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44884U -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44884U
CN217544884U CN202221717791.6U CN202221717791U CN217544884U CN 217544884 U CN217544884 U CN 217544884U CN 202221717791 U CN202221717791 U CN 202221717791U CN 217544884 U CN217544884 U CN 2175448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ap
groove
battery
end cover
cap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1779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胜云
郭志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1779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44884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8121 priority patent/WO2024007447A1/zh
Priority to CN202280067427.6A priority patent/CN118056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448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448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9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tection means
    • H01M50/593Spacers; Insulating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60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or topping-up with liquids; 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draining liquids from casings
    • H01M50/673Containers for storing liquids; Delivery condui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70Arrangements for stirring or circulating the electroly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端盖组件用于电池单体,端盖组件包括:端盖;绝缘件,设置于端盖面向电池单体内部的一侧,沿端盖的长度方向,绝缘件的两端相对设置有凹槽,沿端盖的厚度方向,凹槽由绝缘件朝向端盖的表面向背离端盖的方向凹陷设置;其中,凹槽的壁部包括连通槽,连通槽用于将凹槽与电池单体的壳体的内腔连通。本申请能够提高电池单体的内部空间以及电解液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在现有的电池技术中,其端盖组件中的绝缘件存在的封闭空间将会使得电解液难以溢出,降低了电解液的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端盖组件在用于电池单体时,能够提高电池单体的内部空间以及电解液的利用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端盖组件,用于电池单体,端盖组件包括:端盖;绝缘件,设置于端盖面向电池单体内部的一侧,沿端盖的长度方向,绝缘件的两端相对设置有凹槽,沿端盖的厚度方向,凹槽由绝缘件朝向端盖的表面向背离端盖的方向凹陷设置;其中,凹槽的壁部包括连通槽,连通槽用于将凹槽与电池单体的壳体的内腔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端盖组件包括端盖以及绝缘件,绝缘件设置在端盖面向电池单体内部的一侧,通过使得绝缘件沿端盖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相对设置有凹槽,利用凹槽能够容纳电解液,增加端盖组件所应用的电池单体的电解液的容量,提高电池单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同时,连通槽的设置,使得凹槽可以与电池单体的壳体的内腔连通,使得电解液可以在凹槽以及壳体的内部流通,避免部分电解液被封闭在凹槽内,提高电解液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通槽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连通槽彼此间隔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通过使得连通槽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以上,利于凹槽与壳体内部进行多通道连通,保证电解液在壳体的内部以及凹槽内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壁部包括底壁以及侧壁,连通槽设置于侧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通过在侧壁上设置连通槽,既能够保证凹槽与壳体内部的连通需求,同时,绝缘件朝向电极组件的一侧用于抵压电极组件,通过将连通槽设置于凹槽的侧壁,能够增加底壁与电极组件的接触面积,保证端盖与电极组件的主体部分之间的绝缘设置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数量连通槽沿端盖的长度方向贯穿凹槽的侧壁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通过限定至少部分数量连通槽沿长度方向贯穿凹槽的侧壁设置。使得凹槽可以在长度方向的一侧与壳体内部连通,保证电解液的流通需求,提高电解液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数量连通槽沿端盖的宽度方向贯穿凹槽的侧壁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通过限定至少部分数量连通槽沿端盖的宽度方向贯穿凹槽的侧壁设置。