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98761U - 折叠器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折叠器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98761U
CN217598761U CN202221256367.6U CN202221256367U CN217598761U CN 217598761 U CN217598761 U CN 217598761U CN 202221256367 U CN202221256367 U CN 202221256367U CN 217598761 U CN217598761 U CN 217598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fety catch
state
trigger
catch
safe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5636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仇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ghtway Innovat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ightway Innovat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ghtway Innovat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Brightway Innovat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5636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98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98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98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器及具有其的滑板车,包括:第一构件,设有限位部;第二构件,与所述第一构件铰接;以及锁定机构,设于所述第二构件上,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可相对所述第二构件活动的第一保险扣和第二保险扣;其中,所述第一保险扣可操作地切换至与所述限位部相锁定的锁定状态,或者切换至与所述限位部解除锁定的解锁状态;所述第二保险扣可操作地切换至限制所述第一保险扣脱离所述锁定状态的限位状态,或者切换至解除限制的避位状态。本实用新型能够极大提高锁定机构的可靠性,降低因误操作而造成行驶危险的概率。

Description

折叠器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器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背景技术
滑板车比起传统自行车,结构简单、车轮小、轻巧简便,能节省大量社会资源,十分便于短距离的生活出行。
滑板车考虑携带便捷,需要具备一定的折叠功能,折叠器作为整车的关键结构,其结构的可靠性十分重要。折叠器通常会设置铰接配合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设置锁定结构,第一折构件和第二构件展开时,锁定结构能够锁定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以避免二者转动,或者解除对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锁定,以便二者转动折。
然而,现有的锁定结构通常采用卡扣简单锁固,当在行驶过程中误触锁定结构的操作件时,易引起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脱离锁定,从而造成行驶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叠器及具有其的滑板车,以提高折叠器锁定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器,包括:第一构件,设有限位部;第二构件,与所述第一构件铰接;以及锁定机构,设于所述第二构件上,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可相对所述第二构件活动的第一保险扣和第二保险扣;其中,所述第一保险扣可操作地切换至与所述限位部相锁定的锁定状态,或者切换至与所述限位部解除锁定的解锁状态;所述第二保险扣可操作地切换至限制所述第一保险扣脱离所述锁定状态的限位状态,或者切换至解除限制的避位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构件连接的扳机,所述第一保险扣和所述第二保险扣均活动设于所述扳机上;其中,当所述第一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扳机可转至所述第一位置,并使所述第一保险扣与所述限位部相卡接;或者,当所述扳机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构件可带动所述限位部转至展开状态,并使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保险扣相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扳机设有与所述第一保险扣滑动连接的第一引导部,所述第一保险扣可沿着所述第一引导部移至所述锁定状态,以与所述限位部卡接并限制所述第一构件相对所述第二构件折叠;或者,所述第一保险扣可沿着所述第一引导部移至所述解锁状态,以使所述第一保险扣与所述限位部解除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抵持在所述第一保险扣和所述扳机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提供驱使所述第一保险扣移向所述锁定状态的作用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险扣部分自所述第一引导部延伸至所述扳机外,并形成第一操作部。
