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05573U - 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及放射性密度计组件 - Google Patents

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及放射性密度计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05573U
CN217605573U CN202221627673.6U CN202221627673U CN217605573U CN 217605573 U CN217605573 U CN 217605573U CN 202221627673 U CN202221627673 U CN 202221627673U CN 217605573 U CN217605573 U CN 2176055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structure
mounting
radioactive
detector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2767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强
陈文祥
赵小刚
祁善斌
时玉闯
陈小云
逯玉章
陈磊
马晓杰
吉孝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hai Salt Lak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hai Salt Lak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hai Salt Lak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hai Salt Lak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2767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055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055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055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及放射性密度计组件。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包括:第一安装结构,用于安装放射性密度计的探测器;第二安装结构,用于安装放射性密度计的射源,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以使探测器能够探测到射源发出的射线;第一调节结构,位于第一安装结构的远离第二安装结构的一侧,以对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和/或,第二调节结构,位于第二安装结构的远离第一安装结构的一侧,以对第二安装结构和第一安装结构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放射性密度计测量稳定性。

Description

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及放射性密度计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测试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及放射性密度计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采用放射性密度计对管道内流体的密度进行测量。现有技术中,射源和探测器硬性连接紧固在管道两侧,当由于抽空等原因导致管道震动过大的时候会损坏探测器和射源,使放射性密度计测量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及放射性密度计组件,通过该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能够提高放射性密度计测量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包括:第一安装结构,用于安装放射性密度计的探测器;第二安装结构,用于安装放射性密度计的射源,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以使探测器能够探测到射源发出的射线;以及第一调节结构,位于第一安装结构的远离第二安装结构的一侧,第一调节结构与第一安装结构连接或配合,以对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和/或,第二调节结构,位于第二安装结构的远离第一安装结构的一侧,第二调节结构与第二安装结构连接或配合,以对第二安装结构和第一安装结构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包括第一调节结构,第一调节结构包括:连接板;至少一个调节组件,调节组件的一端与连接板连接,调节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结构连接或配合,调节组件的至少部分相对于连接板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第一安装结构靠近或者远离连接板。
进一步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调节杆的一端可转动地与第一安装结构连接或配合,调节杆包括螺纹杆段,连接板上设有内螺纹孔,螺纹杆段与内螺纹孔螺纹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结构上设有第一安装孔,调节杆的一端穿出第一安装孔;调节组件还包括限位件和弹性件,限位件设置在调节杆的穿出第一安装孔的一端,弹性件设置在调节杆的外周,弹性件的一端与连接板连接或抵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结构的外壁面连接或抵接,弹性件用于向第一安装结构施加使第一安装结构与限位件抵接的作用力;和/或,调节组件还包括锁紧件,锁紧件位于连接板的远离第一安装结构的一侧,锁紧件与螺纹杆段螺纹连接,以将调节杆锁紧在连接板上。
进一步地,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还包括报警结构,报警结构设置在连接板上并位于连接板和第一安装结构之间,报警结构用于在第一安装结构与报警结构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安全距离时发出警报。
