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13750U - 轴承座翻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轴承座翻转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513750U CN217513750U CN202220914625.9U CN202220914625U CN217513750U CN 217513750 U CN217513750 U CN 217513750U CN 202220914625 U CN202220914625 U CN 202220914625U CN 217513750 U CN217513750 U CN 2175137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ring
- clamping
- round hole
- bearing seat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Bearings Or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座翻转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包括相互连接的横向底板和竖向撑板,竖向撑板的端面上开设有依次连接且贯穿竖向撑板的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第一圆孔的内径大于第二圆孔的内径;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安装在第一圆孔上,翻转机构与夹持机构连接,用于带动夹持机构沿垂直于竖向撑板端面的方向转动;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固定轴承座;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二圆孔上,且与翻转机构连接,用于控制翻转机构沿垂直于竖向撑板端面的方向转动。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座翻转装置能够实现轴承座翻转动作的自动化控制,使翻转过程无需多人参与,且使翻转角度易于控制,提高轴承座装配效率,降低人工工作量,并保证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座装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座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风电机组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机械设备,主要包括机舱、轮毂、塔筒、叶片等组成部件,风电机组的传动系统的性能特性直接影响着风电机组的运行情况和发电量,传动系统的设计方式关系着整机系统的运行情况。
目前的大兆瓦风电机组的传动结构通常采用圆锥滚子轴承配套一体式轴承座布置的紧凑结构。该传动结构的传动链在装配时,需要将主轴承分为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分别将两个轴承内圈安装于主轴对应位置,将两个轴承外圈安装于轴承座对应位置上。其中,在将两个轴承外圈安装到轴承座时,需要先在轴承座一端装配前轴承外圈,而后翻转轴承座,使轴承座另一端朝上垂直放置,在轴承座另一端安装后轴承外圈。
由于一体式轴承座的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目前通过在轴承座两端安装吊具,在完成轴承座的一端装配后通过起重工、行车工同时利用车间起重机进行轴承座翻转,且翻转过程需缓慢操作,直至轴承座另一端朝上垂直放置后,在轴承座另一端安装后轴承外圈。
然而,在采用现有的人工控制轴承座翻转的方式时,由于需要缓慢操作轴承座进行翻转,会导致翻转操作耗时过长,效率过低。并且,在进行轴承座的翻转操作过程中,需要多人进行操作配合,所需人工成本较高。此外,为了确保翻转后的轴承座处于水平,在进行轴承座的翻转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轴承座水平度的测量和轴承座的位置调整,会进一步降低轴承座的装配效率,降低风电机组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或全部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座翻转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种轴承座翻转装置,所述轴承座翻转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包括相互连接的横向底板和竖向撑板,所述竖向撑板的端面上开设有依次连接且贯穿所述竖向撑板的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圆孔的内径;
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圆孔上,所述翻转机构与夹持机构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夹持机构沿垂直于所述竖向撑板端面的方向转动;
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固定轴承座;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二圆孔上,且与所述翻转机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翻转机构沿垂直于所述竖向撑板端面的方向转动。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为L型结构,所述第一圆孔位于所述竖向撑板朝向所述横向底板的一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回转轴承,所述回转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圆孔上,所述回转轴承的轴承外圈与所述竖向撑板连接,轴承内圈与所述夹持机构连接,轴承内齿圈与所述驱动机构啮合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圆孔与所述第一圆孔相邻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轴承外圈上的螺栓孔相配对的螺栓孔,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竖向撑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夹持底座,所述夹持底座与所述轴承内圈固定连接;
设置所述夹持底座上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固定所述轴承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夹持底座上开设有与所述轴承内圈上的螺栓孔相配对的螺栓孔,所述夹持底座与所述轴承内圈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夹持件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
所述第一夹持板开设有用于与所述轴承座的外侧壁配合的开口弧段,所述第一夹持板的开设有开口弧段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轴承座上的螺栓孔相配对的螺栓孔,所述第二夹持板开设有用于与所述轴承座的外侧壁配合的开口弧段,所述第二夹持板的开设有开口弧段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轴承座上的螺栓孔相配对的螺栓孔,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用于与所述轴承座的不同轴向位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减速机;
所述第二圆孔上安装有支板,所述支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驱动减速机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板的两个端面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驱动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减速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轴承内齿圈啮合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圆孔上。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支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减速机与所述支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主要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座翻转装置通过利用夹持机构对轴承座进行夹持固定,利用驱动机构和翻转机构控制夹持机构及其固定的轴承座进行翻转,能够实现轴承座翻转动作的自动化控制,使翻转过程无需多人参与,且使翻转角度易于控制,能够提高轴承座装配效率,降低人工工作量,并保证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轴承座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还示出轴承座;
