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89565U - 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导线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导线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89565U
CN217589565U CN202221206096.3U CN202221206096U CN217589565U CN 217589565 U CN217589565 U CN 217589565U CN 202221206096 U CN202221206096 U CN 202221206096U CN 217589565 U CN217589565 U CN 2175895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proof
hole
wire
insulating
waterproof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0609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雁梅
高海明
胡芬
谭威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uijie Electric Power Group Co Ltd
Guangdong Huijie Digital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uijie Electric Power Group Co Ltd
Guangdong Huijie Digital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uijie Electric Power Group Co Ltd, Guangdong Huijie Digital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uijie Electric Pow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0609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895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89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895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导线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和防水套,绝缘壳体内部中空形成有容腔,绝缘壳体设有供导线穿过的通孔,通孔与容腔连通,防水套呈圆筒状,且防水套具有能夹持导线的夹持孔,防水套与通孔适配连接,防水套包括半壳体,半壳体设有两个,两个半壳体榫接并共同形成夹持孔。在绝缘导线与导线连接器连接时,将两个半壳体夹住绝缘导线,并通过榫接为一体,然后将防水套置于绝缘壳体的通孔内,防水套能很好地填充绝缘导线与通孔之间的间隙,起到较好的密封防水效果,防止水汽流进绝缘壳体的容腔内;采用防水套代替防水绝缘胶带,方便工作人员对绝缘导线进行防水处理,可降低操作难度,提升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导线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导线连接器。
背景技术
如申请号为CN201821914647.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通用型的导线连接装置,其中,导线连接装置包括两个夹持单元和绝缘防护罩,每个夹持单元包括静夹头、动夹头和紧固螺栓,通过调节紧固螺栓带动动夹头朝向或背离静夹头移动,以紧固导线或释放导线;夹持单元设于绝缘防护罩内,绝缘防护罩能有效降低外物触电的安全隐患,还可阻止潮湿、含盐空气进入绝缘防护罩内,绝缘防护罩开设供导线通过的通孔。
在导线连接装置与绝缘导线连接的过程中,当绝缘导线的裸露部分被导线连接装置夹紧后,工作人员往往使用自粘型防水绝缘胶带对绝缘导线的两端进行缠绕,通常缠绕3至5圈,以作防水处理,从而防止水汽从绝缘防护罩与绝缘导线之间的间隙流入绝缘防护罩内。可是,对于工作人员而言,在绝缘导线上缠绕防水绝缘胶带,在更换导线连接装置时拆除防水绝缘胶带,都是比较繁琐,不利于工作效率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导线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导线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内部中空形成有容腔,所述绝缘壳体设有供导线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容腔连通,所述防护性能好的导线连接器还包括防水套;所述防水套呈圆筒状,且所述防水套具有能夹持导线的夹持孔,所述防水套与所述通孔适配连接,所述防水套包括半壳体,所述半壳体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半壳体榫接并共同形成所述夹持孔。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防水套包括两个半壳体,在绝缘导线与导线连接器连接时,将两个半壳体夹住绝缘导线,并通过榫接为一体,然后将防水套置于绝缘壳体的通孔内,防水套能很好地填充绝缘导线与通孔之间的间隙,起到较好的密封防水效果,防止水汽流进绝缘壳体的容腔内,促使该导线连接器具有较好的防护性能;采用防水套代替防水绝缘胶带,方便工作人员对绝缘导线进行防水处理,可降低操作难度,提升工作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的内周壁面设有凸部,所述凸部设有多个。通孔设置多个凸部,能够加强绝缘壳体与防水套之间的连接作用,防止防水套容易从绝缘壳体的通孔处脱离,有利于提高该导线连接器的防护性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部为凸点或凸条。凸部选用凸点或凸条,容易制造,且能对防水套施压以使防水套发生形变,令防水套与绝缘壳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防水套不易与绝缘壳体分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远离所述绝缘壳体的一侧为外侧,所述防水套设有套环,所述防水套穿过所述套环,且所述防水套的外端面与所述套环的外端面连接,所述套环与所述防水套之间共同限定出呈圆环状的凹槽,所述防水套的外周壁面与所述通孔的内周壁面贴合相接,且所述凹槽套接在所述绝缘壳体。
