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19058U - 双轴转动结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双轴转动结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19058U
CN217519058U CN202221691567.4U CN202221691567U CN217519058U CN 217519058 U CN217519058 U CN 217519058U CN 202221691567 U CN202221691567 U CN 202221691567U CN 217519058 U CN217519058 U CN 2175190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bber
connecting piece
shaft sleeve
limiting
mand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9156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永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Voso Hinge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Voso Hinge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Voso Hinge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Voso Hinge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9156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190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190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190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轴转动结构及电子设备,其双轴转动结构包括第一芯轴、第二芯轴、连接件、扭力部件,其中第一、二芯轴分别自端部穿出且并排转动设置在连接件上,扭力部件设置在连接件上且分别对第一、二芯轴的扭转提供扭力,双轴转动结构还包括能够将第一、二芯轴中的一个与连接件相对限位转动连接的转轴限位件,扭力部件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连接件上且包设于第一、二芯轴穿出端部的第一、二包圆部,其中第一、二包圆部中的一个随着对应的第一芯轴或第二芯轴转动提供扭力。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芯轴的分别转动,且每次转动中双包圆部的一个提供扭力,从而省力实施芯轴的翻转,同时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双轴转动结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轴转动结构,同时还涉及一种具有双轴转动结构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的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一般包括显示部与主机部、转轴结构,其中显示部与主机部通过转轴结构相连接,进而能够实现显示部相对主机部上下翻转打开或闭合。
目前,为了实现此类电子设备的360°开合,市场上很多转轴结构大多数采用双芯轴结构,其主要包括两根芯轴、分别连接于两根芯轴上的两个连接架、用于形成两个连接架相对翻转时的旋转扭力的扭力部件,其中显示部与主机部分别与两个连接架相对应连接,开合时,显示部与主机部绕着对应的芯轴中心线转动。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存在以下缺陷:
1)由于扭力部件需要同时提供两个芯轴转动所需要的扭力,因此,进行开合需要很大的力度才能实施,用户体感差;
2)为了在双轴且同步转动的实施,需要很大的组装空间,因此,所形成的转轴结构整体尺寸大,无法满足电子设备小型化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双轴转动结构。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双轴转动结构的电子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轴转动结构,其包括第一芯轴、第二芯轴、连接件、扭力部件,其中第一芯轴和第二芯轴分别自端部穿出且并排转动设置在连接件上,扭力部件设置在连接件上且分别对第一芯轴和第二芯轴的扭转提供扭力,双轴转动结构还包括能够将第一芯轴和第二芯轴中的一个与连接件相对限位转动连接的转轴限位件,扭力部件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连接件上且包设于第一芯轴和第二芯轴穿出端部的第一包圆部和第二包圆部,其中第一包圆部和第二包圆部中的一个随着对应的第一芯轴或第二芯轴转动提供扭力。
优选地,转轴限位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芯轴和第二芯轴上的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设置在连接件上且位于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之间的限位模块,其中第一芯轴和第一轴套同步运动,第二芯轴和第二轴套同步运动,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分别自端部与连接件形成端面转动限位,且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分别自周向与限位模块形成周向转动限位,第一芯轴和第二芯轴所形成转动角度范围为0°~36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分别在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的端部形成卡合缺口,连接件上分别形成有与卡合缺口匹配的凸起模块,其中凸起模块位于卡合缺口内,且凸起模块与卡合缺口的侧壁抵触形成端面转动限位,当第一芯轴和第二芯轴中一个转动N°后,凸起模块与卡合缺口配合,限位模块运动释放另一个芯轴,且另一个芯轴转动X°,N°+X°≤360°。这样一来,能够在360°范围内完成不同转动需要。
