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5337U - 一种旋转开关及其壳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开关及其壳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485337U CN217485337U CN202221397229.XU CN202221397229U CN217485337U CN 217485337 U CN217485337 U CN 217485337U CN 202221397229 U CN202221397229 U CN 202221397229U CN 217485337 U CN217485337 U CN 2174853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side plate
- welding
- rotary switch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壳体,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一个壳体的所述第二侧板用于与相邻的壳体的第一侧板装配后相对布置,并形成焊接空间,所述焊接空间内设置有焊接筋,所述焊接筋的延伸方向与旋转开关的旋转中心具有小于90°的夹角。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设置焊接筋的延伸方向与旋转开关的旋转中心具有小于90°的夹角,在旋转开关受到沿垂直于动触头旋转中心方向的作用力时,由于焊接筋的延伸方向与旋转中心具有小于90°的夹角,即焊接筋的延伸方向与受力方向具有一定的夹角,使得焊接筋熔融后形成的焊接区域能够为作用力提供更大的受力面积,避免在外力作用下,造成焊接处断裂而失效。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旋转开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开关及其壳体。
背景技术
旋转开关用于在通电状态下阻止或允许电流流动,使得配电装置中需要停电的部分与带电部分可靠的隔离。旋转开关广泛地应用于电力系统中,例如,光伏、风电等。
旋转开关通常由多个触头单元层叠而成,触头单元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和动触头,动触头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动触头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能够分别与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接触,实现电路的导通;动触头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能够分别与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分离,实现电路的断开。各层触头单元的动触头连接在一个转轴上,通过驱动该转轴,实现控制各层触头单元动触头的动作。
相邻层触头单元的壳体层叠装配,现有技术中一种常用的装配结构为焊接装配结构,即两层壳体在焊接筋的位置实现焊接固定,一般通过超声波振动实现焊接筋的熔融,在焊接筋熔融后,将壳体焊接为一体。现有技术中的焊接筋一般布置在壳体的侧板上,而且沿垂直于动触头旋转中心的方向延伸,在受垂直于动触头旋转中心方向的外力时,极易造成焊接处断裂而失效。
另外,由于壳体注塑成型后,需要沿动触头旋转中心的方向脱模,垂直动触头旋转中心布置的焊接筋,会阻碍正常脱模,成型模具需要增加滑块进行侧抽,才能完成正常脱模,由于滑块的存在,使得一次注塑成型的壳体数量大大减少,增加了制造成本。
因此,如何提升焊接强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和旋转开关,以提升焊接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壳体,用于旋转开关,包括基体和设置于所述基体外侧的侧板,所述侧板包括位于所述基体的第一表面一侧的第一侧板,以及位于所述基体的第二表面一侧的第二侧板,所述基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相对的两个表面;
所述基体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具有动触头安装位和静触头安装位;
一个壳体的所述第二侧板用于与相邻的壳体的所述第一侧板装配后相对布置,,并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形成焊接空间,所述焊接空间内设置有焊接筋,所述焊接筋的延伸方向与旋转开关的旋转中心的夹角小于90°。
可选地,在上述壳体中,所述第二侧板面向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面形成外伸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台阶,所述焊接筋的延伸方向与旋转开关的旋转中心平行,且一端延伸至所述台阶。
可选地,在上述壳体中,一个壳体的所述第二侧板的端面用于与相邻的壳体的所述台阶装配后形成间隙。
可选地,在上述壳体中,所述第二侧板的端面和/或所述台阶开设有溢料槽,所述溢料槽用于容纳所述焊接筋熔融后的溢料。
可选地,在上述壳体中,所述焊接筋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
可选地,在上述壳体中,所述焊接筋为间隔布置的多条。
