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85368U - 一种浮法玻璃预热风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浮法玻璃预热风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85368U
CN217585368U CN202221114792.1U CN202221114792U CN217585368U CN 217585368 U CN217585368 U CN 217585368U CN 202221114792 U CN202221114792 U CN 202221114792U CN 217585368 U CN217585368 U CN 2175853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air
pipe
fixed mounting
supply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1479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新江
孙传毅
冯海松
李星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Triumph Building Materials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Triumph Building Materials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Triumph Building Materials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Triumph Building Materials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1479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853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853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853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cineration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法玻璃预热风利用装置,包括外壳、进烟管、出风管、排烟管与进风管,所述外壳呈倒置凹型,所述进烟管固定安装外壳的右壁下部,且进烟管连通外壳的壳腔内,所述排烟管固定安装外壳的左壁下部,且排烟管连通外壳的壳腔内,所述进风管固定安装外壳的左壁上部,且进风管连通外壳的壳腔内,所述出风管固定安装外壳的右壁上部,且出风管连通外壳的壳腔内,所述进风管的内端与出风管的内端间通过换热管簇连接;通过换热管簇,能够有效的将烟气中的热量换热出来,而后进行热风的使用,从而实现热能的充分利用,而内部调节器能够对烟气的流量进行控制,从而对热风的温度进行调节,从而对换热的需求进行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浮法玻璃预热风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装置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浮法玻璃预热风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政策对环保节能的要求日趋严格,国内玻璃生产商对玻璃工厂能耗方面设计日趋重视,玻璃厂能耗主要由两方面构成:电耗与燃料,对于电能的使用与节省,近年来国内玻璃企业已日趋成熟:玻璃工厂设计中通过加装余热发电系统,利用熔窑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余热中的热能,通过锅炉给水生产出过热蒸汽,蒸汽再进入汽轮机组,通过能量转化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进而以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形式发电,在熔窑上通过利用废气余热发电,极大地降低了玻璃生产中的电耗,当高温烟气经过蒸汽锅炉消耗后,其热能含量依旧较大,进行排放依旧产生较大的能源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浮法玻璃预热风利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法玻璃预热风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浮法玻璃预热风利用装置,包括外壳、进烟管、出风管、排烟管与进风管,所述外壳呈倒置凹型,所述进烟管固定安装外壳的右壁下部,且进烟管连通外壳的壳腔内,所述排烟管固定安装外壳的左壁下部,且排烟管连通外壳的壳腔内,所述进风管固定安装外壳的左壁上部,且进风管连通外壳的壳腔内,所述出风管固定安装外壳的右壁上部,且出风管连通外壳的壳腔内,所述进风管的内端与出风管的内端间通过换热管簇连接,所述外壳的凹口处固定安装有调节器,所述调节器的一端连通外壳的壳腔,所述调节器的排口连接分流管一端,所述分流管的另一端连通排烟管。
优选的,所述调节器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管内左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轴,所述管体的管内右部固定安装有环形架,所述螺纹轴的右端固转动安装环形架的轴心,所述环形架左侧的管体内固定安装有塞壳,所述塞壳内滑动安装有封塞,所述封塞与螺纹轴螺纹配合,所述管体的下壁中部开设有排口。
