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1564U - 一种随身风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随身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81564U
CN217481564U CN202220872349.4U CN202220872349U CN217481564U CN 217481564 U CN217481564 U CN 217481564U CN 202220872349 U CN202220872349 U CN 202220872349U CN 217481564 U CN217481564 U CN 2174815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air
fan
wind shield
ai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723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木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8723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815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815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815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随身风扇,包括支架和设置于支架内的风扇,所述支架设置有与所述风扇对应的风道和进风口;其中:所述风道内还设置有第一挡风板、第二挡风板;所述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将所述风道分隔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连通有第一出风孔;以及,所述第一挡风板与第二挡风板之间保持有散热间隙。如此,通过在风道内设置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使得在风道内形成有更窄的风道用于风的流动,在进风量不变时,使风道变小,能够提高风在支架内的流动速度,有效地提高了用户使用时的降温效果;同时,通过保留散热间隙的方式,保证第一空腔内有效散热的同时,也不会对第二空腔内的气体造成过多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随身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脖戴风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随身风扇。
背景技术
在炎炎夏日,户外随处可见人们使用脖戴风扇,由于其便携性和使用舒适性,获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现有的脖戴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现有的脖戴风扇风量不大,导致吹风、散热效果不够好;还有,内部结构设计还不够合理,导致内部的一些电子元器件散热效率差,存在烧坏的风险,并且,导致元器件的寿命缩短。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随身风扇,其通过在风道内设置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使得在风道内形成有更窄的风道用于风的流动,在进风量不变时,使风道变小,能够提高风在支架内的流动速度,有效地提高了用户使用时的降温效果;同时,通过保留散热间隙的方式,保证第一空腔内有效散热的同时,也不会对第二空腔内的气体造成过多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随身风扇,包括用于穿戴在人体颈部的支架和设置于支架内的风扇,所述支架设置有与所述风扇对应的风道和进风口,所述风道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
所述风道内还设置有第一挡风板、第二挡风板;所述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将所述风道分隔成用于安装PCB板的第一空腔和用于出风的第二空腔,且,所述第二空腔连通有第一出风孔;
以及,所述第一挡风板与第二挡风板之间保持有散热间隙,工作时,所述第一空腔内的热量通过所述散热间隙与第二空腔内的气体进行换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挡风板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连通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缺口位于所述第一挡风板的后侧,所述散热间隙形成于所述第一挡风板的前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挡风板与风道上侧壁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挡风板与风道下侧壁的距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挡风板朝向风道的上侧壁倾斜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且,所述支架对应所述风扇处设置有第二出风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出风孔沿所述第二空腔的延伸方向设置有若干个。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包括脖挂部和相应连接于脖挂部两端的第一出风部、第二出风部;其中:
所述第一出风部、第二出风部均可转动式连接于所述脖挂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挡风板靠近所述第一空腔侧设置有用于PCB板定位的定位凹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在风道内设置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使得在风道内形成有更窄的风道用于风的流动,在进风量不变时,使风道变小,能够提高风在支架内的流动速度,有效地提高了用户使用时的降温效果;同时,通过保留散热间隙的方式,保证第一空腔内有效散热的同时,也不会对第二空腔内的气体造成过多影响。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第一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第二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第三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第四分解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分解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支架;101、进风口;102、锁固孔;11、第一挡风板;111、缺口;112、定位凹槽;12、第二挡风板;13、第一空腔;14、第二空腔;141、第一出风孔;142、第二出风孔;15、散热间隙;161、脖挂部;1611、转轴;162、第一出风部;163、第二出风部;20、风扇;30、PCB板;40、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照附图1至图1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随身风扇,包括用于穿戴在人体颈部的支架10和设置于支架10内的风扇20,所述支架10设置有与所述风扇20对应的风道和进风口101,所述风道沿所述支架10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
所述风道内还设置有第一挡风板11、第二挡风板12;所述第一挡风板11和第二挡风板12将所述风道分隔成用于安装PCB板的第一空腔13和用于出风的第二空腔14,且,所述第二空腔14连通有第一出风孔141;
以及,所述第一挡风板11与第二挡风板12之间保持有散热间隙15,工作时,所述第一空腔13内PCB板30所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散热间隙15与第二空腔14内的气体进行换热。
如此,通过在风道内设置第一挡风板11和第二挡风板12,使得在风道内形成有更窄的风道用于风的流动,在进风量不变时,使风道变小,能够提高风在支架10内的流动速度,有效地提高了用户使用时的降温效果;同时,在第一挡风板11与第二挡风板12之间保留有散热间隙15,使得第一空腔13内的气体可以通过该散热间隙15来与第二空腔14内的气体进行“换热”,也进一步提高了第一空腔13内PCB板等元器件热量的挥发,通过保留散热间隙15的方式,也不会显著影响第二空腔14内气体的流散,出现产品的体验感不佳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风板11上设置有缺口111,所述缺口111连通第一空腔13和第二空腔14。如此,通过在第一挡风板11上设计缺口111,结合散热间隙15,使得:所述第一空腔13、第二空腔14构成散热循环系统,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空腔13内的散热效率。需补充的是:所述散热间隙15和缺口111,相对于较小,其只能满足部分(少量)风进出第一空腔13内,从而,其对第二空腔14内气体的温度影响较小。
优选地,所述缺口111位于所述第一挡风板11的后侧,所述散热间隙15形成于所述第一挡风板11的前侧;而,所述PCB板位于所述第一空腔13的中部。如此,冷风进入第一空腔13内,能够从PCB板经过,有效地带走PCB板及其上面布置的元器件所产生的热量。
