开口编织结构与所述中部编织结构通过所述金属结连接,所述中部编织结构与导丝通过所述金属结连接;
所述闭塞装置位于导管中时形成输送构型,所述闭塞装置位于所述导管中时,所述导丝对所述闭塞装置起到输送作用,所述闭塞装置由所述导管填充至动脉瘤之后转变为填充构型,所述填充构型的形状及尺寸使其能够卡在所述动脉瘤内;
在所述填充构型中,所述上开口编织结构外翻,外翻后的所述上开口编织结构的大部分与所述动脉瘤内壁的大部分相贴合,所述中部编织结构展开,展开后的所述中部编织结构被外翻后的所述上开口编织结构包覆,外翻后的所述上开口编织结构与展开后被包覆的所述中部编织结构共同形成所述填充构型。
另外,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动脉瘤闭塞装置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开口编织结构、所述中开口编织结构均为连续编织结构,所述上开口编织结构、所述中开口编织结构均为圆管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开口编织结构的圆管状结构位于开口处的直径大于其余部位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管的直径为1-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闭塞装置还包括下开口编织结构,所述下开口编织结构底端为开口端,所述下开口编织结构与所述中部编织结构通过所述金属结连接;
在所述填充构型中,所述下开口编织结构外翻后,与所述动脉瘤的颈口部位配合进行封堵,并将所述上开口编织结构、所述中部编织结构封堵在所述动脉瘤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开口编织结构为连续编织结构,所述下开口编织结构为圆管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开口编织结构的圆管状结构位于开口处的直径大于其余部位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动脉瘤闭塞装置,相比现有技术,上开口编织结构在动脉瘤内贴壁外翻,能够使整个闭塞装置卡在动脉瘤内,避免闭塞装置填充至动脉瘤后发生位置变化影响封堵效果;上开口编织结构对中部编织结构进行包覆,在动脉瘤内形成双层编织物封堵的效果,更有利于促进血栓块的自然形成。
对于宽颈部动脉瘤,则可以采用带有下开口编织结构的闭塞装置进行封堵,通过设置下开口编织结构,使闭塞装置本体能够适应宽颈部动脉瘤,下开口编织结构对宽颈部进行封堵,封堵效果更佳,能够有效降低血流对宽颈部动脉瘤的冲击,有效促进血栓块的自然形成。
上开口编织结构在动脉瘤内贴壁外翻、中部编织结构包覆在外翻后的上开口编织结构中形成双层编织结构,上述结构的形成,能够有效的提升闭塞装置对动脉瘤内部的填充率,从而更有效的干扰动脉瘤内的血流,促使血栓块有效形成并填充满动脉瘤,同时,本闭塞装置的设计对动脉瘤所在血管以及正常分支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从而达到在疗效更好的效果下治愈动脉瘤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一种动脉瘤闭塞装置的闭塞装置填充到动脉瘤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一种动脉瘤闭塞装置的上开口编织结构与动脉瘤配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一种动脉瘤闭塞装置的闭塞装置位于导管内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一种动脉瘤闭塞装置的闭塞装置第一治疗效果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一种动脉瘤闭塞装置在一种实施例中闭塞装置填充到动脉瘤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一种动脉瘤闭塞装置在一种实施例中上开口编织结构与动脉瘤配合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一种动脉瘤闭塞装置在一种实施例中闭塞装置位于导管内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一种动脉瘤闭塞装置的闭塞装置第二治疗效果图。
其中,图1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动脉瘤;1-1、宽颈部;2、上开口编织结构;3、金属结;4、中部编织结构;5、导丝;6、导管;7、下开口编织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1至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一种动脉瘤闭塞装置。
实施例一
结合图1、图2、图3、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脉瘤闭塞装置,包括上开口编织结构2、金属结3、中部编织结构4,其中,上开口编织结构2的顶端为开口端,上开口编织结构2与中部编织结构4之间通过金属结3进行连接,中部编织结构4与导丝5之间通过金属结3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上开口编织结构2、中部编织结构4均为连续编织结构,上开口编织结构2、中部编织结构4均为圆管状结构,其中,上开口编织结构2、中部编织结构4采用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金属丝编织而成。
进一步地,闭塞装置位于导管6中形成输送构型,闭塞装置位于导管6中时,导丝5能够对闭塞装置起到输送作用,闭塞装置由导管6填充至动脉瘤1后转变为填充构型,填充构型的形状及尺寸使其能够卡在动脉瘤1内,其中,导管6的直径为1-2mm。
进一步地,在填充构型中,上开口编织结构2外翻,外翻后的上开口编织结构2与大部分的动脉瘤1内壁的大部分贴合,中部编织结构4展开,展开后的中部编织结构4被外翻后的上开口编织结构2包覆,外翻后的上开口编织结构2与展开后被包覆的中部编织结构4共同形成填充构型。
进一步地,上开口编织结构2的圆管状结构位于开口处的直径大于其余部位的直径。
实施例二
结合图5、图6、图7、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包含下开口编织结构7,通过设置下开口编织结构7,使闭塞装置能够适应宽颈部的动脉瘤1,下开口编织结构7的底端为开口端,下开口编织结构7与中部编织结构4通过金属结3连接,下开口编织结构7为连续编织结构,且下开口编织结构7为圆管状结构。
进一步地,下开口编织结构7采用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金属丝编织而成。
在填充构型中,下开口编织结构7外翻后,与动脉瘤1的宽颈部1-1配合进行封堵,同时,下开口编织结构7能够将上开口编织结构2、中部编织结构4封堵在动脉瘤1内,形成多层编织物封堵的效果,能够有效适应颈口为宽颈部1-1的动脉瘤1,封堵效果更佳,能够有效减弱血流对宽颈部动脉瘤的冲击,促进血栓块在动脉瘤1内自然形成。
使用方法:
