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42211U - 可调式门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调式门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42211U
CN211342211U CN201921830910.7U CN201921830910U CN211342211U CN 211342211 U CN211342211 U CN 211342211U CN 201921830910 U CN201921830910 U CN 201921830910U CN 211342211 U CN211342211 U CN 2113422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core
handle
lock
adjus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3091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若鹏
徐俊
周理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Yangge Lock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Yangge Lock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Yangge Lock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Yangge Lock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3091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422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422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422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调式门锁装置,其包括锁体壳、前把手、后把手以及传动组件,在锁体壳上可转动地设置有前方芯和后方芯,前把手上设置有锁头腔和第一插装通道,后把手上设置有第二插装通道,传动组件包括前方杆、后方杆、调节棒、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前方杆插设于第一插装通道和前方芯,后方杆插设于后方芯和第二插装通道,后方杆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调节棒穿设于前方杆、前方芯和后方芯,调节棒的前部可转动地插设于前把手,调节棒的后部插设于后方杆。通过上述结构,当房门的厚度不同时,可通过移动前方杆和后方杆来调整前把手与后把手之间的距离,使得门锁装置能够安装于该房门上,不需要定制方杆,使得门锁装置的安装较为方便。

Description

可调式门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特别涉及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门锁一般具有前把手和后把手,对于部分的门锁,当其采用电子锁体时,锁头安装于前把手上,可通过离合结构或者锁头进行解锁,然后转动前把手即可达到开锁的目的。后把手与锁体上的锁舌装置联动,转动后把手即可直接驱动锁舌装置动作,亦可达到开锁的目的。
对于上述结构的门锁,当需要利用位于把手上的锁头来解锁时,都是将钥匙插入锁头,推动方杆移动一端距离,导致离合结构失效,此时转动前把手即可直接开锁。但是这种结构需要将方杆的一端顶在前把手上,另一端顶住锁体。对于这种门锁结构,如果房门的厚度发生变化,就需要定制方杆,门锁的安装存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可调式门锁装置,能够便于安装在不同厚度的房门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为:可调式门锁装置,其包括
锁体壳,所述锁体壳上可转动地设置有前方芯和后方芯,所述前方芯和所述后方芯上均设置有前后贯通的插装孔;
前把手,设置于所述锁体壳的前侧,所述前把手上设置有锁头腔以及与所述锁头腔相连通的第一插装通道;
后把手,设置于所述锁体壳的后侧,所述后把手上设置有第二插装通道;
传动组件,包括前方杆、后方杆、调节棒、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前方杆的前部和后部各自对应插设于所述第一插装通道和所述前方芯,所述后方杆的前部和后部各自对应插设于所述后方芯和所述第二插装通道,且在所述后方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后方芯的后端面相配合的第一限位部,所述调节棒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前方杆,所述调节棒的前部可转动地插设于所述前把手,所述调节棒的后部插设于所述后方杆并可与所述后方杆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前方杆的前端面与所述前把手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后方杆的后端面与所述后把手之间。
