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32517U - 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及皮卡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及皮卡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32517U
CN217532517U CN202220755065.7U CN202220755065U CN217532517U CN 217532517 U CN217532517 U CN 217532517U CN 202220755065 U CN202220755065 U CN 202220755065U CN 217532517 U CN217532517 U CN 217532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ck
upper cover
support arm
truck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5506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劲松
刘泉福
胡凯
滕强
夏秋
徐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Woli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Woli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Woli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Woli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32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325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包括:可与皮卡车斗匹配固定安装的底座、上盖、至少一个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机构和支撑臂,支撑臂两端分别铰接上盖、底座,驱动机构铰接支撑臂,且可驱使支撑臂转动,使得支撑臂与上盖之间的铰接点在高度方向上靠近/远离底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皮卡车,其上安装有如上述所述的皮卡车斗加装组件。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且不占用车斗内侧的空间,使车斗空间利用的最大化。同时,使得驱动机构在推动上盖向上移动的同时产生水平移动,继而使上盖完全打开后,车斗的上方形成一定的开放空间,继而方便货物的取放。

Description

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及皮卡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及其加装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及皮卡车。
背景技术
皮卡车是一种驾驶室后方设有无车顶货箱,货箱侧板与驾驶室连为一体的轻型载货汽车。它是前面像轿车,后面带货箱的客货两用汽车。其功能优势在于,首先,它兼具家用车和商用车的双重特性(客货两用),具有显著的单位和家庭工具车特征,其次,它构造多样化从而满足了更广泛的需求(双门或四门、长货厢或短货厢、两驱或四驱、汽油或柴油发动机)。
随着改装发烧友规模扩大,皮卡改装越来越成为改装发烧友热衷的门类。常见的改装方式主要是在皮卡车的车斗上加装后盖。但传统的皮卡车加装的后盖都是一侧与车斗的边缘铰接,然后通过向上掀起后盖使车斗打开。这种打开方式使得掀开的后盖始终处于车斗的正上方位置,取/放行李时容易磕碰到后盖,且针对大件行李也不易放入和取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及皮卡车。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包括:可与皮卡车斗匹配固定安装的底座、上盖、至少一个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机构和支撑臂,支撑臂两端分别铰接上盖、底座,驱动机构铰接支撑臂,且可驱使支撑臂转动,使得支撑臂与上盖之间的铰接点在高度方向上靠近/远离底座。
优选地,驱动机构可驱使支撑臂转动至水平状态,且当支撑臂处于水平状态时,上盖抵靠底座。
优选地,当支撑臂处于水平状态时,开设在上盖上的上容纳槽与开设在底座上的下容纳槽扣合并将支撑臂收纳其中。
优选地,上盖包括中间饰板、以及由至少四个型材C和四个包角C首尾相接形成的外框体,支撑臂一端与外框体铰接,中间饰板的各边部均适配纳入开设在外框体内侧的周槽中。
优选地,包角C具有两个垂直布置插接部C,两个插接部C分别插入相邻两个型材C的端部并固定。
优选地,中间饰板为蜂窝板。
优选地,底座至少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型材A,两个型材A与上盖之间均安装有铰接二者的支撑臂。
优选地,还包括:型材A上设有L形的支撑件,支撑件的第一面与型材A 的上表面贴合并固定,其另一个相邻面与型材A的侧壁贴合并固定,驱动机构位于支撑件的一侧并与支撑件铰接。
优选地,支撑件竖直面上形成远离型材A的翻边部。
优选地,型材A上表面具有高出所述上表面并适配型材A长度的第一阻水面,上盖具有第二阻水面,当上盖与底座抵靠时,第一阻水面将与第二阻水面适配贴合。
优选地,上盖上第二阻水面外侧具有适配上盖长度的卡槽,卡槽内安装有防水胶条,当上盖与底座抵靠时,防水胶条与型材A上表面抵靠。
