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98370U - 充电终端 - Google Patents

充电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98370U
CN217598370U CN202220711349.6U CN202220711349U CN217598370U CN 217598370 U CN217598370 U CN 217598370U CN 202220711349 U CN202220711349 U CN 202220711349U CN 217598370 U CN217598370 U CN 2175983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cold source
charging terminal
heat exchang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1134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廉志晟
韦隆和
胡明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1134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983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983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983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终端,该充电终端可以为电动车/电动车辆、纯电动车辆、增程式电动车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新能源车辆等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该充电终端的外壳上设置有下凹空间,并且第二开口设置在下凹空间的侧面上,下凹空间可以改变第二开口处的噪声的传播路径,从而可以降低下凹空间处的噪声大小,进而解决了充电终端工作时,发出较大噪音的问题。

Description

充电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终端。
背景技术
充电终端,也称为充电桩,其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相关技术中,充电终端包括充电枪以及与充电枪连接的配电组件。由于充电枪在充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因此,相关技术中在充电枪内设有冷却管路形成液冷充电枪(俗称液冷枪),通过冷却管路对充电枪内的充电线缆进行散热。其中,为了对冷却管路内的冷却液进行换热,充电终端内设有换热器和风扇。换热器与冷却管路连通且用于对冷却管路中的冷却液进行换热,风扇用于对换热器进行散热。
然而,上述充电终端工作时,产生较大的噪声。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终端,在为电动汽车充电时,充电终端所产生的噪声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终端,包括:外壳、液冷枪以及与所述液冷枪的一端连接的冷源组件和配电组件。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具有朝向所述外壳内凹进的下凹空间。所述外壳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冷源组件和所述配电组件均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开设有贯通所述外壳内外的第一开口,所述下凹空间的侧面上开设有贯通所述容纳腔和所述下凹空间的第二开口,且所述冷源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的路径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终端为电动汽车充电时,产生的噪音小。充电时,冷源组件产生的噪音分别通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传递到容纳腔外,从而用户可以听到噪音。由于第二开口设置在下凹空间的侧面上,当冷源组件产生的噪音传递至第二开口处时,下凹空间的结构会改变第二开口处的噪音的传播路径,从而将第二开口处的噪声大小减小,以此减小充电终端整体的噪声。另外,当充电终端工作时,用户靠近第二开口所能够听到的噪声比较小,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凹空间至少具有两个相对的侧面,且所述第二开口开设在所述下凹空间的至少一个所述侧面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凹空间为沉槽,所述沉槽至少具有两个相对的槽侧面、以及位于所述两个槽侧面之间且与所述沉槽的槽口相对的槽底。所述沉槽的至少一个所述槽侧面上开设有所述第二开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凹空间为通槽,所述通槽贯通所述外壳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且所述通槽具有两个相对的槽侧面、以及位于两个所述槽侧面之间且相对的槽顶面和槽底面,所述通槽的至少一个所述槽侧面上开设有所述第二开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中的其中一个为进风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中的另一个为出风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配电腔和换热腔。所述配电腔位于所述换热腔之上,或者,所述配电腔位于所述换热腔之下。所述配电组件位于所述配电腔,所述冷源组件位于所述换热腔。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与所述换热腔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外壳的侧壁上,且所述冷源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防回流件,所述第一防回流件设置在所述换热腔内,且所述第一防回流件设在所述冷源组件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所述第一防回流件用于防止所述换热腔内的热风回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防回流件为管状结构,所述第一防回流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换热腔的侧壁抵触,所述第一防回流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冷源组件抵触,以使所述冷源组件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或者出风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下凹空间的侧面上,且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沿着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在所述下凹空间的同一侧面上间隔设置。