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1010U - 一种锁用离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用离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81010U
CN217481010U CN202221017481.3U CN202221017481U CN217481010U CN 217481010 U CN217481010 U CN 217481010U CN 202221017481 U CN202221017481 U CN 202221017481U CN 217481010 U CN217481010 U CN 217481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fting block
square shaft
clutch
spring
clutch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1748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仲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ji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ji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ji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ji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1748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81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81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81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锁用离合装置,涉及锁用离合装置的技术领域,一种锁用离合装置,包括外拨头、中拨头和内拨头,中拨头位于外拨头和内拨头之间,外拨头与中拨头转动连接,内拨头设有内方轴,中拨头设有与内方轴配合的连接孔,连接孔的直径与内方轴纵截面的斜角线长度相同,连接孔与内方轴转动连接,连接孔的内周侧设有限位凸起,内拨头转动时内方轴能够与限位凸起抵接,中拨头设有离合挡片,离合挡片位于中拨头与外拨头之间,离合挡片与中拨头转动连接,外拨头能够与离合挡片抵接。这样的一种锁用离合装置,在开门时内拨头与外拨头不会发生同时转动,保证了开门时的手感和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锁用离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用离合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锁用离合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增强防盗效果,现有的防盗门锁的结构采用了离合器结构,常用的离合器包括离合座、转动套和离合装置,转动套可转动地安装在离合座上且其两端分别通过方钢与把手或扭键相连接,离合装置安装在离合座和转动套之间,转动套通过离合装置能沿着其中心轴相对离合座而转动或能跟随离合座同步转动,即当门锁上锁后,把手与锁体在离合器的作用下没有联动,人们在门外转动把手时,把手只能是空转无法开门,由此避免了锁体被暴力破坏的可能,而当锁芯插入钥匙或发出电子指令使锁体解锁后,把手与锁体在离合器的作用下才能联动而能打开门。
如中国专利CN201910184774.7中介绍的一种防盗锁体的离合器,包括离合座、离合套、固定套和离合装置,离合座相对的两端面上设置有容置腔,离合套能沿着其中心轴相对离合座而转动地容置在其中任一个容置腔中,固定套能沿着其中心轴跟随离合座同步转动地容置于另一容置腔中,离合装置设置在离合座和离合套之间,离合套通过离合装置能沿着其中心轴相对离合座而转动或能跟随离合座同步转动。该专利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防盗效果好,由于离合套和固定套能安装在离合座的任一个容置腔中,当需要安装在左开门或右开门上时,只需要对应调整离合套和固定套的安装位置即可,无需要配对不同的锁体,具有良好互换性,安装十分方便。
但在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发现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固定套通过其轴向设置的卡筋卡进卡槽中而在周向与能跟随离合座同步转动,同时防盗锁体的把手通过一方钢插接在离合套的安装连接部上而使把手与离合套连接,而防盗锁体的内门钮键通过另一方钢插接在固定套的安装连接部上而使内门钮键与固定套连接,使得在通过门内和门外的把手开门时,固定套与离合套的转动相互联动,导致在使用把手开门时的手感较重体验感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用离合装置,在开门时内拨头与外拨头不会发生同时转动,保证了开门时的手感和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锁用离合装置,包括外拨头、中拨头和内拨头,中拨头位于外拨头和内拨头之间,外拨头与中拨头转动连接,内拨头设有内方轴,中拨头设有与内方轴配合的连接孔,连接孔的直径与内方轴纵截面的