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76968U - 密封组件及具有其的托辊 - Google Patents

密封组件及具有其的托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76968U
CN217576968U CN202221479966.4U CN202221479966U CN217576968U CN 217576968 U CN217576968 U CN 217576968U CN 202221479966 U CN202221479966 U CN 202221479966U CN 217576968 U CN217576968 U CN 217576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ring
ring
sealing
mounting portion
s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799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自忠
何彦军
王晓伟
王林
马忠昌
邱凯飞
辛广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799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769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76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769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组件及具有其的托辊,其包括安装部,具有穿设通孔;第一密封圈,环形设置在安装部的外周,且第一密封圈与安装部的外周面连接,第一密封圈的一端具有沿安装部的径向交替设置的第一环形凸起部和第一环形凹设部;第二密封圈,环形设置在安装部的外周,且第二密封圈与第一密封圈沿安装部的轴线方向分布,第二密封圈的靠近第一密封圈的一端具有沿安装部的径向交替设置的第二环形凸起部和第二环形凹设部,第一环形凸起部穿设在第二环形凹设部内,第二环形凸起部穿设在第一环形凹设部内;第一止挡部,设置在安装部的外周面上,第一止挡部与第二密封圈止挡配合,以限制第二密封圈相对安装部的轴向位移。

Description

密封组件及具有其的托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托辊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密封组件及具有其的托辊。
背景技术
托辊通常包括托辊本体、轴承和密封组件,其中,轴承和密封组件均设置在托辊本体上且沿托辊本体的轴线方向分布,密封组件用于保护轴承的端面。现有技术中,密封组件通常为迷宫式的密封组件,迷宫式的密封组件通常包括多个相互独立设置的零部件,在对托辊进行装配时,通常需要将多个零部件依次安装至托辊本体上,累计误差较高,影响托辊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组件及具有其的托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对托辊装配的累计误差高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安装部,安装部具有穿设通孔;第一密封圈,环形设置在安装部的外周,且第一密封圈与安装部的外周面连接,第一密封圈的一端具有沿安装部的径向交替设置的第一环形凸起部和第一环形凹设部;第二密封圈,环形设置在安装部的外周,且第二密封圈与第一密封圈沿安装部的轴线方向分布,第二密封圈的靠近第一密封圈的一端具有沿安装部的径向交替设置的第二环形凸起部和第二环形凹设部,第一环形凸起部穿设在第二环形凹设部内,第二环形凸起部穿设在第一环形凹设部内;第一止挡部,设置在安装部的外周面上,第一止挡部与第二密封圈止挡配合,以限制第二密封圈相对安装部的轴向位移。
进一步地,第二密封圈的内周面具有凸起结构,第一止挡部为限位凹槽,凸起结构与限位凹槽相互配合限位。
进一步地,第一止挡部包括止挡圈,安装部上具有环形凹部,环形凹部位于第一密封圈的靠近第二密封圈的一侧,止挡圈位于环形凹部的远离第一密封圈的一侧,环形凹部与止挡圈配合形成限位凹槽。
进一步地,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一轴向定位结构,第一轴向定位结构设置在安装部与第一止挡部之间,第一轴向定位结构用于对第一止挡部在安装部上的位置进行限定。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圈与安装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第二密封圈的外周面位于第一密封圈的外周面的外侧,密封组件还包括:封堵结构,封堵结构设置在第一密封圈的远离第二密封圈的一侧,封堵结构具有相对设置的内边沿和外边沿,内边沿和安装部的周面密封连接,外边沿和第二密封圈的外周面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封堵结构包括:端盖,端盖套设在安装部的外侧,端盖具有沿安装部的轴线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第二开口端套设在第二密封圈的外周面并与第二密封圈的外周面密封连接;第二止挡部,第二止挡部环形设置在安装部的外周,第二止挡部位于端盖的远离第一密封圈的一端,第二止挡部与端盖止挡配合。
