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42372U - 房顶吊耳用载荷实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房顶吊耳用载荷实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42372U
CN217542372U CN202221448151.XU CN202221448151U CN217542372U CN 217542372 U CN217542372 U CN 217542372U CN 202221448151 U CN202221448151 U CN 202221448151U CN 217542372 U CN217542372 U CN 2175423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f
frame
lug
lifting lug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4815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边武兴
石卫
杨盼
张振环
刘启明
李丹
杨磊
李锦涛
刘欣宗
胡绍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YANG YIKANG PETROLEUM DRILLING FITTINGS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XIANYANG YIKANG PETROLEUM DRILLING FITTINGS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YANG YIKANG PETROLEUM DRILLING FITTINGS FACTORY filed Critical XIANYANG YIKANG PETROLEUM DRILLING FITTINGS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222144815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423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423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423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房顶吊耳用载荷实验装置,在机架上端中部的横梁上安装有可沿横梁长度方向移动的横移小车,所述横移小车底部安装有下端与房顶吊耳连接并可检测作用于房顶吊耳上拉力大小的吊耳提升机构,所述机架中部四角均位置可调式安装有下端抵于房顶上的移动支腿,所述机架的四个固定支腿底部均安装有便于移动机架的万向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载荷不平稳,配重匹配及固定的问题,与房顶固定结构可靠,重量匹配方便,结构紧凑,操控方便,工作稳定,响应快,满足不同型号的房体进行房顶吊耳载荷试验要求。

Description

房顶吊耳用载荷实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载荷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房顶吊耳用载荷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设备吊装及悬挂用吊耳的设计、制造、检验、及试验均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在箱式房体的实际生产中,为了试验房体吊耳载荷,通常会使用行车吊起吊加载、固定房顶、安装、增加配重等各道工序,在这些过程中,由于箱式房体房顶结构的特殊性,存在行车吊加载载荷不稳定、房顶固定不方便、配重难匹配等不方便操作的问题,因此,需设计一款专用载荷试验装置,方便固定房体,能够相对准确调整载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房顶吊耳用载荷实验装置,通过在机架上设置下端抵紧房顶的移动支腿和安装于横移小车底部的吊耳提升机构,在移动支腿下端将房顶抵紧的同时,由吊耳提升机构向房顶吊耳施加载荷并对载荷大小进行检测,载荷大小可通过吊耳提升机构方便快捷的进行调整,满足不同吊耳的试验要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载荷不平稳,配重匹配及固定的问题,与房顶固定结构可靠,重量匹配方便,结构紧凑,操控方便,工作稳定,响应快,满足不同型号的房体进行房顶吊耳载荷试验要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房顶吊耳用载荷实验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端中部的横梁上安装有可沿横梁长度方向移动的横移小车,所述横移小车底部安装有下端与房顶吊耳连接并可检测作用于房顶吊耳上拉力大小的吊耳提升机构,所述机架中部四角均位置可调式安装有下端抵于房顶上的移动支腿,所述机架的四个固定支腿底部均安装有便于移动机架的万向轮。