斜角线长度相同,连接孔与内方轴转动连接,连接孔的内周侧设有限位凸起,内拨头转动时内方轴能够与限位凸起抵接,中拨头设有离合挡片,离合挡片位于中拨头与外拨头之间,离合挡片与中拨头转动连接,外拨头能够与离合挡片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凸起与内方轴的接触面为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凸起为四个,任一相邻限位凸起之间相隔九十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中拨头设有与内拨头配合的第一滑槽,内拨头设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槽内设有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位于第一滑槽内,第一弹簧与第一限位凸起抵接,第一凸台位于第一弹簧的首尾两端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槽内第一限位凸起处的宽度小于第一滑槽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中拨头设有与外拨头配合的第二滑槽,外拨头设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滑槽内设有第二限位凸起和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位于第二滑槽内,第二弹簧与第二限位凸起抵接,第二凸台位于第二弹簧的首尾两端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滑槽内第二限位凸起处的宽度小于第二滑槽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离合挡片的宽度大于外拨头与内拨头之间的宽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在通过门体外侧的开门手把开门时,外拨头和中拨头同时转动时,连接孔特殊的结构不会带动内方轴一同转动,减少了使用者(特别是小朋友等力气较小的使用者)开门时需要的力气,提升了开门开锁时的体验和便利。
2、内方轴并不与外拨头连接,从内侧开门时外拨头相对整个锁体静止,使得内方轴、内拨头和中拨头的开锁转动并不与外拨头一同转动,也减少了使用者在用内侧的开门手把开锁的所需的力量,保证了开门开锁时的手感和体验。
3、连接孔的直径与内方轴纵截面的斜角线长度相同,使得内方轴无法在连接孔内径向移动,保证了内方轴与连接孔的连接较为稳定,保证了离合装置长期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锁用离合装置的整体的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锁用离合装置的中拨头与内拨头接触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锁用离合装置的中拨头与外拨头接触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锁用离合装置的连接孔与内方轴配合的平面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锁用离合装置的连接孔与内方轴转动时的平面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锁用离合装置的第一滑槽、第一凸台与第一限位凸起配合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锁用离合装置的第二滑槽、第二凸台与第二限位凸起配合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锁用离合装置的外拨头与第二凸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锁用离合装置的内拨头与第一凸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锁用离合装置的外拨头和内拨头与离合挡片配合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外拨头,4-内方轴,5-中拨头,6-内拨头,7-离合挡片,101-第二凸台,501-第一滑槽,511-第一限位凸起,502-第二滑槽,521-第二限位凸起,507-连接孔,571-限位凸起,601-第一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锁用离合装置,包括外拨头1、中拨头5和内拨头6,中拨头5位于外拨头1和内拨头6之间,外拨头1与中拨头5转动连接,内拨头6设有内方轴4,中拨头5设有与内方轴4配合的连接孔507,连接孔507的直径与内方轴4纵截面的斜角线长度相同,连接孔507与内方轴4转动连接,连接孔507的内周侧设有限位凸起571,内拨头6转动时内方轴4能够与限位凸起571抵接,中拨头5设有离合挡片7,离合挡片7位于中拨头5与外拨头1之间,离合挡片7与中拨头5转动连接,外拨头1能够与离合挡片7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中拨头5(如图1-7),中拨头5用于与外拨头1和内拨头6连接。
其中,中拨头5位于外拨头1和内拨头6之间,外拨头1与中拨头5转动连接,外拨头1与中拨头5之间可通过滑槽或形位配合实现转动连接。
其中,中拨头5设有与内方轴4配合的连接孔507(如图1-10),连接孔507的直径与内方轴4纵截面的斜角线长度相同,使得内方轴4可在连接孔507内旋转,连接孔507为内方轴4的转动提供了空间,实现了连接孔507与内方轴4转动连接;同时内方轴4无法在连接孔507内径向移动,保证了内方轴4与连接孔507的连接较为稳定,保证了离合装置长期使用的可靠性。
