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3424U - 一种端距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端距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83424U
CN217483424U CN202221722292.6U CN202221722292U CN217483424U CN 217483424 U CN217483424 U CN 217483424U CN 202221722292 U CN202221722292 U CN 202221722292U CN 217483424 U CN217483424 U CN 217483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 bore
fixed
locating piece
bearing
steel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2229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虞一强
曾燕飞
蒋大欣
许琳
沈城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Meise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Meise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Meise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Meise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2229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83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83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834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端距测量装置,包括千分表、沉孔定位块、表座、轴承,所述沉孔定位块为圆柱体结构,在沉孔定位块上端面中心处固定有连接轴,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在连接轴上,所述表座与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千分表固定在表座上,在沉孔定位块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固定钢球,在沉孔定位块的周向侧壁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径向凹孔,在径向凹孔的开口处设置有活动钢球,在活动钢球以内的径向凹孔内设置有压簧。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端距测量装置,对端距的测量较为方便,其测量精度可达0.001mm,测量误差小。

Description

一种端距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端距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导轨上的沉孔中心与导轨侧面之间的间距成为端距,目前对端距的测量一般都是采用游标卡尺进行。由于导轨的侧面为平面,而沉孔内壁为弧面,在游标卡尺测量过程中难以卡接在沉孔内壁与导轨侧面最近的位置处,另外也难以做到游标卡尺位于沉孔径向且垂直与导轨侧面的竖直平面内,因此,造成对端距测量的精度差,误差大。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122916160.9,一种孔距速测游标卡尺,它包括主尺和游标尺,游标尺滑动连接于主尺上,主尺和游标尺上分设有对置的第一外量爪和第二外量爪,主尺上还设有夹头,夹头与主尺间形成有活动腔,第一外量爪插装于活动腔中,并可在活动腔中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第一外量爪上套设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外量爪和夹头上。
上述技术在测量两个孔距的时候就会存在精度低,误差大的问题,其孔距测量与端距测量是相同的难点。
所以现在亟需一种端距测量装置,能对导轨端距进行高精度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端距测量装置,能提升测量精度,且测量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距测量装置,包括千分表、沉孔定位块、表座、轴承,所述沉孔定位块为圆柱体结构,在沉孔定位块上端面中心处固定有连接轴,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在连接轴上,所述表座与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千分表固定在表座上,在沉孔定位块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固定钢球,在沉孔定位块的周向侧壁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径向凹孔,在径向凹孔的开口处设置有活动钢球,在活动钢球以内的径向凹孔内设置有压簧。
上述方案,沉孔定位块的直径应小于沉孔直径,即沉孔定位块上的固定钢球突出于沉孔定位块的周向表面,沉孔定位块也能放入沉孔中,活动钢球、固定钢球均与沉孔的内壁接触。
