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40446U - 一种利于散热的Mini LED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于散热的Mini LED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40446U
CN217540446U CN202221565144.8U CN202221565144U CN217540446U CN 217540446 U CN217540446 U CN 217540446U CN 202221565144 U CN202221565144 U CN 202221565144U CN 217540446 U CN217540446 U CN 217540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base
face
led lamp
plat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6514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onghan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onghan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onghan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onghan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6514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404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40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404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于散热的Mini LED背光模组,包括灯板底座,所述灯板底座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LED灯本体,所述LED灯本体设有多个,多个所述LED灯本体等间距依次排列,所述灯板底座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孔均位于四个相邻LED灯本体之间,所述灯板底座的下方设有石墨烯散热板,所述石墨烯散热板与灯板底座的位置相互对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散热孔、石墨烯散热板、铁框和第二散热孔,使得该装置可通过第一散热孔、石墨烯散热板、铁框、第二散热孔的相互配合可对LED灯本体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消散,从而避免LED灯本体长时间工作导致热量的囤积而影响该装置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利于散热的Mini LED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Mini LED背光模组,具体涉及一种利于散热的Mini LED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显示装置市场对超薄、高屏占比、高色彩饱和度要求的日益提高,零边宽、100%色彩饱和度的MiniLED背光应运而生。MiniLED又称为次毫米发光二极管,其尺寸通常为80微米~200微米,是新一代的LED技术,承接了小间距LED高效率、高可靠性、高亮度和反应时间快的特性,且较小间距LED,耗电量和成本更低。目前,现有的Mini LED背光模组的散热性较差,长时间的使用容易导致热量囤积,从而使Mini LED背光模组温度升高,而Mini LED背光模组温度过高会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
故基于上述问题,为此我们设计了这样一种利于散热的Mini LED背光模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于散热的Mini LED背光模组,以解决技术中现有的Mini LED背光模组的散热性较差,长时间的使用容易导致热量囤积,从而使Mini LED背光模组温度升高,而Mini LED背光模组温度过高会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于散热的Mini LED背光模组,包括灯板底座,所述灯板底座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LED灯本体,所述LED灯本体设有多个,多个所述LED灯本体等间距依次排列,所述灯板底座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孔均位于四个相邻LED灯本体之间,所述灯板底座的下方设有石墨烯散热板,所述石墨烯散热板与灯板底座的位置相互对应,并且所述石墨烯散热板固定连接在灯板底座的下端面,所述灯板底座的上方设有铁框,所述铁框与石墨烯散热板、灯板底座的位置相互对应,并且所述铁框套设在石墨烯散热板、灯板底座的外壁面,所述铁框的四个外壁面均开设有多组第二散热孔,每组所述第二散热孔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散热孔呈上下位置排列,并且两个上下位置排列的所述第二散热孔位置相互对应。
优选的,所述铁框的下方设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与铁框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安装底座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依次设有多个。
优选的,所述铁框的下端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设有四个,四个所述连接孔分别位于铁框下端面的四角处,所述安装底座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插接杆。
优选的,所述插接杆设有四个,四个所述插接杆分别位于安装底座上端面四角处,四个所述插接杆分别与四个连接孔的位置相互对应,并且四个所述插接杆分别插设在四个连接孔内。
优选的,四个所述连接孔内的两侧壁面上端均开设有卡口,所述连接孔内的两个卡口位置相互对应,四个所述插接杆的两个壁面上端均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插接杆外壁面的两个卡块分别与连接孔内的两个卡口位置相互对应,并且两个所述卡块分别卡设在连接孔内的两个卡口内。
