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77172U - 头枕折叠机构、座椅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头枕折叠机构、座椅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77172U
CN217477172U CN202221610136.0U CN202221610136U CN217477172U CN 217477172 U CN217477172 U CN 217477172U CN 202221610136 U CN202221610136 U CN 202221610136U CN 217477172 U CN217477172 U CN 2174771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rest
folding
locking
piece
un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1013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戚海通
熊丁
罗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bo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bo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bo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bo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1013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771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771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771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枕折叠机构、座椅和车辆,头枕折叠机构包括头枕骨架、安装支架、折叠转轴、锁止件和解锁件,折叠转轴可转动地设于安装支架,头枕骨架与折叠转轴相连,以使头枕骨架在使用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相互切换;锁止件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可平移地设于安装支架,头枕骨架处在使用位置且在锁止件处在锁止位置时,锁止件适于与头枕骨架配合以将头枕骨架锁止在使用位置,在锁止件处在解锁位置时,锁止件与头枕骨架脱离配合;解锁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平移地设于安装支架,在解锁件从第一位置平移至第二位置时,解锁件适于推动锁止件从锁止位置运动至解锁位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头枕折叠机构,结构简单、可靠。

Description

头枕折叠机构、座椅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头枕折叠机构、座椅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驾驶员驾驶车辆时,可以将后排座椅的头枕折叠起来,为驾驶员提供了更加宽阔的后视视野,极大的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在将后排座椅靠背放平的时候,也可以将头枕折叠起来,避免了折叠座椅靠背的时候与前排座椅干涉的问题。
但是,现有的头枕折叠机构包括解锁件与锁止件,在折叠头枕时,解锁件转动带动锁止件转动实现头枕骨架的解锁的,解锁件与锁止件的运动轨迹复杂,解锁件与锁止件结构较为复杂,导致头枕折叠机构的结构较为复杂而且结构不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头枕折叠机构,通过将锁止件与解锁件可平移地设于安装支架,解锁件可以沿直线运动推动锁止件从锁止位置沿直线运动至解锁位置,解锁件与锁止件沿直线运动的运动轨迹较为简单,可以使得解锁件和锁止件的运动更为稳定,从而可靠地将头枕骨架从使用位置折叠至折叠位置,可靠地实现头枕本体的折叠;同时这样也可以将解锁件与锁止件设计为较为简单的结构,将头枕折叠机构的整体结构设计地较为简单,使得头枕折叠机构的结构更为简单、可靠。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头枕折叠结构的座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座椅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头枕折叠机构,包括:头枕骨架;安装支架;折叠转轴,所述折叠转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头枕骨架与所述折叠转轴相连,以使所述头枕骨架在使用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相互切换;所述锁止件,所述锁止件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可平移地设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头枕骨架处在所述使用位置且在所述锁止件处在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锁止件适于与所述头枕骨架配合以将所述头枕骨架锁止在所述使用位置,在所述锁止件处在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锁止件与所述头枕骨架脱离配合;解锁件,所述解锁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平移地设于所述安装支架,在所述解锁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平移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解锁件适于推动所述锁止件从所述锁止位置运动至所述解锁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头枕折叠机构,通过将锁止件与解锁件可平移地设于安装支架,解锁件可以沿直线运动推动锁止件从锁止位置沿直线运动至解锁位置,解锁件与锁止件沿直线运动的运动轨迹较为简单,可以使得解锁件和锁止件的运动更为稳定,从而可靠地将头枕骨架从使用位置折叠至折叠位置,可靠地实现头枕本体的折叠;同时这样也可以将解锁件与锁止件设计为较为简单的结构,将头枕折叠机构的整体结构设计地较为简单,使得头枕折叠机构的结构更为简单、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