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87970U - 壳体组件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壳体组件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87970U
CN217587970U CN202221509401.6U CN202221509401U CN217587970U CN 217587970 U CN217587970 U CN 217587970U CN 202221509401 U CN202221509401 U CN 202221509401U CN 217587970 U CN217587970 U CN 2175879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housing assembly
bezel
back plate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094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尧
蔡盛茂
张涛
张玄宇
张百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094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879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879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879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壳体组件和终端设备,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嵌件,所述壳体包括背板和环形的第一边框,所述第一边框环绕所述背板设置,所述背板设在所述第一边框的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嵌件包括环形的第二边框,所述第二边框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第一边框的内侧,所述第二边框与所述第一边框之间具有预设间隙;其中,所述第一边框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二边框的外侧壁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一边框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二边框的外侧壁中的另一者过盈配合或抵接。本公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具有装配效率高和装配精度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壳体组件和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伴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平板电脑的需求越来越多。相关技术中,平板电脑的壳体组件包括金属壳体和塑胶件。由于加工难度和装配精度的限制,目前塑胶件采用分段式断开结构,在进行壳体组件的组装时,每个塑胶段靠人工依次装入金属壳体内并与金属壳体相连,壳体组件存在装配效率较低的问题。此外,安装塑胶段时,塑胶段容易偏离预设位置,导致壳体组件的装配精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壳体组件,以提高壳体组件的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度。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壳体组件的终端设备,以提高终端设备的装配效率和外观质量。
本公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嵌件,所述壳体包括背板和环形的第一边框,所述第一边框环绕所述背板设置,所述背板设在所述第一边框的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嵌件包括环形的第二边框,所述第二边框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第一边框的内侧,所述第二边框与所述第一边框之间具有预设间隙;其中,所述第一边框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二边框的外侧壁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一边框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二边框的外侧壁中的另一者过盈配合或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设在所述第二边框的外侧壁上,所述定位部为弹性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一边框的内侧壁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包括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第二边框相连,所述自由端沿内外方向可移动,所述自由端与所述第一边框的内侧壁相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还包括凸起,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自由端且位于所述弹性臂背向所述第二边框的一侧,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边框的内侧壁相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上设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沿远离所述背板的方向逐渐向靠近所述第一边框的方向倾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臂沿所述第二边框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固定端远离所述背板设置,所述自由端靠近所述背板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固定端至所述自由端的方向上,所述弹性臂与所述第二边框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边框的外侧壁具有凹槽,所述弹性臂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凹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边框为矩形边框,所述第二边框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均设有所述定位部,或者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均设有所述定位部,或者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均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定位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