所述冷源组件的进风侧朝向所述下凹空间上开设有所述第二开口的侧面设置,所述冷源组件的出风侧与所述换热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口为进风口,所述第二开口为出风口,且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之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防回流件,所述第二防回流件设置在所述换热腔内,且所述第二防回流件和所述冷源组件将所述换热腔分隔为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液冷枪的至少部分容纳在所述下凹空间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液冷枪内具有冷却管路,所述冷源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却管路的进口连通,所述冷源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冷却管路的出口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位于所述换热腔内且与所述冷源组件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配电腔内且与所述液冷枪的冷却管路的进口连通。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位于所述换热腔内且与所述冷源组件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配电腔内且与所述液冷枪的所述冷却管路的出口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冷源组件包括风扇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出液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换热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连通,且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的路径上。所述风扇位于所述换热器朝向或背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二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处。
结合附图,根据下文描述的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实施形式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但应了解,说明书和附图仅用于说明并且不作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的定义,详见随附的权利要求书。本申请实施例的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在以下描述中阐述,而且部分将从描述中显而易见,或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实践得知。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各方面和优点可以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书中特别指出的手段和组合得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终端的第一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终端的第二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充电终端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凹空间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开口的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凹空间为沉槽时的外壳的第三立体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外壳的剖视图;
图7为图2所示的外壳的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隔板的剖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开口设置在外壳的前面上的立体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外壳的剖视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开口设置在外壳的背面上的立体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外壳的剖视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状结构的第一防回流件的剖视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防回流件的剖视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防回流件的剖视图;
图16为15中的第二防回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终端的第二剖视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扇在换热器的出风侧的剖视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扇在换热器的进风侧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外壳;110、容纳腔;111、配电腔;112、换热腔;
120、第一开口;130、第二开口;
200、液冷枪;
300、冷源组件;310、换热器;320、风扇;
400、配电组件;500、下凹空间;510、下凹空间的侧面;600、隔板;700、第一防回流件;
800、第二防回流件;810、第一回流件;820、第二回流件;
910、进液管;920、出液管;930、第一过滤器;940、第二过滤器;
X、外壳的长度方向;Y、外壳的宽度方向;Z、外壳的高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随着电动汽车的续航持续增加,需要快速的将电动汽车的续航充满,相关技术是通过提高充电枪的充电电流来实现的,然而,提高充电电流的同时热量的产生速度也会增加。为了满足用户的日常使用以及充电要求,在充电枪内设有冷却管路形成液冷充电枪(俗称液冷枪),通过冷却管路对充电枪内的充电线缆进行散热。其中,为了对冷却管路内的冷却液进行换热,充电终端内设有换热器和风扇。换热器与冷却管路连通且用于对冷却管路中的冷却液进行换热,风扇用于对换热器进行散热。
