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87331U - 一种电池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87331U
CN217587331U CN202221258516.2U CN202221258516U CN217587331U CN 217587331 U CN217587331 U CN 217587331U CN 202221258516 U CN202221258516 U CN 202221258516U CN 217587331 U CN217587331 U CN 2175873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time
diode
coil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5851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明辉
王冬文
熊广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Yiwei Energy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Yiwei Energy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Yiwei Energy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5851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873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873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873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测试装置,所述包括测试夹具和接线切换模块,所述接线切换模块与所述测试夹具连接;所述测试夹具通过插槽与待测电池正负极实现快速可靠连接;所述接线切换模块通过继电器分别与外部K值测试设备和性能测试设备连接,并通过时间继电器的延时功能控制普通继电器来实现控制待测电池有序接入外部K值测试设备或性能测试设备进行测试,实现了节省工位人员和人工成本,通过一次接线即可完成两种测试,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利用继电器的电磁效应来控制机械触点达到测试线路的通断,解决测试设备相互干扰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电池的K值和性能进行测试时,现有生产工艺流程都是先进行K值测试,再进行性能测试,两个测试工位分开单独测试。这种生产工艺的生产效率较低,大批量生产时所需人员较多,占用的生产场地也非常大,投入的人工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测试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池测试装置,所述包括测试夹具和接线切换模块,所述接线切换模块与所述测试夹具连接;所述测试夹具与待测电池正负极连接;所述接线切换模块分别与外部K值测试设备和性能测试设备连接,通过接线切换模块控制电池接入外部K值测试设备或性能测试设备进行测试,实现了节省工位人员和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池测试装置,包括测试夹具和接线切换模块,所述接线切换模块与所述测试夹具连接;所述接线切换模块分别与外部K值测试设备和性能测试设备连接,以按时序将测试夹具接通K值测试设备或性能测试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接线切换模块中设有时间控制单元、继电器J2和继电器J4;所述继电器J2控制所述测试夹具接入K值测试设备;所述继电器J4控制所述测试夹具接入性能测试设备;所述时间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继电器J2和继电器J4 按时序接通或断开电源VCC。
进一步的,所述时间控制单元控制中设有时间继电器J1和时间继电器J3;所述时间继电器J3控制继电器J4接通或断开电源VCC;所述时间继电器J1控制继电器J2和时间继电器J3按时间顺序接通或断开电源VCC。
进一步的,所述测试夹具的一个接线端通过接线切换模块上的线路直接与K 值测试设备和性能测试设备连接,另一个接线端通过继电器J2和继电器J4分别与K值测试设备和性能测试设备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J2中设有接入端K2、接出端S3、接出端S4、线圈T2 和二极管D2;所述线圈T2的一侧与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后作为所述继电器J2的电源端与所述时间控制单元连接,另一侧与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后接地;所述接出端S4与外部K值测试设备连接;所述接入端K2与所述测试夹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J4中设有接入端K4、接出端S7、接出端S8、线圈T4 和二极管D4;所述线圈T4的一侧与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后作为所述继电器J4的电源端与所述时间控制单元连接,另一侧与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后接地;所述接入端K4与所述测试夹具连接;所述接出端S8与外部性能测试设备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时间继电器J1包括按钮S9、接入端K1、接出端S1、接出端S2、线圈T1和二极管D1;所述按钮S9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后接入电源VCC,另一端接入所述线圈T1的一侧;所述线圈T1的另一侧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后接地;所述接入端K1与电源VCC连接;所述接出端S2 