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75384U - 翼子板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翼子板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75384U
CN217575384U CN202221415962.XU CN202221415962U CN217575384U CN 217575384 U CN217575384 U CN 217575384U CN 202221415962 U CN202221415962 U CN 202221415962U CN 217575384 U CN217575384 U CN 2175753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nder
welcome
groove
bottom plate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1596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忠顺
刘敏
解卫海
顾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1596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753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753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753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翼子板装置及车辆。翼子板装置包括翼子板、底板以及迎宾结构。翼子板用于与车辆的车门相连,翼子板开设有凹槽。底板嵌设于凹槽内。迎宾结构与底板相连,且迎宾结构收容于凹槽内。其中,凹槽的槽口所在平面为参考面,定义参考面与凹槽的内壁之间界定出的区域为预设区域。凹槽被构造为能够完全接纳迎宾结构于预设区域内。本申请提供的翼子板装置,通过连接于迎宾结构的底板嵌设,且迎宾结构收容在翼子板的凹槽内,能够保证迎宾结构不外凸于翼子板的表面,避免驾驶员上下车时踩踏或磕碰到迎宾结构,从而保证了翼子板装置的美观性,且延长了翼子板装置的使用寿命,提升了迎宾品质。

Description

翼子板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外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翼子板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翼子板是遮盖车轮的车身外板,不仅能够挡泥,还能体现整车的侧部造型。目前的商用车的翼子板往往通过螺栓等固定件进行固定,在驾驶室的车门打开时,翼子板上的螺栓外露可见,影响整个驾驶室的美观。少部分车辆配置有装饰条对螺栓进行遮挡,然而,装饰条不仅外观的选择较为单一,且大多外凸于翼子板,驾驶员上下车时极易踩踏或磕碰装饰条,导致其寿命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美观度更高且能延长使用寿命的翼子板装置及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翼子板装置,包括:
翼子板,用于与车辆的车门相连,翼子板开设有凹槽;
底板,嵌设于凹槽内;以及
迎宾结构,与底板相连,且迎宾结构收容于凹槽内;
其中,凹槽的槽口所在平面为参考面,定义参考面与凹槽的内壁之间界定出的区域为预设区域;
凹槽被构造为能够完全接纳迎宾结构于预设区域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迎宾结构包括线路板组件和与线路板组件相连的导光板;
线路板组件连接于底板背离凹槽的一侧,导光板热合固定于线路板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线路板组件包括设于底板上的基板及多个安装于基板上的元器件;
导光板安装于基板,且导光板开设有多个容纳孔,多个容纳孔彼此间隔设置于导光板上;
其中,多个元器件与多个容纳孔一一对应,且每一元器件与一个容纳孔相适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元器件包括多个发光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发光件沿基板的周沿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翼子板装置还包括面板和设于面板上的图案区,面板与迎宾结构背离底板的一侧相连;
其中,图案区沿第一方向位于迎宾结构的一侧,以供发光件出射的光线穿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迎宾结构还包括减震件,减震件设于底板和迎宾结构之间,以缓冲外部应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凹槽的底壁上设有安装孔;
迎宾结构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连接于底板背离凹槽的一侧;
限位件与安装孔的孔壁相抵,以用于在第一方向上对迎宾结构卡接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限位件包括连接部和与连接部相连的引导部,连接部与底板相连;
其中,引导部上具有引导斜面和与引导斜面相连的抵接面;
在限位件进入安装孔的过程中,引导斜面能够与孔壁保持抵接;
限位件处于卡接位置时,引导部伸出安装孔,抵接面与底板之间形成有与凹槽的底壁相配合的卡接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翼子板装置。