进一步地,端盖包括沿轴线方向顺次连接的第一弯折段、连接段和第二弯折段,第一弯折段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密封圈至第一密封圈的方向相同,且第一弯折段与第二止挡部止挡配合,连接段的延伸方向与安装部的径向方向相同,第二弯折段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密封圈至第二密封圈的方向相同,且与第二密封圈的外周面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止挡部与安装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二轴向定位结构,第二轴向定位结构设置在安装部与第二止挡部之间,第二轴向定位结构用于对第二止挡部在安装部上的位置进行限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托辊,托辊包括:托辊本体;轴承,轴承设置在托辊本体上;上述的密封组件,密封组件的安装部套设在托辊本体上,且密封组件的第二密封圈的远离密封组件的第一密封圈的一端与轴承抵接配合。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互配合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套设在安装部的外周,在对托辊进行装配时,将装配好的密封组件整体装配至托辊本体上即可,如此设置,能够尽可能地降低对托辊的装配误差。传统的技术方案中,需要依次将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依次安装至托辊本体上,如此设置,在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装配后受到各自尺寸精度的影响,造成的累计误差较高,影响托辊的轴向窜动量和托辊的使用寿命。与传统的技术方案相比,本方案的设置,在将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装配至托辊本体上时,直接将安装部套设在托辊本体上即可,减小了对托辊进行装配的误差,保证了托辊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安装部与第一密封圈相互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止挡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止挡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托辊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安装部;101、限位凹槽;
20、第一密封圈;
21、第一环形凸起部;22、第一环形凹设部;
30、第二密封圈;301、凸起结构
31、第二环形凸起部;32、第二环形凹设部;
40、第一止挡部;
50、封堵结构;
51、端盖;511、第一弯折段;512、连接段;513、第二弯折段;
52、第二止挡部;521、限位槽;522、封堵环;
60、托辊本体;
70、轴承;
80、卡接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密封组件,其包括安装部10、第一密封圈20、第二密封圈30和第一止挡部40。其中,安装部10具有穿设通孔。第一密封圈20环形设置在安装部10的外周,且第一密封圈20与安装部10的外周面连接,第一密封圈20的一端具有沿安装部10的径向交替设置的第一环形凸起部21和第一环形凹设部22,第一环形凸起部21和第一环形凹设部22均与安装部10同轴设置。第二密封圈30环形设置在安装部10的外周,且第二密封圈30与第一密封圈20沿安装部10的轴线方向分布,第二密封圈30的靠近第一密封圈20的一端具有沿安装部10的径向交替设置的第二环形凸起部31和第二环形凹设部32,第二环形凸起部31和第二环形凹设部32均与安装部10同轴设置,第一环形凸起部21穿设在第二环形凹设部32内,第二环形凸起部31穿设在第一环形凹设部22内。第一止挡部40设置在安装部10的外周面上,第一止挡部40与第二密封圈30止挡配合,以限制第二密封圈30相对安装部10的轴向位移。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互配合的第一密封圈20和第二密封圈30均套设在安装部10的外周,在对托辊进行装配时,将装配好的密封组件整体装配至托辊本体60上即可,如此设置,能够尽可能地降低对托辊的装配误差。传统的技术方案中,需要依次将第一密封圈20和第二密封圈30依次安装至托辊本体60上,如此设置,在第一密封圈20和第二密封圈30装配后受到各自尺寸精度的影响,造成的累计误差较高,影响托辊的轴向窜动量和托辊的使用寿命。与传统的技术方案相比,本方案的设置,在将第一密封圈20和第二密封圈30装配至托辊本体60上时,直接将安装部10套设在托辊本体60上即可,减小了对托辊进行装配的误差,保证了托辊的使用寿命。并且,本方案的设置,其结构简单,并能够提升对托辊进行装配的效率。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密封圈30的内周面具有凸起结构301,第一止挡部40为限位凹槽101,凸起结构301与限位凹槽101相互配合限位。凸起结构301和限位凹槽101的设置,其结构简单,且加工方便。其中,凸起结构301可与第二密封圈30通过卡接或者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凸起结构301与第二密封圈30为一体成型结构。