在实际测量前,还需要一个标准量规,所述标准量规结构为:包括一个底板及设置在底板两侧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与底板垂直,其中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的间距为L1。将端距测量装置放置在标准量规上校准。具体步骤如下:将沉孔定位块放置在标准量规的底板上,让固定钢球与第二挡板表面接触,调节千分表,让千分表的测量端与第一挡板表面接触;然后转动沉孔定位块,保持表座不动,转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固定钢球与第二挡板表面接触,至千分表读数最大时保持沉孔定位块位置不变,然后转动表座,且确保千分表的测量端始终与第一挡板表面接触,至千分表读数最大时,记录千分表读数L2。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还需要一个测量台,所述测量台包括测量平台及设置在测量平台一侧的平尺,所述平尺与测量平台垂直设置。将待测导轨放置在测量平台上,待测导轨的待测侧面与平尺贴合;将沉孔定位块插入对应的沉孔内,尽量使固定钢球位于远离平尺一侧,千分表的测量端与平尺接触,在压簧的作用下,活动钢球、固定钢球均与沉孔的内壁贴合,转动沉孔定位块,保持表座不动,至千分表读数最大时,保持沉孔定位块位置不变,转动表座,至千分表读数最大时,记录千分表读数L3。
沉孔半径为R。
导轨端距的计算:导轨端距=L1+L3-L2-R。
所述活动钢球、固定钢球在沉孔定位块的周向表面间隔均匀。活动钢球与固定钢球分布间隔均匀,沉孔定位块在沉孔内转动更加稳定。
在轴承内圈内固定有套管,所述连接轴套接在套管内部。为了测量导轨上不同直径的沉孔至导轨侧边的端距,需要适应性更换不同直径的沉孔定位块,所以采用套管与轴承内圈固定,沉孔定位块上的连接轴与套管套接,更换过程简单方便,连接可以通过顶紧螺栓等形式进行脱卸式固定连接。
在套管上向外延伸有第一手柄,在表座上向外延伸有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与固定钢球处于同一侧,所述第二手柄与千分表的测量端处于相对的两侧。通过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设计,可以更加方便对沉孔定位块、表座的转动操作和固定限制,提升操作便捷性。
所述表座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内凹腔,所述轴承镶嵌在内凹腔内部,在内凹腔的下端设置有环形端盖,所述环形端盖与轴承内圈之间存在间隙,环形端盖用于将轴承限制在内凹腔内部。该结构能使得轴承与表座的固定牢固稳定,轴向垂直度高,从而测量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端距测量装置,对端距的测量较为方便,其测量精度可达0.001mm,测量误差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沉孔定位块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端距测量装置在标准量规上对标准尺寸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被测导轨在测量台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距测量装置,包括千分表2、沉孔定位块1、表座3、轴承4,所述沉孔定位块1为圆柱体结构,在沉孔定位块1上端面中心处固定有连接轴6,所述轴承4的内圈固定在连接轴6上,所述表座3与轴承4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千分表2固定在表座3上,在沉孔定位块1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固定钢球8,在沉孔定位块1的周向侧壁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径向凹孔11,在径向凹孔11的开口处设置有活动钢球8,在活动钢球8以内的径向凹孔11内设置有压簧12。其中千分表2固定在表座3上,连接轴6的中心轴线穿过千分表2与表座3的连接部位。
所述活动钢球8、固定钢球8在沉孔定位块1的周向表面间隔均匀。
在轴承4内圈内固定有套管5,所述连接轴6套接在套管5内部。
在套管5上向外延伸有第一手柄9,在表座3上向外延伸有第二手柄10,所述第一手柄9与固定钢球8处于同一侧,所述第二手柄10与千分表2的测量端处于相对的两侧。
所述表座3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内凹腔,所述轴承4镶嵌在内凹腔内部,在内凹腔的下端设置有环形端盖18,所述环形端盖18与轴承4内圈之间存在间隙,环形端盖18用于将轴承4限制在内凹腔内部。
上述方案,沉孔定位块1的直径应小于沉孔17直径,即沉孔定位块1上的固定钢球8突出于沉孔定位块1的周向表面,沉孔定位块1也能放入沉孔17中,活动钢球8、固定钢球8均与沉孔17的内壁接触。
如图3所示,在实际测量前,还需要一个标准量规13,所述标准量规13结构为:包括一个底板131及设置在底板131两侧的第一挡板132和第二挡板133,第一挡板132、第二挡板133与底板131垂直,其中第一挡板132与第二挡板133之间的间距为L1。将端距测量装置放置在标准量规13上校准。具体步骤如下:将沉孔定位块1放置在标准量规13的底板131上,让固定钢球8与第二挡板133表面接触,调节千分表2,让千分表2的测量端与第一挡板132表面接触;然后转动沉孔定位块1,保持表座3不动,转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固定钢球8与第二挡板133表面接触,至千分表2读数最大时保持沉孔定位块1位置不变,然后转动表座3,且确保千分表2的测量端始终与第一挡板132表面接触,至千分表2读数最大时,记录千分表2读数L2。
如图4所示,在实际测量过程中,还需要一个测量台,所述测量台包括测量平台14及设置在测量平台14一侧的平尺15,所述平尺15与测量平台14垂直设置。将待测导轨16放置在测量平台14上,待测导轨16的待测侧面与平尺15贴合;将沉孔定位块1插入对应的沉孔17内,尽量使固定钢球8位于远离平尺15一侧,千分表2的测量端与平尺15接触,在压簧12的作用下,活动钢球8、固定钢球8均与沉孔17的内壁贴合,转动沉孔定位块1,保持表座3不动,至千分表2读数最大时,保持沉孔定位块1位置不变,转动表座3,至千分表2读数最大时,记录千分表2读数L3。
沉孔17半径为R。