解锁件可上下平移地设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上方;和/或,所述安装支架形成有沿所述解锁件的平移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解锁件的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第一滑槽且沿所述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可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解锁件具有第一配合面,所述锁止件具有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适于与所述第二配合面接触配合,以在所述解锁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平移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推动所述锁止件运动至所述解锁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解锁件适于在用户作用力下从所述第一位置平移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头枕折叠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解锁件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解锁件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止件的平移方向与所述解锁件的平移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头枕折叠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锁止件运动至所述锁止位置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锁止件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头枕折叠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头枕骨架运动至所述折叠位置的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折叠转轴或头枕骨架相连,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所述安装支架包括限位板,在所述头枕骨架处在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头枕骨架与所述限位板抵接,所述头枕骨架在所述限位板和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共同作用下定位在所述折叠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止件具有锁舌,所述头枕骨架包括头枕杆和摆臂,所述摆臂连接于所述头枕杆的一端,所述摆臂与所述折叠转轴相连,所述摆臂形成有适于与所述锁舌配合的锁槽;所述头枕骨架处在所述使用位置且在所述锁止件处在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锁舌与所述锁槽配合以将所述头枕骨架锁止在所述使用位置,在所述锁止件处在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锁舌与所述锁槽脱离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上形成有沿所述锁止件的平移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锁舌穿设于所述第二滑槽且沿所述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可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支架具有沿左右方向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轴孔,所述折叠转轴的轴向两端分别可转动地配合于两个所述轴孔,所述头枕骨架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头枕杆以及两个所述摆臂,每个所述摆臂连接于对应的所述头枕杆的一端,两个所述摆臂与所述折叠转轴的轴向两端分别相连且两个所述摆臂位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摆臂上均形成有所述锁槽,所述锁止件的左右两端分别形成有所述锁舌,每个所述锁舌与对应的所述锁槽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摆臂具有配合孔,所述折叠转轴具有与所述配合孔配合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配合孔过盈配合,所述配合部和所述配合孔的横截面均为非圆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折叠转轴上形成有限位台阶面,所述配合部位于所述限位台阶面的远离所述折叠转轴的轴向中心的一侧;和/或,所述配合部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轴孔的直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座椅,用于车辆,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头枕折叠机构,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所述座椅本体,所述头枕骨架包覆有头枕本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座椅,通过上述的头枕折叠结构,以可靠地将头枕骨架从使用位置折叠至折叠位置,可靠地实现头枕本体的折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座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座椅,以可靠地将头枕骨架从使用位置折叠至折叠位置,可靠地实现头枕本体的折叠。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头枕折叠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头枕折叠结构的爆炸图;
图3是图1中的头枕折叠结构的主视图,其中锁止件处于锁止位置;
图4是沿图3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1中的头枕折叠结构的剖视图,其中锁止件处于解锁位置;
图6是图1中的头枕折叠结构的剖视图,其中头枕骨架处于折叠位置;
