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87811U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87811U
CN217587811U CN202220225648.9U CN202220225648U CN217587811U CN 217587811 U CN217587811 U CN 217587811U CN 202220225648 U CN202220225648 U CN 202220225648U CN 217587811 U CN217587811 U CN 217587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qual
wedge
body structure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2564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耀东
张罗
郑仰利
张晓萍
任健
刘芳怡
高晓娟
周震国
印思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2564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87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87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878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为解决在减薄背光模组厚度的情况下,导光板的厚度无法与光源的出光口尺寸很好的匹配的问题。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源结构和导光板;导光板包括:本体结构和设置在本体结构上并位于靠近光源结构一侧的楔形结构;本体结构包括本体结构入光面;楔形结构包括底表面,楔形面和楔形结构入光面;光源结构包括光源;光源发出的光线分别穿过本体结构入光面和楔形结构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在垂直于底表面的方向上,所述本体结构的厚度与所述光源出光面的厚度比值小于88%。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液晶显示产品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液晶显示产品主要由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组成。背光模组用于为显示面板提供背光,以保证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功能。
背光模组一般包括光源和导光板,对于侧入式背光,将光源设置于导光板的侧面,使光源的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的侧面射入导光板内。但是目前现有的侧入式背光模组中,存在以下问题:在减薄背光模组厚度的情况下,导光板的厚度无法与光源的出光口尺寸很好的匹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用于解决在减薄背光模组厚度的情况下,导光板的厚度无法与光源的出光口尺寸很好的匹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结构和导光板;
所述导光板包括:本体结构和设置在本体结构上并位于靠近光源结构一侧的楔形结构;
所述本体结构包括本体结构入光面;所述楔形结构包括底表面,楔形面和楔形结构入光面,所述底表面与所述本体结构呈面接触设置,所述楔形结构入光面,所述楔形面以及所述底表面构成所述本体结构上的隆起,在沿着本体结构延伸并且从所述本体结构入光面远离所述光源结构的方向上,所述楔形结构的厚度呈逐渐减小的趋势;
所述光源结构包括:光源和承载所述光源的载体;所述本体结构入光面位于所述本体结构朝向所述光源的一侧,所述楔形结构入光面位于所述楔形结构朝向所述光源的一侧;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分别穿过所述本体结构入光面和所述楔形结构入光面进入所述导光板;在垂直于所述底表面的方向上,所述本体结构的厚度与所述光源出光面的厚度比值小于或等于88%。
可选的,在垂直于所述本体结构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本体结构的最大厚度d1满足:0.24mm≤d1≤0.32mm;
所述本体结构入光面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区的边界之间的距离d4≤ 1.65mm。
可选的,在垂直于所述底表面的方向上,所述楔形结构的最大厚度F满足: F≤0.04mm;
在垂直于所述本体结构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导光板的最大厚度d2满足:0.27mm≤d2≤0.33mm;
所述楔形面的第一边在所述底表面上的正投影的长度d3满足:0.3mm≤ d3≤0.55mm,所述第一边与所述楔形结构入光面之间所呈夹角大于0度;
所述楔形面与所述底表面之间的夹角Z满足:Z≤4.5°。
可选的,所述本体结构的出光面上设置有平行于所述本体结构入光面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微型结构,每个所述第一微型结构在所述本体结构的出光面上沿垂直于第一微型结构排列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微型结构在沿着所述第一微型结构排列的方向且垂直于出光面的方向上的截面为第一圆弧形,所述第一圆弧形的半径R1满足:80μm≤R1 ≤100μm;
相邻的两个第一微型结构的中心之间的距离P1满足:140μm≤P1≤160μm;
所述第一微型结构在垂直于出光面的方向上的最大高度H1满足:2.2μm ≤H1≤2.6μm。
可选的,所述楔形面上设置有平行于所述楔形结构入光面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微型结构,所述第二微型结构在楔形面上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微型结构排列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微型结构在沿着所述第二微型结构排列的方向且垂直于楔形面的方向上的截面为第二圆弧形,所述第二圆弧形的半径R2满足:80μm≤R2 ≤100μm;
相邻的两个第二微型结构的中心之间的距离P2满足:34μm≤P2≤44μm;
所述第二微型结构在垂直于楔形面的方向上的最大高度H2满足:1.8μm ≤H2≤2.2μm。
可选的,所述楔形结构入光面和所述本体结构入光面共面,组成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上设置有平行于所述本体结构出光面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三微型结构,所述第三微型结构沿垂直于所述第三微型结构排列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三微型结构在沿着所述第三微型结构排列的方向且垂直于入光面的方向上的截面为第三圆弧形,所述第三圆弧形的半径R3满足:90μm≤R3 ≤110μm;
相邻的两个第三微型结构的中心之间的距离P3满足:340μm≤P3≤360μm;
所述第三微型结构在垂直于入光面的方向上的最大高度H3满足:29.5μm ≤H3≤30.5μm。