充电终端还包括:外壳。该外壳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冷源组件和配电组件。外壳上设有贯通外壳内外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设置在外壳的两个相对侧壁上,从而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在容纳腔内形成空气对流换热通道,冷源组件设置在该空气对流换热通道上,从而冷却液可以与外壳外的空气进行换热,以降低冷却液的温度。然而,当充电终端工作时,冷源组件会产生噪音,该噪音会通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传递至外壳外,因此,充电终端至少具有两个噪声点,分别是第一开口处和第二开口处,从而导致充电终端产生较大的噪音。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终端,该充电终端的外壳上设置有朝向外壳内凹进的下凹空间,将形成空气对流换热通道的两个开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下凹空间的侧面上。当冷源组件产生的噪声通过开设在下凹空间上的开口传递至外界时,下凹空间的结构可以改变噪声的传播路径,从而可以降低下凹空间的开口处的噪音大小。因此,当用户位于下凹空间附近时,用户听到的噪音小,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另外,下凹空间还可以用于收纳充电枪,以避免充电枪损坏。除此之外,当充电枪不使用且收纳在下凹空间内时,可以避免灰尘等异物进入容纳腔内,从而提高冷源组件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终端可以为电动车/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简称EV)、纯电动汽车(Pure Electric Vehicle/Battery Electric Vehicle,简称:PEV/BEV)、增程式电动汽车(Range Extended Electric Vehicle,简称RE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简称:PHEV)等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终端的结构进行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终端的第一立体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终端的第二立体图,图3为图1所示的充电终端的剖视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凹空间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开口的剖视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终端,如图1和图3所示,该充电终端至少包括:外壳100、液冷枪200以及与液冷枪200的一端连接的冷源组件300和配电组件400。如图1和图2所示,外壳100的侧壁上具有朝向外壳100内凹进的下凹空间500。凹进指的是部分外壳100的侧壁沿朝向外壳100的内部的方向向内凹陷,从而限定出下凹空间500,例如,凹进方向为图1中的X向、Y向、倾斜于图1中的Z向的方向、与图1中X向共面且相交的方向等方向。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下凹指的外壳100的部分侧壁向内凹进。
如图3所示,外壳100内具有容纳腔110,冷源组件300和配电组件400均安装在容纳腔110内。冷源组件300与液冷枪200内的冷却管路限定出供冷却液循环流动的回路。例如,冷源组件300的输出端与冷却管路的输入端连通,从而通过冷源组件300散热后的冷却液可以再次回流至冷却管路中。冷源组件300的输入端与冷却管路的输出端连通,从而吸收了液冷枪200产生的冷却液可以进入冷源组件300内,进而冷却液所携带的热量可以与容纳腔110内的空气换热。另外,冷却液可以循环往复的带走液冷枪200时所产生的热量,以保证液冷枪200的正常使用。配电组件400用于将液冷枪200内的充电线缆与供电电网连接,并可以控制充电线缆内的充电电流的大小。
如图1所示,容纳腔110的内壁上开设有贯通外壳100内外的第一开口120,从而外壳100内外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一开口120进行交换,例如,外界的空气通过第一开口120进入容纳腔110内,或者,容纳腔110内的空气通过第一开口120导出至外界。
其中,如图3所示,下凹空间500的侧面510上开设有贯通容纳腔110和下凹空间500的第二开口130。下凹空间500的侧面510指的是与外壳100的侧壁垂直或相交的侧面。第二开口130使得外壳100内外的空气可以与容纳腔110内的空气交换,例如,外壳100外的空气通过进入容纳腔110内,或者,容纳腔110内的空气通过第二开口130进入外壳100外。
其中,冷源组件300位于第一开口120和第二开口130连通的路径上,第一开口120和第二开口130之间形成空气对流换热通道,外壳100外的空气通过空气对流换热通道与冷源组件300换热,以带走冷却液的热量。另外,吸收冷却液的热量的空气变为热空气,该热空气通过空气对流换热通道的出口离开容纳腔110,从而将液冷枪200产生的热量传输至充电终端外的外界环境中。
需要说明的是,冷源组件300位于第一开口120和第二开口130连通的路径指的是容纳腔110内空气流动的路径,该路径贯穿容纳腔110,从而外界的空气可以带走冷却液的热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开口120的数量可以是至少一个,另外,第一开口120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第一开口120和冷源组件300的位置而定,在此不作具体限制。例如,当第一开口120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第一开口120可以设置在外壳100的同一表面上或相邻表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开口130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所有的第二开口130可以设置在下凹空间500的同一侧面上。或者,一部分第二开口130设置在下凹空间500的一些侧面上,另一部分第二开口130设置在下凹空间500的另一些侧面上。其中,下凹空间500的部分侧面可以没有设置第二开口130,或者,下凹空间500的每个侧面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开口130。