优选的,所述排烟管内固定安装有排烟风扇,所述排烟风扇位于分流管的接口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进风管内固定安装有进风风扇。
优选的,所述塞壳的左端面一体成型有尾翼,所述封塞开设有配合尾翼的滑槽,且尾翼滑动安装于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封塞的轴线与螺纹轴的轴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壁贴合有隔热衬,所述出风管的内壁贴合有隔热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换热管簇,能够有效的将烟气中的热量换热出来,而后进行热风的使用,从而实现热能的充分利用,而内部调节器能够对烟气的流量进行控制,从而对热风的温度进行调节,从而对换热的需求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器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塞壳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进烟管,3、出风管,4、排烟管,5、进风管,6、调节器,61、管体,62、控制器,63、伺服电机,64、螺纹轴,65、环形架,66、塞壳,67、封塞,68、尾翼,69、排口,7、分流管,8、换热管簇,9、隔热衬,10、排烟风扇,11、进风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浮法玻璃预热风利用装置,包括外壳1、进烟管2、出风管3、排烟管4与进风管5,所述外壳1呈倒置凹型,所述进烟管2固定安装外壳1的右壁下部,且进烟管2连通外壳1的壳腔内,所述排烟管4固定安装外壳1的左壁下部,且排烟管4连通外壳1的壳腔内,所述进风管5固定安装外壳1的左壁上部,且进风管5连通外壳1的壳腔内,所述出风管3固定安装外壳1的右壁上部,且出风管3连通外壳1的壳腔内,所述进风管5的内端与出风管3的内端间通过换热管簇8连接,所述外壳1的凹口处固定安装有调节器6,所述调节器6的一端连通外壳1的壳腔,所述调节器6的排口69连接分流管7一端,所述分流管7的另一端连通排烟管4。
外壳1为整个装置安装基础及工作封闭环境,进风管5将外部冷风导入,出风管3将换热后的热风导出,进烟管2将烟气导入装置,排烟管4将换热后的烟气导出,换热管簇8通过自身的密集换热管,保证有效的换热效率,使得由管内流通的冷空气换热变热,通过安装位置关系,使得烟气的流向与换热管簇8内冷空气的流向向逆,使得整个装置的换热效率得到保证,调节器6通过自身结构,使得烟气能够进行分流,从而控制烟气温度过高时的换热使得排出的热风超出需求,分流管7将调节装置导出的烟气导入排烟管4进行统一排出。
具体而言,所述调节器6包括管体61,所述管体61的管内左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62,所述控制器62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63,所述伺服电机6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轴64,所述管体61的管内右部固定安装有环形架65,所述螺纹轴64的右端固转动安装环形架65的轴心,所述环形架65左侧的管体61内固定安装有塞壳66,所述塞壳66内滑动安装有风塞67,所述风塞67与螺纹轴64螺纹配合,所述管体61的下壁中部开设有排口69。
管体61为调节器6的基础安装结构,为内部结构提供限定安装基础,通过控制器62对伺服电机63进行控制,伺服电机63通过自身工作,使得螺纹轴64带动风塞67进行位移,从而配合塞壳66进行通气量的控制,环形架65对螺纹轴64进行辅助支撑。
具体而言,所述排烟管4内固定安装有排烟风扇10,所述排烟风扇10位于分流管7的接口的内侧。
通过排烟风扇10带动烟气进行有效的流通,而分流管7的接口位置设置,方便伯努利效应,从而使得烟气能够有效的由控制器62及分流管7进行分流。
具体而言,所述进风管5内固定安装有进风风扇11。
能够有效的将空气鼓入换热管簇8内进行换热。
具体而言,所述塞壳66的左端面一体成型有尾翼68,所述风塞67开设有配合尾翼68的滑槽,且尾翼68滑动安装于滑槽内。
能够对风塞67进行周向限位,从而进行有效的滑动。
具体而言,所述风塞67的轴线与螺纹轴64的轴线重合。
对装置动作进行保证,从而使得风塞67进行有效的移动。
具体而言,所述外壳1的内壁贴合有隔热衬9,所述出风管3的内壁贴合有隔热衬9。
避免热量通过外壳1及出风管3进行溢散,影响工作效率。
工作原理:使用时,烟气由进烟管2进入外壳1内,烟气通过外壳1的形状限制,流经换热管簇8,同时进风管5空气导入换热管簇8,经过换热管簇8进行有效的换热,而后热风通过出风管3导出,换热后的烟气通过排烟管4导出,当进行换热量控制或导入烟气量较多时,控制器62通过内部的控制器62控制风塞67进行位移,打开塞壳66,使得烟气通过分流管7流向排烟管4,实现有效的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浮法玻璃预热风利用装置,包括外壳(1)、进烟管(2)、出风管(3)、排烟管(4)与进风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呈倒置凹型,所述进烟管(2)固定安装外壳(1)的右壁下部,且进烟管(2)连通外壳(1)的壳腔内,所述排烟管(4)固定安装外壳(1)的左壁下部,且排烟管(4)连通外壳(1)的壳腔内,所述进风管(5)固定安装外壳(1)的左壁上部,且进风管(5)连通外壳(1)的壳腔内,所述出风管(3)固定安装外壳(1)的右壁上部,且出风管(3)连通外壳(1)的壳腔内,所述进风管(5)的内端与出风管(3)的内端间通过换热管簇(8)连接,所述外壳(1)的凹口处固定安装有调节器(6),所述调节器(6)的一端连通外壳(1)的壳腔,所述调节器(6)的排口(69)连接分流管(7)一端,所述分流管(7)的另一端连通排烟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