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光学膜材,支撑黑条和遮光膜;所述光学膜材和所述支撑黑条位于所述本体结构的出光面上,所述支撑黑条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楔形面和所述光学膜材之间;所述遮光膜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支撑黑条与所述出光面之间,所述遮光膜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光学膜材与所述出光面之间;
所述光学膜材与所述支撑黑条之间的间距d5满足:0≤d5≤0.1mm;
所述支撑黑条的厚度d6满足:0.12mm≤d6≤0.15mm;
所述遮光膜的厚度d7满足:0.013mm≤d7≤0.017mm。
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反射片,所述反射片位于所述本体结构背向所述出光面的一侧;
所述载体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本体结构背向所述出光面的一侧,所述载体的第一部分在所述本体结构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反射片在所述本体结构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d8满足:0.1mm≤d8≤0.3mm。
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壳体,所述光源结构,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反射片均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的开口朝向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所述壳体底部的厚度d9满足: 0.065mm≤d9≤0.075mm;
胶框,所述胶框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光源结构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同一侧,所述胶框与所述壳体粘结,所述胶框的中间部分的平整度小于0.15mm,所述胶框的边缘部分的平整度小于0.35mm。
可选的,所述本体结构与所述楔形结构为一体结构。
可选的,所述楔形结构入光面与所述本体结构入光面为连续表面。
可选的,所述载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本体结构背向所述底表面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本体结构的厚度与所述光源的整体厚度比值小于或等于75%。
可选的,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光侧,所述光源出光面突出于所述楔形结构;和/或,在所述导光板与出光侧相对的非出光侧,所述光源出光面突出于所述本体结构。
可选的,P3>P2>P1。
可选的,所述本体结构背向所述楔形结构的非出光面上,远离光源排列延伸的方向上包括与光源相邻设置的第一区和第二区;其中第一区和第二区的分界线延伸方向与光源排列延伸的方向相同;
在第一区中包括多个沿着排列方向设置的拱形区域,每个拱形区域与每个光源一一对应,拱形区域底部与光源临近设置,所述拱形区域的两个拱脚在光源的出光面上的正投影,位于该出光面的内部;在第一区中,在拱形区域中网点平均密度小于拱形区域以外的网点平均密度。
可选的,第二区还包括第一子区和第二子区,第一子区位于第一区和第二子区之间,第一子区网点平均密度大于第二子区的网点平均密度。
基于上述背光模组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背光模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所述导光板包括楔形结构和本体结构,实现了通过减薄本体结构在垂直于所述底表面的方向上,能够有效缩小背光模组整体的厚度。同时通过设置所述导光板包括楔形结构和本体结构,在垂直于所述底表面的方向上,所述本体结构的厚度与所述光源出光面的厚度比值小于88%,使得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更大限度的射入楔形结构,并进一步由楔形结构传输至本体结构,从而保证了导光板入光面的光线入射率,提升了光效利用率,保证了楔形结构能够与光源的出光口尺寸很好的匹配。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相关技术中楔形面形成的最大段差为0.1mm时对应的灯口效果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楔形面形成的最大段差为0.03mm时对应的灯口效果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微型结构的尺寸和布局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微型结构的尺寸和布局示意图;
图5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微型结构的尺寸和布局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黑条和光学膜材和遮光膜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源结构和导光板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整度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网点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2和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BLU,包括:光源结构和导光板20;
所述导光板20包括:本体结构201和设置在本体结构201上并位于靠近光源结构一侧的楔形结构202,
所述本体结构201包括本体结构入光面2013;所述楔形结构202包括底表面2022,楔形面2021和楔形结构入光面2023,所述底表面2022与所述本体结构201呈面接触设置,所述楔形结构入光面2023,所述楔形面2021以及所述底表面2022构成所述本体结构201上的隆起,在沿着本体结构201延伸并且从所述本体结构入光面2013远离所述光源结构的方向上,所述楔形结构 202的厚度呈逐渐减小的趋势;
所述光源结构包括:光源101和承载所述光源的载体102;所述本体结构入光面2013位于所述本体结构201朝向所述光源101的一侧,所述楔形结构入光面2023位于所述楔形结构202朝向所述光源101的一侧;所述光源101 发出的光线分别穿过所述本体结构入光面2013和所述楔形结构入光面2023 进入所述导光板20;在垂直于所述底表面2022的方向上,所述本体结构的厚度与所述光源出光面的厚度比值小于88%。
示例性的,所述导光板20采用树脂材料。
示例性的,所述导光板20可采用压缩模单穴成型,或者一模两穴成型。
示例性的,所述楔形结构202与所述本体结构201形成为一体结构。
示例性的,所述楔形面2021与所述本体结构201的出光面2011连接,所述楔形结构202的底表面2022与所述本体结构201的出光面2011呈面接触设置。
示例性的,所述楔形结构202的侧表面与所述本体结构201的侧表面连接。
示例性的,在沿着本体结构201延伸并且从所述本体结构入光面2013远离所述光源结构的方向上,所述楔形结构202的厚度呈逐渐减小的趋势。示例性的,在沿着本体结构201延伸并且从所述本体结构入光面2013远离所述光源结构的方向上,所述楔形结构202的厚度,可以与远离所述光源结构的距离之间呈现负相关。需要说明,在楔形结构202上有其他光学调制结构时,可以不呈现严格的线性关系,但总体趋势是负相关关系。当然也可以是线性相关关系。
