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10241U - 一种支撑单元、床体及智能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撑单元、床体及智能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10241U
CN217610241U CN202221309458.1U CN202221309458U CN217610241U CN 217610241 U CN217610241 U CN 217610241U CN 202221309458 U CN202221309458 U CN 202221309458U CN 217610241 U CN217610241 U CN 2176102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plate
support
support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0945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洪运
毕亚峰
杨铭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aijial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aijial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aijial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aijial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0945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102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10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102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撑单元、床体及智能床,所述支撑单元用于支撑床板(2),所述支撑单元(1)为壳体结构,且采用柔韧性多孔材料制成,所述柔韧性多孔材料的杨氏模量大于等于1Gpa。床体包括至少一个支撑单元(1)以及由所述支撑单元(1)支撑的床板(2)。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单元为壳体结构,且采用柔韧性多孔材料制成,其韧性好不易断裂,且密度低,质量轻。通过支撑单元制备得到的床体的质量也更轻,能够更为灵活的进行位置的变化,且通过增减支撑单元的方式能够改变床体尺寸,在单人床和双人床之间进行变化。另外,柔韧性多孔材料的硬度小于木板,同时便于在边角处成型圆角,其安全性更佳。

Description

一种支撑单元、床体及智能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寝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单元、床体及智能床。
背景技术
床体是床的主要部分,其通常放置于地面上,用于支撑床垫、被褥等物体。现有技术中的床体通常采用木材或者金属制成,例如采用木板拼接制成,或者采用铁架子作为床体。
现有技术的床体常存在如下缺陷:
第一,由于木板和铁的密度较大,所以床体整体的质量较大,搬运、挪位不便;同时,木板和铁的硬度大,在走路时不小心撞到床体(例如床角)时,较为疼痛,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第二,现有技术中,一些床体不具备储物功能,虽然有一些床体离地高度较高,床底下可以放置一些物件,但是容易积灰,不够干净。另有一些床体设有储物格,其通常是侧开型,难以有效利用空间,且单个的储物格空间小,对于一些类似被子、褥子等体积较大的物件通常难以存放。
第三,现有的床体其尺寸通常固定,即使有两张单人床,也因为移动困难而无法拼接成双人床,即使拼接完成,也难以具有双人床的美观性和舒适性。对于双人床而言,几乎无法改变成单人床,灵活性差。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床体及智能床,其质量轻便,灵活性好。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支撑单元,用于支撑床板,所述支撑单元为壳体结构,且采用柔韧性多孔材料制成,所述柔韧性多孔材料的杨氏模量大于等于1Gpa。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板以及自所述第一支撑板向下凸出的承托件,所述床板由所述承托件支撑,所述承托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下方的支撑部以及自所述支撑部外周向上延伸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连的侧壁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单元设置有向上开口的储物腔,所述床板架设于所述储物腔的开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下方的底板以及自所述底板外周向上延伸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连的第一外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外侧板配合形成储物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多个空心的床脚,所述床脚底端密封,上端开口,所述底板不与地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侧板及所述床脚的截面尺寸从上往下逐渐缩小。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板以及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周向下延伸的第二外侧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呈矩形,所述第二外侧板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四边向下延伸;或者,
所述第一支撑板呈矩形,所述第二外侧板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三边向下延伸,且未设置所述第二外侧板的边为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长边。