进一步地,报警结构与第一安装结构之间具有初始距离d1,初始距离d1满足如下关系:20mm≤d1≤40mm;其中,安全距离小于初始距离d1。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结构为防护壳,探测器设置在防护壳内;第一安装结构上设有第一通孔,射源发出的射线能够经第一通孔进入第一安装结构内并被探测器探测到;和/或,第二安装结构为防护壳,射源设置在防护壳内;第二安装结构上设有第二通孔,射源发出的射线能够经第二通孔穿出第二安装结构并被探测器探测到。
进一步地,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还包括支撑结构和紧固件,支撑结构包括固定板和连接件,固定板上设有腰孔,紧固件与腰孔配合,将固定板安装至待安装部件上,连接件的一端与固定板连接;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包括第一调节结构,第一调节结构与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和/或,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包括第二调节结构,第二调节结构与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调节结构的结构与第二调节结构的结构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放射性密度计组件,包括放射性密度计和上述的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其中,放射性密度计包括探测器和射源,探测器安装在第一安装结构上,射源安装在第二安装结构上,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布置在待测管道的相对两侧,射源发出的射线能够穿过待测管道内的流体后被探测器探测到,以对待测管道内的流体的密度进行测量。
进一步地,射源和探测器之间的连线穿过待测管道的中心;和/或,射源和探测器之间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具有夹角α,夹角α满足如下公式:35°≤α≤45°。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结构与待测管道之间具有距离L1,距离L1满足如下关系:40mm≤L1≤50mm;和/或,第二安装结构与待测管道之间具有距离L2,距离L2满足如下关系:40mm≤L2≤50mm。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第一安装结构用于安装放射性密度计的探测器。第二安装结构用于安装放射性密度计的射源。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能够将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安装在待测管道的沿预设方向的相对两侧,使射源发出的射线能够穿过待测管道后被探测器探测到,从而实现对待测管道内流体进行测量的目的。第一调节结构能够带动第一安装结构靠近或远离第二安装结构,从而对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也就是能够对第一安装结构与待测管道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第二调节结构能够带动第二安装结构靠近或远离第一安装结构,从而对第二安装结构和第一安装结构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也就是能够对第二安装结构与待测管道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也就是说,通过第一调节结构能够调节第一安装结构与待测管道之间的距离,通过第二调节结构能够调节第二安装结构与待测管道之间的距离,根据实际情况对第一安装结构与待测管道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安装结构与待测管道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抽空等原因导致管道震动过大对探测器和射源造成损坏的问题,能够提高放射性密度计测量稳定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放射性密度计组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放射性密度计组件的A处的放大图;
图3示出了图1的放射性密度计组件的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放射性密度计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了图1的放射性密度计组件的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探测器;2、射源;3、待测管道;10、第一安装结构;20、第二安装结构;30、第一调节结构;31、连接板;311、内螺纹孔;32、调节组件;321、调节杆;322、限位件;323、弹性件;324、锁紧件;40、第二调节结构;50、报警结构;60、支撑结构;61、固定板;62、连接件;621、第一连接杆;622、第二连接杆;63、腰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目前通常采用放射性密度计对管道内流体的密度进行测量。某一采收车间现有采机30条,其中8条采机安装有放射性密度计,由于其安装设计的缺陷,导致放射性密度计的计量稳定性差,放射性密度计的探测器部分故障率高,损坏后维修率几乎为零。另外,根据测量技术要求,管道位于探测器和射源之间,且探测器、射源和管道保持一定的角度,通过对8条采机上放射性密度计长期检测和检查,发现故障原因较多。
现有技术中,由两根铁链条将射源和探测器部分硬性连接紧固在采机初级泵出口水平矿浆管管道两侧,由于矿浆管管道抽空等原因造成的震动,导致探测器的电路板容易损坏,放射性密度计的射源和探测器发生移位,射源部分经常拖到船体底舱甲板,射源和探测器之间的连线与管道的中心所在的水平线之间的夹角超出标准测量范围,造成密度计计量失真,放射性密度计测量稳定性差;同时由于没有报警结构,当管道震动过大的时候会损坏探测器和射源,导致人们无法发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及放射性密度计组件。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包括第一安装结构10、第二安装结构20、第一调节结构30和第二调节结构40,第一安装结构10用于安装放射性密度计的探测器1;第二安装结构20用于安装放射性密度计的射源2,第一安装结构10和第二安装结构20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以使探测器1能够探测到射源2发出的射线;以及第一调节结构30位于第一安装结构10的远离第二安装结构20的一侧,第一调节结构30与第一安装结构10配合,以对第一安装结构10和第二安装结构20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和第二调节结构40位于第二安装结构20的远离第一安装结构10的一侧,第二调节结构40与第二安装结构20配合,以对第二安装结构20和第一安装结构10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上述设置中,第一安装结构10用于安装放射性密度计的探测器1。