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03586U - 一种流体快速密封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流体快速密封接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03586U CN217603586U CN202221841280.5U CN202221841280U CN217603586U CN 217603586 U CN217603586 U CN 217603586U CN 202221841280 U CN202221841280 U CN 202221841280U CN 217603586 U CN217603586 U CN 2176035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housing
- shell
- joint
- flu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体快速密封接头,涉及管路连接领域。流体快速密封接头包括第一接头组件和第二接头组件;第一接头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一阀门、动圈和第一弹性件;第二接头组件包括第二壳体、第二阀门和第二弹性件。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未连接时,动圈将第一壳体与第一阀门之间的第一流道口封堵,第二阀门将第二流道口封堵。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时,第二壳体穿入第一流道口,将动圈推离第一流道口。第一阀门穿入第二流道口,将第二阀门推离第二流道口。因此,第一接头组件和第二接头组件能够在未连接时各自密封,在连接时相互连通。在拆装过程中,不需要额外借助阀门将附近的管路内的流体阻隔,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体快速密封接头。
背景技术
流体管路一般通过成对设置的接头来实现快速拆装。在拆装过程中,为了避免流体从接头处泄露,往往需要借助阀门将接头附近的管路截断,以阻隔流体流经接头处,存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体快速密封接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流体快速密封接头,包括第一接头组件和第二接头组件;
所述第一接头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一阀门、动圈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阀门固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第一流道口,所述动圈活动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动圈受所述第一弹性件驱使沿靠近所述第二接头组件的方向抵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一阀门,以封堵所述第一流道口;
所述第二接头组件包括第二壳体、第二阀门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二流道口,所述第二阀门活动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阀门受所述第二弹性件驱使沿靠近所述第一接头组件的方向抵接于所述第二壳体,以封堵所述第二流道口;
其中,所述第二壳体在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时穿入所述第一流道口,以将所述动圈推离所述第一流道口,所述第一阀门在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时穿入所述第二流道口,以将所述第二阀门推离所述第二流道口。
作为对所述流体快速密封接头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阀门的外侧壁设有第一凸台,所述动圈与所述第一壳体滑动配合,所述动圈受所述第一弹性件驱使抵接于所述第一凸台。
作为对所述流体快速密封接头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动圈上套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抵接;
所述动圈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阀门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凸台背向所述第二接头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密封圈在所述动圈抵接于所述第一凸台时与所述第一斜面抵接。
作为对所述流体快速密封接头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设有安装部,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安装部栓接固定。
作为对所述流体快速密封接头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环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的内围区域形成所述第二流道口,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二壳体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阀门受所述第二弹性件驱使抵接于所述第二凸台。
作为对所述流体快速密封接头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设有支撑圈,所述第二阀门滑动穿设于所述支撑圈。
作为对所述流体快速密封接头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口背向所述第一接头组件,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侧壁嵌设有柔性的卡圈;
所述支撑圈嵌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支撑圈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抵接,所述支撑圈的另一侧与所述卡圈抵接。
作为对所述流体快速密封接头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二接头组件还包括外罩,所述外罩套设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外罩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
作为对所述流体快速密封接头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设有第一螺旋槽,所述第一螺旋槽连通至所述第一壳体朝向所述第二壳体一端的端面;
所述外罩与所述第二壳体转动配合,所述外罩的内侧壁设有驱动销,所述驱动销与所述第一螺旋槽滑动配合。
