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78289U - 一种改善输煤系统环境的气悬浮输送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善输煤系统环境的气悬浮输送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78289U
CN217478289U CN202220786956.9U CN202220786956U CN217478289U CN 217478289 U CN217478289 U CN 217478289U CN 202220786956 U CN202220786956 U CN 202220786956U CN 217478289 U CN217478289 U CN 2174782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 opening
fixedly connected
wall
conveying system
gas susp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8695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刚
苏培英
许凤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tokeqi Jianyuan Coal Cok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tokeqi Jianyuan Coal Cok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tokeqi Jianyuan Coal Cok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Etokeqi Jianyuan Coal Cok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8695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782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782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782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善输煤系统环境的气悬浮输送带,包括加料筒,所述加料筒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绞龙,所述加料筒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的下部开口处转动连接有拨料轮,所述拨料轮向外辐射的部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条,所述橡胶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磁铁;所述下料口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加料口。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绞龙将煤粉送至下料口,在煤粉的重力下克服两个磁铁的吸力和第一弹簧的推力下落,而在正常情况下由转动板和拨料轮配合将第二加料口处封闭,在送料通道内的风过大时第二加料口处也会封闭,进而防止了反吹的危害。

Description

一种改善输煤系统环境的气悬浮输送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悬浮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输煤系统环境的气悬浮输送带。
背景技术
气悬浮输送设备是利用风力对物料进行输送的设备,在煤炭行业广泛应用,通过气悬浮输送设备将煤粉从低处运送至高处,同时可以防止煤粉在气悬浮输送设备之外的空气中逸散,进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现有的气悬浮输送设备在使用时经常会出现风将煤粉反吹到煤粉送入口的位置,由于反吹的煤粉的量很少,因此将常被忽略,但是对环境的影响不得不重视,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改善输煤系统环境的气悬浮输送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善输煤系统环境的气悬浮输送带,包括加料筒,所述加料筒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绞龙,所述加料筒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的下部开口处转动连接有拨料轮,所述拨料轮向外辐射的部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条,所述橡胶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磁铁;
所述下料口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加料口,所述第二加料口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送料通道,所述送料通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供气设备;
所述第二加料口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的下侧面与第二加料口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加料筒的上侧壁设置有第一加料口,所述第一加料口与加料筒内部连通且和下料口位于不同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加料筒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绞龙的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加料口从下料口向供气设备的一侧倾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动板和第一弹簧均连接于第二加料口在右侧的倾斜侧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动板倾斜至拨料轮的下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动板、拨料轮以及橡胶条的前后两端均与第二加料口的前后内壁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拨料轮左下侧向外辐射的部分对应的橡胶条与第二加料口的左内壁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改善输煤系统环境的气悬浮输送带,通过绞龙将煤粉送至下料口,在煤粉的重力下克服两个磁铁的吸力和第一弹簧的推力下落,而在正常情况下由转动板和拨料轮配合将第二加料口处封闭,在送料通道内的风过大时第二加料口处也会封闭,进而防止了反吹的危害,且橡胶条与第二加料口内壁接触作用,还可以防止煤粉附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善输煤系统环境的气悬浮输送带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善输煤系统环境的气悬浮输送带的拨料轮的剖视图。
图例说明:
1、加料筒;2、下料口;3、绞龙;4、第一加料口;5、电机;6、供气设备;7、转动板;8、第一弹簧;9、第一磁铁;10、送料通道;11、第二加料口;12、拨料轮;13、第二弹簧;14、滑动板;15、第二磁铁;16、橡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改善输煤系统环境的气悬浮输送带,包括加料筒1,加料筒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绞龙3,加料筒1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电机5,在电机5启动后,会带动绞龙3转动,使得从第一加料口4进入加料筒1内的煤粉向左侧运动,煤粉从下料口2送出加料筒1,电机5的输出端与绞龙3的一端固定连接,加料筒1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下料口2,下料口2的下部开口处转动连接有拨料轮12,在煤粉作用到拨料轮12上后,会带动拨料轮12克服第一磁铁9和第二磁铁15的吸力进行转动,拨料轮12向外辐射的部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3,第二弹簧13在橡胶条16接触第二加料口11左内壁的一侧蓄积势能,将转动板7向拨料轮12外侧推,随着拨料轮12的转动,将落入拨料轮12左侧的煤粉向上推,在这个过程中第二弹簧13伴随着蓄能放能,第二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14,滑动板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条16,用于在接触到第二加料口11左内壁时将第二加料口11左内壁上附着的煤粉推下,通常煤粉为了减少在运送过程中对空气的污染,通常会进行加湿处理,橡胶条1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磁铁15,在没有煤粉进入下料口2时,转动板7由于第一弹簧8的推力以及第一磁铁9和第二磁铁15的吸力,使得转动板7与拨料轮12对应的一个橡胶条16与转动板7接触,进而将下料口2和第二加料口11挡住;