使得凹槽可以在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侧与壳体内部连通,同样能够保证电解液的流通需求,提高电解液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用于与电池单体的绝缘膜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通过使得凹槽包括连接部,能够通过连接部与绝缘膜连接,增加绝缘膜与绝缘件之间的连接面积,进而保证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件还包括加强筋,加强筋设置于凹槽并与凹槽的壁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通过使得绝缘件还包括加强筋,并使得加强筋设置于凹槽并与凹槽的壁部连接,能够增加绝缘件设置凹槽位置的强度,保证绝缘件的性能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筋将凹槽分隔形成两个以上槽单元,每个槽单元能够通过至少一个连通槽与壳体的内腔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端盖组件,通过使得加强筋将凹槽分隔形成两个以上槽单元,同时使得每个槽单元能够通过至少一个连通槽与壳体的内腔连通,既能够保证绝缘件在凹槽位置的加强需求,同时,还能够避免各槽单元内封闭有电解液,保证电解液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筋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加强筋中至少部分沿端盖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其中,沿端盖的长度方向,每个加强筋的长度小于凹槽的槽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通过上述设置,能够通过两个以上加强筋对绝缘件设置凹槽的位置进行加强,保证强度要求,同时能够有效的避免对电解液的封闭,提高电解液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筋呈矩形板状或者三角板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加强筋采用上述形式,既能够满足加强需求,同时利于绝缘件的加工制造。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件包括绝缘本体以及限位凸起,绝缘本体与端盖层叠设置并相连接,沿厚度方向,限位凸起向背离端盖的一侧凸出于绝缘本体设置,凹槽贯穿绝缘本体设置并部分伸入限位凸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通过设置限位凸起,既能够对绝缘件设置凹槽的位置达到提高强度的作用,同时,限位凸起可以用于抵压电极组件的主体部,对电极组件的主体部进行限位,并且限位凸起与绝缘本体之间的空间可以用于容纳转接片等结构,利于电池单体的成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件位于端盖的长度方向上两侧的凹槽彼此对称分布。
通过使得两侧凹槽对称分布,能够保证绝缘件受力的均衡性,同时利于绝缘件的加工制造。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件与端盖的一者上设置有卡接凸起且另一者上设置有卡槽,卡接凸起与卡槽的形状相匹配并卡接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通过使得绝缘件与端盖的一者上设置卡接凸起且另一者上设置卡槽,利于二者的卡接配合,保证二者的定位连接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端盖上设置有泄压结构,绝缘件上设置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排气孔,沿厚度方向,泄压结构的正投影覆盖至少部分排气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通过在端盖上设置有泄压结构,绝缘件上设置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排气孔,沿厚度方向,泄压结构的正投影覆盖至少部分排气孔,利于将电池单体内部产生气体的排除,保证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壳体,具有开口;电极组件,设置于壳体内;电解液,填充于壳体内;上述的端盖组件,端盖组件封闭开口设置,连通槽用于将凹槽与壳体的内腔连通。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箱体以及上述的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容纳于箱体内。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上述的电池单体,电池单体用于提供电能。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单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绝缘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绝缘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绝缘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绝缘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1000-车辆;
100-电池; 200-控制器; 300-马达;
10-箱体; 11-第一部分; 12-第二部分;
20-电池单体;
21-壳体;211-开口;
22-电极组件;
23-端盖组件;
231-端盖;231a-泄压结构;
232-电极端子;
233-绝缘件;2331-凹槽;2331a-槽单元;2332-连通槽;2333-壁部;23331-底壁;23332-侧壁;2334-加强筋;2335-卡接凸起;2336-排气孔;2337-连接部;233a-绝缘本体;233b-限位凸起;
24-绝缘膜;
X-长度方向;Y-宽度方向;Z-厚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实施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目前,从市场形势的发展来看,动力电池的应用越加广泛。 动力电池不仅被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以及军事装备和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随着动力电池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市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扩增。