图7是沿图3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8是图1中的头枕折叠结构的剖视图,其中解锁件处于第二位置;
图9是图1中的头枕折叠结构的分解图;
图10是图9中的第二支架、解锁件和第一弹性件的分解图;
图11是图1中的头枕骨架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中的转轴、第三弹性件、第二垫片和销钉的爆炸图;
图13是图1中的第一支架、锁止件、第二弹性件和限位板的装配在一起时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中的第一支架、锁止件、第二弹性件的限位板的爆炸图;
图15是图14中的第一支架与限位板装配在一起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00、头枕折叠机构;
1、头枕骨架;11、头枕杆;12、摆臂;121、配合孔;122、锁槽;123、第三配合面;
2、安装支架;21、第一支架;211、第二滑槽;212、轴孔;22、第二支架;221、第一滑槽;23、限位板;231、第一挂板;2311、挂孔;232、第二挂板;2321、挂槽;
3、折叠转轴;31、配合部;32、限位台阶面;33、销钉孔
4、锁止件;41、锁舌;42、第二配合面;
5、解锁件;51、第一配合面;
61、第一弹性件;62、第二弹性件;63、第三弹性件;
71、第一垫片;72、第二垫片;73、第三垫片;74、第四垫片;
8、销钉;
9、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头枕折叠机构100。
参照图1-图8,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头枕折叠机构100,用于车辆的座椅中,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头枕折叠机构100和头枕本体,座椅本体包括坐垫和座椅靠背,头枕折叠机构100设于座椅靠背上,头枕本体设于头枕折叠机构100上,头枕本体通过头枕折叠机构100朝向坐垫折叠。当车辆的后排无人时,用户可以将头枕本体折叠起来,使得用户获得更加宽阔的后视视野,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当用户需要将后排座椅的座椅靠背放平时,用户可以先将头枕本体折叠起来,然后将座椅靠背放倒,防止头枕本体与前排座椅干涉。
头枕折叠机构100包括头枕骨架1、安装支架2、折叠转轴3、锁止件4和解锁件5,折叠转轴3可转动地设于安装支架2,头枕骨架1与折叠转轴3相连,以使头枕骨架1在使用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相互切换。头枕本体包覆于头枕骨架1,当头枕骨架1处于使用位置时,用户可以将头枕于头枕本体上。
锁止件4设于安装支架2,锁止件4适于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平移,头枕骨架1处在使用位置且在锁止件4处在锁止位置时,锁止件4适于与头枕骨架1配合以将头枕骨架1锁止在使用位置,头枕骨架1处于锁止状态。在锁止件4处在解锁位置时,锁止件4与头枕骨架1脱离配合,头枕骨架1处于解锁状态。
头枕骨架1处于锁止状态时,头枕骨架1相对安装支架2固定,头枕本体相对座椅靠背固定。在用户枕靠在头枕本体上时,锁止件4可以防止头枕骨架1绕折叠转轴3转动,减少或避免由于头枕本体相对座椅靠背转动而导致的用户不适。头枕骨架1处于解锁状态时,可以推动头枕本体带动头枕骨架1朝向折叠位置运动,将头枕骨架1折叠至折叠位置,将头枕本体折叠起来。
解锁件5设于安装支架2,解锁件5适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平移,在解锁件5从第一位置平移至第二位置时,解锁件5适于推动锁止件4从锁止位置运动至解锁位置。当锁止件4处于锁止位置时,解锁件5处于第一位置。在需要将头枕本体折叠下去时,可以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拉动解锁件5,以使得解锁件5推动锁止件4从锁止位置运动至解锁位置,将锁止件4与头枕骨架1脱离配合,将头枕骨架1解锁,然后推动头枕本体,即可带动头枕骨架1朝向折叠位置运动,将头枕本体折叠起来。
通过将锁止件4与解锁件5可平移地设于安装支架2,解锁件5可以从第一位置沿直线运动至第二位置,且在解锁件5从第一位置沿直线运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解锁件5可以推动锁止件4从锁止位置沿直线运动至解锁位置,将锁止件4与头枕骨架1脱离配合,将头枕骨架1解锁。
解锁件5与锁止件4沿直线运动,解锁件5与锁止件4的运动轨迹较为简单,可以使得解锁件5和锁止件4的运动更为稳定,便于控制锁止件4与头枕骨架1脱离配合,从而可靠地将头枕骨架1从使用位置折叠至折叠位置,可靠地实现头枕本体的折叠;同时这样可以将解锁件5与锁止件4设计为较为简单的结构,将头枕折叠机构100的整体结构设计地较为简单,使得头枕折叠机构100的结构更为简单、可靠。
在需要将头枕骨架1复位至使用位置并将头枕骨架1相对安装支架2固定时,可以先将头枕骨架1转动至使用位置,然后将解锁件5从第二位置平移至第一位置,接着将锁止件4从解锁位置平移至锁止位置,将头枕骨架1与锁止件4配合在一起,将头枕骨架1锁止,从而将头枕骨架1复位至使用位置将头枕骨架1相对安装支架2固定,将头枕本体相对座椅靠背固定,实现头枕本体的复位。
例如,安装支架2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可拆卸连接,折叠转轴3可转动地设于第一支架21,锁止件4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可平移地设于第一支架21,解锁件5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平移地设于第二支架22;锁止件4、解锁件5、第一支架21为金属件,第二支架22为塑料件,例如第二支架22可以为聚四氟乙烯件。
将锁止件4、解锁件5、第一支架21设置为金属件,可以提高锁止件4、解锁件5、第一支架21结构强度,延长锁止件4、解锁件5、第一支架21的使用寿命,延长头枕折叠机构100的使用寿命。同时,将第一支架21设置为金属件,安装支架2的结构强度较高,可以减少或避免安装支架2的变形而导致头枕骨架1无法有效地被锁止或被解锁,使得锁止件4更为稳定地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使得锁止件4可以可靠地将头枕骨架1锁止和将头枕骨架1解锁,提高头枕折叠机构100的可靠性。
将设置第二支架22并将第二支架22设置为塑料件,将解锁件5设于第二支架22,可以防止解锁件5与第一支架21发生摩擦而产生的噪声,降低第二支架22与解锁件5发生摩擦而产生的噪声,头枕折叠机构100折叠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提高头枕折叠机构100的整体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头枕折叠机构100,通过将锁止件4与解锁件5可平移地设于安装支架2,解锁件5从第一位置沿直线运动至第二位置时,解锁件5可以推动锁止件4从锁止位置沿直线运动至解锁位置,解锁件5与锁止件4沿直线运动,解锁件5与锁止件4的运动轨迹较为简单,可以使得解锁件5和锁止件4的运动更为稳定,便于控制锁止件4与头枕骨架1脱离配合,从而可靠地将头枕骨架1从使用位置折叠至折叠位置,可靠地实现头枕本体的折叠;同时这样可以将解锁件5与锁止件4设计为较为简单的结构,将头枕折叠机构100的整体结构设计地较为简单,使得头枕折叠机构100的结构更为简单、可靠。
