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65415U - 一种旋转锁止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锁止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65415U
CN217565415U CN202221613191.5U CN202221613191U CN217565415U CN 217565415 U CN217565415 U CN 217565415U CN 202221613191 U CN202221613191 U CN 202221613191U CN 217565415 U CN217565415 U CN 217565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locking
housing
sliding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1319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61319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65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65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654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旋转锁止机构,包括锁止机构组件,其包括外壳件、两个滑动件、驱动件和弹性件,驱动件具有驱动部和操作部,驱动部上形成有两个第一斜面,两个滑动件上分别形成有第二斜面,外壳件上开设有第一避让孔和旋转配合部,任一旋转配合部上形成有第二避让孔;两个旋转件一一对应转动配合在两个旋转配合部上,任一旋转件的端面上沿周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锁止部;驱动件受外力作用驱使两个滑动件做相互靠近移动以使得旋转件和外壳件由锁止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在外力被解除后,两个滑动件在弹性件的驱使下做相互远离移动且可选择地与对应的旋转件上的其中一个锁止部配合。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对椅子靠背的旋转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旋转锁止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锁止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椅子靠背和坐垫一般为固定设计,靠背不可调节角度,难以满足人体的各种坐躺姿态。而部分靠背可调的座椅,通常在靠背与座椅的连接处的一侧或者中间位置设置一个旋转臂,这种结构的稳定性不佳。另外,还有部分调角机构的结构过于复杂且操作繁琐。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结构简单且稳定性较高的可以调节靠背角度的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锁止机构,机构结构简单,用于连接两部分需要发生角度变化的部件比如靠背和坐垫,可以使得两部件在需要旋转时转动也可以在不需要转动或转动到所需合适角度时将两者锁止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锁止机构,包括:
锁止机构组件,其包括外壳件、活动设于所述外壳件内的两个滑动件、活动设于所述外壳件内的用于驱动两个所述滑动件做相对靠近移动的驱动件和设于两个所述滑动件之间的、并对所述两个滑动件施加相互远离运动方向的偏压力的弹性件,所述驱动件具有驱动部和操作部,所述驱动部上形成有两个对称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斜面,两个所述滑动件的远离所述弹性件的端面上分别形成有与两个所述第一斜面一一对应并活动接触的第二斜面,所述外壳件上开设有供所述操作部进出的第一避让孔且所述外壳件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圆盘状的旋转配合部,任一所述旋转配合部上形成有沿其轴向贯通的、供对应的所述滑动件的远离所述弹性件的端部进出的第二避让孔,任一所述旋转配合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一连接部;
两个旋转件,一一对应转动配合在两个所述旋转配合部上,任一所述旋转件的与其对应的旋转配合部配合的端面上沿周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锁止部,任一所述旋转件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二连接部;
所述驱动件受外力作用驱使两个所述滑动件做相互靠近移动以使得所述旋转件和所述外壳件由锁止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在所述外力被解除后,两个所述滑动件在所述弹性件的驱使下做相互远离移动且可选择地与对应的所述旋转件上的其中一个锁止部配合,以使得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一部件和与第二连接部连接的第二部件切换至所需角度位置的锁止状态。
优选地,任一所述旋转件和对应的所述旋转配合部的相互配合面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凸台限位部,任一所述旋转件和对应的所述旋转配合部的相互配合面的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凸台限位部配合的凹槽限位部;
所述旋转件相对于各自对应的所述旋转配合部具有初始位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在初始位置时,两个所述滑动件的远离所述弹性件的端部与对应的所述旋转件上的一个锁止部配合,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成第一夹角;
