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16822U - 一种电厂余热和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厂余热和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16822U
CN209116822U CN201821760809.4U CN201821760809U CN209116822U CN 209116822 U CN209116822 U CN 209116822U CN 201821760809 U CN201821760809 U CN 201821760809U CN 209116822 U CN209116822 U CN 2091168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water
pump
circulating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6080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方明
李斌
王毅
杜文亚
张茂
谭智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cid Thermal Technology Environment-Friendl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Chongqing CISDI Therm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cid Thermal Technology Environment-Friendl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cid Thermal Technology Environment-Friendl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cid Thermal Technology Environment-Friendl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6080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168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168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168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厂余热和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属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汽轮机组、凝汽器、吸收式热泵、间接式空冷塔、烟气‑水换热器、汽‑水换热器、汽‑导热油换热器、蓄热器、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二次网换热站、凝结水泵、循环水泵、热水循环泵I、导热油循环泵、热水循环泵II、循环水调节阀和止回阀;本实用新型采用热泵技术,以电厂循环水作为低位热源,以烟气、太阳能作为驱动能源,向外提供75℃的采暖水,若有必要可采用汽水换热器二级加热至110℃送入城市热网中。该实用新型减少了汽机冷源热损失、减少了烟气放热损失,利用电厂平面布置太阳能收集系统,有效利用了太阳能,形成了电厂综合能源利用系统,提高了电厂能源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厂余热和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厂余热和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厂环境污染治理中一贯十分注重电厂烟气的除尘、脱硫,燃煤的洁净处理,以及严格控制核素的排污标准,对循环冷却水所含巨大热量弃置于环境可能带来的负面热影响,甚至热污染的危害却容易被忽视。
随着城市规模的迅猛扩张,我国很多地方出现了集中热源不足的问题,因供热造成的城市环境与经济承载力问题也日益凸现。然而,大容量、高参数发电机组所产生的大量低压缸排汽余热目前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存在的问题是循环水的温度通常比较低,达不到直接供热的品位要求,需设法适当提高温度,可采用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降低排汽缸真空,提高乏汽温度,即通常所说的汽轮机组低真空运行;二是以电厂循环水为低位热源,采用热泵技术吸取其中余热实现供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厂余热和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厂余热和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汽轮机组(1)、凝汽器(2)、吸收式热泵(3)、间接式空冷塔(4)、烟气-水换热器(5)、汽-水换热器(6)、汽-导热油换热器(7)、蓄热器(8)、槽式太阳能集热器(9)、二次网换热站(10)、凝结水泵(11)、循环水泵(12)、热水循环泵I(13)、导热油循环泵(14)、热水循环泵II(15)、循环水调节阀(16)和止回阀(18);
所述汽轮机组(1)通过排汽管道与凝汽器(2)连接,凝汽器(2)通过凝结水管道与凝结水泵(11)连接,所述凝汽器(2)通过循环水管道与间接式空冷塔(4)连接;
所述循环水管道依次连接循环水泵(12)、间接式空冷塔(4)、凝汽器(2)和吸收式热泵(3)的接口一,形成循环水闭环;
所述烟气-水换热器(5)通过循环热水管道双向连接至吸收式热泵(3)的接口二,且在循环热水管道上设置热水循环泵II(15)用于向吸收式热泵(3)引入热水;
