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8738U - 改进的单向活瓣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改进的单向活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88738U
CN217488738U CN202123059087.4U CN202123059087U CN217488738U CN 217488738 U CN217488738 U CN 217488738U CN 202123059087 U CN202123059087 U CN 202123059087U CN 217488738 U CN217488738 U CN 217488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phragm
floating
improved
support body
way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5908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茂强
关玉
徐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Kunbo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Kunb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Kunbo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Kunb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5908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88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88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887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改进的单向活瓣装置,包括支撑体以及覆着于所述支撑体的隔膜,所述隔膜相对于所述支撑体具有活动配合以控制气道开放程度的游离缘,所述支撑体包括多根支撑杆,所有支撑杆的一端汇聚、另一端辐射分布且朝近端侧倾斜,所述支撑体整体上为可形变的网罩结构,所述网罩结构朝向近端侧扩口开放;所述游离缘开设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的近端侧开放,所述隔膜上还连接有设置在所述排气槽附近的浮动片,所述浮动片运动过程中能够封闭或开放所述排气槽。游离缘向径向内侧形变时在排气槽的作用下不会受到游离缘周向牵引力的影响,游离缘活动更加灵敏,隔膜与气道内壁的间隙更大,通过浮动片保证对气道封堵效果的前提下,更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

Description

改进的单向活瓣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的单向活瓣装置。
背景技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世界上发病率高,病死率位居第三位的不可治愈的疾病。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和外科肺减容手术(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LVRS)。2017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指南)更新推荐内镜下肺减容术(endoscopic lung volume re-duction,ELVR)可选择性适用于重度COPD患者,比LVRS更安全,尤其适用于不适合LVRS的人群。
单向阀活瓣置入术是近年来报道最多的ELVR的方法,是通过ELVR向严重病变的肺叶支气管气道(以下均简称为气道)内置入单向阀活瓣,阻塞气体进入治疗的肺叶,但允许阻塞肺叶内的空气呼出,促进肺气肿组织萎陷,是无明显侧通气重度COPD患者的首选ELVR方案。由于药物治疗价格高昂、效果差,而肺减容手术风险高,对人体伤害大、死亡率高,因此单向阀活瓣置入术受到广泛认可。现有的单向阀活瓣主要包括鸭嘴式支气管瓣EBV(Pulmonx)和伞状支气管内瓣IBV(Olympus)。单向阀活瓣相较于传统手术及药物治疗的成本更低,并且进行的手术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小,手术简单、创口小、风险低。但由于支气管的气道环境复杂,以致于现有的两种单向活瓣产品在不同的气道结构下的作用效果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单向活瓣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改进的单向活瓣装置,包括支撑体以及覆着于所述支撑体的隔膜,所述隔膜相对于所述支撑体具有活动配合以控制气道开放程度的游离缘,所述支撑体包括多根支撑杆,所有支撑杆的一端汇聚、另一端辐射分布且朝近端侧倾斜,所述支撑体整体上为可形变的网罩结构,所述网罩结构朝向近端侧扩口开放;
