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68587U - 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68587U
CN217468587U CN202221484970.XU CN202221484970U CN217468587U CN 217468587 U CN217468587 U CN 217468587U CN 202221484970 U CN202221484970 U CN 202221484970U CN 217468587 U CN217468587 U CN 217468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sheet
heating
battery module
fixing
cell st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8497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亚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vision Power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Envision Ruitai Powe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vision Power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Envision Ruitai Powe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vision Power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Envision Ruitai Powe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vision Power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8497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68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68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685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电池模组包括:电池堆叠体;壳体,电池堆叠体位于壳体内;第一加热片,第一加热片设置于电池堆叠体上方,可操作地加热电池堆叠体;第二加热片,第二加热片设置于电池堆叠体下方,可操作地加热电池堆叠体。由于电池模组包括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第一加热片设置在电池堆叠体的下方,而第二加热片设置在电池堆叠体的上方,通过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对电池堆叠体进行预热,避免软包电池在低温的情况下可用容量较低,导致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降低。

Description

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
由于电动汽车一般设置于室外,特别在冬天时天气寒冷,在低温下电池的可用容量较低,导致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能够提高电池的低温特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
电池堆叠体;
壳体,所述电池堆叠体位于所述壳体内;
第一加热片,所述第一加热片设置于所述电池堆叠体上方,可操作地加热所述电池堆叠体;
第二加热片,所述第二加热片设置于所述电池堆叠体下方,可操作地加热所述电池堆叠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电池模组包括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第一加热片设置在电池堆叠体的下方,而第二加热片设置在电池堆叠体的上方,通过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对电池堆叠体进行预热,避免软包电池在低温的情况下可用容量较低,导致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降低。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底板和顶板;
其中,所述第一加热片位于所述顶板的内侧或者外侧,所述第二加热片位于所述底板的内侧或者外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一导热胶层,所述第一导热胶层设置于所述电池堆叠体上方,且所述第一导热胶层与所述顶板或所述第一加热片面接触;
和\或,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二导热胶层,所述第二导热胶层设置于所述电池堆叠体下方,且所述第二导热胶层与所述底板或所述第二加热片面接触。
当第一加热片设置在顶板的上表面时,第一导热胶层与顶板面接触,从而使得顶板上的热量能够有效地传递给电池堆叠体。而当第一加热片设置在顶板内侧时,则第一导热胶层直接与第一加热片面接触,从而能够直接将第一加热片上的热量传递给电池堆叠体。
当第二加热片设置在底板的下表面上时,第二导热胶层与底板面接触,从而使得底板上的热量能够有效地传递给电池堆叠体。而当第二加热片设置在底板内侧时,则第二导热胶层直接与第二加热片面接触,从而能够直接将第二加热片上的热量传递给电池堆叠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一导热胶层,所述第一导热胶层填充所述顶板或所述第一加热片与所述电池堆叠体之间的间隙;
和\或,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二导热胶层,所述第二导热胶层填充所述底板或所述第二加热片与所述电池堆叠体之间的间隙。
通过第一导热胶层和第二导热胶层能够避免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悬空而干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侧框;
所述第一加热片贴设于所述顶板的外侧,所述第一加热片还包括至少两片第一固定片,各第一固定片中的至少两片所述第一固定片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加热片的厚度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片两侧;