第二安装结构20用于安装放射性密度计的射源2。第一安装结构10和第二安装结构20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能够将第一安装结构10和第二安装结构20安装在待测管道3的沿预设方向的相对两侧,使射源2发出的射线能够穿过待测管道3后被探测器1探测到,从而实现对待测管道3内流体进行测量的目的。第一调节结构30能够带动第一安装结构10靠近或远离第二安装结构20,从而对第一安装结构10和第二安装结构20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也就是能够对第一安装结构10与待测管道3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第二调节结构40能够带动第二安装结构20靠近或远离第一安装结构10,从而对第二安装结构20和第一安装结构10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也就是能够对第二安装结构20与待测管道3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也就是说,通过第一调节结构30能够调节第一安装结构10与待测管道3之间的距离,通过第二调节结构40能够调节第二安装结构20与待测管道3之间的距离,根据实际情况对第一安装结构10与待测管道3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安装结构20与待测管道3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抽空等原因导致管道震动过大对探测器和射源造成损坏的问题,能够提高放射性密度计测量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调节结构30与第一安装结构10对应调节,第二调节结构40与第二安装结构20对应调节,使第一安装结构10的动作和第二安装结构20的动作保持相对独立,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强。第一调节结构30位于第一安装结构10的远离第二安装结构20的一侧,第二调节结构40位于第二安装结构20的远离第一安装结构10的一侧,这样设置,使对第一调节结构30和第二调节结构40的安装和布置更加方便。
当然,在本申请的替代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使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包括第一调节结构30或者第二调节结构40。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使第一调节结构30与第一安装结构10连接;或者,使第二调节结构40与第二安装结构20连接。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安装结构10为防护壳,探测器1设置在防护壳内;第一安装结构10上设有第一通孔,射源2发出的射线能够经第一通孔进入第一安装结构内并被探测器1探测到。
上述设置中,第一安装结构10为防护壳,能够对探测器1起到防护作用。通过设置第一通孔,便于射源2发出的射线进入第一安装结构内并被探测器1探测到。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安装结构20为防护壳,射源2设置在防护壳内;第二安装结构20上设有第二通孔,射源2发出的射线能够经第二通孔穿出第二安装结构20并被探测器1探测到。
上述设置中,第二安装结构20为防护壳,能够对射源2起到防护作用。通过设置第二通孔,便于射源2发出的射线穿出第二安装结构20。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安装结构10的靠近待测管道3的一侧上设有用于配合探测器1使用的第一通孔,第二安装结构20的靠近待测管道3的一侧上设有用于配合射源2使用的第二通孔,探测器1可通过第一通孔对待测管道3进行探测,射源2可通过第二通孔对待测管道3进行辐射。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调节结构30的结构与第二调节结构40的结构相同。当然,在本申请的替代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使第一调节结构30的结构与第二调节结构40的结构不相同,只要能够实现距离调节或位置调节的结构均可作为本申请中的第一调节结构30和/或第二调节结构40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对第一调节结构30和第二调节结构40的结构进行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以第一调节结构30的结构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包括第一调节结构30,第一调节结构30包括连接板31和至少一个调节组件32,调节组件32的一端与连接板31连接,调节组件32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结构10配合,调节组件32的至少部分相对于连接板31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第一安装结构10靠近或者远离连接板31。
上述设置中,调节组件32的至少部分相对于连接板31移动,能够带动第一安装结构10靠近或者远离连接板31,从而使第一安装结构10靠近或远离第二安装结构20,实现对第一安装结构10和第二安装结构20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的目的。
当然,在本申请的替代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使调节组件32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结构10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安装结构10和连接板31的相对面为平行设置。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调节结构30包括至少两个调节组件32,至少两个调节组件32间隔布置在连接板31上。
上述设置中,至少两个调节组件32的一端均与连接板31连接,至少两个调节组件32的另一端均与第一安装结构10配合,通过至少两个调节组件32同时作用,带动第一安装结构10靠近或者远离连接板31,能够实现更稳定的调节。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调节组件32包括调节杆321,调节杆321的一端可转动地与第一安装结构10配合,调节杆321包括螺纹杆段,连接板31上设有内螺纹孔311,螺纹杆段与内螺纹孔311螺纹配合。
上述设置中,螺纹杆段与内螺纹孔311螺纹配合,当向调节杆321施加作用力使调节杆321旋转时,调节杆321相对于内螺纹孔311的转动转化为调节杆321相对于连接板31的移动,调节杆321能够带动第一安装结构10一起移动,从而实现调节目的。
