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41082U - 一种喷体及其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体及其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41082U
CN217541082U CN202220766357.0U CN202220766357U CN217541082U CN 217541082 U CN217541082 U CN 217541082U CN 202220766357 U CN202220766357 U CN 202220766357U CN 217541082 U CN217541082 U CN 2175410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spray body
temperature
communicated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6635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晓龙
陈李雄
王刚
李艳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yang Healt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yang Healt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yang Health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yang Healt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6635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410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410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410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胶囊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体及其加热装置,喷体包括:喷体本体、至少一根第一管道和至少一根第二管道;喷体本体具有与模具贴合的第一侧面;至少一根第一管道和至少一根第二管道设置在喷体本体内部,且靠近所述第一侧面,并沿所述喷体本体的轴向平行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进口和第二管道的第二出口同侧设置,第一管道的第一出口和第二管道的第二进口同侧设置;加热装置为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提供恒温液。本申请设置液流方向相反的管道,可以相互补偿出液口的热量,很好地解决了以往喷体表面温度不均匀的问题,使喷体侧面的温度更加均匀,从而改善胶皮粘合时的温度稳定性,进而提高软胶囊产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喷体及其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胶囊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体及其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采用软胶囊设备进行软胶囊的成形和生产。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软胶囊设备包括:胶盒7、胶鼓8、模具9和喷体本体5;其中,喷体本体5位于两个反向旋转的模具9中间,两个模具9的另一侧均分别具有一个胶鼓8和位于该胶鼓8上方的胶盒7。采用该软胶囊设备生产软胶囊的过程为:配制完成的明胶胶液在胶盒7中保温保存,靠自重流出至胶鼓8上,由于自转的胶鼓8处吹出冷风,流出的液态明胶胶液凝结成厚度为0.8mm的胶皮,进入到模具9及加热棒加热的喷体本体5之间,加热后的胶皮具有粘性,并在模具9的对压下,将注料孔注下的料液包入胶皮中,形成成品软胶囊10。在成品软胶囊10的成形过程中,胶皮是由喷体本体5进行加热后,才具有粘性,从而可以进行粘合,将料液包入其内。因此,喷体本体5加热是否均匀,直接关系到胶皮加热是否均匀,进而影响成品软胶囊10的质量。现有技术中的喷体加热装置如图2所示,具体是将加热棒11插入喷体本体5的加热棒孔12内干烧,靠传感器控制喷体本体5的温度。由于加热棒11的外径与喷体本体5上的加热棒孔12的配合尺寸很难配合的很严密,常常由于加热棒11与加热棒孔12之间的配合间隙很难保证均匀,经常造成喷体本体5加热不均匀,进而造成胶皮加热不均匀,影响成品软胶囊10的形状及粘合质量,可能造成成品软胶囊10出现异形丸;同时由于干烧,加热棒11的寿命也很短。
为此,在现有技术的方案中公开了一种水浴喷体加热装置,包括:水浴喷体和恒温水源输出装置,所述水浴喷体上设置有用于使所述恒温水源输出装置输出的恒温水进口、用于使所述恒温水从所述水浴喷体流出至恒温水源输出装置的水出口以及用于使恒温水在所述喷体内流通的水流通道,所述恒温水源输出装置依次与进水口、水流通道和水出口连通。所述恒温水源输出装置包括水箱、用于加热水箱中的水的加热棒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水箱中的水温恒定的恒温仪,所述加热棒和恒温仪设置于所述水箱中,所述水箱通过水泵与所述水进口连通。
但是在成品软胶囊10压制的过程中,喷体表面温度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喷体表面温度直接决定了成品软胶囊10接缝的牢固程度。在胶皮形成成品软胶囊10时,温度有很小的波动都会造成成品软胶囊10接缝的牢固程度发生较大变化,0.5℃的差异就可以造成成品软胶囊10质量的极大变化。成品软胶囊10接缝接合时一般需要40-50℃的温度,因此喷体表面也需要保持40-50℃的温度,而车间温度保持在18-22℃,以上所述水浴喷体加热装置内为单向布管流水的方式,水在流动的过程中,随着热量的散失,喷体表面的温度分布仍然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喷体加热装置中喷体表面的温度分布不均匀的缺陷,基于以上情况,开发一种表面温度分布均匀的喷体及其加热装置十分必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体,包括:
喷体本体,具有与模具贴合的第一侧面;
至少一根第一管道和至少一根第二管道,设置在喷体本体内部,且靠近所述第一侧面,并沿所述喷体本体的轴向平行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进口和第二管道的第二出口同侧设置,第一管道的第一出口和第二管道的第二进口同侧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均为平行设置的多根,且相邻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相互缠绕设置。
可选地,多根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进口连通设置;多根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出口连通设置;
多根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二进口连通设置;多根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二出口连通设置。
可选地,还包括:
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进口对应且连通设置,贴合在所述喷体本体的第二侧面;
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二进口对应且连通设置,贴合在所述喷体本体的第三侧面;
所述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相对设置,且均垂直于第一侧面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加热装置,对上述喷体进行加热,包括:
存储池,设有存储恒温液的腔体;
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分别通过泵与存储池连接;
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分别通过泵与存储池连接。
可选地,所述存储池的开口处还设有盖体。
可选地,还包括:
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存储池中;
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以及设置于所述存储池中;
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泵、加热组件均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体,包括:喷体本体,具有与模具贴合的第一侧面;至少一根第一管道和至少一根第二管道,设置在喷体本体内部,且靠近所述第一侧面,并沿所述喷体本体的轴向平行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进口和第二管道的第二出口同侧设置,第一管道的第一出口和第二管道的第二进口同侧设置;本申请通过设置液流方向相反的管道,从而可以相互补偿出液口的热量,很好地解决了以往喷体表面温度不均匀的问题,使喷体侧面的温度更加均匀,从而改善胶皮粘合时的温度稳定性,进而提高软胶囊产品的质量。