所述吸收式热泵(3)的接口三通过与循环导热油管道依次与导热油循环泵(14)、槽式太阳能集热器(9)、蓄热器(8)和汽-导热油换热器(7)连接,形成循环导热油闭环;
在凝汽器(2)和吸收式热泵(3)之间的循环水管道设置循环水调节阀(16),用于将循环水引入吸收式热泵(3)的接口四;从吸收式热泵(3)的接口四出来后,通过循环热水管道依次将热水循环泵I(13)、汽-水换热器(6)、二次网换热站(10)和止回阀(18)连接起来,并接至循环水泵(12)与间接式空冷塔(4)之间;
其中,汽-水换热器(6)的输入端还与外供的蒸汽管道连接;二次网换热站(10)还与外供的二次热网连接。
进一步,所述外供的蒸汽管道上设有蒸汽调节阀(17)用于调节蒸汽流量,以调节汽水换热器的换热量。
进一步,所述系统还包括切断阀组(21),设置在凝汽器(2)和循环水泵(12)之间,用于切断或者开启循环水管道。
进一步,所述槽式太阳能集热器(9)与汽-导热油换热器(7)之间设有旁路阀I(19),汽-导热油换热器(7)的并联管路设有旁路阀II(20)。
进一步,所述槽式太阳能集热器(9)设置在电站空地或厂房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热泵技术,以电厂循环水作为低位热源,以烟气、太阳能作为驱动能源,向外提供75℃的采暖水,若有必要可采用汽水换热器二级加热至110℃送入城市热网中。该实用新型减少了汽机冷源热损失、减少了烟气放热损失,利用电厂平面布置太阳能收集系统,有效利用了太阳能,形成了电厂综合能源利用系统,极大的提高电厂能源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中间间接空冷机组循环水余热回收、烟气余热回收和太阳能集热回收的系统示意图;
附图标记:1-汽轮机组,2-凝汽器,3-吸收式热泵,4-间接式空冷塔,5-烟气-水换热器,6-汽-水换热器,7-汽-导热油换热器,8-蓄热器,9-槽式太阳能集热器,10-二次网换热站,11-凝结水泵,12-循环水泵,13-热水循环泵I,14-导热油循环泵,15-热水循环泵II,16-循环水调节阀,17-蒸汽调节阀,18-止回阀,19-旁路阀I,20-旁路阀II,21-切断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是中间间接空冷机组循环水余热回收、烟气余热回收和太阳能集热回收的系统示意图,该间接冷却表面式凝汽器系统为哈蒙系统。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烟气余热回收和太阳能集热回收系统包括汽轮机组1,凝汽器2,吸收式热泵3,间接式空冷塔4,烟气-水换热器5,汽-水换热器6,汽-导热油换热器7,蓄热器8,槽式太阳能集热器9,二次网换热站10,凝结水泵11,循环水泵12,热水循环泵13,导热油循环泵14,热水循环泵15,循环水调节阀16,蒸汽调节阀17,止回阀18,旁路阀I 19,旁路阀II 20,切断阀21。
本实施例中,汽机机组1通过排汽管道与凝汽器2连接,凝汽器2和间接式空冷塔4之间通过高低温循环水管道连接,吸收式热泵3通过高低温循环水管道与凝汽器2和间接式空冷塔4连接,吸收式热泵3通过循环水管道与烟水换热器5连接,吸收式热泵3通过循环导热油管道与槽式太阳能集热器9、蓄热器8、汽-导热油换热器7、导热油循环泵14、旁路阀I19和旁路阀II 20连接,吸收式热泵3通过循环热水管道与汽水换热器6连接,汽水换热器6通过循环热水管道与二次网换热站10连接,二次网换热站10通过热水回水管与循环水回水管道连接。
本系统余热回收围绕吸收式热泵3展开,吸收式热泵3从凝汽器2部分循环水提取低温余热作为低温热源,通过烟气-水换热器5从锅炉排烟中提取高温余热作为热泵的高温热源之一,通过槽式太阳能集热部分回收太阳能作为热泵的高温热源之一。凝汽器2部分循环水出水进入吸收式热泵3,作为吸收式热泵3冷却水,被加热后作为外供热水,外供热水根据负荷需求可通过汽-水换热器6进行温度调节,热水通过二次网换热站10换热后进入间接式空冷塔4循环利用。
本系统太阳能清洁能源回收部分:在电站空地、厂房顶等处设置槽式太阳能集热器9,以导热油作为传热介质,配套蓄热器8和汽-导热油换热器7,形成能够向热泵系统提供高温热源的太阳能回收系统。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电厂余热和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汽轮机组(1)、凝汽器(2)、吸收式热泵(3)、间接式空冷塔(4)、烟气-水换热器(5)、汽-水换热器(6)、汽-导热油换热器(7)、蓄热器(8)、槽式太阳能集热器(9)、二次网换热站(10)、凝结水泵(11)、循环水泵(12)、热水循环泵I(13)、导热油循环泵(14)、热水循环泵II(15)、循环水调节阀(16)和止回阀(18);
所述汽轮机组(1)通过排汽管道与凝汽器(2)连接,凝汽器(2)通过凝结水管道与凝结水泵(11)连接,所述凝汽器(2)通过循环水管道与间接式空冷塔(4)连接;
所述循环水管道依次连接循环水泵(12)、间接式空冷塔(4)、凝汽器(2)和吸收式热泵(3)的接口一,形成循环水闭环;
所述烟气-水换热器(5)通过循环热水管道双向连接至吸收式热泵(3)的接口二,且在循环热水管道上设置热水循环泵II(15)用于向吸收式热泵(3)引入热水;
所述吸收式热泵(3)的接口三通过与循环导热油管道依次与导热油循环泵(14)、槽式太阳能集热器(9)、蓄热器(8)和汽-导热油换热器(7)连接,形成循环导热油闭环;
在凝汽器(2)和吸收式热泵(3)之间的循环水管道设置循环水调节阀(16),用于将循环水引入吸收式热泵(3)的接口四;从吸收式热泵(3)的接口四出来后,通过循环热水管道依次将热水循环泵I(13)、汽-水换热器(6)、二次网换热站(10)和止回阀(18)连接起来,并接至循环水泵(12)与间接式空冷塔(4)之间;
