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98517U - 一种车载终端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终端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98517U
CN217598517U CN202220831249.7U CN202220831249U CN217598517U CN 217598517 U CN217598517 U CN 217598517U CN 202220831249 U CN202220831249 U CN 202220831249U CN 217598517 U CN217598517 U CN 217598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upper cover
mounted terminal
circuit board
trigge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3124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秀辉
郝斌
宋肖丹
刘伟伟
闫龙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tong Bu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tong Bu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tong Bu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tong Bu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3124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98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98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985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终端及车辆,属于车载终端防拆报警技术领域。当车载终端的备用电源处于终端的壳体内时,若人为打开车载终端的上盖,进而断开备用电源对处理器的供电,就无法实现车载终端的防拆报警功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终端内增设微动开关,处理器连接微动开关,当上盖盖装在主壳体上时,微动开关的触发端处于抵压状态,当上盖与主壳体分离时,微动开关的触发端处于分离状态。处理器通过检测微动开关触发端的状态来判断上盖与主壳体是否分离,从而判断车载终端是否被打开,可用于实现车载终端的防拆报警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终端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终端及车辆,属于车载终端防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车载终端能够对车辆运行状态,以及电机、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的工况进行数据采集,并转发到车企远程监控平台,便于企业完成车辆诊断、维修等任务,从而保证车辆运行安全。此外,根据行业法规要求,在商用车行业内,需要在车辆上安装能够监控车辆排放相关信息的车载终端,同时车载终端应具备防拆除技术,确保车载终端不被恶意拆除。
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底座(车载终端安装位置处)设置防拆报警电路实现防拆除报警功能。防拆报警电路中串联有备用电源和防拆按键,防拆按键设置于底座中。当车载终端放入底座时,防拆按键被压下,防拆报警电路无法导通,当车载终端从底座中取出时,防拆按键弹起,防拆报警电路导通,发出报警信号,实现防拆除报警功能。若有人将车载终端和防拆报警电路同时拆除,就无法实现防拆除报警功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对此,还有申请公布号为CN111654301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能够防拆预警的车载终端及其预警方法,车载终端的盒体包括主壳体以及用于盖装在主壳体上的上盖,上盖与主壳体围成安装腔,在安装腔内设置有电路板、超级电容(即备用电源)和用于连接云平台的通信模块,在电路板上设置有MCU(处理器),MCU连接超级电容和通信模块。该方案利用MCU在端子处的一对冗余引脚:输入口引脚和输出口引脚,通过外部连接器相互短接。车载终端未被拆除时,输入口引脚和输出口引脚电平一致(均为高电平),车载终端被拆除时,输出口引脚发生跳变(变为低电平),此时进行报警,提示车载终端被拆除。但该方案存在如下缺陷:车载电池有电时,车载终端采用整车供电,车载电池没电时,采用超级电容供电。