与所述继电器J2的电源端连接;所述接出端S1与所述时间继电器J3的电源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时间继电器J3包括接入端K3、接出端S5、接出端S6、线圈T3和二极管D3;所述接入端K3与电源VCC连接;所述接出端S6与所述继电器J4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线圈T3的一侧与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后作为时间继电器J3的电源端与所述时间继电器J1连接,另一侧与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后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时间继电器J1和时间继电器J3均具有设置延时断开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测试夹具设有用于与待测电池两极连接的插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测试装置,所述包括测试夹具和接线切换模块,所述接线切换模块与所述测试夹具连接;所述测试夹具通过插槽与待测电池正负极实现快速可靠连接;所述接线切换模块通过继电器分别与外部K值测试设备和性能测试设备连接,并通过时间继电器的延时功能控制普通继电器来实现控制待测电池有序接入外部K值测试设备或性能测试设备进行测试,实现将待测电池接线一次便可自动完成两种测试,相比原来测试模式提高了效率、节省工位人员和人工成本,通过一次接线即可完成两种测试,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利用继电器的电磁效应来控制机械触点达到测试线路的通断,解决测试设备相互干扰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池K值测试和性能测试的新旧流程对比示意图;
图2为电池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接线切换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电池K值测试时的电路动作示意图;
图5为电池性能测试时的电路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公开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公开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公开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所示,电池的K值测试和性能测试,现有生产工艺流程都是先进行K 值测试再进行性能测试,或者先进行性能测试再进行K值测试,两个测试工位分开单独测试。现提供一种电池测试装置,提升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员,有效地节省了人工成本,同时为节省了更多地生产场地。
如图2所示为电池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测试夹具和接线切换模块,所述接线切换模块与测试夹具连接。所述测试夹具用于实现装置与待测试的电池正负极快速可靠连接,所述接线切换模块分别与K值测试设备和性能测试设备连接,用于将接入测试夹具的电池根据时间顺序与K值测试设备或者性能测试设备连接,以进行K值测试或性能测试,使得K值测试设备和性能测试设备在测试过程中互不干扰。
具体实施中,具体测试包括以下步骤:
S1:K值测试的时间继电器先启动,将电池与K值测试设备连接以进行K值测试,测试完成后自动断开,执行S2步骤;
S2:性能测试的时间继电器启动测试,将电池与性能测试设备连接以进行性能测试,测试完成后自动断开。
具体实施中,所述测试夹具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与测试夹具的两个接线端连接,电池在扫描记录信息后,插入所述插槽里进行测试。电池与测试夹具采用插接方式连接,在保证连接可靠性的同时提高测试速度。
如图2所示为接线切换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所述接线切换模块包括时间控制单元和继电器J2、继电器J4;如图3所示,所述时间控制单元控制继电器J2和继电器J4按时间顺序接通或断开电源VCC,所述继电器J2控制测试夹具接入K值测试设备,所述继电器J4控制测试夹具接入性能测试设备,因此时间控制单元在功能设定上,同一时间上只能控制继电器J2和继电器J4中的其中一个通电,不能出现两个同时通电的情况。
所述时间控制单元分别与继电器J2的电源端和继电器J4的电源端连接,以根据设定的时间顺序控制继电器J2或继电器J4通断电。所述测试夹具的一个接线端通过接线切换模块上的线路直接与K值测试设备和性能测试设备连接,另一个接线端通过继电器J2和继电器J4分别与K值测试设备和性能测试设备连接。
所述继电器J2中设有接入端K2、接出端S3、接出端S4、线圈T2和二极管 D2,所述线圈T2的一侧与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后作为继电器J2的电源端,所述线圈T2的另一侧与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后接地;所述继电器J2的接出端S4 与外部的K值测试设备连接;所述继电器J2的接入端K2通过测试夹具与电池的电极连接;控制继电器J2的通断电即可控制接入端K2与接出端S3或者接出端S4连接,即为将电池与K值测试设备断开或连接。
所述继电器J4中设有接入端K4、接出端S7、接出端S8、线圈T4和二极管 D4,所述线圈T4的一侧与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后作为继电器J4的电源端,所述线圈T4的另一侧与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后接地;所述继电器J4的接出端S8 与外部的性能测试设备连接;所述继电器J4的接入端K4通过测试夹具与电池的电极连接;控制继电器J4的通断电即可控制接入端K4与接出端S7或者接出端S8连接,即为将电池与性能测试设备断开或连接。
