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5381U - 跳扣和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跳扣和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85381U
CN217485381U CN202220950049.3U CN202220950049U CN217485381U CN 217485381 U CN217485381 U CN 217485381U CN 202220950049 U CN202220950049 U CN 202220950049U CN 217485381 U CN217485381 U CN 217485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reaker
latch
jump
contact assembly
has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5004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付龙
邵军
王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ongniu Low Voltag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ongniu Low Voltag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ongniu Low Voltag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ongniu Low Voltag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5004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853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85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853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跳扣和断路器;断路器包括动触头组件、锁扣、跳扣和第一弹性件,锁扣和跳扣均设置于动触头组件,跳扣包括跳扣本体和连接于跳扣本体的两个卡爪,第一弹性件设置于锁扣,且被跳扣的两个卡爪定位,第一弹性件具有使锁扣始终具有与跳扣搭接的运动趋势。本实用新型的跳扣能够可靠地定位用于使锁扣复位的弹性件,以确保锁扣可靠地复位,进而确保断路器的顺利合闸,确保断路器的可靠性,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跳扣和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跳扣和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一种常用的终端电器元件,经过多年的发展,断路器的结构和功能逐渐完善,其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商业、高层和民用住宅等各种场所,以提高用电安全性。相关技术提供的断路器通常包括操作机构,操作结构包括与静触头接触或分离的动触头,在发生短路、过载等情况或者手动分闸时,操作机构的锁扣与跳扣分离,以使动触头能与静触头分离,即可切断电路;为了使断路器能够顺利再次合闸,通常需要设置弹性件使得锁扣复位至与跳扣搭接的位置。
但是,相关技术提供的断路器无法可靠地定位用于使锁扣复位的弹性件,导致锁扣复位不可靠,甚至容易造成断路器无法顺利地合闸,用户体验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跳扣和断路器,跳扣能够可靠地定位用于使锁扣复位的弹性件,以确保锁扣可靠地复位,进而确保断路器的顺利合闸,确保断路器的可靠性,提升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跳扣,用于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包括:
跳扣本体;
两个卡爪,两个卡爪均与跳扣本体连接,且两个卡爪共同用于定位使操作机构的锁扣复位的第一弹性件。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跳扣本体开设有插接孔,两个卡爪沿插接孔的周向间隔分布。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跳扣本体具有预设转动轴线,两个卡爪沿预设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卡爪设置有引导面,引导面用于引导第一弹性件滑动至插接于两个卡爪之间。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
动触头组件;
锁扣,锁扣设置于动触头组件;
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跳扣,跳扣设置于动触头组件;以及,
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设置于锁扣,且被跳扣的两个卡爪定位,第一弹性件具有使锁扣始终具有与跳扣搭接的运动趋势。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为扭簧,扭簧的第一扭臂设置于锁扣,扭簧的第二扭臂卡设于跳扣的两个卡爪之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锁扣包括锁扣本体、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锁扣本体设置于动触头组件,第一卡接件定位第一扭臂,第二卡接件定位第二扭臂。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动触头组件包括第一轴,锁扣可转动地插接于第一轴,且扭簧与锁扣同轴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断路器还包括第二弹性件和壳体,动触头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壳体,第二弹性件设置于壳体和动触头组件之间,用于在跳扣和锁扣分离时使动触头组件复位。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动触头组件设置有容纳腔,至少部分的第二弹性件嵌设于容纳腔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跳扣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跳扣能够用于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其包括跳扣本体和两个卡爪,两个卡爪均与跳扣本体连接,且两个卡爪共同用于定位使操作机构的锁扣复位的第一弹性件。