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00473U - U型管道式防淹负压收集器 - Google Patents

U型管道式防淹负压收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00473U
CN217500473U CN202221571066.2U CN202221571066U CN217500473U CN 217500473 U CN217500473 U CN 217500473U CN 202221571066 U CN202221571066 U CN 202221571066U CN 217500473 U CN217500473 U CN 2175004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vertical pipe
negative pressure
vertical
stand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7106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健
高世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virosystems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virosystems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virosystems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virosystems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7106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004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004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004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U型管道式防淹负压收集器,壳体由竖管和横管相互连接而成,包括第一竖管、第二竖管和第一横管,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分别位于左右两侧,下端分别与第一横管的左右两端连接,第一竖管的中上部设置进水接口,顶口设定向上延伸的通气管,液位感应管和负压排污管分别穿过第二竖管顶盖上的相应通孔,使液位感应管外接口和负压排污管外接口位于第二竖管顶盖的上方,液位感应管的底口和负压排污管的底口均位于第二竖管内的下部,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上部之间设有连管。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淹功能,且体积小,成本低,适用于河道及其他水体中。

Description

U型管道式防淹负压收集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U型管道式防淹负压收集器。
背景技术
现有负压集排水装置设置集水井汇集来自污水源的污水,集水井内设有液位感应管和负压排污管,污水通过负压排污管流入集水井,当集水井中的液位(污水水位)达到设定高度后,负压阀的控制器依据自来液位感应管的感应信号,开启负压阀,负压阀的进口连接集水井中的负压排污管,出口通过连接管道接入负压管路,开启负压阀后,负压管路依靠负压将集水井中的污水抽出,送入负压站(处理中心)进行处理。
这种集水井要求污水源的重力排污管与之相适应,使得污水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重力排污管流入集水井,对于具有相应条件的新建污水集排水系统,可以同时考虑重力排污管与集水井,使之相互适应。
然而,对于已经建成的重力流排污系统,或者不具有相应条件的场合,则可能无法实现重力排污管和集水井的相互适应。例如,实践中一种常见的情形是沿河堤建的住宅,污水通过重力流管道直接排入河道,原有重力流排污管的出口位于河道的最高水位下方,甚至长期淹没在水中,如果设置常规的集水井并使这种重力流排污管的出口接入集水井,河水将进入集水井内。
由于液位感应管和负压排污都要求集水井上部的空气能够与环境大气自由交互,集水井内的气压为大气压,因此就要求集水井顶部是开放的,因此,现有集水井或类似构造的集水器无法适应于水下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淹负压收集器,且体积小,成本低,能够适应于在河道及其他水体中的安装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U型管道式防淹负压收集器,设有液位感应管、负压排污管及U型管道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由竖管和横管相互连接而成,包括第一竖管、第二竖管和第一横管,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分别位于左右两侧,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管的左右两端连接,所述第一竖管的中上部设置进水接口,顶口设定向上延伸的通气管,所述第一竖管的顶口与所述通气管之间密封,所述第二竖管的顶口设有第二竖管顶盖,封闭住所述第二竖管的顶口,所述液位感应管和负压排污管的顶部分别设有液位感应管外接口和负压排污管外接口,所述液位感应管和所述负压排污管分别穿过所述第二竖管顶盖上的相应通孔,且与相应通孔之间密封,所述液位感应管外接口和负压排污管外接口位于所述第二竖管顶盖的上方,所述液位感应管的底口和所述负压排污管的底口均位于所述第二竖管内的下部,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上部之间设有连管,其连接部位在竖向上位于所述进水接口的上方,所述连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上部,其管孔与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管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竖管的顶口上设有第一竖管顶盖,将第一竖管的顶口封闭住,所述第一竖管顶盖上设有通气管接口,所述通气管连接在所述通气管接口上。