优选地,底座还包括型材B、两个包角A和两个包角B,型材B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包角A与两个型材A固定连接,两个包角B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型材A 的自由端上。
优选地,包角A具有两个垂直布置插接部A,两个插接部A分别插入型材A 和型材B的端部并固定,包角B具有一个插接部B,插接部B插入型材A的自由端并固定。
优选地,型材A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滑槽A,滑槽A内配置有可在滑槽A内适配滑动滑块A,且型材A上还开设有用于装配或拆卸滑块A的进出口 A,滑块A上开设有安装孔A。
优选地,型材B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滑槽B,滑槽B内配置有可在滑槽B内适配滑动滑块B,且型材B上还开设有用于装配或拆卸滑块B的进出口 B,滑块B上开设有安装孔B。
优选地,底座还包括:龙门架,龙门架上预留有孔位,龙门架位于型材B 远离型材A的一侧,并经螺纹紧固件穿过孔位与滑块A和/或滑块B固定。
优选地,型材C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滑槽C,滑槽C内配置有可在滑槽C内适配滑动滑块C,且型材C上还开设有用于装配或拆卸滑块C的进出口 C,滑块C上开设有安装孔C。
优选地,还包括:行李架,行李架安装在上盖上并位于上盖上方。
优选地,行李架包括安装在上盖上的框体,框体内侧开设有两条沿框体长度方向平行布置的侧槽,若干活动板两端均分别纳入两条侧槽内,若干活动板平行布置,活动板可沿框体的长度方向移动,相邻活动板之间的框体上均安装有用于活动板位移上限的限位件。
优选地,还包括折叠梯,折叠梯与行李架活动装配。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皮卡车,其上安装有如上述所述的皮卡车斗加装组件。
本实用新型中,上盖和至少一个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机构和支撑臂,支撑臂的两端分别铰接上盖、底座,驱动机构铰接支撑臂,且可驱使支撑臂转动,使得支撑臂与上盖之间的铰接点在高度方向上靠近/远离底座,从而带动上盖在打开状态与闭合状态之间切换。这种结构设计合理,且不占用车斗内侧的空间,使车斗空间利用的最大化。同时,使得驱动机构在推动上盖向上移动的同时产生水平移动,继而使上盖完全打开后,车斗的上方形成一定的开放空间,继而方便货物的取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在移除龙门架和行李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中所述上容纳槽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中所述下容纳槽的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中所述上盖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中所述底座的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中所述支撑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中所述第一阻水面与第二阻水面的配合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中所述防水胶条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中所述型材A的局部放大图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中所述型材A的局部放大图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中所述型材B的局部放大图一;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中所述型材B的局部放大图二;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中所述型材C的局部放大图一;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中所述型材C的局部放大图二;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中所述龙门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中所述行李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皮卡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包括:可与皮卡车斗匹配固定安装的底座1、上盖2、至少一个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包括驱动机构31和支撑臂32,支撑臂32两端分别铰接上盖2、底座1,驱动机构31 铰接支撑臂32,且可驱使支撑臂32转动,使得支撑臂32与上盖2之间的铰接点4在高度方向上靠近/远离底座1。
使用时,将底座1固定在皮卡车上,并使上盖2对该皮卡车的车斗形成覆盖,当驱动机构31驱动支撑臂32转动以使得支撑臂32与上盖2铰接的铰接点4在远离底座1和接近底座1的位置之间切换时,上盖2随之在打开状态与闭合状态之间切换。这种设计方式使得驱动机构31在推动上盖2向上移动的同时产生水平移动,继而使上盖2完全打开后,车斗的上方形成一定的开放空间,继而方便货物的取放。
具体的:驱动机构31在驱使支撑臂32转动时,支撑臂32与上盖2之间的铰接点4由支撑臂32与底座1之间铰接位置的左侧移动至右侧,或由支撑臂32 与底座1之间铰接位置的右侧移动至左侧。以使车斗被逐步打开或逐步关闭。
具体的:驱动机构31可驱使支撑臂32转动至水平状态,且当支撑臂32处于水平状态时,上盖2抵靠底座1。此时,车斗进入完全闭合状态。
参照图3-4,当支撑臂32处于水平状态时,开设在上盖2上的上容纳槽26 与开设在底座1上的下容纳槽18扣合并将支撑臂32收纳其中。