上述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当房门的厚度不同时,可通过移动前方杆和后方杆来调整前把手与后把手之间的距离,使得门锁装置能够安装于该房门上,不需要定制方杆,使得门锁装置的安装较为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式门锁装置,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调节棒上,且所述套筒位于所述前方杆与所述后方杆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式门锁装置,所述后方杆上设置有插槽,所述调节棒的后部插设于所述插槽内,所述后方杆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槽相连通的限位槽,所述调节棒上设置有伸入至所述限位槽内的第二限位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式门锁装置,所述后方杆上设置有插槽,所述调节棒的后部插设于所述插槽内,所述插槽内设置有与所述后方杆的后端面相配合的第三弹性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式门锁装置,所述第一插装通道内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调节棒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台的后侧面相配合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凸台的后侧面与所述前方杆的前端面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式门锁装置,所述锁体壳上可转动地设置有方芯座,所述前方芯和所述后方芯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方芯座上,所述方芯座上设置有第一拨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式门锁装置,所述方芯座和所述后方芯两者其一上设置有拨槽,所述方芯座和所述后方芯两者另一上设置有伸入至所述拨槽内的第二拨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式门锁装置,所述锁体壳上设置有离合结构,所述离合结构可将所述方芯座和所述前方芯传动连接以使所述方芯座和所述前方芯能够同步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式门锁装置,所述锁头腔内设置有可供钥匙插入的锁头装置,所述钥匙插入所述锁头装置时可将所述钥匙或者所述锁头装置与所述调节棒传动连接以使所述调节棒能够跟随所述钥匙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前把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后把手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锁体壳的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后方芯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后方杆的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锁体壳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调式门锁装置,其包括锁体壳10、前把手20、后把手30、传动组件、前板座以及后板座(前板座和后板座未在附图中示出)。
其中,在锁体壳10上设置有前方芯11和后方芯12,前方芯11和后方芯12均插设于锁体壳10上并可相对锁体壳10转动,在前方芯11和后方芯12上均设置有前后贯通的插装孔111。前把手20设置于锁体壳10的前侧,且前把手20可转动地安装于前板座上,在前把手20上设置有锁头腔21和以及与该锁头腔21相连通的第一插装通道22,锁头腔21内安装有锁头装置60。后把手30设置于锁体壳10的后侧,且后把手30可转动地安装于后板座上,在后把手30上设置有第二插装通道31。
传动组件包括前方杆41、后方杆42、调节棒43、第一弹性件44以及第二弹性件45,前方杆41的前部插设于第一插装通道22内,前方杆41的后部插设于前方芯11上的插装孔111,后方杆42的前部插设于后方芯12上的插装孔111,后方杆42的后部插设于第二插装通道31内。在后方杆42上设置有与后方芯12的后端面相配合的第一限位部421,该第一限位部421抵接于后方芯12的后端面,以限制后方杆42的前部伸入至前方芯11上的插装孔111内。调节棒43穿设于前方杆41,且前方芯11能够相对前方杆41、前方芯11和后方芯12转动。调节棒43的前部插设于前把手20并可相对于前把手20转动,调节棒43的后部插设于后方杆42并可与后方杆42同步转动,第一弹性件44设置于前方杆41的前端面与前把手20之间,第二弹性件45设置于后方杆42的后端面与后把手30之间。
在安装使用时,锁体壳10、前板座和后板座均固定安装于房门上。前方杆41能够沿着第一插装通道22滑动,后方杆42能够沿着第二插装通道31滑动。当门的厚度较大时,前方杆41插入第一插装通道22的距离较短,后方杆42插入第二插装通道31的距离也较短;当门的厚度较小时,前方杆41插入第一插装通道22的距离较大,后方杆42插入第二插装通道31的距离也较大,第一弹性件44可顶住前方杆41,以限制前方杆41脱离前方芯11,第二弹性件45可顶住后方杆42,以限制后方杆42脱离后方芯12。通过上述结构,当房门的厚度不同时,可通过移动前方杆41和后方杆42来调整前把手20与后把手30之间的距离,使得门锁装置能够安装于该房门上,不需要定制方杆,使得门锁装置的安装较为方便。
在后方杆42上设置有插槽422,调节棒43的后部插设于该插槽422内,在后方杆42上设置有与插槽422相连通的限位槽423,在调节棒43上设置有伸入至限位槽423内的第二限位部431。通过该结构可使得调节棒43能够与后方杆42同步转动。第二限位部431具体可设置为销钉、铆钉或螺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调节棒43的后部的截面设置为非圆形,插槽422的内腔形状与调节棒43的后部相适配,从而可使调节棒43能够与后方杆42同步转动。
此外,在插槽422内设置有与后方杆42的后端面相配合的第三弹性件47。该第三弹性件47可顶住调节棒43的后端面,即使因为门的厚度较大而使得后方杆42插入第二插装通道31的距离较短,也能够将调节棒43定位,以避免调节棒43晃动、后移。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44、第二弹性件45和第三弹性件47均设置为压缩弹簧。