电池单体通常包括壳体、电极组件、电解液以及端盖组件,端盖组件盖合于外壳上,以为电极组件和电解液提供一个密闭的空间,电极组件与端盖组件的电极端子电连接,电极组件的电能可通过端盖组件的电极端子引出至外壳外。
本发明人注意到,已有的电池单体,其端盖组件的绝缘板朝向端盖的一侧会设置有凹槽,既能够减轻端盖组件的重量,同时,能够增加电池单体内部的容纳空间,提高电池单体的空间利用率,缓解电池内部紧张的注液残空间,提高电解液利用率。然而,经过检测发现,现有技术中通过在电池端盖组件上设置凹槽的方式并不能提高电解液利用率,本发明人进一步研究发现,绝缘件上的凹槽与端盖之间形成了封闭的腔室,一则电解液难以进入凹槽,再则,装配完成后注入凹槽内的电解液几乎被封闭设置,很难流入壳体的内部与电极组件接触反应,以此,导致电解液的利用率较低。
为了缓解电解液利用率低的问题,申请人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将凹槽与壳体的内部连通,使得电解液可以在凹槽以及凹槽的内部流通,保证电解液全部能够与电极组件充分接触反应,以提高电解液的利用率。
基于以上考虑,为了解决电解液利用率低的问题,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设计了一种端盖组件,端盖组件用于电池单体,端盖组件包括端盖以及绝缘件,绝缘件设置于端盖面向电池单体内部的一侧,沿端盖的长度方向,绝缘件的两端相对设置有凹槽,沿端盖的厚度方向,凹槽由绝缘件朝向端盖的表面向背离端盖的方向凹陷设置;其中,凹槽的壁部包括连通槽,连通槽用于将凹槽与电池单体的壳体的内腔连通。
在这样的电池单体中,通过使得绝缘件沿端盖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相对设置有凹槽,利用凹槽能够容纳电解液,增加端盖组件所应用的电池单体的电解液的容量,提高电池单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同时,连通槽的设置,使得凹槽可以与电池单体的壳体的内腔连通,使得电解液可以在凹槽以及壳体的内部流通,避免部分电解液被封闭在凹槽内,提高电解液的利用率。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技术方案适用于电池单体、电池以及使用电池的用电装置。
用电装置可以是车辆、手机、便携式设备、笔记本电脑、轮船、航天器、电动玩具和电动工具等等。车辆可以是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航天器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电动玩具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电动工具包括金属切削电动工具、研磨电动工具、装配电动工具和铁道用电动工具,例如,电钻、电动砂轮机、电动扳手、电动螺丝刀、电锤、冲击电钻、混凝土振动器和电刨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用电装置不做特殊限制。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技术方案不仅仅局限适用于上述所描述的电池单体、电池以及使用电池的用电装置,还可以适用于所有包括电池单体、电池以及使用电池的用电装置,但为描述简洁,下述实施例均以电动车辆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1,车辆1000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00,电池100可以设置在车辆1000的底部或头部或尾部。电池100可以用于车辆1000的供电,例如,电池100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操作电源。
车辆100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200和马达300,控制器200用来控制电池100为马达300供电,例如,用于车辆1000的启动、导航和行驶时的工作用电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00不仅仅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操作电源,还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驱动电源,代替或部分地代替燃油或天然气为车辆1000提供驱动动力。
请参照图2,电池100包括箱体10和电池单体20,电池单体20收容于箱体10内。箱体10用于为电池单体20提供密闭空间,箱体10可以是多种形状,比如,圆柱体、长方体等。图2中,示例性的,箱体10为长方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箱体1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第一部分11与第二部分12相互盖合,以限定出用于容纳电池单体20的密封空间13。第一部分11可以是一侧开口的空心结构,第二部分12也可以是一侧开口的空心结构,第二部分12的开口侧盖合于第一部分11的开口侧,则形成具有密封空间13的箱体10。
在图2中,第二部分12位于第一部分11的上侧,第二部分12也可以称之为上箱体,第一部分11也可以称之为下箱体。
在电池100中,电池单体20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若电池单体20为多个,多个电池单体20之间可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混联是指多个电池单体20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多个电池单体20之间可直接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在一起,再将多个电池单体20构成的整体容纳于箱体10内。当然,也可以是多个电池单体20先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模块,多个电池模块再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形成一个整体,并容纳于箱体10内。电池单体20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体20为多个,多个电池单体20先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模块,多个电池模块再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形成一个整体,并容纳于箱体1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00还可以包括汇流部件,多个电池单体20之间可通过汇流部件实现电连接,以实现多个电池单体20的串联或并联或混联。以两个电池单体20串联为例,一个电池单体20的正电极端子与另一个电池单体20的负电极端子通过汇流部件连接,以实现两个电池单体20的串联。