为金属背板,所述第一边框为金属边框,所述嵌件为塑胶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边框包括在自身厚度方向上一体成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呈环形,所述第一部分嵌套在所述第一边框内且与所述第一边框之间具有所述预设间隙,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壳体组件的厚度方向上凸出所述第一边框,且所述第二部分的一部分在所述壳体组件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边框层叠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边框的外侧壁且与所述第二边框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嵌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边框一体成型的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二边框环绕所述板体设置,所述板体设在所述第二边框的靠近所述背板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与所述第一边框为一体式结构。
本公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组件和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在所述第一边框的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
本公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通过在第二边框和第一边框之间设置预设间隙,使得第二边框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装入壳体的第一边框内,与相关技术中塑胶件分为多个塑胶段,且多个塑胶段分多次分别装入金属壳体内相比,提高了壳体组件的装配效率。通过在第一边框的内侧壁和第二边框的外侧壁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定位部,使得第二边框的至少一部分装入第一边框内后,利用定位部与第一边框的内侧壁和第二边框的外侧壁中的另一者过盈配合或抵接,实现嵌件与壳体之间的定位,从而将嵌件装在壳体的预设位置处。与相关技术中仅靠人工判断塑胶段是否偏离预设位置相比,提高了壳体组件的装配精度。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具有装配效率高和装配精度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俯视图。
图2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局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嵌件的俯视图。
图5是图1中嵌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嵌件与壳体配合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壳体组件100;
壳体1;第一边框101;背板102;
嵌件2;第二边框201;第一部分2011;第二部分2012;倒角20121;凹槽2013;定位部202;弹性臂203;固定端2031;自由端2032;凸起204;引导斜面2041;板体205;连接孔2051塑胶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相关技术中,平板电脑的壳体组件包括金属壳体和塑胶件,金属壳体包括金属背板和金属边框,金属边框环绕金属背板的周向设置,塑胶件包括塑胶板体和塑料边框,塑料边框环绕塑胶板体的周向设置。由于加工难度和装配精度的限制,目前塑胶件采用分段式断开结构,即塑胶件包括多个塑胶段,多个塑胶段环绕金属边框的周向以预设间距间隔设置。在将塑胶件装入金属壳体内时,每个塑胶段靠人工依次装入金属壳体内并与金属壳体粘接,装配效率较低。此外,塑胶段的安装过程中,塑胶段容易偏离预设位置,导致壳体组件的装配精度较差。
塑胶件设为整体式结构时,若塑胶件和金属壳体之间的装配间隙过大,则在进行塑胶件和金属壳体的装配时,塑胶件容易偏向金属壳体的一侧设置,难以将塑胶件居中安装在金属壳体内。若塑胶件和金属壳体之间的装配间隙过小,则存在塑胶件难以装入金属壳体内的问题,且塑胶件和金属壳体的加工精度要求均较高,采用现有加工工艺和加工设备难以达到该加工精度。因此,现有技术中壳体组件的塑胶件大多采用分段式断开结构,多段塑胶段分别粘贴固定在金属壳体内,且相邻两段塑胶段之间具有间隔,以保证每段塑胶段均可装入金属壳体内,并与金属壳体相贴合。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包括壳体1和嵌件2,壳体1包括背板102和环形的第一边框101,第一边框101环绕背板102设置,背板102设在第一边框101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嵌件2包括环形的第二边框201,第二边框201至少一部分设在第一边框101的内侧,第二边框201与第一边框101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其中,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壁和第二边框201的外侧壁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定位部202,定位部202与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壁和第二边框201的外侧壁中的一者过盈配合或抵接。
其中,向内是指,在垂直于壳体组件100的厚度方向的平面上,邻近壳体组件100的中心线的方向;向外是指,在垂直于壳体组件100的厚度方向的平面上,远离壳体组件100的中心线的方向。本公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第二边框201至少一部分设在第一边框101的内侧,第一边框101的厚度方向与第二边框201的厚度方向一致,同时也是壳体组件100的厚度方向。
第二边框201和第一边框101之间具有预设间隙可以理解为:第二边框201的外侧壁和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由此,第二边框20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装入第一边框101内,从而实现嵌件2与壳体1的组装。
第二边框201至少一部分设在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可以理解为:第二边框201整体设在第一边框101的内侧;或者,第二边框201的一部分设在第一边框101的内侧,且第二边框201的另一部分设在第一边框101的外侧。