其中,连接孔507的内周侧设有限位凸起571(可为限位柱、限位块等限位结构),内拨头6开锁转动时内方轴4能够与限位凸起571抵接,外拨头1开锁转动时内方轴4能够与连接孔507转动连接。在使用时,内拨头6和外拨头1开锁转动的方向可为顺时针(面向内拨头6的顺时针)。在初始状态下内方轴4顺时针方向的面与限位凸起571抵接,内方轴4逆时针方向的面与限位凸起571存在间距(具体看开锁的行程距离)(如图4)。
其中,中拨头5设有离合挡片7(如图1、图10),离合挡片7位于中拨头5与外拨头1之间,离合挡片7的横截面可为弧形,离合挡片7的一端设有转动凸柱,中拨头5设有与转动凸柱配合的转动孔,离合挡片7的一端通过转动凸柱和转动孔与中拨头5转动连接,离合挡片7的另一端受到锁芯插入钥匙或发出电子指令使锁体解锁后,锁体内现有的弹柱将被释放,弹柱并把离合挡片7压下(离合挡片7与中拨头5的外周侧贴合),
使得离合挡片7能够与外拨头1的凸起(外拨头1可与中拨头5同轴转动,外拨头1一凸起可突出于中拨头5的外周侧,外拨头1转动时外拨头1的凸起可沿中拨头5的外周侧转动)抵接(离合挡片7与外拨头1的抵接传递外拨头1沿自身轴线的转动)。若锁体未解锁(默认状态时),离合挡片7不在外拨头1开锁转动时的路径(在离合挡片7的转动凸柱设有扭簧时)(外拨头1凸起的转动路径),或者离合挡片7与外拨头1接触后受力转动(无弹柱下压,离合挡片7受外拨头1凸起挤压时,离合挡片7沿外拨头1凸起滑开),外拨头1与离合挡片7无法实现抵接,此时外拨头1转动无法带动中拨头5转动,则无法将门打开,保证离合装置和锁体整体的安全性。
外拨头1(如图1、图8)在使用中常常用于与门体外侧的开门手把连接,外拨头1可设有方孔,可通过外方轴使得外拨头1和门外侧的开门手把连接。
内拨头6(如图1、图9)在使用中常常用于与门体内侧的开门手把连接,内拨头6设有内方轴4,内拨头6设有与内方轴4配合的方孔,内拨头6和连接孔507均套设于内方轴4,使得门体内侧的内拨头6和中拨头5一同转动。
在实际使用中,内拨头6和外拨头1开锁转动的方向可为顺时针(面向内拨头6的顺时针)。在初始状态下内方轴4顺时针方向的面与限位凸起571抵接,内方轴4逆时针方向的面与限位凸起571存在间距(具体看开锁的行程距离)(如图4)。从内侧开门时,内拨头6转动带动内方轴4转动,内方轴4此时与限位凸起571抵接,并一同带动中拨头5转动;内方轴4并不与外拨头1连接,从内侧开门时外拨头1相对整个锁体静止,使得内方轴4、内拨头6和中拨头5的开锁转动并不与外拨头1一同转动。从外侧开门时,需钥匙或发出电子指令使锁体解锁,离合挡片7受压,离合挡片7的另一端落入外拨头1开锁转动时的路径,使得外拨头1能够与离合挡片7抵接,转动外拨头1带动中拨头5顺时针转动,此时内方轴4顺时针方向的面与限位凸起571远离,内方轴4逆时针方向的面与限位凸起571逐渐接近(如从图4到图5的过程),连接孔507不会带动内方轴4转动,使得内方轴4与锁体之间相对静止,使得外拨头1转动时不会带动内方轴4和内拨头6一同转动。
其中使得内方轴4可在连接孔507内旋转一定角度,在内方轴4为主动件时,内方轴4能够与限位凸起571抵接,带动中拨头5转动。在通过门体外侧的开门手把开门时,外拨头1和中拨头5同时转动时,连接孔507特殊的结构不会带动内方轴4一同转动(因为此时连接孔507与内方轴4相对逆时针转动,内方轴4逆时针方向的面与限位凸起571存在间距),减少了使用者(特别是小朋友等力气较小的使用者)开门时需要的力气,提升了开门开锁时的体验和便利。
其中内方轴4并不与外拨头1连接,从内侧开门时外拨头1相对整个锁体静止,使得内方轴4、内拨头6和中拨头5的开锁转动并不与外拨头1一同转动,也减少了使用者在用内侧的开门手把开锁的所需的力量,保证了开门开锁时的手感和体验。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限位凸起571与内方轴4的接触面为平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限位凸起571与内方轴4的接触面为平面(如图4、图5),防止长时间内方轴4与弧面的限位凸起571接触出现应力集中,导致内方轴4或限位凸起571发生局部损坏,保证锁用离合装置长期使用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限位凸起571为四个,任一相邻限位凸起571之间相隔九十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限位凸起571为四个(如图4、图5),任一相邻限位凸起571之间相隔九十度,使得每个限位凸起571均可与内方轴4接触,保证了内方轴4每个接触面的受力相对均匀,保证了锁用离合装置长期使用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中拨头5设有与内拨头6配合的第一滑槽501,内拨头6设有第一凸台601,第一凸台601与第一滑槽501滑动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中拨头5设有与内拨头6配合的第一滑槽501(如图2),内拨头6设有第一凸台601(如图9),第一凸台601与第一滑槽501滑动连接(如图6),通过第一凸台601与第一滑槽501滑动连接,防止中拨头5与内拨头6发生相对转动时中拨头5与内拨头6发生径向位移,保证了中拨头5与内拨头6之间配合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滑槽501内设有第一限位凸起511和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位于第一滑槽501内,第一弹簧与第一限位凸起511抵接,第一凸台601位于第一弹簧的首尾两端之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滑槽501