具体实施中,所述时间控制单元控制中设有时间继电器J1和时间继电器J3。所述时间继电器J3控制继电器J4接通或断开电源VCC;所述时间继电器J1控制继电器J2和时间继电器J3按时间顺序接通或断开电源VCC,也即相当于所述时间继电器J1控制继电器J2和继电器J4按时间顺序接通或断开电源VCC,即可控制待测电池接入K值测试设备或性能测试设备。
所述时间继电器J1包括按钮S9、接入端K1、接出端S1、接出端S2、线圈 T1和二极管D1;所述按钮S9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后接入电源VCC,另一端接入线圈T1的一侧,用于作为启动时间继电器J1的启动按钮,同时线圈T1的另一侧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后接地。接入端K1与电源VCC连接,接出端S2与继电器J2的电源端连接,接出端S1与时间继电器J3的电源端连接,时间继电器J1通过控制接入端K1与接出端S1或接出端S2连接,以达到控制是给继电器J2通电还是给时间继电器J3通电的效果。
所述时间继电器J3包括接入端K3、接出端S5、接出端S6、线圈T3和二极管D3,所述接入端K3与电源VCC连接,接出端S5悬空不接,接出端S6与继电器J4的电源端连接,线圈T3的一侧与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后作为时间继电器 J3的电源端,线圈T3的另一侧与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后接地。时间继电器J3 通过控制接入端K3与接出端S5或接出端S6连接,以达到控制继电器J4通断电的效果。
K值测试时的电路动作说明:如下图4所示,按下启动按钮S9触发时间继电器J1启动,接入端K1与接出端S2接通触发继电器J2启动,接入端K2与接出端S4接通,此时K值测试回路接通,进入K值测试,电流回路见图4虚线箭头标注。时间继电器J1的时间延时功能在一定的时间判断后,接入端K1与接出端S2断开,同时接入端K1与接出端S1接通。继电器J2断电后接入端K2与接出端S4断开,同时接入端K2与接出端S3接通,此时K值测试结束,K值测试回路断开。
具体实施中,时间继电器J1可设置延时断开时间,例如设置时间为1S时,那么接入端K1与接出端S2接通1S后将自动断开,然后接入端K1与接出端S1 接通。
性能测试时的电路动作说明:如图5所示,在K值测试完成后,时间继电器J1的接入端K1与接出端S1接通触发时间继电器J3启动,接入端K3与接出端S6接通触发继电器J4启动,接入端K4与接出端S8接通,此时性能测试回路接通,进入性能测试,电流回路见图5虚线箭头标注。时间继电器J3的时间延时功能在一定的时间判断后,接入端K3与接出端S6断开,同时接入端K3与接出端S5接通;此时,继电器J4断电导致接入端K4与接出端S8断开、并与接出端S7接通,此时性能测试结束,性能测试回路断开。
具体实施中,时间继电器J3可设置延时断开时间,例如设置时间为3S,那么接入端K3与接出端S6接通3S后将自动断开,接入端K3与接出端S5接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测试装置,所述包括测试夹具和接线切换模块,所述接线切换模块与所述测试夹具连接;所述测试夹具通过插槽与待测电池正负极实现快速可靠连接;所述接线切换模块通过继电器分别与外部K值测试设备和性能测试设备连接,并通过时间继电器的延时功能控制普通继电器来实现控制待测电池有序接入外部K值测试设备或性能测试设备进行测试。本实用新型利用继电器的电磁效应控制原理,将电池的K值测试与性能测试通过测试设备以及测试夹具合并在一起测试,通过一次接线即可完成两种测试,提升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员,有效地节省了人工成本,同时为节省了更多地生产场地。同时,利用继电器的电磁效应来控制机械触点达到测试线路的通断,解决测试设备相互干扰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夹具和接线切换模块,所述接线切换模块与所述测试夹具连接;所述接线切换模块分别与外部K值测试设备和性能测试设备连接,以按时序将所述测试夹具接通K值测试设备或性能测试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切换模块中包括时间控制单元、继电器J2和继电器J4;所述继电器J2控制所述测试夹具接入K值测试设备;所述继电器J4控制所述测试夹具接入性能测试设备;所述时间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继电器J2和继电器J4按时序接通或断开电源VC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控制单元控制包括时间继电器J1和时间继电器J3;所述时间继电器J3控制继电器J4接通或断开电源VCC;所述时间继电器J1控制继电器J2和时间继电器J3按时间顺序接通或断开电源VCC。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夹具的一个接线端通过接线切换模块上的线路直接与K值测试设备和性能测试设备连接,另一个接线端通过继电器J2和继电器J4分别与K值测试设备和性能测试设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J2中包括接入端K2、接出端S3、接出端S4、线圈T2和二极管D2;所述线圈T2的一侧与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后作为所述继电器J2的电源端与所述时间控制单元连接,另一侧与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后接地;所述接出端S4与外部K值测试设备连接;所述接入端K2与所述测试夹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J4中包括接入端K4、接出端S7、接出端S8、线圈T4和二极管D4;所述线圈T4的一侧与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后作为所述继电器J4的电源端与所述时间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线圈T4的另一侧与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后接地;所述接入端K4与所述测试夹