参照图2和图3,传动组件还包括套筒46,该套筒46套设在调节棒43上并可相对调节棒43转动,套筒46位于前方杆41与后方杆42之间。正常状态下,第一弹性件44和第二弹性件45的弹性力保持平衡,前方杆41不会插入后方芯12。由于后方杆42的后端面并未抵接后把手30,当发生震动时,可能会发生前方杆41后移至插入后方芯12的情况;如果第一弹性件44和第二弹性件45因为疲劳等因素而导致弹性力发生变化时,也有可能导致前方杆41在第一弹性件44的推力作用下移动至插入后方芯12。当前方杆41插入后方芯12后,直接转动前把手20即可开锁,这会造成门锁装置的安全性降低。为避免发生前方杆41插入后方芯12的情况,故而设置有套筒46,在一定的位移范围内,即使前方杆41向后移动也不会插入后方芯12,能够提高门锁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前方杆41上设置第三限位部,第三限位部抵接前方芯11的前端面或者锁体壳10的前侧壁,以限制前方杆41后移至插入后方芯12。
参照图3和图4,在第一插装通道22内设置有第一凸台23,在调节棒43上设置有第二凸台432,第一凸台23的后侧面与第二凸台432接触配合,第一弹性件44位于第二凸台432的后侧面与前方杆41的前端面之间。通过该结构可将调节棒43进一步定位,避免调节棒43后移。
参照图3和图6,在锁体壳10上可转动地设置有方芯座13,前方芯11和后方芯12均插设于方芯座13上,且前方芯11和后方芯12能够相对方芯座13转动。在方芯座13上设置有第一拨块131,当方芯座13转动时,可通过第一拨块131来拨动设置在锁体壳10上的锁舌装置(图中未示出),以使锁舌装置动作,锁舌装置缩回锁体壳10内,从而达到开锁的目的。
在方芯座13上设置有拨槽132,在后方芯12上设置有第二拨块121,第二拨块121伸入至拨槽132内。通过该结构,当后方芯12正向转动时,可带动方芯座13转动,从而达到开锁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拨槽132设置于后方芯12上,将第二拨块121设置于方芯座13上。
在锁体壳10上设置有离合结构50,离合结构50可将方芯座13和前方芯11传动连接,当方芯座13和前方芯11传动连接时可使方芯座13和前方芯11能够同步转动。
具体的,参照图6和图9,离合结构50包括离合器51、推杆52以及第四弹性件(图中未示出),离合器51安装于锁体壳10上,在方芯座13上设置有限位孔133,推杆52插入限位孔133内,在推杆52上设置有第三凸台521,第四弹性件位于第三凸台521的右侧面与方芯座13之间。在前方芯11上设置有限位缺口112,当离合器51工作时可推动推杆52移动,以使推杆52移动至插入限位缺口112,从而可将方芯座13与前方芯11传动连接。
第四弹性件也设置为压缩弹簧。在门锁装置上设置有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来控制离合器51的动作,离合器51的动作需要获得授权,例如控制系统采集到正确的指纹、密码或者视网膜信息等。
在调节棒43的前部设置有截面轮廓呈非圆形的配装部433。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锁头装置60,其具有两种结构,一种是锁头装置60的后部具有升降结构,当把正确的钥匙插入锁头装置60并转动钥匙时,可将锁头装置60上的升降结构伸出,以使升降结构与调节棒43前部的配装部433插接,调节棒43与锁头装置60传动连接,此时调节棒43能够跟随钥匙转动;另一种是锁头装置60上未设置升降结构,当把正确的钥匙插入锁头装置60后,钥匙的后部伸出锁头装置60并与调节棒43前部的配装部433插接,调节棒43与钥匙传动连接,此时调节棒43亦可跟随钥匙转动。上述两种锁头装置60属于现有技术,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已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在此不再另加详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配装部433还可替换为内腔截面呈非圆形的配装孔。
在后方芯12上设置有第三拨块122,当后方芯12反向转动时,第二拨块122能够推动锁舌装置动作,以使锁舌装置伸出锁体壳10,从而可完成上锁。
1、锁头装置60未插入钥匙时的工作方式如下:
1-1、在未获得授权时,转动前把手20,带动前方杆41和前方芯11转动,调节棒43不旋转,后把手30、后方杆42和后方芯12亦不转动,此时并不能带动方芯座13转动,也就不能带动锁舌装置动作以完成开锁、上锁的操作;转动后把手30,能够带动调节棒43、后方杆42、后方芯12和方芯座13转动,进而能够带动锁舌装置动作以完成开锁、上锁的操作,此时前把手20不转动。
1-2、在获得授权后,离合器51动作,将前方芯11和方芯座13传动连接,转动前把手20,带动前方杆41、前方芯11和方芯座13转动,进而可带动锁舌装置动作以完成开锁的操作,此时后把手30不转动。
2、锁头装置60插入钥匙时的工作方式如下:
将钥匙插入锁头装置60,以使调节棒43与钥匙或者锁头装置60传动连接,转动钥匙,可带动调节棒43转动,进而可带动后方杆42、后方芯12和方芯座13转动,通过方芯座13的转动来驱动锁舌装置动作,从而可达到开锁的目的。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9)

1.可调式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体壳,所述锁体壳上可转动地设置有前方芯和后方芯,所述前方芯和所述后方芯上均设置有前后贯通的插装孔;
前把手,设置于所述锁体壳的前侧,所述前把手上设置有锁头腔以及与所述锁头腔相连通的第一插装通道;
后把手,设置于所述锁体壳的后侧,所述后把手上设置有第二插装通道;
