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65771U - 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65771U
CN217565771U CN202221116793.XU CN202221116793U CN217565771U CN 217565771 U CN217565771 U CN 217565771U CN 202221116793 U CN202221116793 U CN 202221116793U CN 217565771 U CN217565771 U CN 217565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opening
base
food
air fr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1679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江
周小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qp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qp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qp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qp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1679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65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65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657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端盖,所述端盖位于所述底座的上端,并且所述端盖的内部设有热风组件。在所述底座与所述端盖之间设置有观察罩,所述观察罩的两端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端盖覆盖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底座覆盖所述第二开口,所述观察罩与所述底座、所述端盖配合形成用于容放食品的食物加工腔,所述观察罩为透明材料制品。用户能够通过透明的观察罩直接看到烹饪过程中的食物状态,而非需要打开食物加工腔影响食品烹饪质量,以此可根据食物状态进行翻面、调味、出锅等操作,用户更容易把握烹饪出的食品的味道,方便用户的使用并且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电器领域,特别涉及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增长,对于烹饪电器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空气炸锅方便了人们大多数的烹饪需求,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在相关技术中,利用空气烤箱烤制食物时,用户无法观察到烤箱内食物的变化,导致无法很好的控制烤制食物的火候,在烹饪一些需要定期翻面的食材时,也要不断打开炸锅观察食品的状态,影响烹饪效果,不利于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气炸锅,能够方便用户直接通过透明的观察罩直接看到烹饪过程中的食物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炸锅,包括底座和端盖,所述端盖位于所述底座的上端,并且所述端盖的内部设有热风组件。在所述底座与所述端盖之间设置有观察罩,所述观察罩的两端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端盖覆盖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底座覆盖所述第二开口,所述观察罩与所述底座、所述端盖配合形成用于容放食品的食物加工腔,所述观察罩为透明材料制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炸锅,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用户能够通过透明的观察罩直接看到烹饪过程中的食物状态,而非需要打开食物加工腔影响食品烹饪质量,以此可根据食物状态进行翻面、调味、出锅等操作,用户更容易把握烹饪出的食品的味道,方便用户的使用并且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观察罩具有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与外层之间具有真空隔热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第一开口的轴向,所述观察罩截面积朝向所述端盖逐渐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盖的底端连接有能够插接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周壁延伸形成定位边板,所述定位边板抵接于所述观察罩在所述第一开口处的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观察罩在所述第一开口处的内壁连接有第一卡接件,所述观察罩的周壁连接有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二卡接件互相配合以固定所述观察罩与所述端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风组件包括有电热管、加热扇叶以及电机,所述电热管、所述加热扇叶以及所述电机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端盖,所述电机与所述加热扇叶同轴连接,发热管位于所述加热扇叶的下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同轴连接有散热扇叶,所述散热扇叶位于所述电机背离所述加热扇叶的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盖的顶部设有多个散热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可拆卸的连接有食品承载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的两侧设有提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炸锅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炸锅的观察罩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炸锅的底座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观察罩100、内层101、外层102、真空隔热腔103、第一卡接件104、第一开口110、第二开口120、端盖200、定位柱210、第二卡接件211、加热扇叶220、散热扇叶230、电机240、散热孔250、电热管260、底座300、提拉把手301、食品承载盘310、食物加工腔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底座300和端盖200,所述端盖200位于所述底座300的上端,并且所述端盖200的内部设有热风组件。在所述底座300与所述端盖200之间设置有观察罩100,所述观察罩100的两端具有第一开口110和第二开口120,所述端盖200覆盖所述第一开口110,所述底座300覆盖所述第二开口120,所述观察罩100与所述底座300、所述端盖200配合形成用于容放食品的食物加工腔400,所述观察罩100为透明材料制品。
空气炸锅整体形成三段结构拼接而成,底座300的上端表面盛装食品,将观察罩100的第二开口120对准底座300边缘插接,再将端盖200与观察罩100的第一开口110连接形成空气炸锅本体,并开启开关对食物加工腔400内的食品进行加工。透明材料制成的观察罩100可方便用户能够通过直接看到烹饪过程中的食物状态,而非需要打开食物加工腔400,影响食品烹饪质量。以此用户可根据食物状态进行翻面、调味、出锅等操作,用户更容易把握烹饪出的食品的味道,方便用户的使用并且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参照图2,观察罩100具有内层101和外层102,内层101与外层102之间具有真空隔热腔103。食品在加工时,食物加工腔400内观察罩100的内层101会受到热量热传递的影响变烫,用户不能直接接触取出,而外层102与内层101之间因设置有真空隔热腔103,真空隔热腔103主要通过抽干腔体内的空气,使其有效地避免空气对流引起的热传递,因此导热系数可大幅度降低,用户可直接接触外层102,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可选地,观察罩100的内层101具有隔热涂层。
