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33131U - 一种悬架连接板及电动车悬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架连接板及电动车悬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33131U
CN217533131U CN202221198260.0U CN202221198260U CN217533131U CN 217533131 U CN217533131 U CN 217533131U CN 202221198260 U CN202221198260 U CN 202221198260U CN 217533131 U CN217533131 U CN 217533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connecting plate
plate body
hole
lock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982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湘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QIANXI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QIANXI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QIANXI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QIANXI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982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33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33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33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架连接板及电动车悬架结构,其悬架连接板包括连接板本体和安装板,连接板本体的上下两端设有安装轴套,连接板本体的中间设有第一轮轴孔,安装板的中间设有与第一轮轴孔对应的第二轮轴孔,安装板的一侧设有刹车支架孔,安装板的另一侧设有泥板支架孔。其电动车悬架结构包括上悬架、下悬架、悬架连接座、悬架连接板,悬架连接板对称的位于上悬架两端,连接板本体的上端通过安装轴套转动连接于上悬架的端部,连接板本体的下端通过转动轴套转动连接于下悬架的端部,悬架连接座的上端转动连接于上悬架的中部,悬架连接座的下端转动连接于下悬架的中部。其悬架连接板整体结构强度高;其电动车悬架结构可以有效防止车身侧翻。

Description

一种悬架连接板及电动车悬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架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悬架连接板及电动车悬架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车是现在最为常见、常用的交通工具,目前的电瓶车主要以两轮和三轮的电动车为主。两轮的电动车稳定性较差,多数的老人不能正常骑行。三轮的电动车两后轮的间距较大,不仅会导致三轮电动车体积大笨重,之前三轮的电动车转弯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发生倾翻事故。如今出现了一种可倾斜的电动三轮车,依靠后轮或者前轮可倾斜的悬架,带动车身倾斜,使车架与后轮同步倾斜,从而调整车架重心,达到防止倾翻的目的。
如公告号为CN207860376U的专利所示的一种车后轮单连杆悬架结构,其上悬架、下悬架和两侧的连接板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通过悬架的平行四边形结构来平衡两后轮使其可倾斜。悬架两侧的连接板主要用于固定两车轮以及刹车和车身的减震弹簧,在车轮倾斜偏转的过程中对连接板的作用力较为集中且较大,因此容易造成连接板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架连接板,其结构强度高,不易损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悬架连接板,包括连接板本体和安装板,所述连接板本体的上下两端设有安装轴套,所述连接板本体的中间设有第一轮轴孔,所述安装板的中间设有与第一轮轴孔对应的第二轮轴孔,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有刹车支架孔,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设有泥板支架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本体通过上下两端的安装轴套分别与上悬架和下悬架转动连接,安装板通过轮胎的轮轴固定于连接板本体的一侧,当悬架结构处于运动状态时,主要作用力由连接板本体承受,安装板则承担刹车支架和泥板支架的作用力,相较于之前一体式的悬架连接板,分散了作用力,减少应力集中现象,提高悬架连接板的整体结构强度;此处,悬架连接板采用分体式结构,方便更换局部零件,当易损的安装板破环时,可以直接更换安装板,而无需整体更换悬架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本体上、位于第一轮轴孔的四周设有加强环,所述连接板本体上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连接于安装轴套,另一端连接于加强环,安装轴套、加强筋、加强环连为一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大大提高了连接板本体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本体的两侧面均设有加强环和加强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连接板本体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安装轴套上设有用于限制连接板本体相对上下悬架转动角度的抵挡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板本体相对上下悬架转动一定角度后,安装轴套上的抵挡块会抵住上悬架,限制其继续转动,从而避免车身倾斜角度过大而发生倾倒。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车悬架结构,其可以有效防止电动车倾翻,安全性高,结构强度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车悬架结构,包括上悬架、下悬架、悬架连接座、上述悬架连接板,所述悬架连接板对称的位于上悬架两端,所述连接板本体的上端通过安装轴套转动连接于上悬架的端部,连接板本体的下端通过转动轴套转动连接于下悬架的端部,上悬架、下悬架、两连接板本体构成四边形结构,所述悬架连接座的上端转动连接于上悬架的中部,所述悬架连接座的下端转动连接于下悬架的中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悬架、下悬架、两悬架连接板构成类似平行四边形的结构,当两悬架连接板倾斜时,能保证悬架结构整体稳定处于水平状态,从而电动车不易发生倾翻,此处限位块又能通过限制悬架连接座来限制悬架连接板的最大倾斜角度,从而有效控制车身,使其稳定。