上述翼子板装置及车辆,通过连接于迎宾结构的底板嵌设,且迎宾结构收容在翼子板的凹槽内,能够保证迎宾结构不外凸于翼子板的表面,避免驾驶员上下车时踩踏或磕碰到迎宾结构,从而保证了翼子板装置的美观性,且延长了翼子板装置的使用寿命,提升了迎宾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翼子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翼子板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翼子板装置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线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翼子板装置;10、翼子板;11、凹槽;111、安装孔;20、底板;21、加强筋;30、迎宾结构;31、线路板组件;311、基板;312、元器件;3121、发光件;3122、芯片;32、导光板;321、容纳孔;40、面板;41、图案区;50、减震件;60、限位件;61、连接部;62、引导部;621、引导斜面;622、抵接面;70、粘接件;200、车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以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为便于描述,附图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结构。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翼子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翼子板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翼子板装置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参阅图1,并结合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的翼子板装置100,包括翼子板10、底板20和迎宾结构30。翼子板10用于与车辆的车门200相连,翼子板10开设有凹槽11。底板20嵌设于凹槽11内。迎宾结构30与底板20相连,且迎宾结构30收容于凹槽11内。其中,凹槽11的槽口所在平面为参考面,定义参考面与凹槽11的内壁之间界定出的区域为预设区域。凹槽11被构造为能够完全接纳迎宾结构30于预设区域内。
本申请提供了的翼子板装置100,通过连接于迎宾结构30的底板20嵌设,且迎宾结构30收容在翼子板10的凹槽11内,能够保证迎宾结构30不外凸于翼子板10的表面,避免驾驶员上下车时踩踏或磕碰到迎宾结构30,从而保证了翼子板装置100的美观性,且延长了翼子板装置100的使用寿命,提升了迎宾品质。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4,并结合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11的底壁上设有安装孔111。迎宾结构30还包括限位件60,限位件60连接于底板20背离凹槽11的一侧。限位件60与安装孔111的孔壁相抵,以用于在第一方向上对迎宾结构30卡接限位。如此,通过限位件60嵌设于凹槽11内,能够保证迎宾结构30能够可靠地与翼子板10相连。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限位件60与底板20为一体式结构。如此,能够易于加工,节省加工工序,而且能够降低成本。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限位件60与底板20为分体式结构。如此,分体式结构的限位件60和底板20,能够易于根据不同的翼子板10的规格型号选择不同的限位件60实现底板20的固定,在此不做限制。
请继续参阅图5,具体到一些实施方式中,限位件60包括连接部61和与连接部61相连的引导部62,连接部61与底板20相连。其中,引导部62上具有引导斜面621和与引导斜面621相连的抵接面622。在限位件60进入安装孔111的过程中,引导斜面621能够与孔壁保持抵接。限位件60处于卡接位置时,引导部62伸出安装孔111,抵接面622与底板20之间形成有与凹槽11的底壁相配合的卡接间隙。如此,通过引导斜面621的倾斜角度,能够更为容易地引导限位件60进入安装孔111。通过抵接面622与底板20之间所形成的卡接间隙,使得限位件60能够通过引导部62与凹槽11的底壁相抵,以使底板20限位于翼子板10,使迎宾结构30可靠固定。更具体地,引导斜面621的延伸方向远离第一方向呈角度设置,抵接面622的延伸方向远离第一方向呈角度设置。引导斜面621与抵接面622相连以形成引导部62。进一步地,限位件60包括多个,多个限位件60沿底板20的外周沿周向间隔设置。如此,通过多个限位件60能够从多个位置对底板20进行限位,从而进一步地确保迎宾结构30的固定可靠性。
请再次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板20的材料包括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 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其是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树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和表面硬度。更具体地,底板20的表面覆设有色彩层。进一步地,色彩层喷涂或者电镀于底板20表面。如此,通过色彩层能够提升底板20的美观度。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当底板20的厚度小于2.5毫米,不仅受限于工艺,而且难以保证底板20的结构强度,除此之外,底板20厚度过薄还易导致电镀后发生变形。当底板20的厚度大于3.0毫米,则会导致底板20厚度过大,以致迎宾结构30外凸于翼子板10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20的厚度为2.5毫米-3毫米。可以理解地,底板20的厚度可以但不限于是,2.5毫米、2.6毫米、2.7毫米、2.8毫米、2.9毫米或3.0毫米。
请再次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迎宾结构30还包括粘接件70。粘接件70粘接于底板20和翼子板10之间。如此,通过粘接件70能够进一步地保证迎宾结构30与翼子板10之间的可靠固定。具体到一些实施方式中,底板20朝向凹槽11的一侧设有加强筋21。如此,通过设置加强筋21,一方面,可以提高底板20的结构刚性,另一方面,能够为粘接件70提供粘接面。更具体地,粘接件70包括压敏胶带。压敏胶带剥离后不污染被粘物、贴错时能重新修正,并且能多次重复使用,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其弹性较大不易断裂。除此之外,压敏胶带还能够减小底板20与翼子板10之间的装配间隙,从而防止异响,而且也能够对车辆行驶时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