所述游离缘开设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的近端侧开放,所述隔膜上还连接有设置在所述排气槽附近的浮动片,所述浮动片运动过程中能够封闭或开放所述排气槽。
游离缘向径向内侧形变时在排气槽的作用下不会受到游离缘周向牵引力的影响,游离缘活动更加灵敏、形变量更大,隔膜与气道内壁的间隙更大,在通过浮动片保证对气道封堵效果的前提下,更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可选的,所述单向活瓣装置还包括:
第一连接件,处在所述网罩结构的中心部位,所有支撑杆的一端汇聚固定至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带有用于与介入输送系统相配合的适配结构;
锚定件,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且处在所述支撑体的远端侧。
连接件的设置便于同输送系统或辅助部件的配合连接,也为适应不同的释放方式提供硬件基础;锚定件完成单向活瓣装置与气道的相对固定。
可选的,所有支撑杆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采用分体固定或一体结构,所述适配结构为挂钩、连接孔、或膨大头。
所述适配结构实现介入输送系统之间的彼此限位,且能够在需要时彼此解脱,实现对单向活瓣装置的输送、释放或回收。
可选的,所述单向活瓣装置具有介入输送的装载状态、回收的压缩状态以及工作时的释放状态;
释放状态下,所述网罩结构的扩口边缘处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近端侧。
装载状态下,各支撑条径向向内聚拢,第一连接件处在网罩结构所包拢的区域内,即并没有延伸出网罩结构的近端侧,可避免单向活瓣装置整体长度的增加,在介入调弯过程中确保足够的顺应性。
可选的,所述支撑杆在邻近所述网罩结构的中心部位处带有远端侧延伸的迂回部。
通过迂回部的设置可在空间上避让第一连接件,优化支撑杆的延伸趋势。
可选的,装载状态下,所述迂回部保持折叠。
进一步降低了单向活瓣装置的轴向长度,使其适用的气道范围更广。
可选的,所述游离缘越过所述网罩结构的扩口边缘,越过部分构成沿支撑体周向连续分布的游离带。
游离缘受到支撑体的结构影响减弱,具有更大的活动余量,开闭更加灵敏。
可选的,所述游离带的宽度为1.5mm~4mm。
可选的,所述游离带在各支撑杆的端头部位等宽。
可选的,所述游离带的厚度由远端向近端逐渐减小。
可选的,所述排气槽为直线延伸的狭缝或由近端侧至远端侧逐渐收窄。
逐渐收窄相较于狭缝延伸能够获得更大的避让间隙,更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
可选的,所述浮动片为条状且沿网罩结构的母线延伸,沿所述浮动片的长度方向,所述浮动片与排气槽位置匹配的区域为工作段,所述工作段在邻近浮动片近端侧的区域逐渐变薄。
可以使浮动片摆动开启时更加灵敏。
可选的,沿所述浮动片的长度方向,所述工作段由自身的中部区域起逐渐向浮动片近端侧变薄。
进一步了增强封堵效果和开闭的灵敏度。
可选的,所述浮动片与所述隔膜的固定位置仅处在相应排气槽的远端侧;
所述浮动片与所述隔膜两者的近端边缘对齐。
所述浮动片固定位置的选取可允许浮动片完全开放排气槽,另外与隔膜近端边缘对齐可避免因浮动片过短无法完全封闭排气槽,或者因浮动片过长下垂而影响气密性。
本申请可回收的单向活瓣装置通过结构改进,改善了气道控制效果,也兼顾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单向活瓣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图1所示单向活瓣装置中隔膜和浮动片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2b为图2a中近端侧观测的结构示意图;
图2c为图2a中远端侧观测的结构示意图;
图3a~3c为图1中所示单向活瓣装置省略隔膜后不同角度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单向活瓣装置中锚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单向活瓣装置在装载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单向活瓣装置在压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气道;110、牵引件;111、回收拉环;120、支撑管;121、固定槽;130、回收套管;
300、单向活瓣装置;301、近端;302、远端;
310、第一连接件;311、回收挂钩;
320、支撑体;321、支撑杆;322、圆饼;323、迂回部;
330、隔膜;331、游离缘;332、游离带;333、排气槽;334、点;
340、浮动片;341、固定端;342、活动端;
400、锚定件;410、锚杆;411、主锚刺;412、辅锚刺;413、内连接环;