参照图1-图3、图7-图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解锁件5适于在用户作用力下从第一位置平移至第二位置,头枕折叠机构10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61,例如第一弹性件61可以为弹簧,第一弹性件61用于驱动解锁件5复位至第一位置,第一弹性件61的一端与解锁件5相连,第一弹性件61的另一端与安装支架2相连,例如第一弹性件61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22相连。
在朝向第二位置拉动解锁件5时,第一弹性件61伸长,当解锁件5移动至第二位置,将锁止件4推到解锁位置,将头枕骨架1解锁,将头枕本体折叠起来后,用户可以停止对解锁件5施加作用力,解锁件5可以在第一弹性件61的作用力下沿直线朝向第一位置移动,最终在第停留在第一位置。
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61,可以使得解锁件5自动复位至第一位置,无需用户手动复位,便于用户将头枕骨架1复位至使用位置并将头枕骨架1相对安装支架2固定,便于用户将头枕本体复位,而且结构简单、可靠。
参照图1-图6、图13、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头枕折叠机构100包括第二弹性件62,例如第二弹性件62可以为弹簧,第二弹性件62用于驱动锁止件4运动至锁止位置,第二弹性件62的一端与锁止件4相连,第二弹性件62的另一端与安装支架2相连。在解锁件5朝向解锁位置推动锁止件4时,第二弹性件62伸长,当锁止件4运动至解锁位置时,可以将头枕骨架1折叠至折叠位置,此时锁止件4处于伸长状态。
在需要将头枕骨架1恢复至使用位置并相对安装支架2固定时,用户可以先将头枕骨架1恢复至使用位置,然后将解锁件5恢复至第一位置,在解锁件5朝向第一位置运动时,锁止件4可以在第二弹性件62的作用下朝向锁止位置运动,在解锁件5恢复至第一位置时,锁止件4可沿直线从解锁位置运动至锁止位置与头枕骨架1配合,将头枕骨架1相对安装支架2固定。
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62,在用户将解锁件5复位至第一位置时,可以使得锁止件4自动复位至第二位置,无需用户手动复位,便于用户将头枕骨架1复位至使用位置并将头枕骨架1相对安装支架2固定,便于用户将头枕本体复位,而且结构简单、可靠。
参照图1-3、图9、图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头枕折叠机构100包括第三弹性件63,第三弹性件63用于驱动头枕骨架1运动至折叠位置,例如第三弹性件63可以为弹簧,第三弹性件63的一端与折叠转轴3或头枕骨架1相连,第三弹性件63的另一端与安装支架2相连;安装支架2包括限位板23,在头枕骨架1处在折叠位置时,头枕骨架1与限位板23抵接,头枕骨架1在限位板23和第三弹性件63的共同作用下定位在折叠位置。
当第三弹性件63的一端与折叠转轴3相连时,在锁止件4运动至第二位置将头枕骨架1切换至解锁状态时,第三弹性件63可以驱动折叠转轴3转动,折叠转轴3带动头枕骨架1朝向折叠位置转动,在头枕骨架1抵接于限位板23时,头枕骨架1折叠至折叠位置。当第三弹性件63的一端与头枕骨架1相连时,在锁止件4运动至第二位置将头枕骨架1切换至解锁状态时,第三弹性件63可以驱动头枕骨架1朝向折叠位置转动,在头枕骨架1抵接于限位板23时,头枕骨架1折叠至折叠位置。
通过设置第三弹性件63与限位板23,在将解锁件5推动锁止件4移动至解锁位置时,第三弹性件63即可将头枕骨架1折叠至折叠位置,将头枕本体折叠起来,无需用户手动调节,可实现头枕折叠机构100的一键折叠功能,便于用户将头枕骨架1折叠至折叠位置,便于用户将头枕本体折叠起来,而且结构简单、可靠。
而且,在解锁件5将锁止件4推动至解锁位置的同时,第三弹性件63可以将头枕骨架1折叠起来,头枕骨架1可以迅速地转动至折叠位置,用户可以在将锁止件4推动至解锁位置时就松开解锁件5,用户对解锁件5的作用时间短,可以使得用户可以较为省力的将头枕骨架1折叠至折叠位置。
例如,第三弹性件63为扭转弹簧,第三弹性件63套设与折叠转轴3上,折叠转轴3上形成有销钉孔33,销钉孔33沿折叠转轴3的径向延伸,销钉8的一端适于插入销钉孔33中,销钉8的另一端凸出折叠转轴3的表面,第三弹性件63的一端与销钉8的另一端相连,第三弹性件63的另一端与限位板23相连。这样可以减少第三弹性件63的占用空间,使得头枕折叠机构100的结构更为紧凑。
参照图1-图3、图7-图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解锁件5可上下平移地设于安装支架2,第一位置位于第二位置的上方。头枕折叠机构100设于座椅靠背上,座椅靠背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尺寸较大,将解锁件5可上下平移地设于安装支架2,可以充分利用座椅靠背的上下方向的空间。将第一位置设于第二位置的上方,在需要将头枕骨架1解锁时,用户可以向下拉动解锁件5,这样较为省力,便于用户将头枕骨架1解锁,将头枕骨架1转动至折叠位置,将头枕本体折叠起来。
参照图1-图3、图7-图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安装支架2形成有第一滑槽221,例如第一滑槽221形成于第二支架22,第一滑槽221沿解锁件5的平移方向延伸,解锁件5的至少部分容纳于第一滑槽221,且解锁件5沿第一滑槽221的延伸方向可滑动。
第一滑槽221可以对解锁件5的运动轨迹进行一定的限制,使得解锁件5可以稳定地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沿直线运动,提高解锁件5运动的稳定性,使得解锁件5可以稳定将锁止件4从锁止位置推动至解锁位置,可靠地将锁止件4与头枕骨架1脱离配合,将头枕骨架1解锁,从而使得头枕折叠机构100可以更为可靠地进行折叠,提高头枕折叠机构100的整体性能。
参照图7-图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解锁件5具有第一配合面51,锁止件4具有第二配合面42,第一配合面51适于与第二配合面42接触配合,以在解锁件5从第一位置平移至第二位置时,推动锁止件4运动至解锁位置。这种面接触的配合方式,解锁件5与锁止件4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可以使得解锁件5可以较为稳定地推动锁止件4朝向解锁位置运动,从而稳定、可靠地将头枕骨架1解锁。
参照图1-图6、图13、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锁止件4的平移方向与解锁件5的平移方向之间具有夹角。这样可以使得头枕折叠机构100的结构更为紧凑,减少头枕折叠机构100所占用的空间。