图2为图1所示的轴承座翻转装置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轴承座翻转装置的正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轴承座翻转装置的左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轴承座翻转装置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
1-底座,11-横向底板,12-竖向撑板,2-回转轴承,31-夹持底座,32-夹持件,321-第一夹持板,322-第二夹持板,4-驱动电机,5-支板,6-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1-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承座翻转装置,该轴承座翻转装置包括:
底座1,底座1包括相互连接的横向底板11和竖向撑板12,竖向撑板12的端面上开设有依次连接且贯穿竖向撑板12的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第一圆孔的内径大于第二圆孔的内径;
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安装在第一圆孔上,翻转机构与夹持机构连接,用于带动夹持机构沿垂直于竖向撑板12端面的方向转动;
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固定轴承座6;
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二圆孔上,且与翻转机构连接,用于控制翻转机构沿垂直于竖向撑板12端面的方向转动。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座翻转装置在使用时,将底座1的横向底板11放置在地面或支撑基础上,利用水平尺等水平度测量装置测量底座1是否放置水平,在确定底座1放置水平后,起吊轴承座6至夹持机构,利用夹持机构固定轴承座6,而后利用驱动机构控制翻转机构转动,带动夹持机构及其上固定的轴承座转动,以使轴承座6的一端面朝上,在轴承座6朝上的一端面进行轴承装配;待装配到位后,利用驱动机构控制翻转机构转动180°,带动夹持机构及其上固定的轴承座转动180°,以使轴承座6的另一端面朝上,在轴承座6朝上的另一端面进行轴承装配;待装配到位后,拆除夹持机构与轴承座6的连接,将轴承座6吊走。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座翻转装置通过利用夹持机构对轴承座6进行夹持固定,利用驱动机构和翻转机构控制夹持机构及其固定的轴承座6进行翻转,能够实现轴承座6翻转动作的自动化控制,使翻转过程无需多人参与,且使翻转角度易于控制,能够提高轴承座装配效率,降低人工工作量,并保证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座1为L型结构,第一圆孔位于竖向撑板12朝向横向底板11的一侧。
通过将底座1设置为上述结构型式,能够提高该轴承座翻转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固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翻转机构包括回转轴承2,回转轴承2安装在第一圆孔上,回转轴承2的轴承外圈与竖向撑板12连接,轴承内圈与夹持机构连接,轴承内齿圈与驱动机构啮合连接。
通过采用回转轴承2与夹持机构连接,带动夹持机构转动,能够保证夹持机构转动过程的稳定性和转动角度的控制精度。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圆孔与第一圆孔相邻的端面上开设有与回转轴承2的轴承外圈上的螺栓孔相配对的螺栓孔,轴承外圈与竖向撑板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螺栓连接方式连接竖向撑板12与轴承外圈,能够便于底座1和回转轴承2的拆装。
进一步地,参见图2-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夹持机构包括:
夹持底座31,夹持底座31与翻转机构固定连接;
设置夹持底座31上的夹持件32,夹持件32用于夹持固定轴承座6。
其中,夹持件32可以采用焊接、螺栓连接或者一体加工方式与夹持底座31相连接。
可选的,当翻转机构包括回转轴承2时,夹持底座31上开设有与回转轴承2的轴承内圈上的螺栓孔相配对的螺栓孔,夹持底座31与轴承内圈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螺栓连接方式连接夹持底座31与轴承内圈,能够便于夹持底座31和回转轴承2的拆装。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示例,夹持件32包括夹持板,夹持板开设有用于与轴承座6的外侧壁配合的开口弧段,夹持板的开设有开口弧段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与轴承座6上的螺栓孔相配对的螺栓孔。
具体地,该示例的夹持件32在用于夹持固定轴承座6时,先将轴承座6的侧壁放置在夹持板的开口弧段上,再通过螺栓连接夹持板上的螺栓孔和轴承座6上的螺栓孔,以将轴承座6固定在夹持板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夹持件32可以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夹持板321和第二夹持板322;第一夹持板321开设有用于与轴承座6的外侧壁配合的开口弧段,第一夹持板321的开设有开口弧段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与轴承座6上的螺栓孔相配对的螺栓孔,第二夹持板322开设有用于与轴承座6的外侧壁配合的开口弧段,第二夹持板322的开设有开口弧段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与轴承座6上的螺栓孔相配对的螺栓孔,第一夹持板321和第二夹持板322用于与轴承座6的不同轴向位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具体地,该示例的夹持件32在用于夹持固定轴承座6时,先将轴承座6的侧壁放置在第一夹持板321的开口弧段和第二夹持板322的开口弧段上,再通过螺栓连接第一夹持板321上的螺栓孔和对应位置的轴承座6上的螺栓孔、以及连接第二夹持板322上的螺栓孔和对应位置的轴承座6上的螺栓孔,以将轴承座6固定在第一夹持板321和第二夹持板322上。
其中,当轴承座6的体积较大、重量较重时,为了保证轴承座6的固定稳定性,采用第一夹持板321和第二夹持板322对轴承座6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参见图1和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4和驱动减速机;第二圆孔上安装有支板5,支板5上开设有通孔,驱动电机4和驱动减速机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板5的两个端面上,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穿过通孔与驱动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驱动减速机的输出端与轴承内齿圈啮合连接。
通过利用驱动电机4和驱动减速机控制翻转机构转动,即回转轴承2转动,能够实现翻转机构转动的自动控制,同时提高翻转机构的转动控制稳定性和转动角度控制精度。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板5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固定连接在第二圆孔上。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驱动电机4和驱动减速机的拆装,驱动电机4与支板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驱动减速机与支板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此外,本文中“前”、“后”、“左”、“右”、“上”、“下”均以附图中表示的放置状态为参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轴承座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包括相互连接的横向底板和竖向撑板,所述竖向撑板的端面上开设有依次连接且贯穿所述竖向撑板的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圆孔的内径;
