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68090U - 一种乏汽余热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乏汽余热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768090U CN202768090U CN2012204782466U CN201220478246U CN202768090U CN 202768090 U CN202768090 U CN 202768090U CN 2012204782466 U CN2012204782466 U CN 2012204782466U CN 201220478246 U CN201220478246 U CN 201220478246U CN 202768090 U CN202768090 U CN 2027680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mp
- steam
- exhaust steam
- heat
- pre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2—Heat recovery pumps, i.e. heat pump based systems or units able to transfer the thermal energy from one area of the premises or part of the facilities to a different one, improving the overall efficienc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 Y02P80/15—On-site combined power, heat or cool generation or distribution, e.g.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 supply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乏汽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汽轮机(101)、空冷凝汽器(102)、凝结水泵(103)、热网加热器(104)、热网循环水泵(105)、热网加热器疏水泵(106)、前置湿冷凝汽器(107)及吸收式热泵(108);前置湿冷凝汽器(107)的热水出口与吸收式热泵(108)的热水进口连接;前置湿冷凝汽器(107)及吸收式热泵(108)的乏汽进口连接旁通乏汽管道(109);前置湿冷凝汽器(107)及吸收式热泵(108)的乏汽凝结水出口连接凝结水泵(103);吸收式热泵(108)的驱动蒸汽进口连接汽轮机(101)的旁通供热抽汽管道(111);吸收式热泵(108)的驱动蒸汽出口连接到驱动蒸汽凝结水管路(112);吸收式热泵的热水出口及前置湿冷凝汽器的热水进口连接到热网供水管道(1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乏汽余热回收系统中加入前置湿冷凝汽器及吸收式热泵,可以提供热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热电厂余热利用技术,特别是关于一种乏汽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节能减排”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核心。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余热回收利用是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保护环境的根本措施。
发电厂的发电机组包括纯凝发电、热电联产等。凝汽式电厂锅炉产生的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后,排出的乏汽仍含有大部分热量散失到大气环境中,因而热效率较低,一般单机容量300MW以上的凝汽式电厂的热效率仅为35-40%。而热电联产供热发电机组虽然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但是汽轮机存在的冷端损失仍然是电厂热力系统的最大损失,空冷凝汽器的冷却介质携带走了低品位热量,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如图1及图2所示,现有的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中,汽轮机101(包括图2中的高压缸及低压缸)的乏汽热量直接进入空冷凝汽器102,通过空气自然及强制换热的方式,直接将乏汽的热量散热至大气环境中,因而热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乏汽余热回收系统,以提高热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乏汽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汽轮机101、空冷凝汽器102、凝结水泵103、热网加热器104、热网循环水泵105及热网加热器疏水泵10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乏汽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驱动蒸汽凝结水疏水泵(116)、前置湿冷凝汽器107及吸收式热泵108;所述前置湿冷凝汽器107的热水出口与所述吸收式热泵108的热水进口连接;所述前置湿冷凝汽器107及吸收式热泵108的乏汽进口连接所述的汽轮机101的旁通乏汽管道109;所述前置湿冷凝汽器107及吸收式热泵108的乏汽凝结水出口通过乏汽凝结水管路110连接所述的凝结水泵103;所述吸收式热泵108的驱动蒸汽进口连接所述的汽轮机101中压缸的旁通供热抽汽管道111;所述吸收式热泵108的驱动蒸汽出口连接到驱动蒸汽凝结水管路112;所述吸收式热泵108的热水出口连接到热网供水管道113;所述前置湿冷凝汽器107的热水进口连接所述的热网供水管道113。
进一步地,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关断蝶阀114,安装在所述的旁通乏汽管道109上,用于调节乏汽量。
