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68982U - 用于混合动力车型的高压插接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混合动力车型的高压插接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468982U CN217468982U CN202122822914.4U CN202122822914U CN217468982U CN 217468982 U CN217468982 U CN 217468982U CN 202122822914 U CN202122822914 U CN 202122822914U CN 217468982 U CN217468982 U CN 2174689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d cover
- assembly
- mounting
- hybrid vehicle
- extension colum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21 machine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型的高压插接件,包括一插接件本体和三相线束。插接件本体包括一安装端板和三个间隔设于安装端板的延伸柱。每一延伸柱沿其轴向均开设有一穿孔。三相线束分别穿插于三个穿孔中。其中,每一线束依次套设有一端盖总成和一屏蔽总成。端盖总成卡嵌于延伸柱远离安装端板的一端。屏蔽总成背离端盖总成的一端具有一法兰端面。法兰端面和安装端板背离延伸柱的一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及法兰端面沿其周侧间隔设有若干呈倾斜设置的弹性抵片。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确保插接件在固定于某一位置后,其和该位置相对接的紧密度变高,从而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插接件在使用过程中结构的稳固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动力汽车机电耦合系统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型的高压插接件。
背景技术
在设计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高压电器系统的过程中,连接器用于实现电机三相线束穿过机电耦合系统以进行电连接。在对连接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确保其能够满足电机载流量的要求,还要确保其能够满足在高电压条件下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屏蔽、密封、耐振动性等基本使用要求。
目前市场中用于电机三相线束的插接件一般只具备单向密封的功能,其密封性能较差,具体为该插接件只能确保外部的水汽及杂质等不能进入电机或者电机控制器内部,然而却不能防止电机或电机控制器内部储存的油往外渗透。进一步地,现有的插接件体积偏大,需要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所指定的安装位置让出一部分空间来固定插接件,浪费空间,使得整体布局不够紧凑。现有的插接件开设安装孔的数量较多,基本上为四个孔或者六个孔,如此会加大安装过程中的繁琐程度。且安装孔的刚度和耐磨度均较差,经过反复拆装后,极易因受到磨损而影响整个插接件的稳固性。进一步地,插接件用于和安装位置固定的端面基本为平整的面,当插接件安装固定后,极易导致插接件和该安装位置之间的紧密度变差,如此可致使插接件在使用过程中,其连接处会轻易发生松动甚至会导致其整体从该安装位置的脱落。
因此,如何有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一直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型的高压插接件,能够有效确保高压插接件在固定于某一安装位置后,其和该安装位置相对接的紧密度变高,从而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压插接件在使用过程中结构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型的高压插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插接件本体,包括一安装端板和三个间隔设于所述安装端板的延伸柱;
每一所述延伸柱沿其轴向均开设有一穿孔;
三相线束,分别穿插于三个所述穿孔中;
其中,每一所述线束依次套设有一端盖总成和一屏蔽总成;
所述端盖总成卡嵌于所述延伸柱远离所述安装端板的一端;
所述屏蔽总成背离所述端盖总成的一端具有一法兰端面;
所述法兰端面和所述安装端板背离所述延伸柱的一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及
所述法兰端面沿其周侧间隔设有若干呈倾斜设置的弹性抵片。
本专利中,通过将屏蔽总成的法兰端面和安装端板的自由端面同平面设置,如此,在对高压插接件进行固定的过程中,若干间隔设于法兰端面的周侧,且呈倾斜设置的弹性抵片可用于抵接该安装位置的接触面,且高压插接件在收紧的过程中弹性抵片因受到挤压而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可使得高压插接件和该安装位置相对接的紧密度变高,进而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压插接件在使用过程中结构的稳固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屏蔽总成包括依次套设于所述线束上的一金属箍套、一内屏蔽接头和一外屏蔽接头,所述金属箍套位于所述穿孔中,所述外屏蔽接头套设于所述内屏蔽接头上;其中,所述外屏蔽接头呈一法兰盘状,所述法兰端面形成于所述外屏蔽接头背对于所述端盖总成的一端。