参照图5,上盖2包括中间饰板22、以及由至少四个型材C211和四个包角 C212首尾相接形成的外框体21,支撑臂32一端与外框体21铰接,中间饰板22 的各边部均适配纳入开设在外框体21内侧的周槽2111中。这种设计方式使上盖2达到轻量化,且这种组合装配的方式使得整个上盖2的组成部件都能够单独更换,且拆装、更换都极为方便。
具体的,包角C212具有两个垂直布置插接部C2121,两个插接部C2121分别插入相邻两个型材C211的端部并固定,中间饰板22为蜂窝板。
参照图6,底座1至少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型材A11,两个型材A11与上盖 2之间均安装有铰接二者的支撑臂32。底座1与皮卡车的具体装配方式如下:
两个型材A11沿车斗的长度方向布置并分别固定在车斗两侧的侧边上;且驱动机构31位于车斗的内侧。此时,上盖2处于该皮卡车的车斗的上方并对车斗形成覆盖,当驱动机构31驱动支撑臂32转动以使得支撑臂32与上盖2铰接的铰接点4在远离底座1和接近底座1的位置之间切换时,上盖2随之在打开状态与闭合状态之间切换。这样设计既能确保上盖2升降的平稳性,又能增强顶升能力,以使上盖2上方具有较大负重的情况下也可以顺利的进行升降。
参照图7,型材A11上设有L形的支撑件6,支撑件6的第一面61与型材 A11的上表面111贴合并固定,其另一个相邻面62与型材A11的侧壁112贴合并固定,驱动机构31位于支撑件6的一侧并与支撑件6铰接。支撑件6的这种结构设计方式占用空间小,具有良好的防松动、强支撑力的效果,且能够有效保证驱动机构31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另外,支撑件6竖直面63上形成远离型材A11的翻边部64。以增强支撑件 6的支撑强度,使其具有良好的抗变形能力。
参照图8,型材A11上表面具有高出所述上表面并适配型材A11长度的第一阻水面113,上盖2具有第二阻水面23,当上盖2与底座1抵靠时,第一阻水面113将与第二阻水面23适配贴合,从而形成切水结构以将水阻挡在切水结构外侧。
参照图9,上盖2上第二阻水面23外侧具有适配上盖2长度的卡槽24,卡槽24内安装有防水胶条25,当上盖2与底座1抵靠时,防水胶条25与型材A11 上表面抵靠。从而在切水结构的外侧形成一道密封结构,继而增加阻水效果。
参照图6,底座1还包括型材B12、两个包角A13和两个包角B14,型材B12 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包角A13与两个型材A11固定连接,两个包角B14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型材A11的自由端114上。利用型材B12将两个型材A11连接在一起以形成整体,且二者的接头处均采用包角A13连接,这样也能够在需要时,实现底座1的快速拆装,以及零部件的更换。
具体的:包角A13具有两个垂直布置插接部A131,两个插接部A131分别插入型材A11和型材B12的端部并固定,包角B14具有一个插接部B141,插接部 B141插入型材A11的自由端114并固定。
参照图10-11,型材A11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滑槽A115,滑槽 A115内配置有可在滑槽A115内适配滑动滑块A116,且型材A11上还开设有用于装配或拆卸滑块A116的进出口A117,滑块A116上开设有安装孔A1161。通过进出口A117可以任意增减滑槽A115内的滑块A116数量,继而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根据需要在底座1上拓展外部的加装件。
参照图12-13,同理,型材B12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滑槽B121,滑槽B121内配置有可在滑槽B121内适配滑动滑块B122,且型材B12上还开设有用于装配或拆卸滑块B122的进出口B1221,滑块B122上开设有安装孔B123。通过进出口B1221可以任意增减滑槽B121内的滑块B122数量,继而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根据需要在底座1上拓展外部的加装件。
参照图14-15,同理,型材C211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滑槽 C2112,滑槽C2112内配置有可在滑槽C2112内适配滑动滑块C2113,且型材 C211上还开设有用于装配或拆卸滑块C2113的进出口C2114,滑块C2113上开设有安装孔C21131。通过进出口C2114可以任意增减滑槽C2112内的滑块C2113 数量,继而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根据需要在上盖2上拓展外部的加装件。
参照图16,底座1还包括:龙门架15,龙门架15上预留有孔位17,龙门架15位于型材B12远离型材A11的一侧,并经螺纹紧固件16穿过孔位17与滑块A116和/或滑块B122固定,以而使得龙门架15与型材A11和型材B12形成整体。由于滑块AA116或滑块B122可以根据孔位17的位置随意移动,这样就降低了型材A11和型材B12与对孔17位匹配度的加工限制,有利于加工效率的提高,并能够增强型材A11、型材B12、以及龙门架15的通用性。
参照图17,行李架7,行李架7安装在上盖2上并位于上盖2上方。
具体的:行李架7包括安装在上盖2上的框体71,框体71内侧开设有两条沿框体长度方向平行布置的侧槽711,若干活动板72两端均分别纳入两条侧槽 711内,若干活动板72平行布置,活动板72可沿框体71的长度方向移动,相邻活动板72之间的框体71上均安装有用于活动板72位移上限的限位件。使用时,通过取限位件对对应活动板72的限制,能够使活动板72在侧槽711内滑动,从而调整活动板72之间的间距,这样有既利用根据行李件的大小调整放置位置,同时也能够将行李件固定在活动板72下方的上盖2上,并通过移动活动板72将固定在上盖2与活动板72之间行李件取出。
另外,本实施例还包括折叠梯8,折叠梯8与行李架7活动装配。