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壁和第二边框201的外侧壁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定位部202,定位部202与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壁和第二边框201的外侧壁中的另一者过盈配合或抵接,可以理解为: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壁上设有定位部202,第二边框201的外侧壁上不设置定位部202,定位部202与第二边框201的外侧壁过盈配合或抵接;或者,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壁上不设置定位部202,第二边框201的外侧壁上设置定位部202,定位部202与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壁过盈配合或抵接;或者,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壁和第二边框201的外侧壁上均设有定位部202,设在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壁上的定位部202与第二边框201的外侧壁过盈配合或抵接,设在第二边框201的外侧壁上的定位部202与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壁过盈配合或抵接。
本公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通过在第二边框201和第一边框101之间设置预设间隙,使得第二边框20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装入壳体1的第一边框101内。通过在第二边框201的外侧壁和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壁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定位部202,使得第二边框201的至少一部分装入第一边框101内后,利用定位部202与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壁和第二边框201的外侧壁中的另一者过盈配合或抵接,实现嵌件2与壳体1之间的定位,从而将嵌件2装在壳体1的预设位置处。
本公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嵌件2可以整体一次与壳体1组装在一起,与相关技术中塑胶件分为多个塑胶段,且多个塑胶段分多次分别装入金属壳体内相比,提高了壳体组件100的装配效率。此外,可以通过定位部202将嵌件2装在壳体1的预设位置,与相关技术中仅靠人工判断塑胶段是否偏离预设位置相比,提高了壳体组件100的装配精度。
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具有装配效率高和装配精度高等优点。
可选地,预设间隙为0.08mm~0.12mm。
例如,第二边框201与第一边框101之间的预设间隙为0.1mm。
将第二边框201与第一边框101之间的预设间隙设为0.08mm~0.12mm,一方面,在加工误差范围内,可以保证第二边框201的至少一部分能够顺利装入第一边框101内;另一方面,当嵌件2与壳体1组装在一起后,使得第二边框201与第一边框101之间的间隙不至过大,而影响壳体组件100的外观质量。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等因素,将预设间隙设为其他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部202设在第二边框201的外侧壁上,定位部202为弹性定位部,定位部202与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壁抵接。
通过将定位部202设为弹性定位部,使得在将第二边框201的至少一部分装入第一边框101的内侧过程中,定位部202可发生朝向第二边框201的弹性变形,从而方便第二边框201的至少一部分装入第一边框101的内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壳体组件100的装配效率。此外,当第二边框201的至少一部分装入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后,可以利用定位部202与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壁抵接,实现嵌件2与壳体1之间的定位。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定位部202也可以设在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壁上,且定位部202为刚性定位部,定位部202与第二边框201的内侧面抵接。例如,第一边框101为刚性边框,第二边框201的弹性边框,利用第二边框201的弹性变形使得第二边框20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装入第一边框101内,且实现定位部202与第二边框201的内侧面的抵接。
可选地,定位部202包括弹性臂203,弹性臂203具有固定端2031和自由端2032,固定端2031与第二边框201相连,自由端2032沿内外方向可移动,自由端2032与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壁相抵接。
通过将定位部202设为包括弹性臂203,利用弹性臂203的自由端2032与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壁相抵接。一方面,方便定位部202的加工制造,从而方便壳体组件100的加工制造;另一方面,在定位部202的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弹性臂203的自由端2032可以具有较大的弹性,进一部分方便第二边框201的至少一部分装入第一边框101的内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壳体组件100的装配效率。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定位部202也可以为弹片,且弹片的两端均与第二边框201相连,弹片的中部朝向第一边框101凸出设置,弹片的中部与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壁相抵接。
可选地,弹性臂203沿第二边框201的厚度方向延伸,固定端2031远离背板102设置,自由端2032靠近背板102设置。
为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更容易被理解,下面以壳体组件100的厚度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为例,进一步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其中,第二边框201的厚度方向与壳体组件100的厚度方向一致,上下方向如图1至图3、图5和图6所示。
例如,如图3、图5和图6所示,背板102设在第一边框101的下侧,弹性臂203沿上下方向延伸,弹性臂203的上端为固定端2031,弹性臂203的上端与第二边框201相连,弹性臂203的下端为自由端2032,自由端2032与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壁沿内外方向相抵接。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弹性臂203的自由端2032可以沿内外方向发生弹性变形,因此,弹性臂203的邻近自由端2032的部位与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壁之间需要预留较大的变形间隙。通过将弹性臂203的自由端2032靠近背板102设置,可以使得该较大的变形间隙靠近背板102,从而避免在第一边框101远离背板102的一侧看到该较大的变形间隙,有利于提高壳体组件100的外观质量。
可选地,定位部202还包括凸起204,凸起204设置于自由端2032且位于弹性臂203背向第二边框201的一侧,凸起204与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壁相抵接。