使用本动脉瘤闭塞装置对动脉瘤进行介入栓塞治疗时,先将定型为输送构型的闭塞装置通过导丝5与中部编织结构4下部的金属结连接,而后将输送构型的闭塞装置及导丝5放置到导管6内,通过导管6将闭塞装置送入到病变部位,导管6到达病变部位后,导管6前段开口对准动脉瘤1颈口位置,导丝5将闭塞装置输送置动脉瘤1内,闭塞装置到达病变部位后,采用镍钛合金等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金属丝编织而成的上开口编织结构2、中部编织结构4以及下开口编织结构7,能够在血管瘤内自膨胀成型,使闭塞装置由输送构型释放转变为填充构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动脉瘤闭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闭塞装置,所述闭塞装置包括上开口编织结构(2)、金属结(3)、中部编织结构(4),所述上开口编织结构(2)顶端为开口端,所述上开口编织结构(2)与所述中部编织结构(4)通过所述金属结(3)连接,所述中部编织结构(4)与导丝(5)通过所述金属结(3)连接;
所述闭塞装置位于导管(6)中时形成输送构型,所述闭塞装置位于所述导管(6)中时,所述导丝(5)对所述闭塞装置起到输送作用,所述闭塞装置由所述导管(6)填充至动脉瘤(1)之后转变为填充构型,所述填充构型的形状及尺寸使其能够卡在所述动脉瘤(1)内;
在所述填充构型中,所述上开口编织结构(2)外翻,外翻后的所述上开口编织结构(2)的大部分与所述动脉瘤(1)内壁的大部分相贴合,所述中部编织结构(4)展开,展开后的所述中部编织结构(4)被外翻后的所述上开口编织结构(2)包覆,外翻后的所述上开口编织结构(2)与展开后被包覆的所述中部编织结构(4)共同形成所述填充构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脉瘤闭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开口编织结构(2)、所述中部编织结构(4)均为连续编织结构,所述上开口编织结构(2)、所述中部编织结构(4)均为圆管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脉瘤闭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开口编织结构(2)的圆管状结构位于开口处的直径大于其余部位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脉瘤闭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6)的直径为1-2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脉瘤闭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塞装置还包括下开口编织结构(7),所述下开口编织结构(7)底端为开口端,所述下开口编织结构(7)与所述中部编织结构(4)通过所述金属结(3)连接;
在所述填充构型中,所述下开口编织结构(7)外翻后,与所述动脉瘤(1)的颈口部位配合进行封堵,并将所述上开口编织结构(2)、所述中部编织结构(4)封堵在所述动脉瘤(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脉瘤闭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开口编织结构(7)为连续编织结构,所述下开口编织结构(7)为圆管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动脉瘤闭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开口编织结构(7)的圆管状结构位于开口处的直径大于其余部位的直径。
CN202220516388.0U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动脉瘤闭塞装置 Active CN2176112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16388.0U CN217611224U (zh)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动脉瘤闭塞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16388.0U CN217611224U (zh)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动脉瘤闭塞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11224U true CN217611224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44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16388.0U Active CN217611224U (zh)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动脉瘤闭塞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112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3327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aneurysms
CN101400319B (zh) 用于加强腹主动脉瘤的血管内可输送的扩张器
US9107670B2 (en) Implant, especially for the occlusion of bifurcation aneurysms
TW202027685A (zh) 用於栓塞編織物之螺線輸送系統
US20110098814A1 (en) Medical implant
US20100312321A1 (en) Embolization coil and delivery system
WO2020139544A2 (en) Shape adaptable multi-layered intra-saccular flow reduction device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same
CN113017745A (zh) 一种封堵器及系统
CN211534616U (zh) 一种封堵器及系统
CN111658251A (zh) 一种血流导向型血管支架
CN115944343A (zh) 一种瘤内密网支架和支架系统
US20090248032A1 (en) Inserting device of artificial blood stent
CN217611224U (zh) 一种动脉瘤闭塞装置
CN218186864U (zh) 一种新型形状记忆聚合物支架
CN110420080A (zh) 支架、介入医疗装置以及介入医疗系统
CN115399825A (zh) 一种用于治疗分叉部动脉瘤的装置
CN114469235A (zh) 一种动脉瘤闭塞装置
CN216257277U (zh) 医用植入物
CN214966158U (zh) 一种封堵器及封堵系统
CN113925555A (zh) 一种可调节封堵装置及输送系统
CN218792370U (zh) 一种动脉瘤治疗装置
RU2766867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крытия просвета сосуда,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доставки к целевому участку
WO2022206419A1 (zh) 一种封堵器及封堵系统
CN116648201B (zh) 血管闭塞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220158322U (zh) 一种血管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