在采用超级电容供电时,由于超级电容处于车载终端的盒体内,若人为打开车载终端并拆除车载终端内的超级电容,车载终端就因为断电无法及时进行防拆报警,也即无法检测车载终端是否被打开,车载终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终端及车辆,用于解决现有车载终端在实现防拆报警功能时,难以监测车载终端是否被打开的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终端,包括主壳体和用于盖装在主壳体上的上盖,主壳体与上盖围成安装腔,安装腔内设置有电路板、备用电源和用于连接云平台的通信模块,电路板上安装有处理器,处理器连接备用电源和通信模块,安装腔内还设置有与处理器连接的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包括固定壳体和触发端,固定壳体相对于安装腔固定设置,触发端用于与上盖、主壳体或电路板抵压接触;触发端具有在上盖与主壳体固定连接时与上盖、主壳体或电路板抵压接触的抵压状态,还具有在上盖与主壳体分离时与上盖、主壳体或电路板不接触的分离状态。
当车载终端的备用电源处于终端的壳体内时,若人为打开车载终端的上盖,进而断开备用电源对处理器的供电,就无法实现车载终端的防拆报警功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终端内增设微动开关,处理器连接微动开关,这样处理器就可以向微动开关发送信号以及接收微动开关反馈的信号,进而通过通信模块传递至云平台。微动开关包括固定壳体和触发端,固定壳体相对于安装腔固定设置,触发端用于与上盖、主壳体或电路板抵压接触,触发端具有抵压和分离两个工作状态。当触发端处于抵压状态时,触发端与上盖、主壳体或电路板抵压接触,此时上盖与主壳体固定连接;当触发端处于分离状态时,触发端与上盖、主壳体或电路板不接触,此时上盖与主壳体分离,也即车载终端被打开。
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车载终端被打开时,对触发端的状态进行检测,处理器通过触发端的状态来判断上盖与主壳体是否分离,然后传递至云平台,实现车载终端的防拆报警功能。
进一步地,在上述终端中,触发端朝上设置,以与上盖抵压接触。
触发端朝上设置,从而与上盖抵压接触,便于安装。
进一步地,在上述终端中,上盖包括盖体和固定在盖体下表面上的固定块,固定块用于与触发端抵压接触。
考虑到盖体的厚度,以及微动开关触发端的大小,若直接通过上盖抵压微动开关的触发端,可能使触发端无法压合。通过上盖的盖体内的固定块,对触发端能够更好地进行抵压。
进一步地,在上述终端中,固定壳体固定在电路板上。
微动开关的固定壳体安装在电路板上,相较于微动开关安装在上盖或主壳体上,安装方便。
进一步地,在上述终端中,所述固定壳体固定设置在电路板的中间位置。
微动开关设置于电路板的中间位置,能够使上盖对微动开关的触发端更好地进行抵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载终端,所述车载终端包括主壳体和用于盖装在主壳体上的上盖,主壳体与上盖围成安装腔,安装腔内设置有电路板、备用电源和用于连接云平台的通信模块,电路板上安装有处理器,处理器连接备用电源和通信模块,安装腔内还设置有与处理器连接的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包括固定壳体和触发端,固定壳体相对于安装腔固定设置,触发端用于与上盖、主壳体或电路板抵压接触;触发端具有在上盖与主壳体固定连接时与上盖、主壳体或电路板抵压接触的抵压状态,还具有在上盖与主壳体分离时与上盖、主壳体或电路板不接触的分离状态。
当车辆上车载终端的备用电源处于终端的壳体内时,若人为打开车载终端的上盖,进而断开备用电源对处理器的供电,就无法实现车载终端的防拆报警功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终端内增设微动开关,处理器连接微动开关,这样处理器就可以向微动开关发送信号以及接收微动开关反馈的信号,进而通过通信模块传递至云平台。微动开关包括固定壳体和触发端,固定壳体相对于安装腔固定设置,触发端用于与上盖、主壳体或电路板抵压接触,触发端具有抵压和分离两个工作状态。当触发端处于抵压状态时,触发端与上盖、主壳体或电路板抵压接触,此时上盖与主壳体固定连接;当触发端处于分离状态时,触发端与上盖、主壳体或电路板不接触,此时上盖与主壳体分离,也即车载终端被打开。
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车载终端被打开时,对触发端的状态进行检测,处理器通过触发端的状态来判断上盖与主壳体是否分离,然后传递至云平台,或者处理器将触发端的状态实时传递至云平台,由云平台判断上盖与主壳体是否分离,从而准确判断车载终端是否被打开,实现车载终端的防拆报警功能。
进一步地,在上述车辆中,触发端朝上设置,以与上盖抵压接触。
触发端朝上设置,从而与上盖抵压接触,便于安装。
进一步地,在上述车辆中,上盖包括盖体和固定在盖体下表面上的固定块,固定块用于与触发端抵压接触。
考虑到盖体的厚度,以及微动开关触发端的大小,若直接通过上盖抵压微动开关的触发端,可能使触发端无法压合。通过上盖的盖体内的固定块,对触发端能够更好地进行抵压。
进一步地,在上述车辆中,固定壳体固定在电路板上。
微动开关的固定壳体安装在电路板上,相较于微动开关安装在上盖或主壳体上,安装方便。
进一步地,在上述车辆中,所述固定壳体固定设置在电路板的中间位置。