例如,如图3、图5和图6所示,弹性臂203的下端设有凸起204,凸起204与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壁相抵接。
通过在弹性臂203的自由端2032上设置凸起204,利用凸起204与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壁相抵接。有利于提高自由端2032的整体强度,避免自由端2032发生弯折等塑性变形,而影响壳体组件100的装配精度。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定位部202也可以不包括凸起204,而在自由端2032上设置朝向第一边框101的弯折部,弯折部与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壁相抵接。
可选地,凸起204上设有引导斜面2041,引导斜面2041沿远离背板102的方向逐渐向靠近第一边框101的方向倾斜。换言之,引导斜面2041沿自由端2032至固定端2031的方向逐渐向外倾斜。
例如,如图5和图6所示,引导斜面2041自下而上逐渐向靠近第一边框101的方向倾斜。
通过在凸起204上设置引导斜面2041,在将第二边框201的至少一部分自上而下装入第一边框101的内侧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引导斜面2041与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壁相抵接,使得第一边框101推动弹性臂203的自由端2032向内移动,从而方便第二边框201的至少一部分装入第一边框101的内侧,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壳体组件100的装配效率。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凸起204上也可以不设置引导斜面2041。也可以在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壁上设置自下而上逐渐向外倾斜的引导斜面。
可选地,沿固定端2031至自由端2032的方向上,弹性臂203与第二边框201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例如,如图6所示,第二边框201的外侧壁自下而上逐渐向靠近第一边框101的方向倾斜,使得弹性臂203与第二边框201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自下而上逐渐增大。从而使得弹性臂203的邻近自由端2032的部位与第二边框201的外侧壁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从而为自由端2032预留足够的变形空间。
通过在固定端2031至自由端2032的方向上,弹性臂203与第二边框201之间的距离设为逐渐增大,使得在将第二边框201的至少一部分自上而下装入第一边框101的内侧的过程中,弹性臂203的自由端2032可以发生较大的弹性变形,方便第二边框201的至少一部分装入第一边框101的内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壳体组件100的装配效率。
可选地,自由端2032在第二边框201的厚度方向上位于第二边框201的两端之间。
例如,如图6所示,弹性臂203的自由端2032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第二边框201的上端和下端之间。
通过将自由端2032在第二边框201的厚度方向上位于第二边框201的两端之间,可以避免弹性臂203的自由端2032先于第二边框201与背板102接触,导致第二边框201在壳体组件100的厚度方向上难以装入预设位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壳体组件100的装配精度。
可选地,定位部202与第二边框201一体成型,能够方便嵌件2的加工制造。
可选地,嵌件2还包括与第二边框201一体成型的板体205,板体205设在第二边框201的靠近背板102的一侧。第二边框201环绕板体205设置,板体205上设有连接孔2051。
例如,如图4所示,板体205为环形板,板体205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2051。连接孔2051可以与具有该壳体组件100的终端设备的主板或扬声器等相连。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嵌件2也可以仅包括第二边框201,而不包括板体205。
可选地,背板102与第一边框101为一体式结构。
可选地,板体205与背板102粘接,能够提高嵌件2和壳体1的连接牢固程度。
例如,在进行嵌件2和壳体1的组装时,可以先在板体205或背板102上涂胶液,然后将第二边框201的至少一部分装入第一边框101内,在胶液凝固前,依靠定位部202实现嵌件2与壳体1之间的定位。
可选地,第一边框101与第二边框201粘接,能够提高嵌件2和壳体1的连接牢固程度。
例如,在进行嵌件2和壳体1的组装时,先将第二边框201的至少一部分装入第一边框101内,然后向第一边框101和第二边框201之间的预设间隙内注入胶液,实现第一边框101与第二边框201的粘接。
可选地,背板102为金属背板,第一边框101为金属边框,嵌件2为塑胶件。换言之,背板102的材质为金属材质,第一边框101的材质为金属材质,嵌件2的材质为塑胶材质。
可选地,第二边框201包括在自身厚度方向上一体成型的第一部分2011和第二部分2012,第二部分2012呈环形。第一部分2011嵌套在第一边框101的内侧且与第一边框101之间具有预设间隙。第二部分2012在壳体组件100的厚度方向上凸出第一边框101,第二部分2012的一部分在壳体组件100的厚度方向上与第一边框101层叠设置。
例如,如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第一部分2011设在第二部分2012的下侧,第一部分2011的上端在上下方向上与第一边框101的上端平齐,第二部分2012向上凸出第一边框101设置。
通过将第二边框201设为包括第一部分2011和环形的第二部分2012,第一部分2011设在第一边框101的内侧,第二部分2012凸出第一边框101且第二部分2012的一部分在壳体组件100的厚度方向上与第一边框101层叠设置。一方面,使得具有该壳体组件100的终端设备的显示屏与第二部分2012对应设置,从而当具有该壳体组件100的终端设备意外掉落时,终端设备的显示屏与第二部分2012接触。由于第二部分2012为刚度小于显示屏刚度的塑胶材质,使得第二部分2012可以通过变形吸收第二部分2012与显示屏之间的作用力,避免显示屏碎裂,起到保护显示屏的作用。
另一方面,具有该壳体组件100的终端设备的外观显示的边框包括第一边框101和第二部分2012,由于第二部分2012为塑胶材质,第一边框101为金属材质,使得用户的直观感受是终端设备的厚度等于第一边框101的厚度,符合用户对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要求。与相关技术中终端设备的外观显示的边框仅包括第一边框相比,有利于提高具有该壳体组件100的终端设备的外观质量。
此外,利用第二部分2012与第一边框101层叠设置可以遮挡第一边框101与第一部分2011之间的预设间隙,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壳体组件100的外观质量。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边框201在壳体组件100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也可以等于第一边框101在壳体组件100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此时,嵌件2整体位于壳体1的内部。
