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37306U - 一种外加强环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加强环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37306U
CN217537306U CN202220944829.7U CN202220944829U CN217537306U CN 217537306 U CN217537306 U CN 217537306U CN 202220944829 U CN202220944829 U CN 202220944829U CN 217537306 U CN217537306 U CN 217537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reinforcing ring
column
ring
w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4482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启明
周浩
李锐
阳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4482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37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37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373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加强环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包括钢柱、工字钢梁、下加强环和上加强环。在进行装配焊接前,可预先在工厂内将下加强环与钢柱焊接进行定位,将上加强环两端与分别与工字钢梁进行焊接,完成后,在施工现场将钢柱进行固定,上加强环及其两端固定连接的工字钢梁通过吊装设备吊装至钢柱处,上加强环套设于钢柱上并向下滑落,直至工字钢梁放置于下加强环上,后续跟进焊接施工,将钢柱、工字钢梁、下加强环和上加强环分别进行焊接固定,完成外加强环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的成型工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结构减少了现场装配时的焊接量,避免了所有的仰焊施工,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外加强环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属于钢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外加强环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钢结构具有轻质高强、塑性和韧性好,制造与施工方便,且绿色环保等优点,便于实现工业化和标准化、质量易控制、在建筑工程领域被广泛采用。研究表明外加强型钢结构梁柱节点可以有效实现“强节点,弱构件”、塑性铰外移的理念;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但传统的外加强型节点施工困难,现场焊接量大,施工效率低,施工质量不易保证。
专利CN213539290U公开了一种拼装焊接式钢结构梁柱连接加固型节点,包括薄壁矩形钢柱,其顶部设有薄壁矩形节点核心钢柱,薄壁矩形节点核心钢柱相对的侧壁分别设有第一、第二槽口,连通型工字钢抗剪连接件与间断型工字钢抗剪连接件分别穿入第一、第二槽口并相互连接固定,薄壁矩形节点核心钢柱内部焊接梯形加胫肋,连通型工字钢抗剪连接件与间断型工字钢抗剪连接件游离端与工字钢梁相连接;连通型工字钢抗剪连接件与间断型工字钢抗剪连接件连接,整体性强;配合梯形加胫肋在薄壁矩形节点核心钢柱内部焊接固定,使得节点刚度和承载力大大增强,可有效抵御侧向变形。
但上述专利中需要对薄壁矩形钢柱进行开槽,其要求精度高,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且焊接时需在薄壁矩形节点核心钢柱内部焊接固定,其焊接空间有限,增加了焊接难度,大大降低了施工效率,且焊接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生产成本高、焊接难度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加强环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通过在钢柱上焊接下加强环,在左侧钢梁和右侧钢梁上分别焊接上加强环,完成前期的预制件制作,减少了现场装配时的焊接量,避免了所有的仰焊施工,可以有效提高起重吊装设备施工利用率,提高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加强环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包括钢柱;套设并固定于所述钢柱上的下加强环;固定后与钢柱构成梁柱结构的工字钢梁,包括左侧钢梁和右侧钢梁,两者分别与上加强环底部两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加强环套设于所述钢柱上,使左侧钢梁和右侧钢梁定部分别与下加强环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加强环中心部位设有与所述钢柱尺寸相匹配的下加强环开口,所述加强环通过第三焊缝与钢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加强环中心部位设有与所述钢柱尺寸相匹配的上加强环开口,所述上加强环通过第七焊缝与钢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钢梁侧端面通过第一焊缝与钢柱固定连接,其底部通过第四焊缝与下加强环顶部固定连接,其顶部通过第八焊缝与上加强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右侧钢梁侧端面通过第二焊缝与钢柱固定连接,其底部通过第五焊缝与下加强环顶部固定连接,其顶部通过第九焊缝与上加强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加强环包括左侧加强半环和右侧加强半环。