作为对所述流体快速密封接头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设有第二螺旋槽,所述第二螺旋槽与所述第一螺旋槽连通,所述第二螺旋槽的旋向与所述第一螺旋槽相反,所述第二螺旋槽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螺旋槽的长度,所述驱动销与所述第二螺旋槽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未连接时,动圈受第一弹性件驱使沿靠近第二壳体的方向抵接于第一壳体和/或第一阀门上,将第一壳体与第一阀门之间的第一流道口封堵,能够防止流体从第一接头组件处泄露。第二阀门受第二弹性件驱使沿靠近第一壳体的方向抵接于第二壳体,将第二流道口封堵,能够防止流体从第二接头组件处泄露。
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时,第二壳体穿入第一流道口,并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力将动圈推离第一流道口,使流体得以经第一流道口流入第一接头组件所在的管路,或者从该管路内流出。第一阀门穿入第二流道口,并克服第二弹性件的弹力将第二阀门推离第二流道口,使流体得以经第二流道口流入第二接头组件所在的管路,或者从该管路内流出。
因此,第一接头组件和第二接头组件能够在未连接时各自密封,在连接时相互连通。在拆装过程中,不需要额外借助阀门将附近的管路内的流体阻隔,更加方便。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流体快速密封接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流体快速密封接头中第一接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流体快速密封接头中第一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流体快速密封接头中第二接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流体快速密封接头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流体快速密封接头在组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流体快速密封接头中第一壳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第一接头组件;110-第一壳体;111-第一流道口;112-安装部;113-第一螺旋槽;114-第二螺旋槽;120-第一阀门;121-头部;121a-第一凸台;121b-第二密封圈;122-颈部;123-尾部;130-动圈;131-第一密封圈;132-第一斜面;133-第三密封圈;140-第一弹性件;200-第二接头组件;210-第二壳体;211-第二流道口;212-第二凸台;212a-第二斜面;213-第一安装槽;214-第二安装槽;215-支撑圈;216-卡圈;217-第三凸台;220-第二阀门;221-阀体;221a-第四密封圈;222-阀杆;230-第二弹性件;240-外罩;241-驱动销;250-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模板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流体快速密封接头,应用于传输流体的管路,包括气体管路和液体管路。流体快速密封接头由第一接头组件100和第二接头组件200组成。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第一接头组件100由第一壳体110、第一阀门120、动圈130和第一弹性件140组成,且第一阀门120、第一动圈130和第一弹性件140均设置在第一壳体110内。
具体地,第一壳体110沿轴向的一端设有外螺纹,用于与管路上对应的零部件螺纹连接,第一壳体110沿轴向的另一端则用于连接第二接头组件200。
具体地,第一阀门120固设于第一壳体110内,且第一阀门120的轴线与第一壳体110的轴线重合。第一阀门120沿轴向分为头部121、颈部122和尾部123,头部121、颈部122和尾部123沿远离第二接头组件200的方向依次设置,且头部121、颈部122和尾部123一体成型。
其中,头部121与第一壳体110之间形成第一流道口111,尾部123与第一壳体110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0的内壁设有安装部112。安装部112垂直于第一壳体110的轴线设置,安装部112与第一壳体110一体成型,安装部112上开设有通孔。相应地,第一阀门120的尾部123滑动穿设于安装部112。尾部123靠近颈部122的一端设有轴肩,尾部123远离颈部122的一端穿出安装部112,并套设有螺母。螺母和轴肩分别与安装部112的两侧抵接,从而使尾部123与安装部112固定连接。
具体地,动圈130呈环形,且动圈130的轴线与第一壳体110的轴线重合,动圈130活动设于第一壳体110内。第一弹性件140驱使动圈130沿靠近第二接头组件200的方向抵接于第一壳体110和/或第一阀门120的头部121,进而将第一流道口111封堵。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门120的头部121的外侧壁环设有第一凸台121a。此外,动圈130沿第一壳体110的轴向滑动设置在第一壳体110内,并在第一弹性件140的驱使下沿靠近第二接头组件200的方向抵接于第一凸台121a上。此时,动圈130的外侧壁与第一壳体110的内侧壁接触,动圈130的内侧壁与头部121的外侧壁接触,第一流道口111被动圈130封堵。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40采用压簧。压簧沿第一壳体110的轴向设置,压簧的一端与安装部112抵接,压簧的另一端与动圈130抵接。
进一步地,为了增强动圈130与第一壳体110之间的密封性,动圈130上套设有第一密封圈131。第一密封圈131部分嵌入动圈130的外侧壁,随动圈130在第一壳体110内滑动,并始终与第一壳体110的内侧壁保持抵接。
进一步地,为了增强动圈130与第一阀门120的头部121之间的密封性,头部121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121b。第二密封圈121b嵌入头部121的外侧壁,且第二密封圈121b位于第一凸台121a背向第二接头组件200的一侧。
相应地,动圈130的内侧壁设有第一斜面132。当动圈130在第一弹性件140的驱使下沿靠近第二接头组件200的方向抵接于第一凸台121a上时,第二密封圈121b与第一斜面132抵接。
总之,当第一接头组件100未与第二接头组件200连接时,动圈130受第一弹性件140驱使沿靠近第二接头组件200的方向抵接于第一凸台121a上,将第一壳体110与第一阀门120之间的第一流道口111封堵,能够防止流体从第一接头组件100处泄露。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第二接头组件200由第二壳体210、第二阀门220、第二弹性件230、外罩240和手轮250组成,第二阀门220和第二弹性件230设置在第二壳体210内,外罩240则套设在第二壳体210外。
具体地,第二壳体210沿轴向的一端设有内螺纹,用于与管路上对应的零部件螺纹连接。第二壳体210沿轴向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一接头组件100配合,并设有第二流道口211。
此外,第二壳体210通过外罩240与第一接头组件100中的第一壳体110可拆卸连接,进而实现第一接头组件100与第二接头组件20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第二阀门220活动设于第二壳体210内,第二阀门220由阀体221和阀杆222组成。
具体地,第二弹性件230驱使第二阀门220的阀体221沿靠近第一接头组件100的方向抵接于第二壳体210,进而将第二流道口211封堵。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10的内侧壁环设有第二凸台212。第二凸台212位于第二壳体210靠近第一接头组件100的一端,第二凸台212与第二壳体210一体成型,第二凸台212的内围区域形成第二流道口211。