优选地,N°=X°=180°。此时,两芯轴的转动角度相等,方便实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分别自周向侧面向内凹陷形成弧形卡槽,限位模块具有第一限位端部和第二限位端部,其中第一限位端部和第二限位端部中的一个与弧形卡槽配合形成周向转动限位,另一个活动抵触在转动的轴套的外壁。通过限位模块与对应的弧形卡槽配合,从而限制对应的轴套和芯轴转动,进而实施两个芯轴的单独转动。
优选地,连接件包括芯轴连接片、形成有凸起模块的连接本体、以及包圆安装体,其中第一芯轴和第二芯轴分别穿过芯轴连接片和连接本体,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自两端部抵触在芯轴连接片和连接本体之间,第一包圆部和第二包圆部分别固定在包圆安装体的相对两侧。在此,能够有效的缩小体积,也方便芯轴、连接件、扭力部件的组装。
进一步的,在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之间所对应连接本体的两侧分别形成有阻挡片,限位模块自两侧抵触在阻挡片的内壁。这样能够准确的实施第一芯轴或第二芯轴在周向上形成转动限位。
此外,包圆安装体与第一芯轴和第二芯轴三者相互平行设置,第一芯轴和第二芯轴上分别形成沿着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轴侧面,第一包圆部和第二包圆部对称设置在包圆安装体的两侧,第一包圆部包括与包圆安装体固定连接的连接体、包设在第一芯轴外周的包圆体,其中包圆体具有与轴侧面的贴合的平面包圆部和贴合在第一芯轴外周的周面包圆部。也就是说,轴心和包圆上面各做一个平面出来,可以实现转轴“闭合自锁”功能,使笔电在关闭状态下的panel端和base端贴合更紧密,不容易出现缝隙,同时,使用包圆结构可以实现开关扭力不同的效果,满足“开轻关重”或“开重关轻”的用户需求。
优选的,双轴转动结构还包括分别连接在第一芯轴和第二芯轴另一端部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以及套设在连接件和扭力部件外周的套体,其中连接件与套体相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主机部、显示部、双轴转动结构,其中双轴转动结构的第一芯轴和第二芯轴中的一个固定安装在主机部、另一个安装在显示部,主机部与显示部相对翻转运动,第一芯轴和第二芯轴分别绕轴心转动,且翻转角度范围为0°~360°。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芯轴的分别转动,且每次转动中双包圆部的一个提供扭力,从而省力实施芯轴的翻转,同时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双轴转动结构的示意图(第一视角);
图4为图2中双轴转动结构的示意图(第二视角);
图5为图3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3的主视示意图;
图7为图3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A向剖视示意图;
图9为图7中B-B向剖视示意图;
其中:1、双轴转动结构;11、第一芯轴;12、第二芯轴;b、轴侧面;13、连接件;130、芯轴连接片;131、连接本体;t、凸起模块;z、阻挡片;132、包圆安装体;14、扭力部件;141、第一包圆部;d1、连接体;d2、包圆体;d21、周面包圆部;d22、平面包圆部;142、第二包圆部;15、第一连接片;16、第二连接片;17、套体;18、转轴限位件;181、第一轴套;182、第二轴套;c、卡合缺口;h、弧形卡槽;183、限位模块;a1、第一限位端部;a2、第二限位端部;
2、主机部(base端);
3、显示部(panel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其为笔记本电脑,且包括双轴转动结构1、分别连接于双轴转动结构1上的主机部2和显示部3,其中双轴转动结构1有两个且安装在主机部2和显示部3的翻转侧边。
结合图5至图9所示,双轴转动结构1包括第一芯轴11、第二芯轴12、连接件13、扭力部件14、第一连接片15和第二连接片16、套设在连接件13和扭力部件14外周的套体17、能够将第一芯轴11和第二芯轴12中的一个与连接件13相对限位转动连接的转轴限位件18。
具体的,第一芯轴11和第二芯轴12分别自端部穿出且并排转动设置在连接件13上,第一连接片15和第二连接片16分别连接在第一芯轴11和第二芯轴12的另一端。
本例中,第一连接片15能插入主机部2中,且与主机部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片16能够插入显示部3中,且与显示部3固定连接,同时套体17位于主机部2和显示部3的翻转侧边所形成的缺口内。
转轴限位件18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芯轴11和第二芯轴12上的第一轴套181和第二轴套182、设置在连接件13上且位于第一轴套181和第二轴套182之间的限位模块183,其中第一芯轴11和第一轴套181同步运动,第二芯轴12和第二轴套182同步运动,第一轴套181和第二轴套182分别自端部与连接件13形成端面转动限位,且第一轴套181和第二轴套182分别自周向与限位模块183形成周向转动限位。
本例中,分别在第一轴套181和第二轴套182的端部形成卡合缺口c,连接件13上分别形成有与卡合缺口c匹配的凸起模块t,其中凸起模块t位于卡合缺口c内,且凸起模块t与卡合缺口c的侧壁抵触形成端面转动限位,当第一芯轴11和第二芯轴12中一个转动180°后,凸起模块t与卡合缺口c配合,限位模块183运动释放另一个芯轴,且另一个芯轴转动180°。这样一来,能够在360°范围内完成不同转动需要。
本例中,第一轴套181和第二轴套182分别自周向侧面向内凹陷形成弧形卡槽h,限位模块183具有第一限位端部a1和第二限位端部a2,其中第一限位端部a1和第二限位端部a2中的一个与弧形卡槽h配合形成周向转动限位,另一个活动抵触在转动的轴套的外壁。通过限位模块与对应的弧形卡槽配合,从而限制对应的轴套和芯轴转动,进而实施两个芯轴的单独转动。
连接件13包括芯轴连接片130、形成有凸起模块t的连接本体131、以及包圆安装体132,其中第一芯轴11和第二芯轴12分别穿过芯轴连接片130和连接本体131,第一轴套181和第二轴套182自两端部抵触在芯轴连接片130和连接本体131之间,包圆安装体132与第一芯轴11和第二芯轴12三者相互平行设置。
同时,在第一轴套181和第二轴套182之间所对应连接本体131的两侧分别形成有阻挡片z,限位模块183自两侧抵触在阻挡片z的内壁。这样能够准确的实施第一芯轴11或第二芯轴12在周向上形成转动限位。
扭力部件14设置在包圆安装体132上且分别对第一芯轴11和第二芯轴12的扭转提供扭力。