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止挡部40包括止挡圈,安装部10上具有环形凹部,环形凹部位于第一密封圈20的靠近第二密封圈30的一侧,止挡圈位于环形凹部的远离第一密封圈20的一侧,环形凹部与止挡圈配合形成限位凹槽101。本实施例中,环形凹部与安装部10同轴设置,且止挡圈为与安装部10同轴设置的环形止挡圈,凸起结构301为与第二密封圈30同轴设置的环形结构。如此设置,能够保证限位凹槽101对止挡圈的止挡效果。可选地,凸起结构301包括多个沿第二密封圈30的内周面的周向环形间隔设置的第一止挡块。
本方案中,止挡圈与安装部10可拆卸连接。并且,止挡圈的远离第一密封圈20的一端的端面与安装部10的端面齐平设置。其中止挡圈可套设在安装部10的外周并与安装部10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止挡圈套设在安装部10的外周并与安装部10过盈配合。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一轴向定位结构,第一轴向定位结构设置在安装部10与第一止挡部40之间,第一轴向定位结构用于对第一止挡部40在安装部10上的位置进行限定。第一轴向定位结构的设置,能够增加第一止挡部40和安装部10的装配精度。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0包括沿轴线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的外径小于第二段的外径,第一段和第二段形成第一台阶结构,第一止挡部40包括沿轴线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三段和第四段,第三段的内径小于第四段的内径,第三段和第四段形成第二台阶结构,第一台阶结构和第二台阶结构形成第一轴向定位结构,第三段套设在第一段的外周并与第一段过盈配合,第四段套设在第二段的外周并与第二段过盈配合。如此设置,其结构简单,且方便对第一止挡部40与安装部10进行装配。
如图2所示,第一密封圈20与安装部10为一体成型结构。如此设置,能够保证对密封组件进行装配的便捷性,且能够保证第一密封圈20与安装部10装配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第二密封圈30的外周面位于第一密封圈20的外周面的外侧,密封组件还包括封堵结构50,封堵结构50设置在第一密封圈20的远离第二密封圈30的一侧,封堵结构50具有相对设置的内边沿和外边沿,内边沿和安装部10的周面密封连接,外边沿和第二密封圈30的外周面密封连接。第一密封圈20和第二密封圈30配合形成迷宫形式的密封结构,封堵结构50的设置,能够对第一密封圈20和第二密封圈30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防止杂物落入至第一密封圈20和第二密封圈30之间的缝隙内,并能够保证密封组件的密封效果。
如图1所示,封堵结构50包括端盖51和第二止挡部52。其中,端盖51套设在安装部10的外侧,端盖51具有沿安装部10的轴线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第二开口端套设在第二密封圈30的外周面并与第二密封圈30的外周面密封连接。第二止挡部52环形设置在安装部10的外周,第二止挡部52位于端盖51的远离第一密封圈20的一端,第二止挡部52与端盖51止挡配合。如此设置,能够保证对密封组件装配的便捷性。
如图1和图5所示,端盖51包括沿轴线方向顺次连接的第一弯折段511、连接段512和第二弯折段513,第一弯折段51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密封圈30至第一密封圈20的方向相同,且第一弯折段511与第二止挡部52止挡配合,连接段512的延伸方向与安装部10的径向方向相同,第二弯折段513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密封圈20至第二密封圈30的方向相同,且与第二密封圈30的外周面密封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弯折段511与连接段512为圆弧过渡连接,第二弯折段513与连接段512为圆弧过渡连接。并且,第二密封圈30的远离第一密封圈20的一端的外周面具有沿第二密封圈30的周向环形设置的环形凸圈,第二弯折段513套设在第二密封圈30的外周,并与第二密封圈30过盈配合,并且第二弯折段513的远离连接段512的一端与环形凸圈抵接配合。如此设置,能够保证端盖51与第二密封圈30连接的稳定性,并能够保证密封效果。
如图1和图6所示,第二止挡部52的靠近端盖51的一侧具有与第二止挡部52同轴设置的限位槽521,第一弯折段511穿设在限位槽521内。如此设置,能够保证对端盖51进行装配的便捷性,并且,能够保证第二止挡部52与端盖51之间的密封效果。第二止挡部52的远离端盖51的一端的外周面还具有封堵环522,封堵环522与第二止挡部52同轴设置,且封堵环522的外周沿朝向连接段512的远离第一密封圈20的一侧延伸。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密封组件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第二止挡部52与安装部10可拆卸连接。如此设置,能够保证对密封组件装配的便捷性。其中,第二止挡部52可与安装部10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止挡部52套设在安装部10的外周并与安装部10过盈配合。