通过两个卡爪共同定位用于使锁扣复位的第一弹性件,能够确保第一弹性件被可靠地定位,改善第一弹性件容易错位、松动的问题,确保被准确定位的第一弹性件的弹性作用能够可靠地作用于锁扣,并使锁扣可靠地复位,进而确保断路器能够顺利的合闸,提升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断路器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动触头组件、锁扣、第一弹性件和前述的跳扣,锁扣和跳扣均设置于动触头组件,第一弹性件设置于锁扣,且被跳扣的两个卡爪定位,第一弹性件具有使锁扣始终具有与跳扣搭接的运动趋势。通过跳扣的两个卡爪定位第一弹性件,可以确保第一弹性件被可靠地定位,改善第一弹性件容易错位、松动的问题,确保被准确定位的第一弹性件的弹性作用能够可靠地作用于锁扣,并使锁扣可靠地复位,进而确保断路器能够顺利的合闸,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断路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断路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跳扣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断路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图4中Ⅴ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跳扣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扣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扣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010-断路器;100-壳体;101-静触头;102-动触头;200-操作机构;210-手柄;211-联动杆;220-锁扣;221-锁扣本体;222-第一卡接件;223-第二卡接件;224-第一挡板;225-第二挡板;226-圆弧凸起;227-连接柱;230-跳扣;231-跳扣本体;232-卡爪;233-插接孔;234-引导面;240-第一弹性件;241-第一扭臂;242-第二扭臂;250-触头支架;251-机构主扭簧;252-转轴;260-支持件;261-第一轴;262-第二轴;263-容纳腔;270-第二弹性件;a-预设转动轴线;b-预设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垂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断路器010,其可以用于电路终端进行短路保护或过载保护。
断路器010包括壳体100、静触头101和操作机构200,静触头101和操作机构200均设置于壳体100;操作机构200包括可活动地设置于壳体100的动触头组件,动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102,当断路器010合闸时,动触头102与静触头101接触,线路导通;当断路器010分闸时,动触头102与静触头101分离,线路切断。
操作机构200还包括手柄210、锁扣220、跳扣230、第一弹性件240和联动杆211,手柄210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100,锁扣220和跳扣230均可转动地设置于动触头组件,联动杆211的一端与手柄210插接,且联动杆211的另一端与跳扣230插接;第一弹性件240设置于锁扣220和跳扣230之间,用于使锁扣220始终具有与跳扣230搭接的运动趋势。在断路器010合闸时,用户手动推动手柄210转动,在联动杆211的作用下,跳扣230与锁扣220搭接,进而推动动触头组件运动,以使动触头102与静触头101接触,线路导通;在短路或过载的情况下使断路器010分闸时,断路器010内部的脱扣器或双金属元件驱动锁扣220转动至与跳扣230分离,动触头组件的位置不再被锁定,动触头102能够与静触头101分离,线路切断;在用户手动驱动断路器010分闸时,用户转动手柄210,以通过联动杆211带动跳扣230与锁扣220分离,动触头组件的位置不再被锁定,动触头102能够与静触头101分离,线路切断。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和图2,操作机构20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270,第二弹性件270设置于壳体100和动触头组件之间,用于在跳扣230和锁扣220分离时使动触头组件复位;其中,动触头组件复位是指:动触头组件的动触头102与静触头101分离。这样一来,无论是用户手动使断路器010分闸、还是断路器010发生短路或过载分闸时,只要跳扣230与锁扣220分离,动触头组件的位置不再被锁定,在第二弹性件270的作用下,动触头组件转动,以使动触头102与静触头101分离,即可切断线路。
为了确保第二弹性件270可靠地设置于动触头组件和壳体100之间,动触头组件设置有容纳腔263,至少部分的第二弹性件270嵌设于容纳腔263内。
请参照图2,动触头组件还包括触头支架250、支持件260和机构主扭簧251,动触头102装配于触头支架250,触头支架250和支持件260通过机构主扭簧251卡接在一起,且触头支架250和支持件260同时通过转轴252与壳体100转动连接;请参照图1,支持件260连接有第一轴261和第二轴262,锁扣220可转动地插接于第一轴261,跳扣230可转动地插接于第二轴262;支持件260设置有容纳腔263,部分的第二弹性件270嵌设于容纳腔263内,且与容纳腔263的腔底抵接。
为了简化第二弹性件270的装配,第二弹性件270的两端分别与支持件260和壳体100抵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270的两端还可以分别与支持件260和壳体100卡接或粘接或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连接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第二弹性件270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本实施例的第二弹性件270为弹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270还可以是扭簧、弹性胶块或弹片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操作机构200未详细描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断路器010其他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均与相关技术类似,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为了使第一弹性件240可靠地设置于锁扣220和跳扣230之间,以确保锁扣220能够可靠地复位至与跳扣230搭接;请参照图3-图5,本实施例的跳扣230包括跳扣本体231和两个卡爪232,两个卡爪232均与跳扣本体231连接,且两个卡爪232共同用于定位使锁扣220复位的第一弹性件240。通过两个卡爪232共同定位第一弹性件240,确保了第一弹性件240的定位可靠性,改善第一弹性件240容易错位、松动的问题,确保被准确定位的第一贪心就爱你240的弹性作用能够可靠地作用于锁扣220,并使锁扣220可靠地与跳扣230搭接,进而确保断路器010能够顺利的合闸,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照图3和图5,跳扣本体231开设有插接孔233,第二轴262与插接孔233插接;两个卡爪232沿插接孔233的周向间隔分布。通过使两个卡爪232沿插接孔233的周向间隔分布,能够扩大跳扣230与第一弹性件240接触、限位的范围,进而确保跳扣230对第一弹性件240定位的可靠性,确保第一弹性件240使锁扣220复位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6,跳扣本体231具有预设转动轴线a,即第二轴262的轴线为预设转动轴线a,跳扣本体231能绕预设转动轴线a转动;两个卡爪232沿预设转动轴线a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如此设置,一方面能够使第一弹性件240可靠地被定位于两个卡爪232之间,另一方面确保第一弹性件240被夹持于两个卡爪232之间的易操作性。