微动开关设置于电路板的中间位置,能够使上盖对微动开关的触发端更好地进行抵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载终端实施例中车载终端的内部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载终端实施例中车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载终端实施例中车载终端的工作流程图。
图中:1为主壳体,2为上盖,3为电路板,31为处理器,32为微动开关,321为触发端,322为固定壳体,33为电源处理电路,34为备用电源,4为下固定柱,5为上固定柱,6为螺栓,7为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车载终端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载终端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终端壳体和设置于终端壳体内的防拆报警电路。终端壳体包括主壳体1和用于盖装在主壳体上的上盖2,主壳体1与上盖2形成车载终端的安装腔。在主壳体1上设置有接插件,在插接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整车供电线束的主电源输入插头。防拆报警电路设置于终端安装腔内的电路板3上,包括处理器31、线束信号处理电路、电源处理电路33、微动开关检测电路和通信模块。处理器31连接线束信号处理电路、电源处理电路33、微动开关检测电路和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用于车载终端与云平台之间的无线通信。
线束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相互连接的电平转换电路和防护电路。电平转换电路连接处理器31,防护电路可通过T-Box接插件接地。
微动开关检测电路包括相互连接的电平转换及滤波电路、防抖电路、防护电路和微动开关32。电平转换及滤波电路连接处理器31,防护电路连接微动开关的K11端,微动开关32的K12端接地。
电源处理电路33的主电源输入端连接主电源输入插头,电源处理电路33的输出端连接处理器31的供电输入端。在插接件上还设置有电平输出插头和接地插头,线束信号处理电路的电平输出端CON1-11连接电平输出插头,线束信号处理电路的接地端GND与接地插头连接。
防拆报警电路还包括作为备用电源的独立电池,备用电源34连接电源处理电路的备用电源输入端。电源处理电路33包括主电源转换电路、备用电源转换电路、电源切换电路、充电电路和防护电路。主电源输入端通过电源切换电路连接主电源转换电路,备用电源输入端通过电源切换电路连接备用电源转换电路,主电源转换电路和备用电源转换电路均通过防护电路连接电源处理电路33的输出端。主电源输入端通过电源切换电路连接主电源转换电路后的输出通过充电电路连接备用电源34,用于在整车为车载终端供电时向备用电源充电。
如图2所示,在主壳体1内的底部还设置有若干下固定柱4,在上盖2上设置有若干上固定柱5,在电路板3上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上固定柱5为中心开设有通孔的圆筒状,下固定柱4上开设有螺孔。下固定柱4上的螺孔、电路板3上的圆形通孔和上固定柱5中心的通孔同轴对应。当上盖2盖装在主壳体1上时,上固定柱5、圆形通孔和下固定柱4对齐,此时,利用螺栓6自上而下穿过上固定柱5和电路板3后与下固定柱4螺纹连接,从而实现上盖2与主壳体1的固定连接,同时将电路板3固定在主壳体1内的固定位置。
在电路板3上还设置有微动开关32。微动开关32的固定壳体322固定在电路板3的上表面,且处于电路板3的中间位置,微动开关32的触发端321朝上设置。微动开关32的K11端通过微动开关检测电路与处理器31连接,微动开关32的K12端接地。
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微动开关32可在电路板3上偏离中间位置的其他位置进行设置。
上盖2包括盖体以及在盖体内表面上对应微动开关32的位置固定安装的固定块7。当上盖2盖装在主壳体1上时,固定块7对微动开关32的触发端321按压,使触发端321处于抵压状态,微动开关32的K11端和K12端导通;当上盖2与主壳体1分离时,触发端321处于与固定块7不接触的分离状态,微动开关32的K11端和K12端断开。处理器31通过检测微动开关32的K11端的电平信号,从而判断触发端321的状态,进而判断上盖2与主壳体1是否分离,然后通过通信模块传递至云平台,从而实现车载终端的防拆报警功能。
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微动开关32可设置在上盖2的内表面,此时,微动开关32的固定壳体322设置在盖体的内表面,微动开关32的触发端321朝下设置。当上盖2与主壳体1固定连接时,触发端321抵压在电路板3的上表面,即处于抵压状态,当上盖2与主壳体1分离时,触发端321处于与电路板3不接触的分离状态。
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当微动开关32设置于上盖2的内表面时,微动开关32的触发端321朝下设置,还可在电路板3上对应微动开关32的位置开设过孔。当上盖2与主壳体1固定连接时,触发端321通过电路板3上的过孔抵压在主壳体1的底部,即处于抵压状态,当上盖2与主壳体1分离时,触发端321处于与主壳体1不接触的分离状态。
作为其他实施方式,若采用尺寸合适的微动开关,则上盖2仅包括盖体,在盖体上不设置固定块7,当上盖2与主壳体1固定连接时,微动开关32的触发端321直接抵压在上盖2、电路板3或主壳体1上。