示例性的,所述光源101包括LED光源。所述载体102包括柔性电路板。示例性的,所述LED光源选用垂直于载体102方向上厚度为0.4mm的LED。
示例性的,所述载体102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本体结构201背向所述楔形面2021的一侧。所述载体102的至少部分位于导光板背向出光面2011的一侧。所述载体102与所述非出光面2012(即导光板背向出光面2011的一侧的面) 通过灯条胶38粘结在一起。
示例性的,所述底表面2022与所述出光面2011呈面接触,即可以认为部分所述出光面2011作为所述底表面2022。需要说明的是,当楔形结构202与本体结构201为一体结构时,楔形结构202与本体结构201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面,底表面2022以及与底表面2022面接触的出光面是为了清楚描述结构而定义的。
如图7所示,在所述导光板20的出光侧,所述光源出光面突出于导光板 20的楔形结构202的高度为X1,在所述导光板20与出光侧相对的一侧,所述光源出光面突出于导光板20的本体结构201的高度为X2。所述光源的整体厚度为X4。所述光源出光面的高度为X5。
需要说明,所述光源的整体厚度指光源包括壳体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BLU中,通过设置所述导光板20包括楔形结构202和本体结构201,实现了通过减薄本体结构201在垂直于所述底表面2022的方向上,能够有效缩小背光模组BLU整体的厚度。同时通过设置所述导光板20包括楔形结构202和本体结构201,在垂直于所述底表面2022 的方向上,所述本体结构的厚度与所述光源出光面的厚度比值小于88%,使得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更大限度的射入楔形结构202,并进一步由楔形结构传输至本体结构,从而保证了导光板入光面的光线入射率,提升了光效利用率,保证了楔形结构202能够与光源101的出光口尺寸很好的匹配。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所述载体102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本体结构201背向所述底表面2022的一侧。
上述设置方式使得载体102能够粘结在导光板20平坦的表面上(即本体结构201背向所述底表面2022的一侧的表面),保证了光源结构与导光板20 之间能够牢靠粘结。由于光学膜材30设置于出光面2011所在的一侧,上述设置方式避免了载体102占用光学膜材30的布局空间,保证了光学膜材30具有足够的布局空间。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本体结构201的出光面2011 的方向上,所述本体结构201的最大厚度d1满足:0.24mm≤d1≤0.32mm;
所述本体结构入光面2013与所述背光模组BLU的出光区VA的边界VA-B 之间的距离d4≤1.65mm。
示例性的,d1满足:0.26mm≤d1≤0.30mm。
示例性的,所述本体结构201的厚度d1包括0.24mm,0.25mm,0.26mm, 0.27mm,0.28mm等。
示例性的,所述本体结构入光面2013与所述背光模组BLU的出光区的边界之间的距离d4包括1.3mm,1.4mm,1.5mm和1.55mm等。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BLU中,将d1和d4设置在上述范围,使得本体结构201具有较薄的厚度,从而有利于降低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同时使得背光模组BLU的边框能够做的更窄,有更好的使用体验。而且还使得楔形结构202能够与光源101的出光口尺寸很好的匹配。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底表面2022的方向上,所述楔形结构202的最大厚度F满足:F≤0.04mm;
在垂直于所述本体结构201的出光面2011的方向上,所述导光板的最大厚度d2满足:0.27mm≤d2≤0.33mm;
所述楔形面2021的第一边2021-db在所述底表面2022上的正投影的长度 d3满足:0.3mm≤d3≤0.55mm,所述第一边与所述楔形结构入光面之间所呈夹角大于0度;
所述楔形面与所述底表面之间的夹角Z满足:Z≤4.5°。
示例性的,光源在垂直与载体方向上的厚度比d1大0.1mm以上。
示例性的,所述楔形结构202的最大厚度d2包括0.27mm,0.28mm,0.29mm, 0.30mm,0.31mm等。
示例性的,所述楔形面2021的第一边2021-db在所述底表面2022上的正投影的长度d3包括0.4mm,0.5mm等。
实用新型人发现,当d2和d3设置在上述范围内时,可以使灯口处出光效果较好。作为对比例,当设置d2=0.29mm,d3=1mm时,光源101与导光板 20之间的灯口处存在中度亮带。设置d2=0.34mm,d3=0.4mm时,灯口处存在竖条暗影。设置d2=0.36mm,d3=0.4mm时,灯口处存在竖条暗影。设置 d2=0.36mm,d3=1mm时,灯口处存在异常灯眼。
图3为相关技术中楔形面形成的最大段差为0.1mm时对应的灯口效果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楔形面形成的最大段差为0.03mm时对应的灯口效果图。需要说明,图3和图4的测试条件相同。
图3中光源101发出的光线在进入背光模组BLU的出光区VA(VA-B为出光区VA的边界)之前会大量射向导光板20的出光面2011,导致灯口处出现亮暗不均的现象。图4中光源101发出的光线在进入背光模组BLU的出光区VA之前不会大量射向导光板20的出光面2011,保证了最佳的灯口效果,不会产生灯口处亮暗不均的现象。
值得注意,射出的光线的亮度和强度呈正相关。因此,图3相对于图4 在灯口附近的亮度更大。
将所述导光板20按照上述参数设置,使得楔形结构202能够与光源101 的出光口尺寸很好的匹配。同时上述设置方式将楔形面2021与出光面2011之间的段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得光源101发出的光线在进入背光模组BLU 的出光区VA之前不会大量射向导光板20的出光面2011,保证了最佳的灯口效果,不会产生灯口处亮暗不均的现象。
如图2和图5a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结构201的出光面2011 上设置有平行于所述本体结构入光面2013方向(如第二边2021-cb的延伸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微型结构W1,每个所述第一微型结构W1在所述本体结构的出光面2011上沿垂直于第一微型结构W1排列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微型结构W1在沿着所述第一微型结构W1排列的方向且垂直于出光面2011的方向上的截面为第一圆弧形,所述第一圆弧形的半径R1满足: 80μm≤R1≤100μm;
相邻的两个第一微型结构W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P1满足:140μm≤P1≤ 160μm;
所述第一微型结构W1在垂直于出光面2011的方向上的最大高度H1满足:2.2μm≤H1≤2.6μm。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圆弧形的半径R1包括:85μm,90μm和95μm等。