请参照图3,电池单体20可以包括外壳21、电极组件22和端盖组件23以及绝缘膜24,外壳21具有开口211,电极组件22容纳于外壳21内,端盖组件23包括盖板231和电极端子232,盖板231用于封盖于开口211,电极端子232用于与电极组件22电连接。
外壳21的材质也可以是多种,比如,铜、铁、铝、不锈钢、铝合金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制。
外壳21可以是多种形状,比如,圆柱体、长方体等。外壳21的形状可根据电极组件22的具体形状来确定。比如,若电极组件22为圆柱体结构,外壳21则可选用为圆柱体结构;若电极组件22为长方体结构,外壳21则可选用长方体结构。
在图3中,示例性的,外壳21和电极组件22均为长方体结构。
电极组件22可以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离膜。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组件22可以是由正极片、隔离膜和负极片通过卷绕形成的卷绕式结构。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组件22也可以是由正极片、隔离膜和负极片通过层叠布置形成的层叠式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组件22还可以包括正极极耳(图未示出)和负极极耳(图未示出),可以是正极片中未涂覆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集流体作为正极极耳,可以是负极片中未涂覆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集流体作为负极极耳。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端盖组件23的盖板231用于封盖外壳21的开口211,以形成用于容纳电池单体20的密闭空间(图未示出)。密闭空间还用于容纳电解质,例如电解液。端盖组件23的电极端子232作为输出电极组件22的电能的部件,电极端子232用于与电极组件22电连接,即电极端子232与电极组件22的极耳电连接,比如,电极端子232与极耳通过转接片连接,以实现电极端子232与极耳的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外壳21的开口211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外壳21的开口211为一个,端盖组件23也可以为一个,端盖组件23中可设置两个电极端子232,两个电极端子232分别为正极电极端子和负极电极端子,正极电极端子和负极电极端子分别用于与电极组件22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电连接。具有这种结构的电池单体20可以是方形电池单体20。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外壳21的开口211为两个,比如,两个开口211设置在外壳21相对的两侧,端盖组件23也可以为两个,两个端盖组件23分别盖合于外壳21的两个开口211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是一个端盖组件23中的电极端子232为正极电极端子,用于与电极组件22的正极极耳电连接;另一个端盖组件23中的电极端子232为负极电极端子,用于与电极组件22的负极片222电连接。具有这种结构的电池单体20可以是柱形电池单体20。
绝缘膜24包围电极组件22设置,绝缘膜24的形状可以与壳体21的形状相匹配并位于壳体21的内腔,绝缘膜24用于使得电极组件22与壳体21绝缘设置。
如图4以及图5所示,本申请提供的端盖组件23,用于电池单体20,端盖组件23包括端盖231以及绝缘件233,绝缘件233设置于端盖231面向电池单体20内部的一侧,沿端盖231的长度方向X,绝缘件233的两端相对设置有凹槽2331,沿端盖231的厚度方向Z,凹槽2331由绝缘件233朝向端盖231的表面向背离端盖231的方向凹陷设置;其中,凹槽2331的壁部2333包括连通槽2332,连通槽2332用于将凹槽2331与电池单体20的壳体21的内腔连通。
可选地,端盖231是盖合于壳体21的开口以将电池单体20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隔绝的部件。端盖231与壳体21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电极组件22、电解液以及其他部件的密封空间。
可选地,端盖231的形状可以与壳体21的形状适配,比如,壳体21为长方体结构,端盖231为与壳体21相适配的矩形板状结构,再如,壳体21为圆柱体结构,端盖231为与壳体21相适配的圆形板状结构。端盖231的材质也可以是多种,比如,铜、铁、铝、钢、铝合金等,端盖231的材质与壳体21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选地,端盖231可以呈板状结构体,具有预定的长度、宽度以及厚度。
可选地,端盖231上可以设置有电极端子232,电极端子232用于与电极组件22电连接,以输出电池单体20的电能。电极端子232可以包括正极电极端子和负极电极端子,正极电极端子用于与正极极耳电连接,负极电极端子用于与负极极耳电连接。正极电极端子与正极极耳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间接连接,负极电极端子与负极极耳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间接连接。
可选地,绝缘件233用于将端盖231与电极组件22绝缘设置。绝缘件233的形状可以与端盖231的形状相匹配。
可选地,绝缘件233在端盖231长度方向X上两端设置的凹槽2331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凹槽2331在端盖231的厚度方向Z上的正投影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
可选地,在端盖231的厚度方向Z,凹槽2331的深度小于绝缘件233的厚度。
可选地,凹槽2331在厚度方向Z上朝向端盖231的一侧形成开口。