具连接;所述接出端S8与外部性能测试设备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继电器J1包括按钮S9、接入端K1、接出端S1、接出端S2、线圈T1和二极管D1;所述按钮S9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后接入电源VCC,另一端接入所述线圈T1的一侧;所述线圈T1的另一侧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后接地;所述接入端K1与电源VCC连接;所述接出端S2与所述继电器J2的电源端连接;所述接出端S1与所述时间继电器J3的电源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继电器J3包括接入端K3、接出端S5、接出端S6、线圈T3和二极管D3;所述接入端K3与电源VCC连接;所述接出端S6与所述继电器J4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线圈T3的一侧与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后作为时间继电器J3的电源端与所述时间继电器J1连接,另一侧与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后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继电器J1和时间继电器J3均设置有延时断开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夹具设有用于与待测电池两极连接的插槽。
CN202221258516.2U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电池测试装置 Active CN2175873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58516.2U CN217587331U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电池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58516.2U CN217587331U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电池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87331U true CN217587331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54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58516.2U Active CN217587331U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电池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873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354438U (zh) 自加热控制电路和系统
CN203951485U (zh) 通用端口及线缆测试仪
CN217587331U (zh) 一种电池测试装置
CN112311050A (zh) 一种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WO2020019830A1 (zh) 一种电池及外部部件
CN112026522B (zh) 一种具有自动预充电功能的供电电路
CN203445675U (zh) 充电机充电电路及充电机
CN110707781B (zh) 一种智能断电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18316A (zh) 费控重合闸断路器装置内部建立无线通讯连接的方法
CN202177796U (zh) 投饲机的智能短信控制器
CN104917266A (zh) 一种具有多档位无线充电功能的汽车应急启动电源
CN105207331A (zh) 一种移动终端充电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14113826A (zh) 一种手持终端eos性能的测试装置及其方法
CN208860935U (zh) 高压采样电路和电池管理系统
CN104659847A (zh) 一种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及灯具
CN105743188A (zh) 铅酸电池组保护系统
CN217216497U (zh) 一种带极性转换电路的太阳能电池组件pid测试装置
CN219475791U (zh) 一种用于控制电器充放电循环测试的系统
CN109245492A (zh) 一种多路输出电源
CN221078896U (zh) 一种设备受电可靠性测试平台
CN220874252U (zh) 升压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
CN104935842A (zh) 待机电路、待机电路的控制方法及电视系统
CN110346713A (zh) 一种用于多台10kV柱上开关一次接线同时完成温升试验的方法
CN208608780U (zh) 一种电池不间断供电切换装置
CN110138027A (zh) 一种低温下锂电池高效放电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6

Address after: No.38, Huifeng 7th Road,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EVE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000 63 District, Hui Tai Industrial Park, Zhongkai hi tech Zone, Hui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Yiwei Energy Batt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