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3274U - 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83274U
CN217483274U CN202221015940.4U CN202221015940U CN217483274U CN 217483274 U CN217483274 U CN 217483274U CN 202221015940 U CN202221015940 U CN 202221015940U CN 217483274 U CN217483274 U CN 2174832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outlet
channel
communicated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1594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雷
张继生
李�杰
邹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Nanbo New Energy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CSG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Nanbo New Energy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CSG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Nanbo New Energy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CSG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Nanbo New Energy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1594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832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832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832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包括换热组件和溴化锂机组。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换热器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换热器还设有与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换热器还设有与第二通道连通的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入口用于引入废气;当第一通道中流通有废气,且第二通道流通有传热介质时,第一通道中的废气能够向第二通道中的传热介质传递热量;溴化锂机组包括发生器、加热管道和水泵,发生器设有加热腔;加热管道设有加热通道,加热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入口、第二出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能够充分利用余热锅炉排出的低温废气中的热量。

Description

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窑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废气,如果高温废气直接排放至大气中,则会造成能源浪费。
相关技术中,玻璃窑均配备余热锅炉,余热锅炉可回收废气中的余热,并用于发电和供热,与此同时,废气的温度会从540℃左右降为180℃左右,并排放至大气中。然而,排放至大气中的废气仍携带了大量的热量,仍然存在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能够充分利用余热锅炉排出的低温废气中的热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包括:
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换热器还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换热器还设有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入口用于引入废气;当所述第一通道中流通有废气,且所述第二通道流通有传热介质时,所述第一通道中的所述废气能够向所述第二通道中的传热介质传递热量;
溴化锂机组,包括发生器、加热管道和水泵,所述发生器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管道设有加热通道,所述加热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入口、所述第二出口连通,所述水泵用于驱使所述传热介质在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加热通道中循环流动;当所述加热通道中流通有所述传热介质,且所述加热腔中设有溴化锂水溶液时,所述加热通道中的传热介质能够向所述发生器中的溴化锂水溶液传递热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换热器将废气中热量传递至传热介质,传热介质再用于加热发生器中的溴化锂水溶液,从而使溴化锂水溶液中的水被加热蒸发,由此充分利用了低温废气中的热量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出风管道、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出风管道设有风道,所述风道的一端与所述废气出口连通,所述风道的另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第一阀门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风道,所述第二阀门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均包括电动风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出风管道和三通阀,所述三通阀设有第三入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所述出风管道设有风道;所述第三入口与所述废气出口连通,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风道的一端连通,所述风道的另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第四出口与所述第一入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用于将所述第一通道中的废气引出至大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烟囱,所述烟囱设有第一烟道,所述第一烟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第一烟道的另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引风机用于将所述第一通道中的废气引入至所述第一烟道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炉包括壳体和第一吸热组件,所述壳体设有第二烟道,所述壳体还设有与所述第二烟道连通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用于引入废气,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第一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吸热组件用于吸收所述第二烟道中的废气的热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余热锅炉还包括第二吸热组件,所述壳体还设有第三烟道,所述壳体还设有与所述第三烟道连通的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用于引入废气,所述第二出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吸热组件用于吸收所述第三烟道中的废气的热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布袋除尘器,所述布袋除尘器设有除尘通道,所述布袋除尘器还设有与所述除尘通道连通的第三进气口和第三出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三出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器包括板式换热器或管壳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的换热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的溴化锂机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烟囱100、第一烟道110;