可选地,凹槽2331可以包括底壁23331以及侧壁23332,连通槽2332可以设置在底壁23331上,当然也可以设置在侧壁23332上,也可以在底壁23331以及侧壁23332上均设置连通槽2332。
可选地,凹槽2331的壁部2333设置的连通槽233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当然也可以为两个以上,当为两个以上时,两个以上连通槽2332彼此间隔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23,通过使得绝缘件233沿端盖231的长度方向X的两端相对设置有凹槽2331,利用凹槽2331能够容纳电解液,增加端盖组件23所应用的电池单体20的电解液的容量,提高电池单体20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同时,连通槽2332的设置,使得凹槽2331可以与电池单体20的壳体21的内腔连通,使得电解液可以在凹槽2331以及壳体21的内部流通,避免部分电解液被封闭在凹槽2331内,提高电解液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通槽233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连通槽2332彼此间隔设置。
可选地,可以使得每个凹槽2331的侧壁23332上设置的连通槽233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也可以使得每个凹槽2331的底壁23331上设置的连通槽233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23,通过使得连通槽233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以上,利于凹槽2331与壳体21内部进行多通道连通,保证电解液在壳体21的内部以及凹槽2331内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壁部2333包括底壁23331以及侧壁23332,连通槽2332设置于侧壁23332。
可选地,壁部2333在厚度方向Z上朝向端盖231的部分为底壁23331,壁部2333围绕底壁23331设置的部分为侧壁23332,连通槽2332设置于侧壁23332。
可选地,连通槽2332可以由侧壁23332在厚度方向Z上朝向端盖231的一端起始沿厚度方向Z凹陷设置。
可选地,连通槽2332可以在端盖231的长度方向X贯穿侧壁23332,也可以在端盖231的宽度方向Y贯穿侧壁2333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23,通过在侧壁23332上设置连通槽2332,既能够保证凹槽2331与壳体21内部的连通需求,同时,绝缘件233朝向电极组件22的一侧用于抵压电极组件22的主体部分,通过将连通槽2332设置于凹槽2331的侧壁23332,能够增加底壁23331与电极组件22的接触面积,保证端盖231与电极组件22的主体部分之间的绝缘设置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数量连通槽2332沿端盖231的长度方向X贯穿凹槽2331的侧壁23332设置。
可选地,凹槽2331的侧壁23332包括第一壁、第二壁以及第三壁,第一壁以及第二壁在端盖231的宽度方向Y上相对设置,第三壁沿端盖231的宽度方向Y延伸并连接在第一壁以及第二壁之间。至少部分数量的连通槽2332可以沿端盖231的长度方向X贯穿侧壁23332的第三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23,通过限定至少部分数量连通槽2332沿端盖231的长度方向X贯穿凹槽2331的侧壁23332设置。使得凹槽2331可以在端盖231的长度方向X的一侧与壳体21内部连通,保证电解液的流通需求,提高电解液的利用率。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数量连通槽2332沿端盖231的宽度方向Y贯穿凹槽2331的侧壁23332设置。
可选地,至少部分数量的连通槽2332可以沿端盖231的宽度方向Y贯穿第一壁以及第二壁中的一者,当然,可以使得部分数量的连通槽2332贯穿第一壁,且部分数量的连通槽2332贯穿第二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23,通过限定至少部分数量连通槽2332沿端盖231的宽度方向Y贯穿凹槽2331的侧壁23332设置。使得凹槽2331可以在宽度方向Y的至少一侧与壳体21内部连通,同样能够保证电解液的流通需求,提高电解液的利用率。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23,其可以仅使得连通槽2332沿端盖231的长度方向X贯穿凹槽2331的侧壁23332设置,也可以仅使得连通槽2332沿端盖231的宽度方向Y贯穿凹槽2331的侧壁23332设置,当然,还可以同时使得部分数量的连通槽2332沿端盖231的长度方向X贯穿凹槽2331的侧壁23332设置,且部分数量的连通槽2332沿端盖231的宽度方向Y贯穿凹槽2331的侧壁23332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2331还包括连接部2337,连接部2337用于与电池单体20的绝缘膜24连接。
可选地,凹槽2331的侧壁23332去除材料形成连通槽2332后,侧壁23332上的剩余部分可以理解为连接部2337。
可选地,当连通槽2332的数量为多个时,侧壁23332上相邻两个连通槽2332之间的部分可以理解为连接部233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23,通过使得凹槽2331包括连接部2337,能够通过连接部2337与绝缘膜24连接,增加绝缘膜24与绝缘件233之间的连接面积,进而保证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23,绝缘件233还包括加强筋2334,加强筋2334设置于凹槽2331并与凹槽2331的壁部2333连接。
可选地,加强筋2334可以与凹槽2331的底壁23331连接,加强筋2334也可以同时与凹槽2331的底壁23331以及侧壁23332连接。
可选地,加强筋2334可以为板状结构体。
可选地,加强筋233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当然也可以为两个以上,当为两个以上时,两个以上加强筋2334可以彼此间隔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23,通过使得绝缘件233还包括加强筋2334,并使得加强筋2334设置于凹槽2331并与凹槽2331的壁部2333连接,能够增加绝缘件233设置凹槽2331位置的强度,保证绝缘件233的性能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筋2334将凹槽2331分隔形成两个以上槽单元2331a,每个槽单元2331a能够通过至少一个连通槽2332与壳体21的内腔连通。