可选地,在上述壳体中,各条所述焊接筋的延伸方向相同或不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在相互扣合装配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设置了焊接空间,并在焊接空间内设置焊接筋,且保持焊接筋的延伸方向与旋转开关的旋转中心的夹角小于90°,在旋转开关受到沿垂直于动触头旋转中心方向的作用力时,由于焊接筋的延伸方向与旋转中心具有小于90°的夹角,即焊接筋的延伸方向与受力方向具有一定的夹角,使得焊接筋熔融后形成的焊接区域能够为作用力提供更大的受力面积,避免在外力作用下,造成焊接处断裂而失效。
一种旋转开关,包括层叠布置的多层壳体,所述壳体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壳体。
可选地,在上述旋转开关中,所述基体的第一表面具有动触头安装位和静触头安装位,所述壳体的第一侧为所述基体的第一表面所在的一侧,所述壳体的第二侧为所述基体的第二表面所在的一侧;
所述侧板于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在与所述静触头安装位的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贯通所述侧板厚度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向所述壳体的第一侧的方向开口;
所述侧板于所述壳体的第二侧开设有贯通所述侧板厚度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向所述壳体的第二侧的方向开口,所述壳体的第二安装槽与相邻层的所述壳体的第一安装槽组成用于插入工具进行接线的接线孔。
可选地,在上述旋转开关中,任意相邻三层所述壳体分别为位于中间层的中间壳体以及位于所述中间壳体的第一侧的第一壳体和位于所述中间壳体的第二侧的第二壳体;
所述中间壳体的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安装槽形成用于为所述中间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的静触头模块接线的接线孔;
所述中间壳体的第二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安装槽形成用于为所述中间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静触头模块接线的接线孔。
可选地,在上述旋转开关中,所述壳体的静触头安装位为两个,且沿所述壳体的对角线分布;
任意相邻两层所述壳体的静触头安装位相错开。
可选地,在上述旋转开关中,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均为半圆槽。
可选地,在上述旋转开关中,任意相邻两层所述壳体通过卡扣组件卡接。
可选地,在上述旋转开关中,所述卡扣组件包括成型于所述壳体上的卡勾和卡板;
所述卡勾向所述壳体的第一侧方向延伸,一个所述壳体的卡勾与相邻层的所述壳体的卡板卡接配合,所述壳体具有供相邻层的所述壳体的卡勾穿过的卡勾过孔。
可选地,在上述旋转开关中,所述侧板由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设置有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的卡勾和卡板沿所述壳体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布置。
可选地,在上述旋转开关中,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的卡扣组件为第一卡扣组件,所述壳体的第二端的卡扣组件为第二卡扣组件;
所述第一卡扣组件的卡勾和所述第二卡扣组件的卡勾的卡接方向相反。
可选地,在上述旋转开关中,相邻两层所述壳体的同一端的卡勾的卡接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开关,由于具有上述壳体,因此兼具上述壳体所有的技术效果,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壳体于第一表面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壳体于第二表面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旋转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三层壳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公开的卡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5中的各项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00为壳体,200为动触头模块,300为静触头模块,400为转轴;
101为第一侧板,102为第二侧板,1021为被焊接面,1022为台阶,103为动触头安装位,104为静触头模块接线槽,1041为静触头安装位,1042为静触头上盖,105为焊接筋,106为接线孔,1061为第一安装槽,1062为第二安装槽,107为转轴安装孔,108为卡扣组件,1081为卡勾,1082为卡板,109为卡勾过孔,110为溢料槽,111为焊接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壳体,用于旋转开关,包括基体和设置于基体外侧的侧板,侧板包括分别位于基体两侧的第一侧板101和第二侧板102。其中,第一侧板101位于基体的第一表面所在的一侧,第二侧板102位于基体的第二表面所在的一侧,基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相对的两个表面。