可选地,第二边框201包括在自身厚度方向上一体成型的第一部分2011和第二部分2012,定位部202设置于第一部分2011的外侧壁,第二边框201的第一部分2011嵌套在第一边框101的内侧,且定位部202与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壁抵接,进而实现嵌件2与壳体1之间的定位,从而将嵌件2装在壳体1的预设位置处。
可选地,如图3和图6所示,第二部分2012的外侧壁上设有倒角。该倒角可以是直角或圆角。通过在第二部分2012的外侧壁上设置倒角,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具有该壳体组件100的终端设备的外观质量。
可选地,第二部分2012在内外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一部分2011在内外方向上的尺寸,以便第二部分2012的一部分在壳体组件100的厚度方向上与第一边框101层叠设置。
可选地,第二边框201的外侧壁具有凹槽2013,弹性臂203的至少一部分设在凹槽2013内。
例如,如图3、图5和图6所示,第二边框201的外侧壁具有凹槽2013,弹性臂203位于凹槽2013内,凸起204位于凹槽2013外。
通过在第二边框201的外侧壁上设置凹槽2013,并将弹性臂203的至少一部分设在凹槽2013内,可以利用凹槽2013为弹性臂203的自由端2032的提供较大的变形空间,便于嵌件2在弹性臂203的弹性力作用下快速位于壳体1的中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壳体组件100的装配效率。
可选地,第二边框201包括在自身厚度方向上一体成型的第一部分2011和第二部分2012,凹槽2013设置于第一部分2011的外侧壁,弹性臂203的至少一部分设在凹槽2013内,避免弹性臂203影响第二部分2012与第一边框101的匹配。
可选地,第二边框201为矩形边框,第二边框201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
例如,第二边框201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左侧边(第一侧边)、前侧边(第二侧边)、右侧边(第三侧边)和后侧边(第四侧边),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沿左右方向布置,第二侧边和第四侧边沿前后方向布置。其中,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为长边,第二侧边和第四侧边为短边。
可选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均设有定位部202。换言之,第二边框201的一个长边和一个短边上设有定位部202,第二边框201的另一个长边和另一个短边上不设置定位部202。
通过在一个长边和一个短边上设置定位部202,方便实现第二边框201在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定位。
可选地,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均设有定位部202。换言之,第二边框201的每个侧边上均设有定位部202。
通过在第二边框201的每个侧边上均设置定位部202,第二边框201的至少一部分装入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后,利用设置在第二边框201的每个侧边上的定位部202与第一边框101的内侧面相抵接,可以推动嵌件2相对壳体1移动,直到设置在两个长边上的定位部202与第一边框101之间的作用力相等,且设置在两个短边上的定位部202与第一边框101之间的作用力相等,从而使得嵌件2整体位于壳体1的中部,此时嵌件2位于壳体1的预设位置处。
通过在第二边框201的每个侧边上均设置定位部202,方便嵌件2整体位于壳体1的中部,使得嵌件2装入壳体1内后可以自动居中,而不会由于尺寸变化偏向一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壳体组件100的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度。
可选地,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均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部202。
通过在第二边框201的每个侧边上均间隔设置多个定位部202,有利于提高嵌件2与壳体1之间的定位精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壳体组件100的装配精度。
本公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通过在嵌件2的第二边框201与壳体1的第一边框101之间设置预设间隙,使得第二边框20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整体装入壳体1内;通过在第二边框201的外侧壁和第一边框101的内侧壁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定位部202,使得嵌件2装入壳体1的预设位置处;通过将第二边框201的一部分凸出第一边框101设置,使得具有该壳体组件100的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四周为第二边框,不仅起到保护显示屏的作用且起到美观的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组件100和显示面板,显示面板设在第一边框101的远离背板102的一侧。
由于本公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具有装配效率高和装配精度高等优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具有装配效率高和外观美观等优点。
其中,终端设备可以为平板电脑、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等。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公开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壳体组件,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背板和环形的第一边框,所述第一边框环绕所述背板设置,所述背板设在所述第一边框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和
嵌件,所述嵌件包括环形的第二边框,所述第二边框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第一边框的内侧,所述第二边框与所述第一边框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其中,所述第一边框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二边框的外侧壁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一边框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二边框的外侧壁中的另一者过盈配合或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设在所述第二边框的外侧壁上,所述定位部为弹性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一边框的内侧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第二边框相连,所述自由端沿内外方向可移动,所述自由