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下凹空间500的两个相对的侧面510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开口130。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开口120和第二开口130均包括至少一个多边形孔或圆孔,或者,第一开口120和第二开口130均包括至少一个多边形孔和至少一个圆孔。例如,第一开口120和第二开口130均可以为方孔,另外,方孔的数量为多个。或者,第一开口120和第二开口130均可以为百叶孔,一方面可以实现容纳腔110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外界的水进入容纳腔110内。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所示,沿外壳100的高度方向,第一开口120的底端与外壳100的底端之间具有第一间距值,如此设置,使得第一开口120距离底面有一定的高度,能够避免第一开口120离底面太近而导致第一开口120吸尘堵塞。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所示,沿外壳100的高度方向,第二开口130的底端与外壳100的底端之间具有第二间距值,如此设置,使得第二开口130距离底面有一定的高度,能够避免第二开口130离底面太近而导致第二开口130吸尘堵塞。
综上所述,当第二开口130设置在下凹空间500的侧面510上时,一方面可以降低第二开口130处的噪声大小,另一方面可以将第二开口130隐藏,从而外壳100的表面上能够被用户直接看到的开口数量变少,以提高充电终端的美观性。例如,以图1所示的充电终端为例,第一开口120设置在充电终端的右侧面上,下凹空间500设置在充电终端的前面上,充电终端的左侧面和前面处的噪声较小,用户位于充电终端的前面或左侧面时,用户听到的噪声小。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下凹空间500至少具有两个相对的侧面,例如,下凹空间500具有两个、三个、四个等多个侧面,另外,第二开口130开设在下凹空间500的至少一个侧面上,例如,所有的第二开口500均设置在同一个侧面上,或者,一部分侧面上开设有第二开口130。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避免第二开口130设置在外壳100的边缘处,另一方面有下凹空间500上具有较大的区域用于开设第二开口130,以满足第二开口130处的空气交换的效率要求。
可以理解的是,下凹空间500至少具有两个相对的侧面,可以提高第二开口130的数量。例如,当第二开口130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可以提高外壳100外的空气与容纳腔110内的空气的交换速率。例如,当第二开口130为进气口时,可以提高外界空气进入容纳腔110的进气速率。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凹空间为沉槽时的外壳的第三立体图,图6为图5所示的外壳的剖视图。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如图5和6所示,下凹空间500可以为沉槽,沉槽指的是外壳100的部分侧壁向容纳腔110的内部凹陷,从而外壳100的外表面上限定出一个向内凹陷的凹槽。沉槽至少具有两个相对的槽侧面、以及位于两个槽侧面之间且与沉槽的槽口相对的槽底。沉槽的至少一个槽侧面上开设有第二开口130。需要说明的是,沉槽的槽侧面与外壳100的侧壁连接。槽底与槽侧面连接,另外,沿外壳100的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槽底紧靠容纳腔110的中心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充电终端立着放置,所以,沉槽还可以包括两个相对的槽顶面和槽底面,槽顶面和槽底面位于两个槽侧面之间且与槽底相连,两个槽侧面、槽底面、槽顶面和槽底共同围成下凹空间500。
可以理解的是,沉槽的槽底、沉槽的两个槽侧面、槽顶面和槽底面以及外壳100的内壁共同限定出容纳腔110。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5所示,构成沉槽的部分外壳100的侧壁为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开口端与外壳100的侧壁紧固连接,筒状结构的封闭端靠近容纳腔110的中心设置。其中,筒状结构的纵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的环状结构。筒状结构的纵截面平行于外壳100的高度方向。
一些示例中,当沉槽具有两个半圆形的槽侧面以及一个圆形槽底时,沉槽被构造成圆形槽。
另一些示例中,当沉槽具有两个弧形的槽侧面以及一个椭圆形槽底时,沉槽被构造成椭圆形槽。
又一些示例中,沉槽具有四个槽侧面以及一个槽底时,沉槽为四边形槽。另外,当槽底为矩形时,沉槽可以为矩形槽。
一些示例中,沉槽的每个槽侧面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开口130,另外,沉槽的每个槽侧面上的第二开口130的数量可以相同或不相同。
一些示例中,沉槽的每个槽侧面上的第二开口130形状可以不同,另外,沉槽的每个槽侧面上的第二开口130也可以不同,以适应沉槽的形状。
图7为图2所示的外壳的剖视图。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如图7所示,下凹空间500为通槽,通槽贯通外壳100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且通槽具有两个相对的槽侧面、以及位于两个槽侧面之间且相对的槽顶面和槽底面,通槽的至少一个槽侧面上开设有第二开口130。通槽的槽顶面、槽底面指的是在外壳100的高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个侧面。通槽的两个相对的槽侧面指的是在外壳100的长度方向(如图1或图3中X方向)或宽度方向(如图1中Y方向)上相对的两个侧面。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7所示,构成通槽的外壳100的部分侧壁的结构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从而外壳100的形状为一个环状结构,外壳100的中心孔为通槽。因此,外壳100可以包括管状部和套装在管状部上的壳体部,管状部的外壁与壳体部的内壁共同限定出容纳腔110。
通槽的形状可以根据通槽的槽侧面、槽顶面、槽底面的形状和大小而定,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一些示例性中,通过槽侧面、槽顶面和槽底面构造出的管状结构的纵截面为椭圆形或圆形。其中,管状结构的纵截面垂直于外壳100的高度方向。
另一些示例性中,通过槽侧面、槽顶面和槽底面构造出的管状结构的纵截面为多边形的环状结构,例如,管状结构的纵截面为三边形、四边形或五边形等多边形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当通槽的至少两个槽侧面开设有第二开口130时,具有第二开口130的每个槽侧面上所开设的第二开口130的数量和/或形状可以相同或不相同。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开口120和第二开口130中的其中一个为进风口,第一开口120和第二开口130中的另一个为出风口。当第一开口120为进风口时,对应地,第二开口130为出风口,空气的流动方向是外界的空气通过第一开口120进入容纳腔110内,随后穿过冷源组件300并通过第二开口130离开容纳腔110。或者,当第一开口120为出风口时,对应地,第二开口130为进风口,空气的流动方向是外界的空气通过第而开口进入容纳腔110内,随后穿过冷源组件300并通过第一开口120离开容纳腔110。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隔板的剖视图。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如图8所示,外壳100内设有隔板600,隔板600位于容纳腔110内、且将容纳腔110分隔成配电腔111和换热腔112。沿外壳100的高度方向,配电腔111位于换热腔112之上。第一开口120和第二开口130均与换热腔112连通。配电组件400位于配电腔111,冷源组件300位于换热腔112,如此设置,可以避免配电腔111内的温度过高而导致配电组件400中的部分零件受热过高而损坏。