优选的,所述通气管为硬管或软管。
优选的,所述通气管为细管。
优选的,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下端分别通过相应的T形三通与所述第一横管的相应端连接,所述T形三通水平设置,水平向上的外端口上设有三通端盖,将该端口封堵住。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管上设有竖向向下或水平的检查/维修口,所述检查/维修口上设有检查/维修口盖,将检查/维修口封堵住。
优选的,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管径相同且等高。
优选的,所述连管为细软管,两端设有软管接头,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各自的软管接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竖管内设有水平过滤件,所述水平过滤件为水平滤网,所述水平滤网在竖向上位于进水接口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滤网上设有向上延伸的把手,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下端支承在收集器箱体内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壳体采用密封设计,且通过通气管实现与大气的连通,维持壳体内上限水位上方的大气压和实现空气流通,由此保证了液位感应管和负压排污管能够正常工作;由于壳体采用管道结构,结构简洁,且可以采用标准管件通过常规制备工艺和设备加工制造,无需设置专用模具,有助于实现各件的通用性和可替换性,不仅降低了加工成本,而且还方便维护。
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淹功能,可用于水下和河道、沟渠等水体的涨落带,亦可用于不被水淹的其他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滤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管道式防淹负压收集器设有液位感应管、负压排污管及U型管道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由竖管和横管相互连接而成,包括第一竖管10、第二竖管20和第一横管30,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分别位于左右两侧,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管的左右两端连接,第一竖管、第一横管和第二竖管的管孔依此连通,形成基本上呈U型的管道结构,所述第一竖管的中上部设置进水接口(管口)16,顶口设定向上延伸的通气管50,所述第一竖管的顶口与所述通气管之间密封,所述第二竖管的顶口设有第二竖管顶盖21,封闭住所述第二竖管的顶口,所述液位感应管和负压排污管的顶部分别设有液位感应管外接口61和负压排污管外接口71,所述液位感应管和所述负压排污管分别穿过所述第二竖管顶盖上的相应通孔,且与相应通孔之间密封,所述液位感应管外接口和负压排污管外接口位于所述第二竖管顶盖的上方,露在所述第二竖管顶盖的外面,可分别连接液位感应连接管和负压排污连接管,所述液位感应管的底口(下端口)和所述负压排污管的底口均位于所述第二竖管内的下部,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上部之间设有连管40,所述连管可以横向设置,其在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上的连接部位在竖向上位于所述进水接口的上方,由此连通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控制水位上限上方的空气空间,所述连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上部,其管孔与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管孔连通。
通常,所述液位感应管的底口高度优选高于所述负压排污管的底口高度。
所述第二竖管顶盖与所述第二竖管的顶口之间的连接方式优选为可拆卸连接,例如,螺纹连接,可以通过设置密封圈等任意适宜的方式实现所述第二竖管顶盖与所述第二竖管的顶口之间的密封。
所述第一竖管的顶口(上端口)上设有第一竖管顶盖11,将第一竖管的顶口封闭住,所述第一竖管顶盖上设有通气管接口15,所述通气管连接在所述通气管接口上。
所述第一竖管顶盖与所述第一竖管的顶口之间的连接方式优选为可拆卸连接,例如,螺纹连接,可以通过设置密封圈等任意适宜的方式实现所述第一竖管顶盖与所述第一竖管的顶口之间的密封。
所述通气管可以为硬管或着为软管。采用软管时,可以依据实际条件进行通气管在现场的布设。
通常,所述通气管可以为细管,其管径明显小于第一竖管的管径,以减小体积和成本,并有助于美观。
根据实际需要,所述通气管接口上可以设有或者不设有通气管阀门。
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管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任意适宜的现有管道连接技术。例如,切口对接后密封焊接或粘结,或者通过连接管件(三通、弯头等)连接。
所述连管的两端与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上部的连接方式亦可以采用任意适宜的现有管道连接技术,例如,切口对接后密封焊接或粘结,或者通过连接管件连接。
例如,所述第一竖管、第二竖管和第一横管的管径相同,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下端口切成(为)45°的斜口,所述第一横管两端分别切成(为)与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下端口配合的45°斜口,相应的斜口对合后连续密封焊接或粘结,由此实现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下端与第一横管相应端的连接(参见图3和图4)。