下料口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加料口11,第二加料口11从下料口2向供气设备6的一侧倾斜,拨料轮12左下侧向外辐射的部分对应的橡胶条16与第二加料口11的左内壁相接触,第二加料口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送料通道10,送料通道1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供气设备6;
第二加料口1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板7,转动板7倾斜至拨料轮12的下方,转动板7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磁铁9,第一磁铁9的下侧面与第二加料口1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8。
加料筒1的上侧壁设置有第一加料口4,第一加料口4与加料筒1内部连通且和下料口2位于不同侧,即第一加料口4位于右侧的上侧壁处,下料口2位于左侧的下侧壁处。
转动板7和第一弹簧8均连接于第二加料口11在右侧的倾斜侧壁。
转动板7、拨料轮12以及橡胶条16的前后两端均与第二加料口11的前后内壁滑动连接。
工作原理:在从第一加料口4加入煤粉后,煤粉在绞龙3的作用下运送至下料口2,在下料口2内下落的煤粉推动拨料轮12进行转动,同时使拨料轮12和转动板7分离,进而使得煤粉可以下落入送料通道10内,若送料通道10内风对转动板7的推力与第一弹簧8恢复力之和大于煤粉对拨料轮12和转动板7的重力,这时转动板7靠到拨料轮12处,在拨料轮12和转动板7上的煤粉无法下落,进而可以防止送料通道10内的风将煤粉向上反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改善输煤系统环境的气悬浮输送带,包括加料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筒(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绞龙(3),所述加料筒(1)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下料口(2),所述下料口(2)的下部开口处转动连接有拨料轮(12),所述拨料轮(12)向外辐射的部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14),所述滑动板(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条(16),所述橡胶条(1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磁铁(15);
所述下料口(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加料口(11),所述第二加料口(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送料通道(10),所述送料通道(1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供气设备(6);
所述第二加料口(1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板(7),所述转动板(7)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磁铁(9),所述第一磁铁(9)的下侧面与第二加料口(1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输煤系统环境的气悬浮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筒(1)的上侧壁设置有第一加料口(4),所述第一加料口(4)与加料筒(1)内部连通且和下料口(2)位于不同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输煤系统环境的气悬浮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筒(1)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与绞龙(3)的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输煤系统环境的气悬浮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料口(11)从下料口(2)向供气设备(6)的一侧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输煤系统环境的气悬浮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7)和第一弹簧(8)均连接于第二加料口(11)在右侧的倾斜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输煤系统环境的气悬浮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7)倾斜至拨料轮(12)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输煤系统环境的气悬浮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7)、拨料轮(12)以及橡胶条(16)的前后两端均与第二加料口(11)的前后内壁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输煤系统环境的气悬浮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轮(12)左下侧向外辐射的部分对应的橡胶条(16)与第二加料口(11)的左内壁相接触。
CN202220786956.9U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改善输煤系统环境的气悬浮输送带 Active CN2174782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86956.9U CN217478289U (zh)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改善输煤系统环境的气悬浮输送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86956.9U CN217478289U (zh)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改善输煤系统环境的气悬浮输送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78289U true CN217478289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07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86956.9U Active CN217478289U (zh)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改善输煤系统环境的气悬浮输送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782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478289U (zh) 一种改善输煤系统环境的气悬浮输送带
CN216188229U (zh) 一种皮带输送下料口防尘装置
CN203767495U (zh) 螺旋输送机防堵料的安全保护装置及螺旋输送机
CN205294264U (zh) 高耐久型闭风器
CN214825200U (zh) 一种三角钻杆存储装置
CN211282576U (zh) 一种煤矿加工煤粉运料装置
CN215247892U (zh) 矿用溜煤眼锁气器
CN217410968U (zh) 一种高可靠性原矿破碎喂料装置
CN220844170U (zh) 一种用于石英砂的输送装置
CN218664393U (zh) 一种新型粉体落料除尘机构
CN209442180U (zh) 一种自动化送料机械设备
CN217755432U (zh) 一种适用于物料回收处理系统的粉状物料提升机
CN214569313U (zh) 一种选矿厂粉尘收集装置
CN214789100U (zh) 一种尼龙卸料阀
CN210972731U (zh) 一种螺旋输送机
CN220866314U (zh) 一种皮带自清理输送装置
CN215100109U (zh) 一种高效的斜槽输送机
CN220222747U (zh) 一种平稳性好的出料结构
CN219874530U (zh) 一种煤矿用刮板输送机
CN217263088U (zh) 一种用于双轴电机轴承组装用的分料装置
CN214569317U (zh) 智能皮带机密封除尘装置
CN210027997U (zh) 一种粉料供料机构
CN221025773U (zh) 一种废旧轮胎胶粉生产输送装置
CN217477573U (zh) 一种输煤用双线输送机
CN216964543U (zh) 一种水煤浆添加剂加工用投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