当然,在本申请的替代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使调节杆321的一端可转动地与第一安装结构10连接。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安装结构10上设有第一安装孔,调节杆321的一端穿出第一安装孔;调节组件32还包括限位件322和弹性件323,限位件322设置在调节杆321的穿出第一安装孔的一端,弹性件323设置在调节杆321的外周,弹性件323的一端与连接板31连接或抵接,弹性件323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结构10的外壁面连接或抵接,弹性件323用于向第一安装结构10施加使第一安装结构10与限位件322抵接的作用力。
上述设置中,调节杆321依次穿过连接板31上的内螺纹孔311和第一安装结构10上的第一安装孔,调节杆321的穿出第一安装孔的一端设有限位件322,调节杆321的螺纹杆段与内螺纹孔311螺纹配合,弹性件323设置在调节杆321的外周且位于第一安装结构10和连接板31之间,弹性件323的一端与连接板31连接或抵接,弹性件323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结构10的外壁面连接或抵接,弹性件323向第一安装结构10施加使第一安装结构10与限位件322抵接的作用力,从而将第一安装结构10限定在弹性件323和限位件322之间。
当受到外力作用,第一安装结构10的位置产生变化时,第一安装结构10能够克服弹性件323的作用力,压紧弹性件323,并在调节杆321的导向下沿着调节杆321移动,实现自动调节。
优选地,弹性件323为弹簧。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调节组件32还包括锁紧件324,锁紧件324位于连接板31的远离第一安装结构10的一侧,锁紧件324与螺纹杆段螺纹连接,以将调节杆321锁紧在连接板31上。
上述设置中,通过锁紧件324能够将调节杆321锁紧在连接板31上。
优选地,锁紧件324为螺母。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还包括报警结构50,报警结构50设置在连接板31上并位于连接板31和第一安装结构10之间,报警结构50用于在第一安装结构10与报警结构50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安全距离时发出警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当受到外力作用时,第一安装结构10的位置会产生变化,由于调节杆321的导向作用,第一安装结构10能够沿着调节杆321移动,以靠近连接板31。如果所受外力过大,则容易对第一安装结构10以及安装在第一安装结构10上的探测器1造成损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连接板31上设置了报警结构50,并使报警结构50位于连接板31和第一安装结构10之间,这样,当第一安装结构10的位置变化并导致第一安装结构10与报警结构50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安全距离时,报警结构50能够发出警报,提醒工人需要进行维修和检查。
优选地,报警结构50采用领域内常规的报警设备即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优选地,报警结构50为触碰式报警器,上述安全距离为0mm。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报警结构50与第一安装结构10之间具有初始距离d1,初始距离d1满足如下关系:20mm≤d1≤40mm;其中,安全距离小于初始距离d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触碰式报警器的触碰按钮靠近第一安装结构10设置且与第一安装结构10之间的初始距离d1为20mm至40mm。当第一安装结构10因震动导致触碰到触碰式报警器的触碰按钮,使得触碰式报警器报警提醒工人。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调节结构40的连接板同样设有报警结构50,该报警结构50与第一安装结构10之间具有初始距离为d2,d2满足如下关系:20mm≤d2≤40mm。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还包括支撑结构60和紧固件,支撑结构60包括固定板61和连接件62,固定板61上设有腰孔63,紧固件与腰孔63配合,将固定板61安装至待安装部件上,连接件62的一端与固定板61连接。
上述设置中,支撑结构60用于安装和支撑第一调节结构30或第二调节结构40,通过紧固件与腰孔63配合,能够将固定板61安装至待安装部件上,从而实现将第一调节结构30或第二调节结构40安装至待安装部件上的目的。
固定板61上设有腰孔63,固定板61可通过腰孔63安装至待安装部件(如设备支撑板)上。通过设置腰孔63,可以对固定板61的安装位置进行灵活调节,提高适应性。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包括两个支撑结构60,其中一个支撑结构60与第一调节结构30对应设置,第一调节结构30与连接件62的另一端连接;另一个支撑结构60与第二调节结构40对应设置,第二调节结构40与连接件62的另一端连接。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放射性密度计组件包括放射性密度计和上述的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其中,放射性密度计包括探测器1和射源2,探测器1安装在第一安装结构10上,射源2安装在第二安装结构20上,第一安装结构10和第二安装结构20布置在待测管道3的相对两侧,射源2发出的射线能够穿过待测管道3内的流体后被探测器1探测到,以对待测管道3内的流体的密度进行测量。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射源2和探测器1之间的连线穿过待测管道3的中心。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射源2和探测器1之间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具有夹角α,夹角α满足如下公式:35°≤α≤45°。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待测管道3的中心线、射源2的中心线以及射源2和探测器1之间的连线重合在一起,且射源2的中心线与经过待测管道3的中心线的水平线之间具有夹角α,夹角α满足如下公式:35°≤α≤45°。这样设置,能够保证放射性密度计计量的准确性,提高放射性密度计测量稳定性。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安装结构10与待测管道3之间具有距离L1,距离L1满足如下关系:40mm≤L1≤50mm。