内设有第一限位凸起511和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位于第一滑槽501内,第一弹簧与第一限位凸起511抵接(如图2、图6),第一凸台601位于第一弹簧的首尾两端之间,第一限位凸起511可设于第一滑槽501底部,第一凸台601位于第一限位凸起511的上侧,第一弹簧的首尾两端可分别与第一限位凸起511的左右两侧抵接,当中拨头5与内拨头6发生相对转动时,第一凸台601沿第一滑槽501滑动,第一凸台601并挤压第一弹簧,最终受第一弹簧推动复位与第一限位凸起511处,实现了中拨头5与内拨头6的双向复位,防止发生锁体的锁舌机构等装置无法复位,导致门无法正常打开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滑槽501内第一限位凸起511处的宽度小于第一滑槽501的宽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滑槽501内第一限位凸起511处的宽度小于第一滑槽501的宽度(如图6),第一限位凸起511可同时安装于第一滑槽501的内圈周侧和外圈周侧,在实现中拨头5与内拨头6的双向复位的同时,提升了第一弹簧与第一限位凸起511配合的可靠性,保证了中拨头5与内拨头6的双向复位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中拨头5设有与外拨头1配合的第二滑槽502,外拨头1设有第二凸台101,第二凸台101与第二滑槽502滑动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中拨头5设有与外拨头1配合的第二滑槽502(如图3),外拨头1设有第二凸台101(如图8),第二凸台101与第二滑槽502滑动连接(如图7),通过第二凸台101与第二滑槽502滑动连接,防止中拨头5与外拨头1发生相对转动时中拨头5与外拨头1发生径向位移,保证了中拨头5与外拨头1之间配合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滑槽502内设有第二限位凸起521和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位于第二滑槽502内,第二弹簧与第二限位凸起521抵接,第二凸台101位于第二弹簧的首尾两端之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滑槽502内设有第二限位凸起521和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位于第二滑槽502内,第二弹簧与第二限位凸起521抵接(如图3、图7),第二凸台101位于第二弹簧的首尾两端之间,第二限位凸起521可设于第二滑槽502底部,第二凸台101位于第二限位凸起521的上侧,第二弹簧的首尾两端可分别与第二限位凸起521的左右两侧抵接,当中拨头5与外拨头1发生相对转动时,第二凸台101沿第二滑槽502滑动,第二凸台101并挤压第二弹簧,最终受第二弹簧推动复位与第二限位凸起521处,实现了中拨头5与外拨头1的双向复位,防止发生锁体的锁舌机构等装置无法复位,导致门无法正常打开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滑槽502内第二限位凸起521处的宽度小于第二滑槽502的宽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滑槽502内第二限位凸起521处的宽度小于第二滑槽502的宽度(如图7),第二限位凸起521可同时安装于第二滑槽502的内圈周侧和外圈周侧,在实现中拨头5与外拨头1的双向复位的同时,提升了第二弹簧与第二限位凸起521配合的可靠性,保证了中拨头5与外拨头1的双向复位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离合挡片7的宽度大于外拨头1与内拨头6之间的宽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离合挡片7的宽度大于外拨头1与内拨头6之间的宽度,使得外拨头1与内拨头6均可与离合挡片7抵接,内拨头6、中拨头5和内方轴4之间均为形位配合,外拨头1与中拨头5和离合挡片7之间也为形位配合,当锁用离合装置需要内外换向时,只需将内方轴4和外方轴相互调换,调换后内拨头6和外拨头1可继续与离合挡片7配合带动中拨头5转动,即可完成锁用离合装置的内外换向相比传统的二段盲孔拨头结构,无需拆装螺丝,提升了安装锁用离合装置的便利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锁用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拨头、中拨头和内拨头,中拨头位于外拨头和内拨头之间,外拨头与中拨头转动连接;
内拨头设有内方轴,中拨头设有与内方轴配合的连接孔,连接孔的直径与内方轴纵截面的斜角线长度相同,连接孔与内方轴转动连接,连接孔的内周侧设有限位凸起,内拨头转动时内方轴能够与限位凸起抵接;