防水套与套环连接,且套环与防水套之间限定出凹槽,在防水套设于绝缘壳体的通孔内时,防水套通过凹槽套接在绝缘壳体上,可对防水套与绝缘壳体的通孔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而且,可实现防水套在安装于绝缘壳体上时的定位,并促使防水套与绝缘壳体连接得更加紧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其中一个所述半壳体设有卡接柱,另一个所述半壳体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柱与所述卡接槽连接。通过卡接柱插入卡接槽,促使两个半壳体连接,并稳稳夹持绝缘导线,不容易分离,从而有利于将防水套便捷置于绝缘壳体的通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水套为橡胶制件或硅胶制件。防水套采用橡胶制件或硅胶制件,在防水套与绝缘壳体连接时,防水套会受到绝缘壳体的通孔施以的压力作用而发生形变,促使防水套对绝缘壳体的通孔与绝缘导线之间的间隙施以较佳的密封防水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护性能好的导线连接器在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护性能好的导线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水套的结构爆炸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100、防水套;110、半壳体;120、夹持孔;130、套环;140、凹槽;150、卡接槽;160、卡接柱;200、绝缘壳体;201、第一壳体;210、通孔;220、盖板;221、第二壳体;230、铰接轴;240、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中X方向是由防护性能好的导线连接器的后侧指向前侧,Y方向是由防护性能好的导线连接器的左侧指向右侧,Z方向是由防护性能好的导线连接器的下侧指向上侧。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性能好的导线连接器举出若干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导线连接器,防护性能好的导线连接器包括夹持机构、绝缘壳体200和防水套100。
其中,夹持机构为现有技术,用于将两根绝缘导线的裸露部分进行夹持,并使得两根绝缘导线之间导电分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夹持机构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此处不再展开说明。
以远离绝缘壳体200的一侧为外侧,绝缘壳体200内部中空形成有容腔,容腔的形状大小不限,只要满足能对夹持机构提供绝缘保护功能即可。绝缘壳体200设有通孔210,通孔210一般为圆孔,通孔210与容腔连通。通孔210是用于供导线穿过,在夹持机构夹紧导线的裸露部分后,导线的两端能经通孔210往绝缘壳体200外延伸。在本实施例中,通孔210的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
绝缘壳体200设有盖板220,盖板220通过铰接轴230与绝缘壳体200连接,盖板220能相对绝缘壳体200绕铰接轴230转动。铰接轴230的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盖板220通过卡扣结构实现其与绝缘壳体200卡扣连接。
绝缘壳体200在通孔210处设有第一壳体201,从左视角度看,第一壳体201呈半圆形。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同一个通孔210,其中一个第一壳体201自绝缘壳体200的左侧面朝左凸起形成的,另一个第一壳体201自绝缘壳体200的右侧面朝右凸起形成的。对应的,盖板220设有第二壳体221,从左视角度看,第二壳体221呈半圆形。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同一个通孔210,其中一个第二壳体221自盖板220的左侧面朝左凸起形成的,另一个第二壳体221自盖板220的右侧面朝右凸起形成的。
在盖板220转动到位后,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21会拼合成圆筒状的壳体,对导线的部分绝缘外皮进行包裹。在盖板220反向转动后,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21分离,方便将导线置于绝缘壳体200的通孔210内。
由于导线连接器是用于连接两根导线的,因此,绝缘壳体200设有两个通孔210,其中一个通孔210位于绝缘壳体200的下后方,另一个通孔210位于绝缘壳体200的上前方。
具有上述结构的绝缘壳体200属于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绝缘壳体200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因此不再对绝缘壳体200的具体结构进一步说明。
防水套100为橡胶制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防水套100选用硅胶制件。防水套100采用圆筒状的结构设计,防水套100与绝缘壳体200的通孔210的尺寸相适配。而且,防水套100具有夹持孔120,夹持孔120用于能夹持导线,也即夹持孔120的内周壁面与导线的绝缘外皮的周面相贴合。
防水套100包括半壳体110,半壳体110设有两个。两个半壳体110相互拼合后,形成圆筒状的防水套100。半壳体110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使得防水套100外露于绝缘壳体200的通孔210之外,或者防水套100完全位于绝缘壳体200的通孔210内。
两个半壳体110通过榫接结构进行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其中一个半壳体110设有卡接柱160,卡接柱160可以呈圆柱状。卡接柱160设在半壳体110朝向另一个半壳体110的表面。卡接柱160沿夹持孔120的轴向设置多个。另一个半壳体110设有卡接槽150,卡接槽150可以为圆柱状的凹槽。卡接槽150设在半壳体110朝向另一个半壳体110的表面,卡接槽150与卡接柱160在数量上一一对应。卡接柱160可以设置呈半球状的导向部,方便卡接柱160快速插入卡接槽150内。
在两个半壳体110合拢时,卡接柱160能插接于卡接槽150,实现两个半壳体110连接,促使两个半壳体110能够夹着导线的绝缘外皮,且不容易分离。
在导线连接器与导线连接时,工作人员先通过夹持机构紧紧夹住导线的裸露金属部分,然后,将两个半壳体110分别置于导线的绝缘外皮上,两个半壳体110通过榫接方式连接成一体,并共同形成夹持孔120,通过夹持孔120对导线的绝缘外皮施以较强的夹持作用,防止水汽从防水套100与导线之间的间隙流入绝缘壳体200的容腔。
接着,驱使绝缘壳体200的两个盖板220转动,促使盖板220与绝缘壳体200卡扣连接,使得导线置于绝缘壳体200的通孔210内,而且,防水套100与绝缘壳体200的通孔210适配连接,防水套100的外周壁面与通孔210的内周壁面相贴合,通孔210的壁面对防水套100施以夹紧作用,有效防止水汽从防水套100与通孔210之间的间隙流进绝缘壳体200的容腔。
由于同一根导线的两端都需要做防水处理,因此,导线的两端都设置防水套100,在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21的共同夹持作用下,防水套100发生形变,起到较强的密封防水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的导线连接器中,在现有的绝缘壳体200的基础上,设置防水套100,代替防水绝缘胶带,防水套100能发挥较好的密封防水效果,防止水汽流进绝缘壳体200的容腔内,方便工作人员对绝缘导线进行防水处理,可降低操作难度,提升工作效率。另外,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导线的直径大小,选用不同尺寸的防水套100,无需改变现有的绝缘壳体200的结构。