优选的,所述灯板底座的上方设有反光膜,所述反光膜的一侧壁面与多个LED灯本体相贴合,所述反光膜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扩散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散热孔、石墨烯散热板、铁框和第二散热孔,这样当使用该装置时,LED灯本体会因工作而产生热量,LED灯本体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一部分通过第一散热孔流向石墨烯散热板,石墨烯散热板通过自身高导热性能将热量传递至铁框,铁框再通过第二散热孔和自身散热性能较好和的性能进行散热,LED灯本体工作时产生的另一部分热量通过灯板底座直接传递至铁框进行散热,相比较传统装置,此装置的增设使得该装置可通过第一散热孔、石墨烯散热板、铁框、第二散热孔的相互配合可对LED灯本体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消散,从而避免LED灯本体长时间工作导致热量的囤积而影响该装置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拆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拆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灯板底座;2、LED灯本体;3、第一散热孔;4、石墨烯散热板;5、铁框;6、第二散热孔;7、安装底座;8、连接孔;9、插接杆;10、卡块;11、反光膜;12、导光板;13、扩散板;14、硅胶垫;15、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利于散热的Mini LED背光模组,包括灯板底座1,所述灯板底座1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LED灯本体2,所述LED灯本体2设有多个,多个所述LED灯本体2等间距依次排列,所述灯板底座1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散热孔3,所述第一散热孔3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孔3均位于四个相邻LED灯本体2之间,所述灯板底座1的下方设有石墨烯散热板4,所述石墨烯散热板4与灯板底座1的位置相互对应,并且所述石墨烯散热板4固定连接在灯板底座1的下端面,所述灯板底座1的上方设有铁框5,所述铁框5与石墨烯散热板4、灯板底座1的位置相互对应,并且所述铁框5套设在石墨烯散热板4、灯板底座1的外壁面,所述铁框5的四个外壁面均开设有多组第二散热孔6,每组所述第二散热孔6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散热孔6呈上下位置排列,并且两个上下位置排列的所述第二散热孔6位置相互对应,相比较传统装置,此装置的增设使得该装置可通过第一散热孔3、石墨烯散热板4、铁框5、第二散热孔6的相互配合可对LED灯本体2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消散,从而避免LED灯本体2长时间工作导致热量的囤积而影响该装置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铁框5的下端面设有安装底座7,所述安装底座7与铁框5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安装底座7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硅胶垫14,所述硅胶垫14依次设有多个,多个硅胶垫14的一侧壁面均相贴合在石墨烯散热板4的下端面,硅胶垫14的设置避免石墨烯散热板4直接与安装底座7接触,从而减少石墨烯散热板4与安装底座7之间的摩擦,进而提高石墨烯散热板4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铁框5的下端面开设有连接孔8,所述连接孔8设有四个,四个所述连接孔8分别位于铁框5下端面的四角处,所述安装底座7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插接杆9,所述插接杆9设有四个,四个所述插接杆9分别位于安装底座7上端面四角处,四个所述插接杆9分别与四个连接孔8的位置相互对应,并且四个所述插接杆9分别插设在四个连接孔8内,四个所述连接孔8内的两侧壁面上端均开设有卡口15,所述连接孔8内的两个卡口15位置相互对应,四个所述插接杆9的两个壁面上端均固定安装有卡块10,所述插接杆9外壁面的两个卡块10分别与连接孔8内的两个卡口15位置相互对应,并且两个所述卡块10分别卡设在连接孔8内的两个卡口15内,所述灯板底座1的上方设有反光膜11,所述反光膜11的一侧壁面与多个LED灯本体2相贴合,所述反光膜1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导光板12,所述导光板1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扩散板13,通过连接孔8、插接杆9、卡口15、卡块10的相互配合便于铁框5与安装底座7的拆卸安装,反光膜11、导光板12的相互配合提高LED灯本体2照射光的强度,扩散板13便于将光进行分散成像。
工作原理
实施方式具体为:当使用者需要使用该装置时,使用者首先检查该装置是否存在故障,若有及时的排除,若没有即可正常使用,当使用该装置时,LED灯本体2会因工作而产生热量,LED灯本体2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一部分通过第一散热孔3流向石墨烯散热板4,石墨烯散热板4通过自身高导热性能将热量传递至铁框5,铁框5再通过第二散热孔6和自身散热性能较好和的性能进行散热,LED灯本体2工作时产生的另一部分热量通过灯板底座1直接传递至铁框5进行散热。