进一步地,所述扳机设有与所述第二保险扣滑动连接的第二引导部,所述第二保险扣可沿着所述第二引导部移至所述限位状态,以抵接并阻止所述第一保险扣移向所述解锁状态;或者,所述第二保险扣可沿着所述第二引导部移至所述避位状态,以使所述第一保险扣能够移向所述解锁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保险扣部分自所述第二引导部延伸至所述扳机外,并形成第二操作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引导部包括相连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二保险扣可沿着所述第一段移向所述第二段,且在达到所述第二段时处于所述限位状态,在所述第二段中,所述第二保险扣可转动预设角度并限制所述第二保险扣移向所述第一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险扣包括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二保险扣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抵持部相抵的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之间具有驱使所述第二保险扣旋转至预设角度的角度限位结构。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滑板车,包括前述所述的折叠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构件上设置限位部,在第二构件上设置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可相对第二构件活动的第一保险扣和第二保险扣,通过操作第一保险扣,其可切换至与限位部相锁定的锁定状态,或者切换至与限位部解除锁定的解锁状态,以便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折叠或展开,通过操作第二保险扣,其可切换至限制第一保险扣脱离锁定状态的限位状态,或者切换至解除限制的避位状态,当第一保险扣对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锁定时,第二保险扣可对第一保险扣进行锁定,在解锁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时,需要先对第二保险扣进行操作后,才能够对第一保险扣进行操作,从而避免了因误触第一保险扣而造成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脱离锁定的情况,极大提高了锁定机构的可靠性,降低了因误操作而造成行驶危险的概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器处于锁定状态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保险扣与第二保险扣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限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保险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构件;11、限位部;111、第二抵持面;112、第二卡钩部;113、引导面;200、第二构件;21、铰接部;300、锁定机构;31、第一保险扣;310、第一保险扣主体;3101、第一抵持面;3102、第一卡钩部;311、第一操作部;312、第一抵持部;3121、第一限位块;3122、第三抵持面;32、第二保险扣;321、第二操作部;322、第二抵持部;3221、第一接触面;3222、第二接触面;323、抵接头;3231、第二限位块;3232、第四抵持面;33、扳机;331、第一引导部;332、第二引导部;3321、第一段;3322、第二段;3323、第一引导壁;3324、第二引导壁;333、臂部;334、连接部;34、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所示,对应于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器,在一种示意性的场景中,该折叠器可以应用于滑板车。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举例中的折叠器被应用于滑板车,仅是折叠器一种可行的适用场景,在其他可行且不可被明确排除的场景中,该折叠器也可应用于其他类型的代步车。
进一步地,折叠器包括第一构件100、第二构件200以及锁定机构300。第一构件100和第二构件200分别与滑板车的不同部位相接,以实现滑板车的折叠。比如,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构件100与滑板车的立杆(图未示)相接,第二构件200与滑板车的车架(图未示)相接,第一构件100可相对第二构件200折叠,以使立杆折叠于车架上,从而减小滑板车的体积。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构件100和第二构件200还可与其他需要折叠的部位相接,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构件100与第二构件200铰接配合。第一构件100上设有与锁定机构300配合的限位部11,锁定机构300设置在第二构件200上,锁定机构300可锁定在限位部11上,使得第一构件100和第二构件200相对固定,或者解除对限位部11的锁定,使得第一构件100可相对第二构件200转动。
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3所示,锁定机构300包括可相对第二构件200活动的第一保险扣31和第二保险扣32。第一保险扣31可操作地切换至与限位部11相锁定的锁定状态,以限制第一构件100相对第二构件200折叠,或者切换至与限位部11解除锁定的解锁状态,以使第一构件100可相对第二构件200折叠。第二保险扣32可操作地切换至限制第一保险扣31脱离锁定状态的限位状态,或者切换至解除限制的避位状态。