示例性的,相邻的两个第一微型结构W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P1包括:145μm,150μm和155μm等。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微型结构W1在垂直于出光面2011的方向上的最大高度H1包括:2.3μm,2.4μm和2.5μm等。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微型结构W1突出于所述出光面2011。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微型结构W1与所述导光板20形成为一体结构。
在所述出光面2011上设置上述布局方式的多个第一微结构W1,有利于光线多角度反射和折射,有利于光线分布的均匀性,使得所述背光模组BLU 能够在出光区实现多角度高效率的出光。
如图2和图5b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楔形面2021上设置有平行于所述楔形结构入光面2013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微型结构W2,所述第二微型结构W2在楔形面2021上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微型结构W2排列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微型结构W2在沿着所述第二微型结构W2排列的方向且垂直于楔形面2021的方向上的截面为第二圆弧形,所述第二圆弧形的半径R2满足: 80μm≤R2≤100μm;
相邻的两个第二微型结构W2的中心之间的距离P2满足:34μm≤P2≤ 44μm;
所述第二微型结构W2在垂直于楔形面2021的方向上的最大高度H2满足:1.8μm≤H2≤2.2μm。
示例性的,所述第二圆弧形的半径R2包括:85μm,90μm和95μm等。
示例性的,相邻的两个第二微型结构W2的中心之间的距离P2包括:35μm, 36μm,37μm,38μm,39μm,40μm,41μm,42μm,43μm等。
示例性的,所述第二微型结构W2在垂直于楔形面2021的方向上的最大高度H2包括:1.9μm,2.0μm和2.1μm等。
示例性的,所述第二微型结构W2突出于所述楔形面2021。
示例性的,所述第二微型结构W2与所述导光板20形成为一体结构。
在所述出光面2011上设置上述布局方式的多个第二微结构,有利于光线多角度反射和折射,有利于光线分布的均匀性,使得所述背光模组BLU能够在出光区实现多角度高效率的出光。
如图2和图5c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楔形结构入光面2023和所述本体结构入光面2013共面,组成所述导光板20的入光面;所述导光板20的入光面2023上设置有平行于所述本体结构出光面2011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三微型结构W3,所述第三微型结构W3沿垂直于所述第三微型结构W3排列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三微型结构W3在沿着所述第三微型结构W3排列的方向且垂直于入光面2023的方向上的截面为第三圆弧形,所述第三圆弧形的半径R3满足: 90μm≤R3≤110μm;
相邻的两个第三微型结构W3的中心之间的距离P3满足:340μm≤P3≤ 360μm;
所述第三微型结构W3在垂直于入光面2023的方向上的最大高度H3满足:29.5μm≤H3≤30.5μm。
示例性的,所述第三圆弧形的半径R3包括:95μm,100μm,105μm和110μm 等。
示例性的,相邻的两个第三微型结构W3的中心之间的距离P3包括: 345μm,350μm和355μm等。
示例性的,所述第三微型结构W3在垂直于入光面2023的方向上的最大高度H3包括:29.7μm,29.8μm,29.9μm,30μm,30.2μm等。
示例性的,所述第三微型结构W3突出于所述入光面2023。
示例性的,所述第三微型结构W3与所述导光板20形成为一体结构。
在所述述入光面2023上设置上述布局方式的多个第三微结构,有利于光线多角度反射和折射,有利于光线分布的均匀性,使得所述背光模组BLU能够在入光面实现多角度高效率的入射光,有利于提升背光模组出光的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P3>P2>P1。
上述设置方式使得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更好的在入光面,楔形面和出光面上发生多角度的反射和折射,有利于提升背光模组出光的均匀性。
优选地,设置P3≥8P2,P2≥3P1。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微型结构W1,所述第二微型结构W2和所述第三微型结构W3均是均匀分布在其所在的表面上。
上述设置方式使得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更好的在入光面,楔形面和出光面上发生多角度的反射和折射,有利于提升背光模组出光的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平行于所述本体结构出光面的方向,相距最远的第三微型结构W3之间的距离大于光源101的总长度。
上述设置方式增强了导光板在靠近光源的拐角区域的折射率,有利于提升拐角区域的出光亮度,改善拐角区域的暗影问题。
示例性的,背光模组包括四个拐角区域,其中两个拐角区域位于靠近光源的一侧,另外两个拐角区域位于与光线相对的一侧。
如图1,图2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BLU还包括:光学膜材30,支撑黑条31和遮光膜32;所述光学膜材30和所述支撑黑条31 位于所述本体结构201的出光面2011上,所述支撑黑条31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楔形面2021和所述光学膜材30之间;所述遮光膜32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支撑黑条31与所述出光面2011之间,所述遮光膜32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光学膜材30与所述出光面2011之间;
所述光学膜材30与所述支撑黑条31之间的间距d5满足:0≤d5≤0.1mm;
所述支撑黑条31的厚度d6满足:0.12mm≤d6≤0.15mm;
所述遮光膜32的厚度d7满足:0.013mm≤d7≤0.017mm。
示例性的,0.03≤d5≤0.07mm;当d5小于0时(不存在间距时),存在光学膜材30褶皱的风险。当d5大于0.1mm时,所述光学膜材30与所述支撑黑条31之间的间距过大,而由于遮光膜厚度较薄,会有部分光线透过,过大的间距会导致导光板射出的光线会穿过遮光膜直接射向光学膜材30的端面,会沿着光学膜的棱镜的凹槽,射入到显示区。
示例性的,0.12mm≤d6≤0.135mm。当d6小于光学膜材30的厚度时,支撑黑条31的上表面与光学膜材30的上表面之间存在段差,导致支撑黑条 31可能与遮光胶81之间产生缝隙,进而导致光源射出的光线会穿过该缝隙从光学膜材的侧面进入光学膜材中。而光学膜材中的棱镜层包括多个棱镜凸起,相邻的棱镜凸起之间具有间隙,上述从侧面进入到光学膜材中的光线会在间隙中传输,并最终射出背光模组进入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导致出现显示不良。当d6大于0.15mm时,支撑黑条与光学膜材30之间段差可能过大,支撑黑条会顶起遮光胶,导致光学膜材与遮光胶粘附性下降,进而导致测试后遮光胶与光学膜材容易分离,灯口效果不合格。
优选地,d6的厚度与光学膜材30的厚度相同。
示例性的,光学膜材30的厚度在0.108mm至0.128mm之间。或者,光学膜材30的厚度在0.112mm至0.132mm之间。