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加强半环和右侧加强半环在钢柱上合拢对接,通过第六焊缝进行连接固定。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加强环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通过设有下加强环和上加强环,可快速实现对钢柱和工字钢梁之间的装配焊接定位,无需在现场施工时进行测量后还需多次调整工字钢梁角度进行固定,节省了定位调整时间,减少了施工工序,加快了施工进度;在吊装作业时,下加强环和上加强环配合实现了定位与固定工字钢梁的作用,可以有效减少吊装设备占用,提高吊装设备利用率,节约了施工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加强环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通过在钢柱上焊接下加强环,在上加强环两端焊接左侧钢梁和右侧钢梁,完成前期的预制件制作,减少了现场装配时的焊接量,避免了所有的仰焊施工,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加强环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通过下加强环、上加强环分别环向焊接固定于钢柱上,增加了节点受力面积,加强了梁柱连接结构的整体强度,可有效实现塑性铰外移,防止梁柱节点的脆性破坏,使整体构具有设计合理,整体性、刚度和承载力强,实用性强的优点。(这一点是所有外加强环共有的特点,并非本节点独有,是否可以写这一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外加强环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外加强环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钢柱、2-工字钢梁、21-左侧钢梁、211-第一焊缝、22-右侧钢梁、221-第二焊缝、3-下加强环、301-下加强环开口、302-第三焊缝、303-第四焊缝、304-第五焊缝、4-上加强环、401-上加强环开口、402-第六焊缝、403-第七焊缝、41-左侧加强半环、411-第八焊缝、42-右侧加强半环、421-第九焊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外加强环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包括钢柱1、工字钢梁2、下加强环3和上加强环4。其中下加强环3和上加强环4可套设于钢柱1上进行固定限位,在进行装配焊接前,可预先在工厂内将下加强环3与钢柱1焊接进行定位,将上加强环4两端与分别与工字钢梁2进行焊接,完成后,在施工现场将钢柱1固定后,上加强环4及其两端固定连接的工字钢梁2通过吊装设备吊装至钢柱1处,上加强环4套设于钢柱1上并向下滑落,直至工字钢梁2放置于下加强环3上,后续跟进焊接施工,将钢柱1、工字钢梁2、下加强环3和上加强环4分别进行焊接固定,完成外加强环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的成型工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结构可以极大提高梁柱连接结构安装效率,其焊缝均在结构外侧,能够在保证焊接的质量,同时能加快整体施工速度。
如图1所示,所述下加强环3中心部位设有与钢柱1尺寸相匹配的下加强环开口301,在前期预先加工时,可在钢柱1上标注出横梁焊接固定处,通过下加强环开口301将下加强环3套设于横梁焊接固定处底部,完成定位工作后将下加强环3焊接固定于钢柱1上,两者间焊接处形成第三焊缝302。
如图2所示,所述工字钢梁2包括分别对称设于钢柱1两侧的左侧钢梁21和右侧钢梁22,两者通过上加强环4进行焊接后连为一体,所述左侧钢梁21与上加强环4焊接处形成第八焊缝411,所述右侧钢梁22与上加强环4焊接处形成第九焊缝421。
通过在钢柱1上焊接下加强环3,在上加强环4两端焊接左侧钢梁21和右侧钢梁22,完成前期的预制件制作,减少了现场装配时的焊接量,避免了所有的仰焊施工,可以有效提高施工质量与施工质量。
前期的预制件制作完成后进行现场施工时,先将钢柱1固定,吊装设备将工字钢梁2吊起,通过设于上加强环4中心部位设有与钢柱1尺寸相匹配的上加强环开口401,上加强环4套设于钢柱上1并向下滑落,直至工字钢梁2底部与下加强环3接触后进行下一步的焊接工作。所述左侧钢梁21侧端面与钢柱1焊接处形成第一焊缝211,其底部与下加强环3顶部焊接处形成第四焊缝303;所述右侧钢梁22侧端面与钢柱1焊接处形成第二焊缝221,其底部与下加强环3顶部焊接处形成第五焊缝304;所述上加强环4与钢柱1焊接处形成第七焊缝403。
本实用新型的外加强环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通过设有下加强环3和上加强环4,可快速实现对钢柱1和工字钢梁2之间的装配焊接定位,无需在现场施工时进行测量后还需多次调整工字钢梁2角度进行固定,节省了定位调整时间,减少了施工工序,加快了施工进度;在吊装作业时,下加强环3和上加强环4配合实现了定位与固定工字钢梁2的作用,可以有效减少吊装设备占用,提高吊装设备利用率,节约了施工成本。
为避免钢柱1顶端在设有其它连接件时导致上加强环4无法套设于钢柱上1并向下滑落,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加强环4采用分体式设计,其包括左侧加强半环41和右侧加强半环42,所述左侧加强半环41通过第八焊缝411与左侧钢梁21固定连接,所述右侧加强半环42通过第九焊缝421与右侧钢梁22固定连接。所述左侧加强半环41和右侧加强半环42通过吊装后在钢柱1上合拢,两者对接处通过焊接后形成第六焊缝402。
本实用新实施例中,工字钢梁2两侧受到梁结构传来的荷载时,通过下加强环3、上加强环4分别环向焊接固定于钢柱1上,增加了节点受力面积,加强了梁柱连接结构的整体强度,可有效抵御侧向变形,防止梁柱节点的脆性破坏,使整体结构具有设计合理,整体性、刚度和承载力强,实用性强的优点。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外加强环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柱(1);
套设并固定于所述钢柱(1)上的下加强环(3);
固定后与钢柱(1)构成梁柱结构的工字钢梁(2),包括左侧钢梁(21)和右侧钢梁(22),两者分别与上加强环(4)底部两端固定连接;