传动组件,包括前方杆、后方杆、调节棒、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前方杆的前部和后部各自对应插设于所述第一插装通道和所述前方芯,所述后方杆的前部和后部各自对应插设于所述后方芯和所述第二插装通道,且在所述后方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后方芯的后端面相配合的第一限位部,所述调节棒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前方杆,所述调节棒的前部可转动地插设于所述前把手上,所述调节棒的后部插设于所述后方杆并可与所述后方杆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前方杆的前端面与所述前把手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后方杆的后端面与所述后把手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调节棒上,且所述套筒位于所述前方杆与所述后方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方杆上设置有插槽,所述调节棒的后部插设于所述插槽内,所述后方杆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槽相连通的限位槽,所述调节棒上设置有伸入至所述限位槽内的第二限位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方杆上设置有插槽,所述调节棒的后部插设于所述插槽内,所述插槽内设置有与所述后方杆的后端面相配合的第三弹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可调式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装通道内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调节棒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台的后侧面相配合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凸台的后侧面与所述前方杆的前端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壳上可转动地设置有方芯座,所述前方芯和所述后方芯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方芯座上,所述方芯座上设置有第一拨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式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芯座和所述后方芯两者其一上设置有拨槽,所述方芯座和所述后方芯两者另一上设置有伸入至所述拨槽内的第二拨块。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可调式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壳上设置有离合结构,所述离合结构可将所述方芯座和所述前方芯传动连接以使所述方芯座和所述前方芯能够同步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头腔内设置有可供钥匙插入的锁头装置,所述钥匙插入所述锁头装置时可将所述钥匙或者所述锁头装置与所述调节棒传动连接以使所述调节棒能够跟随所述钥匙转动。
CN201921830910.7U 2019-10-28 2019-10-28 可调式门锁装置 Active CN2113422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30910.7U CN211342211U (zh) 2019-10-28 2019-10-28 可调式门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30910.7U CN211342211U (zh) 2019-10-28 2019-10-28 可调式门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42211U true CN211342211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095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30910.7U Active CN211342211U (zh) 2019-10-28 2019-10-28 可调式门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422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0968A (zh) * 2019-10-28 2020-01-10 中山市杨格锁业有限公司 可调式门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0968A (zh) * 2019-10-28 2020-01-10 中山市杨格锁业有限公司 可调式门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250505B1 (en) Electronic locking system
US11414892B2 (en) Exit device trim locking
CN109296268B (zh) 一种防敲击单锁舌双系统智能挂锁
CN111255293B (zh) 锁组件
CN110670968A (zh) 可调式门锁装置
CN211342211U (zh) 可调式门锁装置
CN107119990B (zh) 一种空转安全门锁
CN211342210U (zh) 可适配门厚的门锁装置
CN209837983U (zh) 一种防敲击单锁舌双系统智能挂锁
CN110685508A (zh) 可适配门厚的门锁装置
CN209891876U (zh) 一种具有两个锁定机构的锁
CN110242120A (zh) 一种智能锁
CN210598448U (zh) 一种把手离合结构及门锁
CN212562807U (zh) 一种锁体以及锁体组件
US20210304536A1 (en) Door lock and door system
CN211342212U (zh) 可排障的锁体
CN212201614U (zh) 锁体装置以及门锁
CN211144075U (zh) 一种电子柜锁
EP3587710B1 (en) Lock cylinder and lockset
US2172586A (en) Compartment door latch
CN213234568U (zh) 锁体
CN211923849U (zh) 一种可换向斜舌机构及一种锁具
CN218759313U (zh) 一种门窗锁具
CN217233116U (zh) 一种锁具
CN215803815U (zh) 一种机械密码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