基体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具有动触头安装位103和静触头安装位1041,动触头安装位103具有供转轴400(见图3)穿过的转轴安装孔107,转轴安装孔107的轴线为旋转开关的旋转中心。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动触头安装位103和静触头安装位1041位于基体的第一表面为例进行介绍。
如图4所示,一个壳体的第二侧板102用于扣合于相邻的壳体的第一侧板101的外侧,并于第一侧板101和第二侧板102之间形成焊接空间111。旋转开关的壳体通常呈矩形结构,一般侧板布置在壳体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并向两个表面延伸,以形成第一侧板101和第二侧板102。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侧板102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第一侧板101之间的距离,以使得在相邻两个壳体层叠扣合时,一个壳体的第二侧板102能够扣合于相邻的壳体的第一侧板101的外侧。当然,在相邻两个壳体层叠扣合时,也可使得一个壳体的第一侧板101能够扣合于相邻的壳体的第二侧板102的外侧。只要保证一个壳体的第二侧板102与相邻壳体的第一侧板101装配后相对布置即可。为了方便理解,后文以一个壳体的第二侧板102能够扣合于相邻的壳体的第一侧板101的外侧为例进行介绍。
焊接空间111内设置有焊接筋105,焊接筋105的延伸方向与旋转开关的旋转中心具有小于90°的夹角。焊接筋105可设置于第一侧板101上,也可设置于第二侧板102上,当然第一侧板101和第二侧板102也可均设置有焊接筋105。以焊接筋105设置于第一侧板101为例,在将相邻两层壳体层叠扣合后,第二侧板102与焊接筋105过盈配合,第二侧板102面向第一侧板101的一侧为被焊接面1021,焊接筋105在超声波的作用下熔融并形成焊接第一侧板101和第二侧板102的焊接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在相互扣合装配的第一侧板101和第二侧板102之间设置了焊接空间111,并在焊接空间内设置焊接筋105,且保持焊接筋105的延伸方向与旋转开关的旋转中心的夹角小于90°,在旋转开关受到沿垂直于动触头旋转中心方向的作用力时,由于焊接筋105的延伸方向与旋转中心具有小于90°的夹角,即焊接筋105的延伸方向与受力方向具有一定的夹角,而非同一方向,使得焊接筋105熔融后形成的焊接区域能够为作用力提供更大的受力面积,避免在外力作用下,造成焊接处断裂而失效。在旋转开关受到沿平行于动触头旋转中心方向的作用力时,壳体之间可提供支撑,不会对焊接区域造成影响。
为了保证各层壳体装配后的一致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侧板102面向第一侧板101的端面形成外伸于第一侧板101的台阶1022,由于两个第二侧板102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第一侧板101之间的距离,因此第二侧板102位于第一侧板101的外侧,内外侧是以相对转轴安装孔107的位置而言的,即距离转轴安装孔107更远的第二侧板102位于距离转轴安装孔107更近的第一侧板101的外侧。
由于第二侧板102位于第一侧板101的外侧,因此在第二侧板102与第一侧板101的结合处,即第二侧板102靠近第一侧板101的一侧端面可形成外凸于第一侧板101的台阶1022。
焊接筋105的延伸方向与旋转开关的旋转中心平行,且一端延伸至台阶1022。焊接筋105平行于旋转开关的旋转中心设置,而且延伸至台阶1022,使得焊接筋105与台阶1022之间无任何间隙,可方便脱模,无需增加滑块进行侧抽,也可完成脱模,由于成型模具不需要滑块,因此一次注塑,可以完成更多数量的壳体成型,降低了制造成本。
另外,焊接筋105的延伸方向与旋转开关的旋转中心平行,使得焊接筋105的整个长度均可承接垂直于旋转开关旋转中心方向的作用力,对工艺要求更低,即便焊接筋105的长度存在一些误差,也不影响壳体间的焊接强度。
例如本实施例中,焊接筋105的延伸方向与旋转开关的旋转中心平行称为竖向焊接件,现有技术中的焊接筋的延伸方向与旋转开关的旋转中心垂直称为横向焊接筋。可见,横向焊接筋即便具有一定的长度,但是其承接垂直于旋转开关旋转中心方向的作用力的有效尺寸为横向焊接筋的厚度,尺寸较小,若存在工艺误差,厚度比预设厚度继续缩小,则进一步削弱横向焊接筋的焊接强度。而本实施例公开的竖向焊接件,承接垂直于旋转开关旋转中心方向的作用力的有效尺寸为的竖向焊接件的长度,即便存在工艺误差,长度有所缩小,由于长度尺寸远大于厚度尺寸,因此对焊接强度影响有限。
进一步地,一个壳体的第二侧板102的端面用于与相邻的壳体的台阶1022装配后形成间隙。即在壳体相互层叠扣合后,一个壳体的第二侧板102的端面会与相邻壳体的台阶1022具有间隙,以避免在超声波焊接时,第二侧板102的端面与相邻壳体的台阶1022接触的位置被超声波影响,在壳体外侧形成焊料。