这样还可以减少锁止件4与解锁件5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头枕折叠机构100的可靠性,例如在锁止件4平移至解锁位置时,可以防止解锁件5平移至锁止位置将头枕骨架1锁止,可靠地将头枕骨架1切换至解锁状态,使得头枕骨架1可以可靠地折叠至折叠位置。
参照图4-图8、图13、图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锁止件4具有锁舌41,头枕骨架1包括头枕杆11和摆臂12,摆臂12连接于头枕杆11的一端,头枕本体包覆于头枕杆11的另一端,摆臂12与折叠转轴3相连,摆臂12形成有适于与锁舌41配合的锁槽122。
头枕骨架1处在使用位置且在锁止件4处在锁止位置时,锁舌41与锁槽122配合以将头枕骨架1锁止在使用位置。将锁舌41插入锁槽122中,锁舌41可以防止摆臂12绕折叠转轴3转动,实现锁止件4对头枕骨架1的锁止,将头枕骨架1相对于座椅靠背固定,将头枕本体相对座椅靠背固定,减少或避免由于头枕本体相对座椅靠背转动而导致的用户不适。
在锁止件4处在解锁位置时,锁舌41与锁槽122脱离配合。将锁舌41从锁槽122中拔出时,锁止件4与头枕骨架1脱离配合关系,可以解除锁舌41对摆臂12的限制,使得摆臂12可以绕折叠转轴3转动,将头枕骨架1切换至解锁状态,从而可以将头枕骨架1转动至折叠位置,将头枕本体折叠起来,结构简单、可靠。
例如,参照图4-图8、图13、图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头枕折叠机构100包括第二弹性件62,第二弹性件62的一端与锁止件4相连,第二弹性件62的另一端与安装支架2相连,摆臂12形成有锁槽122的一端形成有第三配合面123,第三配合面123呈弧形,第三配合面123适于锁止件4的锁舌41抵接。
在解锁件5运动至第二位置,将锁止件4推动至锁紧位置,将头枕骨架1折叠至折叠位置时,第二弹性件62被拉伸,此时将解锁件5复位至第一位置,锁止件4的锁舌41可以在第二弹性件62的作用下抵接在摆臂12的第三配合面123上,此时锁止件4处于解锁位置。
在需要将头枕骨架1复位至使用位置时,用户可以从折叠位置朝向使用位置折叠头枕骨架1,在折叠头枕骨架1时,锁止件4可以在第二弹性件62的作用下始终抵接与第三配合面123,在用户将头枕骨架1折叠至使用位置时,锁止件4的锁舌41与锁槽122相对,在第二弹性件62的作用下,锁止件4运动至锁止位置,锁舌41卡入锁槽122中,头枕骨架1被锁止。
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62,将锁舌41抵接于摆臂12的第三配合面123上,在将头枕骨架1从折叠位置转动至使用位置并将头枕骨架1相对安装支架2固定时,用户可以只转动头枕骨架1,将锁止件4复位至锁止位置,将锁舌41卡入锁槽122中,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用户将头枕骨架1从折叠位置转动至使用位置并将头枕骨架1相对安装支架2固定,便于用户将头枕本体复位。
参照图4-图8、图13、图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锁止件4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可平移地设于安装支架2,安装支架2上形成有第二滑槽211,例如第二滑槽211形成与第一支架21上,第二滑槽211沿锁止件4的平移方向延伸,锁舌41穿设于第二滑槽211,且锁舌41沿第二滑槽211的延伸方向可滑动。
第二滑槽211可以对锁舌41的运动轨迹进行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得锁舌41沿着第二滑槽211延伸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锁止件4可以稳定地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沿直线运动,提高锁止件4的稳定性,将头枕骨架1可靠地解锁,将头枕骨架1可靠地锁止,提高头枕折叠机构100的可靠性。
参照图1、图3、图9、图13-图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安装支架2具有两个轴孔212,两个轴孔212形成于第一支架21,两个轴孔212沿左右方向相对间隔设置,折叠转轴3的轴向两端分别可转动地配合于两个轴孔212。这样可以将折叠转轴3更为可靠地定位与安装支架2上,使得折叠转轴3可以可靠、稳定地绕其自身的轴线转动,从而使得头枕骨架1可靠、稳定地在使用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运动。
头枕骨架1包括两个头枕杆11以及两个摆臂12,两个头枕杆11左右间隔设置,两个摆臂12左右间隔设置,每个摆臂12连接于对应的头枕杆11的一端,两个摆臂12与折叠转轴3的轴向两端分别相连,且两个摆臂12位于安装支架2的左右两侧,例如两个摆臂12位于第一支架21的左右两侧。每个摆臂12上均形成有锁槽122,锁止件4的左右两端分别形成有锁舌41,每个锁舌41与对应的锁槽122配合。
通过设置两个头枕杆11以及两个摆臂12,在锁止件4的左右两端设置两个锁舌41,在头枕骨架1处于锁止状态时,通过锁舌41与锁槽122之间的配合,锁止件4可以在左右两端对头枕骨架1进行固定,将头枕骨架1可靠、稳定地相对座椅靠背固定,从而将头枕本体可靠、稳定地相对座椅靠背固定,减少或避免由于头枕本体相对座椅靠背转动而导致的用户不适。
例如,第一支架21的左右两侧形成有第二滑槽211,锁舌41适于穿设于第二滑槽211与锁槽122配合。解锁件5具有沿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配合面51,每个锁止件4均具有第二配合面42,两个第一配合面51分别适于与两个锁止件4的第二配合面42接触配合,以在解锁件5从第一位置平移至第二位置时,推动锁止件4运动至解锁位置。
在朝向第二位置拉动解锁件5时,两个第一配合面51与两个锁止件4的第二配合面42接触配合,可以使得锁止件4两端受力平衡,使得锁止件4可以更为稳定地朝向解锁位置移动。又由于锁舌41穿设于第二滑槽211,第二滑槽211可以对锁舌41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所以在朝向第二位置拉动解锁件5时,锁止件4可以沿着第二滑槽211延伸的方向稳定地朝向解锁位置运动,可靠稳定地将头枕骨架1从锁止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
参照图1、图4-图9、图11、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摆臂12具有配合孔121,折叠转轴3具有配合部31,配合部31适于与配合孔121配合,配合部31与配合孔121过盈配合,配合部31和配合孔121的横截面均为非圆形,例如配合部31和配合孔121的横截面可以均为矩形。将配合部31与配合孔121过盈配合,可以防止摆臂12相对折叠转轴3发生相对晃动,使得转轴与摆臂12配合的更为可靠,将头枕本体相对座椅靠背固定,减少或避免由于头枕本体相对座椅靠背转动而导致的用户不适。
