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22246U - 一种鱼眼端子及车用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鱼眼端子及车用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22246U
CN217522246U CN202221651454.1U CN202221651454U CN217522246U CN 217522246 U CN217522246 U CN 217522246U CN 202221651454 U CN202221651454 U CN 202221651454U CN 217522246 U CN217522246 U CN 217522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part
connecting portion
section
elastic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5145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江山
裴佳歌
杨展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Pin Sh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Pin Sh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Pin Sh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Pin Sh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5145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222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22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222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眼端子及车用端子,鱼眼端子包括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和基部,第一弹性部的一端与第二弹性部的一端连接形成弧形结构,第一弹性部的另一端、第二弹性部的另一端与基部连接围合,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形状相同并对称设置,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均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一弹性部的第一段与第二弹性部的第一段连接,第一弹性部的第二段、第二弹性部的第二段均与基部连接,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的第一段的弧形角相等,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的第二段的弧形角相等,且第一段的弧形角大于第二段的弧形角。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鱼眼端子,可加大鱼眼端子的收缩弹性,并在使用上方便省力;结构简单,易于冲压成型。

Description

一种鱼眼端子及车用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眼端子及车用端子。
背景技术
一般通讯连接器或电连接器与线路板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其中一种方式是使用插接式端子,而插接式端子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鱼眼端子,通过该鱼眼端子的插接端插入该电路板的一通孔中,使该鱼眼端子能够与该电路板之间相当紧密接合。现有鱼眼端子设计复杂,只注重端子插接端在通孔中能否达到紧密接合的效果,端子在插入时比较费力,可能会导致端子脱离电路板时表面接触产生金属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制造、可提高连接稳定性与可靠性的鱼眼端子及车用端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鱼眼端子,其包括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和基部,所述的第一弹性部的一端与第二弹性部的一端连接形成弧形结构,所述的第一弹性部的另一端、第二弹性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基部连接围合,所述的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和基部之间形成通孔,所述的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形状相同并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均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所述的第一弹性部的第一段与所述的第二弹性部的第一段连接,所述的第一弹性部的第二段、第二弹性部的第二段均与所述的基部连接,所述的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的第一段的弧形角相等,所述的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的第二段的弧形角相等,且所述的第一段的弧形角大于所述的第二段的弧形角。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弹性部的一端与第二弹性部的一端连接形成半圆。
优选地,所述的通孔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孔区和第二孔区,所述的第一孔区自所述的第一弹性部的一端向其另一端逐渐加宽,所述的第二孔区自所述的第一弹性部的一端向其另一端逐渐收窄。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弹性部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二弹性部的一端连接处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的第二段的宽度。
一种车用端子,其包括所述的鱼眼端子、弹性夹以及连接所述的鱼眼端子与所述的弹性夹的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的鱼眼端子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部凸出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的弹性夹包括两个弹片,两个所述的弹片分别连接在所述的第二连接部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的弹片用于夹紧金属片,所述的弹性夹与所述的鱼眼端子均位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的同一侧,且所述的弹性夹与所述的鱼眼端子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的弹性夹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之间保持间隙。
优选地,两个所述的弹片均向靠近对方方向凹进,两个所述的弹片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的第一端较所述的第二端远离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两个所述的弹片的第一端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所述的弹片的第二端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两个所述的弹片上均开设有凹槽,该凹槽自所述的弹片的第一端端部向靠近该弹片的第二端方向凹进。
