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65423U - 一种智能变频冷却循环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变频冷却循环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65423U
CN217465423U CN202220958306.8U CN202220958306U CN217465423U CN 217465423 U CN217465423 U CN 217465423U CN 202220958306 U CN202220958306 U CN 202220958306U CN 217465423 U CN217465423 U CN 2174654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cooling
water
circulating pump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583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亮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anjiao Water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anjiao Water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anjiao Water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anjiao Water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583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654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654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654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变频冷却循环泵,包括冷却循环泵组,冷却循环泵组两端设有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进水管路一端安装有冷水机组,出水管路一端通过循环出水管连接有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一端均与冷水机组的总进水管连通,第二管路中部安装有冷却塔,总进水管上侧安装有供水温度传感器,循环出水管上安装有回水温度传感器,冷却循环泵组之间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循环泵组之间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总进水管上侧安装有供水温度传感器,循环出水管上安装有回水温度传感器,能够接收冷却循环泵组室外温湿度信号,便于控制冷却塔在合理的工作频率运行,而且能控制冷却塔变频运行,冷却塔运行更佳节能。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变频冷却循环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冻水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变频冷却循环泵。
背景技术
冷冻水泵是一个冷却水循环系统,一般应用于中央空调等大型制冷设备中。通常冷冻水泵的容量是按最高温度、满住率,并在此基础上留有10%~20%的余量设计,水泵系统长期在固定的最大水流量工作,由于季节、昼夜及住房率变化大,空调实际的热负载在绝大部分时间内远比设计负载低。与决定水泵流量和压力的最大设计负载(负荷率100%)相比,一年中负荷率在5O%以下的运行时间将近一半,一般冷冻水设计温度为5~7℃,而事实上在全年决大部分时间冷冻水的温度仅为2~4℃,即水泵却是全功率运行,增加了管道能量损失,浪费了水泵运行的输送能量。这就存在能量的无效使用,而通过变频调速技术就能实现自动调节流量并显著节能的效果。
现有的冷冻循环水泵配变频器,无法接收室外温湿度信号,不能控制控制冷却塔在合理的工作频率运行;无法接收冷却水进出水温度信号,从而无法控制冷却水泵在合理的工作频率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变频冷却循环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接收室外温湿度信号,不能控制控制冷却塔在合理的工作频率运行;无法接收冷却水进出水温度信号,从而无法控制冷却水泵在合理的工作频率运行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变频冷却循环泵,包括冷却循环泵组,所述冷却循环泵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一端通过循环进水管安装有冷水机组,所述出水管路一端通过循环出水管连接有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一端均与冷水机组的总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中部安装有冷却塔,所述总进水管上侧安装有供水温度传感器,所述循环出水管上安装有回水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却循环泵组之间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冷却循环泵组外侧安装有智能控制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路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管路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供水温度传感器通过管路与冷却循环泵组连通,所述回水温度传感器通过管路与冷却循环泵组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循环泵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且防护罩内侧开设有水冷腔室,且水冷腔室两端分别与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循环泵组外侧安装有散热翅片,且散热翅片设置在水冷腔室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路和冷却塔设置有多组,且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并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循环泵组之间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总进水管上侧安装有供水温度传感器,循环出水管上安装有回水温度传感器,能够接收冷却循环泵组室外温湿度信号,便于控制冷却塔在合理的工作频率运行,而且能控制冷却塔变频运行,冷却塔运行更佳节能。
2、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循环泵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且防护罩内侧开设有水冷腔室,且水冷腔室两端分别与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连通,冷却循环泵组外侧安装有散热翅片,且散热翅片设置在水冷腔室内,使得能够对冷却循环泵组进行均与内的水冷散热处理,冷却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冻循环泵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循环泵组;2、冷水机组;3、循环进水管; 4、进水管路;5、出水管路;6、第二管路;7、第一管路;8、冷却塔;9、第一电磁阀;10、供水温度传感器;11、回水温度传感器;12、防护罩;13、水冷腔室;14、散热翅片;15、温湿度传感器;16、总进水管;17、循环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智能变频冷却循环泵,包括冷却循环泵组1,冷却循环泵组1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路4和出水管路5,进水管路4一端通过循环进水管3 安装有冷水机组2,出水管路5一端通过循环出水管17连接有第一管路7和第二管路6,第一管路7和第二管路6一端均与冷水机组2的总进水管16连通,第二管路6中部安装有冷却塔8,总进水管16上侧安装有供水温度传感器10,循环出水管17上安装有回水温度传感器11,冷却循环泵组1之间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15,能够接收冷却循环泵组1室外温湿度信号,便于控制冷却塔8在合理的工作频率运行,而且能控制冷却塔8变频运行,冷却塔运行更佳节能,冷却循环泵组1外侧安装有智能控制屏,能控制屏由单片机、存储器、有线和无线通讯模块、控制屏和相关辅助元器件组件,便于进行冷却循环泵组1进行智能操控处理。