需要说明,遮光胶81用于粘结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
示例性的,0.0145mm≤d7≤0.0155mm;当d7过小时,导光板的光线很容易穿过遮光膜进入到光学膜材。当d7厚度过大时,光学膜材和导光板之间在遮光膜靠近出光区的一端会有孔隙,影响灯口效果。
示例性的,所述光学膜材30与所述支撑黑条31之间的间距d5包括: 0.03mm,0.05mm,0.07mm,0.09mm等。
示例性的,所述支撑黑条31的厚度d6包括:0.13mm,0.14mm等。
示例性的,所述遮光膜32的厚度d7包括:0.014mm,0.015mm,0.016mm 等。
示例性的,所述光学膜材30包括三合一膜,即上棱镜,下棱镜和扩散膜,所述下棱镜位于所述上棱镜和所述扩散膜之间,所述扩散膜靠近所述出光面 2011,所述上棱镜远离所述出光面2011。
示例性的,所述支撑黑条31具有支撑和遮光的作用,用于支撑遮光胶81。设置支撑黑条能够避免导光板与遮光胶81直接粘结。
需要说明,由于遮光膜32的厚度较薄,因此需要将遮光膜32和支撑黑条 31以及光学膜材30一起形成整体结构,如果没有支撑黑条31,则遮光膜32 无法平整的伸出光学膜材30太多。因此,如果没有支撑黑条,则支撑黑条31 对应位置的下方一般不会设置遮光膜32。
需要说明,遮光膜32朝向导光板的表面没有粘性,遮光膜32背向导光板的表面具有粘性,因此,当导光板发生扩张、收缩时,不会通过遮光膜32拉动光学膜材。
如果将支撑黑条31去除,则由于支撑黑条31对应位置的下方不会设置遮光膜32,这样会导致导光板与遮光胶81直接粘结,当导光板扩张、收缩时,会通过遮光胶81拉动光学膜材,影响背光模组的良率。
示例性的,所述支撑黑条31与所述楔形面2021不接触;或者所述支撑黑条31与所述楔形面2021接触。优选所述支撑黑条31与所述楔形面2021不接触,这样能够避免支撑黑条31在楔形面和本体结构出光面之间的拐角处浮空。
示例性的,所述遮光膜32包括遮光树脂,如:遮光PET。
示例性的,所述遮光膜32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楔形面2021和背光模组 BLU的出光区之间。示例性的,所述遮光膜32位于导光板出光区VA一侧且靠近光源一侧设置,所述遮光膜32与出光区VA之间的距离在0.1mm左右,这种设置方式能够避免出光区靠近光源的一侧出现暗影。示例性的,所述遮光膜32的边界也可以与出光区VA的边界重合。
上述设置方式使得在背光模组BLU的非出光区射出的光线能够被所述支撑黑条31和所述遮光膜32阻挡,避免从非出光区射出的光线直接射向光学膜材30的端面,避免了灯口射光的问题。
而且,将d5和d6设置在上述范围能够更好的降低背光模组BLU的整体厚度。将d5设置在上述范围能够更好的避免灯口射光的问题。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BLU还包括:
反射片33,所述反射片33位于所述本体结构201背向所述出光面2011 的一侧;
所述载体102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本体结构201背向所述出光面2011的一侧,所述载体102的第一部分在所述本体结构20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反射片33在所述本体结构201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d8满足:0.1mm≤d8≤0.3mm。
示例性的,所述载体102的第一部分在所述本体结构20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反射片33在所述本体结构201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d8包括:0.15mm, 0.2mm和0.25mm等。
示例性的,所述反射片33通过反射背胶39与背光模组BLU的外壳粘结在一起。示例性的,所述反射片33朝向光源101的边界与所述反射背胶39 朝向所述光源101的边界平齐。
将d8设置在上述范围使得所述反射片33在出光面2011上的正投影能够与遮光膜32在所述出光面201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优选地,所述反射片33能够最大限度的遮挡非出光面2012,有利于提升背光模组BLU的出光效率,提升背光模组BLU的出光亮度。
将d8设置在上述范围能够避免由于所述反射片33与所述载体102之间距离过近而导致光线干涉问题。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BLU还包括:
壳体34,所述光源结构,所述导光板20和所述反射片33均位于所述壳体34内部,所述壳体34的开口朝向所述背光模组BLU的出光侧;所述壳体 34底部的厚度d9满足:0.065mm≤d9≤0.075mm;
胶框35,所述胶框35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光源结构位于所述导光板20的同一侧,所述胶框35与所述壳体34固定,所述胶框35的中间部分的平整度小于0.15mm,所述胶框35的边缘部分的平整度小于0.35mm。
示例性的,所述壳体34包括铁框。
示例性的,所述载体102通过灯条胶38粘结在所述壳体34的底部。
示例性的,所述壳体34的厚度d9包括0.067mm,0.069mm,0.070mm, 0.072mm,0.074mm等。
示例性的,所述光源101位于所述导光板20和至少部分所述胶框35之间。
如图8所示,需要说明,A代表胶框35的边缘部分,其边沿向上翘曲称之为碗翘,一般用负值表示,如-0.35mm,代表最大可向上翘曲0.35mm。B 代表胶框35中间区域的中间部分,其向上拱起,称之为龟翘,一般用正值表示,+0.15mm代表最大可向上拱起0.15mm。上述平整度指翘曲的程度或拱起的程度。
需要说明,测量胶框35的平整度时,可以将胶框35设置于表面平坦的大理石在台上进行测量。胶框的边缘部分和中间部分没有明确的界限,能够发生碗翘的是边缘区域,能够发生龟翘的是中间部分。
示例性的,所述背光模组BLU的中间部分的平整度小于0.1mm,所述背光模组BLU的边缘部分的平整度小于0.3mm。背光模组BLU的平整度的定义与上述胶框的平整度定义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将d9设置在上述范围,将胶框35的平整度设置在上述范围,以及将所述背光模组BLU的平整度设置在上述范围,不仅能够很好的降低背光模组BLU 的整体厚度,还能够避免在环境测试中外壳和导光板20发生翘曲对模组光效及结构可靠性产生影响。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BLU能够将整体厚度X3减薄至0.5mm至 0.6mm,有效降低了背光模组BLU的厚度。示例性的,背光模组BLU的厚度降低至0.575mm。
需要说明,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BLU还可以包括强弱胶36,包边胶37,石墨片40。
所述强弱胶36位于背光模组设置有光源的一侧,所述强弱胶36的两面粘结强度不同,与显示面板粘结的一面粘结强度较弱,降低返修难度。
所述包边胶37位于于背光模组设置有光源的一侧,包裹部分遮光胶81,部分外壳34和部分石墨片40,提升粘结的牢固性。
所述石墨片40位于背光模组设置有光源的一侧,位于外壳34背向光源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光源在垂直于载体方向上的厚度为0.4mm。 d1=0.26mm。d2=0.29mm。d3=0.4mm。d4=1.57mm。F=0.02mm。遮光胶0.03mm。壳体的底部的厚度为0.07mm。R2=90μm,P2=39μm,H2=2μm。R1=90μm, P1=150μm,H1=2.4μm。R3=100μm,P3=350μm,H3=3μm。