端与所述第一边框的内侧壁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还包括凸起,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自由端且位于所述弹性臂背向所述第二边框的一侧,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边框的内侧壁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上设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沿远离所述背板的方向逐渐向靠近所述第一边框的方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沿所述第二边框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固定端远离所述背板设置,所述自由端靠近所述背板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端至所述自由端的方向上,所述弹性臂与所述第二边框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框的外侧壁具有凹槽,所述弹性臂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框为矩形边框,所述第二边框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
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均设有所述定位部,或者
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均设有所述定位部,或者
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均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定位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为金属背板,所述第一边框为金属边框,所述嵌件为塑胶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框包括在自身厚度方向上一体成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呈环形,所述第一部分嵌套在所述第一边框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一边框之间具有所述预设间隙,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壳体组件的厚度方向上凸出所述第一边框,且所述第二部分的一部分在所述壳体组件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边框层叠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外侧壁且与所述第二边框一体成型。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嵌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边框一体成型的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二边框环绕所述板体设置,所述板体设在所述第二边框的靠近所述背板的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与所述第一边框为一体式结构。
1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和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在所述第一边框的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
CN202221509401.6U 2022-06-15 2022-06-15 壳体组件和终端设备 Active CN2175879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09401.6U CN217587970U (zh) 2022-06-15 2022-06-15 壳体组件和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09401.6U CN217587970U (zh) 2022-06-15 2022-06-15 壳体组件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87970U true CN217587970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29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09401.6U Active CN217587970U (zh) 2022-06-15 2022-06-15 壳体组件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879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74919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7820180B (zh) 终端设备、扬声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CN113410679A (zh) 电子设备
CN112602309A (zh) 摄像头支架、摄像头组件及终端
CN217587970U (zh) 壳体组件和终端设备
CN100459316C (zh) 用于便携式电话的连接器
CN113437550A (zh) 电子设备
CN210016491U (zh) 移动终端
CN218783940U (zh) 一种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EP4216685A1 (en) Electronic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18499508U (zh) 电子设备
CN215773498U (zh) 耳机
CN108495223B (zh) 终端的壳体及终端
CN107995571B (zh) 电子装置、电声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KR101538829B1 (ko) 휴대 단말기에서 슬림형 디스플레이 모듈 고정장치
CN218006301U (zh) 电子设备
CN113889357A (zh) 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966106A (zh)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组装方法
CN111146032A (zh) 电子设备及其按键组件
CN216700053U (zh) 一种出音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3966105A (zh) 电子设备的壳体以及电子设备、组装方法
CN218632435U (zh) 移动终端
CN219144557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4507168U (zh) 一种终端设备
CN215219575U (zh) 穿戴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