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09057U - 一种双向进电防辐射电热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进电防辐射电热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09057U
CN217509057U CN202221593993.4U CN202221593993U CN217509057U CN 217509057 U CN217509057 U CN 217509057U CN 202221593993 U CN202221593993 U CN 202221593993U CN 217509057 U CN217509057 U CN 2175090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electric
electric heating
heating
electrod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9399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冠翔
王显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Guanrui Carbon Fib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Guanrui Carbon Fib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Guanrui Carbon Fib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Guanrui Carbon Fib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9399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090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090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090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face Heat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向进电防辐射电热膜,涉及地暖电热膜领域,包括:下封装层;电加热层,电加热层包括基底层,基底层上端设置有发热层,发热层内部均匀等距的设置有若干加热丝,加热丝由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石墨烯纤维和第二石墨烯纤维组成,基底层下端和发热层上端分别设置有下电极层和上电极层,下电极层和上电极层分别与第一石墨烯纤维和第二石墨烯纤维电性连接;上封装层;进电导线,进电导线包括上进电导线和下进电导线,上进电导线和下进电导线分别与上电极层和下电极层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出一种新型的电热膜结构,采用双向进电导线结构,有效的缩短了电热膜铺设安装过程中的方向调整时间,提高了电热膜铺设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双向进电防辐射电热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暖电热膜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双向进电防辐射电热膜。
背景技术
电热膜分为高温、低温电热膜。高温电热膜一般用于电子电器、军事等;低温电热膜是一种通电后能发热的半透明聚酯薄膜,由可导电的特制油墨、金属载流条经加工、热压在绝缘聚酯薄膜间制成。工作时以电热膜为发热体,将热量以辐射的形式送入空间,使人体和物体首先得到温暖,其综合效果优于传统的对流供暖方式。电热膜发展潜力巨大,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趋势,电热膜采暖方式不耗水、不占地、开关自主,节能节材,符合减排低碳的政策导向,发展前景广阔,有专家预言,该技术标准的推出不仅意味着环保经济的电热膜采暖将更快走进千家万户,而且意味着电热膜采暖产业的振兴,意味着采暖行业低碳式发展春天的来临。
现有的电热膜结构通常为单侧进电线结构,在进行铺设安装时,需要按照特定的方向进行铺设,否则难于进行接线,在实际的铺设安装过程中,极为不便,需要进行多次调整,极大的降低了电热膜的铺设安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及一种双向进电防辐射电热膜,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的现有的电热膜结构通常为单侧进电线结构,在进行铺设安装时,需要按照特定的方向进行铺设,否则难于进行接线,在实际的铺设安装过程中,极为不便,需要进行多次调整,极大的降低了电热膜的铺设安装效率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向进电防辐射电热膜,包括:
下封装层;
电加热层,所述电加热层设置于下封装层上端,所述电加热层包括基底层,所述基底层上端设置有发热层,所述发热层内部均匀等距的设置有若干加热丝,所述加热丝由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石墨烯纤维和第二石墨烯纤维组成,所述基底层下端和发热层上端分别设置有下电极层和上电极层,所述下电极层和上电极层分别与第一石墨烯纤维和第二石墨烯纤维电性连接;
上封装层,所述上封装层设置于电加热层上端;
进电导线,所述进电导线包括上进电导线和下进电导线,所述上进电导线和下进电导线分别设置于电热膜不同侧边,所述上进电导线和下进电导线分别与上电极层和下电极层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封装层和上封装层结构相同,且下封装层和上封装层相向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下封装层包括防辐射层,所述防辐射层设置于下封装层内侧,所述防辐射层外侧设置有耐酸蚀层,所述耐酸蚀层外侧设置有疏水层。
优选的,所述防辐射层联苯型聚酰亚胺制成,所述防辐射层内部设置有由金属导线交错铺设而成的防辐射金属网。
优选的,所述耐酸蚀层为BOPP,所述疏水层为含氟硅玻片层。
优选的,所述耐酸蚀层内部开设有内导热孔,所述疏水层内部开设有外导热孔,所述内导热孔和外导热孔交错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提出一种新型的电热膜结构,采用双向进电导线结构,上进电导线和下进电导线分别驱动不同的加热丝进行加热工作,在进行铺设时,可根据实际的铺设方向选择相适应的进电导线进行电热膜接线,极大的提高了电热膜的接线便捷度,有效的缩短了电热膜铺设安装过程中的方向调整时间,提高了电热膜铺设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下封装层;2、电加热层;201、基底层;202、发热层;203、下电极层; 204、上电极层;3、上封装层;4、加热丝;401、第一石墨烯纤维;402、第二石墨烯纤维;5、上进电导线;6、下进电导线;7、防辐射层;8、耐酸蚀层;801、内导热孔;9、疏水层;901、外导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参照图1-3所示,一种双向进电防辐射电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封装层1;
电加热层2,电加热层2设置于下封装层1上端,电加热层2包括基底层201,基底层201上端设置有发热层202,发热层202内部均匀等距的设置有若干加热丝4,加热丝4由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石墨烯纤维401和第二石墨烯纤维402组成,基底层201下端和发热层202上端分别设置有下电极层203和上电极层204,下电极层203和上电极层204分别与第一石墨烯纤维401和第二石墨烯纤维402电性连接;
上封装层3,上封装层3设置于电加热层2上端;