上述设置方式能够有效减薄背光模组BLU整体的厚度,能够保证导光板入光面的光线入射率,保证了楔形结构202能够与光源101的出光口尺寸很好的匹配。能够使得楔形结构202能够与光源101的出光口尺寸很好的匹配。同时上述设置方式将楔形面2021与出光面2011之间的段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得光源101发出的光线在进入背光模组BLU的出光区VA之前不会大量射向导光板20的出光面2011,保证了最佳的灯口效果,不会产生灯口处亮暗不均的现象。同时使得所述背光模组BLU能够在如光面实现多角度高效率的入射光。能够减少光线从所述楔形面2021射出的出光量,使得所述背光模组BLU 能够在出光区实现多角度高效率的出光。使得所述背光模组BLU能够在出光区实现多角度高效率的出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结构201的厚度与所述光源101的整体厚度比值小于或等于75%。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BLU中,通过设置所述导光板20包括楔形结构202和本体结构201,在垂直于所述底表面2022的方向上,所述本体结构的厚度与所述光源出光面的厚度比值小于88%,所述本体结构201的厚度与所述光源101的整体厚度比值小于或等于75%,使得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更大限度的射入楔形结构202,并进一步由楔形结构传输至本体结构,从而保证了导光板入光面的光线入射率,提升了光效利用率,保证了楔形结构202能够与光源101的出光口尺寸很好的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在所述导光板20的出光侧,所述光源出光面突出于所述楔形结构202;和/或,在所述导光板20与出光侧相对的非出光侧,所述光源出光面突出于所述本体结构201。
上述设置方式保证了导光板入光面的光线入射率,提升了光效利用率,保证了楔形结构202能够与光源101的出光口尺寸很好的匹配。
如图9所示,所述本体结构201背向所述楔形结构202的非出光面2012 上,远离光源101排列延伸的方向上包括与光源101相邻设置的第一区90和第二区;其中第一区90和第二区的分界线延伸方向与光源101排列延伸的方向相同;
在第一区90中包括多个沿着光源101排列方向设置的拱形区域902,每个拱形区域902与每个光源101一一对应,拱形区域底部与光源101临近设置,所述拱形区域902的两个拱脚在光源101的出光面上的正投影,位于该出光面的内部;在第一区90中,在拱形区域902中网点平均密度小于拱形区域以外的区域902的网点平均密度。
拱形区域902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或不设置网点。优选地,拱形区域 902中不设置网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区还包括第一子区91和第二子区92,第一子区91 位于第一区90和第二子区92之间,第一子区91网点平均密度大于第二子区 92的网点平均密度。
具体地,第一区包括交叉区,拱形区域902包括亮区,拱形区域以外的区域902包括暗区,第一子区包括混光区,第二子区包括可视区。
示例性的,所述网点93包括半球体结构,所述网点93的直径在0.036mm 至0.040mm之间。网点是否均匀分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需要说明,图9中还示意了可视区92的边界AA-B。所述可视区92的边界AA-B是指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边界在背光模组上的正投影。
示例性的,拱形区域902位于VA-B与光源101之间,VA-B位于AA-B 与拱形区域902之间。
上述设置方式使得所述光源101的出光面正对的区域网点稀疏,相邻的光源101之间网点密集,能够补偿相邻的光源101之间较弱的光线,很好的解决了沿光源排列方向出光亮度不均的问题。同时设置可视区92的网点均匀分布,有利于提升背光模组出光的均一性。
验证如下:
验证方案一:d2=0.36mm,d1=0.26mm,F=0.1mm,光源在垂直于载体方向上的厚度为0.4mm。结果:由于二次光线反射聚集导致灯口有明显灯眼。
验证方案二:d2=0.36mm,d3=1mm。支撑黑条厚度为0.075mm,遮光膜靠近出光区VA的边界与出光区VA的边界平齐,其他为常规设计。结果:灯眼严重,有二次反射的亮线。
验证方案三:d2=0.36mm,d3=1mm。支撑黑条厚度为0.075mm,增加混光距离0.1mm,遮光膜靠近出光区VA的边界与出光区VA的边界平齐,其他为常规设计。结果:灯眼明显,灯口较亮,光源前较暗。
验证方案四:d2=0.29mm,d3=1mm。支撑黑条厚度为0.075mm,增加混光距离0.1mm,遮光膜靠近出光区VA的边界与出光区VA的边界平齐,其他为常规设计。结果:轻微灯眼,灯前亮带较轻,两个拐角区域较亮。
验证方案五:d2=0.38mm,d3=1.4mm。支撑黑条厚度为0.075mm,增加混光距离0.1mm,遮光膜靠近出光区VA的边界与出光区VA的边界平齐,其他为常规设计。结果:灯口灯眼明显。
验证方案六:d2=0.34mm,d3=0.4mm。支撑黑条厚度为0.075mm,增加混光距离0.1mm,遮光膜靠近出光区VA的边界与出光区VA的边界平齐,其他为常规设计。结果:灯口灯眼明显。
验证方案七:d2=0.36mm,d3=0.4mm。支撑黑条厚度为0.075mm,增加混光距离0.1mm,遮光膜靠近出光区VA的边界与出光区VA的边界平齐,其他为常规设计。结果:亮暗不均,有亮带,灯眼。
验证方案八:d2=0.29mm,d3=0.4mm。支撑黑条厚度为0.075mm,其他为常规设计。结果:竖暗影减轻基本消失,灯口处没有异常灯眼,不存在亮暗不均,有亮带等问题,具有良好的灯口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结构201与所述楔形结构202为一体结构。
上述设置方式使得所述本体结构201与所述楔形结构202能够一体成型,不仅有利于降低制作成本,保证制作精度,还能够提升导光板的导光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楔形结构入光面2023与所述本体结构入光面2013 为连续表面。该连续表面指:所述楔形结构入光面2023与所述本体结构入光面2013形成为一体结构,所述楔形结构入光面2023与所述本体结构入光面 2013之间的连接处平滑过渡。
上述设置方式能够保证导光板入光面上入光效果的均一性,避免多余的反射发生。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BLU,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面板80,所述显示面板80位于所述背光模组BLU的出光侧。