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端盖总成包括一后端盖和一密封堵头;所述后端盖的边缘设有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对接所述延伸柱,以将所述后端盖固定于所述延伸柱;及所述密封堵头内嵌于所述后端盖内,以用于和所述延伸柱相对接配合。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两弧形板;两所述弧形板对称设于所述后端盖边缘的圆周上,且所述圆周的内径和所述延伸柱的外径相等;其中,每一所述弧形板均开设有一方形卡孔;所述延伸柱的外壁面对应于两所述方形卡孔的位置分别设有一抵扣;及所述延伸柱的外壁面对应于所述弧形板两侧的位置分别设有一限位筋条;所述限位筋条用于抵接所述弧形板的侧边,以限制所述弧形板沿所述延伸柱径向的窜动;及两所述抵扣和两所述方形卡孔一一对接配合,以将所述后端盖锁定于所述延伸柱。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抵扣具有一引导面和一锁止面;所述引导面用于引导所述抵扣进入所述方形卡孔内,所述锁止面用于抵接所述方形卡孔远离所述后端盖一侧的内壁面,以将所述抵扣锁定于所述方形卡孔内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安装端板的边缘形成一环边;所述环边开设有三个安装孔,且三个所述安装孔两两间距相等。
进一步优选地,每一所述安装孔内均安装有一刚性连接件;所述刚性连接件呈中空的筒状结构,且贴合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环边呈等腰梯形状;所述环边底部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所述安装孔;及所述环边上部的中间位置也开设有一所述安装孔。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一密封总成;所述密封总成包括一密封垫和三个密封圈;所述密封垫内嵌于所述安装端板背离所述端盖总成的端面,且环绕于三个所述延伸柱的外围设置;及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屏蔽总成的法兰端面和所述延伸柱之间,用于密封所述屏蔽总成和所述延伸柱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三个接线端头;每一所述线束远离所述端盖总成的一端均安装有一所述接线端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1、本专利中,通过将屏蔽总成的法兰端面和安装端板的自由端面同平面设置,如此,在对高压插接件进行固定的过程中,若干间隔设于法兰端面的周侧,且呈倾斜设置的弹性抵片可用于抵接该安装位置的接触面,且高压插接件在收紧的过程中,弹性抵片因受到挤压而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可使得高压插接件和该安装位置相对接的紧密度变高,进而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压插接件在使用过程中结构的稳固性。
2、本专利中,通过在安装端板边缘的环边上分别开设三个安装孔,如此能够有效降低对高压插接件安装的繁琐程度。
3、本专利中,三个安装孔两两间距相等,如此,三个安装孔的连线可形成一等边三角形构造,能够有效缩短三个安装孔之间的间距,使得高压插接件整体体积变小,从而降低成本和缩小其占用空间。且基于三角形具备较高的稳定性的优点,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压插接件在使用过程中结构的稳固性。
4、本专利中,通过在每一安装孔内均安装有一刚性连接件,如此可使得安装孔即使在经过反复的拆装之后,其依然具备较高的结构强度,不会轻易发生磨损,从而可大大延长高压插接件的使用寿命。
5、本专利中,在密封堵头、密封垫和密封圈的共同作用下,不但能够有效确保外部的水汽及杂质等不会进入电机或者电机控制器内部,而且还能够有效防止电机或电机控制器内部储存的油往外渗透,也即是本专利提供的高压插接件能够实现双向密封的功能。
6、本专利中,在方形卡孔和抵扣的锁定作用下,及在限位筋条和弧形板两侧边的限位作用下,能够大大提高后端盖在锁定于延伸柱后,两者之间对接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插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插接件的分解图。
附图标号说明:
高压插接件100;插接件本体1;安装端板11;环边111;安装孔1111;刚性连接件1112;延伸柱12;穿孔121;抵扣122;引导面1221;限位筋条123;端盖总成2;后端盖21;弧形板211;方形卡孔2111;密封堵头22;屏蔽总成3;金属箍套31;内屏蔽接头32;外屏蔽接头33;法兰端面331;弹性抵片3311;密封总成4;密封垫41;密封圈42;接线端头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型的高压插接件100,包括一插接件本体1和三相线束。插接件本体1包括一安装端板11和三个间隔设于安装端板11的延伸柱12。每一延伸柱12沿其轴向均开设有一穿孔121。三相线束分别穿插于三个穿孔121中。其中,每一线束依次套设有一端盖总成2和一屏蔽总成3。端盖总成2卡嵌于延伸柱12远离安装端板11的一端。屏蔽总成3背离端盖总成2的一端具有一法兰端面331。法兰端面331和安装端板11背离延伸柱12的一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及法兰端面331沿其周侧间隔设有若干呈倾斜设置的弹性抵片3311。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插接件100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机电耦合系统中,因此,该机电耦合系统中对应于电机和电机控制器的位置处具有一用于安装固定高压插接件100的安装位置,该安装位置不作具体限定,可根据实际安装场景作具体选择设定,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安装端板11可呈一等腰梯形状的板体结构,三个延伸柱12分别间隔设置于安装端板11上,且每一延伸柱12均中空设置,以形成一用于供线束穿设的穿孔121。