引风机200;
换热组件300、第一阀门310、出风管道320、风道321、第二阀门330、换热器340、第一通道341、第二通道342、第一入口343、第一出口344、第二入口345、第二出口346、三通阀350;
溴化锂机组400、加热管道410、加热通道411、发生器420、加热腔421、水泵430、冷凝器440、节流阀450、蒸发器460、吸收器470、循环泵480、换交换器490;
余热锅炉500、壳体510、第一出气口511、第二烟道512、第一进气口513、第二出气口514、第三烟道515、第二进气口516、第一吸热组件520、第二吸热组件530;
布袋除尘器600、第三出气口610、除尘通道620、第三进气口6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参照图1和图2,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中的箭头是指各通道内流体的流向。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包括换热组件300和溴化锂机组400。换热组件300包括换热器340,换热器340设有第一通道341和第二通道342,换热器340还设有与第一通道341连通的第一入口343和第一出口344,换热器340还设有与第二通道342连通的第二入口345和第二出口346。第一入口343用于引入废气。当第一通道341中流通有废气,且第二通道342流通有传热介质时,第一通道341中的废气能够向第二通道342中的传热介质传递热量。
溴化锂机组400包括加热管道410、发生器420和水泵430,发生器420设有加热腔421。加热管道410设有加热通道411,加热通道41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入口345、第二出口346连通,水泵430用于驱使传热介质在第二通道342和加热通道411中循环流动。当加热通道411中流通有传热介质(例如水),且加热腔421中设有溴化锂水溶液时,加热通道411中的传热介质能够向发生器420中的溴化锂水溶液传递热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换热器340将废气中热量传递至传热介质,传热介质再用于加热发生器420中的溴化锂水溶液,从而使溴化锂水溶液中的水被加热蒸发,由此充分利用了低温废气中的热量的。
具体的,第一通道341中的废气能够向第二通道342中的传热介质传递热量,只需形成第一通道341的管道的材料为导热材料即可,例如形成第一通道341的管道的材料为铜或铝。类似的,加热通道411中的传热介质能够向发生器420中的溴化锂水溶液传递热量,只需形成加热通道411的管道的材料为导热材料即可,例如形成加热通道411的管道的材料为铜或铝。
具体的,参照图3,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的箭头是指各通道内流体的流向。溴化锂机组400通常还包括冷凝器440、节流阀450、蒸发器460、吸收器470、循环泵480和换交换器490。溴化锂机组400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发生器420内的溴化锂水溶液受到加热通道411内的传热介质的加热后,溴化锂水溶液中的水不断汽化,汽化产生的水蒸气进入冷凝器440,在冷凝器440内被冷却水降温后凝结,成为高压低温的液态水。与此同时,随着水的不断汽化,发生器420内的溴化锂水溶液的浓度不断升高,浓度升高后的溴化锂水溶液通过管道流入吸收器470。
当冷凝器440内高压低温的液态水通过节流阀450进入蒸发器460时,液态水急速膨胀而汽化,并在汽化过程中大量吸收蒸发器460内冷媒水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制冷的目的。在此过程中,低温水蒸气进入至吸收器470,被吸收器470内的高浓度的溴化锂水溶液吸收,溴化锂水溶液的浓度逐步降低,再由循环泵480送回发生器420,完成整个循环。循环持续进行,即可连续制取冷量。
由于溴化锂水溶液在吸收器470内已被低温水蒸气冷却,吸收器470内的溴化锂水溶液的温度较低。为了节省用于加热溴化锂水溶液的热量,提高整个装置的能量利用效率,在系统中增加了一个换交换器490,让发生器420流出的高温溴化锂水溶液与吸收器470流出的低温溴化锂水溶液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回流至发生器420内的溴化锂水溶液的温度。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组件300还包括第一阀门310、出风管道320和第二阀门330。出风管道320设有风道321,风道321的一端与废气出口连通,风道321的另一端与大气连通。第一阀门310用于打开或关闭风道321,第二阀门330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一通道341。
由此,当换热器340需要维护或出现故障时,可通过第二阀门330关闭第一通道341,并通过第一阀门310打开风道321,此时废气从风道321通过,换热器340完成解列,由此可方便维护或维修换热器340。另外,当换热器340可正常工作时,可通过第二阀门330打开第一通道341,并通过第一阀门310关闭风道321,此时废气从第一通道341通过,换热器340可正常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阀门310和第二阀门330均包括电动风阀。
电动风阀包括电动机,通过控制电动机的运动,可实现第一阀门310和第二阀门330的自动开闭,由此有利于提高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换热组件300还包括出风管道320和三通阀350,三通阀350设有第三入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出风管道320设有风道321。第三入口与废气出口连通,第三出口与风道321的一端连通,风道321的另一端与大气连通,第四出口与第一入口343连通。
通过设置三通阀350,也可实现废气在风道321和第一通道341之间的流通切换,从而方便维护或维修换热器340。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还包括引风机200,引风机200用于将第一通道341中的废气引出至大气中。
通过设置引风机200,可控制废气在第一通道341中的流动速度,由此有利于调节废气的换热时间,从而提高废气中热量的回收效率。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还包括烟囱100,烟囱100设有第一烟道110,第一烟道110的一端与第一出口344连通,第一烟道110的另一端与大气连通。引风机200用于将第一通道341中的废气引入至第一烟道110中。
通过设置烟囱100,可将废气排往高空,从而保护低空环境的空气质量。
参照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还包括余热锅炉500,余热锅炉500包括壳体510和第一吸热组件520。壳体510设有第二烟道512,壳体510还设有与第二烟道512连通的第一进气口513和第一出气口511,第一进气口513用于引入废气,第一出气口511与第一入口343连通。第一吸热组件520用于吸收第二烟道512中的废气的热量。
由此,第一吸热组件520可提前吸收高温废气的热量,并用于发电或供热,实现废气的热量的阶次利用。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余热锅炉500还包括第二吸热组件530,壳体510还设有第三烟道515,壳体510还设有与第三烟道515连通的第二进气口516和第二出气口514,第二进气口516用于引入废气,第二出气口514与第一进气口513连通。第二吸热组件530用于吸收第三烟道515中的废气的热量。
通过设置第二吸热组件530,可将第一吸热组件520处理过的废气的温度进一步降低,实现废气的热量的多阶次利用。
具体的,第二吸热组件530可将540℃左右的废气降至180℃左右,180℃左右的废气如果直接排放至大气中,不但是能源的巨大浪费,也会对环境的造成重大污染。第一吸热组件520可将180℃左右的废气降至135℃左右,并将水加热至90℃,从而供溴化锂机组400使用。
参照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余热锅炉出口废气还包括布袋除尘器600,布袋除尘器600设有除尘通道620,布袋除尘器600还设有与除尘通道620连通的第三进气口630和第三出气口610,第三进气口630与第二出气口514连通,第三出气口610与第一进气口513连通。