例如,当第三弹性件63的一端连接于折叠转轴3时,在折叠头枕本体时,将配合部31和配合孔121的横截面均设置为非圆形,可以使得折叠转轴3带动头枕骨架1转动,防止头枕骨架1相对折叠转轴3产生相对滑动而导致头枕骨架1无法到达折叠位置,提高折叠转轴3与头枕骨架1连接的可靠性,使得头枕本体可以可靠地被折叠起来。
参照图1、图4-图9、图11、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折叠转轴3上形成有限位台阶面32,配合部31位于限位台阶面32的远离折叠转轴3的轴向中心的一侧;在将摆臂12的配合孔121套设于配合部31时,摆臂12可以对折叠转轴3起到限位作用,可以防止折叠转轴3沿其轴向运动而脱离与轴孔212的配合关系,使得折叠转轴3可靠地定位于安装支架2上,使得头枕骨架1可以稳定、可靠地绕折叠转轴3转动,提高头枕折叠机构100的可靠性。
参照图1、图4-图9、图11、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配合部31的最大直径大于轴孔212的直径,例如配合部31可以在转轴装配于安装支架2后压制成型,通过配合部31与安装支架2配合,可以防止折叠转轴3沿其轴向运动而脱离与轴孔212的配合关系,使得折叠转轴3可靠地定位于安装支架2上,使得头枕骨架1可以稳定、可靠地绕折叠转轴3转动,提高头枕折叠机构100的可靠性。
下面参照图1-图1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头枕折叠机构100。
参照图1-图8,在本实施例中,头枕折叠机构100包括头枕骨架1、安装支架2、折叠转轴3、锁止件4和解锁件5,折叠转轴3可转动地设于安装支架2,头枕骨架1与折叠转轴3相连,以使头枕骨架1在使用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相互切换。
安装支架2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可拆卸连接,锁止件4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可平移地设于第一支架21,第一支架21上形成有两个第二滑槽211,两个第二滑槽211左右间隔设置,两个第二滑槽211均沿锁止件4的平移方向延伸,锁止件4具有锁舌41,锁舌41穿设于第二滑槽211,且锁舌41沿第二滑槽211的延伸方向可滑动,锁止件4和第一支架21为金属件。
头枕骨架1处在使用位置且在锁止件4处在锁止位置时,锁止件4适于与头枕骨架1配合以将头枕骨架1锁止在使用位置,头枕骨架1处于锁止状态。在锁止件4处在解锁位置时,锁止件4与头枕骨架1脱离配合,头枕骨架1处于解锁状态。
锁舌41与第二滑槽211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垫片71,第一垫片71为塑料件,例如第一垫片71可以为聚四氟乙烯件,第一垫片71卡设于第二滑槽211,锁舌41在第二滑槽211内滑动时,第一垫片71可以防止锁舌41与第一安装支架2相互摩擦,降低锁舌41在第二滑槽211内滑动时所产生的噪音,提高头枕折叠机构100的整体性能。
第一支架21形成有两个轴孔212,两个轴孔212沿左右方向相对间隔设置,折叠转轴3的轴向两端分别可转动地配合于两个轴孔212,折叠转轴3可转动地设于第一支架21。头枕骨架1包括两个头枕杆11以及两个摆臂12,两个头枕杆11左右间隔设置,两个摆臂12左右间隔设置,每个摆臂12连接于对应的头枕杆11的一端,两个摆臂12与折叠转轴3的轴向两端分别相连,且两个摆臂12位于第一支架21的左右两侧。
折叠转轴3与轴孔212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垫片72,第二垫片72为塑料件,例如第一垫片71可以为聚四氟乙烯件,第二垫片72卡设于轴孔212,折叠转轴3在轴孔212内转动时,第二垫片72可以防止折叠转轴3与第一支架21相互摩擦,降低折叠转轴3在轴孔212内转动时所产生的噪音,提高头枕折叠机构100的整体性能。
摆臂12形成有适于与锁舌41配合的锁槽122,锁槽122在左右方向上与第二滑槽211相对,锁舌41适于穿设于第二滑槽211与锁槽122配合。头枕骨架1处在使用位置且在锁止件4处在锁止位置时,锁舌41与锁槽122配合以将头枕骨架1锁止在使用位置。在锁止件4处在解锁位置时,锁舌41与锁槽122脱离配合。摆臂12形成有锁槽122的一端形成有第三配合面123,第三配合面123呈弧形,第三配合面123适于锁止件4的锁舌41抵接。
摆臂12具有配合孔121,折叠转轴3具有配合部31,配合部31适于与配合孔121配合,配合部31与配合孔121过盈配合,配合部31和配合孔121的横截面均为非圆形,例如配合部31和配合孔121的横截面可以均为矩形。折叠转轴3上形成有限位台阶面32,配合部31位于限位台阶面32的远离折叠转轴3的轴向中心的一侧,配合部31的最大直径大于轴孔212的直径。
摆臂12靠近配合孔121的一侧包覆有第三垫片73,摆臂12远离配合孔121的一端与第一支架21之间设有第四垫片74,第三垫片73与第四垫片74均为塑料件,例如第三垫片73和第四垫片74均可以为聚四氟乙烯件,例如摆臂12与第三垫片73一体成型,第四垫片74与第一垫片71一体成型,在头枕骨架1在使用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转动时,第三垫片73与第四垫片74可以防止摆臂12与第一支架21产生摩擦,降低摆臂12转动时所产生的噪声,提高头枕折叠机构100的整体性能。
安装支架2还包括限位板23,限位板23位于第一支架21的上方,且限位板23与第一支架21的两个轴孔212所在的侧壁相连,限位板23沿左右方向延伸,限位板23的左右两端均凸出与其相连的第一支架21的侧壁,限位板23适于与摆臂12抵接,以将头枕骨架1定位于折叠位置。
例如,限位板23可以为金属件,限位板23与第一支架2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一起,限位板23可以加强第一支架21的结构强度,使得第一支架21更为稳定可以可靠,延长第一支架21的使用寿命,提高头枕折叠机构100的整体性能。
第二支架22设于第一支架21的两个轴孔212所在的侧壁之间,解锁件5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平移地设于第二支架22,第一位置位于第二位置的上方。第二支架22形成有两个第一滑槽221,两个第一滑槽221左右间隔设置,第一滑槽221沿解锁件5的平移方向延伸,解锁件5的至少部分容纳于第一滑槽221,且解锁件5沿第一滑槽221的延伸方向可滑动,解锁件5为金属件,第二支架22为塑料件。
锁止件4的平移方向与解锁件5的平移方向之间具有夹角,解锁件5具有沿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配合面51,锁止件4具有两个与第一配合面51一一对应的第二配合面42,两个第一配合面51分别适于与两个锁止件4的第二配合面42接触配合,以在解锁件5从第一位置平移至第二位置时,推动锁止件4运动至解锁位置。
解锁件5适于在用户作用力下从第一位置平移至第二位置,头枕折叠机构10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61,例如第一弹性件61可以为弹簧,第一弹性件61用于驱动解锁件5复位至第一位置,第一弹性件61的一端与解锁件5相连,第一弹性件61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22相连。第一弹性件61两个,两个第一弹性件61分别设于两个第一滑槽221内。