在第一位置时,两个所述滑动件的远离所述弹性件的端部与对应的所述旋转件上的另一个锁止部配合,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成大于所述第一夹角的第二夹角;
在第二位置时,两个所述滑动件的远离所述弹性件的端部不与对应的所述旋转件上的任何锁止部配合且所述凸台限位部的侧壁与所述凹槽限位部的侧壁接触限位,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成大于所述第二夹角的第三夹角。
优选地,所述外壳件内具有与两个所述滑动件滑动配合的轨道。
优选地,所述外壳件包括壳体和两个所述旋转配合部,所述壳体由上下配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构成,所述旋转配合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其中一个的两端,所述第一避让孔形成在所述第二壳体或第一壳体的另一个的顶端或底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其中一个内四周分布有竖向延伸的定位柱,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另一个的四周分布有与所述定位柱一一对应的定位孔;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紧固件穿固于所述定位孔和定位柱内而配合在一起。
优选地,任一所述滑动件均包括滑块和活动销,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件的所述滑块连接;
所述活动销设于对应的所述滑块的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且在所述锁止状态下插入到对应的所述旋转件上的所述锁止部内;
所述第二斜面形成在所述滑块的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驱动部的远离与所述操作部连接的驱动端形成有开口长度大于底端长度的等腰直角梯形状的凹口,所述凹口的两侧壁分别形成有所述第一斜面,所述凹口可供两所述滑动件滑动。
优选地,任一所述旋转件的中部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一轴部且所述第一轴部开有第一轴孔,对应的所述旋转配合部的中部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并与所述第一轴部同轴配合的第二轴部且所述第二轴部开有第二轴孔,所述旋转件和对应的旋转配合部通过销轴穿固于所述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内而转动配合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锁止部为销孔;和/或相邻两个锁止部之间的夹角为30°。
优选地,所述旋转锁止机构用于椅子且所述第一部件为坐垫,所述第二部件为靠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机构结构简单,用于连接两部分需要发生角度变化的部件比如靠背和坐垫,可以使得两部件在需要旋转时转动也可以在不需要转动或转动到所需合适角度时将两者锁止固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锁止机构的旋转件相对于外壳件处于初始位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锁止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锁止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锁止机构的底壳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锁止机构的旋转件相对于外壳件处于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锁止机构的旋转件相对于外壳件处于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件;10、安装腔;11、壳体;111、底壳;1111、轨道;1112、限位轨道;112、上盖;1121、第一避让孔;12、旋转配合部;121、第一连接部;122、凹槽限位部;123、第二避让孔;124、第二轴部;2、旋转件;21、第二连接部;22、凸台限位部;23、第一锁止部;24、第二锁止部;25、第一轴部;251、第一轴孔;3、驱动件;31、操作部;32、驱动部;321、第一斜面;322、凹口;4、滑块;41、活动销;42、第二斜面;5、弹性件;6、销轴;7、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实施例: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第一、第二、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可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旋转锁止机构,包括锁止机构组件和两个旋转件2。
其中,锁止机构组件包括外壳件1、两个滑动件、一个驱动件3和一个弹性件5。如图3所示,外壳件1包括壳体11和两个旋转配合部12。壳体11由上下两个相互盖合并通过紧固件(未示出)比如螺钉或销钉固定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构成,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为上盖112,第二壳体为底壳111,底壳111内具有安装腔10且安装腔10顶部开口,两个滑动件和一个弹性件5均安装在底壳111内的安装腔10内,驱动件3安装在底壳111与上盖112之间并且被上盖112中部开设的第一避让孔1121定位,上盖112盖合在安装腔10的开口上方。驱动件3顶部的操作部31可以进出第一避让孔1121内。驱动件3包括操作部31和驱动部32,驱动部32为驱动件31的底端部,具有两个对称且间隔的第一斜面321,两个第一斜面321之间形成有活动空间,弹性件5横向放置于底壳111内的安装腔10内并位于驱动件2的活动空间的正下方且弹性件5的左右两端分别抵靠在两个滑动件上并对两个滑动件施加相互远离运动的偏压力,两个滑动件的相互远离的端部上分别形成有与两个第一斜面321活动接触的第二斜面42。