为了使第一弹性件240能够顺利、快捷地被定位于两个卡爪232之间;至少一个卡爪232设置有引导面234,引导面234用于引导第一弹性件240滑动至插接于两个卡爪232之间。
进一步地,两个卡爪232均具有引导面234,两个卡爪232的引导面234均呈倾斜分布,且两个引导面234大致呈喇叭状分布,以确保第一弹性件240能够顺利地滑入两个卡爪232之间,确保了第一弹性件240的易装配性。
需要说明的是,引导面234呈倾斜分布可以是指:引导面234与预设转动轴线a呈夹角设置;其中,引导面234和预设转动轴线a的夹角角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90°-145°等;具体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引导面234和预设转动轴线a的夹角角度可以是95°、100°、120°、125°等;当然,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引导面234和预设转动轴线a的夹角角度可以是90°、85°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引导面234呈倾斜分布还可以是指:引导面234与预设平面b呈夹角设置,其中,预设平面b与预设转动轴线a垂直;引导面234与预设平面b的夹角角度可以是0-30°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卡爪232与跳扣本体231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本实施例的卡爪232与跳扣本体231为一体成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卡爪232与跳扣本体231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粘接、卡接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第一弹性件240为扭簧,扭簧的第一扭臂241设置于锁扣220,扭簧的第二扭臂242卡设于跳扣230的两个卡爪232之间。跳扣230的两个卡爪232能够使第二扭臂242可靠地定位,进而确保第一弹性件240能够使锁扣220可靠地复位,进而确保锁扣220能够可靠地与跳扣230搭接,确保断路器010可靠地合闸。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240还可以是弹片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两个卡爪232可靠地限定第二扭臂242,即为了使第二扭臂242不容易从两个卡爪232之间脱离,卡爪232的长度可以大于或等于两个第二扭臂242的直径,即卡爪232相对于跳扣本体231凸出的尺寸大于或等于第二扭臂242的直径的两倍;如此设置,即使第二扭臂242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发生形变、位移等也不容易滑出卡爪232。
为了使扭簧能够可靠地使锁扣220复位,本实施例的扭簧与锁扣220同轴设置。
请继续参照图5,锁扣220包括锁扣本体221和连接柱227,连接柱227与锁扣本体221连接,锁扣本体221设置于动触头组件,具体地,锁扣本体221和连接柱227同时与第一轴261可转动地插接;扭簧套设于连接柱227上,即可确保扭簧可靠地设置于锁扣220。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锁扣220不包括与锁扣本体221连接的连接柱227,且扭簧可以套设于第一轴261,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还在其他实施例中,扭簧可以不与锁扣220同轴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为了保证第一弹性件240的弹性作用能够可靠地使锁扣220复位至与跳扣230搭接;请参照图5、图7和图8,锁扣220还包括第一卡接件222和第二卡接件223,第一卡接件222定位第一扭臂241,第二卡接件223定位第二扭臂242。通过第一卡接件222和第二卡接件223分别定位第一扭臂241和第二扭臂242使得扭簧稳定、可靠地设置于锁扣220上;特别是,通过第二卡接件223定位第二扭臂242,可以避免第二扭臂242过长而容易变形,进而确保扭簧能够可靠地使锁扣220复位至与跳扣230搭接,进而确保断路器010能够可靠地合闸。
第一卡接件222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请参照图7,本实施例的第一卡接件222包括呈夹角连接的第一挡板224和第二挡板225,第二挡板225远离第一挡板224的一端与锁扣本体221连接,第一扭臂241设置于第一挡板224和第二挡板225围成的空间内,且第一挡板224与第一扭臂241抵持,以防止第一扭臂241从第一挡板224和第二挡板225之间的空间滑出。
第一挡板224和第二挡板225的夹角角度可以是90°、100°、85°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第二挡板225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扭臂241的直径,以确保第一扭臂241能够顺利、可靠地插接于第一挡板224和第二挡板225之间。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7和图8,第二挡板225的侧壁连接有圆弧凸起226,且圆弧凸起226位于第一挡板224和第二挡板225之间的空间内;第一扭臂241能够与圆弧凸起226接触;通过圆弧凸起226的设置,能够减少第一扭臂241的变形,进而确保扭簧能够可靠地驱使锁扣220复位。
请参照图5和图8,第二卡接件223为连接于锁扣本体221邻近跳扣230的一端的凸起,第二卡接件223具有朝向支持件260的第一侧和背离支持件260的第二侧,第二扭臂242与第一侧抵持,以使第二扭臂242不容易朝向第二侧的方向变形,进而确保扭簧的弹性作用能够可靠地使锁扣220复位至与跳扣230搭接。