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利于散热的MiniLED背光模组,包括灯板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底座(1)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LED灯本体(2),所述LED灯本体(2)设有多个,多个所述LED灯本体(2)等间距依次排列,所述灯板底座(1)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散热孔(3),所述第一散热孔(3)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孔(3)均位于四个相邻LED灯本体(2)之间,所述灯板底座(1)的下方设有石墨烯散热板(4),所述石墨烯散热板(4)与灯板底座(1)的位置相互对应,并且所述石墨烯散热板(4)固定连接在灯板底座(1)的下端面,所述灯板底座(1)的上方设有铁框(5),所述铁框(5)与石墨烯散热板(4)、灯板底座(1)的位置相互对应,并且所述铁框(5)套设在石墨烯散热板(4)、灯板底座(1)的外壁面,所述铁框(5)的四个外壁面均开设有多组第二散热孔(6),每组所述第二散热孔(6)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散热孔(6)呈上下位置排列,并且两个上下位置排列的所述第二散热孔(6)位置相互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散热的Mini LED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框(5)的下方设有安装底座(7),所述安装底座(7)与铁框(5)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安装底座(7)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硅胶垫(14),所述硅胶垫(14)依次设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于散热的Mini LED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框(5)的下端面开设有连接孔(8),所述连接孔(8)设有四个,四个所述连接孔(8)分别位于铁框(5)下端面的四角处,所述安装底座(7)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插接杆(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于散热的Mini LED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杆(9)设有四个,四个所述插接杆(9)分别位于安装底座(7)上端面四角处,四个所述插接杆(9)分别与四个连接孔(8)的位置相互对应,并且四个所述插接杆(9)分别插设在四个连接孔(8)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于散热的Mini LED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连接孔(8)内的两侧壁面上端均开设有卡口(15),所述连接孔(8)内的两个卡口(15)位置相互对应,四个所述插接杆(9)的两个壁面上端均固定安装有卡块(10),所述插接杆(9)外壁面的两个卡块(10)分别与连接孔(8)内的两个卡口(15)位置相互对应,并且两个所述卡块(10)分别卡设在连接孔(8)内的两个卡口(15)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散热的Mini LED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底座(1)的上方设有反光膜(11),所述反光膜(11)的一侧壁面与多个LED灯本体(2)相贴合,所述反光膜(1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导光板(12),所述导光板(1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扩散板(13)。
CN202221565144.8U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利于散热的Mini LED背光模组 Active CN2175404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65144.8U CN217540446U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利于散热的Mini LED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65144.8U CN217540446U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利于散热的Mini LED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40446U true CN217540446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20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65144.8U Active CN217540446U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利于散热的Mini LED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404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1198623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202691652U (zh) Led光源模组及led光源的散热底座
CN217540446U (zh) 一种利于散热的Mini LED背光模组
CN101294661B (zh) Led照明灯
CN201561340U (zh) 背光模组
CN202103046U (zh) 发光二极管散热构造及背光模块
CN101294660B (zh) 一种led照明灯
CN212408331U (zh) 一种便携插拔式led灯
CN213184336U (zh) 一种高性能倒装cob结构
CN100373234C (zh) 背光模块
CN103016979B (zh) 横插式led光源模组
CN112731710A (zh) 一种双面屏电视结构
CN216250705U (zh) 一种低阻抗耐击穿的贴片稳压二极管
WO2010022626A1 (zh) Led路灯连接架及装配有该连接架的led路灯
CN213177754U (zh) 一种led灯泡电源板
CN216488140U (zh) 一种散热型led支架
CN219036571U (zh) 一种大功率led灯
CN216083338U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背光源
CN213333921U (zh) 一种侧发光led面板灯
CN218583041U (zh) 一种照明装置的通用型led模组
CN210324940U (zh) 一种用于手机的超薄led背光源
CN215956970U (zh) 一种pcb板导热结构
CN203718516U (zh)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散热装置
CN218268887U (zh) 一种高亮匀光的背光透镜
CN202938115U (zh) 横插式led光源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