2.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均为平行设置的多根,且相邻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相互缠绕设置;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液流由进口流向出口时,随着热量的逐渐散失,温度由进口向出口也逐渐降低;当将两根液流方向相反的管道互相缠绕设置时,两根管道的热量可以相互补偿,保证管道中的液流从进口流向出口时,温度保持一致,且两根管道接触的面积最大,使喷体侧面的温度更加均匀,从而改善胶皮粘合时的温度稳定性,进而提高软胶囊产品的质量。
3.本实用新型所述多根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进口连通设置;多根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出口连通设置;多根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二进口连通设置;多根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二出口连通设置;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多根管道的进口统一连通,将出口统一连通;减少了喷体外部管道的数量,节省成本。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体,还包括: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进口对应且连通设置,贴合在所述喷体本体的第二侧面;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二进口对应且连通设置,贴合在所述喷体本体的第三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相对设置,且均垂直于第一侧面设置;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喷体本体的第三侧面也采用热的液流包裹,进一步保证喷体表面的温度保持均匀一致,从而改善胶皮粘合时的温度稳定性,进而提高软胶囊产品的质量。
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加热装置,对上述喷体进行加热,包括:存储池,设有存储恒温液的腔体;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分别通过泵与存储池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分别通过泵与存储池连接;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泵的动力使得管道中的液流快速循环流动,热的液流可以快速补偿管道中的热量损失,保证管道中液流的温度不会下降,使喷体侧面的温度更加均匀,从而改善胶皮粘合时的温度稳定性,进而提高软胶囊产品的质量。
6.本实用新型所述存储池的开口处还设有盖体;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存储池内的热量散失最少,进而使得存储池中的液体温度保持恒定。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装置,还包括: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存储池中;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喷体上,以及设置于所述存储池中;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泵、加热组件均连接;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直接实时监测喷体表面附近的温度,当喷体表面的温度下降时,通过控制器加快泵的转速,进而增加液流的流动速度,补偿喷体表面的热量损失,保证喷体表面的温度保持均匀一致,从而改善胶皮粘合时的温度稳定性,进而提高软胶囊产品的质量;另外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存储池中液体的温度,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器通过加热组件对存储池中的液体进行加热,保持存储池中的液体恒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软胶囊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喷体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喷体及其加热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相邻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相互缠绕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存储池;2、第一管路;3、第一水泵;4、第二管路;5、喷体本体;6、第三管路;7、胶盒;8、胶鼓;9、模具;10、成品软胶囊;11、加热棒;12、加热棒孔;13、第二水泵;14、第四管路;15、第五管路;16、第三水泵;17、第六管路;18、第七管路;19、第四水泵;20、第八管路;21、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3所示的喷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喷体包括:与模具9贴合的喷体本体5、相互平行的多根第一管道和多根第二管道、以及贴合所述喷体本体5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所述喷体本体5具有与模具9贴合的第一侧面;在所述喷体本体5内部,靠近所述第一侧面,并沿所述喷体本体5的轴向间隔布置多根第一管道和多根第二管道;且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进口和第二管道的第二出口同侧设置,第一管道的第一出口和第二管道的第二进口同侧设置。如图4所示,相邻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相互缠绕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中均流动恒温液,具体的,恒温液为恒温热水,恒温液的温度范围为40-50℃,图4中的箭头表示恒温液的流动方向。
所述喷体本体5还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且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均垂直于第一侧面设置。所述第一壳体贴合在所述喷体本体5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壳体贴合在所述喷体本体5的第三侧面。
如图3所示的加热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加热装置包括:提供恒温液的存储池1、设于存储池1开口处的盖体21、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等。
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均设置温度传感器。
多根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进口通过第一壳体与第二管路4的一端连通,第二管路4的另一端与第一水泵3的一端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二管路4为塑胶水管;第一水泵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管路2与存储池1连通;多根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出口与第三管路6的一端连通,第三管路6的另一端与第二水泵13的一端连接,第二水泵13的另一端通过第四管路14与存储池1连通;多根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二出口通过第二壳体与第六管路17的一端连通,具体的,所述第六管路17为塑胶水管;第六管路17的另一端与第三水泵16的一端连接,第三水泵16的另一端通过第五管路15与存储池1连通;多根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二进口与第七管路18的一端连通,第七管路18的另一端与第四水泵19的一端连接,第四水泵19的另一端通过第八管路20与存储池1连通。在所述存储池1中设有加热组件和温度传感器,具体的,所述加热组件为加热棒11。