通过在第一构件100上设置限位部11,在第二构件200上设置锁定机构300,锁定机构300包括可相对第二构件200活动的第一保险扣31和第二保险扣32,通过操作第一保险扣31,其可切换至与限位部11相锁定的锁定状态,或者切换至与限位部11解除锁定的解锁状态,以便第一构件100和第二构件200折叠或展开,通过操作第二保险扣32,其可切换至限制第一保险扣31脱离锁定状态的限位状态,或者切换至解除限制的避位状态,当第一保险扣31对第一构件100和第二构件200锁定时,第二保险扣32可对第一保险扣31进行锁定,在解锁第一构件100和第二构件200时,需要先对第二保险扣32进行操作后,才能够对第一保险扣31进行操作,从而避免了因误触第一保险扣31而造成第一构件100和第二构件200脱离锁定的情况,极大提高了锁定机构300的可靠性,降低了因误操作而造成行驶危险的概率。
进一步地,锁定机构300包括连接在第二构件200上的扳机33,第一保险扣31和第二保险扣32均活动设于扳机33上。在一实施例中,扳机33与第二构件200转动连接,扳机33可朝着限位部11转动至第一位置。当第一构件100处于展开状态时,通过转动扳机33至第一位置,第一保险扣31能够移向限位部11并与其卡接,从而使锁定机构300处于锁定状态。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扳机33也可以固定在第一位置处,通过将第一构件100转至展开状态,以带动限位部11移向第一保险扣31并与其卡接。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操作,扳机33优选为与第二构件200转动连接。
具体的,第二构件200包括铰接部21,铰接部21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置。扳机33包括两相对设置的臂部333和承接在两臂部333之间的连接部334,两臂部333远离连接部334的一端分别与不同的铰接部21转动连接。臂部333与连接部334可以一体成型或者分体成型后组装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生产,优选采用一体成型。
扳机33设有与第一保险扣31滑动连接的第一引导部331,第一保险扣31可沿着第一引导部331移至锁定状态,以与限位部11卡接并阻止第一构件100相对第二构件200转动;或者,第一保险扣31可沿着第一引导部331移至解锁状态,以使第一保险扣31与限位部11解除卡接。
参照图4、图5、图7和图8所示,第一引导部331设置在臂部333上,第一引导部331为腰孔,其沿着臂部333的长度方向延伸,两臂部333之间形成有收容第一保险扣31的安装空间。第一保险扣31包括第一保险扣主体310,第一保险扣主体310的两侧分别与两臂部333相接触。第一保险扣主体310和扳机33之间设有弹性件34,弹性件34的抵持方向与第一引导部331的延伸方向一致。弹性件34一端与连接部334相接触,另一端与第一保险扣主体310相接触,弹性件34能够提供驱使第一保险扣31移向锁定状态的作用力。第一保险扣主体310背向连接部334的一面为第一抵持面3101,以在弹性件34的作用下与限位部11相抵紧。弹性件34具体可以采用弹簧、扭簧或者其他具有良好回弹性的结构。
限位部11相对第一构件100的侧壁凸出,限位部11与第一构件100可通过卡接、螺纹连接或者通过紧固件等实现连接。限位部11包括第二抵持面111,当扳机33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抵持面3101可抵持在第二抵持面111上,以锁定第一构件100和第二构件200。
为了提高限位部11与第一保险扣31之间锁定的可靠性,避免因扳机33和/或第一构件100转动,而导致第一抵持面3101和第二抵持面111相互脱离。第一抵持面3101上设有第一卡钩部3102,第二抵持面111上设有第二卡钩部112,第一卡钩部3102与第二卡钩部112相嵌配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钩部3102为自第一抵持面3101向内凹设的槽,第二卡钩部112为凸设在第二抵持面111上的凸部,当第一抵持面3101和第二抵持面111相抵时,第一卡钩部3102与第二卡钩部112嵌设配合。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卡钩部3102可以是凸设在第一抵持面3101上的凸部,第二卡钩部112可以是自第二抵持面111向内凹设的槽,本实用新型在此不作限定。
优选地,第二卡钩部112的外轮廓为弧面或斜面结构,且位于第二抵持面111远离第一构件100的一侧。当扳机33转向第一位置时,第二卡钩部112首先与第一保险扣31相接触,并引导第一保险扣31向着解锁状态移动,以避让限位部11并驱使第一抵持面3101逐渐移向第二抵持面111。无需手动操作第一保险扣31即可实现第一保险扣31与限位部11之间的锁定,锁定操作更为便捷。
优选地,第二抵持面111远离第一构件100的一侧连接有引导面113,引导面113朝着第一构件100的内侧倾斜。通过设置引导面113,当扳机33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构件100在带动限位部11转向展开状态过程中,引导面113首先与第一保险扣31相接触,且可引导第一保险扣31逐渐移向解锁状态,以避让限位部11并驱使第一抵持面3101逐渐接触第二抵持面111。因此使用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取不同的操作方式以实现第一构件100与第二构件200的锁定,适应性更高。
此外,第一保险扣31还包括自第一保险扣主体310与臂部333相接触的边侧穿过第一引导部331延伸至扳机33外的第一操作部311,第一操作部311与第一引导部331滑动配合,使用人员可通过拨动第一操作部311以驱使第一保险扣31沿着第一引导部331的延伸方向移动至解锁状态,且受弹性件34作用,当在撤去对第一操作部311的作用力时,第一保险扣31能够朝着锁定状态移动。
第一保险扣31的工作状态如下:当锁定第一构件100和第二构件200锁定时,将第一构件100展开至第二构件200上,接着扳机33转向第一位置,第一保险扣31在第二卡钩部112的引导下朝解锁状态移动,并使第一抵持面3101逐渐移向第二抵持面111,在此过程中,弹性件34被逐渐压缩,待扳机33完全转至第一位置时,第一抵持面3101与第二抵持面111相贴合,并在弹性件34的作用下实现抵紧;当需要解除锁定时,只需将第一保险扣31拨动至解锁状态,此时第一抵持面3101和第二抵持面111之间存在间距,再将扳机33转离第一位置或将第一构件100朝着折叠状态转动即可。