所述两片第一固定片均从所述第一加热片处沿所述电池模组的高度方向延伸,并贴于所述侧框的外表面上,且所述两片第一固定片均与所述侧框固定连接;
和\或,所述第二加热片贴设于所述底板的外侧,所述第二加热片还包括至少两片第二固定片,各所述第二固定片中的至少两片所述第二固定片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加热片的厚度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片两侧;
所述两片第二固定片均从所述第二加热片处沿所述电池模组的高度方向延伸,并贴于所述侧框的外表面上,且所述两片第二固定片均与所述侧框固定连接。
通过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能够起到对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固定的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片还包括至少两片所述第一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通过绝缘铆钉固定于所述侧框上;
和\或,所述第二加热片包括至少两片所述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二固定片通过绝缘铆钉固定于所述侧框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片还包括至少两片所述第一固定片,且所述第二加热片包括至少两片所述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与所述第一加热片的材质相同,所述第二固定片与所述第二加热片的材质相同;
所述第一加热片还包括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片上的第一正极出线端和第一负极出线端,所述第二加热片还包括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片上的第二正极出线端和第二负极出线端。
第一固定片不仅能够起到固定第一加热片的作用,还能够用于连接并固定第一正极出线端和第一负极出线端。第二固定片不仅能够起到固定第二加热片的作用,还能够用于连接并固定第二正极出线端和第二负极出线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正极出线端与所述第二负极出线端电连接;
和\或,所述第一负极出线端与所述第二正极出线端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片和所述第二加热片串联后与所述电池堆叠体电连接,通过所述电池堆叠体给所述第一加热片和所述第二加热片供电;
和\或,所述第一加热片和所述第二加热片分别与所述电池堆叠体电连接,通过所述电池堆叠体给所述第一加热片和所述第二加热片供电。
由于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直接与电池堆叠体进行电连接的,因此能够使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与电池堆叠体之间的工作协调且配套,即当电池堆叠体处于某一工作状态时,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也能够处于对应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所述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池模组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池模组的装配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串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并联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池堆叠体;11、软包电池;2、壳体;21、底板;22、顶板;23、侧框;231、端板;232、侧板;3、第一加热片;31、第一固定片;32、第一正极出线端;33、第一负极出线端;4、第二加热片;41、第二固定片;42、第二正极出线端;43、第二负极出线端;5、第一导热胶层;6、第二导热胶层;7、铆钉;8、铆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在下文的描述中,出于说明各种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阐述了某些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公开实施例的透彻理解。但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无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细节的情况来实践实施例。在其它情形下,与本申请相关联的熟知的装置、结构和技术可能并未详细地示出或描述从而避免不必要地混淆实施例的描述。
除非语境有其它需要,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和其变型,诸如“包含”和“具有”应被理解为开放的、包含的含义,即应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的提及表示结合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包括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的出现无需全都指相同实施例。另外,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方式组合。
如该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用的单数形式“一”和“所述”包括复数指代物,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应当指出的是术语“或”通常以其包括“和/或”的含义使用,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外”、“内”、“向外”、“向内”、“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
下文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电池模组,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电池模组包括:电池堆叠体1、壳体2、第一加热片3和第二加热片4,电池堆叠体1位于壳体2内,第一加热片3设置在电池堆叠体1上方,能够加热电池堆叠体1,第二加热片4设置在电池堆叠体1下方,能够加热电池堆叠体1。