本实施例中,备用电源34安装于上盖2内侧,并通过导线分别连接备用电源输入端和充电电路。
接插件还包括与插头对应的插孔,插孔布设在整车上的车载终端的安装位处。插孔包括与主电源输入插头对应的主电源输入插孔、与电平输出插头对应的电平输出插孔,以及与接地插头对应的接地插孔。主电源输入插孔与布设在整车车体内的整车供电线束连接,电平输出插孔与接地插孔通过车端回路线束短接。
车载终端的防拆报警原理为:(1)当车载终端安装于车载终端的安装位时,若整车供电线束为车载终端供电,处理器控制信号处理电路的电平输出端CON1-11输出高电平,此时,由于信号处理电路的电平输出端CON1-11和接地端GND短接,处理器检测电平输出端CON1-11的电平为低电平;当车载终端从车载终端的安装位上拆除时,电平输出端CON1-11和接地端GND的短接状态被解除,处理器检测电平输出端CON1-11的电平为高电平,此时处理器通过通信模块向云平台进行报警,提示车载终端被拆除。
(2)当车载终端安装于车载终端的安装位时,若整车供电线束不能为车载终端供电,处理器通过控制电源切换电路,实现备用电源对车载终端的供电,仍然能够通过上述防拆报警原理进行防拆报警。
(3)若有人恶意拆除车载终端时想要先切断备用电源,需要先将车载终端的上盖拆除,若车载终端的上盖与主壳体分离,微动开关的触发端321的状态由抵压状态转为分离状态,微动开关的K11端的电平发生变换,此时处理器31检测到微动开关的状态发生改变,就可以通过通信模块向云平台进行报警,提示车载终端被拆除。
以下通过如图3所示的流程对车载终端的初始状态和工作状态进行介绍:
1、当车载终端尚未装入车辆,在出厂前进行上电检查,因此时电平输出端CON1-11与接地端GND尚未短接,线束信号处理电路的电平输出端CON1-11为高电平,由工作人员设定车载终端的防拆除检测状态为无效状态。
2、当车载终端安装于整车上时,终端进入工作状态后,处理器31对线束信号处理电路的电平输出端CON1-11进行自动检测,因此时车端回路线束将电平输出端CON1-11和接地端GND短接,处理器检测电平输出端CON1-11的电平即为接地端GND的低电平,车载终端自动设定防拆除检测状态为有效状态。
3、在车载终端的防拆除检测状态为有效状态后,车载终端持续对电平输出端CON1-11和微动开关的K11端进行检测。若检测到电平输出端CON1-11为高电平,表明车载终端的安装状态发生改变,判断为车载终端被拆除;若检测到微动开关的K11端为高电平,表明车载终端被人为恶意拆除,其安装状态发生改变,判断车载终端被拆除;若电平输出端CON1-11和微动开关的K11端均为低电平,表明车载终端正常安装。在车载终端的安装状态发生改变时,通过通信模块向云平台上报。
4、在车载终端正常工作,即车载终端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上述的防拆报警原理(1)~(3)进行防拆报警。
在维修人员对车载终端进行维修时将车载终端拆除,此时仍然向云平台报警,由维修人员通过向云平台报备的方式解除报警状态。
采用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微动开关状态是否发生改变,来判断盖体是否与主壳体分离,以此判断是否存在人为恶意拆除终端的行为,从而保证车载终端的防拆报警功能正常实现,不仅成本低,而且提高了车载终端的可靠性。
车辆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辆,采用车载终端实施例中的车载终端,关于该车载终端的实现,在车载终端实施例中已经介绍的清楚明白,此处不再赘述。

Claims (10)

1.一种车载终端,包括主壳体和用于盖装在主壳体上的上盖,主壳体与上盖围成安装腔,安装腔内设置有电路板、备用电源和用于连接云平台的通信模块,电路板上安装有处理器,处理器连接备用电源和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安装腔内还设置有与处理器连接的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包括固定壳体和触发端,固定壳体相对于安装腔固定设置,触发端用于与上盖、主壳体或电路板抵压接触;触发端具有在上盖与主壳体固定连接时与上盖、主壳体或电路板抵压接触的抵压状态,还具有在上盖与主壳体分离时与上盖、主壳体或电路板不接触的分离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触发端朝上设置,以与上盖抵压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上盖包括盖体和固定在盖体下表面上的固定块,固定块用于与触发端抵压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固定壳体固定在电路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体固定设置在电路板的中间位置。