相应地,第二阀门220的轴线与第二壳体210重合,第二阀门220沿自身轴向滑动设置在第二壳体210内。第二阀门220的阀体221受第二弹性件230驱使沿靠近第一接头组件100的方向抵接于第二凸台212,将第二流道口211封堵。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10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环形的第一安装槽213。第一安装槽213的槽口背向第一接头组件100,第一安装槽213的槽底与第二壳体210的轴线垂直,第一安装槽213的侧壁开设有环形的第二安装槽214。
此外,第一安装槽213内嵌设有支撑圈215,第二安装槽214内嵌设有柔性的卡圈216。支撑圈215上开设有通孔,支撑圈215的一侧与第一安装槽213的槽底抵接,支撑圈215的另一侧与卡圈216抵接,从而固定在第二壳体210上。卡圈216则利用自身可柔性变形的特点装入第二安装槽214内。
第二阀门220的阀杆222沿自身轴向滑动穿设于支撑圈215上,从而实现第二阀门220与第二壳体210的滑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230采用压簧。压簧套设在阀杆222上,压簧的一端与阀体221抵接,压簧的另一端与支撑圈215抵接。
进一步地,为了增强阀体221与第一壳体110之间的密封性,阀体221上套设有第四密封圈221a,且第四密封圈221a嵌入阀体221的外侧壁。
相应地,第二凸台212的内侧壁设有第二斜面212a。当阀体221在第二弹性件230的驱使下沿靠近第一接头组件100的方向抵接于第二凸台212上时,第四密封圈221a与第二斜面212a抵接。
总之,当第二接头组件200未与第一接头组件100连接时,第二阀门220的阀体221受第二弹性件230驱使沿靠近第一接头组件100的方向抵接于第二凸台212上,将第二流道口211封堵,能够防止流体从第二接头组件200处泄露。
具体地,第二壳体210的外侧壁上一体成型有第三凸台217,外罩240沿靠近第一接头组件100的方向滑动套接在第二壳体210上,直至与第三凸台217抵接。此外,外罩240的轴线与第二壳体210的轴线重合,外罩240与第二壳体210转动配合。外罩240的内侧壁上设有驱动销241,驱动销241沿外罩240的径向设置。
请结合图6,相应地,第一壳体110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螺旋槽113。第一螺旋槽113连通至第一壳体110朝向第二壳体210一端的端面,驱动销241与第一螺旋槽113滑动配合。
使第一接头组件100和第二接头组件200同心对接,驱动销241卡入第一螺旋槽113。然后转动外罩240,使驱动销241沿第一螺旋槽113滑动,在连接第一接头组件100和第二接头组件200的同时使第一接头组件100和第二接头组件200相互嵌合。
请参阅图7,在此过程中,第二壳体210穿入第一流道口111,并克服第一弹性件140的弹力将动圈130推离第一流道口111,将第一流道口111打开,使流体得以经第一流道口111流入第一接头组件100所在的管路,或者从该管路内流出。
类似地,第一阀门120穿入第二流道口211,并克服第二弹性件230的弹力将第二阀门220推离第二流道口211,将第二流道口211打开,使流体得以经第二流道口211流入第二接头组件200所在的管路,或者从该管路内流出。
由此,第一接头组件100和第二接头组件200能够在未连接时各自密封,在连接时相互连通。在拆装过程中,不需要额外借助阀门将附近的管路内的流体阻隔,更加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销241与外罩240螺纹连接。在组装第二接头组件200时先将外罩240套接在第二壳体210上,再将驱动销241安装在外罩240上,以免第三凸台217在进入外罩240的过程中受阻。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销241设有三个,三个驱动销241沿外罩240的周向均匀分布,第一螺旋槽113对应设有三条。
请再次参阅图6,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10的外侧壁上还设有第二螺旋槽114。第二螺旋槽114与第一螺旋槽113连通,且第二螺旋槽114的旋向与第一螺旋槽113相反。此外,第二螺旋槽114的长度小于第一螺旋槽113的长度,驱动销241与第二螺旋槽114滑动配合。
转动外罩240的过程中,驱动销241由第一螺旋槽113滑入第二螺旋槽114。随着外罩240继续转动,驱动销241沿第二螺旋槽114滑动,带动第一接头组件100和第二接头组件200相互分离。
由于第二螺旋槽114的长度小于第一螺旋槽113的长度,故第一接头组件100和第二接头组件200仍保持连接状态,不会完全分开,第一流道口111和第二流道口211也处于打开状态。
当有外力驱使第一接头组件100和第二接头组件200相互分离时,驱动销241与第二螺旋槽114的端面抵接,具有自锁的功能。
具体地,手轮250套设在外罩240上,与外罩240焊接固定。设置手轮250能够增大力矩,使工作人员在转动外罩240时更加省力。
进一步地,动圈130朝向第二壳体210的一侧嵌设有第三密封圈133,且第三密封圈133在第二壳体210穿入第一流道口111时与第二壳体210抵接,以增强动圈130和第二壳体210连接处的密封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头组件100为公接头,第二接头组件200为母接头。流体自母接头流入,自公接头流出。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流体快速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头组件和第二接头组件;
所述第一接头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一阀门、动圈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阀门固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第一流道口,所述动圈活动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动圈受所述第一弹性件驱使沿靠近所述第二接头组件的方向抵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一阀门,以封堵所述第一流道口;
所述第二接头组件包括第二壳体、第二阀门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二流道口,所述第二阀门活动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阀门受所述第二弹性件驱使沿靠近所述第一接头组件的方向抵接于所述第二壳体,以封堵所述第二流道口;
其中,所述第二壳体在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时穿入所述第一流道口,以将所述动圈推离所述第一流道口,所述第一阀门在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时穿入所述第二流道口,以将所述第二阀门推离所述第二流道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快速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的外侧壁设有第一凸台,所述动圈与所述第一壳体滑动配合,所述动圈受所述第一弹性件驱使抵接于所述第一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快速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圈上套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抵接;