所述背光模组BLU用于为显示面板80提供背光源。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电视、显示器、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电路板、印刷电路板和背板等。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BLU中,通过设置所述导光板20包括楔形结构202和本体结构201,实现了通过减薄本体结构201在垂直于所述底表面 2022的方向上,能够有效缩小背光模组BLU整体的厚度。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BLU中,同时通过设置所述导光板20包括楔形结构202和本体结构201,在垂直于所述底表面2022的方向上,所述本体结构201的厚度与所述光源101的厚度比值小于75%,在所述导光板20的出光侧,所述光源101突出于所述楔形结构202,在所述导光板20与出光侧相对的一侧,所述光源101突出于所述本体结构201;使得楔形结构入光面2023 在垂直于本体结构出光面的方向上相对的两个边界在光源101的出光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光源101的出光面在垂直于本体结构出光面的方向上相对的两个边界之间,使得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更大限度的射入楔形结构202,并进一步由楔形结构传输至本体结构,从而保证了导光板入光面的光线入射率,提升了光效利用率,保证了楔形结构202能够与光源101的出光口尺寸很好的匹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包括上述背光模组时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各方法实施例中,所述各步骤的序号并不能用于限定各步骤的先后顺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对各步骤的先后变化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方法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产品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产品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耦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结构和导光板;
所述导光板包括:本体结构和设置在本体结构上并位于靠近光源结构一侧的楔形结构;
所述本体结构包括本体结构入光面;所述楔形结构包括底表面,楔形面和楔形结构入光面,所述底表面与所述本体结构呈面接触设置,所述楔形结构入光面,所述楔形面以及所述底表面构成所述本体结构上的隆起,在沿着本体结构延伸并且从所述本体结构入光面远离所述光源结构的方向上,所述楔形结构的厚度呈逐渐减小的趋势;
所述光源结构包括:光源和承载所述光源的载体;所述本体结构入光面位于所述本体结构朝向所述光源的一侧,所述楔形结构入光面位于所述楔形结构朝向所述光源的一侧;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分别穿过所述本体结构入光面和所述楔形结构入光面进入所述导光板;在垂直于所述底表面的方向上,所述本体结构的厚度与所述光源出光面的厚度比值小于或等于8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本体结构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本体结构的最大厚度d1满足:0.24mm≤d1≤0.32mm;
所述本体结构入光面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区的边界之间的距离d4≤1.6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底表面的方向上,所述楔形结构的最大厚度F满足:F≤0.04mm;
在垂直于所述本体结构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导光板的最大厚度d2满足:0.27mm≤d2≤0.33mm;
所述楔形面的第一边在所述底表面上的正投影的长度d3满足:0.3mm≤d3≤0.55mm,所述第一边与所述楔形结构入光面之间所呈夹角大于0度;
所述楔形面与所述底表面之间的夹角Z满足:Z≤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结构的出光面上设置有平行于所述本体结构入光面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微型结构,每个所述第一微型结构在所述本体结构的出光面上沿垂直于第一微型结构排列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微型结构在沿着所述第一微型结构排列的方向且垂直于出光面的方向上的截面为第一圆弧形,所述第一圆弧形的半径R1满足:80μm≤R1≤100μm;
相邻的两个第一微型结构的中心之间的距离P1满足:140μm≤P1≤160μm;
所述第一微型结构在垂直于出光面的方向上的最大高度H1满足:2.2μm≤H1≤2.6μ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面上设置有平行于所述楔形结构入光面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微型结构,所述第二微型结构在楔形面上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微型结构排列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微型结构在沿着所述第二微型结构排列的方向且垂直于楔形面的方向上的截面为第二圆弧形,所述第二圆弧形的半径R2满足:80μm≤R2≤100μm;
相邻的两个第二微型结构的中心之间的距离P2满足:34μm≤P2≤44μm;
所述第二微型结构在垂直于楔形面的方向上的最大高度H2满足:1.8μm≤H2≤2.2μ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结构入光面和所述本体结构入光面共面,组成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上设置有平行于所述本体结构出光面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三微型结构,所述第三微型结构沿垂直于所述第三微型结构排列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三微型结构在沿着所述第三微型结构排列的方向且垂直于入光面的方向上的截面为第三圆弧形,所述第三圆弧形的半径R3满足:90μm≤R3≤110μm;
相邻的两个第三微型结构的中心之间的距离P3满足:340μm≤P3≤360μm;
所述第三微型结构在垂直于入光面的方向上的最大高度H3满足:29.5μm≤H3≤30.5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光学膜材,支撑黑条和遮光膜;所述光学膜材和所述支撑黑条位于所述本体结构的出光面上,所述支撑黑条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楔形面和所述光学膜材之间;所述遮光膜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支撑黑条与所述出光面之间,所述遮光膜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光学膜材与所述出光面之间;
所述光学膜材与所述支撑黑条之间的间距d5满足:0≤d5≤0.1mm;
所述支撑黑条的厚度d6满足:0.12mm≤d6≤0.15mm;
所述遮光膜的厚度d7满足:0.013mm≤d7≤0.017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反射片,所述反射片位于所述本体结构背向所述出光面的一侧;