优选地,两个所述的弹片上靠近其第二端的部位上均开设有开孔。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一板与第二板,所述的第一板具有相对设置的上侧与下侧、相对设置的左侧与右侧,所述的第一板的左侧与右侧分别设置有向远离该两侧方向延伸的延伸部,两个所述的弹片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的延伸部,所述的第二板连接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的第一板的下侧。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鱼眼端子,不仅能够加大鱼眼端子的收缩弹性,并在使用上更加方便省力,一方面能够保证鱼眼端子在插入时会比较轻松,另一方面能够保证鱼眼端子插入后与导电插孔形成良好的连接且不会轻易从导电插孔中脱出,使得其与导电插孔配合连接更加牢固、信号传送更加可靠;尺寸稳定;结构简单,易于冲压成型,降低成本;车用端子整体结构稳定,弹性夹可更好地夹紧金属片,且弹性夹不会轻易从塑胶件中脱离。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鱼眼端子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鱼眼端子的主视图;
附图3为图2的放大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端子的第一视角的结构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端子的第二视角的结构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端子和塑胶件的立体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端子和塑胶件的主视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端子和塑胶件的结构图(去除一个车用端子)。
以上附图中:1-第一段,2-第二段,3-基部,4-第一连接部,5-第二连接部,51-第一板,52-第二板,53-延伸部,6-弹片,61-端部弯曲段,62-中间弯曲段,63-端部竖直段,64-凹槽, 65-开孔,7-塑胶件,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至图8的鱼眼端子,鱼眼端子包括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和基部3,第一弹性部的一端与第二弹性部的一端连接形成弧形结构,即第一弹性部的一端与第二弹性部的一端连接处呈弧形,第一弹性部的另一端、第二弹性部的另一端与基部3连接围合,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和基部3之间形成通孔8,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形状相同并对称设置,便于加工生产。
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均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段1、第二段2,第一段1靠近各自的一端,第二段2靠近各自的另一端,第一弹性部的第一段1与第二弹性部的第一段1连接,第一弹性部的第一段1与第二弹性部的第一段1的连接处呈弧形,第一弹性部的第二段2、第二弹性部的第二段2均与基部3连接。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的第一段1的弧形角(参见图1中a所指)相等,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的第二段2弧形角(参见图1中b所指)相等,且第一段1对应的弧形角大于第二段2对应的弧形角,即以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的第一段1画第一圆、以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的第二段2画第二圆,第一圆的半径小于第二圆的半径。这样设置不仅能够加大鱼眼端子的收缩弹性,并在使用上更加方便省力,一方面能够保证鱼眼端子在插入时会比较轻松,另一方面能够保证鱼眼端子插入后与导电插孔形成良好的连接且不会轻易从导电插孔中脱出,使得其与导电插孔配合连接更加牢固、信号传送更加可靠,使用寿命更长。第一弹性部的第一段1与第二弹性部的第一段1的连接处呈弧形,不仅使得鱼眼端子在插拔时受力更加均匀,且整体外观更加美观。
进一步地,第一弹性部的一端与第二弹性部的一端连接形成半圆。
通孔8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孔区和第二孔区,第一孔区靠近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的一端,第二孔区较第二孔区靠近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的另一端,第一孔区自第一弹性部的一端向其另一端逐渐加宽,第二孔区自第一弹性部的一端向其另一端逐渐收窄。
进一步地,第一弹性部的一端与第二弹性部的一端连接处的宽度(参见图3中m所指) 大于或等于第二段2的宽度,即第一段1的宽度与第二段2的宽度相同或者第一段1的宽度大于第二段2的宽度。
本例的鱼眼端子一体成型,结构简单,易于冲压成型,降低成本。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段1和第二段2上可设置有凸出于各自外表面的凸出部,凸出部呈尖角形或凸起弧形,尖角的尖端远离对方方向延伸,凸起弧形向远离对方方向凸出,可对端子脱离插孔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车用端子,车用端子包括上述的鱼眼端子、弹性夹以及连接鱼眼端子与弹性夹的连接部,具体地:
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5,第一连接部4的一端与鱼眼端子连接,第一连接部4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5连接,第一连接部4可根据产品形状具有多种结构,如L形。
第二连接部5凸出于第一连接部4上表面,弹性夹包括两个弹片6,两个弹片6分别连接在第二连接部5的相对两侧,即两个弹片6之间保持间隙,间隙较小,两个弹片6用于夹紧金属片,将金属片插入两个弹片6之间的间隙内。弹性夹与鱼眼端子均位于第一连接部4的同一侧,且弹性夹与鱼眼端子的延伸方向平行,弹性夹与第一连接部4之间保持间隙,即弹性夹的下端所在水平面高于第一连接部4的上表面所在水平面,方便在弹性夹与第一连接部4之间注胶形成塑胶件7,更好地固定弹性夹。
参见图4至图8,两个弹片6分别向靠近对方方向凹进,两个弹片6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较第二端远离第一连接部4,两个弹片6的第一端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弹片6的第二端之间的间距,具体地,将两个弹片6分为端部弯曲段61、中间弯曲段62、端部竖直段63,端部弯曲段61位于第一端,端部竖直段63位于第二端,中间弯曲段62位于端部弯曲段61与端部竖直段63之间,端部弯曲段61具有两端,两个弹片6的端部弯曲段61之间的间距自弹片6的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减小,两个弹片6的中间弯曲段62之间的间距自弹片6的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增大,两个弹片6的端部竖直段63之间的间距均匀,这样设置可很好地夹紧金属片,防止金属片脱离。
进一步地,两个弹片6的第二端之间的间距(参见图4中L1所指)大于两个弹片6下方的第一连接部4的宽度(参见图4中L2所指),以提高整体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5包括第一板51与第二板52,第一板51具有相对的上侧与下侧、相对的左侧与右侧,第一板51的左侧与右侧分别设置有向远离该两侧方向延伸的延伸部53,两个弹片6分别连接在两个延伸部53,第二板52连接在第一板51与第一连接部4之间,第二板52与第一板51的下侧连接。设置第二连接部5,方便在弹性夹与第一连接部4之间注胶形成塑胶件7,当第二连接部5封装在塑胶件7中,弹性夹不会轻易从塑胶件7中脱离,增加连接牢固性。
进一步地,两个延伸部53向远离对方方向凹进,使得两个弹片6与第一板51之间具有间距。第二板52可为弧形板。
本例中,两个弹片6上均开设有凹槽64,该凹槽64自弹片6的第一端端部向靠近该弹片 6的第二端方向凹进,该凹槽64用于避让两个弹片6之间的金属片上的特定部件。
两个弹片6上靠近其第二端的部位上均开设有开孔65,在弹性夹与第一连接部4之间注胶形成塑胶件7时,可在两个开孔65内注塑形成限位件,以更好限制弹性夹脱离塑胶件7,提高整体稳定性,参见图8中去除一个车用端子后的塑胶件上的孔。