进一步地,连接部334设有与第二保险扣32滑动连接的第二引导部332,第二引导部332为在第一保险扣31的滑动方向贯通的腰孔,第二引导部332沿着垂直第一保险扣31的滑动方向延伸。第二保险扣32可沿着第二引导部332移至限位状态,以抵接并阻止第一保险扣31移向解锁状态,或者第二保险扣32可沿着第二引导部332移至避位状态,以使第一保险扣31能够移向解锁状态。
参照图5和图6所示,第二保险扣32在第一保险扣31的移动方向上限位于第二引导部332中。第二保险扣32包括与第二引导部332滑动连接的第二抵持部322,第二抵持部322一端自第二引导部332延伸至扳机33外,以形成第二操作部321,第二抵持部322的另一端自第二引导部332延伸向第一保险扣31,以形成抵接头323。第一保险扣31包括第一抵持部312,第一抵持部312设置在第一保险扣主体310朝向连接部334的一面上。使用人员可拨动第二操作部321以驱使第二保险扣32沿着第二引导部332移动至限位状态或避位状态,抵接头323可在第二保险扣32处于限位状态时与第一抵持部312相对应,以阻挡第一保险扣31移向解锁状态。优选地,抵接头323在第一保险扣31未受力状态下与第一保险扣31相接触,以免第一保险扣31在受到抵接头323限位时存在活动余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操作部321和抵接头323的周侧相对第二抵持部322的周侧凸出,第二操作部321与连接部334背离第一保险扣31的一面相接触,抵接头323与连接部334朝向第一保险扣31的一面相接触,以避免第二保险扣32在第一保险扣31移动方向上活动,从而达到抵持并限位第一保险扣31的目的。
优选地,第二引导部332包括相连的第一段3321和第二段3322,第二保险扣32可沿着第一段3321移向第二段3322,且在达到第二段3322时处于限位状态,在第二段3322中,第二保险扣32可转动预设角度并限制第二保险扣32移向所述第一段3321。
具体的,第一段3321包括第一引导壁3323,第二段3322包括第二引导壁3324。第一引导壁3323沿着线性方向延伸向第二段3322,第一引导壁3323数量为两块,且相对设置。第二引导壁3324沿着圆周方向自其中一块第一引导壁3323的端侧延伸至其中另一块第一引导壁3323的端侧。第二抵持部322包括第一接触面3221和第二接触面3222。第一接触面3221为与第一引导壁3323贴合接触的平面。第一接触面3221数量为两个,且与第一引导壁3323一一对应。第二接触面3222连接在两第一接触面3221之间,第二接触面3222为与第二引导壁3324适配的弧面,第二接触面3222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置。两第一接触面3221和两第二接触面3222配合围合成第二抵持部322的周侧。采用上述结构,当第二抵持部322处于限位状态时,通过转动第二抵持部322,从而能够将其限制于第二段3322中,提高其在限位状态的可靠性。
此外,第一抵持部312和第二抵持部322之间具有驱使第二保险扣32旋转至预设角度的角度限位结构,第二抵持部322可在角度限位结构的限制下旋转至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当第二抵持部322旋转至第一极限位置,第一接触面3221朝向第一引导壁3323,从而允许第二抵持部322自第二段3322移向第一段3321,当第二抵持部322旋转至第二极限位置,第二接触面3222朝向第一引导壁3323,从而阻挡第二抵持部322自第二段3322移向第一段3321。通过设置角度限位结构,使用人员可以很方便的旋转至预设角度,以限制第二抵持部322移向第一段3321或者解除限制。
角度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块3121和第二限位块3231,第一限位块3121凸设在第一抵持部312朝向抵接头323的端面上,第二限位块3231凸设在抵接头323朝向第一抵持部312的端面上,第一限位块3121与抵接头323的端面相接触,第二限位块3231与第一抵持部312的端面相抵。第一限位块3121包括第三抵持面3122,第二限位块3231包括第四抵持面3232,第三抵持面3122和第四抵持面3232相对设置,第三抵持面3122和第四抵持面3232之间具有旋转间隙,当第三抵持面3122转至与第四抵持面3232相抵时,第二抵持部322即到达第一极限位置或第二极限位置。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当需要将折叠状态的折叠器展开时,将第一构件100转至第二构件200上,转动扳机33至第一位置,以使第一保险扣31与限位部11相卡接;接着将第二保险扣32自第一段3321移至第二段3322,此时,第二保险扣32的第二抵持部322与第一保险扣31的第一抵持部312相接触,当使用人员拨动第一保险扣31移向解锁状态时将受到第二抵持部322的限位;接着转动第二保险扣32至第二极限位置,以限制其移向第一段3321;当折叠器需要折叠时,将第二保险扣32转至第一极限位置,并将其自第二段3322移回第一段3321;将第一保险扣31拨至解锁状态,以使其与限位部11相脱离,此时将扳机33转离限位部11即可实现第一构件100相对第二构件200的转动折叠。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滑板车,包括前述的折叠器。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折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构件,设有限位部;
第二构件,与所述第一构件铰接;以及
锁定机构,设于所述第二构件上,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可相对所述第二构件活动的第一保险扣和第二保险扣;
其中,所述第一保险扣可操作地切换至与所述限位部相锁定的锁定状态,或者切换至与所述限位部解除锁定的解锁状态;
所述第二保险扣可操作地切换至限制所述第一保险扣脱离所述锁定状态的限位状态,或者切换至解除限制的避位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构件连接的扳机,所述第一保险扣和所述第二保险扣均活动设于所述扳机上;
其中,当所述第一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扳机可转至所述第一位置,并使所述第一保险扣与所述限位部相卡接;或者,