参照图18,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皮卡车,其上安装有如上述所述的皮卡车斗加装组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与皮卡车斗匹配固定安装的底座(1)、上盖(2)、至少一个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包括驱动机构(31)和支撑臂(32),支撑臂(32)两端分别铰接上盖(2)、底座(1),驱动机构(31)铰接支撑臂(32),且可驱使支撑臂(32)转动,使得支撑臂(32)与上盖(2)之间的铰接点(4)在高度方向上靠近/远离底座(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31)可驱使支撑臂(32)转动至水平状态,且当支撑臂(32)处于水平状态时,上盖(2)抵靠底座(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支撑臂(32)处于水平状态时,开设在上盖(2)上的上容纳槽(26)与开设在底座(1)上的下容纳槽(18)扣合并将支撑臂(32)收纳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其特征在于,上盖(2)包括中间饰板(22)、以及由至少四个型材C(211)和四个包角C(212)首尾相接形成的外框体(21),支撑臂(32)一端与外框体(21)铰接,中间饰板(22)的各边部均适配纳入开设在外框体(21)内侧的周槽(2111)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角C(212)具有两个垂直布置插接部C(2121),两个插接部C(2121)分别插入相邻两个型材C(211)的端部并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其特征在于,中间饰板(22)为蜂窝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底座(1)至少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型材A(11),两个型材A(11)与上盖(2)之间均安装有铰接二者的支撑臂(3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型材A(11)上设有L形的支撑件(6),支撑件(6)的第一面(61)与型材A(11)的上表面(111)贴合并固定,其另一个相邻面(62)与型材A(11)的侧壁(112)贴合并固定,驱动机构(31)位于支撑件(6)的一侧并与支撑件(6)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支撑件(6)竖直面(63)上形成远离型材A(11)的翻边部(64)。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型材A(11)上表面具有高出所述上表面并适配型材A(11)长度的第一阻水面(113),上盖(2)具有第二阻水面(23),当上盖(2)与底座(1)抵靠时,第一阻水面(113)将与第二阻水面(23)适配贴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其特征在于,上盖(2)上第二阻水面(23)外侧具有适配上盖(2)长度的卡槽(24),卡槽(24)内安装有防水胶条(25),当上盖(2)与底座(1)抵靠时,防水胶条(25)与型材A(11)上表面抵靠。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底座(1)还包括型材B(12)、两个包角A(13)和两个包角B(14),型材B(12)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包角A(13)与两个型材A(11)固定连接,两个包角B(14)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型材A(11)的自由端(114)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角A(13)具有两个垂直布置插接部A(131),两个插接部A(131)分别插入型材A(11)和型材B(12)的端部并固定,包角B(14)具有一个插接部B(141),插接部B(141)插入型材A(11)的自由端(114)并固定。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型材A(11) 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滑槽A(115),滑槽A(115)内配置有可在滑槽A(115)内适配滑动滑块A(116),且型材A(11)上还开设有用于装配或拆卸滑块A(116)的进出口A(117),滑块A(116)上开设有安装孔A(1161)。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型材B(12)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滑槽B(121),滑槽B(121)内配置有可在滑槽B(121)内适配滑动滑块B(122),且型材B(12)上还开设有用于装配或拆卸滑块B(122)的进出口B(1221),滑块B(122)上开设有安装孔B(123)。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底座(1)还包括:龙门架(15),龙门架(15)上预留有孔位(17),龙门架(15)位于型材B(12)远离型材A(11)的一侧,并经螺纹紧固件(16)穿过孔位(17)与滑块A(116)和/或滑块B(122)固定。
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型材C(211)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滑槽C(2112),滑槽C(2112)内配置有可在滑槽C(2112)内适配滑动滑块C(2113),且型材C(211)上还开设有用于装配或拆卸滑块C(2113)的进出口C(2114),滑块C(2113)上开设有安装孔C(21131)。