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圆孔上,所述翻转机构与夹持机构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夹持机构沿垂直于所述竖向撑板端面的方向转动;
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固定轴承座;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二圆孔上,且与所述翻转机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翻转机构沿垂直于所述竖向撑板端面的方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座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L型结构,所述第一圆孔位于所述竖向撑板朝向所述横向底板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座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回转轴承,所述回转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圆孔上,所述回转轴承的轴承外圈与所述竖向撑板连接,轴承内圈与所述夹持机构连接,轴承内齿圈与所述驱动机构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座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孔与所述第一圆孔相邻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轴承外圈上的螺栓孔相配对的螺栓孔,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竖向撑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座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夹持底座,所述夹持底座与所述轴承内圈固定连接;
设置所述夹持底座上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固定所述轴承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座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底座上开设有与所述轴承内圈上的螺栓孔相配对的螺栓孔,所述夹持底座与所述轴承内圈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座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
所述第一夹持板开设有用于与所述轴承座的外侧壁配合的开口弧段,所述第一夹持板的开设有开口弧段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轴承座上的螺栓孔相配对的螺栓孔,所述第二夹持板开设有用于与所述轴承座的外侧壁配合的开口弧段,所述第二夹持板的开设有开口弧段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轴承座上的螺栓孔相配对的螺栓孔,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用于与所述轴承座的不同轴向位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座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减速机;
所述第二圆孔上安装有支板,所述支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驱动减速机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板的两个端面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驱动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减速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轴承内齿圈啮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承座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圆孔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承座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支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减速机与所述支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914625.9U CN217513750U (zh) | 2022-04-20 | 2022-04-20 | 轴承座翻转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914625.9U CN217513750U (zh) | 2022-04-20 | 2022-04-20 | 轴承座翻转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513750U true CN217513750U (zh) | 2022-09-30 |
Family
ID=83372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914625.9U Active CN217513750U (zh) | 2022-04-20 | 2022-04-20 | 轴承座翻转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513750U (zh) |
-
2022
- 2022-04-20 CN CN202220914625.9U patent/CN21751375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71330A (zh) | 一种风机的旋转和翻转夹装装置 | |
KR101338407B1 (ko) | 풍력발전기 블레이드의 이동장치 | |
PT1592882E (pt) | Processo para a montagem de uma pá de rotor de uma instalação de energia eólica sem utilização de uma grua. | |
CN209797280U (zh) | 塔筒翻身装置 | |
CN210683133U (zh) | 一种市政道路用井盖起盖设备 | |
CN217513750U (zh) | 轴承座翻转装置 | |
CN112145359B (zh) | 用于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叶轮拼装工装及叶轮拼装方法 | |
CN209855967U (zh) | 变桨轴承翻身对位安装装置 | |
CN116216496A (zh) | 一种风电用轮毂吊装工具 | |
IE20220101U1 (en) | Assembly tooling for impeller of wind turbine | |
CN216518402U (zh) | 一种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传动链翻转工装 | |
US20180313334A1 (en) | Hoistable platform assembly within a nacelle of a wind turbine | |
CN111749858B (zh) | 用于维修和更换风力涡轮的机头的偏航轴承的系统和方法 | |
CN213864423U (zh) | 一种用于码垛搬运机器人 | |
CN210029833U (zh) |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吊升设备 | |
CN114232696A (zh) | 一种抗浮锚杆安装的辅助装置及抗浮锚杆的安装方法 | |
CN111486058A (zh) | 风机安装方法和安装夹具 | |
CN110695607A (zh) | 一种离心风机叶轮熔渣自动化去除装置 | |
CN112408195A (zh) | 一种可调节重物姿态的动力吊梁 | |
CN221625760U (zh) | 一种涡扇发动机地面检修工装 | |
CN219279329U (zh) | 一种用于电机的起重装置 | |
CN220787780U (zh) | 一种新型模块化安装的盘车工装 | |
CN215924210U (zh) | 吊运工装 | |
CN221140963U (zh) | 一种运用于钢结构的小型塔吊 | |
CN219708935U (zh) | 一种伸缩梁起重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