当配电组件400和冷源组件300均位于同一腔体中时,冷却液所携带的热量通过冷源组件300与容纳腔110中的空气换热,从而容纳腔110内的空气温度逐渐上升,导致容纳腔110内的环境温度升高。由于配电组件400上的部分零件可以承受的工作温度较低,当容纳腔110内的环境温度超过零件的工作温度,便会导致该零件损坏,从而配电组件400停止工作。例如,配电组件400中的电路板。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隔板600将容纳腔110分隔成配电腔111和换热腔112,在换热腔112内的环境温度上升时,配电腔111内的温度可以保持相对温度,不会对配电组件400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从而可以提高配电组件400工作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沿外壳100的高度方向,配电腔111位于换热腔112之上,沿高度方向布置充电终端,从而可以减小充电终端的长度和/或宽度尺寸。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开口120位于外壳100的侧壁上,且冷源组件300位于第一开口120和第二开口130之间,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开口120位于下凹空间500之外。另外,第一开口120设置在外壳100的侧壁上,可以提高第一开口120的开口大小或数量。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开口120位于外壳100上与开设有第二开口130的下凹空间500的侧面510相对的侧面上。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外壳100的形状为长方体结构,下凹空间500为通槽,且通槽的纵截面为矩形环,第二开口130位于通槽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槽侧面上,第一开口120位于外壳100的右侧面上。通槽的竖直方向平行于外壳100的高度方向。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开口设置在外壳的前面上的立体图;图10为图9所示的外壳的剖视图。
在另一些示例中,如图9所示,第一开口120位于外壳100的前面上,外壳100的前面与下凹空间500上开设第二开口130的侧面相交。其中,外壳100的前面指的充电终端使用时朝向用户的表面,外壳100的背面与外壳100的前面相对。示例性地,如图10所示,外壳100的形状为长方体结构,下凹空间500为通槽,且通槽的纵截面为矩形环,第二开口130位于通槽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槽侧面上,第一开口120位于外壳100的前面上,且第一开口120位于冷源组件300和容纳腔110的内壁之间。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开口设置在外壳的背面上的立体图;图12为图11所示的外壳的剖视图。
在又一些示例中,如图11所示,第一开口120位于外壳100的背面上,外壳100的背面与下凹空间500上开设第二开口130的侧面相交。示例性地,如图12所示,外壳100的形状为长方体结构,下凹空间500为通槽,且通槽的纵截面为矩形环,第二开口130位于通槽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槽侧面上,第一开口120位于外壳100的背面上,且第一开口120位于冷源组件300和容纳腔110的内壁之间。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当第一开口120设置在外壳100的侧壁上时,如图3所示,充电终端还包括:第一防回流件700,第一防回流件700设置在换热腔112内,且第一防回流件700设在冷源组件300与第一开口120之间,第一防回流件700用于防止换热腔112内的热风回流。如此设置,冷却液所传递至换热腔112内的热量能够被传递至换热腔112外的外界环境中,以确保循环往复的冷却液可以将液冷枪200的温度降低下来。
充电终端工作时,与冷源组件300换热后的空气会变成热空气,热空气会通过换热腔112的出气口导出容纳腔110,然而,由于换热腔112的出气口的开口大小以及外壳100外的环境状况,可能导致部分热空气不能离开换热腔112或者热空气回流至容纳腔110内并与冷源组件300接触,从而导致冷源组件300与换热腔112内的换热量变小。换热量指的冷却液通过冷源组件300能够传递至换热腔112内的热量。
如图8所示,当第一开口120为出风口,且第二开口130为进风口时,第一防回流件700限定出连通冷源组件300和第一出口的出风通道,能够将换热腔112内的热空气排出,避免热空气与从第二开口130进入且温度较低的冷空气接触。其中,冷空气指的是与待排出换热腔112的热空气相比,进入换热腔112的空气的温度低于待排出换热腔112的热空气的温度,因此,将进入换热腔112内的空气称为冷空气。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状结构的第一防回流件的剖视图。
如图13所示,当第一开口120为进风口,且第二开口130为出风口时,第一防回流件700限定出连通冷源组件300和第一出口的进风通道,第一防回流件700避免了从第一开口120进入且温度较低的冷空气与换热腔112内的热空气接触,确保了冷源组件300与冷空气的换热量。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3所示,第一防回流件700为管状结构。第一防回流件700的第一端与换热腔112的侧壁抵触,第一防回流件700的第二端与冷源组件300抵触,以使冷源组件300与第一开口120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或者出风通道,从而热空气或冷空气可以沿第一防回流件700的内部导出或进入。
第一防回流件700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冷源组件300和/或换热腔112的内壁结构而定,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制。示例性地,第一防回流件700的纵截面为多边形的环状结构,例如,第一防回流件700的纵截面为四边形、五边形等环状结构。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防回流件700为板状结构,第一防回流件700的第一端与换热腔112的侧壁抵触,第一防回流件700的第二端与冷源组件300抵触,第一防回流件700和换热腔112的底壁使得冷源组件300与第一开口120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或者出风通道,从而热空气或冷空气可以沿第一防回流件700的内部导出或进入。