连接柱227、第一卡接件222和第二卡接件223与锁扣本体221的连接方式均可以是一体成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柱227、第一卡接件222和第二卡接件223与锁扣本体221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粘接、焊接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的断路器010可以通过转动手柄210来合闸或分闸,也会因线路发生短路或过载而分闸;无论断路器010是因用户手动分闸、还是线路短路或过载导致分闸后,在使锁扣220与跳扣230分离的外力撤销后,锁扣220能够在第一弹性件240的作用下复位至与跳扣230搭接,即可转动手柄210使动触头组件转动至使动触头102与静触头101接触,以完成合闸动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跳扣230可以用于断路器010的操作机构200,通过跳扣230能够可靠地定位用于使锁扣220复位的弹性件,以确保锁扣220能够可靠地复位,进而确保断路器010能够顺利地合闸,提升用户体验。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跳扣,用于断路器的操作机构(200),其特征在于,包括:
跳扣本体(231);
两个卡爪(232),两个所述卡爪(232)均与所述跳扣本体(231)连接,且两个所述卡爪(232)共同用于定位使所述操作机构(200)的锁扣(220)复位的第一弹性件(2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跳扣本体(231)开设有插接孔(233),两个所述卡爪(232)沿所述插接孔(233)的周向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跳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跳扣本体(231)具有预设转动轴线(a),两个所述卡爪(232)沿所述预设转动轴线(a)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扣,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卡爪(232)设置有引导面(234),所述引导面(234)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弹性件(240)滑动至插接于两个所述卡爪(232)之间。
5.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触头组件;
锁扣(220),所述锁扣(220)设置于所述动触头组件;
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跳扣,所述跳扣设置于所述动触头组件;以及,
第一弹性件(240),所述第一弹性件(240)设置于所述锁扣(220),且被两个所述卡爪(232)定位,所述第一弹性件(240)具有使所述锁扣(220)始终具有与所述跳扣搭接的运动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240)为扭簧,所述扭簧的第一扭臂(241)设置于所述锁扣(220),所述扭簧的第二扭臂(242)卡设于两个所述卡爪(23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220)包括锁扣本体(221)、第一卡接件(222)和第二卡接件(223),所述锁扣本体(221)设置于所述动触头组件,所述第一卡接件(222)定位所述第一扭臂(241),所述第二卡接件(223)定位所述第二扭臂(24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第一轴(261),所述锁扣(220)可转动地插接于所述第一轴(261),且所述扭簧与所述锁扣(220)同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还包括第二弹性件(270)和壳体(100),所述动触头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100),所述第二弹性件(27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和所述动触头组件之间,用于在所述跳扣和所述锁扣(220)分离时使所述动触头组件复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组件设置有容纳腔(263),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弹性件(270)嵌设于所述容纳腔(263)内。
CN202220950049.3U 2022-04-22 2022-04-22 跳扣和断路器 Active CN2174853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50049.3U CN217485381U (zh) 2022-04-22 2022-04-22 跳扣和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50049.3U CN217485381U (zh) 2022-04-22 2022-04-22 跳扣和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5381U true CN217485381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08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50049.3U Active CN217485381U (zh) 2022-04-22 2022-04-22 跳扣和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853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20897B1 (ko) 속결 단자장치
US856237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lectrical connector unit, and electric vehicle charger
CN109585233B (zh) 小型断路器
CN108269719B (zh) 断路器操作机构及其装配方法
CN217485381U (zh) 跳扣和断路器
EP2259283A2 (en) Circuit breaker
EP0978860B1 (en) Circuit breaker
US6433290B1 (en) Trip indicator including latch for a circuit breaker
JPH04229525A (ja) 多重回路ブレーカー
CN103915297A (zh) 具有故障指示的断路器
CN210778441U (zh) 一种漏电故障指示装置及漏电保护断路器
EP0443684B1 (en) Circuit breaker
KR20180099330A (ko) 주접점 인터록 기능을 갖는 배선용 차단기
KR200466294Y1 (ko) 배선차단기의 한류 트립구조
KR100928931B1 (ko) 배선용 차단기의 개폐기구
EP1548783B1 (en) Switching mechanism for a manual motor starter
CN217691009U (zh) 漏电机构和断路器
CN216902737U (zh) 断路器
JP4908181B2 (ja) 回路遮断器
CN217641160U (zh) 一种简便的操作机构
CN217386981U (zh) 一种操作机构及隔离开关
CN219106038U (zh) 一种操作机构和断路器
CN219457505U (zh) 断路器
KR101053060B1 (ko) 고립상태 표시부가 구비된 배선용 차단기
CN219658638U (zh) 一种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