其中,汽-水换热器(6)的输入端还与外供的蒸汽管道连接;二次网换热站(10)还与外供的二次热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余热和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供的蒸汽管道上设有蒸汽调节阀(17)用于调节蒸汽流量,以调节汽水换热器的换热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余热和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切断阀组(21),设置在凝汽器(2)和循环水泵(12)之间,用于切断或者开启循环水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厂余热和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式太阳能集热器(9)与汽-导热油换热器(7)之间设有旁路阀I(19),汽-导热油换热器(7)的并联管路设有旁路阀II(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余热和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式太阳能集热器(9)设置在电站空地或厂房顶部。
CN201821760809.4U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电厂余热和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Active CN2091168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60809.4U CN209116822U (zh)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电厂余热和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60809.4U CN209116822U (zh)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电厂余热和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16822U true CN209116822U (zh) 2019-07-16

Family

ID=67202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60809.4U Active CN209116822U (zh)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电厂余热和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168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0969A (zh) * 2018-10-29 2019-01-15 重庆赛迪热工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厂余热和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0969A (zh) * 2018-10-29 2019-01-15 重庆赛迪热工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厂余热和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21637B2 (en) Energy-saving system using electric heat pump to deeply recover flue gas waste heat from heat power plant for district heating
CN102759096B (zh) 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106090880A (zh) 一种机炉集合热能循环余热回用系统
CN202768090U (zh) 一种乏汽余热回收系统
CN106051805B (zh) 一种以排烟余热作为暖风器热源的余热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05889897B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余热综合回收利用系统及方法
CN101900347A (zh) 电站锅炉排烟余热高品位回收利用系统
CN203501144U (zh) 燃气锅炉余热回收系统
CN109681281A (zh) 一种可同时回收乏汽和烟气余热的生物质热电联产系统
CN103574587A (zh) 火电厂余热利用系统及火电机组
CN203323218U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供热系统
CN203717051U (zh) 联合循环低温余热回收装置
CN202675925U (zh) 火电厂驱动汽轮机乏汽冷却系统及火电机组
CN104235928A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供热系统
CN103575124A (zh) 火电厂驱动汽轮机乏汽冷却系统及火电机组
CN203036658U (zh) 锅炉烟气余热多用途利用系统
CN209116822U (zh) 一种电厂余热和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CN202869080U (zh) 一种回收余热发电系统低压蒸汽和冷却水余热的装置
CN205383640U (zh) 一种新型暖风器回收循环水余热系统
CN204665244U (zh) 一种相变换热器带热网加热器的联合系统
CN209604106U (zh) 一种可同时回收乏汽和烟气余热的生物质热电联产系统
CN202869081U (zh) 一种回收余热发电系统烟气和冷却水余热的装置
CN109210969A (zh) 一种电厂余热和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CN203489244U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206608968U (zh) 一种电厂热能回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