又如,所述第一竖管、第二竖管和第一横管的管径相同,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下端口切成或呈90°的楔形,所述第一横管靠近两端的上侧管壁上切出或设有与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下端口配合的90°的楔形口,相应的楔形和楔形口对合后连续密封焊接或粘结,由此实现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下端与第一横管相应端的连接(参见图2)。
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下端可以分别通过相应的T形三通(或称三通接头,或三通管件)18、28与所述第一横管的相应端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管的连接,所述T形三通水平设置(主管/直管呈水平状,旁路管/侧管竖向向上),水平向上的外端口(不连接横管和竖管)上设有三通端盖39,将该端口封堵住,该端口同时构成检查/维修口,将相应的端盖打开,就可以进行内部检测和清理等(参见图1)。
所述T形三通水平向上的外端口与相应的所述三通端盖之间的连接方式优选为可拆卸连接,例如,螺纹连接,可以通过设置密封圈等任意适宜的方式实现所述T形三通水平向上的外端口与相应的所述三通端盖之间的密封。
所述第一横管上可以设有竖向向下或水平的检查/维修口,例如,竖向向下检查/维修口38和水平的检查/维修口37,所述检查/维修口上可以设有检查/维修口盖,将检查/维修口封堵住,需要时将检查/维修口盖打开,就可以进行内部检测和清理等。
所述检查/维修口与相应的检查/维修口盖之间的连接方式优选为可拆卸连接,例如,螺纹连接,可以通过设置密封圈等任意适宜的方式实现所述检查/维修口与相应的检查/维修口盖之间的密封。
第一横管上的检查/维修口可以设置在第一横管的侧壁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横管的端部的封闭结构上,例如,连接在第一横管的端部的第一竖管或第二竖管的下端管壁上。
通常,为制作上的便利,所述第一竖管、第二竖管和第一横管的管径相同,可以采用同一规格的管件。
所述第一竖管、第二竖管和第一横管的管径也可以不同或不完全相同,以适宜相应场合的需要。
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管径通常可以相同且等高(竖向尺寸相等)。
可以依据污水污泥沉积特性选择适宜的第一横管,例如,所述第一横管的管径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管径。
所述连管可以为细管(管径明显小于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管径),也可以为管径与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管径相仿的粗管。
例如,所述连管为细软管,两端设有软管接头(例如,设有内螺纹的软管卡套接头),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例如,焊接或粘结)各自的软管接口(例如,与相应卡套接头配套的外螺纹短管),这种连管可以现场连接或更换。
所述第一竖管内设有水平过滤件(例如,滤网,格珊,或孔板等,当采用柔性滤网时,可以设置硬质框架)90,所述水平过滤件为水平滤网,所述水平滤网在竖向上位于进水接口的下方,以便对从进水接口流入的水进行过滤。
所述滤网上设有向上延伸的把手93,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支架98,所述支架的下端支承在收集器箱体内的底部,所述把手的顶部可略低于所述第一竖管的顶口,以方便取放。需要时可以打开可拆卸的第一竖管顶盖,手持把手将滤网提出来(参见图5)。
可以依据实际需要设置壳体的安装或支承结构。例如,在第一横管的下面设置托架81,在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中部设置将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夹持和固定在其中的夹板82,将托架和夹板通过固定安装在河道或沟渠的岸墙等立面硬质结构上,和/或,通过适宜的下支架83固定安装在河底、沟底等平面硬质结构上。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各优选和可选的技术手段,除特别说明外及一个优选或可选技术手段为另一技术手段的进一步限定外,均可以任意组合,形成若干不同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U型管道式防淹负压收集器,其特征在于设有液位感应管、负压排污管及U型管道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由竖管和横管相互连接而成,包括第一竖管、第二竖管和第一横管,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分别位于左右两侧,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管的左右两端连接,所述第一竖管的中上部设置进水接口,顶口设定向上延伸的通气管,所述第一竖管的顶口与所述通气管之间密封,所述第二竖管的顶口设有第二竖管顶盖,封闭住所述第二竖管的顶口,所述液位感应管和负压排污管的顶部分别设有液位感应管外接口和负压排污管外接口,所述液位感应管和所述负压排污管分别穿过所述第二竖管顶盖上的相应通孔,且与相应通孔之间密封,所述液位感应管外接口和负压排污管外接口位于所述第二竖管顶盖的上方,所述液位感应管的底口和所述负压排污管的底口均位于所述第二竖管内的下部,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上部之间设有连管,其连接部位在竖向上位于所述进水接口的上方,所述连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上部,其管孔与