由于电池模组包括第一加热片3和第二加热片4,第一加热片3设置在电池堆叠体1的下方,而第二加热片4设置在电池堆叠体1的上方,通过第一加热片3和第二加热片4对电池堆叠体1进行预热,避免软包电池11在低温的情况下可用容量较低,导致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降低。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2包括:底板21和顶板22,该底板21和顶板22沿电池模组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第一加热片3位于顶板22的内侧或者外侧,而第二加热片4位于底板21的内侧或者外侧。即第一加热片3可以设置在电池堆叠体1和顶板22之间,即第一加热片3位于壳体2内,当然也可以设置在顶板22的上表面上,即第一加热片3位于壳体2外。而第二加热片4可以设置在电池堆叠体1和底板21之间,即第二加热片4位于壳体2内,当然也可以设置在底板21的下表面上,即第二加热片4位于壳体2外。
需要说明的是,发明人发现在实际情况中,电池堆叠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并非完全平整的结构,特别是当电池堆叠体1包括多个软包电池11时,由于软包电池11自身的特征导致电池堆叠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为凹凸不平的表面。因此顶板22、底板21、第一加热片3或者第二加热片4上的热量很难完全传递给电池堆叠体1。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所示,电池模组上还可以设置第一导热胶层5或第二导热胶层6,或者电池模组上同时设置第一导热胶层5和第二导热胶层6。
具体的,第一导热胶层5设置在电池堆叠体1的上方,并且该第一导热胶层5还与顶板22或者第一加热片3面接触,即当第一加热片3设置在顶板22的上表面时,第一导热胶层5与顶板22面接触,从而使得顶板22上的热量能够有效地传递给电池堆叠体1。而当第一加热片3设置在顶板22内侧时,则第一导热胶层5直接与第一加热片3面接触,从而能够直接将第一加热片3上的热量传递给电池堆叠体1。
另外,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二导热胶层6设置在电池堆叠体1的下方,并且该第二导热胶层6还与底板21或者第二加热片4面接触,即当第二加热片4设置在底板21的下表面上时,第二导热胶层6与底板21面接触,从而使得底板21上的热量能够有效地传递给电池堆叠体1。而当第二加热片4设置在底板21内侧时,则第二导热胶层6直接与第二加热片4面接触,从而能够直接将第二加热片4上的热量传递给电池堆叠体1。
另外,还需要强调的是,当第一加热片3和第二加热片4设置在壳体2内侧时,由于电池堆叠体1上下表面凹凸不平,因此第一加热片3和第二加热片4不能与电池堆叠体1完全贴合在一起,导致第一加热片3和第二加热片4与电池堆叠体1之间悬空的部分形成干烧。因此为了解决该问题,第一导热胶层5和第二导热胶层6可以涂覆很多,具体的,第一导热胶层5能够填充顶板22或者第一加热片3与电池堆叠体1之间的间隙,而第二导热胶层6能够填充底板21或第二加热片4与电池堆叠体1之间的间隙。通过第一导热胶层5和第二导热胶层6能够避免第一加热片3和第二加热片4悬空而干烧。
而且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导热胶层5和第二导热胶层6不仅仅能够起到导热的作用,还能够起到胶粘固定的作用,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电池模组的实用性。而且在现有的技术中,要在电池堆叠体1的上表面涂覆导热胶很难实现,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先将导热胶涂覆在顶板22或者第一加热片3的下表面上,再将顶板22或者第一加热片3贴设至电池堆叠体1的上表面,待导热胶干后就形成了第一导热胶层5。
另外,具体的,如图1至图5所示,壳体2还包括顶板22和底板21之间的侧框23,当第一加热片3或第二加热片4设置在壳体2外侧时,为了固定第一加热片3或第二加热片4。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加热片3还包括至少两片第一固定片31,各第一固定片31中的至少两片第一固定片31沿垂直于第一加热片3厚度方向分别设置在第一加热片3的两侧。如图1至图5所示,两片第一固定片31均从第一加热片3处沿电池模组的高度方向延伸,并贴设在侧框23的外表面上,该两片第一固定片31均与侧框23固定连接。优选的,各第一固定片31均通过绝缘铆钉7固定在侧框23上,例如可以采用塑料铆钉7固定在侧框23上。如图3所示,侧框23和第一固定片31上均开设铆接孔8,通过绝缘铆钉7即可将第一固定片31固定至侧框23的外表面上。
另外,具体的,当第二加热片4设置在壳体2外时,第二加热片4也可以还包括至少两片第二固定片41,各第二固定片41中的至少两片第二固定片41研垂直于第二加热片4的厚度方向分别设置在第二加热片4的两侧。上述两片第二固定片41均从第二加热片4处沿电池模组的高度方向延伸,并贴设在侧框23的外表面上,并且该两片第二固定片41均与侧框23固定连接。优选的,第二固定片41可以通过绝缘铆钉7固定在侧框23上,例如可以采用塑料铆钉7固定在侧框23上。如图2和图3所示,侧框23和第二固定片41上均开设铆接孔8,通过绝缘铆钉7即可将第二固定片41固定至侧框23的外表面上。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在有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片31和第二固定片41还可以胶粘在侧框23的外表面上。总之第一固定片31和第二固定片41的固定方式不仅限于上述所提到的固定方法,也可以采用其他固定方法,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即可。
而且需要强调的是,在有些实施例中,第一加热片3和第二加热片4还可以不采用上述方式进行固定,而是采用导热胶直接将第一加热片3胶粘在顶板22上,或直接采用导热胶将第二加热片4粘接在底板21上。
另外,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加热片3还包括第一正极出线端32和第一负极出线端33,而第二加热片4也包括第二正极出线端42和第二负极出线。而为了方便固定上述各出线端,第一固定片31的材质与第一加热片3的材质相同,因此第一固定片31也能够传递电流并且也属于一个加热结构。另外,第二固定片41的材质与第二加热片4的材质也相同,因此第二固定片41也能够传递电流并且也属于一个加热结构。通过第一固定片31和第二固定片41也能够对侧框23进行加热,侧框23上的热量能够传递给电池堆叠体1,从而对电池堆叠体1进行加热。