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安装结构20与待测管道3之间具有距离L2,距离L2满足如下关系:40mm≤L2≤50mm。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安装结构10与待测管道3之间的距离L1为40mm至50mm,第二安装结构20与待测管道3之间的距离L2为40mm至50mm,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使第一安装结构10和第二安装结构20均与待测管道3间隙配合,这样矿浆管管道抽空等原因造成震动的时候,间隙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探测器1可通过焊接或者螺栓组固定在第一安装结构10内。射源2可通过焊接或者螺栓组固定在第二安装结构20内。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放射性密度计组件包括探测器1、射源2和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待测管道3位于探测器1和射源2之间,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包括第一安装结构10、第二安装结构20、第一调节结构30、第二调节结构40、报警结构50和支撑结构60等,探测器1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结构10内,射源2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结构20内,支撑结构60包括固定板61和连接件62,连接件62包括第一连接杆621和第二连接杆622,第一连接杆621和第二连接杆622的一端均与固定板61连接,第一连接杆621和第二连接杆622的另一端均与连接板连接,第一安装结构10通过第一调节结构30与其中一个支撑结构60连接,第二安装结构20通过第二调节结构40与另一个支撑结构60连接,第一调节结构30包括连接板31、与连接板31螺纹连接的调节杆321、调节杆321的一端穿过第一安装结构10上的第一安装孔后与限位件322连接,弹性件323套设在调节杆321的外周且位于连接板31和第一安装结构10之间,连接板31的远离弹性件323的一侧设有与调节杆321螺纹配合的锁紧件324,连接板31靠近第一安装结构10的一侧设有报警结构50。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及放射性密度计组件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支撑结构分别把探测器和射源固定在待测管道的两侧,探测器和射源均与待测管道间隙配合,当由于矿浆管管道抽空等原因造成震动的时候,间隙起到缓冲和保护的作用,使得探测器的电路板不易损坏,同时也不会发生出现碰撞产生位移的情况,使得射源和探测器之间的连线的角度保持在标准测量范围内;
2、当矿浆管管道出现剧烈震动的时候,震动撞击防护壳,压紧弹簧调节,防护壳触碰到触碰式报警器,发出警报,提醒工人出现撞击,需要进行维修和检查;
3、可通过在调节杆的远离限位件的一侧旋转第一调节结构或第二调节结构的调节杆,使得位于调节杆一端的限位件拉动防护壳,来调节防护壳和管道的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应用至实际生产中,首先通过固定板上的腰孔将支撑结构、第一调节结构、报警结构、第一安装结构、第二调节结构、第二安装结构、探测器和射源等安装在设备支撑板上,把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安装在待测管道的两侧,两个固定板平行安装,可通过旋转调节第一调节结构和第二调节结构的锁紧件,使得调节杆在限位件的限位下,拉动防护壳,来调节防护壳和待测管道之间的距离,可设定第一调节结构与待测管道之间的距离为50mm,第二调节结构与待测管道之间的距离为50mm,触碰式报警器的触碰按钮靠近防护壳设置且距离为20mm,待测管道和射源的中心线为重合在一起结构且与待测管道的水平夹角为35°。
按照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首先针对故障率最高的11号采机进行试验性改造,改造工作在电仪工段的努力下经过一天时间改造完毕,通过一个月的运行观察,结果显示11号采机探测器的密度计计量非常准确,没有一次失灵故障记录。从故障率较高的采机进行改造,经过一个月的时间我们逐步完成了剩余7条采机密度计改造工作,后续改造以同样的方案完成。
从改造完成至今为止,改造后的采机密度计的振幅稳定在原来的10%以下,未出现一次失真故障现象,探测器的密度计芯子损坏率为零,彻底解决了采机密度计困扰多年的故障难题,降低检修密度计或者标定密度计造成的采机停机率,提高了车间供矿计量的精准性,每年为车间节约维修成本50万以上。
当矿浆管管道出现剧烈震动的时候,震动撞击防护壳,压紧弹簧调节,防护壳触碰到触碰式报警器,发出警报,提醒工人出现撞击,需要进行维修和检查,可通过旋转调节第一调节结构和第二调节结构的锁紧件,使得位于调节杆一端的限位件拉动防护壳来调节防护壳和待测管道的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第一安装结构用于安装放射性密度计的探测器。第二安装结构用于安装放射性密度计的射源。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能够将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安装在待测管道的沿预设方向的相对两侧,使射源发出的射线能够穿过待测管道后被探测器探测到,从而实现对待测管道内流体进行测量的目的。第一调节结构能够带动第一安装结构靠近或远离第二安装结构,从而对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也就是能够对第一安装结构与待测管道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第二调节结构能够带动第二安装结构靠近或远离第一安装结构,从而对第二安装结构和第一安装结构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也就是能够对第二安装结构与待测管道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也就是说,通过第一调节结构能够调节第一安装结构与待测管道之间的距离,通过第二调节结构能够调节第二安装结构与待测管道之间的距离,根据实际情况对第一安装结构与待测管道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安装结构与待测管道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抽空等原因导致管道震动过大对探测器和射源造成损坏的问题,能够提高放射性密度计测量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安装结构(10),用于安装放射性密度计的探测器(1);
第二安装结构(20),用于安装所述放射性密度计的射源(2),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0)和所述第二安装结构(20)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以使所述探测器(1)能够探测到所述射源(2)发出的射线;以及