其中,第一防回流件700的纵截面包括至少两段连接的板状段,第一防回流件700的纵截面垂直于外壳100的高度方向。板状段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冷源组件300的结构而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制。另外,板状段可以是平板结构或弧形板结构。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防回流件的剖视图。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如图14所示,第一开口120位于下凹空间500的侧面510上,且第一开口120和第二开口130沿着外壳100的高度方向(如图1或图3中Z方向)在下凹空间500的同一侧面上间隔设置。当充电终端工作时,下凹空间500的结构可以改变噪音在第一开口120处的传播路径,从而可以降低第一开口120处的噪音大小,进而可以减小充电终端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大小,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另外,可以将第一开口120隐藏,以提升充电终端的美观性。冷源组件300的进风侧朝向下凹空间500上开设有第二开口130的侧面设置,冷源组件300的出风侧与换热腔112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隔,能够确保第一开口120和第二开口130限定出空气对流换热通道,以确保冷空气与冷却液换热,另外,热空气可以排出换热腔112。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4所示,第一开口120和第二开口130可以位于下凹空间500的同一侧面上,或者,第一开口120和第二开口130可以位于下凹空间500的不同侧面上。
充电终端工作时,冷空气从进风口进入换热腔112内并朝冷源组件300运动,以使得冷空气与冷源组件300换热并称为热空气,热空气从冷源组件300的出风侧流动至换热腔112的出风口。其中,换热腔112的进风口可以是第一开口120,对应地,换热腔112的出风口为第二开口130。或者,换热腔112的出风口可以是第一开口120,对应地,换热腔112的进风口为第二开口130。
第一开口120和第二开口130沿着外壳100的高度方向在下凹空间500的同一侧面上间隔设置,可以减小热空气和冷空气接触面积,以确保换热量。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防回流件的剖视图。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如图15所示,当第一开口120也设置在下凹空间500的侧面510上时,第一开口120为进风口,第二开口130为出风口,且第二开口130位于第一开口120之上,如此设置,可以提高热空气离开换热腔112的速率。其中,图15中的箭头走向代表空气在换热腔112中的流动路径。
利用热空气上浮的特性,热空气可以自动地从第二开口130导出,避免了热空气与从第一开口120进入的冷空气接触。另外,还可避免热空气滞留在换热腔112而影响冷却液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当第一开口120也设置在下凹空间500的侧面510上时,如图14所示,充电终端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防回流件800。第二防回流件800设置在换热腔112内,且第二防回流件800和冷源组件300将换热腔112分隔为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避免了热空气回流至换热腔112内,从而避免了热空气与冷空气接触而导致冷却液的换热量降低,进而降低冷却液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4所示,第二防回流件800为管状结构。第二防回流件800的第一端与冷源组件300抵触,第二防回流件800的第二端与换热腔112的内壁抵触,从而第二防回流件800与第一开口120或第二开口130连通,进而第二防回流件800和冷源组件300将换热腔112分隔为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以免热空气或冷空气接触。示例性地,当第一开口120为进风口,第二开口130为出风口,且第二开口130位于第一开口120之上时,管状结构的第二防回流件800限定出连通第一开口120和冷源组件300的进风通道。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二防回流件800为板状结构。第二防回流件800的第一端与冷源组件300抵触,第二防回流件800的第二端与换热腔112的内壁抵触,从而第二防回流件800和换热腔112的底壁限定出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以免热空气或冷空气接触。示例性地,当第一开口120为进风口,第二开口130为出风口,且第二开口130位于第一开口120之上时,板状结构的第二防回流件800与换热腔112的底壁共同限定出连通第一开口120和冷源组件300的进风通道。
图16为15中的第二防回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又一些示例中,如图16所示,第二防回流件800包括第一回流件810和第二回流件820。第一回流件810和第二回流件820分别设置在冷源组件300的进风侧和出风侧,并且第一回流件810和第二回流件820分别与换热腔112的不同侧壁接触,以将换热腔112分隔为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回流件810和第二回流件820的结构可以相同或不相同,例如,第一回流件810为管状结构,第二回流件820为板状结构。或者,第一回流件810和第二回流件820均为板状结构。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如图1所示,液冷枪200的至少部分容纳在下凹空间500中,一方面可以在液冷枪200不使用时,避免液冷枪200损坏,另一方面在液冷枪200可以用于封堵设置在下凹空间500的侧面510上的第一开口120和/或第二开口130,以免外界风吹时灰尘等异物进入换热腔112内。
在一些示例中,液冷枪200的连接端与下凹空间500的顶侧面紧固连接,并且下凹空间500的顶侧面设置有供液冷枪200的冷却管路和充电线缆穿过的通孔。下凹空间500上设置有用于与液冷枪200的自由端可拆卸连接的夹持结构,从而液冷枪200不使用时,可收纳在下凹空间500内。示例性地,夹持结构可以为挂钩或弹性夹等夹持机构。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液冷枪200内具有冷却管路,冷源组件300的输出端与冷却管路的进口连通,冷源组件300的输入端与冷却管路的出口连通。如此设置,冷却液可以在冷却管路和冷源组件300限定出的回路中循环流动,循环往复的将液冷枪200产生的热量带走,以确保液冷枪200的温度处于安全范围内。
可以理解的是,冷源组件300还包括:设置在换热腔112内的循环泵,循环泵用使得冷却液能够循环流动。