如图1、图2和图6所示,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二轴向定位结构,第二轴向定位结构设置在安装部10与第二止挡部52之间,第二轴向定位结构用于对第二止挡部52在安装部10上的位置进行限定。具体地,安装部10还包括第五段,第五段与第二段同轴设置,且位于第二段的远离第一段的一端,第五段的外径小于第二段的外径,第五段和第二段形成第三台阶结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五段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止挡部52包括依次连通的第六段和第七段,第六段的内径大于第七段的内径,第六段和第七段形成第四台阶结构,第六段套设在第二段的外周并与第二段过盈配合,第七段套设在第五段的外周并与第五段过盈配合。且第七段的远离第六段的一端的端面与第五段的远离第二段的端面平齐设置。如此设置,能够保证第二止挡部52与安装部10装配的便捷性以及牢固性。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托辊,托辊包括托辊本体60、轴承70和上述的密封组件。轴承70设置在托辊本体60上。密封组件的安装部10套设在托辊本体60上,且密封组件的第二密封圈30的远离密封组件的第一密封圈20的一端与轴承70抵接配合。第二密封圈30的远离第一密封圈20的一端的端面具有配合凹槽,配合凹槽与第二密封圈30同轴设置,且配合凹槽的内侧延伸至第二密封圈30的内周面。轴承70具有环形的安装槽,安装槽内装配有滚珠,配合凹槽的外径大于安装槽的外径,配合凹槽的内径小于安装槽的内径。
进一步地,托辊本体60的周面设置有环形的卡接槽,卡接槽与托辊本体60同轴设置,卡接槽内设置有环形的卡接圈80,卡接圈80与第二止挡部52的远离端盖51的一端的端面抵接配合。如此设置,使得卡接槽和卡接圈80配合对密封组件进行限位,保证密封组件与托辊本体60装配的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
安装部(10),所述安装部(10)具有穿设通孔;
第一密封圈(20),环形设置在所述安装部(10)的外周,且所述第一密封圈(20)与所述安装部(10)的外周面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圈(20)的一端具有沿所述安装部(10)的径向交替设置的第一环形凸起部(21)和第一环形凹设部(22);
第二密封圈(30),环形设置在所述安装部(10)的外周,且所述第二密封圈(30)与所述第一密封圈(20)沿所述安装部(10)的轴线方向分布,所述第二密封圈(30)的靠近所述第一密封圈(20)的一端具有沿所述安装部(10)的径向交替设置的第二环形凸起部(31)和第二环形凹设部(32),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21)穿设在所述第二环形凹设部(32)内,所述第二环形凸起部(31)穿设在所述第一环形凹设部(22)内;
第一止挡部(40),设置在所述安装部(10)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一止挡部(40)与所述第二密封圈(30)止挡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二密封圈(30)相对所述安装部(10)的轴向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30)的内周面具有凸起结构(301),所述第一止挡部(40)为限位凹槽(101),所述凸起结构(301)与所述限位凹槽(101)相互配合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部(40)包括止挡圈,所述安装部(10)上具有环形凹部,所述环形凹部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20)的靠近所述第二密封圈(30)的一侧,所述止挡圈位于所述环形凹部的远离所述第一密封圈(20)的一侧,所述环形凹部与所述止挡圈配合形成所述限位凹槽(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一轴向定位结构,所述第一轴向定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安装部(10)与所述第一止挡部(40)之间,所述第一轴向定位结构用于对所述第一止挡部(40)在所述安装部(10)上的位置进行限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20)与所述安装部(10)为一体成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30)的外周面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20)的外周面的外侧,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
封堵结构(50),所述封堵结构(50)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圈(20)的远离所述第二密封圈(30)的一侧,所述封堵结构(50)具有相对设置的内边沿和外边沿,所述内边沿和所述安装部(10)的周面密封连接,所述外边沿和所述第二密封圈(30)的外周面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结构(50)包括:
端盖(51),所述端盖(51)套设在所述安装部(10)的外侧,所述端盖(51)具有沿所述安装部(10)的轴线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二开口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密封圈(30)的外周面并与所述第二密封圈(30)的外周面密封连接;