通常,所述第一出风孔141沿所述第二空腔14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有若干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风板11与风道上侧壁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挡风板11与风道下侧壁的距离。即:所述第一空腔13后侧的内径是大于第二空腔14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空腔14位于第一空腔13的下侧,即所述第二空腔14位于靠近人体脖子处,所述第一出风孔141也朝向人的脖子吹风;优选地,所述第二挡风板12朝向风道的上侧壁倾斜设置,从而,所述第二挡风板12能够将风扇20所产生的风量很好地导引至第二空腔14中。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20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14(的前侧),且,所述支架10对应所述风扇20处优选设置有第二出风孔142。如此,通过对应风扇20处设置第二出风孔142,其能够使风扇20在工作时所产生的部分噪音从第二出风孔142传播出去,有效地降低风扇20工作所产生的噪音。如上所述,所述第一出风孔141、第二出风孔142优选设置于所述风道的下侧壁。即:所述第二出风孔142既有降噪作用,也有散热、出风作用;如此设计,存在一定的巧妙性,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一定的优势。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10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风扇20的电机的锁固孔102,其相对于胶水固定电机而言,可靠性和稳定性更好。
进一步地,参阅图11,所述支架10包括脖挂部161和相应连接于脖挂部161两端的第一出风部162、第二出风部163;其中:所述第一出风部162、第二出风部163均可转动式连接于所述脖挂部161。具体地说,所述脖挂部161的两端均设置有转轴1611,所述第一出风部162、第二出风部163和所述脖挂部161连接的一端相应设置有枢接位,所述转轴1611适配于所述枢接位,使得:所述第一出风部162、第二出风部163均能够相对于脖挂部161向内侧、向外侧转动;从而,能够适应不同人群(脖颈)的使用需求。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阻尼轴、挠性管等方式实现,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电池40,所述电池40优选设置于所述脖挂部;且,所述电池40供电连接于所述PCB板30和风扇20。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风板11靠近所述第一空腔13侧设置有用于PCB板30定位的定位凹槽112。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在风道内设置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使得在风道内形成有更窄的风道用于风的流动,在进风量不变时,使风道变小,能够提高风在支架内的流动速度,有效地提高了用户使用时的降温效果;同时,通过保留散热间隙的方式,保证第一空腔内有效散热的同时,也不会对第二空腔内的气体造成过多影响;
其次,设置有第二出风孔,能够有效地降低风扇噪音,改善了产品的体验感;
以及,支架可调节设计,使得其能够适应不同人群的颈部,提高产品的使用舒适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随身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穿戴在人体颈部的支架和设置于支架内的风扇,所述支架设置有与所述风扇对应的风道和进风口,所述风道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
所述风道内还设置有第一挡风板、第二挡风板;所述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将所述风道分隔成用于安装PCB板的第一空腔和用于出风的第二空腔,且,所述第二空腔连通有第一出风孔;
以及,所述第一挡风板与第二挡风板之间保持有散热间隙,工作时,所述第一空腔内的热量通过所述散热间隙与第二空腔内的气体进行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身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板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连通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随身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位于所述第一挡风板的后侧,所述散热间隙形成于所述第一挡风板的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身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板与风道上侧壁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挡风板与风道下侧壁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身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风板朝向风道的上侧壁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身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且,所述支架对应所述风扇处设置有第二出风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身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孔沿所述第二空腔的延伸方向设置有若干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身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脖挂部和相应连接于脖挂部两端的第一出风部、第二出风部;其中:
所述第一出风部、第二出风部均可转动式连接于所述脖挂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身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板靠近所述第一空腔侧设置有用于PCB板定位的定位凹槽。
CN202220872349.4U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随身风扇 Active CN2174815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72349.4U CN217481564U (zh)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随身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72349.4U CN217481564U (zh)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随身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1564U true CN217481564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09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72349.4U Active CN217481564U (zh)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随身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815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16729U (zh) 挂脖风扇
CN213684631U (zh) 便携式调温装置
CN213206107U (zh) 挂脖风扇
CN217481564U (zh) 一种随身风扇
CN213928809U (zh) 挂脖风扇
CN207584881U (zh) 一种双贯流射流空调及空调室内机
CN213514415U (zh) 无叶风扇
CN207936290U (zh)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11177090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9774384U (zh) 一种挂脖风扇
CN215633912U (zh) 折叠式挂脖风扇
CN218624700U (zh) 一种360°出风的颈挂式风扇
CN107525128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CN208025660U (zh) 空调器
CN208870809U (zh) 一种风扇的电机支架及包含该电机支架的冷风扇
CN207706208U (zh) 具有强散热功能的计算机路由器
CN207455734U (zh) 一种双贯流射流空调及空调室内机
CN207455732U (zh) 一种可调引风量的双贯流射流空调及空调室内机
CN219549199U (zh) 一种具有多出风角度的挂脖风扇
CN207268483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CN221568915U (zh) 一种便携式风扇
CN219299570U (zh) 一种挂脖风扇
CN221591276U (zh) 一种具有制冷结构的挂脖风扇
CN218717724U (zh) 一种颈挂式风扇
CN220118386U (zh) 一种挂脖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