具体的,扭力部件14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连接件13上且包设于第一芯轴11和第二芯轴12穿出端部的第一包圆部141和第二包圆部142,其中第一包圆部141和第二包圆部142中的一个随着对应的第一芯轴11或第二芯轴12转动提供扭力。
本例中,第一芯轴11和第二芯轴12上分别形成沿着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轴侧面b,第一包圆部141和第二包圆部142对称设置在包圆安装体132的两侧。
具体的,第一包圆部141包括与包圆安装体132固定连接的连接体d1、包设在第一芯轴11外周的包圆体d2,其中包圆体d2具有与轴侧面b的贴合的平面包圆部d22和贴合在第一芯轴11外周的周面包圆部d21。也就是说,轴心和包圆上面各做一个平面出来,可以实现转轴“闭合自锁”功能,使笔电在关闭状态下的panel端和base端贴合更紧密,不容易出现缝隙,同时,使用包圆结构可以实现开关扭力不同的效果,满足“开轻关重”或“开重关轻”的用户需求。
同时,两包圆做分体以图示方式分别固定在包圆安装体132上,可以实现空间的充分利用,使得套体17得以布置,同时两包圆可以用钣金工艺成型,连接件用MIM(Metalinjection Molding)工艺成型;也可将两包圆与连接件用MIM(Metal injection Molding)工艺一体成型。
综上,本实施例的实施过程如下:
笔记本电脑(简称笔电)当处于盖合时,第一连接片15和第二连接片16上下平行设置,当需要进行开盖时,向上掀起显示部3,此时第一芯轴11在周向转动限位下相对连接件13位置固定(限制转动),由第二芯轴12的转动进行翻转操作,此时,第二包圆部提供扭力,直至翻转至周向转动限位和端面转动限位对第二芯轴12形成转动限位后(翻转180°),此时第一芯轴11得以释放,第二芯轴12相对连接件13位置固定(限制转动),再由第一芯轴11实施转动,第一包圆部提供扭力,也翻转180°,这样实施笔电在360°范围内的不同转动要求。
因此,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势:
1、通过周向转动限位和端面转动限位的配合,能够实施双轴非同动功能,从且每次转动中双包圆部的一个提供扭力,从而省力实施芯轴的翻转;同时能够减小双轴转动结构的体积(笔电的整体尺寸可以超薄、轻便),结构简单(不需要扭簧、弹簧片等结构),成本低;
2、两包圆做分体以图示方式分别固定在包圆安装体上,可以实现空间的充分利用,使得套体得以布置,同时两包圆可以用钣金工艺成型,连接件用MIM(Metal injectionMolding)工艺成型;也可以将两包圆与连接件用MIM(Metal injection Molding)工艺一体成型;
3、芯轴和包圆上面各做一个平面出来,不仅可以实现转轴“闭合自锁”功能,使笔电在关闭状态下的panel端(也就是显示部)和base端(也就是主机部)贴合更紧密,不容易出现缝隙,同时,使用包圆结构可以实现开关扭力不同的效果,满足“开轻关重”或“开重关轻”的用户需求;而且还可以提高芯轴和轴套运动的同步性,确保翻转定位的稳固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轴转动结构,其包括第一芯轴、第二芯轴、连接件、扭力部件,其中所述第一芯轴和第二芯轴分别自端部穿出且并排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扭力部件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且分别对所述第一芯轴和第二芯轴的扭转提供扭力,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转动结构还包括能够将所述第一芯轴和所述第二芯轴中的一个与所述连接件相对限位转动连接的转轴限位件,所述扭力部件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且包设于所述第一芯轴和所述第二芯轴穿出端部的第一包圆部和第二包圆部,其中所述第一包圆部和第二包圆部中的一个随着对应的所述第一芯轴或所述第二芯轴转动提供扭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限位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芯轴和第二芯轴上的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之间的限位模块,其中所述第一芯轴和第一轴套同步运动,所述第二芯轴和第二轴套同步运动,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分别自端部与所述连接件形成端面转动限位,且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分别自周向与所述限位模块形成周向转动限位,所述第一芯轴和所述第二芯轴所形成转动角度范围为0°~3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分别在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的端部形成卡合缺口,所述连接件上分别形成有与所述卡合缺口匹配的凸起模块,其中所述凸起模块位于所述卡合缺口内,且所述凸起模块与所述卡合缺口的侧壁抵触形成所述端面转动限位,当所述第一芯轴和所述第二芯轴中一个转动N°后,所述凸起模块与所述卡合缺口配合,所述限位模块运动释放另一个芯轴,且所述另一个芯轴转动X°,N°+X°≤3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轴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N°=X°=18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轴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分别自周向侧面向内凹陷形成弧形卡槽,所述限位模块具有第一限位端部和第二限位端部,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端部和所述第二限位端部中的一个与弧形卡槽配合形成周向转动限位,另一个活动抵触在转动的轴套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轴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芯轴连接片、形成有所述凸起模块的连接本体、以及包圆安装体,其中所述第一芯轴和所述第二芯轴分别穿过所述芯轴连接片和所述连接本体,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自两端部抵触在所述芯轴连接片和所述连接本体之间,所述的第一包圆部和第二包圆部分别固定