经发明人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压敏胶带的厚度小于0.8毫米时,难以保证底板20与翼子板10之间的过盈配合,且难以实现进一步的减震。当压敏胶带的厚度大于1.2毫米时,则其压缩后的厚度大于0.5毫米,难以保证迎宾结构30收容于翼子板10的凹槽11内。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压敏胶带的厚度设置为0.8毫米-1.2毫米,且其压缩后厚度为0.2毫米-0.5毫米。可以理解地,压敏胶带的厚度可以但不限于是,0.8毫米、0.9毫米、1.0毫米、1.1毫米或1.2毫米,其压缩后的厚度可以但不限于是,0.2毫米、0.3毫米、0.4毫米或0.5毫米。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线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请继续参阅图3,并结合图6和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迎宾结构30包括线路板组件31和与线路板组件31相连的导光板32。线路板组件31连接于底板20背离凹槽11的一侧,导光板32热合固定于线路板组件31。热合是指加热导光板32与线路板组件31至部分熔融后,将导光板32与线路板组件31置入压合间隙内并将导光板32与线路板组件31压合,使其熔融部分相互粘接。如此,通过热合固定的方式能够在保证导光板32与线路板组件31可靠固定的同时,使固定相连后的导光板32与线路板组件31减薄,从而减薄迎宾结构30,进而减薄迎宾结构30。具体到一些实施方式中,线路板组件31包括设于底板20上的基板311及多个安装于基板311上的元器件312。导光板32安装于基板311,且导光板32开设有多个容纳孔321,多个容纳孔321彼此间隔设置于导光板32上。其中,多个元器件312与多个容纳孔321一一对应,且每一元器件312与一个容纳孔321相适应。如此,导光板32与线路板组件31固定时,元器件312能够进入与其相适配的容纳孔321,从而避免因元器件312的突起而致增加线路板组件31的整体厚度,实现了对迎宾结构30的进一步减薄。
请继续参阅图6,更具体地,元器件312包括多个发光件3121。至少部分发光件3121沿基板311的周沿设置。如此,沿基板311周沿设置的发光件3121能够实现导光板32的侧光式发光。侧光式发光能够在避免增加线路板组件31的厚度的同时,保证迎宾结构30发光均匀性需求。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光件3121包括LED光源。LED光源的出光包括白色光、蓝色光、青色光,在此不做限制。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的LED光源呈点状分布。如此,能够通过更少数量的LED光源实现发光均匀。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光板32表面覆设有覆膜层。如此,通过覆膜层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导光板32的导光均匀性,进而提升迎宾结构30的发光均匀性。具体地,覆膜层包括反光膜、均光膜或遮光膜中的至少一者。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元器件312还包括芯片3122,芯片3122用于向发光件3121输出发光件开启信号或发光件关闭信号。
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板311包括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Circuit,FPC)。其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如此,柔性电路板不仅弯折性好,且厚度更为轻薄,能够更为容易地匹配不同的翼子板10的外廓形状。具体到一些实施方式中,基板311表面覆设有油墨层。更具体地,油墨层丝印于基板311表面。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油墨层包括白油墨层。如此,能够提高线路板组件31的使用可靠性。
由于受限于工艺,柔性电路板难以实现0.4毫米以下的厚度。而当柔性电路板的厚度大于0.8毫米,则会导致迎宾结构30外凸于翼子板10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的厚度为0.4毫米-0.8毫米。可以理解地,柔性电路板的厚度可以但不限于是,0.4毫米、0.5毫米、0.6毫米、0.7毫米或0.8毫米。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当导光板32的厚度小于1.8毫米,不仅受限于工艺,而且难以保证导光板32的结构强度。当导光板32的厚度大于2.5毫米,则会导致导光板32厚度过大,以致迎宾结构30外凸于翼子板10表面。由此,请再次参阅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光板32的厚度为1.8毫米-2.5毫米。可以理解地,导光板32的厚度可以但不限于是,1.8毫米、1.9毫米、2.0毫米、2.1毫米、2.2毫米、2.3毫米、2.4毫米或2.5毫米。
进一步地,迎宾结构30能够与外部储能模块和外部车身模块电连接,外部储能模块用于向迎宾结构30供电,迎宾结构30能够在外部车身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开启或关闭。更进一步地,外部车身控制模块与外部车门控制模块电连接,外部车门控制模块能够接收车门开启信号或车门关闭信号,外部车身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车门开启信号或车门关闭信号向芯片3122发送发光件开启信号或发光件关闭信号,以实现发光件3121的开启或关闭。再进一步地,芯片3122能够接收发光件3121的工作状态信息,并将工作状态信息反馈至外部车身控制模块。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外部车身控制模块能够将异常工作状态信息进行记录。