参照图1,沿第一开口110的轴向,观察罩100截面积朝向端盖200逐渐减小。可以理解的是,端盖200集成了热风组件、控制系统等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观察罩100的第一开口110。底座300作为主要用于盛装食物的器具可拆卸地连接于观察罩100的第二开口120,为满足多种食物加工的容积同时使整机的结构紧凑,观察罩100的截面积沿轴向朝向端盖200逐渐减小。
参照图1,端盖200的底端连接有能够插接于第一开口110的定位柱210,定位柱210的周壁延伸形成定位边板,定位边板抵接于观察罩100在第一开口110处的端部。用户在需要装上端盖200只需将定位柱210插接于第一开口110即可,方便用户的使用。
参照图1和图2,观察罩100在第一开口110处的内壁连接有第一卡接件104,观察罩100的周壁连接有第二卡接件211,第一卡接件104与第二卡接件211互相配合以固定观察罩100与端盖200。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开口110呈圆形,定位柱210呈圆柱体结构,使得端盖200的出风侧可以伸入第一开口110内,第二卡接件211设于定位柱210的外周壁上,
具体地,第二卡接件211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沿端盖200的周向延伸,第二板沿端盖200的轴向向上延伸,第一板的端部和第二板的端部连接,第二卡接件211整体呈L字型,第一卡接件104沿第一开口110的周向延伸而呈一字型。在使用时,将端盖200的出风侧伸入第一开口110,定位柱210抵接第一开口110的周缘,使得端盖200无法再伸入第一开口110,然后旋转端盖200,使得第二卡接件211位于第一卡接件104的下方,第二板的侧壁抵接第一卡接件104的侧壁,可以限制端盖200自由转动,第一板的顶壁可以与第一卡接件104的底壁抵接而限制端盖200沿轴向自由移动,从而实现连接端盖200与观察罩100。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卡接件104设有四个,四个第一卡接件104沿第一开口110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一卡接件104间隔,第二卡接件211设有四个,四个第二卡接件211沿定位柱210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二卡接件211间隔,第一卡接件104与第二卡接件211一一对应。
参照图1,热风组件包括有电热管260、加热扇叶220以及电机240,电热管260、加热扇叶220以及电机240均固定连接于端盖200,电机240与加热扇叶220同轴连接,发热管位于加热扇叶220的下端。电机240带动电热扇,电热扇转动形成风吹向电热管260,并带动电热管260的热量进入食物加工腔400,形成热风循环,加速对食品的烹饪。电机240同轴连接有散热扇叶230,散热扇叶230位于电机240背离加热扇叶220的一端。随着电机240转动的同时旋转,对电机240本身以及端盖200内的其他构件起到散热作用。可选地,端盖200的顶部设有多个散热孔250进一步保证散热效果。
可选地,参照图3,底座300可拆卸的连接有食品承载盘310。
可选地,参照图3,底座300的两侧设有提拉把手301。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端盖,位于所述底座的上端,所述端盖的内部设有热风组件;
观察罩,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端盖之间,所述观察罩的两端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端盖覆盖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底座覆盖所述第二开口,所述观察罩与所述底座、所述端盖配合形成用于容放食品的食物加工腔,所述观察罩为透明材料制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罩具有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与外层之间具有真空隔热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开口的轴向,所述观察罩截面积朝向所述端盖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的底端连接有能够插接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周壁延伸形成定位边板,所述定位边板抵接于所述观察罩在所述第一开口处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罩在所述第一开口处的内壁连接有第一卡接件,所述观察罩的周壁连接有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二卡接件互相配合以固定所述观察罩与所述端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组件包括有电热管、加热扇叶以及电机,所述电热管、所述加热扇叶以及所述电机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端盖,所述电机与所述加热扇叶同轴连接,发热管位于所述加热扇叶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同轴连接有散热扇叶,所述散热扇叶位于所述电机背离所述加热扇叶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的顶部设有多个散热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可拆卸的连接有食品承载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两侧设有提拉把手。
CN202221116793.XU 2022-05-10 2022-05-10 空气炸锅 Active CN217565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16793.XU CN217565771U (zh) 2022-05-10 2022-05-10 空气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16793.XU CN217565771U (zh) 2022-05-10 2022-05-10 空气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65771U true CN217565771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51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16793.XU Active CN217565771U (zh) 2022-05-10 2022-05-10 空气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657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85839B2 (en) Stand mixer arrangement with guarding device
KR100735183B1 (ko) 전기 오븐
EP2083223A1 (en) Device for diluting discharged vapor and cooker with the same
US6362459B1 (en)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roaster oven with digital control assembly
KR100641444B1 (ko) 전기오븐레인지의 오븐도어 구조
CN217565771U (zh) 空气炸锅
CN213464725U (zh) 烹饪器具
CN213464801U (zh) 烹饪器具
CN211155189U (zh) 烹饪器具
CN213909879U (zh) 烹饪器具
WO2023029628A1 (zh) 烹饪器具
CN215899396U (zh) 烹饪器具
CN213909741U (zh) 烹饪器具
KR100686772B1 (ko) 전기오븐레인지
KR101411760B1 (ko) 전기오븐
CN114246487A (zh) 烹饪器具
CN114246451B (zh) 烹饪器具
CN215899456U (zh) 烹饪器具
CN215016025U (zh) 烹饪设备
CN114532864A (zh) 烹饪器具
CN217524727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7565772U (zh) 分体式空气炸锅
CN217959769U (zh) 用于空气炸锅的炸杯组件和空气炸锅
CN215687267U (zh) 烹饪器具
CN114831521A (zh) 空气炸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