在一些示例中,冷却管路包括至少一根冷却进管以及至少一根冷却出管。所有的冷却进管的第一端限定出冷却管路的进口,冷却进管的第二端与冷却出管的第一端连通。所有的冷却出管的第二端限定出冷却管路的出口。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为从冷却进管的第一端进入冷却管路,并通过冷却出管的第二端离开冷却管路。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终端的第二剖视图。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如图17所示,充电终端还包括:进液管910和出液管920,进液管910的一端位于换热腔112内且与冷源组件300的输出端连通,进液管910的另一端位于配电腔111内且与液冷枪200的冷却管路的进口连通。出液管920的一端位于换热腔112内且与冷源组件300的输入端连通,出液管920的另一端位于配电腔111内且与液冷枪200的冷却管路的出口连通。
充电终端工作时,从冷却管路的出口流出的冷却液通过出液管920进入冷源组件300,在冷源组件300中的冷却液与换热腔112中的空气进行换热,以将冷却液携带的热量传递至换热腔112的空气中。换热完成的冷却液通过进液管910再次进入冷却管路并吸收液冷枪200所产生的热量,最后再通过出液管920进入冷源组件300。如此循环往复,可以确保液冷枪200的温度处于安全范围内。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扇在换热器的出风侧的剖视图;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扇在换热器的进风侧的剖视图。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如图18所示,冷源组件300包括风扇320和换热器310。换热器310的输入端与出液管920的一端连通,换热器310的输出端与进液管910的一端连,从而可以提高冷却液与换热腔112内的空气的换热面积,以提高冷却液的换热效率。换热器310位于第一开口120和第二开口130连通的路径上,确保了换热器310能够与进入换热腔112内的冷空气进行换热。风扇320位于换热器310朝向或背向第一开口120的一侧,风扇320可以提高空气与换热器310的对流速度,从而可以提高换热器310与空气的换热效率。
如图18所示,当第一开口120为进风口,第二开口130为出风口时,风扇320靠近第二开口130,风扇320可以提高热空气流出换热腔112的速率,另外,还可以避免热空气回流至换热腔112内。如图19所示,当第一开口120为进风口,第二开口130为出风口时,风扇320靠近第一开口120,可以提高外界的空气进入换热腔112内的速率,以确保换热腔112内的空气始终处于流动状态。
在一些示例中,换热器310为板状结构,以增加冷却液与换热腔112内的空气的换热面积。例如,换热器310为管翅式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等换热器310。
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如图17所示,充电终端还包括:第一过滤器930和第二过滤器940。第一过滤器930设置在第一开口120处,第一过滤器930可以过滤从第一开口120进入或离开换热腔112的空气,以免换热腔112内堆积灰尘、小石子等颗粒物。第二过滤器940设置在第二开口130处,第二过滤器940可以过滤从第二开口130离开或进入换热腔112的空气。以免换热腔112内堆积灰尘、小石子等颗粒物。
第一过滤器930和第二过滤器940均可以是多边形的板状结构,另外,第一过滤器930和第二过滤器940的形状可以相同或不相同。例如,第一过滤器930为四边形的板状结构,第二过滤器940为五边形的板状结构。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过滤器930为第一防尘网,第一防尘网可以位于换热腔112内或换热腔112之外。另外,第一防尘网可以通过卡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与外壳100紧固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过滤器940为第二防尘网,第二防尘网可以位于换热腔112内或换热腔112之外。另外,第二防尘网可以通过卡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与外壳100紧固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充电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液冷枪以及与所述液冷枪的一端连接的冷源组件和配电组件;
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具有朝向所述外壳内凹进的下凹空间;
所述外壳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冷源组件和所述配电组件均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
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开设有贯通所述外壳内外的第一开口,所述下凹空间的侧面上开设有贯通所述容纳腔和所述下凹空间的第二开口,且所述冷源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的路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空间至少具有两个相对的侧面,且所述第二开口开设在所述下凹空间的至少一个所述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空间为沉槽,所述沉槽至少具有两个相对的槽侧面、以及位于所述两个槽侧面之间且与所述沉槽的槽口相对的槽底;
所述沉槽的至少一个所述槽侧面上开设有所述第二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空间为通槽,所述通槽贯通所述外壳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且所述通槽具有两个相对的槽侧面、以及位于两个所述槽侧面之间且相对的槽顶面和槽底面,所述通槽的至少一个所述槽侧面上开设有所述第二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充电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中的其中一个为进风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中的另一个为出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充电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配电腔和换热腔;
所述配电腔位于所述换热腔之上,或者,所述配电腔位于所述换热腔之下;
所述配电组件位于所述配电腔,所述冷源组件位于所述换热腔;
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与所述换热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外壳的侧壁上,且所述冷源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防回流件,所述第一防回流件设置在所述换热腔内,且所述第一防回流件设在所述冷源组件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所述第一防回流件用于防止所述换热腔内的热风回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回流件为管状结构,所述第一防回流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换热腔的侧壁抵触,所述第一防回流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冷源组件抵触,以使所述冷源组件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或者出风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下凹空间的侧面上,且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沿着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在所述下凹空间的同一侧面上间隔设置;