所述动圈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阀门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凸台背向所述第二接头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密封圈在所述动圈抵接于所述第一凸台时与所述第一斜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快速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设有安装部,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安装部栓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快速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环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的内围区域形成所述第二流道口,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二壳体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阀门受所述第二弹性件驱使抵接于所述第二凸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快速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设有支撑圈,所述第二阀门滑动穿设于所述支撑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快速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口背向所述第一接头组件,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侧壁嵌设有柔性的卡圈;
所述支撑圈嵌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支撑圈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抵接,所述支撑圈的另一侧与所述卡圈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快速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头组件还包括外罩,所述外罩套设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外罩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快速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设有第一螺旋槽,所述第一螺旋槽连通至所述第一壳体朝向所述第二壳体一端的端面;
所述外罩与所述第二壳体转动配合,所述外罩的内侧壁设有驱动销,所述驱动销与所述第一螺旋槽滑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体快速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设有第二螺旋槽,所述第二螺旋槽与所述第一螺旋槽连通,所述第二螺旋槽的旋向与所述第一螺旋槽相反,所述第二螺旋槽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螺旋槽的长度,所述驱动销与所述第二螺旋槽滑动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841280.5U CN217603586U (zh) | 2022-07-15 | 2022-07-15 | 一种流体快速密封接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841280.5U CN217603586U (zh) | 2022-07-15 | 2022-07-15 | 一种流体快速密封接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03586U true CN217603586U (zh) | 2022-10-18 |
Family
ID=83592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841280.5U Active CN217603586U (zh) | 2022-07-15 | 2022-07-15 | 一种流体快速密封接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03586U (zh) |
-
2022
- 2022-07-15 CN CN202221841280.5U patent/CN21760358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152575B (zh) | 一种同轴式自封接头 | |
US3217746A (en) | Fluid valve coupling with interlocking lugs | |
US2777664A (en) | Valve construction | |
CN111594624B (zh) | 一种快接式的蝶阀 | |
US9115812B2 (en) | Plug valve with a spring biased plug | |
US3477689A (en) | Pipe coupling containing a valve | |
CN211314570U (zh) | 泵用整体式机械密封装置 | |
US4442863A (en) | Fluid line coupling device | |
CN217603586U (zh) | 一种流体快速密封接头 | |
US4326697A (en) | Valves with non-lubricated plug | |
CN219912165U (zh) | 一种可调节流量的气动接头 | |
TWI500873B (zh) | A female connector and a pipe joint having the female connector | |
CN211010048U (zh) | 一种便于组装的转动内置式龙头接头 | |
CN211344159U (zh) | 一种高密封性密封环 | |
CN112879697A (zh) | 一种新型阀组件快插接头 | |
CN220957306U (zh) | 一种用于两分离件的快速对接结构 | |
CN109163157B (zh) | 一种快速对接耦合连接器 | |
CN112728152A (zh) | 在线维护球阀 | |
CN216519792U (zh) | 一种快插接头型止回阀 | |
CN110701406A (zh) | 一种新型快速接头 | |
RU219410U1 (ru) | Соединение быстроразъемное сухого разъема | |
JPH0633276Y2 (ja) | 自己密封式の管継手 | |
JP2006322475A (ja) | 管継手 | |
CN218934930U (zh) | 一种用于高压环境的滑环 | |
CN110608328A (zh) | 具有防插错功能的空间实验柜气液断接器及其使用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