底壳111的左右两端分别形成有圆盘状的旋转配合部12,每个旋转配合部12上均开有轴向贯通的第二避让孔123,两个滑动件的外端部可以从对应的第二避让孔123进出,为了实现底壳111与外界部件比如椅子的坐垫的连接,在底壳111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一连接部121。两个旋转件2分别转动配合在两个旋转配合部12的外侧且其上具体为与旋转配合部配合12的端面上设有锁止部,为了实现旋转件2与外界部件比如椅子的靠背的连接,在每个旋转件2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二连接部21。两个滑动件在初始状态时,依靠弹性件5的作用朝向两端向外运动穿出各自对应的旋转配合部12上的第二避让孔123并与各自对应的旋转件2上的锁止部配合,从而将旋转件2与外壳件1锁止固定。当需要转动旋转件2时,就需要将旋转件2与外壳件1解锁,解锁过程如下:向下按压驱动件3,由于第一斜面321和第二斜面42的作用,两个滑动件挤压弹性件5做相互靠近运动带动两个滑动件与两个旋转件2的锁止部配合的端部退出各自的锁止部,从而使得旋转件2可以随意转动,按照预设方向比如如图1和图5至图6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旋转件即可,在达到所需转动角度时松开驱动件,两个滑动件在弹性件5的偏压力作用下再次伸出各自对应的第二避让孔123并与各自对应的旋转件2上的锁止部配合实现锁止固定。结构简单,可以实现椅子靠背的旋转控制。作为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第一壳体为顶壳且内部具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底部开口,第二壳体为底盖且第二壳体中部开设有第一避让孔,滑动件和弹性件安装在第一壳体内,驱动件安装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且被底壳上的第一避让孔定位。需要解锁时,向上按压驱动件即可实现解锁,工作过程与上述一致,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任一旋转件2和对应的旋转配合部12的相互配合面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凸台限位部22,任一旋转件2和对应的旋转配合部12的相互配合面的另一个上设有与凸台限位部22配合的凹槽限位部122。如图3所示,旋转配合部12的外端面开设有一个扇形状的凹槽限位部122,对应的,在旋转件2的内端面设于一个块状的凸台限位部22。旋转件2相对于各自对应的旋转配合部12具有初始位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每个旋转件2的内端面上沿周向间隔比如间隔30°开有两个锁止部。为了便于描述和区分,其中一个描述为第一锁止部23,另一个描述为第二锁止部24。在初始位置时,也即如图1所示,两个滑动件的远离弹性件5的端部与对应的旋转件2上的一个锁止部具体为第一锁止部23配合,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21成第一夹角α,如图1所示,第一夹角α小于180°,此角度位置时,坐垫和靠背成大致90°。在第一位置时,如图5所示,两个滑动件的远离弹性件5的端部与对应的旋转件2上的另一个锁止部也即第二锁止部24配合,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21成大于第一夹角α的第二夹角β,如图5所示,第二夹角β大约为180°,此位置角度时,坐垫和靠背夹角为90°-180°之间,可以供使用者呈半躺状态。在第二位置时,两个滑动件的远离弹性件5的端部不与对应的旋转件2上的任何锁止部配合且凸台限位部22的其中一侧壁与凹槽限位部122的其中一侧壁接触限位,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21成大于第二夹角β的第三夹角γ,如图6所示,第三夹角γ大于180°,此角度位置时,坐垫和靠背成接近水平状态但仍小于180°,可以供使用者呈躺睡的舒适姿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止部为销孔,可替换的,锁止部也可为普通凹槽结构。作为可替换的实施例,锁止部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数量,比如三个、四个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现需求进行选择设计。同理,对于相邻锁止部之间的夹角也可以为其他角度,比如45°等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外壳件内还设有与两个滑动件滑动配合的轨道。如图4所示,在第二壳体也即底壳111的内底部设有两条间隔的且横向平行延伸的轨道1111,两个轨道1111的两个端部均与第二壳体的两端的旋转配合部12的内端面连接,在靠近任一旋转配合部12的内端面位置处,两根轨道1111之间还设有一根限位轨道1112,用于防止滑动件与旋转配合部12的内端面相撞。轨道1111的设置可以对滑动件的滑动进行导向,保证滑动件滑动的直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其中一个内四周分布有竖向延伸的定位柱7,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另一个的四周分布有与定位柱7一一对应的定位孔(未示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紧固件(未示出)比如螺钉或销钉穿固于定位孔和定位柱7内而配合在一起。如图3和图4所示,在第二壳体也即底壳111的内端四周分布有四个竖向延伸的定位柱7,每个定位柱7上开设有连接孔,对应的,如图3所示,在第一壳体也即上盖112的四周也分布有竖向延伸的与四个定位柱7一一对应的连接柱(未示出),每个连接柱开设有定位孔,上盖112和底壳111之间通过紧固件比如螺钉或销钉穿固于定位柱7和定位孔内配合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所示,任一滑动件均包括滑块4和活动销41,弹性件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动件的滑块4连接。活动销41设于对应的滑块4的远离弹性件5的一端且在锁止状态下插入到对应的旋转件2上的锁止部内。第二斜面42形成在滑块4的远离弹性件5的一端。可选地,任一滑动件的滑块4和活动销41为一体结构或分体设计比如螺纹连接。