中拨头设有离合挡片,离合挡片位于中拨头与外拨头之间,离合挡片与中拨头转动连接,外拨头能够与离合挡片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用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凸起与内方轴的接触面为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用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凸起为四个,任一相邻限位凸起之间相隔九十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用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中拨头设有与内拨头配合的第一滑槽,内拨头设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锁用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滑槽内设有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位于第一滑槽内,第一弹簧与第一限位凸起抵接,第一凸台位于第一弹簧的首尾两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锁用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滑槽内第一限位凸起处的宽度小于第一滑槽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用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中拨头设有与外拨头配合的第二滑槽,外拨头设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锁用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滑槽内设有第二限位凸起和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位于第二滑槽内,第二弹簧与第二限位凸起抵接,第二凸台位于第二弹簧的首尾两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锁用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滑槽内第二限位凸起处的宽度小于第二滑槽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用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离合挡片的宽度大于外拨头与内拨头之间的宽度。
CN202221017481.3U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锁用离合装置 Active CN217481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7481.3U CN217481010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锁用离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7481.3U CN217481010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锁用离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1010U true CN217481010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09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17481.3U Active CN217481010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锁用离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810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77987A (en) Key-in-lever type door lock used for handicapped people
US6517127B1 (en) Electric door lock
US7159908B2 (en) Window sash latch
US9540848B1 (en) Door lock permitting easy change in lock core assembly orientation
CN217481010U (zh) 一种锁用离合装置
CN109209061B (zh) 一种字轮组旋转驱动的锁具
CN211342211U (zh) 可调式门锁装置
CN111809983A (zh) 一种轴向闭锁机构、锁具及其解闭锁方法
CN209891831U (zh) 一种锁具的双驱动离合机构
JP2707347B2 (ja) 施錠装置
JP5623480B2 (ja) 錠装置
JP6501667B2 (ja) スライドラッチ装置
CN212837223U (zh) 一种轴向闭锁机构及锁具
US20080098775A1 (en) Door lock assembly that causes a handle to idle when placed in a locking position
US4358942A (en) Combination lock
CN212867168U (zh) 一种智能门锁的备用开锁结构及智能门锁
CN215760996U (zh) 门锁的开锁传动结构
CN220447707U (zh) 一种旋转锁止机构以及安全座椅
CN217631761U (zh) 防猫眼门锁
CN219733045U (zh) 一种按压式执手装置
CN219101011U (zh) 中控插销及具有其的门
CN221322042U (zh) 门把手组件
CN215108018U (zh) 一种手感一致的执手及锁具
CN221002306U (zh) 门把手组件
JPH0623662Y2 (ja) 簡易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