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安装端板11对应于三个延伸柱12外围的区域形成一环边111,该环边111用于对接该安装位置,以实现对高压插接件100的安装固定。进一步地,可在该环边111分别开设三个安装孔1111,且在安装位置对应于该安装孔1111的位置分别开设三个配合孔,可通过螺钉依次旋入相对位的安装孔1111和配合孔,以实现对高压插接件100的固定。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安装端板11上安装孔1111的数量简化为三个,如此能够有效降低对高压插接件100安装的繁琐程度,节省人力和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三个安装孔1111之间两两间距相等,且基于安装端板11等腰梯形状的构造,该环边111也呈等腰梯形状。为了强化高压插接件100在使用过程中结构的稳固性,可在环边111底部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安装孔1111,及可在环边111上部的中间位置也开设有一安装孔1111,如此,三个安装孔1111的连线可形成一等边三角形构造,能够有效缩短三个安装孔1111之间的间距,使得高压插接件100整体体积变小,从而降低材料成本和缩小其所占用的空间。进一步地,基于三角形具备较高稳定性的优点,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压插接件100在安装于该安装位置后整体结构的稳固性,即使受到外力作用也不会轻易发生松动甚至脱落。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高压插接件100实际的应用场景,每两相邻的安装孔1111之间的距离范围设为大于或等于9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100毫米,优选为94毫米,但并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每一安装孔1111内均可安装有一刚性连接件1112,该刚性连接件1112用于直接和穿插于安装孔1111内的螺钉相作用配合,以提高安装孔1111的结构强度。具体地,刚性连接件1112可呈中空的筒状结构,且和安装孔1111的内部轮廓相适配,且作为优选,该刚性连接件1112所选用的金属材质的耐磨损度和硬度均高于安装端板11的材质。当该刚性连接件1112贴合于安装孔1111的内壁面时,可防止螺钉直接和安装孔1111相接触,如此可使得安装孔1111即使在经过反复的拆装之后,其依然具备较高的结构强度,不会轻易发生磨损,从而可大大延长高压插接件100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端盖总成2可包括一后端盖21和一密封堵头22。具体地,可在后端盖21的边缘设有一固定部,该固定部用于对接延伸柱12,以将后端盖21固定于延伸柱12,及密封堵头22可内嵌于后端盖21内,以用于和延伸柱12相对接配合,用于防尘防水等,以强化高压插接件100内外的密封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示例,后端盖21可呈一圆盘状的盖体结构,且后端盖21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供线束穿设的通孔,及固定部可包括两弧形板211。两弧形板211轮廓相一致,且对称设于后端盖21边缘的圆周上。值得一提的是,两弧形板211的弯曲弧度和该圆周的曲率相等,及该圆周的内径和延伸柱12的外径相等。如此,可便于两弧形板211直接套设于该延伸柱12上。
进一步地,参见图1,延伸柱12的外壁面对应于每一弧形板211两侧边的位置分别设有一限位筋条123,如此,两弧形板211在插设于延伸柱12的过程中,每一弧形板211的两侧均受到限位筋条123的导向作用,可使得弧形板211能够定向地在延伸柱12外壁面滑动,不会发生沿延伸柱12径向的转动。
更进一步地,继续参见图1,每一弧形板211均开设有一方形卡孔2111,及延伸柱12的外壁面对应于两方形卡孔2111的位置分别设有一抵扣122。两弧形板211在滑动的过程中,当两抵扣122和两方形卡孔2111一一对接配合时,即可将后端盖21锁定于延伸柱12。作为优选,抵扣122具有一引导面1221和一锁止面。引导面1221用于引导抵扣122进入方形卡孔2111内,锁止面用于抵接方形卡孔2111远离后端盖21一侧的内壁面,以将抵扣122锁定于方形卡孔2111内部。也即是说,本实施例中,在方形卡孔2111和抵扣122的锁定作用下,及在限位筋条123和弧形板211两侧边的限位作用下,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后端盖21在锁定于延伸柱12后结构的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屏蔽总成3可包括依次套设于线束上的一金属箍套31、一内屏蔽接头32和一外屏蔽接头33。金属箍套31位于穿孔121中,外屏蔽接头33套设于内屏蔽接头32上。其中,外屏蔽接头33可呈一法兰盘状,法兰端面331形成于外屏蔽接头33背对于端盖总成2的一端。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每一穿孔121内均可设有一环形圈,该环形圈将穿孔121分成同轴设置,且孔径不同的第一穿孔121和第二穿孔121,第一穿孔121可位于第二穿孔121背对端盖总成2的一侧,且第一穿孔121的孔径大于第二穿孔121的孔径,如此可利于各零部件的安装,以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性。且值得一提的是,金属箍套31可位于第二穿孔121内,外屏蔽接头33的部分可位于第一穿孔121内,其余部分可延伸至第一穿孔121的外侧。