所述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第一水泵3、第二水泵13、第三水泵16、第四水泵19、加热组件均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泵3、第二水泵13、第三水泵16、第四水泵19和加热组件可以采用控制器自动调节,也可以采用手动调节。
本申请所述喷体及其加热装置的过程原理简述如下:根据软胶囊接缝接合时需要的温度数值确定控制器的设定温度;控制器开启加热组件,对存储池1中的水加热至设定温度,加热组件停止加热;控制器开启水泵,以一定流速将热水输送至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当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存储池1中水的温度降低时,控制器开启加热组件,直至存储池1中水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当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温度降低时,控制器提高泵的转速,加速循环热水,直至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通过以上过程,保证喷体的表面温度达到均匀一致。
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将多根第一管道和多根第二管道替换为贴合喷体本体5第一侧面的壳体。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喷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喷体本体(5),具有与模具(9)贴合的第一侧面;
至少一根第一管道和至少一根第二管道,设置在喷体本体(5)内部,且靠近所述第一侧面,并沿所述喷体本体(5)的轴向平行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进口和第二管道的第二出口同侧设置,第一管道的第一出口和第二管道的第二进口同侧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均为平行设置的多根,且相邻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相互缠绕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体,其特征在于,
多根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进口连通设置;多根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出口连通设置;
多根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二进口连通设置;多根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二出口连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喷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进口对应且连通设置,贴合在所述喷体本体(5)的第二侧面;
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二进口对应且连通设置,贴合在所述喷体本体(5)的第三侧面;
所述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相对设置,且均垂直于第一侧面设置。
5.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对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喷体进行加热,包括:
存储池(1),设有存储恒温液的腔体;
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分别通过泵与存储池(1)连接;
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分别通过泵与存储池(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池(1)的开口处还设有盖体(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存储池(1)中;
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喷体上,以及设置于所述存储池(1)中;
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泵、加热组件均连接。
CN202220766357.0U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喷体及其加热装置 Active CN2175410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66357.0U CN217541082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喷体及其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66357.0U CN217541082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喷体及其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41082U true CN217541082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28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66357.0U Active CN217541082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喷体及其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410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43051A (en) Sizing device for extruded plastic tubing
CN104260328A (zh) 一种电磁加热固化成型装置及使用其制备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管体的方法
CN110561743B (zh) 一种fdm喷头温度控制结构
US20090174107A1 (en) Shap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Shaping and Cooling Articles, Especially Hollow Profiles
CN217541082U (zh) 一种喷体及其加热装置
CN215550797U (zh) 一种新型螺杆挤出机
CN110328824A (zh) 双层共挤机头模具
CN110328822A (zh) 一种保温管及其挤出模具和制造方法
EP2857111B1 (en) Heat exchange devices, liquid adhesive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CN219427403U (zh) 一种用于热流道模具的模具冷却机构
CN210257080U (zh) 一种自带冷却结构的单点针阀缸体机构
CN214053611U (zh) 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压铸模具的冷却结构
CN210796713U (zh) 聚合物熔融纺丝加工装置
CN106381528A (zh) 一种纺丝长箱
CN211616401U (zh) 一种用于高分子射出装置的防冷料结构
CN103826820B (zh) 模制品
CN110815809A (zh) 一种保温管在线包覆装置及成型方法
CN207549263U (zh) 具有保温、均温功能的流延系统
CN111802707A (zh) 加热单体、油杯集成件及电子烟
CN111414026A (zh) 一种辐射式轨枕模具脱模剂加热装置
CN220242331U (zh) 一种热固性粉末涂料生产用熔融设备
CN211467413U (zh) 一种共挤装置
CN220297818U (zh) 一种fdm增材制造的恒温舱系统
CN217098797U (zh) 一种注塑机
CN217622230U (zh) 一种具有防开裂功能的3d打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76 Floor 1, Building 1, No. 21, Jinghai 3rd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Yizhuang Cluster, High-end Industrial Zone, Beijing Pilot Free Trade Zone)

Patentee after: HANGYANG HEALTH Co.,Ltd.

Address before: 1st Floor, Building 1, No. 21, Jinghai 3rd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Patentee before: HANGYANG HEALTH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