头枕折叠机构10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62,例如第二弹性件62可以为弹簧,第二弹性件62用于驱动锁止件4运动至锁止位置,第二弹性件62的一端与锁止件4相连,第二弹性件62的另一端与限位板23相连。限位板23包括第一挂板231,第一挂板231形成有挂孔2311,第二弹性件62的另一端适于穿设于挂孔2311。第二弹性件62为两个,第二弹性件62左右间隔设置。
头枕折叠机构100还包括第三弹性件63,第三弹性件63用于驱动头枕骨架1运动至折叠位置,例如第三弹性件63可以为弹簧,第三弹性件63的一端与折叠转轴3相连,第三弹性件63的另一端与限位板23相连,头枕骨架1在限位板23和第三弹性件63的共同作用下定位在折叠位置。
第三弹性件63为扭转弹簧,第三弹性件63为一个,第三弹性件63套设与折叠转轴3上,折叠转轴3上形成有销钉孔33,销钉孔33沿折叠转轴3销钉8径向延伸,销钉8的一端适于插入销钉孔33中,销钉8的另一端凸出折叠转轴3的表面,第三弹性件63的一端与销钉8的另一端相连,限位板23还包括第二挂板232,第二挂板232呈L形,第二挂板232上形成有挂槽2321,第三弹性件63的另一端适于卡入挂槽2321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座椅,用于车辆,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头枕折叠机构100和头枕本体;头枕折叠机构10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头枕折叠机构100,安装支架2安装于座椅本体,头枕骨架1包覆有头枕本体。
座椅本体包括坐垫和座椅靠背,头枕折叠机构100设于座椅靠背上,头枕本体设于头枕折叠机构100上,头枕本体通过头枕折叠机构100朝向坐垫折叠。例如第一支架上焊接有多个螺母9,座椅靠背上形成有多个螺孔,多个螺孔与多个螺母9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螺栓适于穿设于螺孔与螺母9将第一支架21固定于座椅靠背,从而将头枕折叠机构100固定于座椅本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座椅,通过上述的头枕折叠结构,可以可靠地将头枕骨架1从使用位置折叠至折叠位置,可靠地实现头枕本体的折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座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座椅,可以可靠地将头枕骨架1从使用位置折叠至折叠位置,可靠地实现头枕本体的折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头枕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头枕骨架;
安装支架;
折叠转轴,所述折叠转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头枕骨架与所述折叠转轴相连,以使所述头枕骨架在使用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相互切换;
锁止件,所述锁止件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可平移地设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头枕骨架处在所述使用位置且在所述锁止件处在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锁止件适于与所述头枕骨架配合以将所述头枕骨架锁止在所述使用位置,在所述锁止件处在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锁止件与所述头枕骨架脱离配合;
解锁件,所述解锁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平移地设于所述安装支架,在所述解锁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平移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解锁件适于推动所述锁止件从所述锁止位置运动至所述解锁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件可上下平移地设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上方;和/或,所述安装支架形成有沿所述解锁件的平移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解锁件的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第一滑槽且沿所述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可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件具有第一配合面,所述锁止件具有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适于与所述第二配合面接触配合,以在所述解锁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平移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推动所述锁止件运动至所述解锁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件适于在用户作用力下从所述第一位置平移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头枕折叠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解锁件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解锁件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的平移方向与所述解锁件的平移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锁止件运动至所述锁止位置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锁止件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头枕骨架运动至所述折叠位置的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折叠转轴或头枕骨架相连,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所述安装支架包括限位板,在所述头枕骨架处在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