作为可替换的实施例,滑动件也可以仅仅包括滑块4,在滑块4的外端部也即设有第二斜面42的端部设有一个向外凸出延伸的凸柱用于与锁止部配合也可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驱动部32的远离与操作部31连接的驱动端形成有开口长度大于底端长度的等腰直角梯形状的凹口322,凹口322的两侧壁分别形成有第一斜面321,凹口322形成为可供两滑动件的滑块4滑动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如图3所示,驱动件3的驱动部32呈左右两内侧壁向外倾斜的类秃宝盖“冖”状。驱动件3的操作部31为一椭圆柱体,对应的,上盖112上的第一避让孔1121的形状为椭圆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任一旋转件2的中部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一轴部25且第一轴部25开有第一轴孔251,对应的旋转配合部12的中部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并与第一轴部25同轴配合的第二轴部124且第二轴部124开有第二轴孔(未示出),旋转件2和对应的旋转配合部12通过销轴6穿固于第一轴孔251和第二轴孔内而转动配合在一起。如图3所示,外壳件1的每个旋转配合部12的中部设有一个轴向向外延伸的第二轴部124,每个第二轴部124的中部开设有第二轴孔。每个旋转件2的与旋转配合部12配合的端面也即内端面的中部开有一个轴向向外延伸的第一轴部25,每个第一轴部25开有第一轴孔251,通过销轴6穿设于第一轴孔251和第二轴孔内实现旋转件2在解锁状态下可绕销轴6的轴线也即第一轴孔251或第二轴孔的轴线相对于旋转配合部12或外壳件1做周向转动。如图3所示,凸台限位部22与第一轴部25的外周壁相连且由第一轴部25的外周壁径向向外延伸至旋转件2的外周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21均为连接块或连接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锁止机构可用于椅子且第一部件为坐垫,第二部件为靠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锁止机构不局限于实现椅子靠背的旋转控制,还可以用于其他本领域或者其他领域的技术人员熟知的需要发生相对旋转且在不旋转时锁止固定的两个连接部件之间。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10)

1.一种旋转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止机构组件,其包括外壳件、活动设于所述外壳件内的两个滑动件、活动设于所述外壳件内的用于驱动两个所述滑动件做相对靠近移动的驱动件和设于两个所述滑动件之间的、并对所述两个滑动件施加相互远离运动方向的偏压力的弹性件,所述驱动件具有驱动部和操作部,所述驱动部上形成有两个对称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斜面,两个所述滑动件的远离所述弹性件的端面上分别形成有与两个所述第一斜面一一对应并活动接触的第二斜面,所述外壳件上开设有供所述操作部进出的第一避让孔且所述外壳件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圆盘状的旋转配合部,任一所述旋转配合部上形成有沿其轴向贯通的、供对应的所述滑动件的远离所述弹性件的端部进出的第二避让孔,任一所述旋转配合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一连接部;
两个旋转件,一一对应转动配合在两个所述旋转配合部上,任一所述旋转件的与其对应的旋转配合部配合的端面上沿周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锁止部,任一所述旋转件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二连接部;
所述驱动件受外力作用驱使两个所述滑动件做相互靠近移动以使得所述旋转件和所述外壳件由锁止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在所述外力被解除后,两个所述滑动件在所述弹性件的驱使下做相互远离移动且可选择地与对应的所述旋转件上的其中一个锁止部配合,以使得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一部件和与第二连接部连接的第二部件切换至所需角度位置的锁止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旋转件和对应的所述旋转配合部的相互配合面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凸台限位部,任一所述旋转件和对应的所述旋转配合部的相互配合面的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凸台限位部配合的凹槽限位部;
所述旋转件相对于各自对应的所述旋转配合部具有初始位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在初始位置时,两个所述滑动件的远离所述弹性件的端部与对应的所述旋转件上的一个锁止部配合,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成第一夹角;
在第一位置时,两个所述滑动件的远离所述弹性件的端部与对应的所述旋转件上的另一个锁止部配合,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成大于所述第一夹角的第二夹角;
在第二位置时,两个所述滑动件的远离所述弹性件的端部不与对应的所述旋转件上的任何锁止部配合且所述凸台限位部的侧壁与所述凹槽限位部的侧壁接触限位,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成大于所述第二夹角的第三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件内具有与两个所述滑动件滑动配合的轨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件包括壳体和两个所述旋转配合部,所述壳体由上下配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构成,所述旋转配合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其中一个的两端,所述第一避让孔形成在所述第二壳体或第一壳体的另一个的顶端或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其中一个内四周分布有竖向延伸的定位柱,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另一个的四周分布有与所述定位柱一一对应的定位孔;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紧固件穿固于所述定位孔和定位柱内而配合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滑动件均包括滑块和活动销,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件的所述滑块连接;