优选的,第一管路7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9,第二管路6 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便于控制第一管路7和第二管路6的开闭,当循环液体不需要流经冷却塔8时,第一电磁阀9打开,第二电磁阀关闭,
优选的,供水温度传感器10通过管路与冷却循环泵组1连通,回水温度传感器11通过管路与冷却循环泵组1连通,便于对冷却循环泵组1的进水端和出水端进行测温处理。
优选的,冷却循环泵组1外侧设置有防护罩12,且防护罩 12内侧开设有水冷腔室13,且水冷腔室13两端分别与进水管路4和出水管路5连通,冷却循环泵组1外侧安装有散热翅片 14,且散热翅片14设置在水冷腔室13内,使得能够对冷却循环泵组1进行均与内的水冷散热处理,冷却效率较高。
优选的,第二管路6和冷却塔8设置有多组,且第一管路7 与第二管路6并联,有利于提高冷却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第二管路6中部安装有冷却塔8,总进水管16上侧安装有供水温度传感器10,循环出水管17上安装有回水温度传感器11,冷却循环泵组1 之间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15,能够接收冷却循环泵组1室外温湿度信号,便于控制冷却塔8在合理的工作频率运行,而且能控制冷却塔8变频运行,冷却塔运行更佳节能;而且通过冷却循环泵组1外侧设置有防护罩12,且防护罩12内侧开设有水冷腔室13,且水冷腔室13两端分别与进水管路4和出水管路5 连通,使得能够对冷却循环泵组1进行均与内的水冷散热处理,冷却效率较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智能变频冷却循环泵,包括冷却循环泵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泵组(1)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路(4)和出水管路(5),所述进水管路(4)一端通过循环进水管(3)安装有冷水机组(2),所述出水管路(5)一端通过循环出水管(17)连接有第一管路(7)和第二管路(6),所述第一管路(7)和第二管路(6)一端均与冷水机组(2)的总进水管(16)连通,所述第二管路(6)中部安装有冷却塔(8),所述总进水管(16)上侧安装有供水温度传感器(10),所述循环出水管(17)上安装有回水温度传感器(11),所述冷却循环泵组(1)之间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15),所述冷却循环泵组(1)外侧安装有智能控制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变频冷却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7)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9),所述第二管路(6)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变频冷却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温度传感器(10)通过管路与冷却循环泵组(1)连通,所述回水温度传感器(11)通过管路与冷却循环泵组(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变频冷却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泵组(1)外侧设置有防护罩(12),且防护罩(12)内侧开设有水冷腔室(13),且水冷腔室(13)两端分别与进水管路(4)和出水管路(5)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变频冷却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泵组(1)外侧安装有散热翅片(14),且散热翅片(14)设置在水冷腔室(13)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变频冷却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6)和冷却塔(8)设置有多组,且第一管路(7)与第二管路(6)并联。
CN202220958306.8U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智能变频冷却循环泵 Active CN2174654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58306.8U CN217465423U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智能变频冷却循环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58306.8U CN217465423U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智能变频冷却循环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65423U true CN217465423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69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58306.8U Active CN217465423U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智能变频冷却循环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654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83712U (zh) 一种建筑物的冷冻水节能系统
CN105135577A (zh) 风冷自然冷却与冷水机组相结合的冷却系统
CN201885354U (zh) 节能型中央空调系统
CN207039436U (zh) 机房双冷式散热结构
CN217465423U (zh) 一种智能变频冷却循环泵
CN209263231U (zh) 多通道全年运行的空调冷却装置
CN215676618U (zh) 一种制冷系统
CN110057002A (zh) 一种新型空调末端装置
CN212910519U (zh) 一种5g基站温控柜机一体化装置
CN209910203U (zh) 蒸汽压缩循环与自然冷却于一体的风冷冷水机组
CN217737390U (zh) 一种智能变频冷冻循环泵
CN212057606U (zh) 自然冷源介质换热制冷系统
CN213280438U (zh) 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及大平层数据中心机房
CN210568952U (zh) 一种新型空调末端装置
CN211084939U (zh) 一种高能效动力站自然冷却控制系统
CN2937992Y (zh) 一种冷却系统
CN210089032U (zh) 一种结合机械制冷和水侧蒸发冷却技术的空调系统
CN110822602A (zh) 节能单井循环换热地能空调系统
CN207365261U (zh) 自然冷却型通讯机房水冷冷水机组
CN110783066A (zh) 地源冷泵式温度控制变压器散热装置
CN212274164U (zh) 间接蒸发冷却制冷机组及用于数据中心机房的散热机组
CN219108053U (zh) 一种空水冷换热装置及系统
CN210832545U (zh) 一种水环式双热泵余热回收与高效制冷装置
CN219834782U (zh) 一种节能调节型一体化机柜
CN219318754U (zh) 一种制冷机房的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