420、锚杆;421、作用面;422、凸起;423、连接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次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单元的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
现有技术中的鸭嘴式支气管瓣EBV是由支撑网和位于支撑网中间位置的两片瓣膜构成的。在置于气道中时,其通过两片瓣膜的运动实现单向通气、阻塞气体进入待治疗的肺叶。实现单向通气的方式具体为:在呼气时两片瓣膜打开,在吸气时两片瓣膜闭合。但两片瓣膜处于支撑网的中间位置,因此不利于支气管排出分泌物。另有伞状支气管内瓣IBV包括覆盖一层隔膜的伞状支撑架、以及用于形成对气道封堵的隔膜。为了便于介入和回收,伞状支撑架的中间延伸出用于回收的连接部,并且该连接部的轴向长度会超过伞状支撑架。连接部牵动整个伞状支气管内瓣,不易于回收。不仅如此,支气管在介入伞状支气管内瓣IBV时排出分泌物的效果不够好。在排出分泌物时,隔膜朝径向内侧形变、隔膜与气道内壁出现避让分泌物的避让间隙。但由于隔膜朝径向内侧形变时整体姿态受限于伞状支撑架,因此避让间隙不够大,影响了分泌物的排出,不利于病灶组织的恢复。
参见图1和图2a,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改进的单向活瓣装置300,包括支撑体320以及覆着于支撑体320的隔膜330,隔膜330相对于支撑体320具有活动配合以控制气道开放程度的游离缘331,支撑体320整体上为可形变的网罩结构,网罩结构朝向近端侧扩口开放;游离缘331开设有排气槽333,排气槽333的近端侧开放,隔膜330上还连接有设置在排气槽333附近的浮动片340,浮动片340运动过程中能够封闭或开放排气槽333。
单向活瓣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件310和锚定件400,第一连接件310辅助完成单向活瓣装置的介入输送和回收,锚定件400固定于第一连接件310且处在支撑体320的远端侧,实现单向活瓣装置与气道内壁的相对固定。
本申请各实施例中,支撑体320、隔膜330以及锚定件400在没有特殊说明的前提下,所表述的结构特点均默认为处于释放状态。可形变是指单向活瓣装置在介入输送或回收时,能够被压缩收纳于介入输送系统之中。本申请各实施例中所述的近端301或近端侧是指在介入时相对靠近或朝向手术操作者的一端或一侧,远端302或远端侧是指在介入时相对远离或背向手术操作者的一端或一侧。支撑体320近端侧的径向尺寸大于远端侧的径向尺寸,且径向尺寸逐渐变化。网罩结构自身带有较多的镂空区域,能够适应径向的缩放,可采用编织或切割的方式形成,从整体上看网罩结构的半开放的,即支撑体320在整体朝向近端侧开放。
本实施例中的隔膜330为软质材料,隔膜330包覆在支撑体320的网罩结构上,锚定件400锚定于气道100内壁,实现单向活瓣装置的固定。游离缘331位于隔膜的周缘,游离缘331控制气道100开放程度的方式为:吸气时气体从近端301流向远端302,隔膜330向径向外侧受力,使得游离缘331更贴近气道100的内壁,形成阻挡,气体无法继续进入;呼气时气体由远端302流向近端301,内部气体及分泌物使游离缘331向径向内侧受力形变,隔膜330与气道100内壁形成避让间隙,使内部气体和分泌物可以从隔膜330与气道100内壁的间隙排出,从而实现单向通气功能。隔膜330覆着在支撑体320靠近远端侧的部分,游离缘331越过网罩结构的扩口边缘,越过部分构成且沿支撑体320周向连续分布的游离带332。
网罩结构自身是带镂空区的网格结构,或多根辐射分布的杆件,其扩口边缘相应的为网格最近端侧边或杆件的近端端头,游离带332为环状带。沿支撑体轴向,游离带332的宽度为L为2mm左右,例如1.5mm~4mm。
本实施例中,在吸气或呼气时,游离缘331受到来自于支撑体320的影响更小,具有更大的活动余量,游离缘331的开闭更加灵敏。网罩结构在扩口边缘处的外径小于锚定件的外接圆直径,所在位置的气道形状近似为圆筒时,锚定件与气道内壁支撑定位后,网罩结构在扩口边缘与气道内壁之间的抵靠作用力会略有减小,这样为游离带332的浮动提供了必要的空间。
为了进一步保证游离带332运动的灵敏,游离带332的厚度可以从网罩结构的扩口边缘朝近端侧逐渐减小。游离带332在不考虑气道挤压以及重力作用下具有自由状态,也可以理解为加工时预期的初始形状,自由状态下,游离带332相对于所邻近的支撑体部位具有更为明显的外扩趋势。
进一步地,由于游离缘331开设有排气槽333:吸气时排气槽333被浮动片340封闭,不会影响隔膜330对气道100的封堵作用;呼气时浮动片340使排气槽333开放,游离缘331向径向内侧形变不会受到游离缘331周向牵引力的影响,游离缘331的活动更加灵敏、形变量更大,隔膜330与气道100内壁的间隙更大,更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单向活瓣装置在植入肺部后可以稳定的实现病灶区域的单向通气,通过阻止外部空气进入的同时将内部的废气排出的方式达到减小受损部位肺容量的效果,改善受损部位过度膨胀带来的损伤,达到减小肺容量,抑制肺过度膨胀的目的,使得呼吸机能得到改善。可以理解,由于排气槽333使得内部气体或分泌物更容易排出,因此本实施例中的隔膜330和常规的现有技术相比,允许采用更厚的厚度。
参见图1和图2a,排气槽333沿支撑体320的母线方向延伸;在支撑体320轴向上,排气槽333的长度D1为支撑体320长度的25%~65%,例如可以是30%。进一步地,排气槽333为直线延伸的狭缝或由近端侧至远端侧逐渐收窄。