由此,废气经过布袋除尘器600除尘后,排放至大气,由此有利于保护环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换热器340包括板式换热器或管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或管壳式换热器均是常用的换热器,由此有利于降低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的生产成本。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换热器还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换热器还设有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入口用于引入废气;当所述第一通道中流通有废气,且所述第二通道流通有传热介质时,所述第一通道中的所述废气能够向所述第二通道中的传热介质传递热量;
溴化锂机组,包括发生器、加热管道和水泵,所述发生器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管道设有加热通道,所述加热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入口、所述第二出口连通,所述水泵用于驱使所述传热介质在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加热通道中循环流动;当所述加热通道中流通有所述传热介质,且所述加热腔中设有溴化锂水溶液时,所述加热通道中的传热介质能够向所述发生器中的溴化锂水溶液传递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出风管道、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出风管道设有风道,所述风道的一端与所述废气出口连通,所述风道的另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第一阀门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风道,所述第二阀门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均包括电动风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出风管道和三通阀,所述三通阀设有第三入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所述出风管道设有风道;所述第三入口与所述废气出口连通,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风道的一端连通,所述风道的另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第四出口与所述第一入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用于将所述第一通道中的废气引出至大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烟囱,所述烟囱设有第一烟道,所述第一烟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第一烟道的另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引风机用于将所述第一通道中的废气引入至所述第一烟道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炉包括壳体和第一吸热组件,所述壳体设有第二烟道,所述壳体还设有与所述第二烟道连通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用于引入废气,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第一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吸热组件用于吸收所述第二烟道中的废气的热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还包括第二吸热组件,所述壳体还设有第三烟道,所述壳体还设有与所述第三烟道连通的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用于引入废气,所述第二出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吸热组件用于吸收所述第三烟道中的废气的热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袋除尘器,所述布袋除尘器设有除尘通道,所述布袋除尘器还设有与所述除尘通道连通的第三进气口和第三出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三出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板式换热器或管壳式换热器。
CN202221015940.4U 2022-04-27 2022-04-27 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 Active CN2174832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5940.4U CN217483274U (zh) 2022-04-27 2022-04-27 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5940.4U CN217483274U (zh) 2022-04-27 2022-04-27 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3274U true CN217483274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08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15940.4U Active CN217483274U (zh) 2022-04-27 2022-04-27 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832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U102468B1 (en) Total heat recovery type integrated gas heat pump heat supply unit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201368540Y (zh) 空气热回收热泵
CN105423594A (zh) 采暖常温排烟的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CN202470536U (zh) 双高发烟气热水补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CN205825498U (zh) 一种多级回收燃气烟气余热的系统
CN217483274U (zh) 余热锅炉出口废气再利用装置
CN101398235A (zh) 三效多源式热泵机组
CN105890211A (zh) 一种适合寒冷地区供热的蓄能互联热泵系统
CN105423596A (zh) 一种采暖高效烟气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CN205279507U (zh) 一种采暖高效烟气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CN205279508U (zh) 一种采暖高效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CN2826307Y (zh) 热水直燃二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冷热水机组
CN212585239U (zh) 烟气型余热回收机组
CN209116822U (zh) 一种电厂余热和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CN108362034B (zh) 一种环保高效烟气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CN204787408U (zh) 烟气余热回收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CN1448662A (zh) 烟道热管蒸发器及其分离式热管体系
CN208154506U (zh) 一种冷热电联供系统动力机排烟余热的深度回收装置
CN217423663U (zh) 烟气型溴化锂吸收式二类热泵机组
CN219550770U (zh) 一种余热回收系统
CN217541121U (zh) 一种空压机组余热回收综合利用装置
CN204115540U (zh) 烟道余热的回收系统
CN109210969A (zh) 一种电厂余热和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CN220267790U (zh) 一种基于透平膨胀机的烟气余热回收发电系统
CN219829530U (zh) 一种水泥窑头锅炉废气余热利用与备用降温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