预热风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6)包括管体(61),所述管体(61)的管内左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62),所述控制器(62)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63),所述伺服电机(6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轴(64),所述管体(61)的管内右部固定安装有环形架(65),所述螺纹轴(64)的右端固转动安装环形架(65)的轴心,所述环形架(65)左侧的管体(61)内固定安装有塞壳(66),所述塞壳(66)内滑动安装有封塞(67),所述封塞(67)与螺纹轴(64)螺纹配合,所述管体(61)的下壁中部开设有排口(6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预热风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4)内固定安装有排烟风扇(10),所述排烟风扇(10)位于分流管(7)的接口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预热风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5)内固定安装有进风风扇(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预热风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壳(66)的左端面一体成型有尾翼(68),所述封塞(67)开设有配合尾翼(68)的滑槽,且尾翼(68)滑动安装于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预热风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塞(67)的轴线与螺纹轴(64)的轴线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预热风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贴合有隔热衬(9),所述出风管(3)的内壁贴合有隔热衬(9)。
CN202221114792.1U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浮法玻璃预热风利用装置 Active CN2175853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14792.1U CN217585368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浮法玻璃预热风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14792.1U CN217585368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浮法玻璃预热风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85368U true CN217585368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50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14792.1U Active CN217585368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浮法玻璃预热风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853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35744U (zh) 燃气锅炉空气和补水循环预热系统
CN217585368U (zh) 一种浮法玻璃预热风利用装置
CN209310265U (zh) 一种远红外加热机组
CN216769396U (zh) 一种发电厂锅炉过热降温装置
CN213746819U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2720980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能源塔
CN209263338U (zh) 一种智能节能供热系统
CN207333049U (zh) 一种热气熔盐低温斯特林发电系统
CN113251434A (zh) 一种亚临界锅炉多目标协同优化空预器防堵系统
CN208398060U (zh) 一种新型节能煤炭锅炉
CN207936038U (zh) 一种多联体蒸汽发生装置
CN218295692U (zh) 一种生物质颗粒型高效能的蒸汽发生器
CN220061726U (zh) 一种蒸汽锅炉节能装置
CN217236061U (zh) 一种燃气发电余热高效利用装置
CN219829107U (zh) 热交换节能蒸汽热水炉
CN213811168U (zh) 一种具有节能功能的大锅炉
CN217928839U (zh) 一种水泥余热锅炉废气双循环再利用节能装置
CN219955348U (zh) 一种用于rto废气焚烧的双塔交替蓄热型装置
CN215723275U (zh) 一种循环蓄热式废气催化燃烧炉
CN213089788U (zh) 一种蒸汽热风两用锅炉
CN218269607U (zh) 一种应用于列车的电加热体
CN210398872U (zh) 一种水性涂料生产用锅炉
CN108286701B (zh) 一种多联体蒸汽发生装置
CN209445585U (zh) 一种节能型锅炉
CN215637291U (zh) 一种锅炉送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