6.一种车辆,包括车载终端,所述车载终端包括主壳体和用于盖装在主壳体上的上盖,主壳体与上盖围成安装腔,安装腔内设置有电路板、备用电源和用于连接云平台的通信模块,电路板上安装有处理器,处理器连接备用电源和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安装腔内还设置有与处理器连接的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包括固定壳体和触发端,固定壳体相对于安装腔固定设置,触发端用于与上盖、主壳体或电路板抵压接触;触发端具有在上盖与主壳体固定连接时与上盖、主壳体或电路板抵压接触的抵压状态,还具有在上盖与主壳体分离时与上盖、主壳体或电路板不接触的分离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触发端朝上设置,以与上盖抵压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上盖包括盖体和固定在盖体下表面上的固定块,固定块用于与触发端抵压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固定壳体固定在电路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体固定设置在电路板的中间位置。
CN202220831249.7U 2022-04-07 2022-04-07 一种车载终端及车辆 Active CN217598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31249.7U CN217598517U (zh) 2022-04-07 2022-04-07 一种车载终端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31249.7U CN217598517U (zh) 2022-04-07 2022-04-07 一种车载终端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98517U true CN217598517U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64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31249.7U Active CN217598517U (zh) 2022-04-07 2022-04-07 一种车载终端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985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50820A (zh) * 2023-04-20 2023-05-23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福田) 一种基于机密计算协处理器的飞行器管理方法及飞行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50820A (zh) * 2023-04-20 2023-05-23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福田) 一种基于机密计算协处理器的飞行器管理方法及飞行器
CN116150820B (zh) * 2023-04-20 2023-11-24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福田) 一种基于机密计算协处理器的飞行器管理方法及飞行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68577B (zh) 一种爬架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17598517U (zh) 一种车载终端及车辆
CN101337534A (zh) 车载式指纹定位防盗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894037A (zh) 一种电梯困人报警系统及方法
CN208432398U (zh) 一种螺丝松动报警装置及系统
CN207029468U (zh) 一种智能化电池
CN218886676U (zh) 一种智能螺母及预警系统
CN208014112U (zh) 一种防盗装置
CN201340634Y (zh) 组合光字报警装置
CN108417912B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检测装置
CN206805715U (zh) 具有防盗报警功能的远程变压器
CN217360130U (zh) 一种电动汽车供电回路电连接状态检测装置
CN215266948U (zh) 一种智能接地插座
CN217111449U (zh) 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螺母松动预警可视化装置
CN207114671U (zh) 一种电动车智能故障检测仪
CN111442802A (zh) 一种变压器状态监测装置
CN217769605U (zh) 一种电池可视化智能监控管理设备
CN205177120U (zh) 一种电子围栏报警试验器
CN214935090U (zh) 一种物联网监控箱及具有其的电梯监控系统
CN216699566U (zh) 一种智能车充设备
CN220252674U (zh) 一种安防警报装置
CN213199945U (zh) 一种电动车定位装置
CN204884058U (zh) 抽油机断电停机报警系统
CN114062906B (zh) 一种Power板测试装置
CN220859170U (zh) 一种宠物智能饮水机的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