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外屏蔽接头33的法兰端面331和安装端板11的自由端面同平面设置,如此,在对高压插接件100进行固定的过程中,若干间隔设于法兰端面331的周侧,且呈倾斜设置的弹性抵片3311可用于抵接该安装位置的接触面,且高压插接件100在通过螺钉收紧的过程中,弹性抵片3311因受到挤压而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可使得高压插接件100和该安装位置相对接的紧密度变高,进而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压插接件100在使用过程中结构的稳固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高压插接件100还可包括一密封总成4。具体地,该密封总成4可包括一密封垫41和三个密封圈42。密封垫41内嵌于安装端板11背离端盖总成2的端面,且环绕于三个延伸柱12的外围设置,用于实现安装端板11和该安装位置之间的密封。及任一密封圈42均位于与其相对应的屏蔽总成3的法兰端面331和延伸柱12之间,用于密封屏蔽总成3和延伸柱12之间的间隙。本实施例中,在密封堵头22、密封垫41和密封圈42的共同作用下,不但能够有效确保外部的水汽及杂质等不会经高压插接件100进入电机或者电机控制器内部,而且还能够有效防止电机或电机控制器内部储存的油经高压插接件100往外渗透,也即是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压插接件100能够实现双向密封的功能。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高压插接件100还可包括三个接线端头5。该接线端头5可优选采用高压铜接头,但并不限于此。具体地,每一线束远离端盖总成2的一端均安装有一接线端头5,且该接线端头5可和第一穿孔121相限位配合。该接线端头5可使得线束能够呈规则分布,不会导致错乱,且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高压插接件100在机电耦合系统中线束和机油相接触,从而可提高整个高压插接件100的耐油性。
本实施例中,三相线束和高压插接件100具体组装步骤可包括:将三相线束依次穿入三个延伸柱12的穿孔121内,然后分别在每一线束上套设密封堵头22和后端盖21,并将后端盖21固定于延伸柱12上,使密封堵头22位于延伸柱12和后端盖21之间。进一步地,在每一线束上依次套设金属箍套31、内屏蔽接头32和外屏蔽接头33,再根据每一线束的具体使用情况剥离每一线束的绝缘层,以露出屏蔽层。进一步地,将多余的屏蔽层编织网切除,并将金属箍套31和内屏蔽接头32依次拉动至该切除位置,然后将屏蔽层编织网包覆在该内屏蔽接头32的压接部位,并拉动外屏蔽接头33,使外屏蔽接头33套接于内屏蔽接头32上,以使外屏蔽接头33完全覆盖屏蔽层编织网。然后将该整体压入插接件本体1内,并在线束的端部剥离绝缘层,以对接接线端头5。最后将该高压插接件100安装于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机电耦合系统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型的高压插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插接件本体,包括一安装端板和三个间隔设于所述安装端板的延伸柱;
每一所述延伸柱沿其轴向均开设有一穿孔;
三相线束,分别穿插于三个所述穿孔中;
其中,每一所述线束依次套设有一端盖总成和一屏蔽总成;
所述端盖总成卡嵌于所述延伸柱远离所述安装端板的一端;
所述屏蔽总成背离所述端盖总成的一端具有一法兰端面;
所述法兰端面和所述安装端板背离所述延伸柱的一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及
所述法兰端面沿其周侧间隔设有若干呈倾斜设置的弹性抵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合动力车型的高压插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总成包括依次套设于所述线束上的一金属箍套、一内屏蔽接头和一外屏蔽接头,所述金属箍套位于所述穿孔中,所述外屏蔽接头套设于所述内屏蔽接头上;
其中,所述外屏蔽接头呈一法兰盘状,所述法兰端面形成于所述外屏蔽接头背对于所述端盖总成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合动力车型的高压插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总成包括一后端盖和一密封堵头;
所述后端盖的边缘设有一固定部;
所述固定部用于对接所述延伸柱,以将所述后端盖固定于所述延伸柱;
及所述密封堵头内嵌于所述后端盖内,以用于和所述延伸柱相对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混合动力车型的高压插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包括两弧形板;
两所述弧形板对称设于所述后端盖边缘的圆周上,且所述圆周的内径和所述延伸柱的外径相等;
其中,每一所述弧形板均开设有一方形卡孔;
所述延伸柱的外壁面对应于两所述方形卡孔的位置分别设有一抵扣;及
所述延伸柱的外壁面对应于所述弧形板两侧的位置分别设有一限位筋条;
所述限位筋条用于抵接所述弧形板的侧边,以限制所述弧形板沿所述延伸柱径向的窜动;及两所述抵扣和两所述方形卡孔一一对接配合,以将所述后端盖锁定于所述延伸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混合动力车型的高压插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扣具有一引导面和一锁止面;
所述引导面用于引导所述抵扣进入所述方形卡孔内,所述锁止面用于抵接所述方形卡孔远离所述后端盖一侧的内壁面,以将所述抵扣锁定于所述方形卡孔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混合动力车型的高压插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端板的边缘形成一环边;
所述环边开设有三个安装孔,且三个所述安装孔两两间距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混合动力车型的高压插接件,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安装孔内均安装有一刚性连接件;