所述上加强环(4)套设于所述钢柱(1)上,使左侧钢梁(21)和右侧钢梁(22)定部分别与下加强环(3)顶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加强环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加强环(3)中心部位设有与所述钢柱(1)尺寸相匹配的下加强环开口(301),所述加强环(3)通过第三焊缝(302)与钢柱(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加强环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强环(4)中心部位设有与所述钢柱(1)尺寸相匹配的上加强环开口(401),所述上加强环(4)通过第七焊缝(403)与钢柱(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外加强环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钢梁(21)侧端面通过第一焊缝(211)与钢柱(1)固定连接,其底部通过第四焊缝(303)与下加强环(3)顶部固定连接,其顶部通过第八焊缝(411)与上加强环(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外加强环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钢梁(22)侧端面通过第二焊缝(221)与钢柱(1)固定连接,其底部通过第五焊缝(304)与下加强环(3)顶部固定连接,其顶部通过第九焊缝(421)与上加强环(4)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外加强环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强环(4)包括左侧加强半环(41)和右侧加强半环(4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外加强环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加强半环(41)和右侧加强半环(42)在钢柱(1)上合拢对接,通过第六焊缝(402)进行连接固定。
CN202220944829.7U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外加强环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 Active CN217537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44829.7U CN217537306U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外加强环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44829.7U CN217537306U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外加强环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37306U true CN217537306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31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44829.7U Active CN217537306U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外加强环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373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73147U (zh) 一种预制装配部分外包蜂窝钢-混凝土组合梁
CN217537306U (zh) 一种外加强环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
CN112681612A (zh) 一种部分预制装配的高强型钢混凝土十字形柱
CN212129467U (zh) 一种内管加强型方套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节点
CN214364437U (zh) 部分预制装配的带暗柱型钢混凝土t形柱
CN205171692U (zh) 一种混凝土柱和钢梁的连接组件
CN212984272U (zh) 间断外连接内加劲钢板组合墙
CN210713201U (zh) 一种新型多腔体钢板组合剪力墙与h型钢梁连接节点
CN209760597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抗剪连接件及其自承式预制构件
CN211689866U (zh) 一种装配式盖梁—桥墩的高性能轻型连接构造
CN111058569B (zh) 一种多钢梁-混凝土组合超扁梁及扁梁的施工方法
CN111321809A (zh) 一种内管加强型方套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节点
CN214884385U (zh) 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
CN214246323U (zh) 部分预制装配的高强型钢混凝土十字形柱
CN106884477B (zh) 一种稳定型异型钢结构建筑及其施工工艺
CN110761163B (zh) 一种整体桥的快速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1395307U (zh) 一种整体桥的快速施工结构
CN219261853U (zh) 一种悬挑型楼承板支撑结构
CN212000566U (zh) 一种具有抗强风功能的桥梁
CN212317261U (zh) 一种互承装配式梁板楼盖
CN213952485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异形柱结构梁柱节点
CN212248891U (zh) 一种抗压h型钢梁
CN212957018U (zh) 一种改进排架结构屋面钢架梁与砼柱连接的结构
CN215563846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预应力双波纹腹板型钢混凝土梁
CN220394873U (zh) 一种钢结构厂房用半装配式消能t型梁柱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