导轨端距的计算:导轨端距=L1+L3-L2-R。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化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端距测量装置,包括千分表,其特征是:还包括沉孔定位块、表座、轴承,所述沉孔定位块为圆柱体结构,在沉孔定位块上端面中心处固定有连接轴,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在连接轴上,所述表座与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千分表固定在表座上,在沉孔定位块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固定钢球,在沉孔定位块的周向侧壁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径向凹孔,在径向凹孔的开口处设置有活动钢球,在活动钢球以内的径向凹孔内设置有压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距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活动钢球、固定钢球在沉孔定位块的周向表面间隔均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距测量装置,其特征是:在轴承内圈内固定有套管,所述连接轴套接在套管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端距测量装置,其特征是:在套管上向外延伸有第一手柄,在表座上向外延伸有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与固定钢球处于同一侧,所述第二手柄与千分表的测量端处于相对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距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表座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内凹腔,所述轴承镶嵌在内凹腔内部,在内凹腔的下端设置有环形端盖,所述环形端盖与轴承内圈之间存在间隙,环形端盖用于将轴承限制在内凹腔内部。
CN202221722292.6U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端距测量装置 Active CN217483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22292.6U CN217483424U (zh)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端距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22292.6U CN217483424U (zh)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端距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3424U true CN217483424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17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22292.6U Active CN217483424U (zh)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端距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834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65081B2 (en) Checking tool for measuring distance between adjacent sinking grooves in inner hole of mechanical part
CN102252583A (zh) 检测汽车发动机曲轴键槽对称度的检具
CN211085003U (zh) 一种利用偏摆仪检测曲柄轴偏心圆周位置角度一致性装置
CN113483631B (zh) 实体滚针保持架的内径检测装置
CN217483424U (zh) 一种端距测量装置
CN2082396U (zh) 内径检测仪
CN205066645U (zh) 内孔相邻凹槽间距测量装置
CN212458213U (zh) 一种滚动直线导轨孔距检测装置
CN211373400U (zh) 一种滚珠螺杆的定位检测装置
CN112444181B (zh) 一种测量牙掌空间尺寸的装置及方法
CN110044228A (zh) 一种高精度多锥体深孔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3301053U (zh) 一种圆锥滚子球基面半径测量仪
CN208620939U (zh) 测量轴承套圈滚道位置的量具
CN214747674U (zh) 一种管道内外径测量装置
KR100287684B1 (ko) 허브 및 드럼의 계측장치
CN111964907A (zh) 一种nj型和nf型圆柱滚子轴承轴向窜动量的测量装置
CN219390805U (zh) 一种晶棒槽深测试治具
CN218238628U (zh)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内组件凸出量检测装置
CN110926314A (zh) 一种双偏心齿轮偏心面的同步检测方法
CN2935080Y (zh) 法兰盘跳动检测仪
CN210689433U (zh) 形位公差检测装置
CN217058586U (zh) 一种高精度孔距测量仪
CN211740051U (zh) 精密钢管端面跳动检测机构
CN216348187U (zh) 一种轴承套圈测量工装
CN220690012U (zh) 一种可旋转伸缩的平面度检测量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