由于焊接筋105在熔融后,会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为了避免熔融后的溢料溢流至壳体外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侧板102的端面和/或台阶1022开设有溢料槽110,溢料槽110用于容纳焊接筋105熔融后的溢料。壳体在装配方向,由于需要将动触头模块200和静触头模块300(如图3所示)装配至壳体的第一表面,因此需要保证壳体的第一表面朝上,相应的第一侧板101位于上部,第二侧板102位于下部,因此将溢料槽110设置在第二侧板102的端面和台阶1022中的至少一个上,使得在熔融的溢料向下流动时,会流至第二侧板102与台阶1022的结合处,并流入设置在此处的溢料槽110内,溢料槽110的有效容积应能保证完全容纳溢料。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焊接筋105为间隔布置的多条。焊接筋105的数量与第一侧板101和第二侧板102的长度相关,长度越长,应设置更多数量的焊接筋105,以增加焊点,保证焊接强度。在焊接筋105为多条时,各条焊接筋105的延伸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部分相同,部分不同,也可以全部相同,或者全部不同。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旋转开关,包括层叠布置的多层如上实施例公开的壳体100,由于具有上述壳体100,因此兼具上述壳体100所有的技术效果,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每层壳体100均设置有两个静触头模块300和一个动触头模块200,各层的动触头模块200通过转轴400连接,并提供旋转动力,以实现同一层的动触头模块200与该层的两个静触头模块300的接通与断开。
如图1和图2所示,基体的第一表面具有动触头安装位103和静触头安装位1041,动触头模块200设置在动触头安装位103,静触头模块300设置在静触头安装位1041。
为了便于理解,将基体的第一表面所在的一侧定义为壳体100的第一侧,基体的第二表面所在的一侧定义为壳体100的第二侧。
侧板于壳体100的第一侧,在与静触头安装位1041的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贯通侧板厚度的第一安装槽1061,第一安装槽1061向壳体100的第一侧的方向开口。基体的第二表面具有与相邻层的壳体100上的静触头安装位1041对应的静触头上盖1042,各层壳体100叠加扣合后,位于上层的静触头上盖1042与位于下层的静触头安装位1041扣合后形成开口朝向壳体100端部的静触头模块接线槽104。
侧板于壳体100的第二侧开设有贯通侧板厚度的第二安装槽1062,第二安装槽1062向壳体100的第二侧的方向开口,壳体100的第二安装槽1062与相邻层的壳体100的第一安装槽1061组成用于插入工具进行接线的接线孔106(如图3所示)。各层壳体100叠加扣合后,位于上层的第二安装槽1062与位于下层的第一安装槽1061扣合为接线孔106,通过该接线孔106可通过接线工具,旋紧或旋松静触头模块300上的接线螺钉,从而完成接线或者拆线工作。第一安装槽1061和第二安装槽1062可均为半圆槽,在扣合后,形成一个完整圆形的接线孔106。
本实施例将接线孔106分别在两个壳体100上设置一部分(第一安装槽1061和第二安装槽1062),然后将壳体100组合后,在两个壳体100之间形成接线孔106。由于任意一个壳体100只需要设置具有开口的第一安装槽1061和第二安装槽1062,与现有技术中将接线孔直接设置在侧板上相比,设置具有开口的第一安装槽1061和第二安装槽1062,更利于脱模,无需设置滑块侧抽也可完成脱模。
如图4所示,为了便于理解三层壳体100之间的配合关系,将任意相邻三层壳体100分别命名为位于中间层的中间壳体以及位于中间壳体的第一侧的第一壳体和位于中间壳体的第二侧的第二壳体。中间壳体的第一侧按照使用方向,通常为中间壳体的上侧,相应的,中间壳体的第二侧通常为中间壳体的下侧。
中间壳体的第一安装槽1061与第一壳体的第二安装槽1062形成用于为中间壳体和第一壳体之间的静触头模块300接线的接线孔106。相应的,中间壳体的第二安装槽1062与第二壳体的第一安装槽1061形成用于为中间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静触头模块300接线的接线孔106。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壳体100的静触头安装位1041为两个,且沿壳体100的对角线分布,任意相邻两层壳体100的静触头安装位1041相错开。
为了进一步保证壳体100安装的稳定性,任意相邻两层壳体100还通过卡扣组件108进行卡接。在相邻两层壳体100通过焊接筋105焊接固定外,还通过卡扣组件108进行卡接固定,即便在外力作用下,焊接区域断裂失效,也可在卡扣组件108的卡接作用下,保证壳体100间固定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卡扣组件108包括成型于壳体100上的卡勾1081和卡板1082。卡勾1081向壳体100的第一侧方向延伸,一个壳体100的卡勾1081与相邻层的壳体100的卡板1082卡接配合,壳体100具有供相邻层的壳体100的卡勾1081穿过的卡勾过孔109。在进行壳体100的安装时,位于下层的壳体100上的卡勾1081穿过位于上层的壳体100上的卡勾过孔109,并卡接在位于上层的壳体100上的卡板1082上。
侧板由壳体100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为了保证卡扣组件108卡接的稳定性,壳体10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设置有卡扣组件108,卡扣组件108的卡勾1081和卡板1082沿壳体100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布置。卡扣组件108和卡勾过孔109沿由其中一个侧板至另一侧板的方向上布置。一个壳体100的卡扣组件108与和其配合的壳体100的卡勾过孔109相对应。