支撑体320在空间整体呈现为带有母线和轴线的旋转体,其轴线大体与近端301和远端302的连线重合,排气槽333开设在隔膜330的近端侧、并朝向隔膜330的远端侧延伸、直至达到长度D1。浮动片340为条状且沿网罩结构的母线延伸,沿浮动片340的长度方向,浮动片340与排气槽333位置匹配的区域为工作段,该工作段在邻近浮动片340近端侧的区域逐渐变薄。进一步地,沿浮动片340的长度方向,工作段由自身的中部区域起逐渐向浮动片340近端侧变薄。进一步增强封堵效果和开闭的灵敏度。
参见图1和图2a,浮动片340与隔膜330的固定位置处在相应排气槽333的远端侧。具体地,浮动片340包括固定端341和活动端342,固定端341和活动端342即处于长度方向的两端,工作段即浮动片340上邻近固定端341的部分。浮动片340整体处于隔膜330的径向内侧,固定端341与隔膜330相对固定,活动端342随人体吸气而贴合并封闭隔膜330,随人体呼气而远离隔膜330、出现避让间隙。固定端341的固定方式例如可以是通过粘胶与隔膜330内侧相粘接。进一步地,浮动片340与隔膜330两者的近端边缘对齐,浮动片340不超出隔膜330的近端侧。轴向上浮动片340的长度大于排气槽333的长度D1,以保证浮动片340与隔膜330固定的稳固性。
在支撑体轴向上,排气槽333的远端侧位于隔膜330的中部区域。具体而言,隔膜330在支撑体轴线上的投影线段的长度为D2,投影线段的中点为点334。排气槽333的远端侧与点334的轴向位置接近,例如距离小于等于D2的15%。
就排气槽的数量而言,在支撑体320周向上,游离缘331在任意相邻两支撑杆321之间的位置均开设有一个排气槽333。排气槽333开设有多个,多个排气槽333整体在空间上具有对称性。进一步地,排气槽333的数量为支撑杆321数量的一半或与支撑杆321相同。可以理解,周向上设置多个排气槽333时,可避免或减少周向的死角区域。
参见图3a,支撑体320包括多根支撑杆321,所有支撑杆的一端汇聚至网罩结构的中心部位,另一端辐射向外分布且朝近端侧倾斜。例如支撑杆321的一端位于中心部位,另一端从整体延伸趋势上看辐射向外分布且朝近端侧倾斜。各支撑杆的延伸路径为光滑曲线,支撑杆的数量为4~10根,例如支撑杆数量为6根或8根。支撑杆保证支撑体320的整体形态、以及隔膜330与气道100内壁的紧密贴合。从材质来看,支撑杆为弹性记忆金属材料。
进一步地,将支撑杆的近端定义为末端,支撑杆的末端为圆头结构,各支撑杆的末端共同构成支撑体320网罩结构的边缘。可以理解,该圆头结构可增大支撑杆321和隔膜330的固定面积。具体地,圆头结构并不要求为标准的圆形或者球形,仅指圆头结构的近端侧大致沿弧线延伸,避免对隔膜330造成损伤,圆头结构的实际形状例如可以是图中所示的圆饼322。
参见图3a,改进的单向活瓣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件310,第一连接件310处在网罩结构的中心部位,所有支撑杆的一端汇聚固定至第一连接件310,第一连接件310带有用于与介入输送系统相配合的适配结构。
进一步地,所有支撑杆与第一连接件310采用分体固定或一体结构,适配结构为挂钩、连接孔、或膨大头。例如,第一连接件310为空心的圆管,第一连接件310上的适配结构采用回收挂钩311。
支撑杆321在邻近网罩结构的中心部位处带有向远端侧延伸的迂回部323。支撑杆321从中心部位先向远端302延伸,经过近似弧形的圆滑转折后,再向近端301延伸,转折部位即迂回部323。迂回部323在转折过程中径向向外扩展。
参见图3a,锚定件400包括辐射分布的多根锚杆410,各锚杆的一端汇聚固定至第三连接件,另一端在支撑体径向上向外伸展且末端带有分叉的多股锚刺;锚定件400辐射分布的中心为与第一连接件相对固定的锚杆410一端,分叉的多股锚刺作用于气道100内壁以实现锚定件400的定位。例如,任一锚杆410均带有主锚刺411和辅锚刺412。主锚刺411垂直于支撑体320的轴线刺入气道100内壁、用于整体定位;辅锚刺412抵住气道100内壁防止刺入过深发生侧翻。具体地,主锚刺411的伸展方向垂直于支撑体320所处的气道100内壁的一段;辅锚刺412的伸展方向垂直于主锚刺411。
参见图3a,第三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310为一体结构或嵌套固定。例如第三连接件采用内连接环413,内连接环413嵌套固定于第一连接件310、或与第一连接件310焊接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4,锚定件400包括辐射分布的多根锚杆420,各锚杆420在支撑体320径向上向外伸展且具有与气道100内壁相配合的作用面421,作用面421上带有外凸的增摩部件。各锚杆整体上在空间上存在轴线、且呈轴对称,数量为4~8根,例如可以是6根。作用面421与气道100内壁相配合是指作用面421与气道100内壁保持接触。增摩部件固定设置在作用面421上,径向外凸以实现作用面421与气道100的摩擦固定。相较于锚刺固定的方式,本实施例在保证固定效果以及降低侧翻风险的前提下,避免了对气道100的损伤,减小气道100发生炎症的可能性。增摩部件例如可以是依次排布的多个凸起422,各凸起为球冠状、且尽量外凸以便于定位。排布方式例如可以是直线排布、三角形排布或阵列排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体320与锚定件400之间可形变、或采用柔性连接。