第二止挡部(52),所述第二止挡部(52)环形设置在所述安装部(10)的外周,所述第二止挡部(52)位于所述端盖(51)的远离所述第一密封圈(20)的一端,所述第二止挡部(52)与所述端盖(51)止挡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51)包括沿轴线方向顺次连接的第一弯折段(511)、连接段(512)和第二弯折段(513),所述第一弯折段(5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密封圈(30)至所述第一密封圈(20)的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一弯折段(511)与所述第二止挡部(52)止挡配合,所述连接段(51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安装部(10)的径向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弯折段(51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密封圈(20)至所述第二密封圈(30)的方向相同,且与所述第二密封圈(30)的外周面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挡部(52)与所述安装部(10)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二轴向定位结构,所述第二轴向定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安装部(10)与所述第二止挡部(52)之间,所述第二轴向定位结构用于对所述第二止挡部(52)在所述安装部(10)上的位置进行限定。
11.一种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包括:
托辊本体(60);
轴承(70),所述轴承(70)设置在所述托辊本体(60)上;
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的安装部(10)套设在所述托辊本体(60)上,且所述密封组件的第二密封圈(30)的远离所述密封组件的第一密封圈(20)的一端与所述轴承(70)抵接配合。
CN202221479966.4U 2022-06-14 2022-06-14 密封组件及具有其的托辊 Active CN217576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79966.4U CN217576968U (zh) 2022-06-14 2022-06-14 密封组件及具有其的托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79966.4U CN217576968U (zh) 2022-06-14 2022-06-14 密封组件及具有其的托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76968U true CN217576968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30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79966.4U Active CN217576968U (zh) 2022-06-14 2022-06-14 密封组件及具有其的托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769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008121972A (ru) Поперечный шаровой шарнир с кольцевым уплотнителем для концов поперечной втулки
CN219345507U (zh) 电动阀
US7661519B2 (en) Roller device for a conveyer
US8550925B2 (en) Universal joint
CN217576968U (zh) 密封组件及具有其的托辊
CN208714035U (zh) 一种机器人外壳的连接结构
CN207093572U (zh) 带同心台球轴承
CN211456859U (zh) 一种电机壳体
CN209818461U (zh) 一种锻造法兰盘
CN106915593B (zh) 托辊
CN211875359U (zh) 易装式法兰盘组件
CN216044070U (zh) 油封座总成、发动机及车辆
CN205496596U (zh) 手紧钻夹头
CN211039682U (zh) 一种整体式泵用机械密封
CN219875285U (zh) 电机防水的结构及电机
CN211127923U (zh) 摄像头受力改善结构及包括其的移动终端
CN219285481U (zh) 一种新型组装镜头
CN215476890U (zh) 快装封头
CN215806682U (zh) 卡接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膨胀阀
CN214227277U (zh) 一种新型电源插座
CN214534436U (zh) 一种冶金专用设备配件
CN207289965U (zh) 袜机滤筒装配辅助装置
CN21526412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tosa适配器
CN211000745U (zh) 车轮
CN213744891U (zh) 一种防松密封紧固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