进电导线,进电导线包括上进电导线5和下进电导线6,上进电导线5和下进电导线6分别设置于电热膜不同侧边,本实施例中,上进电导线5和下进电导线6位于电热膜前后侧边,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进电导线5和下进电导线6可位于电热膜相邻侧边,上进电导线5和下进电导线6分别与上电极层204和下电极层203电性连接,采用双向进电导线结构,上进电导线5和下进电导线6分别驱动不同的石墨烯纤维进行加热工作,在进行铺设时,可根据实际的铺设方向选择相适应的上进电导线5或下进电导线6进行电热膜接线,进而驱动加热区中相对应的第一石墨烯纤维401或第二石墨烯纤维402进行电加热,极大的提高了电热膜的接线便捷度。
下封装层1和上封装层3结构相同,且下封装层1和上封装层3相向对称设置,下封装层1包括防辐射层7,防辐射层7设置于下封装层1内侧,防辐射层 7外侧设置有耐酸蚀层8,耐酸蚀层8外侧设置有疏水层9,防辐射层7联苯型聚酰亚胺制成,联苯型聚酰亚胺薄膜对聚酰亚胺进行了改性,提升了其交联性能,使之具备更高的机械强度,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防辐射层7内部设置有由金属导线交错铺设而成的防辐射金属网,金属网可有效的屏蔽加热丝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辐射,耐酸蚀层8为BOPP,BOPP为多层共挤薄膜,由聚丙烯颗粒经共挤形成片材后,再经纵横两个方向的拉伸而制得,抗拉强度高,阻隔性能好,透明度高,可以有效屏蔽外界酸蚀破坏,疏水层9为含氟硅玻片层,含氟硅玻片层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憎水防冰材料,利用该树脂制备的清漆涂层表面水接触角可达120°以上,具有优异的憎水效果,可以避免表面产生水雾,保证界面干燥,耐酸蚀层8内部开设有内导热孔801,疏水层9内部开设有外导热孔901,内导热孔801和外导热孔901交错设置,内导热孔801和外导热孔901可快速的将发热层的热量传导至表层,提高了电热膜的加热速率,同时可将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排出,避免封装层结构内部起泡,影响使用,同时交错设置的内导热孔801和外导热孔901可有效的防止水流入电热膜内部,提高了电热膜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出一种新型的电热膜结构,采用双向进电导线结构,有效的缩短了电热膜铺设安装过程中的方向调整时间,提高了电热膜铺设安装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双向进电防辐射电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封装层(1);电加热层(2),所述电加热层(2)设置于下封装层(1)上端,所述电加热层(2)包括基底层(201),所述基底层(201)上端设置有发热层(202),所述发热层(202)内部均匀等距的设置有若干加热丝(4),所述加热丝(4)由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石墨烯纤维(401)和第二石墨烯纤维(402)组成,所述基底层(201)下端和发热层(202)上端分别设置有下电极层(203)和上电极层(204),所述下电极层(203)和上电极层(204)分别与第一石墨烯纤维(401)和第二石墨烯纤维(402)电性连接;上封装层(3),所述上封装层(3)设置于电加热层(2)上端;进电导线,所述进电导线包括上进电导线(5)和下进电导线(6),所述上进电导线(5)和下进电导线(6)分别设置于电热膜不同侧边,所述上进电导线(5)和下进电导线(6)分别与上电极层(204)和下电极层(203)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向进电防辐射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封装层(1)和上封装层(3)结构相同,且下封装层(1)和上封装层(3)相向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向进电防辐射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封装层(1)包括防辐射层(7),所述防辐射层(7)设置于下封装层(1)内侧,所述防辐射层(7)外侧设置有耐酸蚀层(8),所述耐酸蚀层(8)外侧设置有疏水层(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双向进电防辐射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辐射层(7)联苯型聚酰亚胺制成,所述防辐射层(7)内部设置有由金属导线交错铺设而成的防辐射金属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双向进电防辐射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酸蚀层(8)为BOPP,所述疏水层(9)为含氟硅玻片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双向进电防辐射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酸蚀层(8)内部开设有内导热孔(801),所述疏水层(9)内部开设有外导热孔(901),所述内导热孔(801)和外导热孔(901)交错设置。
CN202221593993.4U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双向进电防辐射电热膜 Active CN2175090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93993.4U CN217509057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双向进电防辐射电热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93993.4U CN217509057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双向进电防辐射电热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09057U true CN217509057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39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93993.4U Active CN217509057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双向进电防辐射电热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090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82059U (zh) 一种智慧能源用碳纤维发热石墨烯导热阻燃防水地热电缆
CN204117644U (zh) 一种环保型自限温碳纤维复合芯加热防水扁圆形电缆
CN208479967U (zh) 安全电热膜及电热板
CN109379793A (zh) 一种高温锅炉用自限温电伴热带
CN21009177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散热电缆
CN217509057U (zh) 一种双向进电防辐射电热膜
CN104159341A (zh) 带有接地层的自限温导电高分子电热膜
CN208572468U (zh) 一种双层碳纤维发热布
CN208386955U (zh) 一种安全电压下的标准碳纤维发热布
CN206079919U (zh) 一种低电压红外发热智能光热毯
CN207409284U (zh) 一种强电线缆
CN218124950U (zh) 一种限温石墨烯柔性电热膜
CN209767852U (zh) 一种石墨烯加热电缆
CN217509055U (zh) 一种新型防水石墨烯电热膜
CN209435456U (zh) Ptc变频自控温电热膜
CN204480760U (zh) 一种智慧能源用合金丝发热石墨烯导热阻燃防水地热电缆
CN208623931U (zh) 一种铠装碳纤维发热线
CN217635860U (zh) 一种防漏电与防电磁辐射石墨烯电热地膜
CN206803304U (zh) 一种石墨烯地暖膜
CN105376882A (zh) 一种高能效高屏蔽地热电缆
CN210274569U (zh) 一种石墨烯电热膜
CN111981558B (zh) 电地暖安全接地的接线方法
CN211296981U (zh) 一种石墨烯加热膜
CN213844840U (zh) 一种高频电流供给电线
CN205961486U (zh) 一种柔性发热线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