另外,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正极出线端32和第一负极出线端33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一固定片31上,这就导致第一固定片31不仅能够起到固定第一加热片3的作用,还能够用于连接并固定第一正极出线端32和第一负极出线端33。同时,如图1至图5所示,第二正极出线端42和第二负极出线端43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二固定片41上,这就导致第二固定片41不仅能够起到固定第二加热片4的作用,还能够用于连接并固定第二正极出线端42和第二负极出线端43。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加热片3和第二加热片4串联后与电池堆叠体1电连接,通过电池堆叠体1给第一加热片3和第二加热片4进行供电。由于第一加热片3和第二加热片4直接与电池堆叠体1进行电连接的,因此能够使第一加热片3和第二加热片4与电池堆叠体1之间的工作协调且配套,即当电池堆叠体1处于某一工作状态时,第一加热片3和第二加热片4也能够处于对应的工作状态。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在有些实施例中,第一加热片3和第二加热片4还可以不用跟电池堆叠体1进行电性连接,而且直接跟外部电源进行连接也是可以的。
而且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有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加热片3和第二加热片4还可以不用串联而且分别单独与电池堆叠体1进行电连接,即第一加热片3和第二加热片4分别与电池堆叠体1并联在一起。通过电池堆叠体1分别给第一加热片3和第二加热片4进行供电。具体的,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让第一加热片3和第二加热片4能够串联在一起,第一正极出线端32与第二负极出线端43电连接在一起,而第一负极出线端33与电池堆叠体1的正极端电连接,第二正极出线段与电池堆叠体1的负极端电连接。当然,在有些实施例中正好相反,第一负极出线端33与第二正极出线端42电连接在一起,而第一正极出线端32与电池堆叠体1的负极端电连接,第二负极出线段与电池堆叠体1的正极端电连接。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加热片3和第二加热片4均可以采用市场上现有的加热片、加热膜或者电热膜,第一加热片3和第二加热片4的表面均覆盖有绝缘材质,第一加热片3和第二加热片4内具有电热片或者电热丝。并且上述第一加热片3和各第一固定片31还能够一体成型,同时第二加热片4和各第二固定片41也能够一体成型,而在一体成型过程中,可以先将电阻片或者电阻丝按照需要的形状进行排布,然后在排布好的电阻片或者电阻丝厚度方向的两个面上覆盖绝缘膜。当然,一体成型的方式除了上述说明的外,还可以采用现有领域其他的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即可。
另外,具体的,如图1所示,电池堆叠体1可以包括多个软包电池11,各软包电池11按照预设方向进行排列,具体的,可以按照软包电池11的厚度方向进行排列,而沿垂直于预设方向,第一加热片3和第二加热片4相对设置在电池堆叠体1的两端。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在有些实施例中,第一加热片3和第二加热片4设置的位置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而且上述软包电池11还可以替换成其他电池,例如为方壳电池。
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包括:一对端板231和一对侧板232,一对侧板232沿上述预设方向相对设置,一对端板231沿垂直于上述预设方向相对设置,一对端板231和一对侧板232收尾固定相连形成上述侧框23。同时,壳体2还包括:相对设置顶板22和底板21,顶板22和底板21均分别与侧框23固定连接,顶板22、底板21和侧框23围合成一个容置腔,电池堆叠体1位于该容置腔内。而上述第一加热片3和第二加热片4可以位于壳体2内也可以位于壳体2外。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在有些实施例中,壳体2除了采用上述结构外,还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在有些实施例中,壳体2可以仅仅只包括底板21和顶板22,而且,上述端板231、侧板232、顶板22和底板21的结构和形状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该用电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模组,具体的,该用电设备可以是电动汽车或者电动摩托车等用电设备。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到,若需要,能修改实施例的方面来采用各种专利、申请和出版物的方面、特征和构思来提供另外的实施例。
考虑到上文的详细描述,能对实施例做出这些和其它变化。一般而言,在权利要求中,所用的术语不应被认为限制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是应被理解为包括所有可能的实施例连同这些权利要求所享有的全部等同范围。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
电池堆叠体;
壳体,所述电池堆叠体位于所述壳体内;
第一加热片,所述第一加热片设置于所述电池堆叠体上方,可操作地加热所述电池堆叠体;以及
第二加热片,所述第二加热片设置于所述电池堆叠体下方,可操作地加热所述电池堆叠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底板和顶板;
其中,所述第一加热片位于所述顶板的内侧或者外侧,所述第二加热片位于所述底板的内侧或者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一导热胶层,所述第一导热胶层设置于所述电池堆叠体上方,且所述第一导热胶层与所述顶板或所述第一加热片面接触;
和\或,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二导热胶层,所述第二导热胶层设置于所述电池堆叠体下方,且所述第二导热胶层与所述底板或所述第二加热片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一导热胶层,所述第一导热胶层填充所述顶板或所述第一加热片与所述电池堆叠体之间的间隙;
和\或,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二导热胶层,所述第二导热胶层填充所述底板或所述第二加热片与所述电池堆叠体之间的间隙;
和\或,将导热胶涂覆于所述顶板或所述第一加热片的下表面形成所述第一导热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侧框;
所述第一加热片贴设于所述顶板的外侧,所述第一加热片还包括至少两片第一固定片,各第一固定片中的至少两片所述第一固定片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加热片的厚度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片两侧;