其中,所述吊耳提升机构包括气缸和称重传感器,所述气缸上端通过销轴与横移小车底部铰接,所述称重传感器上端通过吊环螺钉和卸扣与气缸活塞杆端部的气缸关节轴承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下端通过吊环螺钉与用于连接房顶吊耳的卸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横移小车包括位于横梁下方的底板、位于横梁两侧的倒 T型安装板和滚轮,两个所述倒T型安装板下端水平板通过多个螺栓固定于底板上,所述倒T型安装板竖直板内侧壁上安装有多个滚轮,所述滚轮适配于横梁对应侧的导向槽内,并通过左右拉动吊耳提升机构实现横移小车沿横梁长度方向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支腿包括支柱和套装于机架中部的两个横杆上的移动套,所述支柱上端固定于移动套底部,沿横杆长度方向滑动移动套至四个支柱与房顶尺寸对应的位置后,将下端抵于房顶上的支柱通过设于移动套外壁上的多个顶丝固定于横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包括支撑底架和固定于支撑底架上端的三角框架,所述横梁为三角框架顶部的工字钢梁,横杆为支撑底架上端的水平支撑杆,而固定支腿为设于支撑底架四角的支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机架上设置下端抵紧房顶的移动支腿和安装于横移小车底部的吊耳提升机构,在移动支腿下端将房顶抵紧的同时,由吊耳提升机构向房顶吊耳施加载荷并对载荷大小进行检测,载荷大小可通过吊耳提升机构方便快捷的进行调整,满足不同吊耳的试验要求;
2、本技术方案载荷加载可通过称重传感器的检测结构进行精准加载,配重匹配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载荷不平稳,配重匹配及固定的问题,移动支腿可以自由调整与房顶骨架匹配的宽度位置,方便对房顶固定;
3本技术方案中移动小车的设置,可方便快捷的对下端用于与房顶吊耳连接的吊耳提升机构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满足对房位置不同处的顶吊进行载荷试验;
4、本技术方案与房顶固定结构可靠,结构紧凑,操控方便,工作稳定,响应快,满足不同型号的房体进行房顶吊耳载荷试验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小车在横梁上的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图1-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房顶吊耳用载荷实验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端中部的横梁1-1 上安装有可沿横梁1-1长度方向移动的横移小车2,所述横移小车2底部安装有下端与房顶吊耳连接并可检测作用于房顶吊耳上拉力大小的吊耳提升机构,所述机架1中部四角均位置可调式安装有下端抵于房顶上的移动支腿3,所述机架1的四个固定支腿1-2底部均安装有便于移动机架1的万向轮4;上述结构中,通过在机架1上设置下端抵紧房顶的移动支腿3和安装于横移小车2底部的吊耳提升机构,在移动支腿3下端将房顶抵紧的同时,由吊耳提升机构向房顶吊耳施加载荷并对载荷大小进行检测,载荷大小可通过吊耳提升机构方便快捷的进行调整,满足不同吊耳的试验要求;
吊耳提升机构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吊耳提升机构包括气缸5和称重传感器6,所述气缸5上端通过销轴与横移小车2底部铰接,所述称重传感器6 上端通过吊环螺钉和卸扣与气缸5活塞杆端部的气缸关节轴承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6下端通过吊环螺钉与用于连接房顶吊耳的卸扣连接;上述结构中,载荷加载可通过称重传感器6的检测结构进行精准加载,配重匹配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载荷不平稳,配重匹配及固定的问题,移动支腿3可以自由调整与房顶骨架匹配的宽度位置,方便对房顶固定;
移动小车2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横移小车2包括位于横梁1-1下方的底板2-1、位于横梁1-1两侧的倒T型安装板2-2和滚轮2-3,两个所述倒T 型安装板2-2下端水平板通过多个螺栓固定于底板2-1上,所述倒T型安装板2-2竖直板内侧壁上安装有多个滚轮2-3,所述滚轮2-3适配于横梁1-1 对应侧的导向槽内,并通过左右拉动吊耳提升机构实现横移小车2沿横梁1-1 长度方向的移动。
移动支腿3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移动支腿3包括支柱3-1和套装于机架1中部的两个横杆1-3上的移动套3-2,所述支柱3-1上端固定于移动套 3-2底部,沿横杆1-3长度方向滑动移动套3-2至四个支柱3-1与房顶尺寸对应的位置后,将下端抵于房顶上的支柱3-1通过设于移动套3-2外壁上的多个顶丝固定于横杆1-3上。
机架1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机架1包括支撑底架1-4和固定于支撑底架1-4上端的三角框架1-5,所述横梁1-1为三角框架1-5顶部的工字钢梁,横杆1-3为支撑底架1-4上端的水平支撑杆,而固定支腿1-2为设于支撑底架1-4四角的支腿。
工作流程:首先,通过移动小车2调整吊耳提升机构的位置,使其下端与需要进行载荷试验的房顶吊耳连接,然后调整四个移动支腿3的位置,并通过气缸5使移动支腿3下端抵紧房顶,从而实现房体的固定,继续通过气缸5活塞杆的收缩向房顶吊耳加载载荷,直到称重传感器6的读数达到设定拉力时,控制气缸5使称重传感器6的读数稳定后就进行保压,保压时间到了之后,控制气缸5活塞杆伸长后拉力卸载,房顶吊耳的载荷试验完成。
本技术方案中移动小车2的设置,可方便快捷的对下端用于与房顶吊耳连接的吊耳提升机构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满足对房位置不同处的顶吊进行载荷试验;与房顶固定结构可靠,结构紧凑,操控方便,工作稳定,响应快,满足不同型号的房体进行房顶吊耳载荷试验要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房顶吊耳用载荷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端中部的横梁(1-1)上安装有可沿横梁(1-1)长度方向移动的横移小车(2),所述横移小车(2)底部安装有下端与房顶吊耳连接并可检测作用于房顶吊耳上拉力大小的吊耳提升机构,所述机架(1)中部四角均位置可调式安装有下端抵于房顶上的移动支腿(3),所述机架(1)的四个固定支腿(1-2)底部均安装有便