进一步地,所述柔韧性多孔材料为聚酯纤维,且密度大于等于500kg/m3,所述支撑单元的壁厚大于等于6mm。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床体,包括至少一个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单元以及由所述支撑单元支撑的床板。
进一步地,所述床体包括两个支撑单元,两个所述支撑单元的外轮廓呈矩形且两者的长边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床体还包括装饰板和床头,所述装饰板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单元一端的端面上,所述床体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单元另一端的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床板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肋板;
多个所述肋板相互独立,或者,所述床板还包括连接件,多个所述肋板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床,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单元或者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床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单元为壳体结构,且采用柔韧性多孔材料制成,柔韧性多孔材料的杨氏模量大于等于1Gpa,其韧性好不易断裂,且密度低,质量轻。通过支撑单元制备得到的床体的质量也更轻,能够更为灵活的进行位置的变化,且通过增减支撑单元的方式能够改变床体尺寸,在单人床和双人床之间进行变化。另外,柔韧性多孔材料的硬度小于木板,同时便于在边角处成型圆角,其安全性更佳。
2.作为改进,支撑单元设有自第一支撑板向下凹陷的承托件来承托肋板,能够更好的限位住肋板,防止肋板挪位,增强肋板的支撑性能。
3.作为改进,支撑单元设置有向上开口的储物腔,储物腔的储物空间大,能够容纳被子、褥子等大件物品,且储物腔上方能够通过床板和床垫封住,不易受到外部粉尘的污染,更易保持干净。
4.作为改进,支撑单元设置有床脚,使得储物腔能够与地面脱离接触,一方面便于对床体的下方进行清扫,另一方面有利于防止地面的水进入储物腔内污染或者损坏内部的物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方式的床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床体包括一个支撑单元。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方式的床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床体包括两个支撑单元。
图4是图3所示的床体的爆炸图。
图5是图1所述的支撑单元的俯视图。
图6是沿图5中A-A剖切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撑单元仅三面设置有第二外侧板。
图8是图7所示的支撑单元底部视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的支撑单元底部视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支撑单元堆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2所示的床体设有装饰板和床头时的示意图。
图12是图3所示的床体设有装饰板和床头时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床体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支撑单元1,其用于支撑床体的床板2,将支撑单元1作为床体的一个单元,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能够通过多个支撑单元1的拼接改变床体的尺寸大小。
支撑单元1为壳体结构,且采用柔韧性多孔材料制成,柔韧性多孔材料的韧性好不易断裂,且其微观结构具有空隙,密度低,质量更轻。柔韧性多孔材料例如可以是聚酯纤维、发泡橡胶和发泡塑料,其杨氏模量大于等于1Gpa,以提供可靠的支撑,优选的,柔韧性多孔材料的杨氏模量大于等于2Gpa,以聚丙烯为例,其杨氏模量约为3.8GPa,发泡后模量会下降,通过控制发泡程度,可以将模量控制在2GPa以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柔韧性多孔材料为聚酯纤维(PET)。支撑单元1可以采用聚酯纤维通过模具热压成型。压制成型的聚酯纤维板材是多孔结构,其具有诸多优点,例如其密度小,受热膨胀不会产生大幅度的变形和开裂,另外其柔韧性好,由于纤维之间互相弯曲勾结,所以可以承受大幅度变形,不存在板材断裂的问题,更不存在生虫和倒刺的问题。传统的木材在弯曲到45°时就会发生断裂,而聚酯纤维板即使弯曲到90°也不会发生断裂。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聚酯纤维的密度大于等于500kg/m3,支撑单元1的壁厚大于等于6mm,此时,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经测试,在图2所示床体的床板2上放置100kg的重物时(例如30kg的可变形床垫和70kg的人),支撑单元1仍不会发生明显形变,能够可靠的起到承重的作用。当然,聚酯纤维的密度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选用较小的密度,同时增大支撑单元1的厚度,以保证其承重能力。支撑单元1也不限于等壁厚的,其不同的部位也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厚度,以更有针对性的增强其薄弱处的力学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一方面,支撑单元1为壳体结构,其不是实心的,因此能够有效的降低整体的重量;另一方面,柔韧性多孔材料的密度小,能够进一步的降低支撑单元1的重量,便于移动、搬运支撑单元1。另外,支撑单元1可以通过模具压制成型,制造方便,一体化的结构无需组装,省去了繁琐的装配步骤,且其边角易成型出圆角结构,硬度小,安全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床体,如图2至图13所示,其包括上文所述的支撑单元1和与支撑单元1相连的床板2。