所述冷源组件的进风侧朝向所述下凹空间上开设有所述第二开口的侧面设置,所述冷源组件的出风侧与所述换热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为进风口,所述第二开口为出风口,且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之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防回流件,所述第二防回流件设置在所述换热腔内,且所述第二防回流件和所述冷源组件将所述换热腔分隔为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充电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枪的至少部分容纳在所述下凹空间中。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枪内具有冷却管路,所述冷源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却管路的进口连通,所述冷源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冷却管路的出口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充电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位于所述换热腔内且与所述冷源组件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配电腔内且与所述液冷枪的冷却管路的进口连通;
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位于所述换热腔内且与所述冷源组件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配电腔内且与所述液冷枪的所述冷却管路的出口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充电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源组件包括风扇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出液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换热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连通;
且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的路径上;
所述风扇位于所述换热器朝向或背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充电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
所述第一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处;
所述第二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处。
CN202220711349.6U 2022-03-28 2022-03-28 充电终端 Active CN2175983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11349.6U CN217598370U (zh) 2022-03-28 2022-03-28 充电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11349.6U CN217598370U (zh) 2022-03-28 2022-03-28 充电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98370U true CN217598370U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65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11349.6U Active CN217598370U (zh) 2022-03-28 2022-03-28 充电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983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40902A1 (zh) 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及汽车
KR100937903B1 (ko) 전지팩의 밀폐형 열교환 시스템
CN109600962B (zh)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散热装置和车辆
JP2007042642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CN210074100U (zh) 电池包及电池包散热结构
CN114614154B (zh) 电池包
CN114630549A (zh) 机柜组件及换热器
CN210669578U (zh) 充电器及无人设备
CN217598370U (zh) 充电终端
CN112490569B (zh) 一种微流道式电池液体冷却结构
CN219592959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车辆
CN219163515U (zh) 一种储能电池插箱的散热结构及储能电池插箱
KR20130054761A (ko) 차량용 배터리 조립체
KR101914993B1 (ko) 전기 차량용 배터리 쿨러
CN113540613B (zh) 基于极耳散热的软包电芯模组及电池包
CN215379559U (zh) 机柜组件及换热器
CN115411402A (zh) 散热装置及电池模组
KR20220105841A (ko) 배터리팩 냉각장치
CN111564728B (zh) 电连接器
CN211177506U (zh) 一种采用帕尔贴效应的导风器
CN210570165U (zh) 散热器和车辆
CN220367993U (zh) 一种电池箱散热装置
CN220852397U (zh) 用于空调器的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N112467170B (zh) 散热器
CN220021280U (zh) 一种冷却装置、电池包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