第一调节结构(30),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0)的远离所述第二安装结构(20)的一侧,所述第一调节结构(30)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0)连接或配合,以对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0)和所述第二安装结构(20)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和/或,
第二调节结构(40),位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20)的远离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0)的一侧,所述第二调节结构(40)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20)连接或配合,以对所述第二安装结构(20)和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0)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包括第一调节结构(30),所述第一调节结构(30)包括:
连接板(31);
至少一个调节组件(32),所述调节组件(3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31)连接,所述调节组件(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0)连接或配合,所述调节组件(32)的至少部分相对于所述连接板(31)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0)靠近或者远离所述连接板(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2)包括调节杆(321),所述调节杆(321)的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0)连接或配合,所述调节杆(321)包括螺纹杆段,所述连接板(31)上设有内螺纹孔(311),所述螺纹杆段与所述内螺纹孔(311)螺纹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0)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调节杆(321)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调节组件(32)还包括限位件(322)和弹性件(323),所述限位件(322)设置在所述调节杆(321)的穿出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一端,所述弹性件(323)设置在所述调节杆(321)的外周,所述弹性件(32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31)连接或抵接,所述弹性件(3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0)的外壁面连接或抵接,所述弹性件(323)用于向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0)施加使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0)与所述限位件(322)抵接的作用力;和/或,
所述调节组件(32)还包括锁紧件(324),所述锁紧件(324)位于所述连接板(31)的远离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0)的一侧,所述锁紧件(324)与所述螺纹杆段螺纹连接,以将所述调节杆(321)锁紧在所述连接板(31)上。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还包括报警结构(50),所述报警结构(50)设置在所述连接板(31)上并位于所述连接板(31)和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0)之间,所述报警结构(50)用于在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0)与所述报警结构(50)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安全距离时发出警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结构(50)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0)之间具有初始距离d1,所述初始距离d1满足如下关系:20mm≤d1≤40mm;其中,所述安全距离小于所述初始距离d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0)为防护壳,所述探测器(1)设置在所述防护壳内;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0)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射源(2)发出的射线能够经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内并被所述探测器(1)探测到;和/或,
所述第二安装结构(20)为防护壳,所述射源(2)设置在所述防护壳内;所述第二安装结构(20)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射源(2)发出的射线能够经所述第二通孔穿出所述第二安装结构(20)并被所述探测器(1)探测到。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还包括支撑结构(60)和紧固件,所述支撑结构(60)包括固定板(61)和连接件(62),所述固定板(61)上设有腰孔(63),所述紧固件与所述腰孔(63)配合,将所述固定板(61)安装至待安装部件上,所述连接件(6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61)连接;
所述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包括第一调节结构(30),所述第一调节结构(30)与所述连接件(62)的另一端连接;和/或,
所述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包括第二调节结构(40),所述第二调节结构(40)与所述连接件(62)的另一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结构(30)的结构与所述第二调节结构(40)的结构相同。