支撑单元1使用时,其通常放置在地面上,床板2则放置在支撑单元1上,由支撑单元1支撑。具体的,床板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肋板20,肋板20与支撑单元1相连且由支撑单元1支撑。在床板2上可以铺设褥子、床垫等以使得床体的使用更为舒适,床垫可以是普通的床垫,例如乳胶床垫、弹簧床垫,也可以是可变形的床垫,可变形的床垫能够被驱动变形,从而使得床垫能够在各种姿态之间切换。
正如上文所述,床体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其灵活性更好。具体而言,床体可以仅具有一个支撑单元1,也可以具有多个支撑单元1(包括两个的情况),由多个支撑单元1拼接而成。这样,床体可以通过增加支撑单元1的方式变成更大的床体,具有多个支撑单元1的床体也可以通过减少支撑单元1的方式变成更小的床体。
支撑单元1整体呈长方体状,其外轮廓呈矩形,能够通过侧边贴合的方式进行拼接。例如,如图2所示,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床体,其包括一个支撑单元1,支撑单元1的大小为:长×宽×高=2000mm×900mm×285mm(长、宽、高分别为沿着图中X、Y、Z方向的尺寸),该床体能够作为单人床使用。如图3和图4所示,图3和图4示出了另一种实施例的床体,其包括两个支撑单元1,支撑单元1的大小同样为2000mm×900mm×285mm(长×宽×高),通过两个支撑单元1的长边贴合拼接,可以得到2000mm×1800mm×285mm(长×宽×高)的床体,该床体可作为双人床使用。也就是说,两个图2示出的单人床可以拼合成一个双人床,而图3示出的双人床,也可以拆分成两个图2示出的单人床,同时由于支撑单元1质量小,因此,能够方便的进行挪移变化。
可以理解的是,支撑单元1的尺寸不限于前述的举例,其可以更小或更大,床体包括的支撑单元1的数量也不限于是一个或者两个。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支撑单元1包括位于其顶部的第一支撑板4,在一些实施例中,肋板20两端直接连接在第一支撑板4的上表面上,由第一支撑板4的上表面进行支撑。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单元1包括自第一支撑板4向下凸出的承托件40,肋板20设置在承托件40内,由承托件40支撑,承托件40包括支撑在肋板20底部的支撑部400以及自支撑部400的外周向上延伸至与第一支撑板4相连的侧壁部401,支撑部400和侧壁部401配合形成一开口向上的凹陷402,肋板20设于该凹陷402内,且至少两端由承托件40支撑。由于肋板20长度方向的两端能够由侧壁部401抵接限位,因此,其位置更为稳定。优选的,支撑部400呈板状,其与侧壁部401之间以及侧壁部401和第一支撑板4之间圆弧过渡。肋板20优选呈中部向上翘起的拱形,其中部可以设置成高于第一支撑板4或者与第一支撑板4齐平。
优选的,肋板20两端与支撑单元1固定连接,例如与支撑单元1的承托件40或者其他部分通过螺栓连接,又例如在支撑单元1的承托件40或者其他部分设置与肋板20卡接的卡扣,这样,肋板20既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还可以拉住整个结构,减小支撑单元1的膨胀变形。
为了使得床体具有储物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单元1还设置有向上开口的储物腔3,床板2架设于储物腔3的开口上方。储物腔3的空间大,能够轻易的容纳被子、褥子或者其他物品。以图1示出的支撑单元1为例,其开口尺寸为1700mm×650mm,在留出100mm的离地空间(便于清扫床体下方)的情况下,其深度约有160mm,具有充足的储物空间。由于床板2和后续安装的床垫等覆盖于储物腔3的开口,储物腔3与外界相对封闭,更易保持干净。
可以理解的是,支撑单元1上不限于仅设置一个储物腔3,其可以设置两个或多个储物腔3,以隔开不同的物品,但是仅设置一个储物腔3有利于容纳更大的物品。优选的,储物腔3的开口总面积占第一支撑板4外轮廓围合形成的面积的比例不小于50%,储物腔3的开口总面积指的是支撑单元1上所有储物腔3的开口面积的总和。例如,图1所示的支撑单元1,其储物腔3的开口总面积占第一支撑板4外轮廓围合形成的面积的比例约为58%,图7所示的支撑单元1,其储物腔3的开口总面积占第一支撑板4外轮廓围合形成的面积的比例约为72%。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肋板20是相互独立的,在将其安装至支撑单元1上时,需要一块块的安装肋板2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取放床板2,床板2还可以包括连接多个肋板20的连接件(图未视),例如将位于单个支撑单元1上的肋板20通过连接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通过连接件将多个肋板20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可以同时抬起整个床板2,无需一块块的取放肋板20,更便于在储物腔3内取放物品。连接件例如可以是连接在多个肋板20端部的杆体,多个肋板20的两端均可以设置一个杆体以提高力学性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支撑单元1包括位于承托件40下方的底板30以及自底板30外周向上延伸且与支撑部400相连的第一外侧板31,围合于底板30外周的第一外侧板31与底板30配合形成储物腔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板30可以直接支撑在地面上。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单元1包括多个空心的床脚5,床脚5底端密封,上端开口,其可以设置在第一支撑板4和/或承托件40和/或底板30上,以能够可靠支撑为宜。例如,图7和图8示出的支撑单元1的实施例中,床脚5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床脚5设置于支撑部400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且位于储物腔3两侧,另外两个床脚5设置于底板30宽度方向的两端部。而在图1和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位于储物腔3一侧的第一支撑板40具有较图7中的结构更宽的宽度,其宽度B优选大于150mm,在该侧的第一支撑板40上设置有两个床脚5,以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当该支撑单元1拼接成图3所示的双人床时,优选的设于第一支撑板40上的两个床脚5靠近床体的中间位置,由于中间位置的受力往往更大,因此,将床脚5设置在靠近中间的位置,能够更好的起到支撑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设置了床脚5,因此,底板30可以不与地面接触,两者之间形成离地空间,一方面便于对床体底部的清扫,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因为地面的水(例如房内漏水或者拖地时的水)通过底板30或第一外侧板31进入储物腔3内,损毁储物腔3内的物品。在一些实施例中,床脚5底部还可以设置垫片,例如硅胶或者橡胶垫片,避免聚酯纤维材料的床脚5与地面接触,能够防止因为地面的水沾湿床脚5,导致聚酯纤维板材力学性能的下降。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支撑单元1还包括自第一支撑板4的外周向下延伸的第二外侧板42,第二外侧板42能够加强支撑单元1的强度,提高其支撑性能,还能够遮挡于支撑单元1的外周,增强美观度。优选的,第二外侧板42的离地高度高于底板30的离地高度,以防止清扫床体底部时损坏第二外侧板42。