进一步地,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关断蝶阀120,安装在所述的热网供水管道113上,用于关断、调节热网水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蒸汽凝结水管路112上设有驱动蒸汽疏水泵116。
进一步地,所述的乏汽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抽不凝结气体管路119,连接所述前置湿冷凝汽器107及吸收式热泵108的不凝结气体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乏汽余热回收系统中加入前置湿冷凝汽器及吸收式热泵,可以提供热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的乏汽余热回收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乏汽余热回收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乏汽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汽轮机101、空冷凝汽器102、凝结水泵103、热网加热器104、热网循环水泵105及热网加热器疏水泵106,驱动蒸汽凝结水疏水泵116、前置湿冷凝汽器107及吸收式热泵108。
汽轮机101的乏汽通过主乏汽管道118输送到空冷凝汽器102中,然后经过凝结水泵103之后输送到除氧器。
前置湿冷凝汽器107及吸收式热泵108可以称为热泵系统(如图3中的虚线框所示),如图3所示,所述前置湿冷凝汽器107的热水出口与所述吸收式热泵108的热水进口连接;所述前置湿冷凝汽器107及吸收式热泵108的乏汽进口连接所述的汽轮机101的旁通乏汽管道109;所述前置湿冷凝汽器107及吸收式热泵108的乏汽凝结水出口通过乏汽凝结水管路110连接所述的凝结水泵103。
所述吸收式热泵108的驱动蒸汽进口连接所述的汽轮机101中压缸的旁通供热抽汽管道111;所述吸收式热泵108的驱动蒸汽出口连接到驱动蒸汽凝结水管路112,所述的驱动蒸汽凝结水管路112上设有驱动蒸汽疏水泵116;所述吸收式热泵108的驱动热水出口连接到热网供水管道113。
所述前置湿冷凝汽器107的热水进口连接所述的热网供水管道113。
进一步的,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关断蝶阀114,安装在所述的旁通乏汽管道109上,用于调节乏汽量。
进一步地,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关断蝶阀120,安装在所述的热网供水管道113上,用于关断、调节热网水流量。
进一步的,所述的乏汽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抽不凝结气体管路119,连接所述前置湿冷凝汽器107及吸收式热泵108的不凝结气体出口。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乏汽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协调控制与保护系统(图中未示出),协调控制与保护系统可以连接乏汽余热回收系统的所有设备及阀门,用于确保汽轮发电机组和余热回收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乏汽余热回收系统的余热回收实现方法如下:
将汽轮机乏汽、汽轮机供热抽汽及热网水引入热泵系统,进入热泵系统的汽轮机乏汽分为两路,同时进入前置凝汽器和吸收式热泵中放热,热网水依次流经前置凝汽器和吸收式热泵被逐级加热。热泵系统中的前置湿冷凝汽器107直接回收乏汽余热,乏汽与热网水进行换热,热网水被加热后,乏汽放热后冷凝为凝结水流入汽轮机凝结水泵入口管路。吸收式热泵108以汽轮机供热抽汽作为驱动溴化锂的动力回收乏汽余热,用于加热流经吸收式热泵的热网水,乏汽放热后冷凝为凝结水流入汽轮机凝结水泵入口管路。根据需求,热泵系统加热后的热网水可以再经过原电厂热网首站中的热网加热器104加热后输送到热网的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前置湿冷凝汽器107为管壳式结构热交换器,热网回水在前置湿冷凝汽器107的换热管内流动,乏汽在前置湿冷凝汽器107的壳程流动与换热管内的热网水换热。前置湿冷凝汽器107的端差可以设置为2.8度,当汽轮机乏汽温度与热网水温度差大于2.8度时,前置湿冷凝汽器107投入运行,热网水在前置湿冷凝汽器107吸热后,进入吸收式热泵继续吸热升温。当汽轮机乏汽温度与热网水温度差小于2.8度时,前置湿冷凝汽器107解列,乏汽不在进入前置湿冷凝汽器107与热网水换热,热网水流经前置湿冷凝汽器107不吸热,进入吸收式热泵108后吸热升温。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乏汽余热回收系统还有很多没有描述的辅助管路,辅助管路上还连接有控制阀门,通过控制阀可以调节汽轮机的抽汽量和热网水流量、温度,这些技术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利用前置湿冷凝汽器及吸收式热泵回收空冷凝汽器排放到大气中的乏汽热量,并对热电厂的供热抽汽能级进行整合,节约了热电厂的能源(或者增加的供热负荷),提高了热电厂的供热能力和经济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乏汽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汽轮机(101)、空冷凝汽器(102)、凝结水泵(103)、热网加热器(104)、热网循环水泵(105)及热网加热器疏水泵(10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乏汽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前置湿冷凝汽器(107)及吸收式热泵(108);