在所述包圆安装体的相对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轴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之间所对应所述连接本体的两侧分别形成有阻挡片,所述限位模块自两侧抵触在所述阻挡片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轴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圆安装体与所述第一芯轴和第二芯轴三者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芯轴和所述第二芯轴上分别形成沿着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轴侧面,所述第一包圆部包括与所述包圆安装体固定连接的连接体、包设在所述第一芯轴外周的包圆体,其中所述包圆体具有与所述轴侧面的贴合的平面包圆部和贴合在所述第一芯轴外周的周面包圆部,所述第一包圆部和所述第二包圆部对称设置在所述包圆安装体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转动结构还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芯轴和第二芯轴另一端部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以及套设在所述连接件和扭力部件外周的套体,其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套体相固定连接。
10.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主机部、显示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转动结构,所述第一芯轴和第二芯轴中的一个固定安装在所述主机部、另一个安装在所述显示部,其中所述主机部与所述显示部相对翻转运动,所述第一芯轴和所述第二芯轴分别绕轴心转动,且翻转角度范围为0°~360°。
CN202221691567.4U 2022-06-30 2022-06-30 双轴转动结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75190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1567.4U CN217519058U (zh) 2022-06-30 2022-06-30 双轴转动结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1567.4U CN217519058U (zh) 2022-06-30 2022-06-30 双轴转动结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19058U true CN217519058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93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91567.4U Active CN217519058U (zh) 2022-06-30 2022-06-30 双轴转动结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190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68796A (zh) * 2023-10-26 2023-12-05 昆山玮硕恒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转轴结构的扭力测试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68796A (zh) * 2023-10-26 2023-12-05 昆山玮硕恒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转轴结构的扭力测试设备
CN117168796B (zh) * 2023-10-26 2024-02-20 昆山玮硕恒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转轴结构的扭力测试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519058U (zh) 双轴转动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01469735B (zh) 铰链机构及具有铰链机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01657551U (zh) 一种具有摄像功能的便携式移动电子设备终端及摄像头连接结构
US8584996B2 (en) Support stand
CN113719525A (zh) 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
CN110206814B (zh) 一种折叠式装置的转轴模块
CN103469893B (zh) 一种折叠立方体
CN216044966U (zh) 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
CN219261956U (zh) 一种折叠锁及包含其的可折叠围挡
CN106013976B (zh) 一种锁用的可双向旋转的自动复位旋钮装置
CN209705670U (zh) 稳定器折叠结构及手持式稳定器
CN203477053U (zh) 电子设备显示端及系统端翻折互叠机构
CN206091598U (zh) 一种锁用的可双向旋转的自动复位旋钮装置
CN215058857U (zh) 一种双轴铰链
CN210114135U (zh) 一种双手机连接装置
CN201391539Y (zh) 枢纽器
CN207868572U (zh) 一种多规格插头转换器
CN201575043U (zh) 多止挡转轴结构
CN210008945U (zh) 一种转动限位结构及其相关的装置、置物板及淋浴器
CN209781448U (zh) 一种双轴分步转动铰链及笔记本电脑
EP3916310A1 (en) Housing structure and electric heater provided with same
CN206507634U (zh) 沙发折叠装置及沙发
CN210555560U (zh) 一种无人机机翼折叠机构
CN212337686U (zh) 一种折叠风扇的转动折叠机构
CN217563670U (zh) 转轴结构及折叠屏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