所述刚性连接件呈中空的筒状结构,且贴合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混合动力车型的高压插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边呈等腰梯形状;
所述环边底部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所述安装孔;及
所述环边上部的中间位置也开设有一所述安装孔。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混合动力车型的高压插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密封总成;
所述密封总成包括一密封垫和三个密封圈;
所述密封垫内嵌于所述安装端板背离所述端盖总成的端面,且环绕于三个所述延伸柱的外围设置;及
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屏蔽总成的法兰端面和所述延伸柱之间,用于密封所述屏蔽总成和所述延伸柱之间的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混合动力车型的高压插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个接线端头;
每一所述线束远离所述端盖总成的一端均安装有一所述接线端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822914.4U CN217468982U (zh) | 2021-11-17 | 2021-11-17 | 用于混合动力车型的高压插接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822914.4U CN217468982U (zh) | 2021-11-17 | 2021-11-17 | 用于混合动力车型的高压插接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468982U true CN217468982U (zh) | 2022-09-20 |
Family
ID=83233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822914.4U Active CN217468982U (zh) | 2021-11-17 | 2021-11-17 | 用于混合动力车型的高压插接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468982U (zh) |
-
2021
- 2021-11-17 CN CN202122822914.4U patent/CN21746898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341380B1 (ko) | 전기적 연결 장치 | |
US7097498B2 (en) | Connector for apparatus | |
US9509074B2 (en) | Multiple wire terminal connecting structure | |
JP5772718B2 (ja) | シールドシェルと編組シールドとの接続構造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 |
JP4015372B2 (ja) | 電線のシールド構造 | |
US9123453B2 (en) | Cable gland | |
CN102142636A (zh) | 连接器 | |
CN103444008A (zh) | 屏蔽连接器 | |
CN103855660A (zh) | 接线盒 | |
US5368504A (en) | Shielded cable connector | |
JP4974153B2 (ja) | シールド端末処理構造 | |
JP2020509733A (ja) | 遮蔽されたケーブルを保持するための保持装置 | |
CN105958428A (zh) | 一种电力传输设备 | |
CN217468982U (zh) | 用于混合动力车型的高压插接件 | |
US9899821B2 (en) | Cordset assembly | |
CN110611291A (zh) | 接线器 | |
JP6585121B2 (ja) | シールドシェル、及び、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 |
US8388378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10806161U (zh) | 高压连接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 |
EP3734769B1 (en) | Anti-loosing connector | |
US6129585A (en) | Shield circuit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shielded connector direct attachment | |
CN110994294A (zh) | 一种用于平面安装的快速连接插座 | |
CN102771018B (zh) | 线缆连接器 | |
CN115441242A (zh) | 一种高压连接器屏蔽结构 | |
JP7164568B2 (ja) | コネク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High voltage connectors for hybrid vehicle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920 Pledgee: Nanning Production Investment Chain Rong Technology Co.,Ltd. Pledgor: Guangxi Ningd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4500000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