优选的,所述上悬架上设有第一锁止孔,所述下悬架上设有第二锁止孔,所述悬架连接座上分别设有与第一锁止孔配合的上锁止孔、与第二锁止孔配合的下锁止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往第一锁止孔和第二锁止孔中插锁止销,可以有效限制上悬架相对悬架连接座的转动、以及下悬架相对悬架连接座的转动。
优选的,上悬架和下悬架上均设有减重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减轻悬架结构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悬架连接板整体结构强度高,不易损坏;
2、悬架连接板采用分体式结构,更换维修方便;
3、通过电动车悬架结构可以有效防止车身侧翻;
4、可以自主选择是否使用悬架的倾斜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连接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连接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三中上悬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三中悬架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三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下悬架;2、上悬架;21、悬架板;22、侧板;221、第一连接孔;222、第二连接孔;23、凸耳;24、连板;25、限位块;3、悬架连接板;31、连接板本体;311、安装轴套;312、第一轮轴孔;313、加强环;314、加强筋;315、抵挡块;32、安装板;321、第二轮轴孔;322、刹车支架孔;323、泥板支架孔;4、悬架连接座;41、上轴孔;42、下轴孔;43、安装孔;44、固定孔;45、第一减重孔;46、上锁止孔;47、下锁止孔;5、第二减重孔;6、第一锁止孔;7、第二锁止孔;8、第三连接孔;9、第四连接孔;11、车轮轴;12、车轮;13、车架平叉;14、平叉安装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一,一种悬架连接板:
如附图1~3所示的悬架连接板,包括连接板本体31和安装板32,连接板本体31的上下两端设有安装轴套311,连接板本体31的中间设有第一轮轴孔312。安装板32的中间设有与第一轮轴孔312对应的第二轮轴孔321,安装板32的一侧设有刹车支架孔322,安装板32的另一侧设有泥板支架孔323。
其中,连接板本体31上、位于第一轮轴孔312的四周设有加强环313,连接板本体31上还设有加强筋314,加强筋314的一端连接于安装轴套311,另一端连接于加强环313,安装轴套311、加强筋314、加强环313连为一体,大大提高了连接板本体31的结构强度。
实施例二,一种悬架连接板: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板本体31的结构不同。
如附图4所示,连接板本体31的安装轴套311上设有用于限制连接板本体31相对上下悬架1转动角度的抵挡块315。当连接板本体31相对上下悬架1转动一定角度后,安装套筒上的抵挡块315会抵住上悬架2,限制其继续转动,从而避免车身倾斜角度过大而发生倾倒。
实施例三,一种电动车悬架结构:
如附图5所示的电动车悬架结构,包括上悬架2、下悬架1、悬架连接座4、实施例一中的悬架连接板3,悬架连接板3对称的设于上悬架2两侧。上悬架2、下悬架1、两悬架连接板3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
结合附图5和6,上悬架2为一体成型且整体为弓形结构,上悬架2包括悬架板21、设于悬架板21两侧的侧板22、设于悬架板21两端的连板24,连板24的两端分别与侧板22相连,连板24的上侧面与悬架板21相连。其中,侧板22的中部向下凸出形成凸耳23,凸耳23上设有第一连接孔221,位于第一连接孔221的下方设有第一锁止孔6。侧板22的两端设有第二连接孔222。悬架板21的下表面、位于第一连接孔221所在轴线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块25,限位块25朝向第一连接孔221所在轴线方向倾斜。悬架板21上还均布有若干第二减重孔5。
下悬架1整体呈平直结构,下悬架1的中部设有第三连接孔8,下悬架1的两端设有第四连接孔9。位于第三连接孔8的上方设有第二锁止孔7。此处,连接板本体31上端的安装轴套311与第二连接孔222转动连接,连接板本体31下端的安装轴套311与第四连接孔9转动连接。
结合附图5和7,悬架连接座4的上端设有上轴孔41,悬架连接座4的下端设有下轴孔42,悬架连接座4的中部设有安装孔43,悬架连接座4的两侧面设有贯穿的固定孔44。上轴孔41用于与上悬架2的第一连接孔221连接,下轴孔42用于与下悬架1的第三连接孔8连接。
其中,固定孔44沿悬架连接座4的厚度方向并排设有两个,位于悬架连接座4两侧的两固定孔44呈对称设置。并且,固定孔44为沉孔。悬架连接座4上还均匀分布有第一减重孔45。在保证悬架连接座4整体结构强度的情况下,适当减轻其重量。
另外,悬架连接座4上还设有上锁止孔46和下锁止孔47,上锁止孔46位于上轴孔41下方,下锁止孔47位于下轴孔42上方,上锁止孔46与第一锁止孔6配合使用,下锁止孔47与第二锁止孔7配合使用。可以通过上锁止孔46锁死上悬架2和悬架连接座4,通过下锁止孔47锁死下悬架1和悬架连接座4,使其两侧轮子不能就行侧倾,两种模式供选择。
当悬架上的轮子侧倾时,上悬架2会相对悬架连接座4发生转动,上悬架2与悬架连接座4相对转动的角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限位块25可以抵住悬架连接座4的侧面,限制其继续转动,从而限定了上悬架2相对悬架连接座4的最大转动角度,有效防止悬架上的轮子向一侧倾斜过大而导致车子翻掉。
参见附图8,车轮12通过车轮轴11安装于悬架连接板3上,其中安装板32与连接板本体31通过车轮轴11串联固定,车轮轴11通过轴肩将安装板32压紧于连接板本体31上。车架平叉13上设有平叉安装端14,将平叉安装端14插入悬架连接座4的安装孔43实现电动车悬架结构在车架上的固定。使用时,先用悬架连接座4将上悬架2和下悬架1连接在一起,此处,将悬架上的其他部件也先安装完毕,然后将安装孔43套在车架平叉13的平叉安装端14,使平叉安装端14在安装孔43中插稳,再通过贯穿固定孔44的螺栓将平叉安装端14与悬架连接座4固定,即可轻松完成悬架在车架上的安装。