具体到一些实施方式中,车门200包括车门本体和安装于车门本体上的车门位置传感器,车门位置传感器能够检测到车门本体的开启或关闭,以向外部车身控制模块发出车门开启信号或车门关闭信号。如此,通过车门200的开启或关闭控制迎宾结构30的开启或关闭,能够更为节能省电,并为用户提供上车和下车的仪式感。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翼子板装置100还包括面板40和设于面板40上的图案区41,面板40与迎宾结构30背离底板20的一侧相连。其中,图案区41沿第一方向位于迎宾结构30的一侧,以供发光件3121出射的光线穿过。如此,通过图案区41能够对发光件3121所出射的光线进行引导,从而使迎宾结构30出射预设图案的光束。具体到一些实施方式中,图案区41包括宣传语、LOGO标识或其他图案,在此不做限制。进一步地,图案区41丝网印刷于面板40。如此,通过丝网印刷的图案区41,无需额外设置镂空图案板实现图案的出射,实现迎宾结构30的减薄。而且,在需要更换图案时,无需对面板40的模具进行更改,通过调整丝网印刷能够低成本地实现定制化生产,满足不同需求。
由于当面板40的厚度小于1.5毫米,不仅受限于工艺,而且难以保证面板40的结构强度及刚度。当面板40的厚度大于2.0毫米,则会导致面板40厚度过大,以致迎宾结构30外凸于翼子板10表面,而且也难以保证面板40的透光性能。请继续参阅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面板40的厚度为1.5毫米-2毫米。可以理解地,面板40的厚度可以但不限于是,1.5毫米、1.6毫米、1.7毫米、1.8毫米、1.9毫米或2.0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迎宾结构30还包括密封层,密封层环绕面板40的周侧密封设于面板40和底板20之间。如此,通过密封层能够将迎宾结构30密封,从而提高迎宾结构30的防水性能及防尘性能。具体到一些实施方式中,密封层包括密封胶层。进一步地,面板40的材料包括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面板40的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其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具有高透明度,易于光线的穿透,且价格低廉,易于机械加工。
请再次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迎宾结构30还包括减震件50,减震件50设于底板20和线路板组件31之间,以缓冲外部应力。由于一些车辆的使用工况较为恶劣,通过减震件50缓冲外部应力能够提高线路板组件31的使用寿命。具体到一些实施方式中,减震件50包括减震棉。更具体地,减震棉包括聚氨酯发泡减震棉。
发明人还发现,若减震件50的厚度小于0.8毫米,则减震效果较差,且难以通过减震件50实现底板20与线路板组件31之间的过盈配合。若减震件50的厚度大于1.2毫米,则其压缩后的尺寸大于0.5毫米,致使增加迎宾结构30及底板20之间的间距,易使迎宾结构30外凸于翼子板10。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减震件50的厚度可以设置为0.8毫米-1.2毫米,其压缩后的厚度为0.2毫米-0.5毫米。可以理解地,减震件50的厚度可以但不限于是,0.8毫米、0.9毫米、1.0毫米、1.1毫米或1.2毫米,其压缩后的厚度可以但不限于是,0.2毫米、0.3毫米、0.4毫米或0.5毫米。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翼子板装置100。通过使用包括翼子板装置100的车辆,能够在用户上下车时提供仪式感,提高用户的使用满意度。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翼子板装置100能够应用于商用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翼子板装置100及车辆,通过嵌设于翼子板10的迎宾结构30,不仅能够对翼子板10的固定螺栓孔进行遮挡以提升美观度,还能够避免因迎宾结构30外凸而易被踩踏损坏。通过面板40及丝网印刷于面板40的图案区41,不仅减薄了迎宾结构30,而且还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定制化需求。通过发光件3121能够与面板40及面板40上的图案区41相配合,展示发光效果,例如产品LOGO或宣传语等。其中,发光件3121能够出射如白色光、蓝色广及青色光等多种色调并进行变换,进一步提升了迎宾发光品质。迎宾结构30中的导光板32通过侧光式发光,能够在保证光线出射的均匀性的同时,进一步减薄迎宾结构30。减震件50及粘接件70还能够缓冲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震动,进一步提升迎宾结构30的使用可靠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翼子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翼子板,用于与车辆的车门相连,所述翼子板开设有凹槽;
底板,嵌设于所述凹槽内;以及
迎宾结构,与所述底板相连,且所述迎宾结构收容于所述凹槽内;
其中,所述凹槽的槽口所在平面为参考面,定义所述参考面与所述凹槽的内壁之间界定出的区域为预设区域;
所述凹槽被构造为能够完全接纳所述迎宾结构于所述预设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迎宾结构包括线路板组件和与所述线路板组件相连的导光板;
所述线路板组件连接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凹槽的一侧,所述导光板热合固定于所述线路板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翼子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底板上的基板及多个安装于所述基板上的元器件;
所述导光板安装于所述基板,且所述导光板开设有多个容纳孔,多个所述容纳孔彼此间隔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上;