当所述扳机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构件可带动所述限位部转至展开状态,并使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保险扣相卡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机设有与所述第一保险扣滑动连接的第一引导部,所述第一保险扣可沿着所述第一引导部移至所述锁定状态,以与所述限位部卡接并限制所述第一构件相对所述第二构件折叠;或者,
所述第一保险扣可沿着所述第一引导部移至所述解锁状态,以使所述第一保险扣与所述限位部解除卡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抵持在所述第一保险扣和所述扳机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提供驱使所述第一保险扣移向所述锁定状态的作用力。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险扣部分自所述第一引导部延伸至所述扳机外,并形成第一操作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机设有与所述第二保险扣滑动连接的第二引导部,所述第二保险扣可沿着所述第二引导部移至所述限位状态,以抵接并阻止所述第一保险扣移向所述解锁状态;或者,
所述第二保险扣可沿着所述第二引导部移至所述避位状态,以使所述第一保险扣能够移向所述解锁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险扣部分自所述第二引导部延伸至所述扳机外,并形成第二操作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导部包括相连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二保险扣可沿着所述第一段移向所述第二段,且在达到所述第二段时处于所述限位状态,在所述第二段中,所述第二保险扣可转动预设角度并限制所述第二保险扣移向所述第一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险扣包括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二保险扣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抵持部相抵的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之间具有驱使所述第二保险扣旋转至预设角度的角度限位结构。
10.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器。
CN202221256367.6U 2022-05-24 2022-05-24 折叠器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Active CN217598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56367.6U CN217598761U (zh) 2022-05-24 2022-05-24 折叠器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56367.6U CN217598761U (zh) 2022-05-24 2022-05-24 折叠器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98761U true CN217598761U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69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56367.6U Active CN217598761U (zh) 2022-05-24 2022-05-24 折叠器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987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12849B1 (en) Chuck-free latch assembly
JPH0531422U (ja) 折畳型電子機器の構造
CN112238798B (zh) 侧撞保护机构及儿童安全座椅
JP2008542092A (ja) 車両のサンバイザー
TWM497689U (zh) 門用電動鎖具
US11572706B2 (en) Handle-locking mechanism and door lock using such mechanism
JP7457155B2 (ja) 折畳式ロック機構
KR20050021232A (ko) 로드 플로어 래치
CN217598761U (zh) 折叠器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CN215155323U (zh) 折叠组件及车辆
KR20220023687A (ko) 접이식 구조, 접이식 설비 및 접이식 바이크
JP4773154B2 (ja) レバー式カップリング
CN209776527U (zh) 婴儿车锁定装置及婴儿车
CN215883937U (zh) 具有二次保护功能的折叠机构和折叠车
CN211397034U (zh) 一种新型密码锁
CN210685666U (zh) 一种雷达罩锁及雷达罩
CN111911009B (zh) 一种门锁强制锁定结构及具有其的门锁
CN110469210B (zh) 一种新型密码锁
CN217374788U (zh) 折叠器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CN214084609U (zh) 折叠组件及车辆
JP4341750B2 (ja) 携帯型機器の盗難防止用施錠具
CN216496130U (zh) 用于轮椅的高承载力的折叠锁机构
CN114010414B (zh) 一种用于轮椅的折叠锁机构
CN217598760U (zh) 折叠机构及滑板车
CN211893516U (zh) 锁紧机构及折叠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