可选地,加强筋2334可以与凹槽2331的侧壁23332以及底壁23331均连接,以将凹槽2331分隔形成多个槽单元2331a。
可选地,槽单元2331a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或者更多个。
可选地,两个以上槽单元2331a可以沿端盖231的宽度方向Y分布。
可选地,每个槽单元2331a可以通过一个连通槽2332与壳体21的内腔连通,当然,每个槽单元2331a也可以通过两个及以上连通槽2332与壳体21的内腔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端盖组件23,通过使得加强筋2334将凹槽2331分隔形成两个以上槽单元2331a,同时使得每个槽单元2331a能够通过至少一个连通槽2332与壳体21的内腔连通,既能够保证绝缘件233在凹槽2331位置的加强需求,同时,还能够避免各槽单元2331a内封闭有电解液,保证电解液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筋2334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加强筋2334中至少部分沿端盖231的宽度方向Y间隔分布;其中,沿端盖231的长度方向X,每个加强筋2334的长度小于凹槽2331的槽宽。
可选地,可以使得两个以上加强筋2334全部沿端盖231的宽度方向Y间隔分布,当然,此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在有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使得两个以上加强筋2334部分沿宽度方向Y间隔分布,且部分沿端盖231的长度方向X间隔分布,只要能够保证加强需求均可。
可选地,沿端盖231的长度方向X,每个加强筋2334的长度小于凹槽2331的槽宽,使得相邻两个加强筋2334之间的空间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23,通过上述设置,能够通过两个以上加强筋2334对绝缘件233设置凹槽2331的位置进行加强,保证强度要求,同时能够有效的避免对电解液的封闭,提高电解液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筋2334呈矩形板状或者三角板状。
可选地,加强筋2334可以呈矩形板状结构,当然,在有些实施例中,加强筋2334也可以呈三角板状,当加强筋2334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两个以上加强筋2334可以全部呈矩形板状结构,当然也可以全部呈三角板状。在有些示例中,还可以使得部分加强筋2334呈矩形板状结构,部分加强筋2334呈三角板状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23,加强筋2334采用上述形式,既能够满足加强需求,同时利于绝缘件233的加工制造。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件233包括绝缘本体233a以及限位凸起233b,绝缘本体233a与端盖231层叠设置并相连接,沿厚度方向Z,限位凸起233b向背离端盖231的一侧凸出于绝缘本体233a设置,凹槽2331贯穿绝缘本体233a设置并部分伸入限位凸起233b。
可选地,沿厚度方向Z,绝缘凸起的正投影面积可以大于凹槽2331的正投影面积。
可选地,沿端盖231的宽度方向Y,限位凸起233b的延伸尺寸可以等于端盖231的延伸尺寸。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23,通过设置限位凸起233b,既能够对绝缘件233设置凹槽2331的位置达到提高强度的作用,同时,限位凸起233b可以用于抵压电极组件22的主体部,对电极组件22的主体部进行限位,并且限位凸起233b与绝缘本体233a之间的空间可以用于容纳转接片等结构,利于电池单体20的成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件233位于端盖231的长度方向X上两侧的凹槽2331彼此对称分布。
可选地,两侧的凹槽2331可以在端盖231的长度方向X上对称分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23,通过使得两侧凹槽2331对称分布,能够保证绝缘件233受力的均衡性,同时利于绝缘件233的加工制造。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件233与端盖231的一者上设置有卡接凸起2335且另一者上设置有卡槽,卡接凸起2335与卡槽的形状相匹配并卡接连接。
可选地,可以在绝缘件233上设置卡接凸起2335,在端盖231上设置卡槽。当然,也可以在绝缘件233上设置开槽,在端盖231上设置卡接凸起233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23,通过使得绝缘件233与端盖231的一者上设置卡接凸起2335且另一者上设置卡槽,利于二者的卡接配合,保证二者的定位连接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23,端盖231上设置有泄压结构231a,绝缘件233上设置有沿厚度方向Z贯穿的排气孔2336,沿厚度方向Z,泄压结构231a的正投影覆盖至少部分排气孔2336。
可选地,泄压结构231a可以是泄压阀,可以是设置在端盖231上的刻痕等薄弱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23,通过在端盖231上设置有泄压结构231a,绝缘件233上设置有沿厚度方向Z贯穿的排气孔2336,沿厚度方向Z,泄压结构231a的正投影覆盖至少部分排气孔2336,利于将电池单体20内部产生气体的排除,保证电池单体20的安全性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20,包括壳体21、电极组件22、电解液以及上述的端盖组件23。壳体21具有开口,电极组件22设置于壳体21内。电解液填充于壳体21内。端盖组件23封闭开口设置,连通槽2332用于将凹槽2331与壳体21的内腔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以上任一方案所述的电池单体20。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以上任一方案所述的电池,并且电池用于为用电装置提供电能。
用电装置可以是前述任一应用电池的设备或系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7)

1.一种端盖组件,用于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包括:
端盖;