本实施例公开的卡扣组件108,与现有技术中卡接封闭的卡口相比,其通过卡勾1081卡接卡板1082,也利于脱模,可无需设置滑块侧抽也可完成脱模。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壳体100的第一端的卡扣组件108为第一卡扣组件,壳体100的第二端的卡扣组件108为第二卡扣组件。第一卡扣组件的卡勾1081和第二卡扣组件的卡勾1081的卡接方向相反。
若命名为壳体100的两个侧板分别为前侧板和后侧板,则壳体100第一端的卡扣组件108的卡勾1081指向后侧板,壳体100第二端的卡扣组件108的卡勾1081指向前侧板。
壳体100第一端的卡扣组件108和卡勾过孔109中,卡扣组件108更靠近前侧板,壳体100第二端的卡扣组件108和卡勾过孔109中,卡扣组件108更靠近后侧板。
相邻两层壳体100的同一端的卡勾1081的卡接方向相反。若上层壳体第一端的卡扣组件108的卡勾1081指向后侧板,则下层壳体100第一端的卡扣组件108的卡勾1081则指向前侧板。相应的,上层壳体第二端的卡扣组件108的卡勾1081指向前侧板,则下层壳体100第二端的卡扣组件108的卡勾1081则指向后侧板。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壳体,用于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和设置于所述基体外侧的侧板,所述侧板包括位于所述基体的第一表面一侧的第一侧板(101),以及位于所述基体的第二表面一侧的第二侧板(102),所述基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相对的两个表面;
所述基体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具有动触头安装位(103)和静触头安装位(1041);
一个壳体的所述第二侧板(102)用于与相邻的壳体的所述第一侧板(101)装配后相对布置,并于所述第一侧板(101)和所述第二侧板(102)之间形成焊接空间(111),所述焊接空间(111)内设置有焊接筋(105),所述焊接筋(105)的延伸方向与旋转开关的旋转中心的夹角小于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102)面向所述第一侧板(101)的端面形成外伸于所述第一侧板(101)的台阶(1022),所述焊接筋(105)的延伸方向与旋转开关的旋转中心平行,且一端延伸至所述台阶(10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一个壳体的所述第二侧板(102)的端面用于与相邻的壳体的所述台阶(1022)装配后形成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102)的端面和/或所述台阶(1022)开设有溢料槽(110),所述溢料槽(110)用于容纳所述焊接筋(105)熔融后的溢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筋(105)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101)和/或所述第二侧板(1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筋(105)为间隔布置的多条,各条所述焊接筋(105)的延伸方向相同或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筋(105)为间隔布置的多条。
8.一种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布置的多层壳体,所述壳体为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壳体(1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第一表面具有动触头安装位(103)和静触头安装位(1041),所述壳体(100)的第一侧为所述基体的第一表面所在的一侧,所述壳体(100)的第二侧为所述基体的第二表面所在的一侧;
所述侧板于所述壳体(100)的第一侧,在与所述静触头安装位(1041)的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贯通所述侧板厚度的第一安装槽(1061),所述第一安装槽(1061)向所述壳体(100)的第一侧的方向开口;
所述侧板于所述壳体(100)的第二侧开设有贯通所述侧板厚度的第二安装槽(1062),所述第二安装槽(1062)向所述壳体(100)的第二侧的方向开口,所述壳体(100)的第二安装槽(1062)与相邻层的所述壳体(100)的第一安装槽(1061)组成用于插入工具进行接线的接线孔(10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三层所述壳体(100)分别为位于中间层的中间壳体以及位于所述中间壳体的第一侧的第一壳体和位于所述中间壳体的第二侧的第二壳体;
所述中间壳体的第一安装槽(1061)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安装槽(1062)形成用于为所述中间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的静触头模块接线的接线孔(106);
所述中间壳体的第二安装槽(1062)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安装槽(1061)形成用于为所述中间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静触头模块接线的接线孔(106)。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的静触头安装位(1041)为两个,且沿所述壳体(100)的对角线分布;