所述活动销设于对应的所述滑块的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且在所述锁止状态下插入到对应的所述旋转件上的所述锁止部内;
所述第二斜面形成在所述滑块的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的远离与所述操作部连接的驱动端形成有开口长度大于底端长度的等腰直角梯形状的凹口,所述凹口的两侧壁分别形成有所述第一斜面,所述凹口可供两所述滑动件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旋转件的中部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一轴部且所述第一轴部开有第一轴孔,对应的所述旋转配合部的中部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并与所述第一轴部同轴配合的第二轴部且所述第二轴部开有第二轴孔,所述旋转件和对应的旋转配合部通过销轴穿固于所述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内而转动配合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部为销孔;和/或相邻两个锁止部之间的夹角为3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锁止机构用于椅子且所述第一部件为坐垫,所述第二部件为靠背。
CN202221613191.5U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旋转锁止机构 Active CN217565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13191.5U CN217565415U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旋转锁止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13191.5U CN217565415U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旋转锁止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65415U true CN217565415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31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13191.5U Active CN217565415U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旋转锁止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654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35144A (zh) * 2022-10-25 2023-01-24 泊头市金键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配件模具加工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35144A (zh) * 2022-10-25 2023-01-24 泊头市金键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配件模具加工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565415U (zh) 一种旋转锁止机构
US7194839B2 (en) Brake shoe for sash window or door assembly
US5040268A (en) Case hinge
CA3106504C (en) Cylindrical lock with a clutching and a non-clutching configuration
CN113700381B (zh) 锁芯结构及门锁
JP2000328817A (ja) 折畳式ハンドル
CA3128055A1 (en) Movable holder and shower assembly
CN108252570B (zh) 一种门/窗用执手及锁具
CN113119821A (zh) 角度调整结构及婴儿载具
CN208749251U (zh) 一种防松可调的门窗锁点结构
CN114129045A (zh) 锁止机构及蒸箱
EP4070988A1 (en) Rotary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seat
CN109881978B (zh) 可伸缩和转动的锁舌
JPH022852Y2 (zh)
CN219412320U (zh) 一种门扇及门
CN219845615U (zh) 镜柜
CN213654487U (zh) 一种错位也能操作的柜外手柄
CN210141056U (zh) 简易移门锁
JPH0629384Y2 (ja) ハンドル
CN216797304U (zh) 锁止机构及蒸箱
CN220967068U (zh) 一种夹钳式压力锅
CN210520260U (zh) 角度调整装置及其产品
JP3199547B2 (ja) 左右選択開式扉の支持装置
CN214943189U (zh) 可旋转把手组件机构
CN216166399U (zh) 座椅靠背高度调节装置及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