绝缘件,设置于所述端盖面向所述电池单体内部的一侧,沿所述端盖的长度方向,所述绝缘件的两端相对设置有凹槽,沿所述端盖的厚度方向,所述凹槽由所述绝缘件朝向所述端盖的表面向背离所述端盖的方向凹陷设置;
其中,所述凹槽的壁部包括连通槽,所述连通槽用于将所述凹槽与所述电池单体的壳体的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槽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连通槽彼此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部包括底壁以及侧壁,所述连通槽设置于所述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数量所述连通槽沿所述端盖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凹槽的所述侧壁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数量所述连通槽沿所述端盖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凹槽的所述侧壁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电池单体的绝缘膜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于所述凹槽并与所述凹槽的壁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将所述凹槽分隔形成两个以上槽单元,每个所述槽单元能够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连通槽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加强筋中至少部分沿所述端盖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
其中,沿所述端盖的长度方向,每个所述加强筋的长度小于所述凹槽的槽宽。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呈矩形板状或者三角板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包括绝缘本体以及限位凸起,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端盖层叠设置并相连接,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限位凸起向背离所述端盖的一侧凸出于所述绝缘本体设置,所述凹槽贯穿所述绝缘本体设置并部分伸入所述限位凸起。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位于所述端盖的长度方向上两侧的所述凹槽彼此对称分布。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与所述端盖的一者上设置有卡接凸起且另一者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接凸起与所述卡槽的形状相匹配并卡接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设置有泄压结构,所述绝缘件上设置有沿所述厚度方向贯穿的排气孔,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泄压结构的正投影覆盖至少部分所述排气孔。
15.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开口;
电极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电解液,填充于所述壳体内;
如权利要求1至14任意一项所述的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封闭所述开口设置,所述连通槽用于将所述凹槽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
16.一种电池,包括箱体以及多个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容纳于所述箱体内。
17.一种用电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用于提供电能。
CN202221717791.6U 2022-07-06 2022-07-06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Active CN2175448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7791.6U CN217544884U (zh) 2022-07-06 2022-07-06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PCT/CN2022/118121 WO2024007447A1 (zh) 2022-07-06 2022-09-09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02280067427.6A CN118056332A (zh) 2022-07-06 2022-09-09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7791.6U CN217544884U (zh) 2022-07-06 2022-07-06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44884U true CN217544884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2378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17791.6U Active CN217544884U (zh) 2022-07-06 2022-07-06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02280067427.6A Pending CN118056332A (zh) 2022-07-06 2022-09-09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67427.6A Pending CN118056332A (zh) 2022-07-06 2022-09-09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217544884U (zh)