所述载体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本体结构背向所述出光面的一侧,所述载体的第一部分在所述本体结构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反射片在所述本体结构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d8满足:0.1mm≤d8≤0.3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壳体,所述光源结构,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反射片均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的开口朝向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所述壳体底部的厚度d9满足:0.065mm≤d9≤0.075mm;
胶框,所述胶框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光源结构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同一侧,所述胶框与所述壳体粘结,所述胶框的中间部分的平整度小于0.15mm,所述胶框的边缘部分的平整度小于0.3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结构与所述楔形结构为一体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结构入光面与所述本体结构入光面为连续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本体结构背向所述底表面的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结构的厚度与所述光源的整体厚度比值小于或等于75%。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光侧,所述光源出光面突出于所述楔形结构;和/或,在所述导光板与出光侧相对的非出光侧,所述光源出光面突出于所述本体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P3>P2>P1。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结构背向所述楔形结构的非出光面上,远离光源排列延伸的方向上包括与光源相邻设置的第一区和第二区;其中第一区和第二区的分界线延伸方向与光源排列延伸的方向相同;
在第一区中包括多个沿着排列方向设置的拱形区域,每个拱形区域与每个光源一一对应,拱形区域底部与光源临近设置,所述拱形区域的两个拱脚在光源的出光面上的正投影,位于该出光面的内部;在第一区中,在拱形区域中网点平均密度小于拱形区域以外的网点平均密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第二区还包括第一子区和第二子区,第一子区位于第一区和第二子区之间,第一子区网点平均密度大于第二子区的网点平均密度。
1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CN202220225648.9U 2022-01-24 2022-01-24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17587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25648.9U CN217587811U (zh) 2022-01-24 2022-01-24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25648.9U CN217587811U (zh) 2022-01-24 2022-01-24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87811U true CN217587811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38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25648.9U Active CN217587811U (zh) 2022-01-24 2022-01-24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878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8439A1 (zh) * 2022-01-24 2023-07-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8439A1 (zh) * 2022-01-24 2023-07-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92234B2 (en) Frontlit display
US6738051B2 (en) Frontlit illuminated touch panel
JP4544531B2 (ja) 面光源装置
JP5600409B2 (ja) 導光板及びこれを有するバックライトアセンブリ並びに表示装置
JP5426580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4153095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217587811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23160643A1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0308511B (zh) 一种导光结构、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15176197B (zh) 光学膜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4622967B2 (ja) 面状光源装置
CN110291454B (zh) 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CN212675323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3302566U (zh) 一种导光板及生产该导光板的设备
JP6682834B2 (ja)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6520610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0803917U (zh) 一种反组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CN210270457U (zh)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019720A (zh) 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CN114442375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3934036B (zh) 显示模组和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CN217484638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1454017U (zh) 一种手机背光模组
CN213149436U (zh) 一种集成发光源的电子纸显示模组
KR20140079592A (ko) 백 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장치와 그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