所述两片第一固定片均从所述第一加热片处沿所述电池模组的高度方向延伸,并贴于所述侧框的外表面上,且所述两片第一固定片均与所述侧框固定连接;
和\或,所述第二加热片贴设于所述底板的外侧,所述第二加热片还包括至少两片第二固定片,各所述第二固定片中的至少两片所述第二固定片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加热片的厚度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片两侧;
所述两片第二固定片均从所述第二加热片处沿所述电池模组的高度方向延伸,并贴于所述侧框的外表面上,且所述两片第二固定片均与所述侧框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片还包括至少两片所述第一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通过绝缘铆钉固定于所述侧框上;
和\或,所述第二加热片包括至少两片所述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二固定片通过绝缘铆钉固定于所述侧框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片还包括至少两片所述第一固定片,且所述第二加热片包括至少两片所述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与所述第一加热片的材质相同,所述第二固定片与所述第二加热片的材质相同;
所述第一加热片还包括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片上的第一正极出线端和第一负极出线端,所述第二加热片还包括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片上的第二正极出线端和第二负极出线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极出线端与所述第二负极出线端电连接;
和\或,所述第一负极出线端与所述第二正极出线端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片和所述第二加热片串联后与所述电池堆叠体电连接,通过所述电池堆叠体给所述第一加热片和所述第二加热片供电;
和\或,所述第一加热片和所述第二加热片分别与所述电池堆叠体电连接,通过所述电池堆叠体给所述第一加热片和所述第二加热片供电。
10.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设备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
CN202221484970.XU 2022-06-14 2022-06-14 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 Active CN217468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84970.XU CN217468587U (zh) 2022-06-14 2022-06-14 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84970.XU CN217468587U (zh) 2022-06-14 2022-06-14 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68587U true CN217468587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37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84970.XU Active CN217468587U (zh) 2022-06-14 2022-06-14 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685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36544B2 (en) Heater for electric vehicle batteries
CN204947033U (zh) 锂二次电池模组
CN205992578U (zh) 兼具加热与散热功能的电池包
CN106356586A (zh) 一种集散热加热一体的动力电池模块
CN206293500U (zh) 一种集散热加热一体的聚合物电芯动力电池模块
CN217035868U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车辆
CN105359331A (zh) 电池组
CN210489698U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和车辆
US20220278387A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electric vehicle comprising said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power storage device
CN208093603U (zh) 一种软包电池模组
CN212303776U (zh) 软包电池及电池模组
CN204179174U (zh) 电池及其热管理装置、以及具有该电池的uav
CN217468587U (zh) 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
CN110739425A (zh) 一种高防护等级的立式锂电池包空冷式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06163661U (zh) 一种集散热加热一体的圆柱动力电池模组
CN113991217A (zh) 一种电动车辆及其电池包
CN217522120U (zh) 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
CN218827412U (zh) 一种电芯、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215816026U (zh) 一种电池包
CN205646051U (zh) 一种包含兼具散热功能的加热片的锂离子电池组
CN217062261U (zh) 电池包及车辆
CN215869647U (zh) 无人机电源模组
CN217848242U (zh) 一种全极耳电芯组件、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
CN108598297A (zh) 一种软包电池模组
CN215377563U (zh) 电池模组的封装侧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