例如第一连接件310和内连接环413通过记忆金属丝、或海波管连接固定,允许支撑体320的轴线与锚定件400的轴线相对形成角度,整体姿态自适应,使其适用的气道100范围更广。具体而言,当单向活瓣长度较长时,在弯曲的气道中封堵效果不佳。相对于锚定件400与支撑体320相对固定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可以适应复杂的气道100结构,能够实现弯曲气道的封堵,进一步增强灵活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4,各锚杆卷曲为闭环结构。如图所示,各锚杆的一部分为连接臂423,连接臂423的一端与内连接环41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作用面421的反面(相对于作用面421接触气道100内壁的反面)固定连接,使得各锚杆卷曲为闭环结构,提升了稳定性,并且进一步保证增摩部件的作用效果。
为揭示单向活瓣装置的介入输送及回收过程,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3a、图5、和图6,单向活瓣装置具有工作时的释放状态、介入输送的装载状态以及回收时的压缩状态。
参见图6,回收挂钩311的开口角度朝支撑体320的远端方向倾斜,第一连接件310侧壁进行切割,其头部位置整体形成回收挂钩311。介入输送系统可以包括牵引件110,该牵引件的远端带有一回收拉环111,回收拉环111作用于回收挂钩311以实现介入输送系统对单向活瓣装置的回撤。介入输送系统还包括支撑管120,支撑管120活动的套设在牵引件110外部,支撑管120的远端开设有固定槽121,固定槽121与回收拉环111相卡合。支撑管120向远端方向抵住第一连接件310,支撑管120一方面可限制回收拉环111的径向位置以保持回收拉环111与第一连接件310的稳定连接,另外还可以提供必要的轴向推动力。通过回收套管130、支撑管120与回收拉环111的相互配合实现对单向活瓣装置的操作。
装载状态下,网罩结构的扩口边缘径向向内聚拢于回收套管130内,迂回部323保持折叠。
介入输送时,将牵引件110、支撑管120、回收套管130、连同装载状态下的单向活瓣装置输送至指定位置,将单向活瓣装置经由回收套管130的远端端口释放出来,锚定件400以及网罩结构在解除回收套管130的束缚后均恢复为释放状态,锚定件400与气道100相对固定,网罩结构与隔膜330共同形成对气道100的封堵。释放完成后,解除支撑管120对回收拉环111径向位置的限制,回收拉环111向远端移动,从回收挂钩311处退出。
需要回收时,通过单向活瓣装置与回收套管130的相对运动,支撑体320和锚定件400依次被收纳进回收套管130。回收套管130的边缘作用于迂回部323圆滑转折的内侧,迂回部323进一步引导各支撑杆捋直。单向活瓣装置被收纳进入回收套管130,迂回部323保持捋直。如图6所示,压缩状态下,锚杆410收束,图中支撑杆321收束、围拢在锚杆410外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改进的单向活瓣装置,包括支撑体以及覆着于所述支撑体的隔膜,所述隔膜相对于所述支撑体具有活动配合以控制气道开放程度的游离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包括多根支撑杆,所有支撑杆的一端汇聚、另一端辐射分布且朝近端侧倾斜,所述支撑体整体上为可形变的网罩结构,所述网罩结构朝向近端侧扩口开放;
所述游离缘开设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的近端侧开放,所述隔膜上还连接有设置在所述排气槽附近的浮动片,所述浮动片运动过程中能够封闭或开放所述排气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单向活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活瓣装置还包括:
第一连接件,处在所述网罩结构的中心部位,所有支撑杆的一端汇聚固定至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带有用于与介入输送系统相配合的适配结构;
锚定件,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且处在所述支撑体的远端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单向活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支撑杆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采用分体固定或一体结构,所述适配结构为挂钩、连接孔、或膨大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单向活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活瓣装置具有介入输送的装载状态、回收的压缩状态以及工作时的释放状态;