进一步的,绝缘壳体200的通孔210设有凸部,凸部设在通孔210的内周壁面,凸部与绝缘壳体200一体成型。而且,凸部设有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部可以为凸条240。凸条240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半圆形,凸条240围绕通孔210设置,因此凸条240为圆环状。凸条240沿着通孔210的轴线按照均匀间隔设置多条。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1设有半圆环状的凸条240,第二壳体221设有半圆环状的凸条240,在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21连接后,凸条240会对防水套100的外周壁面施以较强的压紧作用,能加强绝缘壳体200与防水套100之间的连接作用,防止防水套100容易从绝缘壳体200的通孔210处脱离,有利于提高该导线连接器的防护性能。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凸部为凸点,凸点可以呈半球状,按照均匀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防水套100设有套环130,套环130呈圆环状,防水套100穿过套环130设置,而且,防水套100的外端面与套环130的外端面连接,如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实现两者连接。
套环130与防水套100之间共同限定出凹槽140,凹槽140呈圆环状。由于防水套100包括两个半壳体110,因此,套环130也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对应半壳体110设置。
当防水套100安装于绝缘壳体200的通孔210时,防水套100的外周壁面与通孔210的内周壁面贴合相接,而且,凹槽140套接在绝缘壳体20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盖板220卡扣连接于绝缘壳体200前,可以将第一壳体201插入其中一个半壳体110的凹槽140,将第二壳体221插入另一个半壳体110的凹槽140,在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21合拢时,两个半壳体110也合拢。
防水套100设置套环130,可对防水套100与绝缘壳体200的通孔210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而且,可实现防水套100在安装于绝缘壳体200上时的定位,并促使防水套100与绝缘壳体200连接得更加紧密。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导线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内部中空形成有容腔,所述绝缘壳体设有供导线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容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性能好的导线连接器还包括防水套;所述防水套呈圆筒状,且所述防水套具有能夹持导线的夹持孔,所述防水套与所述通孔适配连接,所述防水套包括半壳体,所述半壳体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半壳体榫接并共同形成所述夹持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性能好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内周壁面设有凸部,所述凸部设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性能好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为凸点或凸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性能好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以远离所述绝缘壳体的一侧为外侧,所述防水套设有套环,所述防水套穿过所述套环,且所述防水套的外端面与所述套环的外端面连接,所述套环与所述防水套之间共同限定出呈圆环状的凹槽,所述防水套的外周壁面与所述通孔的内周壁面贴合相接,且所述凹槽套接在所述绝缘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性能好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半壳体设有卡接柱,另一个所述半壳体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柱与所述卡接槽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性能好的导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套为橡胶制件或硅胶制件。
CN202221206096.3U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导线连接器 Active CN217589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06096.3U CN217589565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导线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06096.3U CN217589565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导线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89565U true CN217589565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51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06096.3U Active CN217589565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导线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895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5889A (zh) 大功率电连接器
CA1084135A (en) Flip lip boot for plugs and connectors
CN109742576A (zh) 一种用于导电连接的快插接头
CN109888560A (zh) 一种用于连接端子的快插接头
CN209420086U (zh) 矿用隔爆电气设备箱体
CN217589565U (zh) 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导线连接器
CN109755773A (zh) 一种导线电连接器
CN209963361U (zh) 一种卡扣式八芯电源连接器
CN209169431U (zh) 快速插接配电线缆连接结构
CN214478152U (zh) 高防爆连接器
CN106848645B (zh) 一种销接式电表接线夹
CN215119428U (zh) 一种行程开关电缆快速接头
CN110148852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接插件
CN212542816U (zh) 一种防拉拽弯式出线水下密封插头
CN212304093U (zh) 高压连接器
CN103606786A (zh) 直连接无插拔线缆接续电连接器
CN209880909U (zh) 一种带有导线防护功能的密封电连接器
CN209692004U (zh) 用于导电连接的快插接头
CN209896313U (zh) 用于连接端子的快插接头
CN217405876U (zh) 转接头连接器
CN213584198U (zh) 一种导线连接装置
CN215911604U (zh) 绝缘罩及安装有绝缘罩的引流线夹
CN217114924U (zh) 一种直流插座尾端线缆孔塞垫防水结构
CN211377109U (zh) 一种连接器头、连接器座及连接器
CN219458120U (zh) 充电枪头和充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