1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李架(7),行李架(7)安装在上盖(2)上并位于上盖(2)上方。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其特征在于,行李架(7)包括安装在上盖(2)上的框体(71),框体(71)内侧开设有两条沿框体长度方向平行布置的侧槽(711),若干活动板(72)两端均分别纳入两条侧槽(711)内,若干活动板(72)平行布置,活动板(72)可沿框体(71)的长度方向移动,相邻活动板(72)之间的框体(71)上均安装有用于活动板(72)位移上限的限位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叠梯(8),折叠梯(8)与行李架(7)活动装配。
21.一种皮卡车,其特征在于,其上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皮卡车斗加装组件。
CN202220755065.7U 2022-03-18 2022-04-02 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及皮卡车 Active CN21753251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95566 2022-03-18
CN2022205955663 2022-03-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32517U true CN217532517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29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55065.7U Active CN217532517U (zh) 2022-03-18 2022-04-02 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及皮卡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325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4981A (zh) * 2022-03-18 2022-06-24 安徽沃霖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及皮卡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4981A (zh) * 2022-03-18 2022-06-24 安徽沃霖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及皮卡车
CN114654981B (zh) * 2022-03-18 2024-03-12 安徽沃霖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及皮卡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21693B2 (en) Pickup bed cover
US4630858A (en) Multi-purpose passenger motor vehicle, especially station wagon
US7055879B2 (en) Motor vehicle with a cargo space and cargo space door
US5011214A (en) Truck box cover
US20060066130A1 (en) Convertible camper shell and hard tonneau
CN217532517U (zh) 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及皮卡车
US7354089B2 (en) Tonneau cover
CA2358388A1 (en) Toolbox with built-in roll-top tonneau cover
US5997072A (en) Slide-over rear door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US6899372B1 (en) Pickup bed cover
US11235648B2 (en) Pickup truck bed cover
US20080238133A1 (en) Tonneau cover
US7438342B2 (en) Topper with retractable door for pickup trucks
CN200954939Y (zh) 带翼展门的大型箱体及具有该箱体结构的车辆和集装箱
EP0007368B1 (en) Expandable vehicle
CN114654981B (zh) 一种皮卡车斗加装组件及皮卡车
KR20020050622A (ko) 스포츠 유틸리티 트럭의 미드게이트 하단 차제 구조물
US20120032471A1 (en) Slide hatch assembly
US6234560B1 (en) Cargo cover
CN2785909Y (zh) 折叠式移动房车
CA2360607A1 (en) Storage tray for use with a tonneau cover assembly
US7128362B2 (en) Stowage system for a retractable roof of a convertible vehicle
CN209813824U (zh) 多连杆货厢顶盖系统
CN2698642Y (zh) 折叠式活动车厢硬顶
GB2304647A (en) Demountable hardtop for a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