所述前置湿冷凝汽器(107)的热水出口与所述吸收式热泵(108)的热水进口连接;所述前置湿冷凝汽器(107)及吸收式热泵(108)的乏汽进口连接所述的汽轮机(101)的旁通乏汽管道(109);所述前置湿冷凝汽器(107)及吸收式热泵(108)的乏汽凝结水出口通过乏汽凝结水管路(110)连接所述的凝结水泵(103);所述吸收式热泵(108)的驱动蒸汽进口连接所述的汽轮机(101)的旁通供热抽汽管道(111);所述吸收式热泵(108)的驱动蒸汽出口连接到驱动蒸汽凝结水管路(112);所述吸收式热泵(108)的热水出口连接到热网供水管道(113);所述前置湿冷凝汽器(107)的热水进口连接所述的热网供水管道(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汽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关断蝶阀(114),安装在所述的旁通乏汽管道(109)上,用于调节乏汽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汽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关断蝶阀(120),安装在所述的热网供水管道(113)上,用于关断、调节热网水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汽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蒸汽凝结水管路(112)上设有驱动蒸汽疏水泵(1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汽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乏汽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抽不凝结气体管路(119),连接所述前置湿冷凝汽器(107)及吸收式热泵(108)的不凝结气体出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4782466U CN202768090U (zh) | 2012-09-18 | 2012-09-18 | 一种乏汽余热回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4782466U CN202768090U (zh) | 2012-09-18 | 2012-09-18 | 一种乏汽余热回收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768090U true CN202768090U (zh) | 2013-03-06 |
Family
ID=47774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478246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68090U (zh) | 2012-09-18 | 2012-09-18 | 一种乏汽余热回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768090U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53961A (zh) * | 2014-05-19 | 2014-07-30 | 山东泓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空冷机组高背压与热泵联合供热系统 |
CN104501275A (zh) * | 2014-12-21 | 2015-04-08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 充分利用电厂余热的梯级加热供热系统 |
CN104632310A (zh) * | 2015-02-09 | 2015-05-20 | 北京北方三合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真空与凝结水余热供热嵌入式复合系统与装置 |
CN104807344A (zh) * | 2015-04-13 | 2015-07-29 | 北京北方三合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火电机组干式间接蓄冷式尖峰冷却系统 |
CN104930873A (zh) * | 2015-06-04 | 2015-09-23 | 宁夏宝塔石化科技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乏汽回收工艺 |
CN105276652A (zh) * | 2014-05-30 | 2016-01-27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乏汽吸收式热泵热态冲洗装置 |
CN106091074A (zh) * | 2016-06-16 | 2016-11-09 | 北京龙威发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吸收式热泵采暖抽汽供热系统 |
CN109141091A (zh) * | 2018-09-07 | 2019-01-04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给水泵驱动汽轮机乏汽加热直接空冷机组原水的装置及方法 |
CN109477403A (zh) * | 2016-06-20 | 2019-03-15 | Ifp新能源公司 | 用于检测和抽取在根据朗肯循环运作的闭合回路中包含的气态流体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
CN114076303A (zh) * | 2021-10-20 | 2022-02-22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利用工业供热外供蒸汽凝结水余热加热主机凝结水的系统及方法 |
CN114440296A (zh) * | 2021-12-10 | 2022-05-06 | 山西大唐国际云冈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大温差集中供热系统及供热方法 |
-
2012
- 2012-09-18 CN CN2012204782466U patent/CN20276809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53961A (zh) * | 2014-05-19 | 2014-07-30 | 山东泓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空冷机组高背压与热泵联合供热系统 |
CN105276652A (zh) * | 2014-05-30 | 2016-01-27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乏汽吸收式热泵热态冲洗装置 |