其中,多个所述元器件与多个所述容纳孔一一对应,且每一所述元器件与一个所述容纳孔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翼子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元器件包括多个发光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翼子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发光件沿所述基板的周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翼子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子板装置还包括面板和设于所述面板上的图案区,所述面板与所述迎宾结构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相连;
其中,所述图案区沿第一方向位于所述迎宾结构的一侧,以供所述发光件出射的光线穿过。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翼子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迎宾结构还包括减震件,所述减震件设于所述底板和所述迎宾结构之间,以缓冲外部应力。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翼子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壁上设有安装孔;
所述迎宾结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连接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凹槽的一侧;
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相抵,以用于在第一方向上对所述迎宾结构卡接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翼子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连接部和与所述连接部相连的引导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底板相连;
其中,所述引导部上具有引导斜面和与所述引导斜面相连的抵接面;
在所述限位件进入所述安装孔的过程中,所述引导斜面能够与所述孔壁保持抵接;
所述限位件处于卡接位置时,所述引导部伸出所述安装孔,所述抵接面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凹槽的底壁相配合的卡接间隙。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翼子板装置。
CN202221415962.XU 2022-06-08 2022-06-08 翼子板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2175753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15962.XU CN217575384U (zh) 2022-06-08 2022-06-08 翼子板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15962.XU CN217575384U (zh) 2022-06-08 2022-06-08 翼子板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75384U true CN217575384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27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15962.XU Active CN217575384U (zh) 2022-06-08 2022-06-08 翼子板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753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48832B2 (en) Touch sensor system and method
EP2240345B1 (en) Light for vehicles
KR101935312B1 (ko) 차량용 도어 미러
US20140003072A1 (en) Vehicular rear panel
US6561689B1 (en) Trapped LED CHMSL with living hinge
US8794806B2 (en) Light module
US11597449B2 (en) Vehicle outer plate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vehicle outer plate panel
KR20190052386A (ko) 차량용 인스트루먼트 패널
CN112937260A (zh) 车窗组件及车辆
CN112283669A (zh) 车辆用灯
CN217575384U (zh) 翼子板装置及车辆
US10525874B2 (en) Structure for fixing sunroof lighting module
JP2005216831A (ja) 車両用アウトサイドミラー装置
JP2002362222A (ja) アウタミラーのターンシグナル付きバイザカバー構造
CN215793096U (zh) 用于车辆的照明玻璃及车辆
JP4109961B2 (ja) 車両用ミラー装置
CN216783241U (zh) 汽车水切及汽车
US10408424B2 (en) Light guiding device
CN219601080U (zh) 抗撞击后视镜
CN212267613U (zh) 车辆及其转向盘
CN209972320U (zh) 一种表面具有纹理图案的模内转印无线迎宾踏板
JP2772228B2 (ja) 車両用灯具
CN215204649U (zh) 一种汽车导光式中控装置
JP4109982B2 (ja) 車両用ミラー装置の組付構造
CN217982706U (zh) 防止中框松动异响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