第一支撑板4呈矩形,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9所示,第二外侧板42完全围合住第一支撑板4外周,其自第一支撑板4的四边向下延伸。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外侧板42自第一支撑板4的三边向下延伸,且未设置第二外侧板42的边为第一支撑板4的长边。优选的,图7和图8所示的支撑单元1在拼接成双人床时,两个支撑单元1的未设置第二外侧板42的长边相贴合,以使得外部更为美观。
图7所示的支撑单元1可以通过图1所示的支撑单元1截掉部分材料获得,例如,自图1所示的支撑单元1的右侧沿宽度方向向左侧截掉150mm,使得支撑单元1的大小变化为2000mm×750mm×285mm(长×宽×高),这样,可以在不改变储物腔3的大小的情况下改变支撑单元1的宽度。拼合后的双人床尺寸为2000mm×1500mm×285mm(长×宽×高)。
为了使得支撑单元1能够方便的进行存放,如图6所示,侧壁部401、第一外侧板31和床脚5的截面尺寸从上往下逐渐缩小,其中第一外侧板31和床脚5呈上大下小的锥状,侧壁部401的纵剖面呈圆弧形,这样,支撑单元1在堆叠放置时,上方的侧壁部401、第一外侧板31和床脚5能够伸入至下方支撑单元1对应部分的开口内,从而节省存放时占用的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便于运输和存放,图10示出了两个支撑单元1叠放时的示意图。第二外侧板42优选是竖直设置的,以使得外形更为美观,减少占地面积,当然,其也可以设置成截面尺寸由上至下逐渐缩小,以进一步降低支撑单元1叠放时整体的高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1至图13所示,床体还包括与支撑单元1一端的端面相连的床头7,床头7可以供人背靠休息。床头7与支撑单元1之间可以通过魔术贴或者螺栓连接等方式相连,两者优选为可拆卸连接。在床体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支撑单元1时,优选床头7同时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支撑单元1的端面相连,其宽度与床体的宽度相适应,能够增加支撑单元1之间在宽度方向上的牢固程度,防止相邻的支撑单元1分离。进一步地,还可以在支撑单元1与床头7相对的另一端设置装饰板6,装饰板6连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支撑单元1的端面,能够进一步增加支撑单元1之间在宽度方向上的牢固程度,同时能够挡住相邻的支撑单元1之间的缝隙,增强美观性。装饰板6例如可以是聚酯纤维板、木板或者金属板(例如铝合金板)等。当然,除了通过床头7、装饰板6增加两个支撑单元1之间连接的牢固程度外,还可以在两个支撑单元1之间设置卡扣、魔术贴或者其他结构,防止相邻的两个支撑单元1分离。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智能床,其包括上文所述的支撑单元或者上文所述的床体,该智能床还包括设置在床板2上的可变性床垫,能够在不同的姿态间进行切换。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它基于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的任何改进都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支撑单元,用于支撑床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1)为壳体结构,且采用柔韧性多孔材料制成,所述柔韧性多孔材料的杨氏模量大于等于1Gp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1)包括第一支撑板(4)以及自所述第一支撑板(4)向下凸出的承托件(40),所述床板(2)由所述承托件(40)支撑,所述承托件(40)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下方的支撑部(400)以及自所述支撑部(400)外周向上延伸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板(4)相连的侧壁部(4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1)设置有向上开口的储物腔(3),所述床板(2)架设于所述储物腔(3)的开口上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1)包括第一支撑板(4)、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下方的底板(30)以及自所述底板(30)外周向上延伸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板(4)相连的第一外侧板(31),所述底板(30)和所述第一外侧板(31)配合形成储物腔(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1)包括多个空心的床脚(5),所述床脚(5)底端密封,上端开口,所述底板(30)不与地面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侧板(31)及所述床脚(5)的截面尺寸从上往下逐渐缩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1)包括第一支撑板(4)以及自所述第一支撑板(4)的外周向下延伸的第二外侧板(4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呈矩形,所述第二外侧板(42)自所述第一支撑板(4)的四边向下延伸;或者,
所述第一支撑板(4)呈矩形,所述第二外侧板(42)自所述第一支撑板(4)的三边向下延伸,且未设置所述第二外侧板(42)的边为所述第一支撑板(4)的长边。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柔韧性多孔材料为聚酯纤维,且密度大于等于500kg/m3,所述支撑单元(1)的壁厚大于等于6mm。
