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06890U - 一种轻量化液冷系统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量化液冷系统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06890U
CN217606890U CN202220340525.XU CN202220340525U CN217606890U CN 217606890 U CN217606890 U CN 217606890U CN 202220340525 U CN202220340525 U CN 202220340525U CN 217606890 U CN217606890 U CN 2176068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ooling
quick connector
water
tee bend
cool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4052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滕
孙健
董连庆
夏宗明
刘天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huangyuan Tiand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huangyuan Tiand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huangyuan Tiand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huangyuan Tiand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4052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068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068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068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量化液冷系统结构,包括进水接口、出水接头、主进水管、主回水管、第一液冷板、第二液冷板、第三液冷板、连接于第一液冷板左右两侧的第一进水三通快插接头和第一出水三通快插接头、连接于第二液冷板左右两侧的第二进水三通快插接头和第二出水三通快插接头以及连接于第三液冷板左右两侧的第三进水两通快插接头和第三出水两通快插接头,所述主进水管连接进水接口、第一进水三通快插接头、第二进水三通快插接头和第三进水两通快插接头形成主进水通道,所述主出水管连接出水接头、第一回水三通快插接头、第二回水三通快插接头和第三回水两通快插接头形成主回水通道。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动力电池液冷散热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轻量化液冷系统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量化液冷系统结构,其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冷却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电池的效率,同时也会影响到电池的寿命和使用安全。传统的自然散热和强制风冷已无法满足电池在大倍率充放电等车辆使用工况下的冷却需求。为了将动力电池的温度保持在合适范围内,保证电池系统的安全及使用寿命,就需要开发高效率液冷系统。为了提升整个系统的能量密度,增加续航里程,轻量化的液冷板开发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轻量化液冷系统结构,其能够满足动力电池液冷散热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轻量化液冷系统结构,包括进水接口、出水接头、主进水管、主回水管、第一液冷板、第二液冷板、第三液冷板、连接于第一液冷板左右两侧的第一进水三通快插接头和第一出水三通快插接头、连接于第二液冷板左右两侧的第二进水三通快插接头和第二出水三通快插接头以及连接于第三液冷板左右两侧的第三进水两通快插接头和第三出水两通快插接头,所述主进水管连接进水接口、第一进水三通快插接头、第二进水三通快插接头和第三进水两通快插接头形成主进水通道,所述主回水管连接出水接头、第一回水三通快插接头、第二回水三通快插接头和第三回水两通快插接头形成主回水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冷板、第二液冷板和第三液冷板均通过冲压形成S形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冷板、第二液冷板和第三液冷板下表面通过冲压形成水道,上表面为平面铝板,通过钎焊将上下表面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冷板、第二液冷板和第三液冷板材料为三系铝。
进一步地,所述主进水管与主回水管均为塑胶外壳。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轻量化液冷系统结构中液冷板材料为三系铝,重量轻,流道可任意设计、接触面积大、换热效果好、生产效率高、耐压与强度好,主进水管与主回水管均为塑胶外壳,重量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轻量化液冷系统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轻量化液冷系统结构包括进水接口1、出水接头5、主进水管12、主回水管13、第一液冷板9、第二液冷板10、第三液冷板11、连接于第一液冷板9左右两侧的第一进水三通快插接头2和第一出水三通快插接头6、连接于第二液冷板10左右两侧的第二进水三通快插接头3和第二出水三通快插接头7以及连接于第三液冷板11左右两侧的第三进水两通快插接头4和第三出水两通快插接头8,其中主进水管12连接进水接口1、第一进水三通快插接头2、第二进水三通快插接头3和第三进水两通快插接头4形成主进水通道,主回水管13连接出水接头5、第一回水三通快插接头2、第二回水三通快插接头3和第三回水两通快插接头4形成主回水通道。
本实用新型中冷却液通过进水接口1和主进水管12分别流经第一液冷板9、第二液冷板10和第二液冷板11,之后与主回水管13和出水接头5形成闭合回路。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液冷板9、第二液冷板10和第三液冷板11均通过冲压形成S形流道,冷却液通过S形流道将热量带出箱外。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液冷板9、第二液冷板10和第三液冷板11下表面通过冲压形成水道,上表面为平面铝板,通过钎焊将上下表面焊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液冷板9、第二液冷板10和第三液冷板11材料为三系铝,流道可任意设计、接触面积大、换热效果好、生产效率高、耐压与强度好,主进水管12与主回水管13均为塑胶外壳,重量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轻量化液冷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接口(1)、出水接头(5)、主进水管(12)、主回水管(13)、第一液冷板(9)、第二液冷板(10)、第三液冷板(11)、连接于第一液冷板(9)左右两侧的第一进水三通快插接头(2)和第一出水三通快插接头(6)、连接于第二液冷板(10)左右两侧的第二进水三通快插接头(3)和第二出水三通快插接头(7)以及连接于第三液冷板(11)左右两侧的第三进水两通快插接头(4)和第三出水两通快插接头(8),所述主进水管(12)连接进水接口(1)、第一进水三通快插接头(2)、第二进水三通快插接头(3)和第三进水两通快插接头(4)形成主进水通道,所述主回水管(13)连接出水接头(5)、第一回水三通快插接头(2)、第二回水三通快插接头(3)和第三回水两通快插接头(4)形成主回水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液冷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板(9)、第二液冷板(10)和第三液冷板(11)均通过冲压形成S形流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量化液冷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板(9)、第二液冷板(10)和第三液冷板(11)下表面通过冲压形成水道,上表面为平面铝板,通过钎焊将上下表面焊接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量化液冷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板(9)、第二液冷板(10)和第三液冷板(11)材料为三系铝。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量化液冷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水管(12)与主回水管(13)均为塑胶外壳。
CN202220340525.XU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轻量化液冷系统结构 Active CN2176068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40525.XU CN217606890U (zh)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轻量化液冷系统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40525.XU CN217606890U (zh)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轻量化液冷系统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06890U true CN217606890U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62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40525.XU Active CN217606890U (zh)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轻量化液冷系统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068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82668U (zh) 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散热冷却结构
CN110112492A (zh) 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
CN208723049U (zh) 一体化散热结构动力电池pack箱
CN115000578A (zh) 一种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热管理系统
CN217606890U (zh) 一种轻量化液冷系统结构
CN206040904U (zh) 电池组用液冷换热管结构
CN217062194U (zh) 一种基于固态储氢的燃料电池尾排系统
CN106602170A (zh) 一种可变接触式电池热管理系统
WO2019001467A1 (zh) 一种锂离子软包电池
CN218975569U (zh) 一种轻量化双层液冷系统结构
CN203367446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水冷式散热系统
CN113178638A (zh) 一种液冷电池包的仿生散热方法和装置
CN206364660U (zh) 一种发电机冷却器
CN216928710U (zh) 一种一体化液冷电池包
CN109037852A (zh) 一体化散热结构动力电池pack箱
CN209675454U (zh) 一种叠片式动力电池热交换器
CN209675456U (zh) 一种可高功率输出散热的锂电池
CN211178095U (zh) 一种发电机组的废热回收装置
CN217361730U (zh) 一种新型电池包液冷系统
CN21564465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冷却系统
CN109860841A (zh) 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
CN109860786A (zh) 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
CN109935926A (zh) 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
CN116914312A (zh) 一种均热板耦合液冷圆柱形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09860791A (zh) 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