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管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管道式防淹负压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管的顶口上设有第一竖管顶盖,将第一竖管的顶口封闭住,所述第一竖管顶盖上设有通气管接口,所述通气管连接在所述通气管接口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管道式防淹负压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为硬管或软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管道式防淹负压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为细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管道式防淹负压收集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下端分别通过相应的T形三通与所述第一横管的相应端连接,所述T形三通水平设置,水平向上的外端口上设有三通端盖,将该端口封堵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管道式防淹负压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管上设有竖向向下或水平的检查/维修口,所述检查/维修口上设有检查/维修口盖,将检查/维修口封堵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管道式防淹负压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管径相同且等高。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管道式防淹负压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管为细软管,两端设有软管接头,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各自的软管接口。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U型管道式防淹负压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管内设有水平过滤件,所述水平过滤件为水平滤网,所述水平滤网在竖向上位于进水接口的下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U型管道式防淹负压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滤网上设有向上延伸的把手,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下端支承在收集器箱体内的底部。
CN202221571066.2U 2022-06-22 2022-06-22 U型管道式防淹负压收集器 Active CN2175004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71066.2U CN217500473U (zh) 2022-06-22 2022-06-22 U型管道式防淹负压收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71066.2U CN217500473U (zh) 2022-06-22 2022-06-22 U型管道式防淹负压收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00473U true CN217500473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39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71066.2U Active CN217500473U (zh) 2022-06-22 2022-06-22 U型管道式防淹负压收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004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46420A (zh) 管道过滤器
CN206607665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新型地漏装置
CN217500473U (zh) U型管道式防淹负压收集器
CN201366266Y (zh) 自清洗过滤器
CN204121863U (zh) 自冲式y型过滤装置
CN217419915U (zh) 防淹负压集水器及分体式防淹负压集排水装置
CN209243859U (zh) 一种污水收集装置
CN217460861U (zh) 箱式防淹负压收集器
CN211849778U (zh) 一种雨水立管雨污分流装置
CN212561790U (zh) 城市排水管网雨污分流装置
CN209523273U (zh) 一种综合临时排水管道系统
CN209872650U (zh) 一种除污排气装置
CN206859319U (zh) 一种新型水箱吸水结构
CN218392468U (zh) 一种用于城市排水管排水口过滤罩
CN207727674U (zh) 一种储水装置
CN205962398U (zh) 一种水族箱过滤器使用的水流控制设备
CN206157694U (zh) 水利工程用管道结构
CN219343423U (zh) 河道污水处理输送用真空井
CN211513947U (zh) 一种废气收集装置
CN214019510U (zh) 一种焊接型y型过滤器
CN215086032U (zh) 一种具有防堵排水功能的气水分离器
CN214360315U (zh) 一种进水井装置
CN220142680U (zh) 一种气提式排泥砂装置
CN214327299U (zh) 一种气提装置
CN219072249U (zh) 一种改进的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