10.一种床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单元(1)以及由所述支撑单元(1)支撑的床板(2)。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包括两个支撑单元(1),两个所述支撑单元(1)的外轮廓呈矩形且两者的长边贴合。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还包括装饰板(6)和床头(60),所述装饰板(6)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单元(1)一端的端面上,所述床体(60)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单元(1)另一端的端面上。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肋板(20);
多个所述肋板(20)相互独立,或者,所述床板(2)还包括连接件(21),多个所述肋板(20)通过所述连接件(21)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14.一种智能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单元(1)或者包括如权利要求10至13任一项所述的床体。
CN202221309458.1U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支撑单元、床体及智能床 Active CN2176102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09458.1U CN217610241U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支撑单元、床体及智能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09458.1U CN217610241U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支撑单元、床体及智能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10241U true CN217610241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20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09458.1U Active CN217610241U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支撑单元、床体及智能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102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9986A (zh) * 2022-05-27 2022-09-13 江苏佰家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单元、床体及智能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9986A (zh) * 2022-05-27 2022-09-13 江苏佰家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单元、床体及智能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610241U (zh) 一种支撑单元、床体及智能床
KR101210687B1 (ko) 매트리스, 지지 구조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5303438A (en) Integral polyethylene rotation molded children's cot
CN201314111Y (zh) 一种新型塑料地垫
US20050028274A1 (en) Bed foundation
US4573741A (en) Furniture structural component
WO1994026151A1 (en) Padding body with individual modular elements
NZ550660A (en) Plastic mattress foundation having a sculpted exterior surface to mimic quilting
CN115039986A (zh) 一种支撑单元、床体及智能床
JP3241081U (ja) 野営マットレス
JP3880070B2 (ja) 建築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に関する方法
US4759088A (en) Self aligning mattress assembly
CA2781609A1 (en) High strength composite framing members
US10413088B2 (en) Bedside cot
US20100218313A1 (en) U-shape bed
CN209807499U (zh) 一种高稳固性办公用茶几
CN216494445U (zh) 一种腿托支撑架及腿托板
JP3121033U (ja) 可撓性板材
CN221963234U (zh) 一种床
CN2323672Y (zh) 人造皮包床
CA1250376A (en) Self-centering bed mattress
CN215829694U (zh) 以微泡膨胀混凝土为内浇层的内浇外挂夹心保温外墙板
JPH07583Y2 (ja) 畳 床
KR102656653B1 (ko) 다용도 침대 겸용 텐트
CN202979858U (zh) 一种瓦楞猫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46 Xinggang Road, Bixi Street,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500

Patentee after: Jiangsu Baijial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Chenglin Road, Xinjing village, Yangcheng Lake ecological leisure tourism resort,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BAIJIAL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