本例中,车用端子可应用于汽车换挡控制器或其它连接器中。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和基部,所述的第一弹性部的一端与第二弹性部的一端连接形成弧形结构,所述的第一弹性部的另一端、第二弹性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基部连接围合,所述的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和基部之间形成通孔,所述的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形状相同并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均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所述的第一弹性部的第一段与所述的第二弹性部的第一段连接,所述的第一弹性部的第二段、第二弹性部的第二段均与所述的基部连接,所述的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的第一段的弧形角相等,所述的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的第二段的弧形角相等,且所述的第一段的弧形角大于所述的第二段的弧形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弹性部的一端与第二弹性部的一端连接形成半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孔区和第二孔区,所述的第一孔区自所述的第一弹性部的一端向其另一端逐渐加宽,所述的第二孔区自所述的第一弹性部的一端向其另一端逐渐收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弹性部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二弹性部的一端连接处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的第二段的宽度。
5.一种车用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鱼眼端子、弹性夹以及连接所述的鱼眼端子与所述的弹性夹的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的鱼眼端子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部凸出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的弹性夹包括两个弹片,两个所述的弹片分别连接在所述的第二连接部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的弹片用于夹紧金属片,所述的弹性夹与所述的鱼眼端子均位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的同一侧,且所述的弹性夹与所述的鱼眼端子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的弹性夹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之间保持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端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弹片均向靠近对方方向凹进,两个所述的弹片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的第一端较所述的第二端远离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两个所述的弹片的第一端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所述的弹片的第二端之间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用端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弹片上均开设有凹槽,该凹槽自所述的弹片的第一端端部向靠近该弹片的第二端方向凹进。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车用端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弹片上靠近其第二端的部位上均开设有开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一板与第二板,所述的第一板具有相对设置的上侧与下侧、相对设置的左侧与右侧,所述的第一板的左侧与右侧分别设置有向远离该两侧方向延伸的延伸部,两个所述的弹片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的延伸部,所述的第二板连接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的第一板的下侧。
CN202221651454.1U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鱼眼端子及车用端子 Active CN2175222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51454.1U CN217522246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鱼眼端子及车用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51454.1U CN217522246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鱼眼端子及车用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22246U true CN217522246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93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51454.1U Active CN217522246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鱼眼端子及车用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222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89984U (zh) 高速背板连接器
CN104838543A (zh) 阴端子
CN104143716A (zh) 多点接触低阻抗插拔式电连接器
CN109638521A (zh) 具备高频传输性能的正反插usb插座
TWM475061U (zh) 電連接器
CN207442027U (zh) 信号传输组件、及浮动式连接器与其焊接件
CN217522246U (zh) 一种鱼眼端子及车用端子
CN211743475U (zh) 电连接器的舌板补强结构及Type-C连接器
CN104979669A (zh) 端子
CN205069919U (zh) 电连接器
CN204516937U (zh) 电连接器
CN108258549B (zh) 一种公母端相同的自插连接器
CN104716514A (zh) 插头连接器
CN105322339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3184724U (zh) 一种连接器用母端子
CN204516936U (zh) 电连接器
CN218867422U (zh) 一种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结构
CN212968188U (zh) 一种插座连接器
CN217848396U (zh) 一种连接器
CN208157686U (zh) 电连接器
TWM461898U (zh) 電連接器及其端子組
CN216958718U (zh) 一种小型化电接触插套结构
CN213184856U (zh) 电流快速连接器
CN217468857U (zh) 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母座
CN212908187U (zh) 连接器端子及其连接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