任意相邻两层所述壳体(100)的静触头安装位(1041)相错开。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061)和所述第二安装槽(1062)均为半圆槽。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层所述壳体(100)通过卡扣组件(108)卡接;所述卡扣组件(108)包括成型于所述壳体(100)上的卡勾(1081)和卡板(1082);
所述卡勾(1081)向所述壳体(100)的第一侧方向延伸,一个所述壳体(100)的卡勾(1081)与相邻层的所述壳体(100)的卡板(1082)卡接配合,所述壳体(100)具有供相邻层的所述壳体(100)的卡勾(1081)穿过的卡勾过孔(109)。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由所述壳体(100)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所述壳体(10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设置有卡扣组件(108),所述卡扣组件(108)的卡勾(1081)和卡板(1082)沿所述壳体(100)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布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的第一端的卡扣组件(108)为第一卡扣组件,所述壳体(100)的第二端的卡扣组件(108)为第二卡扣组件;相邻两层所述壳体(100)的同一端的卡勾(1081)的卡接方向相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397229.XU CN217485337U (zh) | 2022-06-06 | 2022-06-06 | 一种旋转开关及其壳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397229.XU CN217485337U (zh) | 2022-06-06 | 2022-06-06 | 一种旋转开关及其壳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485337U true CN217485337U (zh) | 2022-09-23 |
Family
ID=83313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397229.XU Active CN217485337U (zh) | 2022-06-06 | 2022-06-06 | 一种旋转开关及其壳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485337U (zh) |
-
2022
- 2022-06-06 CN CN202221397229.XU patent/CN21748533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681521B2 (ja) | ヒューズユニット | |
CN101359795B (zh) | 电源电路切断设备 | |
JP3934870B2 (ja) | 電気接続箱 | |
US8912443B2 (en) | Bus bar mounting assembly | |
US7637781B2 (en) | Fusible link unit with hinge section | |
JP2013232312A (ja) | カード部材及び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並びにカード部材の製造方法 | |
CN102918940A (zh) | 电子单元壳体和制造该电子单元的方法 | |
JP4097388B2 (ja) | ジャンクションボックスの組立方法および該方法で組み立てられたジャンクションボックス | |
CN217485337U (zh) | 一种旋转开关及其壳体 | |
CN109411687A (zh) | 汇流条模块及电池组 | |
US20010026210A1 (en) | Fuse assembly | |
JP3698030B2 (ja) | ジャンクションボックスおよびジャンクションボックスの組立方法 | |
US8172584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chanism for connecting an electrical part to a junction box | |
JP2004328841A (ja) | ブスバー間の位置決め構造及び電気接続箱 | |
CN2377698Y (zh) | 电池连接器 | |
CN219145132U (zh) | 一种带有绝缘组件的电机定子 | |
CN220341481U (zh) | 电池及电池装置 | |
CN219419397U (zh) | 电池及电池装置 | |
CN218887452U (zh) | 电池及电池装置 | |
CN220042234U (zh) | 电池及电池装置 | |
CN115498331B (zh) | 一种二次电池盖板结构组件及生产工艺 | |
CN218448165U (zh) | 一种电池盖板和电池 | |
JP5355151B2 (ja) | ヒューズユニット | |
CN219371297U (zh) | 电池及电池装置 | |
CN216624500U (zh) | 电池连接组件、电池模组和储能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