WO (1) WO202400744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2093A1 (zh) * 2022-10-17 2024-04-2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WO2024103506A1 (zh) * 2022-11-16 2024-05-2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盖体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220353A (ja) * 2016-06-07 2017-12-14 プライムアースEv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
CN208690318U (zh) * 2018-09-26 2019-04-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单体的顶盖组件及电池单体
CN214280082U (zh) * 2021-01-20 2021-09-24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盖板组件及动力电池
CN214176112U (zh) * 2021-01-25 2021-09-10 深圳市科达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CN216450732U (zh) * 2021-10-18 2022-05-06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的盖体组件及电池
CN216958457U (zh) * 2022-03-23 2022-07-12 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盖板组件、电池及电池组
CN216958263U (zh) * 2022-03-23 2022-07-12 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盖板组件、电池及电池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2093A1 (zh) * 2022-10-17 2024-04-2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WO2024103506A1 (zh) * 2022-11-16 2024-05-2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盖体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56332A (zh) 2024-05-17
WO2024007447A1 (zh) 2024-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544884U (zh)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US11757161B2 (en)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electricity consuming device
CN216085077U (zh) 用于电池单体的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17485569U (zh) 电池的热管理部件、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7719769U (zh) 热管理部件、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KR20220139384A (ko) 전극 어셈블리, 전지 셀, 전지 및 전력 소비 장치
CN216488286U (zh)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8414686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5699445A (zh)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及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和设备
US20230048125A1 (en) Battery cell, battery, electrical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battery cell
CN217562788U (zh) 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17768552U (zh)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设备
CN217606853U (zh) 极片、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6872125U (zh) 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CN114388958B (zh) 电池的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5966816A (zh) 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20569775U (zh)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8867208U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934135U (zh) 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7334356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492107U (zh) 电池的盖体、电池箱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20984598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7719662U (zh) 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20984614U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1262465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