10.一种放射性密度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放射性密度计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其中,所述放射性密度计包括探测器(1)和射源(2),所述探测器(1)安装在第一安装结构(10)上,所述射源(2)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结构(20)上,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0)和所述第二安装结构(20)布置在待测管道(3)的相对两侧,所述射源(2)发出的射线能够穿过所述待测管道(3)内的流体后被所述探测器(1)探测到,以对所述待测管道(3)内的流体的密度进行测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放射性密度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射源(2)和所述探测器(1)之间的连线穿过所述待测管道(3)的中心;和/或,
所述射源(2)和所述探测器(1)之间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具有夹角α,所述夹角α满足如下公式:35°≤α≤45°。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放射性密度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结构(10)与所述待测管道(3)之间具有距离L1,所述距离L1满足如下关系:40mm≤L1≤50mm;和/或,
所述第二安装结构(20)与所述待测管道(3)之间具有距离L2,所述距离L2满足如下关系:40mm≤L2≤50mm。
CN202221627673.6U 2022-06-24 2022-06-24 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及放射性密度计组件 Active CN2176055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27673.6U CN217605573U (zh) 2022-06-24 2022-06-24 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及放射性密度计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27673.6U CN217605573U (zh) 2022-06-24 2022-06-24 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及放射性密度计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05573U true CN217605573U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90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27673.6U Active CN217605573U (zh) 2022-06-24 2022-06-24 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及放射性密度计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0557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90257A (zh) * 2024-03-14 2024-04-16 南京愚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放射性密度计安装结构及密度监测装置
WO2024098679A1 (zh) * 2022-11-08 2024-05-1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方法、面密度设备、检测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8679A1 (zh) * 2022-11-08 2024-05-1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方法、面密度设备、检测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7890257A (zh) * 2024-03-14 2024-04-16 南京愚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放射性密度计安装结构及密度监测装置
CN117890257B (zh) * 2024-03-14 2024-05-24 南京愚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放射性密度计安装结构及密度监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605573U (zh) 放射性密度计安装装置及放射性密度计组件
US10634649B2 (en) Ultrasonic flow meter clamp
CN102853730B (zh) 汽车发动机舱盖铰链检具
CN201807982U (zh) 压紧装置和压紧设备
CN208188051U (zh) 一种钢轨状态监测传感器固定支架
CN208902105U (zh) 一种大型设备安装找正调平用水准测量尺
CN102351120A (zh) 电梯轿厢载荷称重装置
WO2023198219A1 (zh) 一种多频段同步放大可调的振动放大装置
CN208567679U (zh) 皮带轮跳动检测工装
CN106404029A (zh) 卫星用复合材料平面框架悬挂调试工装
CN212228773U (zh) 工业数字射线系统的散射线屏蔽装置及工业数字射线系统
CN207703194U (zh) 一种应变计的安装基座
CN208773498U (zh) 一种天窗安装定位检测通用型工作台
CN203053553U (zh) 称重传感器的连接装置
CN208488553U (zh) 一种放射仪表探测器支架
CN111854695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墙面倾斜度测量装置
CN110816779A (zh) 持续监测并辅助调整构件水平度的装置及系统
CN217460119U (zh) 一种置于浮置板隔振器内测试钢轨绝对位移的工装
Gopal et al. Experiences with diagnostic instrumentation in nuclear power plants
CN210942283U (zh) 一种直升机探测装置的固定结构
CN220490172U (zh) 一种用于散物料卸料斗的料位测量装置
CN211669380U (zh) 一种建筑震动灾害分析监测装置
CN216559690U (zh) 一种结构振动检测设备的安装固定装置
CN212871454U (zh) 一种矿山爆破震动测试传感器的组合固定装置
CN216116195U (zh) 一种水利工程流量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