于移动机架(1)的万向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顶吊耳用载荷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提升机构包括气缸(5)和称重传感器(6),所述气缸(5)上端通过销轴与横移小车(2)底部铰接,所述称重传感器(6)上端通过吊环螺钉和卸扣与气缸(5)活塞杆端部的气缸关节轴承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6)下端通过吊环螺钉与用于连接房顶吊耳的卸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顶吊耳用载荷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小车(2)包括位于横梁(1-1)下方的底板(2-1)、位于横梁(1-1)两侧的倒T型安装板(2-2)和滚轮(2-3),两个所述倒T型安装板(2-2)下端水平板通过多个螺栓固定于底板(2-1)上,所述倒T型安装板(2-2)竖直板内侧壁上安装有多个滚轮(2-3),所述滚轮(2-3)适配于横梁(1-1)对应侧的导向槽内,并通过左右拉动吊耳提升机构实现横移小车(2)沿横梁(1-1)长度方向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顶吊耳用载荷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腿(3)包括支柱(3-1)和套装于机架(1)中部的两个横杆(1-3)上的移动套(3-2),所述支柱(3-1)上端固定于移动套(3-2)底部,沿横杆(1-3)长度方向滑动移动套(3-2)至四个支柱(3-1)与房顶尺寸对应的位置后,将下端抵于房顶上的支柱(3-1)通过设于移动套(3-2)外壁上的多个顶丝固定于横杆(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房顶吊耳用载荷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支撑底架(1-4)和固定于支撑底架(1-4)上端的三角框架(1-5),所述横梁(1-1)为三角框架(1-5)顶部的工字钢梁,横杆(1-3)为支撑底架(1-4)上端的水平支撑杆,而固定支腿(1-2)为设于支撑底架(1-4)四角的支腿。
CN202221448151.XU 2022-06-10 2022-06-10 房顶吊耳用载荷实验装置 Active CN2175423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48151.XU CN217542372U (zh) 2022-06-10 2022-06-10 房顶吊耳用载荷实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48151.XU CN217542372U (zh) 2022-06-10 2022-06-10 房顶吊耳用载荷实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42372U true CN217542372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43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48151.XU Active CN217542372U (zh) 2022-06-10 2022-06-10 房顶吊耳用载荷实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423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46913C2 (ru) Испытательный и монтажный стенд
CN217542372U (zh) 房顶吊耳用载荷实验装置
CN203865931U (zh) 一种配电变压器吊装组合工具
CN210819447U (zh) 用于狭窄空间内设备空中对接安装装置
CN112573385A (zh) 一种用于考古工作的文物提取装置及实现方法
CN204778340U (zh) 自动脱钩挂钩装置
KR20210010245A (ko) 크레인의 페스툰 행거레일 교체용 대차 및 이를 이용한 페스툰 행거레일 교체방법
CN214200565U (zh) 一种用于斜行电梯的缓冲器及安全钳的试验装置
CN205483240U (zh) 一种秤台加载装置
RU2478539C2 (ru) Транспортно-установочный агрегат стартового ракетного комплекса
JP2948545B2 (ja) 載荷試験装置
RU2438933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подъема и подвески грузов на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CN207351810U (zh) 一种吊耳加载试验装置
CN107576577A (zh) 安全带试验机构、试验机
JP4224692B2 (ja) 舵板取付け取外し装置
CN103900915A (zh) 一种自平衡式轻型墙体抗剪试验装置
CN104003296B (zh) 一种可移动大口径管道空中对口托架
CN214570042U (zh) 一种吊装工装
CN113581884A (zh) 一种机电设备吊装装置
CN113697135A (zh) 微重力展开装置
CN207502312U (zh) 安全带试验机构、试验机
CN108502660A (zh) 电梯称量装置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N207537029U (zh) 一种配重悬臂吊
CN220078404U (zh) 一种基于铝合金型材起重机的电气实验平台
CN107589018A (zh) 一种吊耳加载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