CN104501275A (zh) * | 2014-12-21 | 2015-04-08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 充分利用电厂余热的梯级加热供热系统 |
CN104632310B (zh) * | 2015-02-09 | 2017-07-28 | 北京北方三合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真空与凝结水余热供热的嵌入式复合系统 |
CN104632310A (zh) * | 2015-02-09 | 2015-05-20 | 北京北方三合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真空与凝结水余热供热嵌入式复合系统与装置 |
CN104807344A (zh) * | 2015-04-13 | 2015-07-29 | 北京北方三合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火电机组干式间接蓄冷式尖峰冷却系统 |
CN104807344B (zh) * | 2015-04-13 | 2017-04-19 | 北京北方三合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火电机组干式间接蓄冷式尖峰冷却系统 |
CN104930873A (zh) * | 2015-06-04 | 2015-09-23 | 宁夏宝塔石化科技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乏汽回收工艺 |
CN106091074A (zh) * | 2016-06-16 | 2016-11-09 | 北京龙威发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吸收式热泵采暖抽汽供热系统 |
CN109477403A (zh) * | 2016-06-20 | 2019-03-15 | Ifp新能源公司 | 用于检测和抽取在根据朗肯循环运作的闭合回路中包含的气态流体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
CN109477403B (zh) * | 2016-06-20 | 2021-05-25 | Ifp新能源公司 | 用于检测和抽取在根据朗肯循环运作的闭合回路中包含的气态流体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
CN109141091A (zh) * | 2018-09-07 | 2019-01-04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给水泵驱动汽轮机乏汽加热直接空冷机组原水的装置及方法 |
CN114076303A (zh) * | 2021-10-20 | 2022-02-22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利用工业供热外供蒸汽凝结水余热加热主机凝结水的系统及方法 |
CN114440296A (zh) * | 2021-12-10 | 2022-05-06 | 山西大唐国际云冈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大温差集中供热系统及供热方法 |
CN114440296B (zh) * | 2021-12-10 | 2024-05-07 | 山西大唐国际云冈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大温差集中供热系统及供热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768090U (zh) | 一种乏汽余热回收系统 | |
CN204730303U (zh) | 一种低负荷运行工况下的12mw小型热电联产机组的供热系统 | |
CN202532587U (zh) | 一种热泵回收电厂冷凝热用于建筑供暖的系统 | |
CN204987536U (zh) | 一种基于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的高温供热装置 | |
CN205957280U (zh) | 一种吸收式热泵采暖抽汽供热系统 | |
CN108167915B (zh) | 一种与调峰锅炉结合的大温差供热系统及方法 | |
CN202532586U (zh) | 一种提高热泵回收电厂冷却塔余热效率的系统 | |
CN202561875U (zh) | 一种设有旁通的电厂冷却塔余热回收系统 | |
CN205332168U (zh) | 一种火力发电厂余热综合回收利用系统 | |
CN203796339U (zh) | 一种直接空冷机组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5878683U (zh) | 高背压、热泵机组的联合应用的供热系统 | |
CN108085908B (zh) | 一种染色机热能回收装置 | |
CN207018039U (zh) | 利用吸收式热泵提高汽轮机发电系统热效率的节能系统 | |
CN105840256A (zh) | 电厂乏汽热利用系统 | |
CN202869081U (zh) | 一种回收余热发电系统烟气和冷却水余热的装置 | |
CN104832908A (zh) | 一种相变换热器带热网加热器的联合系统及联合方法 | |
CN202869080U (zh) | 一种回收余热发电系统低压蒸汽和冷却水余热的装置 | |
CN204665244U (zh) | 一种相变换热器带热网加热器的联合系统 | |
CN209116822U (zh) | 一种电厂余热和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 |
CN219103728U (zh) | 一种转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 |
CN208907657U (zh) | 一种利用电厂余热的大温差集中供热系统 | |
CN207350296U (zh) | 一种用于调峰的电蓄热锅炉回热系统 | |
CN206845245U (zh) | 一种带二氧化碳逆循环的宽热电比的热电联产机组 | |
CN206478721U (zh) | 一种热电厂循环冷却水冷凝废热利用系统 | |
CN105953424B (zh) | 电厂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06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