头枕骨架与所述限位板抵接,所述头枕骨架在所述限位板和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共同作用下定位在所述折叠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具有锁舌,所述头枕骨架包括头枕杆和摆臂,所述摆臂连接于所述头枕杆的一端,所述摆臂与所述折叠转轴相连,所述摆臂形成有适于与所述锁舌配合的锁槽;所述头枕骨架处在所述使用位置且在所述锁止件处在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锁舌与所述锁槽配合以将所述头枕骨架锁止在所述使用位置,在所述锁止件处在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锁舌与所述锁槽脱离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头枕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上形成有沿所述锁止件的平移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锁舌穿设于所述第二滑槽且沿所述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可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头枕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具有沿左右方向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轴孔,所述折叠转轴的轴向两端分别可转动地配合于两个所述轴孔,所述头枕骨架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头枕杆以及两个所述摆臂,每个所述摆臂连接于对应的所述头枕杆的一端,两个所述摆臂与所述折叠转轴的轴向两端分别相连且两个所述摆臂位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摆臂上均形成有所述锁槽,所述锁止件的左右两端分别形成有所述锁舌,每个所述锁舌与对应的所述锁槽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头枕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具有配合孔,所述折叠转轴具有与所述配合孔配合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配合孔过盈配合,所述配合部和所述配合孔的横截面均为非圆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头枕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转轴上形成有限位台阶面,所述配合部位于所述限位台阶面的远离所述折叠转轴的轴向中心的一侧;和/或,所述配合部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轴孔的直径。
13.一种车辆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椅本体;
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折叠机构,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所述座椅本体,所述头枕骨架包覆有头枕本体。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座椅。
CN202221610136.0U 2022-06-24 2022-06-24 头枕折叠机构、座椅和车辆 Active CN2174771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10136.0U CN217477172U (zh) 2022-06-24 2022-06-24 头枕折叠机构、座椅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10136.0U CN217477172U (zh) 2022-06-24 2022-06-24 头枕折叠机构、座椅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77172U true CN217477172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16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10136.0U Active CN217477172U (zh) 2022-06-24 2022-06-24 头枕折叠机构、座椅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771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16116B2 (ja) 車両用スライドレール装置
CN110626223B (zh) 一种电动滑轨的离合机构
KR101895066B1 (ko) 머리 받침대 접이 기구
KR101247697B1 (ko) 격납식 차량용 시트
CN108237955B (zh) 儿童安全座椅及底座与椅体旋转连接结构
CN217477172U (zh) 头枕折叠机构、座椅和车辆
CN110481622B (zh) 锁定机构及具有该锁定机构的儿童用品
GB2459026A (en) Motor vehicle seat having lockable wing rest
CN112224314A (zh) 二合一儿童滑板车
JP2508891Y2 (ja) ベビ―カ―の手押し杆のロック操作機構
CN108128221B (zh) 椅背俯仰角度调节机构及儿童安全座椅
CN201888562U (zh) 婴儿床锁定机构
CN213057314U (zh) 二合一儿童滑板车
CN110466399B (zh) 儿童安全座椅及底座与椅体旋转连接结构
CN210502391U (zh) 儿童安全座椅及底座与椅体旋转连接结构
CN210310041U (zh) 儿童安全座椅
CN103025575B (zh) 可枢转的头部保护装置
CN105764745B (zh) 用于车辆的可收起式座椅
CN113184038A (zh) 一种座椅折叠机构
CN212243068U (zh) 一种能折叠的汽车头枕支架
CN220518082U (zh) 一种两向调节头枕机构
CN221067855U (zh) 儿童安全座椅
CN112441102A (zh) 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CN211308330U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解锁装置、座椅和车辆
CN218661497U (zh) 座椅头枕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