释放状态下,所述网罩结构的扩口边缘处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近端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单向活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在邻近所述网罩结构的中心部位处带有远端侧延伸的迂回部;
装载状态下,所述迂回部保持折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单向活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游离缘越过所述网罩结构的扩口边缘,越过部分构成沿支撑体周向连续分布的游离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单向活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槽为直线延伸的狭缝或由近端侧至远端侧逐渐收窄。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单向活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片为条状且沿网罩结构的母线延伸,沿所述浮动片的长度方向,所述浮动片与排气槽位置匹配的区域为工作段,所述工作段在邻近浮动片近端侧的区域逐渐变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进的单向活瓣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浮动片的长度方向,所述工作段由自身的中部区域起逐渐向浮动片近端侧变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改进的单向活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片与所述隔膜的固定位置仅处在相应排气槽的远端侧;
所述浮动片与所述隔膜两者的近端边缘对齐。
CN202123059087.4U 2021-12-07 2021-12-07 改进的单向活瓣装置 Active CN217488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9087.4U CN217488738U (zh) 2021-12-07 2021-12-07 改进的单向活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9087.4U CN217488738U (zh) 2021-12-07 2021-12-07 改进的单向活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8738U true CN217488738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36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59087.4U Active CN217488738U (zh) 2021-12-07 2021-12-07 改进的单向活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887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57692B2 (en) Removable lung reductio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US7393363B2 (en) Lung assist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use
US8926647B2 (en) Removable anchored lung volume reduc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US7842061B2 (en) Methods of achieving lung volume reduction with removable anchored devices
AU2003225044B2 (en) Removable anchored lung volume reduc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CN113924050B (zh) 用植入式瓣膜治疗肺部疾病的方法和装置
CN114376644A (zh) 用于气道内的单向活瓣装置
CN217488738U (zh) 改进的单向活瓣装置
CN114271891A (zh) 改进的单向活瓣装置
CN217488740U (zh) 用于气道内的单向活瓣装置
CN110742667B (zh) 运用可植入瓣膜治疗肺功能障碍的方法和装置
CN217488739U (zh) 可回收的单向活瓣装置
CN217488741U (zh) 单向活瓣装置
CN114224416A (zh) 单向活瓣装置
CN114224417A (zh) 可回收的单向活瓣装置
CN116807688B (zh) 瓣膜支架和瓣膜装置
CN219782851U (zh) 流入端收拢的反流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