此电动车悬架结构可以自行选择两种模式,当使用锁止销插入锁止孔中时,上、下悬架1即不会相对悬架连接座4发生偏转,从而类似传统的三轮结构。取出锁止销状态下,当电动车运动并发生转弯或者过障时,上、下悬架1会相对悬架连接座4发生偏转,从而保证车身平稳。
实施例四,一种电动车悬架结构: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选用实施例二中的悬架连接板3。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悬架连接板,其特征是:包括连接板本体(31)和安装板(32),所述连接板本体(31)的上下两端设有安装轴套(311),所述连接板本体(31)的中间设有第一轮轴孔(312),所述安装板(32)的中间设有与第一轮轴孔(312)对应的第二轮轴孔(321),所述安装板(32)的一侧设有刹车支架孔(322),所述安装板(32)的另一侧设有泥板支架孔(3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连接板,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板本体(31)上、位于第一轮轴孔(312)的四周设有加强环(313),所述连接板本体(31)上还设有加强筋(314),所述加强筋(314)的一端连接于安装轴套(311),另一端连接于加强环(313),安装轴套(311)、加强筋(314)、加强环(313)连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连接板,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板本体(31)的两侧面均设有加强环(313)和加强筋(3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连接板,其特征是:所述安装轴套(311)上设有用于限制连接板本体(31)相对上下悬架(1)转动角度的抵挡块(315)。
5.一种电动车悬架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上悬架(2)、下悬架(1)、悬架连接座(4)、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悬架连接板(3),所述悬架连接板(3)对称的位于上悬架(2)两端,所述连接板本体(31)的上端通过安装轴套(311)转动连接于上悬架(2)的端部,连接板本体(31)的下端通过转动轴套转动连接于下悬架(1)的端部,上悬架(2)、下悬架(1)、两连接板本体(31)构成四边形结构,所述悬架连接座(4)的上端转动连接于上悬架(2)的中部,所述悬架连接座(4)的下端转动连接于下悬架(1)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悬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悬架(2)上设有第一锁止孔(6),所述下悬架(1)上设有第二锁止孔(7),所述悬架连接座(4)上分别设有与第一锁止孔(6)配合的上锁止孔(46)、与第二锁止孔(7)配合的下锁止孔(4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悬架结构,其特征是:上悬架(2)和下悬架(1)上均设有减重孔。
CN202221198260.0U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悬架连接板及电动车悬架结构 Active CN217533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98260.0U CN217533131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悬架连接板及电动车悬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98260.0U CN217533131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悬架连接板及电动车悬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33131U true CN217533131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35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98260.0U Active CN217533131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悬架连接板及电动车悬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331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67929B2 (en) Leaning vehicle
US6783158B2 (en) Vehicle
US7850180B2 (en) Hub assembly for a tilting vehicle suspension
WO2009059099A2 (en) Lockable tilt system for a three-wheeled vehicle
CN101792002A (zh) 带有改进的整合转向和悬架系统的车辆
JP5122538B2 (ja) 三輪車
CN217533131U (zh) 一种悬架连接板及电动车悬架结构
US5951030A (en) Spindle length extender for double wishbone suspension systems of motor vehicles
JP5222249B2 (ja) 三輪車
JP5122537B2 (ja) 前輪操舵装置及び三輪車
CN217533129U (zh) 一种电动车上悬架及其悬架结构
CN217533130U (zh) 一种电动车悬架连接座及其悬架结构
CN101305951B (zh) 可平稳行驶于不平路面且能自动负载补偿的电动轮椅
CN213676297U (zh) 前桥悬挂装置及自卸车
CN210284486U (zh) 一种代步车用摇摆装置及代步车
CN112208694A (zh) 正三轮车摇摆机构及车架
CN212332844U (zh) 一种手动式三轮摩托车
CN213676287U (zh) 固定装置、前桥悬挂装置及自卸车
CN110588861A (zh) 一种老年三轮代步车
CN220662755U (zh) 一种倒三轮摩托车前悬机构
CN201357862Y (zh) 菱型四轮太阳能车吊挂式车架
CN212950816U (zh) 一种一体式车用后羊角结构
CN214420165U (zh) 固定装置、前桥悬挂装置及自卸车
CN213292499U (zh) 一种儿童滑板车
CN219947807U (zh) 一种抗震能力强的汽车底盘悬架控制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